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4308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人风骨Word文档格式.docx

只要想到这个名字,我就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马寅初先生一生经历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代,前后跨越整整一个世纪,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抗日时期对国民党政府腐败的淋漓尽致揭露和猛烈抨击;

第二件事是1957年之后,面对声势浩大的围剿批判,所表现出的威武不屈和大义凛然。

  抗日时期,马寅初先生身居重庆,一不做官,二不发财,潜心学问,寻求救国之道。

他在对学生军人讲演中,在文章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而再再而三地痛斥发国难财的人。

一针见血地指出,抗日是“下等人”出力;

“中等人”出钱;

“上等人”既不出钱也不出力,从中牟利发国难财;

而“上上等人”利用他们的权势,趁火打劫大发超级国难财。

他愤怒地指出,这种猪狗不如的“上上等人”就是孔祥熙和宋子文。

他大声疾呼要向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强烈要求就从宋子文、孔祥熙等人开始实行,并把矛头直指蒋介石,要求蒋“大义灭亲”。

马寅初先生的声音当时被称为山城的“狮子吼”。

这是何等的胆略,何等的气魄!

蒋介石政权软硬兼施,威迫利诱,跟踪恫吓,幽禁软囚,甚至投入息烽集中营和上饶集中营。

最终蒋介石还是没有敢杀他。

  第二件事,建国以后,马寅初先生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参政议政,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他的“大小团团转”理论和“新人口论”。

我粗浅地理解,所谓团团转大概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综合平衡;

而中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已经严峻地摆在面前,其实毛泽东也多次谈及。

但不幸的是马寅初先生的人口理论与毛泽东的“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发生冲突。

1958年以后,报纸、杂志、大字报,各种会议对马寅初先生进行了长时期的围攻。

中央有人劝说马老先生“写个检讨,认个错”,似乎这样还可以保住全国人大常委和北京大学校长职务。

最难能可贵的是,为维护学术尊严,为国家长远利益,马老拒绝检讨,从而丢了各种职务。

直到1979年,马老得到平反。

这时的马老已经下身瘫痪,进入耄耊之年。

  “错批一人,误增三亿”。

尽人皆知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发展现代化的巨大包袱。

几十年间,马老经历了挨批、被免职和轰动一时的平反,面对大起大落,马老心如止水般平静。

  马老1882年生于浙江嵊县,一生坎坷奔波的马老居然整整活了100岁,我想这也和他的胸怀博大密不可分罢。

  就在读完《马寅初全传》,意犹未尽的时候,女儿又给我推荐了《报人风骨•徐铸成传》。

马寅初和徐铸成,本是两代人,分别出生于1882年和1907年,一位是浙江人一位是江苏人,所从事的专业各不相同,但“风骨”二字却把他们二人乃至那一代许多学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徐铸成三个字,几十年前在有关现代文学资料里见过,印象不深,只记得是一位报人。

读了李伟先生这本书,深为徐铸成先生的精神打动。

确切说,读了这本书才知道一个世纪以来,报人们是怎么样走过来的。

徐铸成先生最感人的是三次创办《文汇报》。

1937年上海失守,租界变成“孤岛”,《文汇报》就是在这夹缝中顶着炮火诞生的,他们面临的是日本人的手榴弹袭击,国民党C•C系和宋子文、孔详熙的金钱收买,英国人的拆台,他们在腥风血雨中屹立了17个月,对于一个文人是多么的不容易。

虽然它只存在了17个月,却向世人宣布:

“人心没有死,中国不会亡!

