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452405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毕亚东.doc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三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5版)

专业类别机械制造类

专业代码560111

专业名称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

专业负责人毕亚东

系主任束传俊

机械工程系

二〇一五年五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1.专业名称:

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

2.专业代码:

560111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

三、学制与学历

标准学制:

三年 专科

四、职业面向及岗位

(一)毕业生职业面向

序号

职业面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等级)

1

机械加工企业

质量检测员

机械产品检验工(中级)

制图员(中级)

质检工艺设计工程师

机械产品检验工(中级)

制图员(中级)

2

计量器具维护行业

计量器具管理、检修员

机械产品检验工(中级)

仪器仪表检验工(中级)

3

机械产品质量管理行业

质量认证内审员

机械产品检验工(中级)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

质量管理主管

机械产品检验工(中级)

制图员(中级)

(二)岗位工作任务及能力分析

岗位名称

工作任务

核管理心能力要求

与核心能力

对应的课程

质量检测员

1.质量检验;

2.检验结果判定;

3.质量分析;

4.计量器具日常维护。

1.机械工程图的识读与绘制能力;

2.机械图样精度分析的能力;

3.正确、熟练使用相关计量器具及检测设备的能力:

4.科学地运用相关检测方法的能力与测量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能力。

1.《机械制图》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3.《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

4.《计量仪器与检测技术》

质检工艺设计工程师

1.编制产品质量检测工艺;

2.产品质量分析及质量改进。

1.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

2.机械设计及加工工艺编制能力;

3.产品检验工艺设计能力;

4.制定不合格品处理措施能力;

1.《机械制图》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3.《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

4.《计量仪器与检测技术》

5.《机械制造技术》

计量器具管理、检修员

1.计量器具管理、检修、鉴定;

2.计量器具使用指导。

1.计算机绘图能力;

2.机械加工上艺的编制能力;

3.机械装置精度设计的能力;

4.使用计量器具及检修设备的能力;

5.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沟通协凋能力。

1.《机械制图》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3.《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

4.《机械产品计量仪器与检测技术》

5.《现代企业管理》

质量认证内审员

1.对企业内部质量体系建立与实施;

2.对企业内部质量体系运行监督管理;

3.对企业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1.机械图形的识读与绘制能力;

2.编写审核检查表,实施现场审核;

3.编写、发放不合格报告;

4.编写、发放审核报表。

1.《机械制图》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3.《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

4.《生产管理与ISO质量管理体系》

5.《机械制造技术》

质量管理主管

1.管理制度起草和修订和质量文件的收集、管理;

2.质量培训;

3.组织实施质量审核;

4.编写质量报告。

1.机械零件图样的识图能力;

2.编制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能力:

3.产品质量问题分析的能力;

4.产品质量的控制与技术策划能力;

5.质量管理体系的运用能力。

1.《机械制图》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3.《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

4.《现代企业管理》

5.《机械制造技术》

五、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安徽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基地及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服务军工装备制造、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行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基础理论及其实践技能知识,具备从事机械产品的检测、计量器具维护、质量体系管理、产品加工中间过程质量控制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知识

能力

素质

1.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工

程技术所必需的基础学科理论知识。

2.掌握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电工电子学知识。

3.掌握机械产品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测量技术。

4.了解计量器具的基本结构和测量原理,调试技术。

5.了解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6.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

7.了解企业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

1.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写作、表达能力。

2.具备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强调本专业技术文献的阅读能力培养;

3.具备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一般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熟练使用现代测量设备、量具对常用机械零件进行测量的能力;

5.能够对先进量具及测量设备进行日常保养、维护、调试的初步能力:

6.具有对机械产品进行质量分析的能力:

7.具有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管理的能力;

8.具有制订及实施检验工艺规程的能力;

9.质量管理体系的运用能力。

10.具有应用CAD/CAM软件的基本能力。

1.思想品德素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

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

2.职业素质:

具有良好的学习品德,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求新欲,热爱学习,能自主学习,有创新精神。

掌握1~2门职业技能。

3.身心素质:

具有健康的体魄,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

(三)职业技能考核要求

1.专业类职业技能考核要求

(1)绘图员中级以上证书

(2)仪器仪表检验工中级以上证书

(3)机械产品检验工中级以上证书

(4)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证书

(5)数控车、铣工中级以上证书

(6)钳工中级以上证书

以上证书必备其一。

2.通用类职业技能考核要求

其他经学院认定的同等或以上证书

六、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课程体系架构与说明

依据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岗位的需要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结合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构建出该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专业教学内容从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出发,突出应用性的课程教学体系,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不追求系统性,繁琐的论证推导;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满足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校企双方专家剖析机械行业的岗位,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和序化,转化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任务,形成工学结合的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分为“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技能学习领域”和“拓展知识学习领域”三大模块。

(二)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学习领域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实施学期

2

总学时

112

理论学时

70

实践训练学时

42

学分

6

课程目标

(1)具备机械产品测量技术基本能力;

(2)具备测量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

(3)初步具备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标准及应用能力;

(4)具有与本课程有关的识图、标注、执行国家标准、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

(1)掌握标准化和互换性的基本概念及有关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2)掌握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定;

