整理供应室培训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3645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供应室培训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整理供应室培训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整理供应室培训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整理供应室培训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整理供应室培训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整理供应室培训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整理供应室培训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整理供应室培训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整理供应室培训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整理供应室培训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供应室培训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整理供应室培训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供应室培训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供应室培训内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灭菌成本

低,经济实用;

C蒸汽是无色、无味、无毒、无臭的无害气体,灭菌后

不残留毒性和气味,是一种安全的灭菌介质;

D蒸汽热能利用率高,压

力蒸汽在灭菌器内对物品的穿透力强,可达到完全灭菌的温度;

E利用

灭菌器的双层结构可加速灭菌物品的干燥;

F如事先排除灭菌器腔内冷

空气使其达到真空状态,则增强蒸汽穿透力,缩短灭菌时间;

G与干热

灭菌相比温度低,时间短,灭菌物品的氧化损耗也相对减缓;

H灭菌范

围广,可用于耐湿、热的物品的灭菌;

3、压力蒸汽灭菌有哪些缺点:

A仅能灭菌耐湿,热的物品;

B不能灭菌非

水溶性液体,油剂,粉剂;

C压力蒸汽灭菌需要专用设备;

D在高温时

对被灭菌物品的氧化损耗相应增大;

4、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应具备哪些条件:

设备,水(自来水,软化水,蒸镏

水);

电源(220V和380V);

蒸汽;

5、压力蒸汽灭菌开炉前应A检查内筒及内筒排气以上有无杂质堵塞滤网,

B检查水压及压缩空气压力,C检查蒸汽压力和检查两路电压,D检查门

的密封材料;

6、新购置的真空型压力蒸汽灭菌器,须进行严格的检测,检测内容包括A

设备配件的检查,B保压检查,C、BD试验,D生物监测;

7、压力蒸汽灭菌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

菌,如棉织物,金属,陶瓷,玻璃,橡胶,耐热塑料等,不能用于凡士

林,油剂和粉剂的灭菌;

8、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是运用多次抽真空后使

腔内呈负压,然后多次充入蒸汽交替作用的灭菌器;

9、压力蒸汽灭菌时物品的装载要求:

A器械类物品应平放;

B盘,盆,碗

类及玻璃瓶等底部无孔的物品应倒立或侧放;

C织物类物品应竖放;

D

自动启闭式筛孔容器应平放;

E灭菌包内容器开口应一致,以利于蒸汽

进入和空气排出;

F敷料和金属类物品同批次灭菌时,应将织物类物品

放置上层,金属类物品放置下层;

G下排式灭菌器应大包放上层,小包

放在下层,纸塑包装的装载应符合相应灭菌器对装载的要求;

10、压力蒸汽灭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A灭菌器内的冷空气必须排尽;

B必

须正确掌握灭菌时间、温度、压力;

C保持灭菌物品的包装及摆放合理;

D保证所需热源充足;

E防止蒸汽超高热;

F注意安全操作;

G做好灭菌

效果监测;

11、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及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12、真空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压力为205.8kPa,温度为132℃,维持灭

菌时间为4分钟;

13、保证高压蒸汽灭菌的灭菌效果,每月一次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作为指示

菌,以测定热力灭菌效果。

灭菌过程的监测

1、灭菌器生物监测的生物指示剂类型;

芽孢悬液;

芽孢菌片;

菌片与培养基混

装的指示管;

2、高压灭菌器、EO灭菌器、干热灭菌器每炉灭菌时必须进行:

A物理监

测B生化监测;

3、灭菌设备应每日检查一次,内容包括:

A检查门框与橡胶垫圈有无破损、

是否平整,门的锁扣是否灵活、有效B检查压力表在蒸汽排尽时是否达

到零位C由柜室排气口倒入500ml水,检查有无阻塞D关好门,通过

蒸汽检查是否存在泄露E检查蒸汽调节阀是否灵活、准确;

4、工艺检测又称程序检测,是常规的检测工作,检测内容包括;

物品的包

装,装放排列;

排气状况;

灭菌温度;

灭菌压力;

灭菌时间;

