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习题第3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4520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学习题第3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神病学习题第3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神病学习题第3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神病学习题第3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神病学习题第3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精神病学习题第3章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精神病学习题第3章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精神病学习题第3章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精神病学习题第3章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精神病学习题第3章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精神病学习题第3章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神病学习题第3章文档格式.docx

《精神病学习题第3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学习题第3章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神病学习题第3章文档格式.docx

E.你真想死吗,开玩笑吧?

9.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下哪项不对

A.尊重病人的人格,平等待人,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接近病人

B.容忍病人的各种病态行为所带来的烦忧,不表示厌恶、鄙视

C.以商量的口气表达医师的态度,不伤病人的自尊心D.尽量满足病人的一切要求

E.坚决避免其它不良目的和意图

10.一家属反应病人喜欢照镜子,此时,最应想到病人可能有那一症状

A.被害妄想B.思维联想障碍C.感知综合障碍D.人格解体E.幻听

11.医生如询问病人“工作环境如何,是否舒适安全,单位领导和同事是否好相处,同学和邻居对他态度怎

么样,是否有人对他有些意见,以前得罪过什么人,这些人现在对他怎么样,是否有故意刁难、非议他

的人,领导是否有不点名的批评过他,群众、报纸、广播、电视有无含沙射影的讲他,是否他的一举一

动受到某些人的特别注意……等问题”。

其主要目的是想了解病人有无以下何种症状

A.幻觉B.牵连观念与被害妄想C.思维破裂D.情绪异常E.认知功能损害

12.对于精神科病人,详细了解病人个人史的目的不包括那一项

A.有利于纵向比较病人病前与病后的情况B.有利于预测预后和确立治疗的目标

C.有利于家庭治疗的开展D.有利于发现某些影响预后的因素或致病的原因

E.有利于发现病人的某些隐私

13.以下哪项不是自杀行为的高危因素

A.严重的抑郁症患者、酒和药物依赖患者B.老年男性C.支持系统差,社会经济地位低

D.以往出现过自伤或自杀E.文化程度低的患者

14.以δ节律为主的成年人脑电图,应列为

A.正常脑电图B.轻度异常脑电图C.中度异常脑电图D.重度异常脑电图E.以上都不对

15.一男性病人,近一月出现幻听,此病人最不可能的诊断是

A.精神分裂症B.器质性精神障碍C.慢性酒精中毒D.神经衰弱E.偏执性精神障碍

16.有关幻觉在诊断中的意义以下哪项不对

A.一般在意识清晰状况下出现的幻听,最多见于精神分裂症B.在意识障碍下出现的幻觉以幻视为多见

C.颞叶癫痫可出现要素性幻视D.顶枕部位的病灶则产生较复杂的景象性幻视

E.假性幻觉,机能性与反射性幻觉主要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

17.有关幻觉在诊断中的意义以下哪项不对

A.自窥症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飞蝇幻视多见于眼部疾患

B.在情感性、反应性与多数器质性精神病中,幻觉的持续时间一般较短

C.如出现持续而丰富的幻视时,则要优先考虑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D.酒中毒及尿毒症病人亦可以表现大量持续存在的幻觉

E.幻嗅可见于精神分裂症,也是颞叶癫痫最常见的一种先兆症状

18.关于思维障碍的诊断意义以下哪项不对

A.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联想松散,思维破裂,思维中断等常指向精神分裂症

B.在意识不清晰的状况下常出现思维结构方面的障碍C.慢性的脑器质性精神病常出现病理性赘述

D.联想加速,思维奔逸主要见于躁狂症E.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主要见于抑郁症病人

