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5103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学位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摘要1

1.设计任务与要求2

2.整体构思2

2.1主要模块介绍2

2.2系统总体设计思路4

2.3系统方案设计5

2.451系列单片机简介6

3.具体实现7

3.1电源电路设计7

3.2时钟电路的设计8

3.3复位电路的设计9

4.软件设计10

4.1软件的程序实现10

4.3中断服务程序工作流程图11

4.4报警电路流程图11

4.5信号采集电路流程图12

5.设计总结14

基于TC35i模块的短信报警系统

摘要:

随着信息、电子、控制、通信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健康、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品质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

家庭安全隐患随之增多,传统的安全防范措施已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求。

因此我们可以建立了一个基于GSM网络及短信息平台上的家庭安防系统,可以打电话发短信还可以通过传感器实现远程的报警系统,设计中采用了STC89C52单片机系统、无线GSM短信模块TC35i。

该系统性价比高,硬件结构结构也很简单,未来发展前景很好。

关键字:

GSMTC35i短信报警STC89c52

1.设计任务与要求

(1)该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

模块划分为数据采集、单片机控制、GSM电话短信及报警等模块子函数。

(2)本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单片机控制电路、GSM短信模块及相关的控制管理软件组成。

用户终端完成信息采集、处理、数据传送、功能设定、报警信息告知用户等功能。

终端由中央处理器、输入模块、输出模块、通信模块等部分组成。

(3)系统可实现功能。

当人员外出时,可把报警系统设置在外出布防状态,探测器工作起来,当有人闯入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将探测到动作,设置在监测点上的红外探头将人体辐射的红外光谱变换成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比较电路送至门限开关,打开门限阀门送出TTL电平至89C52单片机,经单片机处理运算后驱动执行短信报警电路使GSM模块,向用户发送短信息实现远程防盗报警功能。

2.整体构思

本系统通过主要模块采用的是80c52单片机和TC35iGSM模块,通过单片机向GSM发送一系列的指令集来完成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再通过红外传感器,可以实现远程报警系统。

2.1主要模块介绍

TC35i新版西门子工业GSM模块是一个支持中文短信息的工业级GSM模块,工作在EGSM900和GSM1800双频段,电源范围为直流3.3~4.8V,电流消耗——休眠状态为3.5mA,空闲状态为25mA,发射状态为300mA(平均),2.5A峰值;

可传输语音和数据信号,功耗在EGSM900(4类)和GSM1800(1类)分别为2W和1W,通过接口连接器和天线连接器分别连接SIM卡读卡器和天线。

SIM电压为3V/1.8V,TC35i的数据接口(CMOS电平)通过AT命令可双向传输指令和数据,可选波特率为300b/s~115kb/s,自动波特率为1.2kb/s~115kb/s。

它支持Text和PDU格式的SMS(ShortMessageService,短消息),可通过AT命令或关断信号实现重启和故障恢复,中文资料如下:

TC35i由供电模块(ASIC)、闪存、ZIF连接器、天线接口等6部分组成。

作为TC35i的核心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GSM终端内的语音和数据信号,并涵盖了蜂窝射频设备中的所有模拟和数字功能。

TC35i模块有40个引脚,通过一个ZIF(ZeroInsertionForce,零阻力插座)连接器引出。

这40个引脚可以划分为5类,即电源、数据输入/输出、SIM卡、音频接口和控制。

TC35i的第1~5引脚是正电源输入脚通常推荐值4.2V,第6~10引脚是电源地。

11、12为充电引脚,可以外接锂电池,13为对外输出电压(共外电路使用),14为ACCU-TEMP接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用于锂电池充电保护控制。

15脚是启动脚IGT,系统加电后为使TC35i进入工作状态,必须给IGT加一个大于100ms的低脉冲,电平下降持续时间不可超过1ms。

16~23为数据输入/输出,分别为DSR0、RING0、RxD0、TxD0、CTS0、RTS0、DTR0和DCD0。

tc35i模块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实际上是一个串行异步收发器,符合ITU-TRS232接口标准。

它有固定的参数:

8位数据位和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波特率在300bps~115kbps之间可选,默认9600。

