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456033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doc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doc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申报书》填写说明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是申报“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下称“质量技术奖”)的基本文件,包含了与成果有关的所有主要信息、资料,是评审质量技术奖的主要依据来源。

没有《申报书》不能参与评奖,《申报书》形式审查不合格则取消评奖资格。

《申报书》填不好,不能真实反映质量技术成果的科技含量和价值,从而失去获得较高奖励等级的机会。

因此,各申报奖励单位在填写前应仔细阅读本说明,将每一栏的内容填准确。

质量技术奖是我国质量技术领域内技术成果的最高奖项,由中国质量协会发起设立并承办。

质量技术奖的工作程序为:

各单位或个人提交《申报书》——形式审查——质量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质量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公示、异议协调与处理——发文并颁发单位和个人获奖证书。

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励办公室设在中国质量协会学术研究部。

通讯地址为:

北京市西城区中京畿道12号210室,邮政编码:

100032;联系电话:

010-66088980,010-66089080。

质量技术奖每年评选、奖励一次,评选近五年完成的质量技术项目。

今年9月15日以前,申报质量技术奖的单位或个人(下称“申奖人”)将按规定要求编制完成的《申报书》报送到“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励办公室”。

质量技术奖励办公室将发文至全国各地方、行业质协及各会员企业,同时在“中国质量网”、《中国质量报》和《中国质量》杂志以及其他相关媒体上发布。

由于申奖人遍布全国各地,量大面广,且联系渠道不明,因此,中国质量协会各分会,行业、各地质协可以向所服务的单位,通知或转发(文件或电子邮件)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励办公室的有关申报中国质量技术奖的通知、申报书和填写说明,或直接从网上下载有关申报材料,有不明之处,可直接与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励办公室联系。

申报质量技术奖所需上报的材料有:

申报书三份;技术评价证明三份;技术查新报告三份;国家发明专利证书(或专利申请受理书)三份(若有);项目研究报告一份(若有)。

其中申报书、评价证明和查新报告应各有一份原始件。

以上材料装订成三册,原始件和项目研究报告放在一册内装订,并在此册上打上“原始件”醒目标志;计算机用材料一份(光盘或U盘,不加密,不用软盘)。

申报材料打印和装订要求:

大16开本(A4,高297mm,宽210mm),竖装,左边装订,装订边为25mm,文字及图表限定在257x170mm之内排印,正文内容字型为小四号宋体,不要用其它阅读困难的美术字体。

附件材料同样用大16开本。

不用封面(可加透明薄膜),但装订要整齐、平整、美观、结实(四边切边,装订侧纸封)。

无论获奖与否,申报材料一律不退回。

各栏目填写要求

一、项目基本情况

1.1 登记序号  不填。

1.2 编号  不填。

1.3 项目名称

1.3.1 中文名称  中文名称应当力求简单明了,能准确地反映出项目的质量技术内容和特点,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汉字。

1.3.2 英文名称  英文名称应翻译准确,不超过200个字符。

1.4 主要完成人  指在质量技术研究(质量技术发明;质量技术创新成果;质量技术应用研究、先进质量技术推广应用以及运用质量技术进行企业节能减排实践等方面)中做出主要贡献的人员。

主要完成人的排名顺序,应根据各人在项目研究中的贡献大小自左至右、自上而下横向排列,有多少人符合条件,就填报多少人。

前3名主要完成人应为项目研究的最主要人员,是完成质量技术项目的核心人物,掌握成果的技术秘密。

负责填写申报书的申报单位不得要求更改、增减、调整人员名单和排序。

获质量技术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后边应当注明完成该项目时所在工作单位。

1.5  主要完成单位

1.5.1 主要完成单位是指完成质量技术研究项目的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

一般情况下,不应包括项目委托(或下达)单位。

但当委托单位同时承担项目研究任务时,也可作为主要完成单位。

1.5.2 主要完成单位名称和排序可按合法、有效证明文件中的名称和排序,并由申报单位与其它主要完成单位协商一致后确定。

按自上而下原则排列。

1.5.3 研究成果的推广性使用单位一般不应列为主要完成单位。

1.6 申报单位意见(盖章)

1.6.1 申报单位要对申报书及其内容全面负责,如:

商定主要完成单位及排序,商定主要完成人及排序,审查上报材料是否准确、完整,所填内容是否真实以及负责申报和获奖的其它事项。

1.6.2 申报单位一般应为第一完成单位。

经协商一致,第二、三完成单位也可为申报单位。

1.6.3 申报单位加盖法人公章以示同意该项目申报质量技术奖。

1.7 推荐单位意见(盖章) 推荐单位可以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质协、行业质协、质量行政主管部门、工业及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中国质协会员单位也可以直接申报。

