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185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二课时精品教案Word格式.docx

在清水田里,是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1)理解,交流感受。

(2)短短的文字,却有无限的韵味,这段话中哪些词句特别妙?

(3)在作者眼里,白鹭像是一个个悠然自得的渔翁啊!

它在怎样的环境里,如何悠闲地钓鱼的?

想象画面说一说,进一步感受拟人写法的妙处和文章的恬静之美。

片段二: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决定,看起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1)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白鹭?

(2)人们说白鹭是在望哨,作者觉得呢?

你赞同吗?

(3)你眼中的白鹭在干什么呢?

想象白鹭看似不安稳,却又十分悠然的样子,说一段话。

它是一个“姑娘”,正,你瞧它,;

它是一位“妈妈”,正,你瞧它,;

……

(4)指导学生有方法地尝试背诵:

想象画面法、找关键词法。

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把握,体会白鹭的美,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从而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拓展阅读,学会发现。

1.古往今来,白鹭收到了许多诗人、作家的偏爱。

2.结课: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课后,希望同学们也能多多亲近生活、感受生活,发现那寻常事物中触动你心灵的美的东西,并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

3.课后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写你熟悉的事物。

学以致用是我们的目标,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们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色素美

外形美

身段美

白鹭(精巧的诗)喜爱、赞美

图画美---水田钓鱼图

悠然美---枝头独立图

清澄美---空中低飞图

第三课时

完成《学辅练习》

教后思考:

 

黄崖洞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课题

22.手指

主备人

张俊杰

课时

2

辅备人

【学习目标】

1.能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并能摘抄表现出风趣的语句。

2.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学习重难点、关键】

1.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2.指导学生看插图,读文字,写片段,图文结合,读写结合;

先交流五官的特点和作用,再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小练笔”,即先说后写。

【课前预设】

1.本节课教学思路:

“先读后写”,读段写段;

“先说后写”,说特点说作用,再写片段;

“图文结合”,看插图读文字,理解内容,掌握表达方法;

“以读促写”,运用方法,读写结合。

2.示例引领,丰富积累。

推荐相当数量的优秀片段,阅读背记,丰富积淀。

学习流程(第二课时)

【课上生成】

【自主学习】

一、体会语言风趣,积累摘抄。

1.从用词来体会风趣

(1)研读“大拇指”

①看插图,看出幽默风趣;

找语句,体会语言风趣。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

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②读段落,提炼性格;

找例子,掌握表达方法。

性格: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

例子: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

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

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

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

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

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

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③构段:

先从形体、构造等方面描写大拇指的样子,然后说明其貌不扬的大拇指在五指中是最肯吃苦的,并以举例的方式写大拇指的吃苦耐劳,而且它还从不好大喜功。

2.从表达方法来体会风趣

作者描写大拇指的形状是“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这样一来,原本没有生命的大拇指变得就像生活中能够见到的人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举例写大拇指的作用时,“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顶住”等词语营造出了场景的急迫、局促之感,大拇指的劳苦形象就此生动了起来。

3.用朗读来体会风趣

练习朗读,读出举例部分语言节奏感强,句中动词用得十分精准。

二、仿照段落,选择五官之一写片段。

1.明确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舌头这五官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选择其中一个来写,可尝试用上本课词语,如相貌、养尊处优、渺小、享乐、附庸、团结……

【合作探究】

一、学习运用“把事物当作人来写、把事物当作其他事物来写”的表达方法。

1.合作探究五官的特点和作用

2.构思

①把五官之一当作人来写:

用第几人称来写

②把五官之一当作其他事物来写:

要想清楚五官之一和其他事物的相似之处;

要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写,如,写嘴巴,是称赞它吃苦受难,还是嘲讽它光说不干;

举例时,要围绕想表达的意思来写,不要随意举不相关的例子。

二、示例引领,强化表达

她的眼睛真正的美是美在笑,不论是浅笑,还是大笑,只要一笑,那双眼睛里就会有鲜花开放。

那花儿鲜艳、娇媚、逗人喜爱,使她的脸面顿时甜蜜,俊俏,神采飞扬。

即使她气恼、冷笑,那眼里依然隐约有花儿颤动。

(摘自网络,有改动)

【展示交流】

1.第3自然段写食指

①句子:

“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

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

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

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②朗读:

“全靠”“都要”“最多”等词语,十分夸张地表现出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形象,读起来趣味盎然。

2.第4自然段写中指

“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②表达:

当作人来写,赋予鲜明的外形特点和性格特征。

3.第5自然段写无名指和小指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当作其他事物来写,形神兼备地表现出这两根手指大多只参与“这等享乐的风光事”,很是有趣。

【达标检测】

1.摘抄并背诵表现出风趣的语句。

2.仿照课文表达特点,选一个五官,写一段话。

①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

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

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②那鼻子之大,衬得全身都小了。

据说实在是大得出奇,鼻梁是拱起的,鼻上全是疙瘩,颜色青紫,像茄子那样,鼻尖盖过嘴巴两三指宽。

这样一个颜色青紫、疙疙瘩瘩的拱梁大鼻,使他那张脸奇丑不堪。

  ——(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③姐姐的耳朵白里透红,耳轮分明,外圈和里圈都十分匀称,像是刻刀雕出来的艺术品。

再戴上两只小巧的耳环,更显得美丽动人。

④人们都说薄嘴唇的人能说会道,张老师却是一对厚嘴唇,冬天常被风吹得爆出干皮。

从这对厚嘴唇里迸出的话语,总是那么热情、生动、流利,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地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理想和知识的种子;

又像一把大扫帚,不停息地把学生心田上的灰尘无情地扫去。

⑤哇!

金黄色的冰激凌,看起来是无比的美味。

我立刻拿起了勺子,将冰激凌放进了嘴里,细细品尝着。

嗯!

不错!

有鸡蛋和牛奶的香味,有冰激凌的凉爽,还有橙子的香甜,真是冰激凌珍品!

(文中片段均摘自网络)

附:

板书设计

当人

事物

当其他事物

【课后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3人物描写一组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感受祥子、严监生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作家语言的魅力。

3.学习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体会祥子、嘎子的性格特点,感受他们鲜活的人物形象。

2.通过动作、人物、外貌、神态的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刻画人物时使用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神态等描写方法。

2.学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一、导入新课

回顾《摔跤》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他像一颗挺脱的树》

1.自由朗读课文《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

(1)介绍作者:

老舍

(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片段描写中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

(3)主要写了什么?

(4)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5)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效果。

3.交流、讨论、回答。

(1)走近作者

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文学成就: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祥子:

身材和外貌

4.同桌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

A.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B.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效果。

5.交流、讨论、回答。

(1)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A.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

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身材健壮

祥子年龄虽小,但骨骼和肌肉都长得很快,和年龄不太相称。

B.他的铁扇面似的胸

直硬的背

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

结实健壮

C.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相貌普通富有生气

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

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比喻的手法,说明祥子强劲、结实。

结实、健壮、富有生气。

(2)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效果。

(3)概括主题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描写了祥子的身材和外貌,将一个健壮结实、相貌普通的祥子展现在人们面前,也表现了他的朴实与生气勃勃。

6.猜一猜:

班级里哪位同学的特点最明显?

给他画个“素描”,用几句话写出他的特点,写好大家一起来猜一猜。

(二)学习《两茎灯草》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自由朗读课文《两茎灯草》,边读边做标注。

A.介绍作者:

吴敬梓

B.《两茎灯草》片段描写中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

C.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讨论、回答。

吴敬梓:

(1701—1754),字敏轩,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

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

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

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2)《两茎灯草》片段描写中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

严监生:

严监生临死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

3.相互交流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标注。

A.说说《两茎灯草》中的严监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4.交流、讨论、回答。

(1)说说《两茎灯草》中的严监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吝啬的守财奴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手指头。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

“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2)阅读课文,完成表格。

①诸亲六眷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严监生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②诸亲六眷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严监生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③诸亲六眷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

“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

严监生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具体事例:

严监生临死仍惦记节省灯油

(3)概括主题。

《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死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他守财奴的形象。

三、比较一下三个片段在方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

三个片段的相同之处是:

都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

三个片段的不同之处是:

《摔跤》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还运用了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还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两茎灯草》主要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还运用了语言描写。

四、课堂小结

《人物描写一组》都运用了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即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可以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了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

五、布置作业

在描写同学外貌的基础上,给小练笔加上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

抓住“两个指头”,走进守财奴的内心。

《两茎灯草》中的严监生非常吝啬贪财,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人。

课文抓住他的动作、神态来描写,尤其是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的细节。

教学时,我抓住这个细节,狂追不放,让学生理解“此时此刻,严监生想说什么”,以这个问题来理解临死之前的严监生,急于想说什么,进而走进他的内心,理解严监生吝啬、小气的形象。

学生细读文本,找出了描写严监生动作、神态的句子,我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生感悟、思考: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严监生都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他想说什么呢?

