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RS路灯监控方案PPT文件格式下载.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45605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PRS路灯监控方案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GPRS路灯监控方案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GPRS路灯监控方案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GPRS路灯监控方案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GPRS路灯监控方案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GPRS路灯监控方案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GPRS路灯监控方案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GPRS路灯监控方案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GPRS路灯监控方案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GPRS路灯监控方案PPT文件格式下载.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PRS路灯监控方案PPT文件格式下载.ppt

《GPRS路灯监控方案PPT文件格式下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RS路灯监控方案PPT文件格式下载.ppt(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PRS路灯监控方案PPT文件格式下载.ppt

a:

9:

{i:

0;s:

26964: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物理试题有答案解析@#@2018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其中1-6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正确的;@#@7-8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哪位科学家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  )@#@A.牛顿B.焦耳C.欧姆D.法拉第@#@2.如图是宜宾天池公园内的“摩天轮”,一游客坐在“摩天轮”中在竖直平面内做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游客从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游客的动能保持不变B.游客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游客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D.游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3.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A.防止嗓声的产生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嗓声D.防止风吹到头部@#@4.如图是干早地里的玉米,由于玉米植株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玉米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玉米造成损害。

@#@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A.凝固点较低B.比热容较大C.沸点较高D.质量较小@#@5.如图把导体棒ab放在磁场中,闭合开关导体棒ab中有电流通过,ab受到向右的力@#@F.使ab受力方向向左可行的办法是(  )@#@A.改变电流的大小@#@B.改变磁场的强弱@#@C.使电流的方向反向@#@D.使电流和磁场的方向同时反向@#@6.图是一只猴子在竹杆上玩耍的情景,猴子双手握住竖直竹杆匀速下滑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F向下,F=mgB.摩擦力F向上,F<mg@#@C.摩擦力F向上,F=mgD.摩擦力F向下,F>mg@#@7.如图所示,在铁架台上有固定横杆A和B,横杆B上有带锁销的限位孔,轻质竖直杆C和压缩弹簧D相连固定在横杆A上。

@#@把装水的大烧杯放在铁架台的水平台上,将轻质杯倒扣并浸没在水中,设法在杯内封闭一些气体,使杆C与杯底部固定,杆在水中部分的体积忽略不计,水面静止。

@#@打开锁销,使弹簧推动杆和杯一起下降一定距离后锁住弹簧(杯口未接触大烧杯底部),待锁销水面静止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内气体压强变小@#@B.杯内、外水面高度差变大@#@C.大烧杯底部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大@#@D.竖直杆对杯的压力变小@#@8.图是轿车油量表原理图,金属滑杆与油箱中的浮子通过绝缘细杆相连,滑杆可绕固定轴O转动。

@#@Q是轿车仪表盘上的油量表,可以提醒司机剩余油量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实质是一个电压表,装置K实质是连接导线@#@B.Q实质是一个电流表,装置K实质是一个滑动变阻器@#@C.油量减少,K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D.油量减少,K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电路中电流减小@#@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恰当的文字或数据填在相应的横线上)@#@9.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冷冻的冰红茶,过一会儿发现瓶子全身“冒汗”,这是由于瓶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发生了  现象;@#@若不小心将冰红茶洒了一些在地面上,过一段时间地面变干,这是因为地面上的冰红茶发生了  现象。

@#@@#@10.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

@#@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  2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12.在图中E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R1、R2、R3均是定值电阻,S0、S是关,Ⓥ、Ⓐ分别是电压表和电流表,S0与S均处于闭合状态。

@#@现将S断开,Ⓥ的示数  ,Ⓐ的示数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3.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开关连入照明电路中@#@14.如图是生活中常用的杆秤,杆秤可以绕支点O转动,请在图中作出F1和F2的力臂L1、L2。

@#@@#@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15题6分,16题8分,共14分)@#@15.小王同学到宜宾翠屏山玩要时,在去哪吒洞的路上捡到一个形状奇特且不溶于水的物体,他想知道这个不明物体是由什么材料构成,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

@#@@#@参考密度表@#@物质@#@密度(kg/m3)@#@大理石@#@(2.6﹣2.8)×@#@103@#@石膏@#@(1.6﹣1.9)×@#@103@#@硬塑料@#@(1.2﹣1.6)×@#@103@#@铝合金@#@4.0×@#@103@#@

(1)已知空玻璃杯的质量为53.8g@#@

(2)将该物体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说明该物体的密度  水的密度,物体对杯底的压力  其重力(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往杯中逐渐加入食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物体悬浮如图(乙);@#@@#@(4)取出物体,用调好的天平测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总质量为  g;@#@@#@(5)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体积为  mL;@#@@#@(6)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物体的密度为  kg/m3,这个物体是由  构成的。

@#@@#@16.如图(a)是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线路图,电源电压为3.0V保持不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电流表有0﹣0.6A和0﹣3A两个量程,电压表有0﹣3V和0﹣15V两个量程。

@#@@#@

(1)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选填“A”或“B”)端,电压表的量程应选  ;@#@@#@

(2)按所选量程连接电压表,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如图(b)电压表示数为  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a)中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3)移动滑片P,记录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c)所示的U﹣I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4)实验室中实际提供的电压表内阻并非无穷大有明显的电流通过,实验中灯泡两端电压达到2.5V时,额定功率的测量值  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若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并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 @#@五、计算与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7.2017年5月5日,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

@#@若客机在空中以720km/h的速度沿水平直线匀速飞行5分钟,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1倍;@#@客机发动机靠完全燃烧航空煤油提供能量,其机械效率为75%;@#@已知客机质量m=7.5×@#@104kg.求客机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发动机的功率@#@

(2)求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燃烧航空煤油的质量。

@#@(假设航空煤油的热值q=5×@#@108J/kg)@#@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10V保持不变,R1是滑动变阻器,可调范围0﹣8Ω;@#@灯泡L上标有“6V、6W”字样;@#@AB段是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导体棒,其总长x0=0.12m,导体棒的电阻与长度满足R=kx,k是常量;@#@滑片P与导体棒AB接触良好,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

@#@@#@

(1)求灯泡的电阻RL;@#@@#@

(2)闭合开关S,将滑片P滑至B端,调节R1使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I=2A,求k;@#@@#@(3)将滑片P移到A端,调节R1使其消耗的功率为4W,求电流表的示数。

@#@@#@ @#@2018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其中1-6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正确的;@#@7-8两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哪位科学家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  )@#@A.牛顿B.焦耳C.欧姆D.法拉第@#@【解答】解:

@#@@#@A、牛顿在力学方面的贡献最大,发现了牛顿三定律,被称为力学之父,故A不符合题意;@#@@#@B、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即发现了焦耳定律,故B符合题意;@#@@#@C、欧姆通过实验得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总结得出了著名的欧姆定律,故C不符合题意;@#@@#@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 @#@2.如图是宜宾天池公园内的“摩天轮”,一游客坐在“摩天轮”中在竖直平面内做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游客从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游客的动能保持不变B.游客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游客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D.游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解答】解:

@#@@#@AB、游客随“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游客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游客的动能不变,故A正确、B错误;@#@@#@C、游客随“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其高度在不断变化,因此游客的重力势能是变化的,故C错误;@#@@#@D、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游客的动能不变,但重力势能变化,所以其机械能是变化的,故D错误。

@#@@#@故选:

@#@A。

@#@@#@ @#@3.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A.防止嗓声的产生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嗓声D.防止风吹到头部@#@【解答】解:

@#@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它是在人耳处减弱嗓声。

@#@@#@故选:

@#@C。

@#@@#@ @#@4.如图是干早地里的玉米,由于玉米植株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玉米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玉米造成损害。

@#@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A.凝固点较低B.比热容较大C.沸点较高D.质量较小@#@【解答】解:

@#@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玉米植株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玉米植株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玉米植株造成损害,故B正确。

@#@@#@故选:

@#@B。

@#@@#@ @#@5.如图把导体棒ab放在磁场中,闭合开关导体棒ab中有电流通过,ab受到向右的力@#@F.使ab受力方向向左可行的办法是(  )@#@A.改变电流的大小@#@B.改变磁场的强弱@#@C.使电流的方向反向@#@D.使电流和磁场的方向同时反向@#@【解答】解:

@#@A、电流的大小与电动机的转动速度有关,与转动方向无关,故A错误。

@#@@#@B、磁场的强弱与电动机的转动速度有关,与转动方向无关,故B错误。

@#@@#@C、只改变电流方向,电动机转动方向改变,故C正确。

@#@@#@D、同时改变电流方向、磁场方向,电动机转动方向不变,故D错误。

@#@@#@故选:

@#@C。

@#@@#@ @#@6.图是一只猴子在竹杆上玩耍的情景,猴子双手握住竖直竹杆匀速下滑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F向下,F=mgB.摩擦力F向上,F<mg@#@C.摩擦力F向上,F=mgD.摩擦力F向下,F>mg@#@【解答】解:

@#@@#@猴子沿竖直竹杆匀速下滑时,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方向一定向上,且摩擦力等于重力,即F=G=mg,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C。

@#@@#@ @#@7.如图所示,在铁架台上有固定横杆A和B,横杆B上有带锁销的限位孔,轻质竖直杆C和压缩弹簧D相连固定在横杆A上。

@#@把装水的大烧杯放在铁架台的水平台上,将轻质杯倒扣并浸没在水中,设法在杯内封闭一些气体,使杆C与杯底部固定,杆在水中部分的体积忽略不计,水面静止。

@#@打开锁销,使弹簧推动杆和杯一起下降一定距离后锁住弹簧(杯口未接触大烧杯底部),待锁销水面静止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内气体压强变小@#@B.杯内、外水面高度差变大@#@C.大烧杯底部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大@#@D.竖直杆对杯的压力变小@#@【解答】解:

@#@@#@A、打开锁销,使弹簧推动杆和杯一起下降一定距离后,杯内封闭的气体所处深度变大,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杯内封闭的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大,故A错;@#@@#@B、杯内液面受到的压强等于杯内气体压强,与杯内液面同一高度的杯外深度处的压强等于杯外该深度水产生的压强;@#@由于杯内气体压强变大,杯外该深度水产生的压强变大,所以杯内外高度差变大,故B正确;@#@@#@C、杯下降一定距离后,虽然杯内气体体积变小,但大烧杯内水面也要升高,大烧杯底部内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故C正确;@#@@#@D、杯下降一定距离后,杯以及杯内空气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受到的浮力变大,竖直杆对杯的压力变大,故D错。

@#@@#@故选:

@#@BC。

@#@@#@ @#@8.图是轿车油量表原理图,金属滑杆与油箱中的浮子通过绝缘细杆相连,滑杆可绕固定轴O转动。

@#@Q是轿车仪表盘上的油量表,可以提醒司机剩余油量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实质是一个电压表,装置K实质是连接导线@#@B.Q实质是一个电流表,装置K实质是一个滑动变阻器@#@C.油量减少,K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D.油量减少,K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电路中电流减小@#@【解答】解:

@#@@#@AB、由图可知,油量表Q、定值电阻R0、装置K组成串联电路,所以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油箱中的油量变化,油量表Q发生变化,即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浮子上升或下降使滑杆绕固定轴O在装置K上面上下滑动,改变了接入电路的阻值,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所以,装置K实质是一个滑动变阻器,故A错误,故B正确;@#@@#@CD、当油量减少时,浮子向下运动,而滑杆向上滑动,使装置K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I=@#@可知,电路中电流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

@#@BD。

@#@@#@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恰当的文字或数据填在相应的横线上)@#@9.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冷冻的冰红茶,过一会儿发现瓶子全身“冒汗”,这是由于瓶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发生了 液化 现象;@#@若不小心将冰红茶洒了一些在地面上,过一段时间地面变干,这是因为地面上的冰红茶发生了 汽化 现象。

@#@@#@【解答】解: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将冰红茶洒了一些在地面上,过一段时间地面变干,是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地面上的冰红茶发生了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

@#@液化;@#@汽化。

@#@@#@ @#@10.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

@#@凸透镜对光有 会聚 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 小于 2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解答】解: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如图所示,F点为焦点,白纸最初距凸透镜20cm;@#@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相当于白纸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已知光斑一直变小,结合下图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20cm。