1.8 申报奖励等级  要根据项目技术含量、该质量技术对各行业或某一专业领域的贡献或潜在贡献的大小,合理选择、填报申请奖励等级,可以相应选择一、二、三等奖。

1.9 项目可否公布  是指能否向全社会(包括国内外竞争对手)公开项目名称、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不包含详细的、需保密的技术内容)。

1.10 主题词  按《国家汉语主题词表》填写3-7个与申报项目质量技术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词与词之间用“;”分开。

1.11 任务来源  在空格填写相应的字母。

此项内容为统计用,对项目是否符合获奖条件无影响。

1.12 计划(基金)名称和编号  如实填写。

1.13 项目起止时间  起始时间为下达计划任务书(或合同签订)日期,项目完成时间为验收(或鉴定、评价)日期。

1.14 申报单位联络  主要填写联系人的情况。

要求六项内容全部填齐,与该联系人的联系渠道畅通。

二、项目简介

项目简介是项目完成人向评审专家简明扼要地介绍项目所属质量技术领域、主要的研究内容、成果特点、推广应用情况、所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内容要充分反映项目成果的实质与特点,语言通顺,文字通俗易懂。

本部分不涉及研究方法、手段及质量技术的详细内容,不涉及机密或秘密。

一般情况下可供公开发表(特别申明者除外)。

《项目简介》也是编制《获(申)奖项目汇编》的基本的内容。

要求文字数量在2000字左右。

三、项目的详细内容 

本节共分八个部分,是《申报书》最重要的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应按方框内的提示性文字要求填写。

此项内容实质上是鉴定资料的浓缩和提炼,要求将鉴定研究资料按申报书要求分别填写到相应的部分。

要求填写得真实、准确、全面。

必要的图、表就近插入相应的文字正文中,不应另附(例如:

附图见****),以方便专家审阅。

1 立项背景 

立项背景是鉴定、申报奖励时最薄弱的一项。

要求简明扼要(但要全面、真实)的叙述项目立项时国内、国外同类或相关项目研究状况、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存在问题,以及本项目研究目标与方法,解决的主要问题,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要特别注意项目在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所达到的水平与当前其它研究项目的区别。

2 详细的质量技术内容  此项内容是申报书的核心内容,是判别项目技术含量水平、评价创新点或所创价值是否突出、是否符合授奖条件的主要依据。

要求既精炼,又明确,要让评审专家了解核心质量技术水平,要将研究项目的鉴定资料的质量技术核心浓缩在这一部分。

本部分内容,凡涉及该项目的质量技术实质内容的说明、论据、实验结果等,均应直接叙述出来,既不应出于保密原因而不阐述,也不要采用“见**附件”的表达方式。

详细的质量技术内容一般应包括三部分:

总体思路,技术方案,实施效果。

(1)总体思路。

应简要阐述针对立项目的,利用什么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什么样的技术问题,创造出什么样的新成果。

(2)技术方案与创新成果。

应详细阐述具体技术方案和实施步骤,应用了哪些理论、技术和方法,在技术开发、推广及产业化过程中,攻克了哪些关键技术,在技术上有哪些创新,取得了哪些创新成果。

(3)实施效果。

应简要阐述该项技术的转化程度,应用范围及推广情况。

3 发明及创新点 此项内容是推荐项目和推荐书的核心部分,也是审查项目,处理争议的关键依据。

“发明及创新点”是项目详细内容在创新性方面的归纳与练,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无须用抽象形容词。

每个发明及创新点的提出须是相对独立存在的。

发明点是指:

前人所没有的具有创造性的关键技术。

发明点应以发明专利和报告为依据,发明的原理、效果意义不要列入。

创新点是指:

在研究、开发、推广以及产业化中做出的创造性贡献和解决的关键技术。

4 保密要点  是指在《详细质量技术内容》中阐述过的、需要保密的技术内容。

因在《详细质量技术内容》栏下要求详细阐述具体方案、实施步骤等,可能涉及许多技术秘密,申报单位认为不能让评委以外的人员知道,同时约束评委以防泄密的技术内容,可在此处列出。

5 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应就所申报项目的总体质量技术水平、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同当前国内、国外最新、最先进的同类研究和同类技术,用数据或图表等方法进行比较,并加以综合叙述。

指出尚存在问题及改进办法与措施。

本栏内容要求控制在800个字以内,因此,综合叙述要简练,层次要分明。

6 应用情况  分两方面叙述,一是应用面,包括己经应用、准备应用及潜在应用的单位;二是应用效果,包括成果完成单位和成果使用单位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有带财务章的证明材料(要有原始件)。