”徐铸成重返《文汇报》是在抗战胜利之后的1946年,他以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反对内战,如实报道揭露“下关事件”、“5•20惨案”等政治事件,成为蒋管区的一盏进步明灯。

报人的这种信守,随时面临的是死亡威胁。

他巧妙地冲出软禁到了香港,第二次在香港恢复《文汇报》,坚守这块阵地,直至被我党转移到解放区。

第三次创办《文汇报》的悲惨结局,是尽人杰知的,换来的是“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必须批判”。

之后的22年间,过的什么日子是可以想象的,但徐铸成先生活了过来,而且活得那么坦然。

特别令人欣慰的是徐先生历经劫难后,以85岁高龄猝然去世,无疾而终。

  两本关于著名学人的传记读完了,在我脑海里深深烙下“风骨”二字,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二字的深层含义,我翻开《辞源》求证。

对“风骨”的解释是“品格,骨气”,对“骨气”的解释是“谓有执守,不随俗”。

我几乎有些失望,好像这解释很不解渴。

这就是我自己的可笑了,《辞源》怎么能像我那么感情用事呢?

  

学人风骨之二•

  坚守与开拓

  ——读梁思成、林徽因

  林徽因的名字,前几年一度倍受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那位著名的浪漫诗人徐志摩有关。

林徽因“她总是被与别人捆绑在一起,作为徐志摩的热恋闪闪烁烁地让今人猜测无限。

于是,什么杰出的女建筑家,独特的女诗人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诗人徐志摩……”(张清平著《林徽因》序)。

这篇序是作家张洁写的,对这段话我我非常有同感,我作为一名建筑师,甚至感到很悲哀。

我不怀疑有关徐志摩那段故事的存在,更不是反对学者大师有自己的感情生活。

只是认为,对于林徽因先生,更应关注的,是她和梁思成先生对于我国建筑事业无可比拟的巨大贡献,以及为了实现他们的目标,所表现出来那种超乎常人的坚忍精神,这才是真实的林徽因最闪光之处。

  我从选择了建筑学专业,就开始知道梁思成和林徽因响亮的名字,但最初只知道他们是我们这个行业的鼻祖、泰斗,在建筑界最有影响的是“北梁(思成)南杨(廷宝)”,但对他们没有太多具体的了解。

我有幸见过梁先生一面,那是在北京毕业实习时辅导老师刘振亚先生带我们几个同学去的。

那时林先生早已去世,我的老师是梁先生的弟子,我自然就是梁先生的徒孙了。

几十年过去,印象有些淡薄了,只记得当时他还是骑着自行车回家的,对我们几个晚辈很平易近人。

换了今天如果有这样机会,我们肯定会提出一大堆问题请教,好好聆听先生的教诲。

现在想了解这两位大师,只有靠书本了。

  前一段时间读了《梁思成的山河岁月》(林与舟著)等四部关于梁林二位先生的书籍,使我再一次有机会窥见大师的崇高境界和独特的精神风貌。

美国现代建筑大师莱特,留下不朽的作品考夫曼(流水)别墅;

美籍华人贝聿明大师的肯尼迪纪念馆为世人传颂;

而梁先生虽然留给我们的作品并不是尽人皆知,但他为我国建筑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却是几座经典建筑作品无法比拟的。

  梁思成先生是清末著名维新领袖梁启超的长子,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当他系统学习了西方建筑历史后,感慨于中国没有自己的建筑历史,他说,“我在学习西方建筑史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征。

我国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怎么能没有建筑史?

”我理解,这里所说的“史”不是历史的史,而是“史籍”的史。

这样一个念头,使梁思成走上探寻祖国建筑瑰宝的艰辛之路。

开始用现代科学手段测绘遗存下来的古建筑,总结几千年中国建筑历史,一生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建筑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

  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夫妇在调查测绘中国古建筑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

1931年梁思成参加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了为揭开中国古建筑之迷的艰苦跋涉之路程。

在六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奔波于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考察测绘了大量频临毁坏的古建筑。

当时的情况是军阀割据,土匪横行,交通落后,霍乱肆虐,随时都面临生命危险。

不要忘记,梁林二位出身名门,自幼生活条件是多么的优越。

为了事业,他们承载了多么大的落差,在崎岖的山路坐的是颠波摇晃的驴车;

在偏僻农村睡的是与虱子、跳蚤为伍的土炕;

他们爬上几十米高摇摇欲坠的古塔,他们的感觉不是苦,而是兴奋。

当今建筑业的学子们,你们可曾知道,中国建筑史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批古建筑,在以后几十年间,或由于年久失修,或由于频繁的战乱,或由于要砸碎一个旧世界的狂躁,有许多已经永远地消失了。

一代宗师为民族为后人抢救下多么宝贵的资料!