@#@@#@故答案为:

@#@会聚;@#@小于。

@#@@#@ @#@1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B (选填“A”或“B”),该物体的长度是 2.75 cm。

@#@@#@【解答】解:

@#@读取物体长度时,视线要与物体末端所对刻度线相垂直,所以B方法正确;@#@@#@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9.0cm对齐,右侧示数11.7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1.75cm﹣9.00cm=2.75cm。

@#@@#@故答案为:

@#@B;@#@2.75。

@#@@#@ @#@12.在图中E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R1、R2、R3均是定值电阻,S0、S是关,Ⓥ、Ⓐ分别是电压表和电流表,S0与S均处于闭合状态。

@#@现将S断开,Ⓥ的示数 变大 ,Ⓐ的示数 变大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S0与S均处于闭合状态时,R2与R3并联后再与R、R1串联,电流表测通过R3支路的电流,电压表测R2与R3并联部分和R1两端的电压之和;@#@@#@将S断开后,R1、R3、R串联,电压表测R1和R3两端的电压之和,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电阻并联时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所以,R3的阻值大于R2和R3并联时的总电阻,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I=@#@可知,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小,@#@由U=IR可知,R和R1两端的电压都变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3两端的电压变大,R1和R3两端的电压之和变大,则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由I=@#@可知,通过R3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

@#@变大;@#@变大。

@#@@#@ @#@三、作图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3.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开关连入照明电路中@#@【解答】解:

@#@@#@火线首先进入开关,然后接到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在灯泡的螺旋套上;@#@这样在开关断开时,电灯灯座上没有电,接触或更换灯泡不会触电。

@#@如图所示:

@#@@#@ @#@14.如图是生活中常用的杆秤,杆秤可以绕支点O转动,请在图中作出F1和F2的力臂L1、L2。

@#@@#@【解答】解:

@#@@#@图中O为支点,从支点O分别作F1、F2作用线的垂线段,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相应的力臂L1、L2.如图所示:

@#@@#@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15题6分,16题8分,共14分)@#@15.小王同学到宜宾翠屏山玩要时,在去哪吒洞的路上捡到一个形状奇特且不溶于水的物体,他想知道这个不明物体是由什么材料构成,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

@#@@#@参考密度表@#@物质@#@密度(kg/m3)@#@大理石@#@(2.6﹣2.8)×@#@103@#@石膏@#@(1.6﹣1.9)×@#@103@#@硬塑料@#@(1.2﹣1.6)×@#@103@#@铝合金@#@4.0×@#@103@#@

(1)已知空玻璃杯的质量为53.8g@#@

(2)将该物体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说明该物体的密度 大于 水的密度,物体对杯底的压力 小于 其重力(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往杯中逐渐加入食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物体悬浮如图(乙);@#@@#@(4)取出物体,用调好的天平测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总质量为 121 g;@#@@#@(5)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体积为 45 mL;@#@@#@(6)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物体的密度为 1.5×@#@103 kg/m3,这个物体是由 硬塑料 构成的。

@#@@#@【解答】解:

@#@@#@

(2)物体在水中下沉,说明此时物体密度大于水;@#@@#@物体沉在水底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所以支持力小于重力,又因为支持力和压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对底部的压力小于重力;@#@@#@(4)由图丙知,天平的读数为m=100g+20g+1g=121g。

@#@@#@(5)由图丁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的读数为45mL=45cm3。

@#@@#@(6)盐水的质量m=121g﹣53.8g=67.2g,@#@盐水的密度ρ=@#@=@#@≈1.5g/cm3=1.5×@#@103kg/m3。

@#@@#@因为物体在盐水中悬浮,所以物体的密度等于盐水的密度,为1.5×@#@103kg/m3,在(1.2﹣1.6)×@#@103之间;@#@@#@由表格知:

@#@这个物体是由硬塑料构成的。

@#@@#@故答案为:

@#@@#@

(2)大于;@#@小于;@#@(4)121;@#@(5)45;@#@(6)1.5×@#@103;@#@硬塑料。

@#@@#@ @#@16.如图(a)是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线路图,电源电压为3.0V保持不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电流表有0﹣0.6A和0﹣3A两个量程,电压表有0﹣3V和0﹣15V两个量程。

@#@@#@

(1)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 断开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A (选填“A”或“B”)端,电压表的量程应选 0﹣3V ;@#@@#@

(2)按所选量程连接电压表,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如图(b)电压表示数为 2.2 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a)中滑片P向 B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3)移动滑片P,记录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c)所示的U﹣I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1.0 W;@#@@#@(4)实验室中实际提供的电压表内阻并非无穷大有明显的电流通过,实验中灯泡两端电压达到2.5V时,额定功率的测量值 大于 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若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并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 灯泡断路 (写出一种即可)。

@#@@#@【解答】解:

@#@

(1)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阻值最大处,即A端,灯的额定电压为2.5V,故电压表的量程应选0﹣3V;@#@@#@

(2)按所选量程连接电压表,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图中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表示数为2.2V,小于灯的额定电压2.5V,应增大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应减小变阻器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故滑片向B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额定电压为2.5V;@#@@#@(3)根据绘制成图(c)所示的U﹣I图象,灯在2.5V电压下的电流为0.4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P=UI=2.5V×@#@0.4A=1.0W;@#@@#@(4)实验室中实际提供的电压表内阻并非无穷大有明显的电流通过,电压表与灯并联,电流表测并联的总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示数大于灯的实际电流,实验中灯泡两端电压达到2.5V时(测量准确),根据P=UI,额定功率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5)经分析,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灯泡断路。

@#@@#@故答案为:

@#@

(1)断开;@#@A;@#@0﹣3V;@#@

(2)2.2;@#@B;@#@(3)1.0;@#@(4)大于;@#@(5)灯泡断路。

@#@@#@ @#@五、计算与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7.2017年5月5日,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

@#@若客机在空中以720km/h的速度沿水平直线匀速飞行5分钟,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1倍;@#@客机发动机靠完全燃烧航空煤油提供能量,其机械效率为75%;@#@已知客机质量m=7.5×@#@104kg.求客机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发动机的功率@#@

(2)求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燃烧航空煤油的质量。

@#@(假设航空煤油的热值q=5×@#@108J/kg)@#@【解答】解:

@#@@#@

(1)客机的速度v=720km/h=200m/s,t=5min=300s,@#@由v=@#@得客机通过的路程:

@#@s=vt=200m/s×@#@300s=6×@#@104m;@#@@#@由于客机沿水平直线匀速飞行,@#@则二力平衡条件可得牵引力:

@#@@#@F=f=0.1G=0.1mg=0.1×@#@7.5×@#@104kg×@#@10N/kg=7.5×@#@104N;@#@@#@发动机的功率:

@#@@#@P=@#@=@#@=Fv=7.5×@#@104N×@#@200m/s=1.5×@#@107W;@#@@#@

(2)飞机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所做的功:

@#@@#@W=Fs=7.5×@#@104N×@#@6×@#@104m=4.5×@#@109J;@#@@#@由η=@#@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Q=@#@=@#@=6×@#@109J,@#@由Q=mq得,燃烧燃料的质量:

@#@@#@m′=@#@=@#@=12kg。

@#@@#@答:

@#@

(1)客机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6×@#@104m;@#@发动机的功率为1.5×@#@107W;@#@@#@

(2)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燃烧航空煤油的质量12kg。

@#@@#@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10V保持不变,R1是滑动变阻器,可调范围0﹣8Ω;@#@灯泡L上标有“6V、6W”字样;@#@AB段是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导体棒,其总长x0=0.12m,导体棒的电阻与长度满足R=kx,k是常量;@#@滑片P与导体棒AB接";i:

1;s:

23806: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冀教版@#@第二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连乘等基础上学习的。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是《数学课程标准》小学阶段整数除法计算的最终目标,所以,本单元是本套教材最后一次安排整数除法。

@#@主要内容包括: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不变的规律和连除,最后安排了整理与复习。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难点。

@#@因为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有时需要调商,不但计算枯燥复杂,而且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本单元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有两大难点。

@#@一是商一位数有时要调商;@#@二是商两位数时,要先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十位上。

@#@从计算角度讲,后者比较容易掌握,而且计算过程简单,没有调商问题。

@#@所以,本单元教材先安排除以整十数的除法,为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做铺垫。

@#@然后安排3课时,学习商是一位数的除法,重点突破试商、调商的问题。

@#@@#@第二、充分体现全套教材“在解决问题中学数学”的特色,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问题,把枯燥的数学计算变成有兴趣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如,教材第12页,在计算“如何把196本书打包邮寄”的问题中,经历计算中试商不合适、要调商的过程;@#@第14页,在解决“猫头鹰”的问题中,了解有时需要二次调商和把接近25的数看作25试商的过程。

@#@@#@第三,把估算、估计商是几位数贯穿在整个数学计算的活动中。

@#@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是借助估算商是几位数,帮助学生理解商的书写位置;@#@二是减少计算的错误;@#@三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1、能口算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结合现实素材,理解并掌握连除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连除运算。

@#@@#@2、在观察、交流中总结商不变的规律,估计商是几位数,以及交流各自算法的数学活动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3、能探索解决连除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尝试解释自己思考方法的过程,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除法的估算、试商等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培养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

@#@@#@2、运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理解除数大小变化与商的关系。

@#@@#@3、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难点@#@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的位置的确定。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和调商的方法,即把除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

@#@@#@3、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教学建议@#@1、做好知识铺垫。

@#@@#@及时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除法笔算”,以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笔算)”,并将计算方法与“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商是两位数”就需要试商两次,就需要经历两次估商(试商)----乘----减----落(余数)的过程。

@#@@#@2、加强练习的度,多说多算多分析。

@#@@#@多说:

@#@对于计算的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运用自己组织的语言,通过边说边练的形式,加深对计算过程的感受,并且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人计算过程的异同,找到更好的计算方法。

@#@@#@多算:

@#@俗话说“熟能生巧”,多练习才能培养数感,即一看到算式,下意识的就能反应出商是几。

@#@每节课一开始都安排几道计算加以巩固练习。

@#@特别要重视训练很快试商的练习,如48×@#@()﹤252,( @#@ @#@)里最大能填几?

@#@做完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怎样很快想出填几。

@#@另外,教给学生一些计算的技巧,使其计算时更为方便。

@#@教师要适时进行小结,在笔算除法时我们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想这个整十数乘几,积小于并且最接近被除数,就商几或用几试商。

@#@由此强化学生对想商方法的认识。

@#@ @#@@#@多分析:

@#@教材中经常会出现:

@#@比一比算式之间的异同;@#@估计商是几位数;@#@估计商的最高位是几等等习题,这些题目从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估计能力以及数学思考能力,为学生的正确计算打下坚实后盾。

@#@学生通过自己组织的语言,边说边练,加深对计算过程的感受,并且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人的计算过程的不同,找到更好的计算方法。

@#@@#@3、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广泛性。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是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关键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生在此之前接触的都是简单的计算,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计算学习的一次“飞跃”。

@#@@#@首先,计算步骤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特别是试商的时候有时需要调商,有时要经历几次计算才能成功,既算除又要算乘和减,而且这些计算都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同时完成,不像三位数或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试商可以一次成功。

@#@@#@其次,试商后的商应写在哪一位,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学生稍不注意就会出错。

@#@试商的能力如何,又直接影响除法计算的速度和正确性。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出一些快捷、省时、省力的有效试商方法,从而可以实现计算快、对、巧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趣味,变被动为的主动去学习。

@#@@#@以下是一些可操作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方法:

@#@口诀试商,高位试、低位调,四舍五入、折半估商5、同头无除商8、9、差数试商等。

@#@@#@4、培养语言表达的概括性、准确性。

@#@@#@对计算方法和规律作适时适度的概括、提炼,不仅有利于对方法和规律的理解,还便于学生掌握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及严谨的数学语言逻辑能力。

@#@在概括计算法则时,结合具体计算,在学生观察、讨论、对比、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既明确计算步骤,又避免死记硬背法则。

@#@对“商的变化规律”内容编排,同样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将发现的规律以较为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

