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3696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Word文档格式.docx

管理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经过数年实践,超大不仅创造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管理模式,还成功地构建了“社区连锁专卖、单位配送、批发市场、出口外销”四位一体的绿色营销网络。

还投资近亿元,构建我国第一条农业电子商务供应链,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了农业的数字化,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3、拥有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超大现代农业集团经过不断创新的探索与科学严谨的论证,创造出在中国农业生产企业中独具“超大”特色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概括为“12345”模式,即:

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企业标准:

中国大陆第一家制定与国际有机食品接轨的《超大绿色有机蔬果》企业标准;

二大权威机构认证:

超大有机蔬果已获得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两大权威机构的认证;

三大保障系统支持:

有机生产资料开发保障系统,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持系统,远离污染、遍布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生产供应系统;

四大分销网络体系;

五个统一模式:

按照超大独创的绿色有机栽培模式,实施“五个统一”,即统一使用超大精心选育的蔬果良种,统一使用通过国际有机联盟有机食品专用肥认证的超大生物有机系列肥,统一使用广谱、高效的生物农药,统一由超大现代农业科技研究所的技术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统一产品进入市场前的质量检测。

4、拥有独具特色的多层次技术服务队伍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多层次技术服务队伍。

超大的技术服务体系有其独特之处:

从实际需要出发,讲究实用、实效,它既有高级人才组成的专家组、智囊团,又有第一线的专业技术指导人员,同时还聘请了一部分具有丰富种植经验的菜农,三个层次各有分工参与其技术管理的不同层面,可谓土洋结合、高中低兼顾,使其技术服务体系结构相当合理,符合实际需要,具有相当的实用性。

(二)主要做法

1、走绿色发展道路

1997年超大成立时,就明确提出了“走绿色道路,创生态文明”的先进经营理念,决心用绿色生产资料、绿色栽培模式和绿色营销网络,创造绿色文明。

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为经营目标,提出了“把握绿色生命,享受健康食品”的全新消费口号,致力于有机食品的开发和生产,逐步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从生产资料-生产基地-产品加工-上市销售全程一体化控制的有机食品生态产业链。

2000年8月,超大集团被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吸收为正式成员,成为我国为数不多以从事规模有机果蔬种植与经营为特色的IFOAM正式成员企业。

在研制、开发绿色生产资料方面,超大所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生物有机肥。

目前,超大生物有机肥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EO)和国际著名认证机构――德国BCS公司的有机食品专用肥认证,并于2000年12月在国内率先通过IS09001暨IS014001的双重认证。

超大已在福建福州、漳州、惠安、青田、广东惠州、江苏南京、无锡、山东滩坊、辽宁大连等地建有生物有机肥厂10余家,年生产能力在50万吨以上。

二是生物农药。

超大投资3000万元,与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联合开发出广谱、高效的生物农药——超大BtA。

其农残指标低于欧盟最新标准,已在各地推广使用。

三是新、特、优品种。

超大投资1000万元注册成立了福建超大〈国际〉种业有限公司,通过自主与合作研发及海外引进,先后开发出西兰花、芦芸、网纹甜瓜、甜玉米、黄心大白菜、芥蓝、紫心甘蓝、黄瓜、小南瓜、水稻和水果等60多种优良品种。