硬件握手信号用RTS0/CTS0,软件流量控制用XON/XOFF,CMOS电平,支持标准的AT命令集。

其中18脚RxD0、19脚TxD0为TTL的串口通讯脚,需要和单片机或者PC通讯。

TC35i使用外接式SIM卡,24~29为SIM卡引脚,SIM卡同TC35i是这样连接的:

SIM上的CCRST、CCIO、CCCL、CCVCC和CCGND通过SIM卡阅读器与TC35i的同名端直接相连,ZIF连接座的CCIN引脚用来检测SIM卡是否插好,如果连接正确,则CCIN引脚输出高电平,否则为低电平。

TC35i的第32脚SYNC引脚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指示发射状态时的功率增长情况,另一种是指示TC35i的工作状态,可用AT命令AT+SYNC进行切换,本模块使用的是后一种。

当LED熄灭时,表明TC35i处于关闭或睡眠状态;

当LED为600ms亮/600ms熄时,表明SIM卡没有插入或TC35i正在进行网络登录;

当LED为75ms亮/3s熄时,表明TC35i已登录进网络,处于待机状态。

30、31、32脚为控制脚,其中30为RTCbackup,31为Powerdown,32为SYNC。

35~38为语音接口,35、36接扬声器放音。

37、38可以直接接驻极体话筒来采集声音(37是话筒正端,39是话筒负端)。

模块的供电电压如果低于3.3V会自动关机。

同时模块在在发射时,电流峰值可高达2A。

同时在此电流峰值时,电源电压(送入模块的电压)下降值不能超过0.4V。

所以该模块对电源的要求较高,电源的内阻+FFC联接线的电阻必需小于200mΩ。

单片机通过两根I/O口控制TC35的开关机、复位等,通过串口与TC35进行数据通信,通信速率为9600Kbps,采用8位异步通讯方式,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

TC35模块输入输出的TTL正电平逻辑不是+5V,而是+2.9V,因此必要时加端口保护。

2.2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基于GSM短信模块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组成如图2.1所示。

该系统结构组成为前端探测器(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单片机控制器、GSM短信模块、用户终端。

图2.1基于GSM短信模块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

本系统由五路热释电红外探测器采集五路(门、窗、阳台等报警监测点)报警信号,将报警信号送入89C52控制芯片,控制触发GSM短信模块向用户发送防盗报警信息,从而实现家庭用防盗报警系统的功能。

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利用被动式热释电型红外传感器检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当检测到红外信号变化时,将其转化为微弱的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对电信号进行滤波、放大、比较、输出高电平作为告警信息送给MCU,MCU判断是否报警,如果满足报警条件,就会发出控制信号,通过串行通信接口RS232,控制GSM短信模块给用户发短信息,实现防盗报警。

2.3系统方案设计

本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

模块划分为数据采集、单片机控制、GSM短信模块报警等子模块。

电路结构可划分为: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单片机控制电路、GSM短信模块及相关的控制管理软件组成。

用户终端完成信息采集、处理、数据传送、短信报警等功能。

就此设计的核心模块来说,单片机就是设计的中心单元,所以此系统也是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一种应用。

单片机应用系统也是有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包括单片机、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外围应用电路等组成的系统,软件是各种工作程序的总称。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研制过程包括总体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几个阶段。

从设计的要求来分析该设计须包含如下结构:

热释电红外传感探头电路、报警电路、单片机、复位电路、GSM短信模块及相关的控制管理软件组成;

它们之间的构成框图如图2.2总体设计框图所示:

复位

电路

传感器1

89C52

单片机

用户终端

(移动电话)

......

GSM网络

串口通信

GSM

短信

模块

传感器5

时钟

图2.2总体设计框图

处理器采用51系列单片机89C52。

整个系统是在系统软件控制下工作的。

设置在监测点上的红外探头将人体辐射的红外光谱变换成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比较电路送至门限开关,打开门限阀门送出TTL电平至51单片机。

在单片机内,经软件查询、识别判决等环节实时发出入侵报警状态控制信号。

驱动电路将控制信号放大并推动GSM模块向事先设定好的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从而实现相应报警功能。

当报警延迟10s一段时间后自动解除,也可人工手动解除报警信号,当警情消除后复位电路使系统复位。

2.451系列单片机简介

STC89C52单片机共有共40条引脚,分为端口、控制、电源三类:

(1)端口线:

4个8位端口共32条引脚,用于传输数据、地址、控制、状态等信息。

P0口(P0.0~P0.7):

多功能端口,用于传输数据、地址。

P0口在传输数据信息时,输入带缓冲、输出带锁存,使用非常方便。

P1口(P1.0~P1.7):

单功能端口,用于数据输入/输出传输。

P2口(P2.0~P2.7):

多功能端口,用于传输地址信息或作为普通I/O端口。

P3口(P3.0~P3.7):

多功能端口,用于传输控制信息或作为普通I/O端口。

传输控制信息时:

P3.0:

RXD,串口输入

P3.1:

TXD,串口数出

P3.2:

INT0,外部中断0输入

P3.3:

INT1,外部中断1输入

P3.4:

T0,计数器0输入

P3.5:

T1,计数器1输入

P3.6:

WR,“写”控制信号线

P3.7:

RD,“读”控制信号线

(2)电源线:

共2条,VCC、VSS(GND)。

(3)控制线:

共6条,传送控制信号。

ALE:

地址锁存,用于区分在多功能端口传送的数据/地址信息,ALE=0/1:

数据/地址。

EA:

允许访问外程序存储器。

EA=0/1:

片外/片内存储器有效。

PSEN:

片外ROM选通。

RST:

芯片复位线。

XTAL1、XTAL2:

外接石英晶体输入线。

图2.3为STC89C52单片机的引脚图:

图2.3STC89C52单片机引脚结构

3.具体实现

3.1电源电路设计

电源电路的功能介绍:

此电路在整个设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提供器械运转的原动力。

此电源为直流稳压电源包括降压、整流、滤波、稳压三部分,最终将电网中220V的交流电压转换为5V的直流电压提供给后面的工作电路。

在整个电路中电源部分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电源部分不能实现整个电路都不能运行。

(1)电源变压器:

是降压变压器,它将电网220V交流电压变换成较低的交流电压,并送给整流电路,变压器的变比由变压器的副边电压确定。

变压器副边与原边的功率比为P2/P1=η,式中η是变压器的效率。

在本电源电路中取η的数值为22,故降压后副边电压值为10V。

(2)整流电路:

利用D1~D44个二极管组成的一个桥式整流电路,将50Hz的正弦交流电转化成脉动的直流电。

整流后的电压约为9V。

(3)滤波电路:

可以将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大部分通过C101加以滤除,从而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4)稳压电路:

芯片7805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不随交流电网电压波动和负载电阻的变化而变化。

本稳压电源可作为TTL电路或单片机电路的电源。

三端稳压器,主要有两种,一种输出电压是固定的,称为固定输出三端稳压器,另一种输出电压是可调的,称为可调输出三端稳太器,其基本原理相同,均采用串联型稳压电路。

在线性集成稳压器中,由于三端稳压器只有三个引出端子,具有外接元件少,使用方便,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三端稳压器,主要有两种,一种输出电压是固定的,称为固定输出三端稳压器,另一种输出电压是可调的,称为可调输也三端稳太器,其基本原理相同,均采用串联型稳压电路。

LM7805简介:

LM7805是常用的三段稳压器,一般使用的是TO-220封装,能提供DC5V的输出电压,应用范围广,内含过流和过载保护电路。

图3.1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3.2时钟电路的设计

XTAL1和XTAL2分别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

该反向放大器可以配置为片内振荡器。

石晶振荡和陶瓷振荡均可采用。

如采用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XTAL2应不接。

因为一个机器周期含有6个状态周期,而每个状态周期为2个振荡周期,所以一个机器周期共有12个振荡周期,如果外接石英晶体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12MHZ,一个振荡周期为1/12us,故而一个机器周期为1us。

图3-6为时钟电路。

图3.2时钟电路图

3.3复位电路的设计

复位方法一般有上电自动复位和外部按键手动复位,单片机在时钟电路工作以后,在RESET端持续给出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就可以完成复位操作。