@#@@#@5、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以往的计算教学,把总结、记忆计算法则作为重要环节。

@#@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

@#@本单元教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探索除法口算、笔算的现实问题情境,而且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

@#@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口算、笔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既可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

@#@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学生蠃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提高练习使用的思考性、高效性。

@#@@#@要形成一定的运算技能,必要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但为了科学地培养学生的运算技能,教师是要进行必要的研究。

@#@一般认为,计算技能的熟练掌握需要经历认知、联系等阶段,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中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试商训练,突出关键,达到:

@#@基础实、思维活、能力强的目标,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计算过程中,试商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练习中除使用教材中编排的习题外,还可以针对重、难点内容,自己编写一些其他形式的题目,以启迪学生智慧、开拓思路,巩固所学知识。

@#@@#@

(1)先判断( @#@ @#@ @#@)里最大填几,再计算。

@#@@#@25×@#@( @#@)<120;@#@ @#@ @#@ @#@ @#@ @#@ @#@72×@#@( @#@)<420……@#@120÷@#@25 @#@ @#@ @#@ @#@ @#@ @#@ @#@ @#@ @#@ @#@ @#@ @#@ @#@ @#@ @#@ @#@ @#@ @#@420÷@#@72@#@通过这种练习,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在试商的过程中,每一位上要商的数尽可能的大,而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

(2)先说一说商是( @#@ @#@)位数,再计算。

@#@@#@通过这种练习,可以使学生认识一条规律,商如果是一位数,商的最高位应该是个位,商如果是两位数,商的最高位应该是十位……,利用这条规律,可以检查商的位数够不够,如商的末尾丢0问题,尤其今后遇到多位数除法,更为适用。

@#@@#@(3)133÷@#@18,把18看成20试商,商( @#@ @#@)偏( @#@ @#@ @#@),改商( @#@ @#@)。

@#@285÷@#@42把42看成40试商,商( @#@ @#@)偏( @#@ @#@ @#@),改商( @#@ @#@)。

@#@@#@最开始通过此类练习,促使学生注意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初商容易偏大或偏小,试商时参照此规律,可以减少调商的次数,较快地找到合适的商,真正提高计算的速度。

@#@@#@■课时安排@#@本单元用11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

@#@@#@课题@#@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1@#@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1@#@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不调商)@#@1@#@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调商)@#@1@#@除数接近几十五的笔算除法@#@1@#@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1@#@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末尾有0)@#@1@#@商不变的规律@#@1@#@连除@#@1@#@整理与复习@#@1@#@机动@#@1@#@ @#@@#@2.1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教学提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学习把几百几十数看作几个十来进行除法口算。

@#@教材选择了用汽车往灾区运送大米的现实事例,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已知的数学信息以及所求的数学问题。

@#@兔博士提出“自己试着算一算”要求。

@#@@#@教材给出了列表法和口算法。

@#@聪聪用列表法算,给出了完整的表格;@#@丫丫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口算:

@#@因为50×@#@5=250,所以250÷@#@50=5;@#@大头蛙把250看作25个十,50看作5个十,25个十除以5个十等于5,用口诀计算。

@#@@#@教学时注意,用列表的方法计算是第一次出现,这是人们常用的方法,让学生作一般了解。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计算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方法。

@#@@#@教学活动时,师生可以先完成列表的方法,再列出除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试着算一算。

@#@交流时,重点关注除法的口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教师特别说明:

@#@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可以把它们看作多少个十,用口诀计算简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学习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简单的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 @#@@#@过程与方法@#@1、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掌握列表法和口算法口算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在自主探索、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活动培养会思考、肯交流并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并理解算理。

@#@@#@难点能快速口算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除法 @#@。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口算卡片、情景图、表格(或例1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准备:

@#@自制卡片以及乘、除法计算相关知识@#@⏹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建议:

@#@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

@#@如:

@#@描述法、课件展示法等。

@#@@#@师: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解决一个与救灾有关的数学问题。

@#@@#@ @#@(出示课件:

@#@呈现例1情景图)@#@师:

@#@请大家仔细观察课件并读题,说一说你了解了哪些情况和问题?

@#@ @#@@#@(预设)@#@●司机师傅们正忙着往灾区送大米。

@#@@#@●要往灾区送250袋大米。

@#@ @#@@#@●每辆车最多能装50袋。

@#@ @#@@#@●负责同志提出要一次运完。

@#@ @#@@#@●问题是需要几辆车一次运完?

@#@@#@师:

@#@要解答上面的问题,需要用到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知识,今天我们就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板书课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设计意图:

@#@支援灾区是学生应有的爱心,以此为情景,引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需要用到除法知识,这样从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探究新知@#@师:

@#@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需要几辆车才能一次运完。

@#@@#@(给学生提供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师:

@#@哪位同学愿意把小组讨论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预设)@#@生:

@#@一共有250袋大米,每辆车最多能装50袋,求需要几辆车一次运完就是求250里含有几个50,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为250÷@#@50。

@#@@#@……@#@师:

@#@250÷@#@50你会计算吗?

@#@自己尝试计算,然后小组讨论一下,最后全班交流。

@#@@#@(学生在介绍口算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算法)@#@(预设:

@#@学生可能会有如下算法)@#@生1:

@#@想,1个50是50,2个50是100,3个50是150,4个50是200,5个50是250(如下表),所以250÷@#@50=5。

@#@@#@(师课件动态演示)@#@师:

@#@真棒。

@#@你用加法列表的方法找到了答案,哪组还有其他的方法?

@#@谁说说。

@#@@#@生2:

@#@我们组用连减的方法,250-50=200、200-50=150、150-50=100、100-50=50、50-50=0,这样连续减去了5个50,所以250÷@#@50=5。

@#@@#@师:

@#@太棒了,由列表法想到了连减法,最后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3:

@#@5个50是250,所以250除以50等于5。

@#@@#@生4:

@#@250里有5个50,所以250除以50等于5。

@#@@#@师:

@#@上面的方法大家是怎样想到的?

@#@谁说说。

@#@@#@(预设)@#@生3:

@#@采用连加列表的方法时,其本质就是把5个50进行了连加,50乘5等于250,所以得出:

@#@250÷@#@50=5。

@#@@#@生4:

@#@采用连减计算的时候,也可以得出250是由5个50组成的,所以:

@#@250÷@#@50=5。

@#@@#@师:

@#@根据50乘5等于250、250里有5个50,都可以得出:

@#@250÷@#@50=5。

@#@@#@师:

@#@大家再思考、讨论一下:

@#@250里有几个十?

@#@50里有几个十?

@#@根据这一结论,还能想出其他的简便方法吗?

@#@@#@(预设)@#@生5:

@#@可以把250看作25个十、把50看作5个十,25个十除以5个十等于5,所以250÷@#@50=5。

@#@@#@师:

@#@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

@#@计算时,我们用到了哪句口诀?

@#@(五五二十五)@#@师:

@#@上面的这种方法,谁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预设)@#@生5:

@#@上面的这种算法,就是根据乘法口诀“五五二十五”来计算的,250里的0和50里面的0都没有参与到计算中,但是结论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

@#@@#@探究250÷@#@50的口算方法时,总结得出以下三种方法:

@#@@#@

(1)列表连加或从250中连续减去50;@#@@#@

(2)用除法计算。

@#@@#@(3)用乘法口诀计算。

@#@@#@学生个性化算法的展示,既了解到用列表法计算这一方法,又体验了算法的多样化,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接着通过个性化的解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对于大头蛙的算法,教师采用了引导点拨的方法,大家再讨论思考一下,250里有几个十?

@#@50里有几个十?

@#@根据这一结论,还能想出其他的简便方法吗?

@#@最后得出:

@#@口算250÷@#@50,可以把250看作25个十、把50看作5个十,25个十除以5个十等于5,所以250÷@#@50=5。

@#@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用乘法口诀进行除法口算,也分享他人的学习成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巩固新知@#@1、教材第6页“试一试”。

@#@@#@2、教材第7页“练一练”。

@#@@#@设计意图:

@#@@#@1、通过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练习,进一步归纳、概括、总结和巩固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练一练第1~4题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第5题的填空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和熟练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四)达标反馈@#@1、直接写得数。

@#@@#@540÷@#@90=480÷@#@80=320÷@#@80=@#@560÷@#@70=90÷@#@30=490÷@#@70=@#@2、我会填一填。

@#@@#@3、()里最大能填几?

@#@@#@30×@#@()=21040×@#@()=16060×@#@()=240@#@50×@#@()=35060×@#@()=42080×@#@()=480@#@4、观察魔术箱上的数,你发现了什么?

@#@填一填。

@#@@#@5、解决问题。

@#@@#@

(1)一只东北虎的体重是200千克,一只金钱豹的体重是50千克,东北虎的体重是金钱豹的几倍?

@#@@#@

(2)一共160人准备参加集体培训活动,如果40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如果20人呢?

@#@@#@答案:

@#@@#@1、664837@#@2、@#@3、744776@#@4、@#@5、@#@

(1)200÷@#@50=4@#@

(2)160÷@#@40=4(组)160÷@#@20=8(组)@#@(五)课堂小结@#@师:

@#@综合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谈总结收获结束新知的学习,既加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能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这样,使学生把所学外在知识变成内在的知识,讲出还不懂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法找到依据。

@#@@#@(六)布置作业@#@1、直接写得数。

@#@@#@720÷@#@90=450÷@#@90=810÷@#@90=480÷@#@60=@#@240÷@#@60=420÷@#@60=810÷@#@90=400÷@#@80=@#@2、()里填几?

@#@@#@30×@#@()=27060×@#@()=54080×@#@()=720@#@60×@#@()=42060×@#@()=30070×@#@()=350@#@3、投篮。

@#@@#@4、在方框里填数。

@#@@#@5、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

(1)妈妈带了120元钱去超市采购年货,饮料30元一箱,妈妈可以买几箱?

@#@@#@

(2)需要几个筐?

@#@@#@(3)修一条长是120米的水沟,平均每天修30米,几天才能修完?

@#@@#@(4)百团村现有农用汽车360辆,小轿车40辆。

@#@农用汽车是小轿车的几倍?

@#@@#@(5)王大伯准备围一块面积是240平方米的菜地。

@#@读题,完成下面的问题。

@#@@#@长(米)@#@80@#@60@#@40@#@30@#@宽(米)@#@6、聪聪一家开车去离家240千米的奶奶家,他们上午9:

@#@00出发,当天中午12:

@#@30有一个英语节目,他们能及时收看吗?

@#@@#@答案:

@#@@#@1、85984795@#@2、999755@#@3、@#@4、879769@#@5、@#@

(1)120÷@#@30=4(箱)@#@

(2)120÷@#@20=6(筐)@#@(3)120÷@#@30=4(天)@#@(4)360÷@#@40=9@#@(5)@#@长(米)@#@80@#@60@#@40@#@30@#@宽(米)@#@3@#@4@#@6@#@8@#@6、240÷@#@80=3(时)@#@12:

@#@30-9:

@#@00=3小时30分@#@3小时<3小时30分。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将本课时学习内容呈现在黑板上,学生一目了然,可以简单清晰地看到标准的解题步骤和过程、口算、列表等方法。

@#@@#@⏹教学反思@#@《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是冀教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7页的内容。

@#@该内容是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连乘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奠定扎实知识和思维基础。

@#@@#@本课时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材安排了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一幅向灾区运送大米的场景图,通过兔博士的的问题“自己试着算一算?