超大与韩国合作开发的黄心大白菜,被誉为新一代大白菜,其产量高,色泽、口感好,在香港市场的批发价为每公斤3-5港元,是普通大白菜售价的2-3倍。

超大于1997年率先引进世界公认的肉用山羊最佳品种――南非纯种波尔山羊。

此羊具有体型大、适应性强、抗病力高、生长快、繁殖率高、屠宰率高和肉质鲜嫩等明显优点。

近来,超大又引进全血南非波尔山羊及杜泊肉绵羊300余头,建成中国和福建最大的波尔山羊繁育场各一个,并采用胚胎移植等高新技术,加速扩繁。

超大已提供数千只原种用来改良地方种羊,为改造我国山羊品种做出了贡献。

四是植物生长剂。

超大研制出新一代植物生长剂——DTA-6。

它是一种高科技生化制剂,具有增强作物营养吸收、调节作物生长平衡、定向诱导、增强抗逆性、提高产量与改善品质的特点。

该产品无毒无害、无残留,已申报国家专利,被国家科委列入“九五”重点推广科技成果,并被美国科学家称为21世纪首选农业新技术之一。

目前,超大拥有10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3000吨,并已开发出五种专用型生长剂,供种植果蔬、烟草及水稻等使用。

此外,超大还建立了广泛的绿色生产基地。

超大的生产体系主要由自有基地和协作基地组成,核心主体是自有基地。

集团在北京、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陕西等地建立了20多个果蔬生产基地,自有基地面积10多万亩,已经开发出符合国际出口标准的水果、蔬菜、大米、芦荟等名优农产品100多种,年产量30多万吨,产品出口到香港、日本、韩国及欧美等许多地区和国家,年产值达10亿多元,已经实现对市场的周年化均衡供应。

超大现代农业集团的漳州芦荟基地、北峰柑桔基地及汤川蔬菜基地已获得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食品生产证书。

2、制订行业标准,推行有机栽培

作为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的成员,超大十分注重产品质量体系的标准化建设,率先制订出与国际接轨的《超大绿色无公害果蔬》企业标准。

该标准包含无公害类、亚有机类和有机类果蔬等三大类,明确规定各个级别绿色有机果蔬产品的质量指标。

目前还制订了甘薯、水稻等粮油作物的行业标准,为“超大”牌系列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技术标准保证。

超大全面推行绿色有机栽培模式,坚持做到“五个统一”。

即统一使用超大良种;

统一使用通过国际认证的超大生物有机肥;

统一使用广谱高效的超大生物农药;

统一由超大技术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统一由质检中心进行产品检测。

同时,各个基地都建立了完整的生产档案,严格监控所有品种,每一批产品的来龙去脉都一目了然,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严格的质量管理,使“超大”农产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除生物有机肥获得双重有机认证外,白菜、甜椒、菜心、蒜苗、荷兰豆、花菜、上海青、水稻、脐橙和芦芸等10多种农产品,相继获得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

认证,从而获得了通往国内外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3、建立新型的公司+基地+农民的运行模式

按照基地公司化的要求,超大生产基地建设所需土地,由地方政府作为中介向农民租赁,租赁期一般与农民承包期相一致。

通过土地有偿租赁的形式,把农民的耕地经营权租赁给公司。

当地农民除了定期向“超大”收取租金外,还当起了超大农业的“产业工人”。

这种完全公司化运作的基地,各种技术措施全部能到位,质量控制有保障,生产的农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由公司组织产品计划调拨和营销,基地不直接面对市场。

据调查,超大南京公司在六合县横梁乡的1000亩基地土地年租金为含税价140-150元/亩;

在六合雄洲租赁的1800亩土地价格为150-200元/亩;

田间正常管理用工按每3亩左右配一名工人,集中采收期需大量用工实行临时招募,按绩计酬。

一般女工可得350元/月,男工可得450-500元/月,从而走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之路。

4、构建现代化的绿色生态产业链

凭借现代的经营理念、绿色生产资料、绿色生产基地、绿色农业科技、绿色营销网络、绿色品牌建设、国际资本运营诸多方面的领先优势,超大集团以中国最大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智能化交易管理中心为核心,构建出一条完美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如图6-1)。

连锁专卖网络。

在沿海大中城市的社区中,开设“超大绿色无公害果蔬专卖店”30多家,直接为社区居民服务。

到2003年,又投资2亿多元,入主福州“农改超”计划,拟建立15个大中型,100个中小型无公害生鲜食品超市。

 