  几十年后,我坐在明亮教室,听老师讲授中国建筑史,并不知道前辈付出的艰辛,所以也并没有十分珍惜这门学问,现在想起来确实很对不起学界前辈。

凑巧的是,给我们讲授建筑史的林宣教授,恰恰就是林徽因的堂弟。

世界太小,有些事情实在不可思议,由于“文革”的耽误,林宣的职称60年代仍是副教授,拨乱反正后林宣已经是一位老人,为了摘掉头上那个“副”字所撰写的论文,按程序要经过其他教授专家评审,据说审这篇论文的恰恰是当年那位浪漫诗人的表弟。

我听到的是林宣论文得到的评价让人很愤愤不平。

但愿这仅仅是道听途说罢。

  对北方地区古建筑的考察,是在日本侵华越演越烈,炮声隆隆的背景下坚持进行的。

而当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半个中国,梁林先生避居昆明时,跋涉数千里对川康地区古建筑的考察,是在日军飞机轰炸频繁的环境下进行的。

据吴荔明著《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介绍,梁、林夫妇和营造学社同仁前后踏遍全国15个省份的200个县,实地考察研究了2000座古建筑。

在四川李庄,林先生罹患肺结核,生活异常困难,是躺在病榻对古建筑进行研究。

解放后,林徽因设计国徽时,已经有两片肺叶成为空洞。

  梁思成先生为保护古建筑所作出的努力和抗争是尽人皆知的,早在抗战时期,梁先生编写了沦陷区文物建筑表,发给当时在轰炸日军基地的美国飞行员;

1948年北京围城之时,著名学者张奚若先生带着解放军拜访梁先生,又是梁先生为我军围城部队提供北京应重点保护的古建筑分布图,以备攻城时保护之用。

梁先生对共产党如此重视保护文物十分惊喜,又组织建筑系教师突击编制《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为在解放战争中保护古建筑提供依据。

另外,梁先生对于保护日本古建筑所做的巨大贡献,则很少为世人所知。

二战后期,他告诉美国军方,希望为全人类留下奈良和京都两座古城。

战后,一位日本古建筑学者说,“梁思成先生是我们日本的大恩人,是他在二次大战中向美国提出了保护奈良和京都的建议,我们的古都才得以免遭滥炸而保存下来。

  在战争年代,共产党对保护文物是重视的,1949年1月16日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军委关于保护文物古迹的电文指出,“此次攻城,必须做出精密计划,力求避免破坏故宫、大学及其他著名而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

”顺便说一句,每当回顾这段历史,总要想到另一位历史人物傅作义先生,他的明智之举,成全了北京的和平解放,避免了这座中华民族瑰宝之城免受炮火的摧残。

在另一份材料中,我还看到一个情节,解放西安时,上级部队有过指示,攻城不准使用大炮。

真是万幸,西安那可是13代古都啊!

明城墙、钟鼓楼、城隍庙等一批古建筑遗产比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遗憾的是,1949年以后的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北京的一段段城墙、一座座城楼和牌楼遭到厄运,拆的拆,毁的毁,几乎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些建筑群。

为此,梁先生奔走呼号、据理抗争。

但这次,他反对的是时代主流,挑战的是最高领导人的权威。

因而他的努力收效甚微,他痛苦,痛哭,用他自己的话说,“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

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

”早些年听到一则传说,北京拆除某一座牌楼时,惟恐梁先生阻拦,中央刻意调虎离山,让梁先生出差,等梁先生返京发现又一座文物被毁,大哭了一场。

情节的真假已没意义去核实,但起码有三点是真实的:

第一,当时当权者对北京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很淡;