例如使用晶振频率为12MHz时,则复位信号持续时间应不小于2us。

本设计采用的是外部手动按键复位电路。

图3-7为复位电路。

图3.3复位电路图

4.软件设计

4.1软件的程序实现

整个系统的功能是由硬件电路配合软件来实现的,当硬件基本定型后,软件的相应子程序模块就大体定下来了。

从软件的功能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监控软件(主程序),它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专门用来协调各执行模块和操作者的关系。

二是执行软件(子程序),它是用来完成各种实质性的功能如测量、计算、显示、通讯等。

每一个执行软件也就是一个小的功能执行模块。

下面分别说明各个子程序的编写原理:

短信报警子程序:

当搜索到报警要求的信号后,调用报警子程序即可完成报警功能。

串行口通信子程序:

单片机和微机进行通信时,首先要设置串行口的波特率为9600,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

串口通信程序可以采用查询和中断方式,由于单片机发送子程序的查询和中断方式的资源占用是一样的,故发送采用查询,接收子程序采用中断。

4.2主程序工作流程图

图4.1主程序工作流程图

4.3中断服务程序工作流程图

本主程序实现的功能是:

当单片机检测到外部热释电传感器送来的脉冲信号后,表示有人闯入监控区,从而经过单片机内部程序处理后,驱动短信模块报警电路开始报警,报警持续10秒钟后自动停止报警,然后程序开始循环工作,检测是否还有下次触发信号,等待报警从而使报警器进入连续工作状态。

同时,利用中断方式可以实现报警持续时间未到10秒时,用手工按键停止短信报警的作用。

手工按键停止报警中断服务程序工作流程图,如下图4-2所示;

图4.2中断服务程序工作流程图

4.4报警电路流程图

报警电路控制端由单片机的P2.0端来完成,高电平有效。

当P2.0输出高电平时,NPN三极管导通,驱动GSM模块发送防盗报警短信。

短信报警电路流程图如下图4-3所示:

图4.3报警电路流程图

4.5信号采集电路流程图

本设计需要采集五路报警信号(门、窗、阳台等报经检测点),设计中采用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进行输入信号的采集。

图4-4为信号采集流程图。

图4.4信号采集电路流程图

程序如下:

/*************************************************************************

GSM测试程序2拨打电话挂断电话接听电话发送英文短信发送中文短信

/********以下是正在拨打电话号码信息*******/

ucharcodeCallLcdData1[]={"

CallingPhone..."

};

ucharcodeCallLcdData2[]={"

Num:

"

/********以下是发送短息内容信息*******/

ucharcodeWriteCallDataLcdData1[]={"

WirteContent"

ucharcodeWriteCallDataLcdData2[]={"

Dat:

/********以下是正在发送短信等待信息*******/

ucharcodeSendMessageWaitLcdData1[]={"

SendingMessage"

ucharcodeSendMessageWaitLcdData2[]={"

WaitingPlease"

/********以下是短信已发送提示信息*******/

ucharcodeSendMessageOKLcdData1[]={"

Messagehasbeen"

ucharcodeSendMessageOKLcdData2[]={"

sentOK"

ucharcodeCheckPhoneNumberData1[]={"

CallingNumber"

ucharcodeCheckPhoneNumberData2[]={"

Is:

voidWrite_LCD()

{

uchari;

lcd_wcmd(0x00|0x80);

//从第1行第0列开始显示

for(i=0;

i<

16;

i++)

lcd_wdat(SetNumData1[i]);

//显示"

TELEPHONEALARM"

lcd_wcmd(0x40|0x80);

//从第2行第0列开始显示

i++)

lcd_wdat(SetNumData2[i]);

NUM:

-----------"

}

voidSetNumLookOk()

//从第1行第0列开始显示

lcd_wdat(setoknum1[i]);

MODIFYCODE"

//从第2行第0列开始显示

lcd_wdat(setoknum2[i]);

MODIFYOK************************************************************************/

5.设计总结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使自己对所学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知识有了很深入的理解。

把理论运用到了实践,使我熟悉编程,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和实际动手能力。

当然实际操作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编程时常常出一些平时不会注意的错误,这就需要我们很细心的检查和改正,然后认真的去完成这个课程设计,并通过思考来加深对原理的深刻认识。

感谢老师在设计过程中对我的鼓励和指导,让我懂得了很多知识。

参考文献:

[1]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冯文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高吉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