图6-1超大绿色生态产业链

单位配送网络。

先后与全国各地许多政府机关、学校、部队、医院、企业、宾馆、酒店等签订了15年以上的果蔬配送合同,配送单位达上千家,年配送量达上百万吨。

同时,“超大”系列化果蔬产品还进入了各超市专柜,如福州的“新华都”、“沃尔玛”、“好又多”和“华榕”等大型连锁超市。

市场批发网络。

在沿海各大中城市的一级、二级农贸批发市场均设有摊点,既可大规模批发果蔬,又可适时掌握国内主要城市批发市场的销售信息。

据此,超大可调配各基地产品,满足各地市场需要,同时又可获得更高利润。

出口外销网络。

通过自主经营和委托出口代理等,将近100个品种的产品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

5、依靠科技力量,增强发展后劲

超大通过广纳贤才,研发高新技术,实现成果的产业化开发,从而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到2003年底为止,超大设有经福建省科技厅批准的“福建超大现代农业科技研究所”和“福建超大现代农业战略研究所”。

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80多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16人、高级职称人员11人。

下设生物技术、植物营养与施肥、作物信息调控、畜牧业、良种五个研究中心。

另外,超大设立的“现代农业专家智囊团”,不仅包括了福建省最高层次的农业专家,还包括一个“海外军团”。

其中有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级高级专家26人。

他们不断地为超大的发展壮大献计献策,使超大能够以智取胜。

此外,超大还同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福建农林大、福建农科院、华南农大和德国波恩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密切合作。

(三)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发展现代农业取得的成效

中国超大现代农业集团,作为一家农业高新技术民营企业,集团以其全新的经营理念,准确的市场定位,严格的企业标准,科学的管理手段,开创了一条以无公害、有机果蔬产品为主营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成功之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超大模式”。

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标准化和品质优质化,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成为全球200家最佳小型企业之一,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在国际资本市场(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农业类股份制民营企业。

到2003年底为止,超大一共拥有9家分公司与15家子公司,遍布福建、香港、广东、广西、海南、江苏、上海、安徽、湖北、山东、天津、北京、辽宁和陕西等14个省市区。

拥有生产基地20多个,其中自有基地0.73万公顷,合作基地1.33万公顷;

设有生物有机肥厂、生物农药厂、植物生长剂厂、食品加工厂等20多家,产品畅销海内外。

2001年资产总额近40亿元,销售总额11.7亿元,出口创汇3700多万美元,实现利税6.7亿元。

超大的成功,充分证明了科教兴国战略的正确性,显示出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大生命力。

二、烟台长城葡萄庄园模式

烟台市地处胶州半岛北端,其气候、土壤条件很适宜发展酿酒葡萄种植业。

烟台中粮集团葡萄酒酿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葡萄酒公司)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从1999年开始创建“长城葡萄庄园”,不断进行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探索出了具有特色的龙头企业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农民增收的新模式。

烟台葡萄酒公司是以中粮集团为主要投资人的大型葡萄酒生产企业,现有总资产1.9亿元,注册资本6400万元。

从1999年来,公司在生产和销售两方面都获得了快速发展。

1999年销售总收入1.64亿元,2000年增为2.78亿元,增收1.14亿元,增长了69.5%;

2001年又猛增为5.02亿元,增长了80.6%。

2001年实现利税总额9746万元。

由于成绩突出,2002年初公司被山东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农业产业化先进龙头企业;

2002年底被评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烟台葡萄庄园模式有两大特点:

1、龙头企业组织、带动农民进行科学生产、增加收入。

烟台葡萄酒公司通过创建葡萄庄园的探索,结合当地农村和农民实际,创立了“公司+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运作模式。

这种模式有两种运作方法:

(1)集中统一的一体化基地模式。

公司为了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稳定的规范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使小块独立经营的土地连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和严格的规范化生产。

农民是公司的员工,由公司发给工资,并实行超产和优质的双重奖励制度。

通过几年的运作,这种模式体现了明显的优势:

一是带动农民科学种植葡萄,全面提升了优质葡萄生产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

二是把分散经营的土地连成大片,可以形成规模经营;

三是30年的长租期有利于克服短期行为,促进农田基本建设和长远发展,目前庄园所有基地已实现灌溉管网化,施肥科学化,田间机械化;

四是提高了农民素质,基地内的农民通过培训与学习,科技水平和组织性都有了显着提高。

五是促进基地内葡萄种植农户的收入稳定增加。

(2)以合同和定单为主要联系纽带的紧密型基地模式。

通过组建中介组织的途径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规范化生产,合作社成为联系企业和农户的中介组织。

它一头连着公司,接受公司的指导,按公司的计划和要求落实新种植的葡萄品种、产量任务和质量标准;

另一头连着农户,使农民按公司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生产,公司通过合作社对农民生产的葡萄全部按订单收购。

实践表明,采用这种模式有三大好处:

第一,把分散的农户生产相对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第二,使不连片的小块自由耕作土地变为按照一定规范生产同一种规格产品的相对统一的土地;

第三,订单农业、合同收购,消除了参加合作社的农民销售农产品困难的后顾之忧;

第四,使基地内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2、庄园推行标准化生产管理,建立并完善三套工作体系。

一是生产组织管理体系。

公司设基地开发部,负责全面技术指导和落实生产管理措施。

基地所在乡镇成立基地管理公司或合作社,基地管理公司或合作社按基地开发部的要求把生产管理的规范落实到片长或种植户。

种植片长和种植户必须服从基地管理,听从安排,全面落实基地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生产措施。

二是绿色食品管理体系。

公司根据葡萄的生长发育规律,制定了绿色生产管理标准,施肥与喷药均须坚决按无公害农作物生产的要求进行。

对未按公司要求操作的,一律按照规定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

2001年,长城葡萄庄园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认证。

三是风险共担管理体系。

基地内的种植户每种植管理一亩葡萄,需向公司交纳60元风险抵押金;

到年底若各项作业达到指标的,公司将抵押金连同利息一并返还。

若在生产周期内,由于人为原因造成损失的要酌情扣罚抵押金。

2002年,庄园又推行了质量、产量、费用和管理四项考核指标,引入了激励机制,使葡萄种植户和公司真正做到利益同享、风险共担。

通过三年多的实践,烟台葡萄庄园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方面,公司具有了稳定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每年可取得满足生产所需的优质葡萄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生产规模,获得了发展;

另一方面,又优化了烟台市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

同时带动了农民增加收入。

据烟台市农委统计,烟台葡萄庄园模式,总共带动了1.21万户农民,农民种葡萄的亩收入可以达到种粮食作物收入的6-8倍;

2001年庄园内的农户人均收入已达8025元,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三、大连三级园区建设模式

所谓三级园区建设模式是指大连市通过建立三级园区,充分强化与发挥农业科技园的优异功能,全面推进农业高新技术的综合运用,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使园区真正成为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龙头”。

2000年,大连市提出以农业科技园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全市在农业精品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121”工程规划。

规划确定在三年内兴建市、县、乡三级园区136个,其中市级园区1个,面积2.25万亩;

市辖的区县市各兴建2个万亩以上园区;

每个乡镇兴建1个5000亩以上园区。

三级园区总面积100万亩。

大连三级园区建设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1、政府主导是推进园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动力。

大连市三级园区的建设一直是在三级政府的主导推动下进行的。

首先由市政府提出“121”工程的总任务,并制定规划,指导督促市属有关机构和县(区市)乡两级政府认真实施。

继而在组织、资金和政策三方面给予保证与支持,为园区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吸引人才与资金、鼓励企业和农民入园开发。

2、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进行多渠道集资是兴建园区的基本保证。

大连市园区建设集资采取“政府扶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方针。

各级政府以先导性投入和优惠政策引导多渠道融资,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园区建设。