19.正常成人脑脊液检查结果中哪项不对

A.侧卧位穿刺压力为80~180mmH2OB.是无色的透明液体

C.白细胞数为(0~12)×

106/L,多为单个核的白细胞

D.蛋白质含量为15~45mg/dl,糖为50~75mg/dl,氯化物为700~750mg/dl

E.免疫球蛋白极少,其中IgG含量约为10~40mg/L,IgA1~6mg/L,不含IgM

(二)B型题

A.精神分裂症

B.器质性精神障碍

C.偏执性精神病

D.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

E.妄想阵发

1.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思维的自主性障碍如强制性思维,思维被控制等多见于

2.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同时出现多见于

3.逻辑严密,系统性强,有一定现实基础的妄想见于

4.妄想内容片断且变化不定,前后复述常不一致

5.持续短暂,突然产生,突然消失的一个或多个妄想且间歇期正常

A.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与情感倒错,毫无缘由,毫无意义的独自发笑

B.情感抑郁,思维迟缓,动作行为减少,自我评价低,自责自罪等

C.抑郁症状常有波动,带有焦虑的成份,且可找到心理、生理学上的解释

D.情感欣快、失禁、不稳、幼稚及病理性激情与强制性哭笑等

E.不明原因的担心、紧张、害怕,坐立不安等

6.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情绪特征

7.焦虑症病人的情绪特征

8.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情绪特征

9.心因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情绪特征

A.癔症

B.人格障碍

C.双相情感障碍

D.周期性精神病

E.心因性应激反应

10.多倾向于持续性的自然病程

11.大多以多次发作,完全缓解,历时数周或数月为特征

12.发作性病程,但历时短暂,发作常为数小时或数天,病程较长者少见

13.以反复发作,完全缓解,症状雷同复写,病期不超过2周为特征

A.CIDI

B.SCAN

C.MMPI

D.BPRS

E.PANSS

14.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

15.神经精神病学临床评定表

16.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17.阳性、阴性症状评定量表

A.CCMD

B.ICD

C.DSM

D.SSRIs

E.MMPI

18.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19.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20.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21.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A.SCL-90

B.MMPI

C.HamiltonRatingScaleforDepression

D.PANSS

E.MMSE

22.用于评定不同群体的心理卫生水平

23.主要用于评定抑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24.用于评定不同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存在与否及其严重程度

25.了解受评者的个性特征,也可以对精神科诊断起到一定的提示

B.BPRS

C.WAIS

D.HamiltonRatingScaleforAnxiety

26.可作为中重度痴呆患者的筛查与评定

27.主要用于评定焦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28.主要用于评定精神病人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前后的变化

29.作为成人智力测验的工具

A.头颅拍片

B.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C.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摄影(CT)

D.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

E.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

30.在急性颅脑外伤,颅骨骨折、颅内急性出血时首选

31.怀疑有脊髓病变如脱髓鞘疾病、脑变性病变、脑白质病变等时应首选

32.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脑膜瘤和血管丰富、恶性程度高的脑瘤检出率高

33.在活体上可进行多种脑功能的研究

(三)X型题

1.对于精神病人的过去史,应重点了解以下几点

A.有无严重的肝炎、心脏病、肾病、肺部疾患

B.有无颅脑外伤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毒、抽搐、高热昏迷史

C.有无青光眼、哮喘病史D.既往有无精神病史E.有无不良嗜好

2.精神检查的目的包括

A.获取必要信息以便确立诊断B.从完整的人的角度了解患者

C.了解患者所处的环境D.建立初步的良好医患治疗关系

E.向患者进行初步的精神卫生知识宣教,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

3.精神科医生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A.坦诚、接纳的态度B.敏锐的观察力C.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D.丰富的经验与学识E.得体的仪表与态度

4.沟通技巧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有效的沟通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B.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医生的临床技能和自信心

C.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D.有效的沟通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E.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

5.机智的医生的“善变”体现在以下方面

A.善于使用体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如鼓励或者制止患者的谈话

B.以幽默乐观的态度与心情忧郁的患者相处C.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儿童病人,使其有敬畏感

D.对有妄想的病人应能言善辩,使其屈服E.对躁狂的病人不正面对抗,迂回引导

6.交谈场所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A.环境安静,光线、温度适中,避免交谈过程被外界干扰

B.最好是单独交谈,除非病人不愿意或与病人独处有可能给医生构成威胁

C.医生与患者的坐向成直角(病人常坐在医生的左手边),避免隔桌对视

D.医生与病人的座位最好是同一规格,高低相同

E.应随时记录患者的谈话,以免遗漏

7.交谈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A.要学会耐心的倾听,必要时以简洁的插入语来进行导向B.要结合开放式与封闭式提问

C.不要公式化提问,要因人而异,可选择一个病人喜欢的话题而逐步展开

D.切忌有先入为主、以偏概全和带有暗示性的提问

E.谈话时还要注意病人是否已疲劳,谈话结束应作一小结

8.完整的精神状况检查应涉及那几个方面

A.一般表现:

包括仪态、个人生活自理情况、意识状态、日常活动等

B.认识活动:

包括感知觉、思维活动、注意记忆、智能等

C.情感活动:

包括一般的面部表情,情绪的稳定性、协调性、有无病理优势情感等

D.意志和行为:

有无意志活动的增强与减退,有无行为异常等

E.自知力:

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判断能力

9.当发现病人有某一精神症状时,你应该继续询问以下哪些情况

A.症状出现的时间、频度、持续时间和内容,最好让病人举一实例

B.症状出现时病人的意识状态,能否认识自身及周围环境

C.要求病人解释症状产生的原因D.症状出现有无昼轻夜重之特点

E.症状出现时病人的情绪与行为反应

10.如发现病人有幻觉,还需进一步询问以下哪些情况

A.幻觉的种类、出现的频度、出现的时间、持续的时间、具体内容

B.幻觉是来自体内还是体外C.幻觉的清晰程度如何

D.要求患者解释是真性幻觉还是假性幻觉E.病人对幻觉的情绪反应,幻觉出现时有无意识障碍

11.医生如询问病人“是否有时想事很多,自己不愿多想也控制不住?