这么多人猜测,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他不住地摇头。

严监生内心的焦虑越来越迫切,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

严监生的心情从失望到绝望到崩溃。

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

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正是作家抓住人物动作、肖像、心理及细节描写等写作方法,才达到如此效果。

2.不足之处

课上完了,回顾整节课,自己觉得还是有一些遗憾:

在学习《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祥子的外貌时,“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只是简单地说了说这是外貌描写,给学生没有留下健康、威猛的祥子形象。

整堂课的教学中,很少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都是我抛出问题,学生努力去解决;

教学中,学生的质疑问难没有激发出来;

自主阅读,带着问题去阅读,没有很好重视,在以后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1.白鹭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配合、适宜、恩惠”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3、认识《白鹭》不拘泥于对形象具体实在的描写而取其神韵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4、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并在此基础上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关于白鹭的资料,初步了解。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白鹭的图片,并交流和白鹭相关的知识。

出示PPT。

看了图片,你对白鹭有什么初步感受呢?

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来赞美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白鹭》,品味、感悟、欣赏,分析文章中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二、了解作者

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

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

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

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1978年病逝北京。

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三、检查预习

1、给下列生字正确组词

2、正确流利读词

3、写出下列词语近义词

四、出示目标:

1、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2、认识《白鹭》不拘泥于对形象具体实在的描写而取其神韵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3、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

五、自学提示

(一)

初读课文,体会白鹭之美

1、画出描写白鹭独特的美的句子。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

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有关白鹭的几幅画面。

六、检查自学结果:

1、找出描写白鹭独特的美的句子。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起句用一个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

给这篇散文定下了基调,通篇文字充满了诗性的感悟和表现力。

比喻新奇、贴切。

精巧:

精致、小巧、美妙。

诗:

富有韵味、极耐品味。

(2)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

作者如何评价?

学生讨论,师生总结:

色素美:

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评价:

白鹭“色素的配合”很适宜.

(3)白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

身段美: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身段的大小”很适宜.

(4)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附图比较)

白鹤:

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

大了些,太不寻常.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郭沫若的眼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

板书 

2、指名读课文一、四段。

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

2、用简洁语言勾画出几幅有关白鹭的画面。

作者先通过比较写了白鹭的形体美(2、3),然后再写它的寻常之中的美丽。

四幅画面:

(1)白鹭形象图:

雪白的蓑毛,流线型结构,长喙和脚。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白鹭垂钓图:

是一幅清淡素雅的水墨画,白鹭在清水里钓鱼,而“田”却成了画面的“镜框”,在画里,白鹭带给清水田以美丽,清水田又使白鹭更美。

空间是白鹭装饰了田,还是田包容了白鹭,就留给咱们丰富的想像空间。

(3)瞭望图:

这是一幅静中有动的画面。

写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上的“嗜好”。

通过“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的细节,通过与“别的鸟”的对比,表现白鹭“嗜好”的独特。

反“望哨”一词用在白鹭上,是把它拟人化了。

可是作者却提了一个问题:

白鹭真的在“望哨”吗?

并不作回答,留给咱们想像。

(4)晚飞图:

这是一幅动中有静的声景。

黄昏低飞的白鹭,居然成了“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是因为它为乡居生活带来“清澄”和“生命”。

三、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又有什么不同?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

结尾处两句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示出白鹭美的本质。

2、通读课文:

《白鹭》一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它实质在歌颂什么?

答: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讴歌了那些“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发现有哪些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相互交流一下。

①马路天使――城市美容师,多少次车来车往的马路上看到他们,那些默默低头工作是他们的身影;

多少次人流穿梭的街巷里,看到汗水和着灰尘流淌,那么闪烁晶莹。

料峭的寒风里,马路上早出现的是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