(3)掌握测量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常用方法;

(3)掌握极限与配合标准及应用、形位公差标准及应用、表面粗糙度标准及应用。

教学方法

与手段

项目化教学,多媒体和实验

2.机械产品计量仪器与检测技术

学习领域

机械产品计量仪器与检测技术

实施学期

3

总学时

112

理论学时

42

实践训练学时

70

学分

6

课程目标

(1)熟悉常见几何量计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2)具有工程中常见计量仪器的使用、维护能力;

(3)能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上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常用几何量计量仪器和检测技术的论述,实际应用及工程实例的介绍,新技术、新方法在计量仪器与检测中的应用知识。

教学方法

与手段

理实一体化教学。

3.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

学习领域

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

实施学期

4

总学时

140

理论学时

42

实践训练学时

98

学分

7

课程目标

(1)具备正确分析图纸技术要求,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和工具进行产品检测的能力;

(2)具备应用质量统计分析和控制方法,预防产品质量缺陷,控制工序质量的能力;

(3)具备针对具体加工质量问题,提出质量改进措施的初步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

(1)系统掌握尺寸误差、形位误差、表面粗糙度等检测项目的不同检测方法;

(2)掌握内径、外径、斜面、孔系、螺纹、曲面、齿形等不同结构特征的检测方法和工具;

(3)掌握常规检测工具和三坐标测量机、圆度仪等高精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

(4)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质量统计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的基本应用。

教学方法

与手段

理实一体化教学。

4.生产管理与ISO质量管理体系

学习领域

生产管理与ISO质量管理体系

实施学期

3

总学时

84

理论学时

28

实践训练学时

56

学分

4.5

课程目标

(1)了解生产管理基本概念和内涵;

(2)掌握常见品质管理方法和应用;

(3)了解ISO发展历史及意义;

(4)了解ISO9000:

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5)掌握ISO9001:

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6)初步具有机械加工企业接受ISO9001:

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认证的审核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

(1)生产管理基本知识;

(2)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及应用实例;

(3)ISO简介;

(4)ISO9000:

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术语及质量管理原则;

(5)ISO9001:

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6)企业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运行实例

教学方法

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任务驱动、案例分析

5、机械制造技术

学习领域

机械制造技术

实施学期

3

总学时

56

理论学时

44

实践训练学时

12

学分

3.5

课程目标

(1)具有常用标准刀具及其几何参数选择能力;

(2)具有零件加工用机床设备的选用能力;

(3)具有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能力;

(4)具有合理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5)具有分析和解决加工工艺问题和质量问题的能力。

(6)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知识、应用和发展。

课程主要内容

(1)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

(2)了解常见加工方法原理与应用

(3)掌握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

(4)了解金属切削过程及控制

(5)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

教学方法

与手段

现场教学法、教师指导法、小组讨论法

(三)教学安排

1.理论课程(含课内实践)设置及教学进程

内容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时分配

考试学期

学期分配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总学时

学分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20周

19周

20周

20周

19周

20

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3

48

0

4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76

4

48

28

4

3

公共英语

104

6

104

0

4

4

4

体育与健康

52

3

0

52

2

2

5

形势与政策教育

16

1

16

0

1

1

6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36

2

36

0

2

2

7

创新创业教育

18

1

0

18

2

8

安全教育/军事理论教育

8

0.5

8

0

2

9

心理健康教育

18

1

18

0

1

10

高等数学

56

3

56

0

2

2

2

专业学习领域

11

机械制图及CAD

140

8

112

28

1

6

4

12

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加工

56

3

56

0

1

4

13

机械设计基础

56

3

48

8

3

4

14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84

5

70

14

2

6

15

机械产品计量器具与检测技术

84

5

42

42

3

6

16

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

84

5

42

42

4

6

17

生产管理与ISO质量管理体系

56

3.5

28

28

3

4

18

国防工业与军工技术概论

28

1.5

28

0

2

19

电工电子技术

56

3

46

10

3

4

20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56

3

28

28

3

4

21

企业信息化运行与管理

56

3

48

8

4

4

22

机械制造技术

56

3.5

44

12

4

4

23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

56

3

28

28

4

4

24

机械CAD/CAM软件应用

56

3

28

28

4

拓展学习领

25

机械专业英语

28

1.5

28

0

2

26

工程力学

56

3

28

28

4

27

现代企业管理

56

3

56

0

4

28

液压与气压传动

28

1.5

20

8

2

29

现代制造技术概论

28

1.5

28

0

2

总计

 

1356

77

982

374

26

23

24

24

公共选修课由学院统一安排,课程不具体列出。

填写说明:

①公共选修课不记入总学时和周学时,只算学分。

②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名称前用“★”列出,专业选修课程用“◆”列出,并应注明如何选修。

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实践训练的方式组织实施。

2.实践环节教学安排

实践科目

学期

周数

学分

主要内容

地点

军训与入学教育

1

2

1

军事理论及实践

校操场

机械测绘

1

1

1

零件测绘方法

校内

金工实习

2

2

2

车、铣、钳、焊

校内

计算机绘图

2

1

1

AutoCAD软件的应用

校内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3

1

1

机械部件常用机构及零件的设计(图纸、说明书)