7 经济效益情况表  一定要实事求是,有计算依据。

7.1 经济效益只计算最近三年的;只计算因为应用本项目成果而产生的新增加的利润、新增加的税收、节约支出的资金总额(包括节省的外汇)及创收的外汇。

若新增的经济效益是本项目成果与其它成果或其它因素(如通涨、销售价格提高)共同取得的,则应将其分开;新增经济效益为直接新增效益,分成果完成单位及成果应用单位两部分,并在“各栏目的计算依据”项下阐述清楚,同时,要与《应用情况》相吻合。

7.1各栏目的计算依据  成果完成单位及应用单位产生的经济效益分别说明,并就应用后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作简要说明,具体列出表中各项数据的计算方法和计算依据。

8 社会效益情况表  是指申请项目的成果在推动质量技术进步、保护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四、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所填获奖奖项可以填写省(市、自治区)级奖项。

五、申请、获得专利情况表  应包括申奖项目中所含的全部专利申请情况及己获得的国内外专利情况,如专利申请受理书,专利证书,发明证书等(均可为复印件)。

本项目所采用的专利技术,其专利不为本项目所有,不应填写。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是核实完成人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重要依据,必须按表逐栏、逐项填写,每人一页,并本人亲笔签名。

1 第 完成人  按1.4的要求填写,在1.4中排名第一位的,填第l完成人,排第二位的,填第2完成人,以此类推,名列1.4中的所有人员都必须填写。

2 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地、出生日期如实填写。

3 党派  要写明白,如:

中共党员、九三学社、无党派等。

4 工作单位  指目前工作单位的正式、正规名称。

5 办公电话  指平时工作时,经常使用的固定电话,应包括区域号。

6 通讯地址  指通过邮局传递信函的工作单位地址,包括邮政编码。

7 家庭住址 指经常接受邮递业务的居住地址,包括邮政编码。

8 移动电话、住宅电话、电子信箱  如实填写。

9 毕业学校、文化程度、学位、毕业时间  四者之间要统一,按最终学位填写毕业学校、文化程度、学位、毕业时间。

10 职务、职称  如实填写申报时本人的职务、职称。

11 曾获奖励及荣誉称号情况  凡省(市、自治区)级、行业奖及以上的奖项、荣誉称号可以填写。

12 创造性贡献  是指与申奖项目中发明点或创新点相对应的贡献。

不能笼统的写“项目负责人”、“项目主持人”等。

13 本人签名  一定要本人签名,不能由他人代签。

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是指1.5栏目中所列的所有单位,每个单位各填写一份。

本栏目是核实主要完成单位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重要依据,应准确无误。

1 单位名称  指单位的全称,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励办公室按照此名称印制奖励文件与证书,务必正确无误。

请勿使用简称。

2 第 完成单位  按照1.5条的排序填写相应的名次,如第一完成单位,第二完成单位,以此类推,1.5所列单位必须全部填写。

3 联系人 所填联系人的办公电话或移动电话必须是能随时联系的电话,联系人还应了解申报项目的基本情况。

4 主要贡献  是指单位的贡献,其内容应与项目的主要创新点相对应,同时,可增加完成项目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

5 单位盖章  各主要完成单位分别在本单位情况栏上盖单位公章。

八 附件  附件部分很重要,它是申报书的重要补充。

在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对申报书中某一部分存有疑问,需详细了解时,就会查阅附件中的相关材料,以了解真实情况。

1成果鉴定证书、验收或评价报告  这三种是并列的,只要具备一种即可,但必须是完整、真实、有效的,否则,按形式审查不合格处理。

1.1 鉴定证书、验收或评价报告必须具备一定级别。

要求为省(自治区、市)科技厅、省质量行业组织、全国性行业级组织及其以上单位为组织鉴定(评价)证书或报告。

企业或企业集团、县(市)科技局为组织单位所形成的证明,不得作为有效评价证明,形式审查时不能获得通过。

1.2 评审鉴定专家要有广泛的代表性。

所聘专家所学、所从事的专业要与鉴定项目的内容吻合。

1.3 鉴定或评价证书要规范,不能缺项、漏项,印章清晰;必须有一份装订完整的原始件。

2 应用证明  填写近三年来的、因为应用该成果而新增的效益。

要实事求是,不要将所有的新增效益都算在应用该成果的账上。

证明件应有单位公章和财务专用章,并使用A4纸打印,请不要用手写稿。

3 成果查新证明  成果查新必须实事求是,务求准确。

不但要查新国内、外是否有同类项目,还要查新:

(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并进行比较,

(2)工艺、方法、技术途径等,并做出比较,最后要给出结论性意见。

3.1 成果查新单位必须是国家级科技查新单位。

3.2 查新主题词选用准确。

成果查新要实事求是,要针对成果的核心内容,主要为创新点来确定主题词,不能用过多的词来缩小查新范围。

另外,相对独立的查新内容不应合在一处查新。

九、相应的电子版材料  其内容应包括,“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申报书”、与项目相关电子版图片2张(非广告宣传类)。

电子版可以用光盘或U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