@#@”引出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这一新授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口算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教学难点是理解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算理。

@#@@#@对于本课时的教学,我注意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课堂中,着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理念,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书本里的情境图和例题,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自主学习,通过自身的能力获得新知识。

@#@接着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发现并总结出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理解其算理。

@#@由于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学而得到,所以我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只有通过自主学习而得到的东西往往就不容易忘记。

@#@再接着,通过各种练习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最后课堂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觉得比较好的地方是首先是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

@#@其次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理念落实在了课堂里,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交流,去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新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i:

2;s:

5778:

"@#@TAC终端接入控制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规模日益扩大的互联网在为企业带来巨大运营便利的同时,也向越来越多的安全攻击敞开了大门。

@#@计算机终端不及时升级系统补丁和病毒库、脆弱的安全设置、私自访问外部USB存储、滥用网络资源等行为,助长了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在全网范围内更加快速地传播。

@#@提升网络终端系统的防御能力、对用户的网络访问行为进行有效地控制,是保证企业网络安全运行的前提,也是目前企业网络亟待解决的问题。

@#@@#@DPtech终端接入控制(TAC,TerminalAccessControl)解决方案从加强终端系统自防御能力入手,整合网络接入控制、入侵检测与防御以及终端安全产品,通过SecHelper安全上网助手、接入交换机(或UAG统一接入网关)、UMC统一管理中心的协同,对接入网络的用户终端强制实施企业终端安全策略,有效地加强了用户终端的自防御能力,为企业网络管理人员提供了有效、易用的终端安全管理手段。

@#@@#@方案概述@#@DPtechTAC终端接入控制解决方案首先通过对尝试接入网络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确定接入用户的合法身份,并根据网络管理人员制定的安全策略进行包括病毒库更新情况、系统补丁安装情况、终端安全设置在内的终端安全性检查。

@#@对于不符合企业安全策略的终端系统,DPtechTAC终端接入控制解决方案可以提醒或强制用户进行安全性加固,比如强制安装操作系统补丁、提醒升级病毒库版本等。

@#@此外,利用UAG强大的行为审计功能,TAC能对终端用户的网络访问和USB使用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可有效防止信息泄漏,强化企业网络安全。

@#@@#@DPtechTAC终端接入控制解决方案的主要部件包括SecHelper安全上网助手、接入交换机(UAG统一接入网关)、UMC统一管理中心。

@#@@#@lSecHelper安全上网助手:

@#@安装了DPtechSecHelper安全上网助手的用户终端是TAC解决方案的客户端安全代理,负责发起用户身份认证、评估终端安全状态、提醒或强制实施安全策略。

@#@@#@l接入交换机(或UAG统一接入网关):

@#@TAC解决方案的联动部件,负责终端接入控制和用户身份认证信息的转发。

@#@@#@lUMC统一管理中心:

@#@TAC解决方案的管理中心,提供补丁管理、行为审计、流量分析、攻击分析等审计与管理功能,可以帮助网络管理人员快速了解网络应用与安全状态以有的放矢的制定安全策略,并可对网络和USB使用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历史审计。

@#@@#@@#@功能特点@#@基于身份的接入控制@#@DPtechTAC终端接入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基于用户身份的接入控制,支持用户名、密码、MAC、IP地址等多因素绑定认证,可以保证只有合法授权用户才能访问受控网络资源,防止非法用户滥用网络资源。

@#@@#@基于安全状态的细粒度ACL控制@#@DPtechTAC终端接入控制解决方案可以根据用户的安全状态限制用户的网络访问权限(比如,可限制未安装防病毒软件的用户访问公网),且其ACL策略不受接入设备类型的限制,配置灵活、方便。

@#@@#@安全、及时的补丁管理@#@DPtechTAC终端接入控制解决方案支持对操作系统补丁的检测和强制更新,与微软补丁服务器同步的补丁分发机制,可以保证用户终端的补丁始终处于及时更新状态,有效提升终端操作系统的自防御能力。

@#@@#@防病毒软件检测@#@DPtechTAC终端接入控制解决方案可以检测用户终端是否安装防病毒软件、是否及时升级病毒库版本,确保用户终端的防病毒软件的有效防御。

@#@TAC可以检测的防病毒软件包括卡巴斯基、Symantec(Norton)、瑞星、McAfee、金山、江民、NOD32等主流防病毒产品。

@#@@#@共享资源与远程桌面检查@#@DPtechTAC终端接入控制解决方案可以检测用户终端是否启用了共享资源或远程桌面,并可以提醒或强制用户关闭相关共享资源或远程桌面,防止通过网络共享或远程桌面的信息泄漏或病毒传播。

@#@@#@Guest帐号检查@#@DPtechTAC终端接入控制解决方案可以检测用户终端是否启用了Guest帐号,并可以提醒或强制用户禁用Guest帐号,防止非授权用户登录用户终端。

@#@@#@进程与服务检测@#@DPtechTAC终端接入控制解决方案可以检测用户终端是否启用了指定进程和服务,帮助管理员快速发现非法进程和服务(比如可防止终端用户私设影响正常网络应用的DHCP服务等)。

@#@@#@软件安装与共享目录检测@#@DPtechTAC终端接入控制解决方案可以检测用户终端是否安装了指定应用程序、是否开启了共享目录,帮助管理员及时掌握可能存在的信息泄露或其它安全隐患。

@#@@#@U盘监控与审计@#@DPtechTAC终端接入控制解决方案可以对U盘的读写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并可通过UAG对用户的U盘操作进行事后审计,及时发现可能造成企业关键信息泄密的违规操作。

@#@@#@兼容多厂商交换机设备@#@DPtechTAC终端接入控制解决方案可与支持802.1x认证的多厂商(如Cisco、H3C等)交换机设备配合组网,适应性强,部署方便。

@#@@#@组网应用@#@DPtechTAC终端接入控制解决方案组网灵活,适用于不同规模的网络环境,通过与接入/汇聚交换机配合组网,TAC可以实现基于基于用户的接入控制、安全状态检测和行为审计。

@#@典型的组网图如下:

@#@@#@";i:

3;s:

18407:

"一、网络控制器UNC使用及维护方法@#@网络控制器UNC需要使用UPS供电,工作电压是180V~230V。

@#@同时UNC不能断电,否则会造成网络不通。

@#@@#@网络控制器运行环境,需要控制0~30’C。

@#@@#@定期清理网络控制器后面的滤网,使用肥皂和清水来清洗干净滤网后,晾干,再把滤网装回原位。

@#@@#@二、网络控制器UNC介绍。

@#@@#@网络控制器UNC端口解释:

@#@@#@型号@#@电压@#@产品描述@#@UNC-610-2@#@120伏@#@通用网络控制器,@#@配置如下:

@#@@#@-10/100M以太网端口@#@-2个RS-232端口@#@-1个LonWorks端口,带@#@驱动程序,最多可连126@#@个LON节点@#@-LON节点直接访问功能@#@-BACnet驱动程序(以太@#@网和以太网IP)@#@-MicrosoftWindowsXP@#@操作系统,带JavaVM@#@-Niagare"@#@控制引擎"@#@软件@#@UNC-610-2-N@#@220伏@#@网络控制器UNC与LON网线的连接,如下图:

@#@@#@网络控制器UNC的外观特性,如下图:

@#@@#@旋开螺母即可将滤网拆下。

@#@@#@网络控制器UNC安装大样,如下图:

@#@@#@三、控制器及末端设备简介。

@#@@#@型号@#@说明@#@输入/输出@#@MNL-15RXXa@#@I/A系列LonMark@#@150系列控制器@#@3通用输入(UI)@#@2数字输出(DO)@#@2模拟输出(AO)@#@通用输入:

@#@@#@1k.镍铁合金输入:

@#@等同于TS-8000系列温度传感器输入,温度范围-40-121°@#@C@#@1k.铂金输入:

@#@等同于TS-5800系列温度传感器输入,温度范围-40-116°@#@C@#@1k铜电阻输入:

@#@等同于TS-5600系列温度传感器输入,温度范围-35-116°@#@C@#@10k电阻输入/11k.分流电阻:

@#@等同于TS-5700-850系列温度传感器输入,温度范围-40-121°@#@C@#@电压:

@#@0-5Vdc@#@电流:

@#@0–20mA,需并联一个250.的分流电阻数字输入:

@#@干触点。

@#@检测开关闭合要求<@#@300;@#@@#@检测开关开合要求>@#@1.5K.@#@模拟输出(仅MN150和MN200)@#@电流:

@#@0–20mA(输出负载80.-550.)@#@数字输入(仅MN100和MN200):

@#@干触点@#@检测开关闭合要求<@#@300.@#@检测开关开合要求>@#@100k.@#@(仅MN800)干触点。

@#@检测开关闭合要求<@#@300.;@#@检测开关开合要求>@#@1.5k.@#@数字输出@#@触点容量:

@#@24Vac时,24VA,实验负载@#@通@#@MNL-20RXXa@#@I/A系列LonMark@#@200系列控制器@#@2通用输入(DI)@#@3通用输入(UI)@#@6数字输出(DO)@#@2模拟输出(AO)@#@MNL-800@#@I/A系列800控制器@#@8通用输入(UI)@#@8数字输出(DO)@#@4模拟输出(AO)@#@LONMARKMN150及200系列控制器@#@面板上有三个指示灯:

@#@分别是电源指示及数据传输指示灯(绿色);@#@数据接收灯(黄色);@#@网络信息服务指示灯(红色)。

@#@正常情况下,网络信息服务红色指示灯是闪动的;@#@任何一盏指示灯常亮都表示网络通讯不正常的。

@#@@#@尺寸@#@109mm高x111mm宽x51mm深@#@电源:

@#@20.4到30Vac,50/60Hz@#@最大功耗@#@15VA@24Vac,50/60Hz,不包括继电器输出功耗@#@抗机械冲击@#@安装:

@#@35mmDIN导轨安装或盘式安装@#@环境极限@#@操作温度:

@#@-40-60°@#@C@#@储运温度:

@#@-40-71°@#@C@#@湿度:

@#@5-95%RH,无凝露@#@接线端子:

@#@螺丝压紧式,导线最大接入尺寸为@#@1.5mm2(AWGNo.16)@#@MN800系列控制器@#@MN800控制器由主板和安装底盘组成,控制器主板有四个指示灯。

@#@分别是电源指示及数据传输指示灯(绿色);@#@数据接收灯(黄色);@#@网络信息服务指示灯(红色);@#@主板运行灯(绿色)。

@#@正常情况下,红色的网络信息服务指示灯和绿色的主板运行灯均在闪动。

@#@如果有任何一个指示灯常亮都不正常。

@#@@#@硬件规格@#@微处理器@#@SAF-C161,10MHz,16位@#@存储器@#@512kEPROM@#@128kRAM@#@32kEEPROM@#@电源:

@#@20.4到30Vac,50/60Hz@#@最大功耗@#@最大20VA@24Vac,50/60Hz@#@抗机械冲击@#@符合ANSIC62.41(IEEE-587,A类和B类)@#@认证机构@#@FCC:

@#@第15部分,B类@#@UL认证@#@UL-916(文件号:

@#@#E71385,PAZX类)@#@CUL,UL:

@#@加拿大安全标准(CAN/CSAC22.2)@#@加拿大通讯部,B类@#@欧共体–EMC规程@#@发射EN55022(发射,A类)@#@抗干扰EN50082-1@#@安装:

@#@35mmDIN导轨安装或盘式安装@#@环境极限@#@操作温度:

@#@-40-60°@#@C@#@储运温度:

@#@-40-71°@#@C@#@湿度:

@#@5-95%RH,无凝露@#@后备时钟/RAM@#@3天(持续充电)25°@#@C@#@后备时钟@#@精度+/-150秒/mo25°@#@C@#@UI转DI卡DUI-5N@#@控制器的一个UI点可通过接一张UI转DI卡,把一个UI点转成5个DI点。

@#@@#@一张UI转DI卡上有六个指示灯。

@#@一个电源指示灯(红色),常亮。

@#@五个信号指示灯(绿色)。

@#@当返回短路信号时,绿色指示灯亮。

@#@@#@PC-301压差开关@#@用作监测风机滤网压差,在滤网积聚灰尘到一定@#@程度时报警。

@#@@#@设定点@#@工厂设定@#@0.07英寸(1.8mm)W.C.@#@现场校正@#@0.07~1英寸(1.8~25.4mm)W.C.@#@传感元件@#@聚氯丁烯膜片@#@偏差@#@最小设定点为0.04英寸(1mm)W.C.@#@最大设定点为0.1英寸(3mm)W.C.@#@环境@#@环境温度极限@#@运输和贮存:

@#@-40~140°@#@F(-40~60°@#@C)。

@#@@#@工作:

@#@35~140°@#@F(2~60°@#@C)。

@#@@#@湿度@#@5~95%湿度,无冷凝。

@#@@#@位置@#@NEMA型1。

@#@@#@最大压力@#@12英寸(305mm)W.C.@#@电动开关@#@类型@#@快动作型SPDT。

@#@@#@额定值@#@参看最大电动开关额定表@#@连接@#@参看图1@#@接线@#@编码的螺丝端子@#@高压接头@#@一个用于3/8英寸外径的塑料管的倒刺接头@#@低压接头@#@一个用于外径的塑料管的倒刺接头@#@箱体@#@带有1/2英寸电路开孔的全金属@#@安装@#@在无振动的任何表面的垂直位置@#@尺寸@#@5-1/8高x4-3/4宽x4-3/8深(130x121x111)@#@PC-301开关的开关动作@#@压力增加@#@TS-5700系列远程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应用@#@在空调机回风口上,或者是在新风机送风管上。

@#@监测空调机的回风温度和新风机的送风温度。

@#@@#@规格@#@感应元件:

@#@热电阻,)时10,000欧姆或10,000欧姆(仅限于TS-5722系列)。

@#@@#@32~158°@#@F(0~70°@#@C),@#@误差最大±@#@0.36°@#@F(0.2°@#@C)@#@偏移/年最大0.045°@#@F(0.025°@#@C)@#@超出工作温度极限时@#@误差最大±@#@0.76°@#@F(0.42°@#@C),但TS-5771为最大±@#@0.36°@#@F(0.2°@#@C)@#@偏移/年最大0.09°@#@F(0.05°@#@C)@#@安装@#@需要并联一个11千欧的分流电阻。

@#@@#@维护@#@整个系统须有规律的维护以保证连续的最佳性能。

@#@传感器须定期检视以防元件有灰尘或空气堵塞。

@#@@#@现场修理@#@这些传感器不能现场修理。

@#@以另一正常件更换。

@#@@#@温度电阻对应表@#@温度°@#@F(°@#@C)@#@标称电阻值(1000欧姆时)@#@TS-5721@#@TS-5721-101TS-5721-102TS-5721-110TS-5721-901TS-5751TS-5771@#@TS-5722-101TS-5722-110TS-5722-901@#@-40(-40)@#@239.8@#@-22(-30)@#@135.2@#@-4(-20)@#@78.91@#@14(-10)@#@47.54@#@32(0)@#@29.94@#@50(10)@#@18.79@#@68(20)@#@12.26@#@77(25)@#@10.00@#@30.00@#@86(30)@#@8.194@#@24.582@#@104(40)@#@5.592@#@16.776@#@122(50)@#@3.893@#@11.679@#@140(60)@#@2.760@#@8.280@#@158(70)@#@1.990@#@5.970@#@176(80)@#@1.458@#@4.374@#@194(90)@#@1.084@#@3.252@#@212(100)@#@0.816@#@2.448@#@230(110)@#@0.623@#@1.869@#@248(120)@#@0.482@#@1.446@#@四、空调控制操作流程。

@#@@#@一、打开操作界面。

@#@@#@在电脑桌面,空调控制系统通过浏览器IE打开界面。

@#@@#@双击打开浏览器IE@#@在地址栏输入IP地址:

@#@192.168.1.100,然后按回车。

@#@@#@在地址栏输入IP地址:

@#@192.168.1.100@#@然后按回车。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及密码。

@#@输入的用户名及密码要注意区分大小写。

@#@然后按确定进入主页。

@#@@#@仅具有浏览界面权限的用户如下:

@#@@#@用户名:

@#@user@#@密码:

@#@user@#@能够控制空调系统和控制照明系统的用户名密码各不一样@#@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及密码。

@#@输入的用户名及密码要注意区分大小写。

@#@然后按确定进入主页。

@#@@#@(仅具有浏览界面权限的用户如下:

@#@@#@用户名:

@#@user@#@密码:

@#@user@#@能够控制空调系统和控制照明系统的用户名密码各不一样)@#@@#@点击空调按钮进入空调控制系统@#@点击空调按钮进入空调控制系统@#@选择需要查看详细内容的空调机,点击该空调机。

@#@@#@选择需要查看详细内容的空调机或新风机,点击该空调或新风机。

@#@@#@绿色指示灯表示空调风机正在运行。

@#@@#@红色指示灯表示空调风机停止。

@#@@#@空调机控制流程:

@#@(以13#空调为例)@#@凡带有绿色指示按钮的都是可以控制的项目。

@#@@#@水阀软件强制:

@#@“开”表示强制控制,“关”表示自动控制。

@#@@#@风机控制:

@#@对着显示窗口点鼠标右键弹出一个菜单可选择强制会自动控制风机。

@#@@#@风机:

@#@转动的风机表示风机在运行;@#@停止的风机表示风机停止。

@#@@#@滤网:

@#@灰色的滤网表示干净;@#@红色的滤网表示堵塞。

@#@@#@时间表:

@#@黄色灯表示开机时间;@#@灰色灯表示关机时间。

@#@@#@注:

@#@(以13#空调为例)@#@空调风机控制:

@#@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强制控制。

@#@如果按自动控制,则按时间表设定的时间程序控制,到开机时间就开风机,到关机时间就关闭风机。

@#@空调风机的控制必须在手自动状态是打在“自动”及风机没有故障时才可以实现控制。

@#@@#@水阀控制:

@#@水阀控制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强制控制。

@#@@#@第一,自动控制表示水阀会根据风机的运行情况、回风温度和温度设定来控制。

@#@自动控制必须将水阀软件强制点选择“自动”,在显示窗口会显示水阀软件强制点“关”,此时实施水阀自动控制的第一步;@#@同时风机状态是在运行的,水阀就可以根据回风温度和温度设定的比较来决定水阀的开度。

@#@温度设定值比回风温度低,控制器程序会使用比例微分积分的计算方法开水阀。

@#@当温度设定值比回风温度高,控制器程序会使用比例微分积分的计算方法关水阀。

@#@在水阀开度一栏可以看到反馈回来水阀开度值。

@#@@#@第二,水阀强制控制,首先将水阀软件强制点选择“强制开”,在显示窗口会显示水阀软件强制点“开”,然后,在水阀开度设置一栏,点鼠标右键,弹出一个菜单,选择设置值,弹出一个窗口上面可以输入水阀开度的设定值。

@#@水阀的开度范围是0~100%。

@#@水阀开度设置好后,按“ok”,则可以看到水阀开度一栏反馈回来设定得水阀开度值。

@#@@#@时间表设置:

@#@对着时间表点击鼠标左键,即可进入时间表设置窗口。

@#@有三种设置方式,第一种是weekly,即可以设置每一个星期从周一到周日的开机关机时间。

@#@第二种是holiday,即可以设置一个假期的开机关机时间(暂时没有设定,不可以使用)。

@#@第三种是specialEvents,可以设置某一天,一段时间或者一个星期的开机关机时间。

@#@@#@风机控制:

@#@@#@强制开:

@#@手动直接开风机。

@#@@#@强制关:

@#@手动直接关风机。

@#@@#@自动:

@#@根据时间表开或者关风机。

@#@@#@风机控制:

@#@@#@强制开:

@#@手动直接开风机。

@#@@#@强制关:

@#@手动直接关风机。

@#@@#@自动:

@#@根据时间表开或者关风机。

@#@@#@水阀强制控制:

@#@强制开,根据水阀开度设置来开水阀。

@#@@#@水阀控制:

@#@(在水阀软件强制一栏点鼠标右键)@#@强制开:

@#@根据水阀开度设置来开水阀。

@#@@#@在水阀开度设置一栏点鼠标右键,弹出菜单。

@#@选择“设置值”。

@#@@#@在水阀开度设置一栏点鼠标右键,弹出菜单。

@#@选择“设置值”。

@#@@#@在弹出的窗口,设置水阀开度,后按OK。

@#@@#@在弹出的窗口,设置水阀开度,后按OK。

@#@@#@水阀自动控制:

@#@@#@水阀开度显示控制水阀的开度信号反馈。

@#@证明设定值已经输出给水阀驱动器。

@#@@#@当风机运行且温度设置低于回风温度时,水阀开;@#@其余条件都是关水阀。

@#@@#@(在水阀软件强制一栏点鼠标右键)@#@水阀自动控制:

@#@选择自动。

@#@根据回风温度设定和风机状态控制。

@#@@#@温度设定:

@#@对着温度设定窗口点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设置值”。

@#@@#@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温度的设置值,建议温度设置值范围在15~30’C。

@#@@#@五、新风机控制操作流程。

@#@@#@选择需要查看详细内容的新风机,点击该新风机。

@#@@#@红色指示灯表示新风机的风停止运行。

@#@@#@绿色指示灯表示新风机的风机正在运行。

@#@@#@选择需要查看详细内容的新风机,点击该新风机。

@#@@#@新风机控制流程:

@#@(@#@滤网:

@#@灰色的滤网表示干净;@#@红色的滤网表示堵塞。

@#@@#@凡带有绿色指示按钮的都是可以控制的项目。

@#@@#@水阀软件强制:

@#@“开”表示强制控制,“关”表示自动控制。

@#@@#@风机控制:

@#@对着显示窗口点鼠标右键弹出一个菜单可选择强制会自动控制风机。

@#@@#@风机:

@#@转动的风机表示风机在运行;@#@停止的风机表示风机停止。

@#@@#@时间表:

@#@黄色灯表示开机时间;@#@灰色灯表示关机时间。

@#@@#@风阀:

@#@@#@此时风阀关闭状态;@#@@#@新风机风机控制:

@#@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强制控制。

@#@如果按自动控制,则按时间表设定的时间程序控制,到开机时间就开风机,到关机时间就关闭风机。

@#@空调风机的控制必须在手自动状态是打在“自动”及风机没有故障时才可以实现控制。

@#@@#@水阀控制:

@#@水阀控制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强制控制。

@#@@#@第一,自动控制表示水阀会根据风机的运行情况、送风温度和温度设定来控制(如果新风机的温度传感器装在回风口上,水阀控制是根据回风温度控制,以下同)。

@#@自动控制必须将水阀软件强制点选择“自动”,在显示窗口会显示水阀软件强制点“关”,此时实施水阀自动控制的第一步;@#@同时风机状态是在运行的,水阀就可以根据送风温度和温度设定的比较来决定水阀的开度。

@#@温度设定值比送风温度低,水阀会使用比例微分积分的计算方法开水阀。

@#@当温度设定值比送风温度高,水阀会使用比例微分积分的计算方法关水阀。

@#@在水阀开度一栏可以看到反馈回来水阀开度值。

@#@@#@第二,水阀强制控制,首先将水阀软件强制点选择“强制开”,在显示窗口会显示水阀软件强制点“开”,然后,在水阀开度设置一栏,点鼠标右键,弹出一个菜单,选择设置值,弹出一个窗口上面可以输入水阀开度的设定值。

@#@水阀的开度范围是0~100%。

@#@水阀开度设置好后,按“ok”,则可以看到水阀开度一栏反馈回来设定得水阀开度值。

@#@@#@新风阀控制:

@#@风阀控制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强制控制。

@#@@#@第一,自动控制表示风阀会根据风机的运行情况、CO2浓度和CO2浓度设定来控制。

@#@自动控制必须将风阀软件强制点选择“自动”,在显示窗口会显示风阀软件强制点“关”,此时实施风阀自动控制的第一步;@#@同时风机状态是在运行的,风阀就可以根据CO2浓度和CO2浓度设定的比较来决定水阀的开度。

@#@CO2浓度比CO2浓度设定值高,控制器程序会使用比例微分积分的计算方法开风阀。

@#@当CO2浓度比CO2浓度设定值低,控制器程序会使用比例微分积分的计算方法关风阀。

@#@在水阀开度一栏可以看到反馈回来水阀开度值。

@#@@#@第二,风阀强制控制,首先将风阀软件强制点选择“强制开”,在显示窗口会显示风阀软件强制点“开”,然后,在风阀开度设置一栏,点鼠标右键,弹出一个菜单,选择设置值,弹出一个窗口上面可以输入风阀开度的设定值。

@#@风阀的开度范围是0~100%。

@#@风阀开度设置好后,按“ok”,则可以看到风阀开度一栏反馈回来设定得风阀开度值。

@#@@#@时间表设置:

@#@对着时间表点击鼠标左键,即可进入时间表设置窗口。

@#@有三种设置方式,第一种是weekly,即可以设置每一个星期从周一到周日的开机关机时间。

@#@第二种是holiday,即可以设置一个假期的开机关机时间(暂时没有设定,不可以使用)。

@#@第三种是specialEvents,可以设置某一天,一段时间或者一个星期的开机关机时间@#@注:

@#@新风机的控制原理与空调机的控制原理基本一致。

@#@主要的不同在于新风机有新风阀控制,空调机没有新风阀控制。

@#@@#@下面以图例方式具体讲述新风机的风阀控制。

@#@@#@新风机风阀手动强制控制@#@在风阀软件强制窗口点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强制开。

@#@在窗口会显示“开”@#@在风阀开度设置窗口,点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设置值”@#@

(2)在风阀开度窗口可以看到所设置的风阀开度值反馈回来。

@#@证明设定值已经输出给风阀驱动器。

@#@@#@

(1)在弹出窗口输入风阀的设置值,设置值得范围是0~100%。

@#@输入设定值后,按OK.@#@在风阀软件强制窗口点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自动”,表示风阀会在风机运行和CO2浓度比设定值高时开风阀,其余条件下风阀均关闭。

@#@@#@21@#@";i:

4;s:

29699:

"四上作文教案@#@第一单元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写作内容:

@#@@#@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写作目的:

@#@@#@1、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

@#@@#@2、写之前要想想主要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大体按怎样的顺序写。

@#@@#@3、语言要具体、生动,富有想象力。

@#@@#@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习作指导@#@(同时学习我的发明,日积月累)@#@教学过程: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

@#@回忆我们学过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

@#@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

@#@你有何发现?

