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自学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45321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号自学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号自学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号自学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号自学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号自学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信号自学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信号自学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信号自学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信号自学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信号自学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号自学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信号自学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号自学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号自学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

18717925536

报告提纲

第一部分理论自学内容阐述

自学部分

系统的物理可实现性、佩利-维纳准则

理想低通滤波器在物理上是不可以实现的,但是,传输特性接近理想特征的网络却可以构成。

如果系统函数幅度特性在某一限定的频带内为零,也即=0,这时,于是,佩利-维纳积分不收敛,不满足佩利-维纳准则,系统是非因果的。

对于物理可实现系统,可以允许特性在某些不连续的频率点上为零,但不允许在一个有限频带内为零。

因此,理想低通、理想高通、理想带通、理想带阻等理想滤波器都是不可实现的。

物理可实现的网络

从电路的幅度特征和相位特征可以看出其幅度特征、相位特征与理想的低通滤波器有相似之处。

但是幅度特性不可能出现零值,冲激响应的起始时刻在t=0处。

物理可实现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必须是有起因的,即。

从频域来看,如果幅度函数满足平方可积条件,即,佩利和维纳证明了对于幅度函数物理可实现的必要条件是,称为佩利-维纳准则。

从中可以看出:

1.幅度函数在某些离散频率处可以是零,但在一个有限频带内不能为零。

这是因为,若在某个频带内都有,则,从而不能满足为佩利-维纳准则,系统是非因果的。

2.幅度特性不能有过大的总衰减。

由佩利-维纳准则可以看出,幅度函数不能比指数函数衰减的还要快,即是允许的,而是不可实现的。

对于物理可实现系统,可以允许H(jω)特性在某些不连续的频率点为零,但不允许在一个有限频带内为零。

理想低通、理想高通、理想带通、理想带阻等理想滤波器都是不可实现的;

佩利-维纳准则要求可实现的幅度特性其总的衰减不能过于迅速;

佩利-维纳准则是系统物理可实现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调制与解调

调制就是用一个信号去控制另一个信号某一参数的过程。

正弦信号有三个参数:

振幅,频率,相位。

若被控参数是,称为调幅(AM);

被控参数是,称为调频(FM);

被控参数是,称为调相(PM或M)。

在通信系统中,为实现信号的传输,往往需要进行调制和解调。

图1调制原理

调制原理

设定:

载波信号为,调制信号的傅立叶变换为,已调信号表示为。

因此,可以得到:

可见,信号的频谱被搬移到了载频附近。

解调原理

由已调信号恢复原始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

图2解调原理

图2是实现解调的一种原理方框图。

这里是接受端的本地载波信号,它与发送端的载波同频同相。

由图可知:

因此:

再利用一个低通滤波器(带宽大于,小于),滤除在频率为附近的分量,即可取出,完成解调。

第二部分案例陈述及实现方案

MATLAB软件滤波器实现

 滤波器实现步骤

(1)确定技术指标

在设计一个滤波器之前,必须首先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确定滤波器的技术指标。

指标的形式一般在频域中给出幅度和相位响应。

(2)逼近

确定了技术指标后,就可以建立一个目标的数字滤波器模型(通常采用理想的数字滤波器模型)。

之后,利用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窗函数、频率采样法),设计一个实际滤波器模型来逼近给定的目标。

(3)性能分析和计算机仿真

上两步的结果是得到以差分、系统函数或冲激响应描述的滤波器,根据这个描述就可以分析其频率特性和相位特性,以验证设计结果是否满足指标要求;

或者利用计算机仿真实现设计的滤波器,再分析滤波器结果进行判断

最小相位数字滤波器是数字地震观测中经常用到的滤波器,现代地震数据采集器中就预置有这种滤波系统供用户选用,其滤波器阶数高,要达到最小相位,必须通过仿真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现需一截止频率为0.25Hz,阶数为25阶的FIR滤波器,利用最小相位共轭原理设计成最小相位滤波器。

第三部分案例成果阐述及代码

b=fir1(25,0.25);

freqz(b,1,512);

figure

(1);

num=1;

Pl(i)=1;

den=[b];

[z,p,k]=tf2zp(num,den);

N=length(p);

fori=1:

N;

  p1(i)=abs(p(i))

 ifp1(i)>

1,

  p(i)=1/conj(p(i));

 end

end

[num,den]=zp2tf(z,p,k);

b1=[den];

freqz(b1,1,512)

figure

(2)

subplot(2,1,1);

subplot(2,1,2)

实验结果说明

由图2所示的结果可以知道,最初的滤波器的传输函数的零点有的在单位圆外,不满足我们的要求,经过图3共轭倒序处理后,所有的零点归一到单位圆内了,满足最小相位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要求。

同时通过图2、图3可以看到,他们的幅频特性中幅度没有改变,只是相位发生了变化。

最小相位滤波器是因果滤波器,它保证了滤波器的瞬态响应波形绝对无“前缀”.

图2 最初的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图

图三

3 经过共轭倒序后的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这正是以震相判读分析为主要用途的地震观测所需的特征。

它的幅频特性的通带,过渡带和阻带均能满足去假频的要求;

图3比图2所表示相频特性的滤波器

带来更小的波形失真,减小了影响震源位置的精确测定的误差。

在区域地震台网和地方地震台网中均应选用最小相位滤波器,以满足实际的标准要求。

结论

数字滤波器的应用广泛,利用MATLAB语言,可以较容易地设计出滤波器,且滤波器的调整也较方便。

这次研究了一种最小相位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基于最小相位系统的共轭倒序系数,针对给定的滤波器的阶

数和截止频率,即可得出滤波器传输函数的零点,然后通过共轭倒序的方法把零点归一到单位圆内,仿真结果表明了这种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达到了滤波器设计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刘益成.数字信号处理[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2] SanjitK.Mitra.DigitalSignalProcessing-AComputer-

BasedApproach,SecondEdition,McGraw-Hill,2001

[3] 陈亚勇.MATLAB信号处理详解[M].北京:

人民邮电出

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