5、根据卫生部颁发医用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法规定,须对灭菌效果进行

工艺检测,化学检测和生物检测三种检测;

6、B-D试验规定灭菌温度达到134℃,持续3.5-4分钟,不能超过4分钟,

印染线条由米黄色变为均匀一致的黑色为合格;

7、BD试验是专门用于检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空气排除效果实验,实验

时,将专用的BD试验化学指示图放于BD试验包中央,灭菌处理后,拿

出指示图,观察其颜色弯化情况以确定在实验包中有无残留的空气气团

存在,结果合格,指示图变色均匀,中央部分和边缘部分颜色深浅一致,

表示冷空气排除完全,说明灭菌器在正确操作下能正常工作;

结果不合

格:

指示图变色不均匀,如中央比边缘颜色浅,表示冷空气排除不彻底,

说明灭菌器系统有问题,需要检修;

8、BD测试的方法:

将BD测试包放在灭菌标准筐内,置于排气孔上方,关

上炉门,选用P3程序(134℃持续3.5分钟),观察程序中的压力、温

度和时间是否达到标准;

完成后取出BD包,取出测试图,观察颜色变

化;

9、高压灭菌器每天第一空炉做B-D试验,质检员与消毒员二人共同核对,

结果合格后方可进行灭菌工作,测试时应将测试包呈水平位放置在灭菌

器底层靠近柜门与排气管口处;

10、生物监测是利用最耐热的嗜热脂肪杆菌芽胞,在灭菌处理后的死亡情况

来判断灭菌器的灭菌效果同,这是目前最有效,最可靠的灭菌效果监测

方法;

11、鲍埃一狄克试验自制试纸的方法是;

将化学指示胶带叉粘成‘米’字形,

大小为23㎝×

30㎝;

供应室工作环境监测

1、消毒液的细菌培养描述:

A用于灭菌的消毒液没有检出任何微生物为合

格;

B用于消毒物品的消毒液其染菌量﹤100cfu/ml.未检出致病菌或菌生

长均为合格;

C采取样品时不得污染消毒液;

D必要时试管加中和剂;

2、供应室工作人员手细菌培养的结果判断;

A无菌区工作人员的手细菌培

养,细菌总数≦5cfu/cm-2未检出病菌为合格;

B清洁区工作人员的手细菌

培养,细菌总数≦10cfu/cm-2未检出病菌为合格;

C污染区工作人员的手细

菌培养,细菌总数≦15fu/cm-2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消毒灭菌方法

1、根据器械的性能确定灭菌方式:

耐高温、耐湿医用器械的灭菌,应选用

高压蒸汽灭菌法;

不耐热的精密、昂贵仪器及物件的灭菌,应选用环氧

乙烷气体灭菌;

耐高温的油脂、粉末的灭菌,应选用干热灭菌法等正确

2、各种消毒灭菌方法的防护要求:

(1)热力灭菌:

干热灭菌时应防止燃烧;

压力蒸气灭菌时应防止发生爆炸及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灼伤事故。

(2)

紫外线、微波消毒:

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3)气体化学消毒、灭

菌:

应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泄漏,经常检测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剂,还应

严防燃烧和爆炸事故。

(4)液体化学消毒、灭菌:

防止过敏和可能对皮

肤、黏膜的损伤。

物品回收

1、常用于存放回收物品的容器有封闭式不锈钢回收车,有盖集装箱及其它

硬质防刺破材料制作而成的容器;

2、下收物品时应专人负责,采用专车专线,物品密闭运送,下收车每日用

后消毒,做好个人职业防护;

3、回收特殊感染性疾病污染的物品应放在防污染扩散的装置内,并标明感

染疾病类型等标记后再运送;

清洗及质量检查

1、含氯消毒剂的消毒浓度要求;

A杀灭污染物品的细菌繁殖体的有效氯浓

度为200㎎/L;

B杀灭污染物品上的肝炎病毒的有效氯浓度为2000㎎

/L;

C杀灭污染物品上的结核杆菌的有效氯浓度为2000㎎∕L;