近两年,市县两级政府向园区直接投资2亿多元,组织了40多次以园区建设为重点的大规模招商引资活动,共引进内资16.21亿元、外资4.2亿美元,保证了园区建设的资金需要。

3、注重实效,坚持三项原则是园区建设的根本。

大连市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始终以提高资源转化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注重实效,坚决制止形式主义和花架子工程。

他们一直坚持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从实际出发,突出特色经济的原则;

二是分级示范,分类指导的原则;

三是高科技、高效益的原则。

4、加快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强化园区的科技支撑能力。

大连市不仅制定下发了关于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鼓励政策,而且由市财政拨款1300万元,扶持县市区加大引进工作力度。

2001年,全市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600个(项),其中80%落户园区。

同时,大部分园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聘请专家进行高新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科学的指导,提高科技含量。

5、以农民自愿为原则,妥善解决土地流转问题是园区建设的前提与基础,为了降低建园成本,也为了便于长期经营,大连市坚持农民自愿原则,采取入股、转包、有偿转让、租赁等多种形式解决土地流转问题。

例如,金州区的向应园区实行土地股份制经营,采取农民土地承包入股,年初保底分配,年终赢余分红,入股农民优先进园作业的方法,实施土地流转。

2001年,有189户农民将3057亩土地入股,入股农民每亩收入股金200元,分红260元,每个参加园区工作的劳动力年均收入5000元。

大连市三级园区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2002年,全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市农田总面积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涌现了一批连片的万亩经济作物区;

如万亩扁杏园、万亩草莓元、万亩桃园、万亩李园、万亩葡萄园、万亩无公害蔬菜园、万亩饲草园和万亩海珍品养殖园等。

园区建设还带动了水产业加快发展,2002年,大连市新增陆地工厂化养殖面积15万平方米,是过去3年的总和;

各类休闲渔业、观光渔业和海洋综合利用产业,也得到了全面发展。

2002年水产品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四、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园的运行模式(许昌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条件适宜的农村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区,在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创新机制,实行“运行公司制、投资业主制、科技承包制、联结农户合同制”。

运行机制的创新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的改革,使农业科技创新始终与市场紧密联系,不再是无的放矢。

使农业科技推广始终与千家万户相联,增加农民收入。

使农业科技人员的业绩始终与报酬相联,工作有热情。

这种“高效农业园+机制创新+农户”的运行模式,又称为许昌模式。

为解决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探索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途径,许昌市委、市政府在广泛调研和科学决策的基础上,于1995年下发了《关于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决定》,建设了一批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有力的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使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都获得了较大增长,开创出了一条有特色的适应市场经济的高效农业之路。

高效农业示范园运行模式的特点是:

1、把企业管理机制引入高效农业示范园运行过程,对园区的运行机制进行创新。

为了使园区建设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许昌市在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中实行了“运行公司制、投资业主制、科技承包制、联结农户合同制”的运行机制。

这一创新机制优化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激发了各种投资主体投资农业的热情,促进了许昌的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转变,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对发挥科技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在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中,突出了七个重点:

一是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的保护地栽培开发,在反季节蔬菜种植的基础上,逐步向蔬菜的精细和深加工延伸,生产无公害蔬菜和脱水蔬菜;

二是以间作套种为主的立体农业开发,优化粮经比例,提高复种指数,实行集约经营;

三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单品种优质高产高效开发,重点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主导产品和名、优、特、新品种,实行规模化生产、区域化种植;

四是园区内畜牧业发展达到单向养殖向上规模、整体开发成区域的方向发展;

五是按照田林路综合治理的要求,积极推进沟、渠、河、路的产权拍卖,改善农业生态条件;

六是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大力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七是围绕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搞好园区市场体系建设。

通过一系列配套措施实施,形成了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区域性支柱产业和产品。

3、以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作为园区建设的基本思路。

许昌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基本思路,概括起来就是:

坚持一个方向(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为发展方向);

围绕两大目标(增加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

搞好三个调整(合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农业结构和调整种植业结构);

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