@#@(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词汇语句的积累。

@#@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

@#@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

@#@(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c最喜欢哪一组?

@#@为什么?

@#@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

@#@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写作文@#@ @#@@#@第二课时作文讲评@#@教学过程:

@#@@#@1、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

@#@(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4、欣赏佳作。

@#@(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a、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c、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优秀习作欣赏:

@#@@#@猜不透的五彩池@#@五彩池之所以叫五彩池,是因为它的水里面包含了各种各俗人矿物质,接受了太阳光的折射后,反射出了几种不同的颜色,使湖水显得格外不同。

@#@@#@顺着石阶一步步走上去,便可以看见一个个沙坑奇迹般地显现在眼前,它们一层叠一层,每一层有好几个沙坑,把各种颜色的水分开,让人更好地看出这湖有几种颜色。

@#@更让人吃惊的是,仿佛这一坑坑的水不会向四周流动,让沙坑如同碗一样把它们装好。

@#@@#@到了五彩池的高处向下望去,整个五彩池虽然被沙坑分成了好几块,但沙坑已经看不清楚了,五彩池立马成为一面完美无缺的五彩大镜子,映照出大自然的美貌。

@#@@#@一进入深夜,五彩池便幽静了下来,月亮的背影浮现在五彩池的水中央,这会使你心中再现那美丽的民间故事——猴子捞月。

@#@微风拂过,柳梢在风中飘舞,从远处望,就好像在给五彩池挠痒痒,泛起的波纹就像五彩池发出的笑声。

@#@一不留神,你可能就会被这美丽的夜色迷住。

@#@@#@听导游说,初春时节,几朵樱花飘落,落在了五彩池的水面上,微风一吹,花香被带入了你的鼻中,你会想,这五彩池是不是喷了香水,咋那么香呢?

@#@不是,这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啊,美丽的五彩池,你真让人难以猜透!

@#@@#@ @#@@#@第二单元学写观察日记@#@写作内容:

@#@@#@学会写观察日记@#@写作目的:

@#@@#@1、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

@#@@#@2、可以选几则自己满意的日记,认真进行修改加工,成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则》。

@#@@#@3、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习作指导@#@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渐渐发觉了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

@#@@#@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

@#@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二、新授@#@1、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

@#@@#@着重从以下几点人手:

@#@@#@A、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

@#@@#@B、有什么新的发现?

@#@@#@C、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每个人根据这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

@#@@#@A、学生说题目,师整理。

@#@@#@B、你喜欢哪个题目?

@#@为什么?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得注意什么呢?

@#@讨论明确:

@#@@#@a.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b.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如果进行连续观察,坚持写观察日记。

@#@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地进行修改加工。

@#@作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c.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4、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5、学生就某一片断交流,共同评议。

@#@@#@6、修改或互批,着重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

@#@@#@ @#@@#@第二课时作文讲评@#@教学过程:

@#@@#@一、优秀习作欣赏@#@气球也疯狂@#@2009年10月21日星期三阴@#@今天我们班举行了一次吹气球比赛。

@#@@#@比赛开始啦!

@#@刘老师公布了第一轮比赛规则:

@#@每组派一名选手,谁先气球吹破谁就赢了。

@#@@#@第一组派上了谢佳琪,别看她个子小,吹起气球的劲儿可不小呢。

@#@我们组派上了谢金霞。

@#@第三组派上了文质质彬彬的刘嘉华。

@#@第四组派上了大个子田新梅。

@#@选手们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

@#@@#@“一二三,开始!

@#@”刘老师一声令下。

@#@选手们使出了吃奶的力气。

@#@看谢金霞的脸变得通红,像憋了委屈似的。

@#@渐渐地谢金霞的气球越来越大,由鸡蛋变成了桃子,再由桃子变成了西瓜,可气球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越大越不破。

@#@看着谢佳琪的气球还没破,我真是心急如焚,就象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只听见“啪”的一声谢佳琪的气球破了!

@#@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看着上面的同学玩得那么起劲,我也跃跃欲试。

@#@刘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吹,比比谁吹得最大。

@#@”于是大家都使劲地吹了起来。

@#@“停!

@#@请大家把气球举起来,然后放掉。

@#@”“呜”顿时五彩斑斓的气球飞上了教室的上空,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美极了。

@#@原来气球也可以那么疯狂啊!

@#@@#@二、讲评学生作文@#@1、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可选以下几类典型,作为学生评议内容及方向。

@#@@#@a、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对比。

@#@@#@b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对比。

@#@@#@c、优秀习作的赏析。

@#@@#@2、根据评议自我修改文稿。

@#@@#@3、誊写习作。

@#@@#@ @#@@#@第三单元学写童话故事@#@写作内容:

@#@@#@学会写童话故事@#@写作目的:

@#@@#@1、可以续编童话也可以自编童话。

@#@@#@2、根据所编童话内容自拟题目。

@#@@#@3、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

@#@@#@4、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5、写完之后多读几遍,认真修改。

@#@@#@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我们一起去认识了“童话”这一体裁,知道“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其语言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学写“童话”。

@#@希望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一篇生动、引人注意的童话来。

@#@@#@二、新授。

@#@@#@1、指导写作。

@#@@#@⑴选择材料。

@#@@#@童话的选材十分广泛。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你可以写;@#@白云、雨滴等自然现象,你可以写;@#@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你写作的素材。

@#@@#@自编童话的同学可以选择其中的几种,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再写下来。

@#@@#@续编童话的同学可以选择续编《小木偶的故事》,也可以选择续编你读过的其他童话故事。

@#@@#@⑵确定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核心思想的体现。

@#@因此,根据所选材料的内容,给文章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十分重要。

@#@@#@1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如《白雪公主》。

@#@@#@2以主人公的特征命名,如《丑小鸭》。

@#@@#@3以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命名,如《幸福是什么》。

@#@@#@⑶大胆想象。

@#@@#@童话要有神奇的幻想世界。

@#@想象越奇异、越荒诞、越陌生,就越能激起读者们阅读的兴趣。

@#@在幻想世界中,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不可思议的事也能当作事实的体验。

@#@希望同学们能按照无限的想象和丰富的表现,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的奇幻世界。

@#@@#@⑷内容具体。

@#@@#@围绕童话要突出的主题,借鉴本单元中《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的写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要写好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还要抓住几处细节描写突出文章的中心。

@#@@#@⑸认真修改。

@#@@#@同学们写完文章后,要围绕本次习作的主题认真修改。

@#@与文章的主密切情节要详写;@#@不密切的可以略写,甚至不写。

@#@同时,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是否通畅,想象是否合理,用词是否准确,书写是否规范。

@#@自己认真修改后,还可以让同学、老师看一看,争取达到优秀习作的标准。

@#@@#@三、布置学生动笔打草稿,写作文。

@#@@#@四、把写得好的片断读给全班同学听,树立表率。

@#@@#@五、要求学生课后写好作文,誊写在作文笔记上。

@#@@#@ @#@@#@第二课时@#@(作文讲评)@#@教学过程:

@#@@#@一、优秀作文欣赏。

@#@@#@奇怪的乐队@#@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城镇里有个磨坊主,他养了一头驴,这头驴为他做了许多事情,后来驴老了,再也不能继续工作了,磨坊主便决定杀死它。

@#@驴只好逃走,它准备到布勒门市当个街头艺人。

@#@@#@路上,驴子看到一条狗趴在路边喘气,于是它询问狗为什么累成这样。

@#@狗告诉驴子,因为主人准备把它勒死,所以它逃了出来。

@#@驴子问它想不想和自己一同到布勒市做个街头艺人,狗愉快地答应了。

@#@@#@两只动物再次踏上旅程,没走多远就看见一只满脸愁容的猫。

@#@这只猫也由于年龄太大而被主人嫌弃,主人相淹死它,所以它逃离了家门,但是不知今后该如何生活。

@#@于是,驴子和狗邀请它加入队伍。

@#@@#@经过一户农家时,它们救了一只快被杀掉炖汤的公鸡,加入一支乐队总比成为汤好,公鸡很高兴地和它们一同上路了。

@#@伙伴们又唱又跳地向着布勒门市出发,傍晚的时候,他们到了大森林里。

@#@@#@森林里住着一伙强盗,天黑以后,它们叠站在一起,然后它们撞碎玻璃,冲进了屋里。

@#@@#@强盗们吓得毛骨悚然,还以为是发出怪叫的魔鬼来了,他们迅速到了森林外,而且再也没敢回来。

@#@伙伴们觉得这里很好,所以不准备离开了,这给养从此定居下来,在森林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二、讲评学生作文。

@#@@#@1、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可选以下几类典型,作为学生评议内容及方向。

@#@@#@a、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对比。

@#@@#@b.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对比。

@#@@#@c、优秀习作的赏析。

@#@@#@2、根据评议自我修改文稿。

@#@@#@3、誊写习作。

@#@@#@ @#@@#@第四单元描写一种动物@#@写作内容:

@#@@#@观察小动物,描写一种动物。

@#@@#@写作目的:

@#@@#@1、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怎样捕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习性,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3、这些内容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写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4、写完之后多读几遍,看看有没有不通顺、不清楚、写错字的地方,修改后,再与其他同学互评,进一步完善。

@#@@#@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本单元,我们认识了高傲的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在作家的笔下,一个个小动物都是栩栩如生的。

@#@今天,我们也要来学学作家们的这些描写方法。

@#@也要来描写一种小动物。

@#@大家有没有信心写好啊?

@#@@#@二、指导写作。

@#@@#@大千世界中,动物的种类丰富多彩,一般分为飞禽、走兽、昆虫、水族等。

@#@不同的种类有它不同的外形、习性,怎样写活小动物呢?