想这些事的时候是否觉得津津有味,

边想边笑,或是感到厌恶和苦恼?

所想内容是比较固定的还是经常变化不定的?

如果内容比较固定,究

竟是关于性与爱方面的内容还是一些抽象理论与哲学问题,能举出一个具体思考的事例吗?

”此时,

医生的主要意图是想了解病人有无以下哪些症状

A.强迫观念B.超价观念C.思维奔逸D.思维云集或强制性思维E.病理性赘述

12.检查病人的情感活动应注意哪些方面

A.了解病人情感的性质(何种情感占优势)B.了解导致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C.情感反应是否与周围环境和精神因素相适应

D.情绪是否稳定协调,有无情感脆弱、不稳、失禁、倒错、病理性激情

E.病人对言语与行为刺激的情绪反应如何

13.对精神科病人的现病史的记录应涉及以下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A.发病条件及原因B.起病缓急及早期症状表现

C.疾病发展及演变过程,诊疗经过,疗效情况、间歇期有无症状

D.病期中的一般情况,如工作、学习,饮食、睡眠,个人生活等

E.与鉴别诊断有关的一些重要的阴性发现

14.为了保证病史的客观真实,应注意以下哪些问题

A.从不同的知情者处了解情况,收集病人的日记、信件等了解病情

B.事先应向供病史者说明病史准确与否对诊、治结果的重要性

C.排除病史提供者因种种原因有意无意地隐瞒或夸大病情

D.一定要让供病史者了解问话的真正含意,避免信口作答

E.如供病史者之间出现严重分歧,则应分别询问,了解分歧的原因

15.有关病史的记录以下哪些不对

A.一般以时间为主线记录B.病史应真实可靠,重要记录可引述病人的原话

C.尽量使用医学术语D.医护人员应对病史资料保密E.应进行加工整理,使病史资料情节生动有趣

16.检查时如发现病人神情困惑、言语无条理、行为无目的、睡醒节律紊乱等,作为医生你会采取哪些措施

A.评估病人的定向力、瞬间记忆、注意力等,检查有无意识障碍B.等待时机,待病人合作后再行检查

C.尽快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D.进行必要的实验检查,如脑电图、脑CT、MRI等

E.嘱加强护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17.以下哪些因素是精神病人出现攻击行为的高危因素

A.男性B.精神分裂症病人C.有命令性幻听或被害妄想者

D.既往有攻击行为发生史E.有强迫行为的病人

18.以下哪些检查应列为精神科的常规检查

A.血、尿、粪常规B.肝肾功能、心电图、血糖C.腰穿作脑脊液检查

D.脑CT、MRI扫描成像E.脑电地形图

19.精神疾病诊断分歧产生的常见原因有

A.资料收集方面:

病史资料的来源不一致、不详细或不可靠

B.检查者方面:

检查者的检查技巧不同,对同一症状的认定与评价不同

C.分析资料方面:

一些症状适用于几个诊断,临床医生选择性感知的方向和重点不同,则会作出不同的

诊断选择

D.诊断标准的不同、症状学术语的不统一、变化快

E.未充分利用CT、MRI等先进设备

20.正常成人大脑放电的基本节律是

A.a节律,频率8~13Hz,波幅20~100mVB.b节律,频率14~30Hz,波幅5~20mV

C.4~7Hz的q波D.0.5~3Hz的d波E.少量的棘波、尖波、棘-慢波或尖-慢复合波

21.以下哪些情况下心理学诊断方法会有所帮助

A.疾病的诊断不能确定时B.需要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时C.需要确定疾病的症状维度、治疗反应时

D.需要确定疾病的病因时E.需要了解病人的人格特征、认知功能状况时

简答题

一、简述精神检查(晤谈)的一般步骤。

答:

1.一般性交谈:

5~10分钟。

医生自我介绍,寒暄,了解患者个人和家庭一般情况,鼓励患者放松并自由地交谈。

此阶段的目标是:

了解患者的合作程度和交谈时的态度、患者最先说出的问题。

医生由此确定如何与患者交谈,最先谈什么。

2.深入性交谈:

是精神检查的中心内容,约30~45分钟,目标是发现和确定精神症状。

首先应采取开放式交谈,然后引导性提问,最后才是封闭式询问。

3.结束性交谈:

目标是承前启后的总结,为以后的接触打下基础。

二、精神科诊断过程的特殊性及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精神科诊断过程的特殊性及复杂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室证据的缺乏:

大多精神疾病至今病因未明,缺乏特异性的生物学指标。

2.阳性体征的缺乏:

除一小部分器质性精神障碍外,多数病人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特异性的阳性体征

3.特异性症状的缺乏:

不同的精神疾病可表现相同的精神症状,相同的精神疾病可以表现不同的精神症状,而没有那一个精神症状对某一个疾病具有绝对的特异性。

4.病程特征、症状表现的复杂性:

同一类疾病可以表现不同的起病形式和转归特征,慢性起病者的早期表现多变,不典型病例的比例较以往增加,两种以上疾病的共同存在,给早期识别、确诊及鉴别诊断工作增加了难度。

5.诊断者自身的素质差异:

作为诊断者的临床医生,对疾病概念的认识、对症状学知识的把握程度、对精神病理现象的认识角度、临床经验及诊断思路的切入点等方面的不同,会造成诊断的不一致。

有时,诊断者不良情感的介入可能影响对症状的认证和疾病的诊断。

6.社会、文化因素: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人群的疾病表现不尽相同;

不同国家的诊断标准不尽相同;

不同学派观点及诊断命名的分歧等影响诊断的稳定性。

7.病人本人及家属的原因:

部分患者由于丧失自知力,就诊过程是非情愿的、被迫的,表现出明显敌对态度或害怕恐惧情绪,对检查和治疗不合作。

而家属对精神疾病所存在的复杂心理(恐惧、担心、耻辱感等)有可能使他们隐瞒某些真实的病情。

三、试述精神科诊断过程。

精神科诊断的基本步骤和其他临床学科没有本质区别,包含病史采集、检查、资料分析等基本步骤。

特殊的是检查中的精神检查是重点,躯体检查也很重要,但阳性发现很少,实验室检查多是常规项目。

诊断分析时,必须首先确立症状学诊断,然后确立疾病分类学诊断。

有学者总结为“分两步走,纵横十字交叉的”诊断步骤。

症状学诊断是“横向诊断”,确立患者目前处于什么临床相或有什么精神障碍综合征,比如“幻觉妄想状态”,或“躁狂状态”。

这两种临床相在多种精神障碍中都可能出现,通过纵向地分析起病形式和病程、人格特点、既往病史及成瘾物质使用史、家族史等等,逐渐排除假设诊断,最终确立无法排除的诊断。

精神障碍的诊断应遵循“等级诊断”的原则。

首先考虑(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

然后考虑“功能性精神障碍”。

功能性精神障碍中首先考虑(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再考虑“非精神病性障碍”(如神经症)。

精神科诊断过程强调“选言推理”的思维方法,即强调应用“排除法”进行诊断。

可供作出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很少,正确的逻辑思维显得尤其重要。

四、对不合作的病人如何进行精神状况检查?

病人可能由于过度兴奋、过度抑制(如缄默或木僵)或敌意而不配合医生的精神检查。

医生只有通过对以下几方面细心的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推论。

1.一般外貌可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仪表、接触情况、合作程度、饮食、睡眠及生活自理状况。

2.言语有无自发言语,是否完全处于缄默;

有无模仿言语、持续言语。

缄默患者能否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

3.面部表情有无呆板、欣快、愉快、忧愁、焦虑等,有无凝视、倾听、闭目、恐惧表情。

对医务人员、亲友的态度和反应。

4.动作行为有无特殊姿势,动作增多还是减少;

有无刻板动作、模仿动作;

动作有无目的性;

有无违拗、被动服从;

有无冲动、伤人、自伤等行为。

对有攻击行为的病人,应避免与患者发生正面冲突,必要时可以对病人适当约束,这样会帮助病人平静下来。

论述题

一、在与病人进行问答交流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由于很大一部分精神病人不会主动向医生陈述自己的病情,需进行问答性交流,此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开放式与封闭式提问的有机结合:

开放式提问无现成和固定的答案,让病人自由发挥,借此可发现病人心理活动的某些资料,如“你到医院来有哪些目的?

”“你需要医师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建议和想法?

”等,而封闭式提问只有一个现成的固定答案,如“你结婚了吗?

”,“你头痛、头晕吗?

”等,这两种方法常结合使用,就不同的病人情况而有所侧重。

接触较好,检查合作的病人可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而对于某些缄默、痴呆、抑郁、儿童精神病人及某些不愿合作的病人,开放式提问可能毫无效果,只好使用简单明了的封闭式提问,来获得某些信息。

2.不要公式化提问,要因人而异:

最好能选择一个病人喜欢的话题开始而逐步展开,应避免手持表格照章询问,态度生硬,如审犯人。

作为医生,对精神状况检查所要涉及的内容熟记于心,灵活运用,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你所要掌握的资料。

检查中如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