第二,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与梁先生交锋多年,碍于梁先生在学术界的威望,有时也得做些让步和规避;

第三,梁先生对民族文化遗产视若生命。

  梁林二位先生是我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奠基人。

众所周知,享誉国内外的清华建筑系,是梁先生创办的,时间是在抗战胜利后。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我国高等学校第一个建筑系是原东北大学建筑系。

这个建筑系,1956年院校调整时,迁到西安,与西北大学、青岛工学院、苏南工专等四个建筑系合并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第一任系主任就是梁林先生东北大学的学生刘鸿典教授。

这个建筑系的命运多舛,似乎和它的创始人一样,在“以钢为纲”的年代,国内少有的专门的建筑学院一度被改为冶金学院,在建筑界名落逊山。

但在师生胸中,那压抑已久的对建筑事业的挚爱,在改革开放之初迸发了,80年代在国际设计竞赛中异军突起,接连取得非常惊人的成绩,当然这是后话。

梁先生的治学精神,梁先生的那份坚守,还是通过他的学生一代代传了下来。

这第一个建筑系,是1929年梁林二位先生应张学良之邀到沈阳创办的,当时是什么样的环境呢?

林徽因形容说,“一到晚上经常有土匪出没(当地人称为胡子),……这种时候我们都不敢打开灯,听着他们的马队在屋外奔驰而过,那气氛真是紧张。

”老一代学人,为了事业所做的奋斗,所付出的代价,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我说,凡是中国国产建筑师,无论哪个学校毕业,无论是否见过梁先生,都是梁先生直接或间接的弟子。

  梁思成、林徽因二位先生离开我们几十年了,他们的精神将永垂建筑史,他们的精神是什么?

他们坚守的是信念,是事业,是民族优秀的文化,开拓的是科学的建筑教育,是现代建筑创作道路。

今天我们走在他们用血汗铺砌的大道上,应该更多地继续老一代建筑大师的这种精神。

  &

#8226;

学人风骨系列之三&

  从容淡泊

  ——读钱三强、何泽慧

  在我国近现代,有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那就是钱氏家族。

被称为科学界的“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就在其中。

有意思的是这三位世界著名科学家,分别出生与1911、1912、1913年,至于辈份以及血缘远近就不清楚了;

同时他们当中一位被尊为中国“导弹之父”,一位被誉为“原子弹之父”。

过去知道在“五四”时期有一位学者叫钱玄同,现在才知道那就是钱三强的父亲。

此外,著名外交家钱其琛、作家钱钟书、水利专家钱正英也都出自这个家族。

他们的祖先就是“五代十国”时期钱武肃王钱鏐之后。

这种奇迹,我相信不仅在中国,在其它国家民族也是罕见的。

至于为什么会在一个家族里集中出现这么多人才精英,起作用的是是血统,是基因,还是千古代代相传的家训?

那就不是我能够研究的事情了。

  读《钱三强与何泽慧》(祁淑英著),在感慨于他们辉煌一生和巨大贡献的同时,我一直品味着他们对待生活的从容淡泊。

  钱三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预科和清华大学,1937年开始留学法国,在法国的11年,曾经在居里夫妇实验室学习和工作。

何泽慧与钱三强有类似家族背景和经历,同一时期她先是在德国,而后到法国与钱三强一起在居里夫妇身边从事核物理研究。

1946-1947年他们发现并公布了关于铀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及其机制理论,引起世界科学界高度重视,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就在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他们牢记钱玄同先生“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的教诲,1948年从容地登上驶往祖国的轮船。

  解放后,钱氏夫妇受命组建近代物理研究所。

当时中国核物理实验技术只相当国际上20世纪40年代水平,他们激励大家奋起直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取得惊人的进展,先后建成重水反应堆、回旋加速器。

在苏联毁约,撤走专家的条件下,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然而,原子弹第一大功臣却受到“极左”路线迫害,钱三强被派往河南农村参加“四清”。