@#@@#@1、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来写。

@#@@#@只有自己喜欢,才能留心观察它、了解它、疼爱它,才能把它生动具体地写出来。

@#@@#@2、要注意观察。

@#@@#@一是要观察小动物的静态,写好它的外形特点;@#@二是要观察小动物的动态,写出它的生活习性。

@#@@#@3、描写时必须做到“三要”。

@#@@#@一要抓住小动物的特点;@#@二要按一定的顺序写,条理清楚;@#@三要注意把静态写活,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描写,动物才能在纸上“活”起来。

@#@@#@4、要在写动物时融入自己的感情。

@#@@#@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使读者受到感染。

@#@@#@三、布置学生动笔打草稿,写作文。

@#@@#@四、把写得好的片断读给全班同学听,树立表率。

@#@@#@五、要求学生课后写好作文并修改,誊写在作文笔记上。

@#@@#@ @#@@#@第二课时@#@(作文讲评)@#@一、好文章欣赏。

@#@@#@可爱的小乌龟@#@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乌龟。

@#@它的壳十分坚硬,像一块钢铁做的挡箭牌。

@#@@#@以前,我以为乌龟不吃肉。

@#@那次我买肉回来,一不小心,把一块小肉掉进了小乌龟的家。

@#@只见小乌龟迅速游过去,一口就把肉吞了下去。

@#@从那以后,我时常喂些肉给它吃。

@#@@#@小乌龟捕食最有趣了。

@#@有一次,我捉了一只吓放在鱼缸里。

@#@小虾在鱼缸里游来游去,全然不知道危险将降临在它头上,小乌龟慢慢地向前移,离小虾只有几厘米了,小乌龟猛扑上去。

@#@说时迟,那时快,小虾一闪,小乌龟扑了空。

@#@这时,小乌龟穷追不舍,眼看就要追到鱼缸的尽头了,小虾来了一个急转弯,害得小乌龟一头撞在玻璃缸上。

@#@这时小乌龟改变了战术,拿出看家的本领——装死。

@#@@#@小虾看乌龟一动不动,还真以为它死了呢,毫无顾忌地游来游去,得意得不得了。

@#@小乌龟见时机成熟,等小虾游到自己旁边时猛地一咬,哈哈,成功了!

@#@它津津有味地吃着“战利品”。

@#@@#@怎么样,我的小乌龟很有趣吧!

@#@@#@二、讲评学生作文。

@#@@#@1、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认真倾听后交流。

@#@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

@#@(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4、欣赏佳作。

@#@(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a、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c、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 @#@@#@第五单元学写导游词@#@写作内容:

@#@@#@长城、颐和园、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写好以后,可以根据后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写作目的:

@#@@#@1、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2、体现导游词的特点:

@#@根据游人所需,选取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3写好以后,可以根据后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习作”的需要@#@1、创设情境:

@#@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邀请咱们班全体同学担任导游,我们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小导游,大家愿意吗?

@#@@#@2、揭示要求;@#@要当好导游,首先要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传说,明确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然后写出导游词,熟悉导游词。

@#@今天,我们就来学写导游词,让这批外国游客大开眼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国的“世界遗产”。

@#@@#@二、交流资料,确定“习作”的内容@#@1、师生交流,随机点拨:

@#@你想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

@#@重点介绍什么?

@#@@#@2、指名说一说自己确定的最有特色的内容。

@#@@#@3、各人自主说一说,相互说一说最有特色的内容。

@#@@#@三、阅读范文,借鉴“习作”的写法@#@教师出示或朗读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导游词,再默读教材中“习作”下面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四、自主习作,完成“习作”的内容@#@五、模拟讲解,展示“习作”的成果@#@1、指定二至四名同学,宣读“导游词”,进行模拟讲解,根据“游客’’意见共同修改与完善。

@#@@#@2、读一读自己的习作,适当修改;@#@改动较大者重新誊写。

@#@@#@第二课时@#@(习作评讲)@#@教学过程:

@#@@#@一、交流习作@#@1、与同桌、自己的好朋友交换阅读各自的习作,有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用修改符号在文中改一改。

@#@@#@2、自荐或推荐在全班交流:

@#@可以朗读,也可以当小导游讲解;@#@可以宣读全文,也可以宣读一个片段、一个语句;@#@可以自荐,也可以推荐他人习作,教师要积极推荐以下方面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

@#@内容上丰满者、语言上出众者、表达形式上创新者、表达水平上进步明显者,等。

@#@@#@二、评议问题@#@1、教师小结全班同学本次习作的优缺点。

@#@@#@2、出示普遍性问题,引导全班评议与修改,如错别字、不通顺语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内容表述不准确等。

@#@@#@3、修改习作中语句等方面的明显问题,订正文中的错别字、错误标点。

@#@@#@三、习作欣赏@#@颐和园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将要游览的是颐和园。

@#@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是我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游览时请大家自觉保持它的清洁。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颐和园最有名的长廊。

@#@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多美啊!

@#@这长廊有七百多米,共有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

@#@你们相信吗?

@#@几千副画没有哪两副是相同的。

@#@@#@现在我们已登上万寿山山顶,这里是欣赏颐和园全景最佳的位置。

@#@正前面的就是昆明湖,游人常说它像镜子,像碧玉,不知你们是否有同感?

@#@下面我们就去昆明湖边仔细欣赏。

@#@@#@看,昆明湖多大,它周围的周围的堤岸更长。

@#@看见湖中心那个小岛了吗?

@#@走过这个长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请仔细看这座桥,它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些小狮子姿态各异,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万寿山。

@#@那个耸立在半山腰的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是佛香阁,房顶闪闪发光的是琉璃瓦。

@#@下面那些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叫排云殿。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我说也说不尽,请你们慢慢游赏吧!

@#@@#@ @#@@#@第六单元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写作内容:

@#@@#@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注意图中人物的服饰,想一想她们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和了什么事。

@#@再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内容具体,语句要通顺。

@#@可以用“胜似亲人”做题目,也可根据习作的具体内容自己拟题。

@#@@#@如果你不想写这幅图,也可以写生活中真实的事。

@#@所写的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到的或见到的。

@#@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最好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写作目的:

@#@@#@1、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可以写图画里面的内容。

@#@@#@2、如果你不想写这幅图,也可以写生活中真实的故事。

@#@@#@3、所写的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到的或见到的。

@#@@#@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最好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习作指导)@#@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写文@#@

(一)观察画面,整体感知@#@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图上画着谁和谁?

@#@她们在干什么?

@#@她们也许是什么关系?

@#@@#@2、读提示,理解题目的含义。

@#@@#@“胜”是什么意思?

@#@@#@“胜似亲人”说明了什么?

@#@@#@

(二)合理想象,丰富画面@#@1、想象老奶奶与小姑娘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2、引导根据周围的景物进行推想。

@#@(木盆子、脸盆、衣服、被单)@#@3、引导进一步思考:

@#@她为什么要为老奶奶洗衣物?

@#@@#@4、老奶奶的亲人呢?

@#@小姑娘平时是怎么做的?

@#@@#@5、想象画面上的人物会讲些什么,想些什么,让画面上的人物活起来。

@#@@#@(三)仔细观察,捕捉细节@#@1、引导观察她们的服饰各有什么特点?

@#@想想这反映了什么?

@#@(苗汉亲如一家)@#@2、引导仔细观察图上老奶奶、小姑娘的动作、神态,想象她们的内心活动。

@#@@#@3、指导写细节抒真情:

@#@把老奶奶的表现,小姑娘的表现用一段话表达出来,体现“亲”字。

@#@@#@(四)试写片段,评议修改@#@1、学生动笔写片段,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2、现场点评该片段:

@#@可选择学生写的几个片段进行点评,也可用老师写的“下水文”进行点评。

@#@@#@(片段1):

@#@@#@小姑娘晾好衣服了,老奶奶走过来,一把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感激地说:

@#@“孩子,谢谢你,谢谢你!

@#@”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片段2):

@#@@#@小姑娘晾好衣服了,湿漉漉的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

@#@这时,老奶奶扶着墙壁颤巍巍地从里屋走了出来,望着架子上的衣服,眼角有些湿润了。

@#@她抬起手,用袖口擦了擦眼角,一把将小姑娘搂在怀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她枯瘦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姑娘油亮的秀发,又爱抚地拍拍,满是皱纹的脸紧紧地贴着姑娘白嫩、红润的脸蛋。

@#@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嘴巴抿着,双手不自在地绞着围裙。

@#@老奶奶一个劲地说:

@#@“孩子,总是让你忙着,奶奶真过意不去!

@#@谢谢你,谢谢你!

@#@”小姑娘的两颊飞起了红云,洋溢着快乐的笑意。

@#@@#@(这两段话的赏评重在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具体。

@#@)@#@二、指导写自己身边的事@#@

(一)明确要求,口头交流@#@1、读作文提示,明确要求。

@#@@#@2、四人小组交流藏在心中的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组振代表发言,组织评议。

@#@@#@评议要点:

@#@a.是否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

@#@@#@b.是否把重点部分说具体。

@#@@#@c.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对这件事的看法。

@#@@#@

(二)范文引路,学习表达@#@1、提供片段供学生赏评,学习表达情感的方法。

@#@如:

@#@(片段):

@#@@#@我望着阿姨,明亮的眼睛,白皙的面庞,这是一张善良的面孔。

@#@我又一次望了望窗外,白皑皑的雪仍铺天盖地地下着,凛冽的西北风仍呼呼地刮着,而我却一点也不感到冷。

@#@我想,这苹果可能是阿姨给自己的孩子买的。

@#@我感到这苹果虽很常见,这时却凝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冬天是寒冷的,而我却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2、引导学生赏析,初步理解表达感受的多种手法:

@#@直接抒发,借景色描写抒发,对比衬托……@#@(三)习作与修改@#@1、学生起草初稿,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把习作读给同学或家长听,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

@#@@#@ @#@@#@第二课时@#@(习作讲评)@#@教学过程:

@#@@#@一、我是小小鉴赏家@#@教师推荐几个写得较精彩的片段供学生欣赏。

@#@@#@二、我是啄木鸟医生@#@1、出示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病例。

@#@@#@2、引导诊断“病因”,并进行修改。

@#@@#@a.图意是否抓得准;@#@@#@b.语言是否符合人物身份;@#@@#@c、小女孩Jb理活动与她的所作所为是否相吻合;@#@@#@d.在语文文字的表述上是否恰当。

@#@@#@3、个人自诊或互诊:

@#@学生自己评析、修改自己的作文,或找要好的同学交换互评、互改。

@#@@#@(也可提供表格引导评改)@#@妙语连珠@#@妙手回春@#@最满意的片段@#@(最妙的细节描写)@#@(最羌的情感抒发)@#@自我欣赏@#@最不满意的句段@#@(最不具体的描写)@#@(不通顺的句子)@#@(最平淡的情感表达)@#@修改后@#@理由@#@三、修改誊写,习作展览@#@将修改誊写后的习作张贴在班级的习作园地中。

@#@@#@四、习作欣赏@#@胜似亲人@#@村里有位王奶奶,她是苗族人,今年七十多岁了,唯一的儿子长年在外工作,家家务就全落在她一个人的身上了。

@#@同村还有个乖巧的小女孩凤儿,经常来帮她做家务。

@#@@#@今天是星期天,凤儿一大早又悄悄地来到王奶奶家。

@#@她发现王奶奶还没有起床,走进堂屋里,看到地上有好多脏衣服。

@#@凤儿心想:

@#@“今天就帮王奶奶洗衣服吧!