校内

量规设计

2

1

1

光滑极限量规的分析、计算、设计和制图。

校内

机械产品检测工艺设计

4

1

1

对典型零件编制检测工艺设计、撰写设计说明书。

校内

机械产品检测实训

4

1

1

按照检测工艺对典型零件进行检测、撰写检测报告。

校内

模拟ISO900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训练

3

1

1

按照ISO9001要求,对虚拟企业进行体系认证的模拟训练

校内

机械检测计量器具构造及维护维修实训

3

1

1

对给定计量器具进行结构及原理分析,针对器具存在的问题,提出维修方案,并实施,对维修好的器具提出正确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校内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训

3

1

1

按给定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设计测试方案,制定测试程序,对测试结果进行正确性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校内

数控加工综合实训与考证

4

1

1

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操作及中级工考证

校内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4

1

1

典型部件的零部件设计

校内

机械CAD/CAM

3

1

1

实体建模、工程图(零件、装配)、自动编程

校内

顶岗实习

5

18

18

顶岗实习

校外实训基地

顶岗实习

6

18

18

顶岗实习

校外实训基地

合计

52周(51学分)

七、教学环节综合分析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

序号

教学类型

总学时

所占比例

1

理论教学

982

35%

2

实践教学

1802

65%

合计

2784

100%

(二)不同类别课程学时与学分比例

类别

课程

门数

学时

学分

计划安排

所占比例

计划安排

所占比例

公共选修课

6

288

13%

18

15%

必修课(不含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24

1776

79%

92

77%

专业选修课

5

196

8%

10.5

8%

总计

35

2260

100%

120.5

100%

八、专业办学条件和教学建议

(一)专业教学团队

以“双师型”教师为基础,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专业带头人为龙头,培养一支与教学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水平较高、专业技能较强、素质优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

专业教师要具备本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或具有本专业技师以上资格证书,并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

专业“双师”教师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

(二)实践设施

1.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室)

序号

实训室名称

设备名称

1

机械加工实习工厂

拥有车、铣、刨磨、等50多套机加工设备,钳工工位120个。

2

机械基础实训中心

拥有机械零件和机械原理陈列柜10组;零件拆装设备50套;零件测绘设备30套;机构创新实验台10套;相关拆装和测绘工量具30套。

3

CAD/CAM实训室

拥有400多台计算机,可以进行AutoCAD、MasterCAM、Pro/E等软件实训。

4

数控加工实训中心

拥有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数控雕刻机等40多台性能先进的数控设备。

5

三坐标检测实训室

三坐标测量原理认知实训、零件精度测量实训等

6

液压与气动实训室

拥有6套(台)液压与气动组合实验台

7

检测技术实训室

拥有近30套(台)先进检测设备

8

快速成型实训室

配有1台三维扫描和快速成型设备

9

电加工实训中心

线切割机床4台,数控电火花成型机3台、数控注塑机1台。

10

机床电气控制

与PLC实训中心

配有能一次容纳60名学生实训的机床PLC系统模块

11

数控原理与故障诊断实训室

配有数控原理、数控维修实训平台各5台。

2.校外实训基地

依托安徽军工集团,进一步加强与地方相关企业的密切联系,同时加强与周边大、中型企业之间的联系,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分地区、按类别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逐步形成顶岗实训和就业相结合的校外实训基地网络;立足长远发展,建立校企双方参与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形成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一系列的校外实习管理及人员配备制度,保证校外实习的时间和质量。

序号

企业名称

1

安徽军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安徽东风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3

安徽神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

5

合肥华林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6

六安永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7

四川长虹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8

安徽星瑞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9

安徽双翼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10

安徽红星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三)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目前已经建成可为本专业服务的精品课程有《机械制图》、《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液压与气压传动》3门,在建精品课程《机械CAD/CAM》、《机械制造技术》2门。

序号

精品课程名称

主持人

级别

建设情况

1

《机械制图》

毕亚东

院级

结题

2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

陈祥敏

院级

结题

3

《液压与气压传动》

陈祥敏

院级

结题

4

《机械CAD/CAM》

朱修传

院级

在建

5

《机械制造技术》

熊良平

院级

在建

6

《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加工》

蒋红云

省级

在建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议

依据“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原则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广泛应用案例解析教学、过程导向教学、项目导向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示范模拟训练教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模拟教学;改革考核方式,采用灵活多样考核方式。

(五)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组织企业行业专家、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评价、论证。

加大用人单位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力度,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作为制定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基本要求等相关教学文件和相关考核评价标准的重要参考,定期进行专业教育评估,审议专业教育的重大决策并提出咨询意见。

改革校内学生成绩评价方式,重视实践考核,突出职教特色。

将职业素质纳入课程考核,考核内容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

根据课程性质采用闭卷、开卷、试验、现场操作、零件测量、情景测验、课题研究、顶岗实习考评办法、毕业设计考评办法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

九、毕业要求

1.课程考核(含实践)要求

(1)毕业最低学分

毕业学分由课程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