现在看来,这件事似乎十分滑稽,十分荒唐,很有点“卸磨杀驴”的味道,但在那个年代却丝毫不奇怪。

就在原子弹爆炸后第三天,他从容地踏上开往河南的硬座车厢。

  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零四个月,苏联用了四年,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而我们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但这时为原子弹呕心沥血的两位世界级科学家已经变成“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每次批斗何泽慧,“她总是潇潇洒洒地走上台去,胜似闲庭信步。

”我深信这是真实的,他们对待一切荣辱,都是那么从容。

  1969年他们两位又被敲锣打鼓送上西去列车,发配到陕西郃阳“五七干校”。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二位自幼的优越生活条件,以及在欧洲11年的洋面包生活,不是一般家庭可以同日而语的,而在渭河故道他们住的是荒山野岭毛草房,睡的是土坯炕,听的是饿狼嚎叫,吃的是小米干饭,干的是繁重农活。

以事业为生命的科学家,告别核科学,心情当然是沉重的,但他们不放纵自己的感情,他们感叹西北荒原的沧桑和悲壮之美,把这一切看做是小憩与静养。

直到钱三强昏倒在打谷场上。

  1992年伟大的核物理学家、原子弹事业的奠基人钱三强从容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2005、2007年温家宝总理两次到中关村14号楼看望何泽慧院士,坐在那狭窄的客厅,再一次提出给老人家换房子,何老的女儿说:

“父母从1955年起,就住进这套房子里,迄今已逾半个世纪,这里有好多记忆。

  温总理说:

“这里留下了记忆,也留下了精神。

  是的,钱三强、何泽慧夫妇一生大起大落,每一个关键时刻,无论面对的是荣誉,还是灾难,都是那么从容,这里面就是有一种精神。

一种以事业为重的精神。

一种淡泊名利的精神。

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他们才能具有那么宽广的胸怀,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切。

这是我们活着的知识分子应该认真思考和学习的。

&

学人风骨系列之四&

  爱国心之痛

  ——读马思聪

  像喜欢文学艺术一样,我也喜欢音乐,不过不太懂。

马思聪先生的小提琴独奏我是听过的,那是1959年在西安,50年过去,我只记得是在北大街五&

四剧场。

这个剧场观众厅只有单层,没有楼座,座位还是那种长条椅子,五个座位连在一起的。

当时西安市有几处更豪华的演出场所,像人大会堂,人民剧院等,为什么选择五&

四剧场呢,当时听说因为这个剧场的音响效果最好。

就像几十年后我在海口听过盛中国的音乐会一样,不是很懂,除去觉得很动人之外,也说不出水平高在哪里。

那时误认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马先生作曲,以后才知道,是陈钢与何占豪的作品,而《思乡曲》是马思聪的代表作之一,我却把小提琴曲《梁祝》安到这位大师头上,张冠李戴了

  文革中听说马思聪先生跑到国外,几十年后又听说他客死他乡,我虽然是经历了文革的,可以想象那样一位名人会受到什么样的迫害折磨,但并不十分理解他的痛苦心情。

读了叶永烈的《马思聪传》,让我进一步理解了马思聪,而且我自己的心痛久久不能平静。

  马思聪先生1912年生于广东海丰,13岁随长兄去法国学习小提琴和作曲,19岁学成回国,青年时代他已经是享誉海内外的音乐家,1949年以后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别的不讲,看了这部传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爱国情怀。

1948年马先生在广东艺术专科学校任教,一天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登门拜访马先生,寒喧过后,大使说:

“如果你愿意把美国作为你的第二祖国,只要你说一声,我马上就可以把你和你的家属送到美国。

美国的大学,乐于聘请你为教授……”马先生回答得十分巧妙:

“我的法语很流利,可是英语讲不好。

”以此回绝了去美国的邀请。

没过多久,美国驻广州新闻处处长纽顿再一次登门,向马先生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请他到美国去。

这回马先生,拿起小提琴拉了一曲《思乡曲》作为回答,这真是一位艺术家的表达方式。

马先生思想进步,在广州呆不下去,躲到香港,1949年还是被乔冠华他们辗转送到解放区,迎来了盼望几十年的新中国。

马先生的选择再明白不过了,谁能说他不爱国?