D杀灭污

染物品上的细菌芽孢的有效氯浓度为2000㎎/L;

2、器械的手工清洗流程包括:

A、含氯消毒溶液初步浸泡;

B、自来水冲洗

干净;

C、多酶清洗液擦洗,后用常水冲洗;

D、热水漂洗;

E、纯水精

洗;

3、器械的机器清洗流程为预洗→洗涤剂清洗→加热→漂洗→干燥;

4、器械专用清洁剂的使用原则:

根据器械的种类、材质和污染度选用碱性、

中性、酸性及酶类清洁剂;

器械清洗消毒宜选用液态型清洁剂,不得使

用研磨剂类产品,如去污粉,尽量减少使用物理摩擦的方法清洗;

不同

的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

塑料和铝质材料的器械不能使用酸性清洁剂。

5、手工清洗适用物品:

严重污染物品的初步处理;

精密、复杂的器械应先

手工清洗,然后再采用机械清洗;

不能长时间浸泡于水中的物品;

不能

采用机械清洗方法处理的器械。

6、自动清洗消毒器的工作原理:

自动清洗消毒器通过自动控制清洗舱内的

水流量、水压、温度、清洁剂剂量等重要参数,并使物品在所要求的温

度下维持一定的时间,实现清洗和消毒的目的。

物品在清洗消毒器中可

以自动完成从清洗、消毒到干燥的过程。

7、自动清洗消毒器作用:

自动清洗器具有对物品进行预洗、主洗(超声清

洗)、消毒、漂洗上油、干燥等作用。

在完成上述程序时,具有自动上

水、自动进酶清洁剂及防锈润滑剂等功能。

8、超声波清洗器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器皿以及物品盲管部和微细的零部

构件的清洗。

其它橡胶,软塑料类的物品不适用此设备清洗;

9、使用超声波清洗器时A物品必须装在篮筐里面进行清洗,B只能清洗钢

性的物品,C在每一次使用前,都必须先除气;

绝对不可以加进温度超

过60℃的热水;

10、将处理好的针头逐个纯水,检测合格立即包装,纯水冲洗完毕至高压灭

菌的时间不超过4小时;

11、镊子,血管钳的清洗流程正确的是A做好个人防护准备工作,B将浸泡

于消毒液中的镊子,钳子取出,用常水刷洗,C将器械打开轴节,放入

润滑液内浸泡30秒钟,D取出烤干进入包装程序;

12、胶管类物品清洗,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浓度为500㎎/L;

时间30分

钟;

13、对钳子,夹子的检查,正确的是A关节活动要顺畅,检查咬合功能,B

检查锁齿,可将钳子夹紧橡胶管,然后抖动自动弹掉者应作废处理,C

检查张力,把器械合并,两边齿干上锁齿间应有1MM左右的距离,D发

现关节较紧,可用水溶性的润滑剂喷洒表面及关节上;

设备用水及清洗用水:

1、蒸馏水的检测方法有;

澄明度监测;

酸度监测;

碱度监测;

氨离子监测;

氯化物监测;

2、消毒供应中心选择清洗用水的原则是:

机械清洗应使用软化水,最终冲

洗和消毒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手工清洗时,初洗可用热自来水,最

后漂洗应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用水标准:

消毒供应中心所用自来水应符合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地、标准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蒸馏水、

软化水或去离子水,其水质标准应符合中国国家实验室用水标准

GB6682—92中的三级标准。

每年应对清洗用的化学指示进行检测,确

定其是否符合蒸馏水、软化水或去离子水的标准。

4、水的硬度:

水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当同一金属阳离子结合在一起时,在

水的加热过程中,由于蒸发浓缩,可在表层形成水垢而影响传导,这些

金属阳离子的总浓度称为水的硬度。

一般水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以钙、

镁、锰、钾居多,若其浓度在100ppm以上时即称为硬水。

5、软化水:

软化水是指将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离子)去除或降低

到一定程度的水。

水在软化过程中,仅硬度降低,而总含盐量不变。

6、蒸馏水:

蒸馏水是指采用特殊设计的蒸馏器用蒸馏法制备的不含任何矿

物元素和杂质的纯化水。

7、去离子水:

去离水是采用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超滤法等方法制备,

将大分子团分割成小分子团等而形成的纯化水。

包装

1、物品包装后原则上应立即灭菌,一般应在2小时内灭菌;

2、包装材料可分为棉布类,纸类,无纺布类,纸塑包装纸和硬质容器类等;

3、选择纸质包装材料时应符合GB/T—19633200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

装》;

4、包装材料选择原则,正确的是A应适用于选定的灭菌方式,B不含毒素,

不褪色,C防水,防尘,防细菌侵入,D容易使用与开启,并在开启时

其中器材不会被污染;

5、物品包装,一般选用洁净双层包布,棉布至少140支纱,但防水,防尘,

防细菌能力较弱,最多只能用50次;

6、合装采用不锈钢作包装时,要求有开关式侧孔,灭菌时打开侧孔,注射

装盒不能太挤,便于蒸汽穿透,针头用无盖小盒盛装,放在注射器盒内,

以防针头碰壁;

装载

1、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装载量不得超过舱内容积的90%及小于舱内容积

的10%;

2、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要求包装不得超过30cm×

30cm×

50cm;

3、待灭菌的敷料包和金属包的重量分别不超过5㎏,7㎏;

4、待灭菌物品的装载,正确的是A物品放置疏松B灭菌包不能碰到灭菌炉

壁C上层灭菌包与炉顶距离最少7.5㎝D混合摆放各类物品时,布类敷

料包,管道类,器械类,储槽类放下层;

5、小装量效应是指装入物品少灭菌效果反而差的现象称为小装量效应,它

的产生是由于灭菌柜室内残留的空气易集中渗入包裹内及包裹周围,形

成空气屏障,使之阻碍热传导而导致灭菌失败,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

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分别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

灭菌物品

1、灭菌物品出炉后如沾有水珠的吹干后不可用,湿包视为有菌包,含水量

大于3%即视为湿包,误放不洁处的无菌包也应视为无菌包不可用,只能

发放标识清晰的无菌物品;

2、无菌物品摆放应分类有序放置(一次性无菌物品除外):

A近期在前,远

期在后B近期在左,远期在右C近期在上,远期在下;

3、对待灭菌物品,要做到:

A已灭菌物品和未灭菌物品应严格分开放置,

以免混淆B定期抽样检查,有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并将监测结果记

录存档C建立热源反映追查制度D凡发生热源反映,必须立即向所属

药检部门报告E发生热源反映,须送检有关输液、注射器及其药品;

4、

5、无菌物品发物时查:

A物品名称及数量B灭菌日期C失效日期D有无

湿包E外包装有物破损;

6、

7、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应有专人查对签名,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有效期,

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或者封口已被拆开者,一律重新灭菌;

一次性无菌物品

1、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过程中,若发生热源反应或感染方面有关医疗事

件,A必须立即停止该种批号产品的使用,B登记发生的时间,种类,

受害者的临床表现结果,C登记生产单位及供货单位,报告药品监督管

理局。

绝不可自行办理退换手续;

2、

3、一次性无菌物品入库时:

A外包装破损B外包装不严密C潮湿D无三

证等禁止入库;

5、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需要:

A卫生许可证号B生产许可证号C经营许可

证号D产品合格证号;

7、一次性物品存放区温度应在20—25℃对湿度应小于60%,存放架必须离

地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

8、

9、一次性无菌物品质量监测包括;

A对每批产品进行外包装、内包装检查有

无漏气B无菌试验C细菌内毒素监测;

10、

11、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拆掉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间;

12、器械、物品入库时查:

A外包装质量B数量C名称D批号E出厂日期

及有效期;

无菌物品发放

1、

2、发放无菌物品应选用封闭式运送车或密闭容器,用易清洁,不吸湿的材

料制作,如塑料,不锈钢等;

3、

4、做好发放时的记录,包括发放日期,科室,物品名称,规格,数量,发

放者,接收者等内容;

5、

6、发放灭菌物品的运送车,容器等工具应每日清洁消毒,干燥存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