他不仅是爱国的,而且爱的是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

然而,最后却冒死乘一叶小舟,偷渡香港。

当时那种恐惧、无助、悲伤是可以想象的。

  六十岁以后,我最喜欢读的书是传记,特别是老一代知识分子的传。

这里的“老一代”知识分子,或者说是学人,指的是20世纪初前后出生的那批人。

他们经历了民国、抗战、新中国几个大动荡的历史时期。

从一个经济极端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脱胎,那时的读书人本来就少得可怜,现在能活过来的已经为数不多,活着的也已经八、九十以至一百来岁,或坐在轮椅上,或躺在病床上,行动自如头脑清醒的寥寥无几。

他们活在世上就是国宝级人物,名声特大的那几位,逢年过节国家领导人说不定还要到医院去看望一下。

有的时候电视采访镜头还会光顾到这些人,每见到他们或提起他们,我就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从他们身上有学不完的东西。

你要问我他们的精神里面最可贵的是什么,我说首先是他们的爱国精神,爱国情怀。

  现在你说谁爱国谁不爱国,确实很难界定,也很少有人会从这个角度去衡量人和事。

几十年前可不一样,在那个灾难深重的时期,每个历史转折,每年,甚至每天都面临爱国不爱国,爱到什么程度的选择。

20世纪初面临推翻清王朝的抉择,现在也不能说那时的“遗老遗少”就是不爱国,只有“驱逐鞑虏”是爱国;

5.4运动的发端与国权有关,可是当时有一些学者从维护传统文化角度出发,不十分支持,也不能下结论他们不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就是不爱国的;

但是日本侵华,对当时每个人爱国与否可是硬碰硬的考验,到任何时候都可以肯定地说,汉奸是卖国的,抗日是爱国的。

华北沦陷,多少知识分子万里跋涉,历尽千辛万苦到后方去,无论是到西南还是辗转到陕北,毫无疑问都是爱国的。

解放战争炮声中,一批知识分子学者去了台湾或美国,现在也开始客观地看待,不再不分青红皂白冠以反动的帽子。

爱国不爱国区别在哪里,面对异族侵略那是再明显不过了,除此而外我说他们的爱国情怀,主要是把国家民族强大富强当作己任,用自己的知识和奋斗振兴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包括经济上和文化上。

  1949年,老一代知识分子大部分正值壮年,学有成就,蒋介石也知道这些精英对一个政权是有用的,安排了许多次飞机专门到北京接他们去台湾,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就是和胡适先生被用同一架飞机接到了南京,胡去了台湾,陈留在了国内。

当时的许多学者都面临去和留的选择。

老舍先生1949年正在美国讲学,他毅然回国了;

钱学森在美国已是著名科学家,他克服诸多障碍回国了;

钱三强1948年回国,国民党政府留他在南京,他还是坚决到北京,几十年为新中国两弹作出杰出贡献。

有人会说,几十年后他们一定后悔了。

我读了几十部传记,还没发现哪一位后悔,就像马思聪这样文革偷渡出去,晚年客居美国,他朝思暮想的是回国,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一首深沉的《思乡曲》伴陪音乐家走完痛苦的晚年。

  一份材料显示,近30年出国留学的达到139万多人,至今回来的不足39万。

我一直认为出国留学是好事,不回来也不一定就是不爱国。

不过当今有识之士常议论信仰危机,到底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信仰,什么样的价值观?

用什么填补信仰危机的空白?

我觉得,让每个人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是不现实的,大力推广一种宗教也是不可能的,最现实的还是培养一代人的爱国感情是最重要的,最现实的。

从孩子,从青少年时代就提倡人活着要有些信仰,要对社会有一定的责任感,只有把国家搞强大、富裕起来,这样生活才有意义,每个人、每个家庭才能越过越好。

  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就是近来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