@#@”说干就干,她找来一条围裙系在腰间,拿出木盆,坐在凳子上洗起来。

@#@@#@“嚓嚓……”,这有节奏的声音惊醒了王奶奶。

@#@她戴上头巾,拄着拐杖来到堂屋,映入眼帘的这一切让她的眼睛顿时湿润了,嘴角抽动着,半天没说出话来。

@#@凤儿洗得正起劲,竟然没有发现王奶奶。

@#@过了一会儿,衣服洗好了,她在起身晾衣服的时候才发现了王奶奶站在她身后。

@#@@#@王奶奶走过来,一把把凤儿揽入怀中,用她满是皱纹的脸贴在凤儿的脸上,粗糙的手不停地抚摸着凤儿那苹果似的脸,心疼地说:

@#@“多好的孩子,谢谢你……”凤儿有点不好意思了,低下头,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红着脸说:

@#@“王奶奶,看您说的……”@#@第七单元写自己的成长故事@#@写作内容:

@#@@#@1、通过“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综合性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吧。

@#@建议从下面的提示中选择一两项,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

@#@@#@2、我们了解";i:

5;s:

25026: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全套习题@#@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课时1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学习目标〕@#@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并了解比较和分类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并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转化的重要意义。

@#@@#@〔知识梳理〕@#@1.世界上的物质极其繁多,为了简明有序地掌握其性质及变化规律,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和某些性质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性。

@#@@#@2.对于若干种同样的物质,若分类的依据不同,则得到的分类结果。

@#@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常见依据有。

@#@@#@3.下图是根据物质的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结果,试填写其中空格:

@#@@#@ @#@@#@  @#@等等@#@4.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有一定的反应关系,可以相互转化,请将下列各类物质按其之间的反应关系连线:

@#@@#@@#@[例题解析]@#@例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

@#@锌粒、硫酸锌、氢氧化锌、氧化锌、硫酸,试关于它们回答下列问题:

@#@

(1)根据它们组成或性质的不同,把它们分成两大类。

@#@

(2)写出它们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

(1)对所给物质进行分类,首先应根据它们在组成、性质、状态等方面的不同,明确分类的依据,然后再针对不同的依据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

@#@从组成上看,镁条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为单质;@#@另四种物质都是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为化合物。

@#@从状态上看,硫酸为液体,另四种物质为固体。

@#@从性质上看,硫酸镁和硫酸都是易溶物,另三种物质为难溶物,等等@#@

(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有一定的转化规律,可先明确上述物质所属物质类型,再根据此类型物质所具有的性质,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如:

@#@锌属于活泼金属,可与酸(或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据此可写出反应式:

@#@@#@Zn+H2SO4==ZnSO4+H2↑ ,依此类推,有:

@#@2Zn+O2==2ZnO ,@#@Zn(OH)2+H2SO4==ZnSO4+2H2O, ZnO+ H2SO4==ZnSO4+H2O                     @#@Zn(OH)2△= ZnO+H2O,ZnO+H2△=  Zn+H2O      @#@〔基础训练〕@#@1.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按照已学知识判断其中属于酸的是(   )@#@A.NH3    B.CH4     C.NaHCO3    D.HClO3@#@2.同种类型的物质往往具有某些相同的性质。

@#@下列性质中不属于酸通性的是(   )@#@A.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B.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3.盐是一类常见物质,下列物质可直接反应生成盐的组合是(   )@#@①金属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④⑥    C.只有②⑤⑥   D.全部@#@4.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标有“忌高温蒸炒”,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食盐是纯净物           B.食盐中加入了碘单质@#@ C.所加含碘物质受热易分解       D.加碘食盐难溶与水@#@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NaOH+HCl==NaCl+H2OD.H2CO3==H2O+CO2@#@加热点燃@#@C.H2+ CuO==Cu+H2OB.2CO+O2==2CO2@#@6.现有下列物质:

@#@①碳酸钠②氧化钠③二氧化硅④铁⑤氧气⑥氢氧化钙⑦硫酸  @#@ 请将上述物质按下列要求分类,并将其序号填入空白处:

@#@@#@  

(1)按组成分类,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

@#@@#@  

(2)按溶解性分类,属于易溶物的是        ,属于难溶物的是      属于微溶物的是     。

@#@ @#@  (3)按常温状态分类,属于固态的是      ,属于液态的是      ,属于气态的是    。

@#@@#@7.在一氧化碳、碳单质、氢气、二氧化碳四种物质中,哪种物质具有不同于其它三种物质的特点(任写两种,并说明依据)@#@8.试以氢氧化钠为例,说明碱具有哪些通性,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9.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五种物质中选出1种或2种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1个化学方程式:

@#@@#@

(1)化合反应     ;@#@@#@

(2)分解反应;@#@@#@(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10.有钠、氢、氧、硫四种元素,试关于它们填写下列空白:

@#@@#@

(1)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单质         ,氧化物         ,酸         ,@#@ 碱           ,盐           。

@#@@#@ 

(2)写出上述物质间相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单质与酸                             ;@#@@#@  酸与氧化物                            ;@#@             @#@  碱与氧化物                            ;@#@@#@  酸与碱                              ;@#@@#@  单质与单质                            。

@#@@#@  (3)又知潜水艇中需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利用过氧化钠(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能力拓展〕@#@1.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常看到有白色固体生成,该白色固体是(   )@#@ A.氢氧化钠   B.氧化钠     C.碳酸钠    D.碳酸氢钠@#@2.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C和H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 A.一种化合物           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两种化合物           D.两种单质@#@3.下图是某厂生产的某种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

(1)标签上钙含量中,钙是指;@#@@#@

(2)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在家庭厨房里可选用的物质是;@#@@#@配料表:

@#@氯化钠、食用碳酸钙、碘酸钾@#@净含量:

@#@500g@#@氯化钠:

@#@≥88%@#@钙;@#@(0.5~1.3)%@#@碘:

@#@(20~50)mg/kg@#@(3)为了测定此盐的钙元素含量,取10克此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132克二氧化碳。

@#@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 @#@@#@4.A是废铁屑表面上红色固体的主要成分,B、C、F都是单质,D、F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稀硫酸@#@高温@#@@#@过量石灰水@#@@#@试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A.B.C.D.E.F.@#@5.美国和日本正在研究用亚硫酸钠(Na2SO3)吸收法作为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一种新方法。

@#@第一步是用亚硫酸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氢钠;@#@第二步是加热溶液,使之重新生成亚硫酸钠,同时得到含高浓度二氧化硫的副产品。

@#@试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步:

@#@                          ;@#@@#@ 第二步:

@#@                          。

@#@@#@6.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牙膏里面都含有一定量的摩擦剂,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

(1)根据你的推测,摩擦剂应具备下列性质中的哪几条?

@#@。

@#@@#@1易溶于水②难溶于水③坚硬④柔软⑤颗粒较大⑥颗粒较小@#@你认为摩擦剂另外还应具备哪些性质和特点?

@#@@#@@#@

(2)据调查,两面针儿童牙膏、珍珠王防臭牙膏和中华透明牙膏中所使用的摩擦剂依次是氢氧化铝、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它们所属的物质类别依次是、、。

@#@@#@(3)作牙膏摩擦剂的粉末状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张华同学为工厂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生产方案,其流程图为:

@#@@#@①高温②加水③加碳酸钠溶液@#@@#@请你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②@#@③。

@#@@#@(4)请你也用石灰石为原料,设计另一种制备碳酸钙的生产方案(其它试剂任选),画出生产的流程图:

@#@@#@@#@你设计的方案与张华的方案比较,优点是,缺点是。

@#@@#@(5)检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否为碳酸钙的实验方法是。

@#@@#@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杂质)进行分析。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 @#@甲@#@乙@#@丙@#@反应前 烧杯+稀硫酸@#@200g@#@150g@#@150g@#@   加入的铁样品@#@9g@#@9g@#@14g@#@反应后 烧杯+剩余物@#@208.7g@#@158.7g@#@163.7g@#@

(1)请认真分析数据,判断哪位同学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并说明根据。

@#@@#@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 @#@@#@课时2. 物质的量@#@〔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2.学会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简单计算。

@#@@#@〔知识梳理〕@#@1.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它以物质所含基本粒子的多少来衡量物质的多少。

@#@通过它可以把物质的  质量与其所含的等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简称,符号为。

@#@@#@2.国际上规定,质量为    kg12C原子所含碳原子数为1摩尔,这个数称@#@为           常数,常用   表示,其近似值为          。

@#@@#@3.    某种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用符号表示,单位为     ,数值上等于       。

@#@@#@4.现有一定量某种物质,若其分子数为N,物质的量为n,则N与n的关系是(用代数式表示)           。

@#@若其质量为m,物质的量为n,摩尔质量为M,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用代数式表示)          。

@#@@#@5.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代表分子或原子数,也可以代表物质的物质的量,若如此,则2H2+O2@#@2H2O可以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解析〕@#@例1.现有硫酸铝和硫酸锌两种盐,试关于它们回答下列问题:

@#@@#@

(1)0.5摩尔硫酸铝中所含铝离子的个数是多少?

@#@@#@

(2)1摩尔硫酸铝的质量和硫酸铝的摩尔质量各是多少?

@#@@#@(3)在一定量硫酸铝和硫酸锌组成的混合物中,SO42-的物质的量共2mol,若铝离子和锌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

@#@3,则此混合物中硫酸锌的质量为多少?

@#@@#@解析:

@#@

(1)物质的化学式可直观地显示出所含各离子的个数关系,可首先写出硫酸铝的化学式Al2(SO4)3,这样可一目了然地看出1摩尔Al2(SO4)3中含2摩尔Al3+,进而求出0.5摩尔硫酸铝中Al3+的物质的量和其个数:

@#@N(Al3+)=0.5mol×@#@2×@#@6.02×@#@1023mol-1=6.02×@#@1023.@#@

(2)1摩尔硫酸铝的质量和硫酸铝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硫酸铝的式量342,但单位不同,前者是质量单位为g,后者是物质的量单位为g/mol.@#@(3)由Al2(SO4)3和ZnSO4的化学式可知,当Al3+和Zn2+物质的量之比为2∶3时,表明Al2(SO4)3和ZnSO4物质的量之比为1∶3,Al2(SO4)3中的SO42-和ZnSO4中的SO42-之比为1∶1,即混合物总共2摩尔SO42-中有1摩尔来自ZnSO4,故ZnSO4的物质的量为1摩尔,质量为160克。

@#@@#@  例2. 将5.6g铁投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求所生成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和所生成铜的质量。

@#@@#@解析:

@#@这道题目是关于化学反应的计算,已知反应物的量求生成物的量.可首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所反映出的量的关系进行计算。

@#@与初中不同的是,若求某物质的质量,其基准值可设为质量;@#@若求某物质的物质的量,其基准值可设为物质的量,从而直接列比例计算。

@#@同时要注意,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单位要左右呼应,同一种物质的单位要上下相同。

@#@@#@Fe+CuSO4==FeSO4+Cu@#@56g1mol  64g@#@5.6gn(FeSO4)m(Cu)@#@56g/5.6g=1mol/n(FeSO4)@#@n(FeSO4)=5.6g×@#@1mol/56g=0.1mol@#@56g/5.6g=64g/m(Cu)@#@m(Cu)=5.6g×@#@64g/56g=6.4g@#@[基础训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B.摩尔是一种基本物理量@#@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D.摩尔是数的一种很大的单位@#@2.下列有关摩尔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摩尔氧原子B.1摩尔氧分子C.1摩尔氧气D.1摩尔氧@#@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H2SO4的质量为98g·@#@mol-1  B.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g@#@C.9.8gH2SO4含有NA个H2SO4分子  D.6.02×@#@1023个H2SO4分子的质量为9.8g@#@4.下列说法或表示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为53克的碳酸钠,其物质的量为0.5摩尔@#@B.等质量的氢气和氧气比较,氢气所含的分子数较少@#@C.与1.8克水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98克@#@D.对于水而言,36克等于2摩尔@#@5.在0.25摩尔硫酸钠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   )@#@ A.1B.0.25C.6.02×@#@1023D.5×@#@1023@#@6.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CH4B.O2C.NH3D.CO2@#@7.对于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5      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8.填写下列表格:

@#@@#@物质@#@分子数@#@质量(g)@#@物质的量(mol)@#@摩尔质量(g/mol)@#@氮气@#@ @#@14@#@ @#@ @#@H2SO4@#@3.01×@#@1022@#@ @#@ @#@ @#@H2O@#@ @#@ @#@0.5@#@ @#@9.等物质的量O2和臭氧(O3),所含的分子数之比为,所含的氧原子数之比@#@为 ,其分子量之比为      ,其质量之比为       。

@#@@#@若O2和O3质量相等,则其分子数之比为     ,氧原子数之比为     。

@#@ @#@〔能力拓展〕@#@1.0.1摩尔某固体单质与氯气完全化合后质量增加了7.1克,则此固体单质可能是(  )@#@ A.钠       B.镁      C.铝       D.铁@#@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克镁单质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  B.18克水所含的电子数为NA@#@C.8克氦气所含分子数为NA     D.3.2克氧气所含氧原子数为0.2NA@#@3.若1克水中含有m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用含m的代数式可表示为(  )@#@ A.m/9  B.9m  C.2mD.18m@#@4.某盐的溶液中含有Na+、Mg2+、Cl-、SO42-四种离子,若Na+为0.2mol,Mg2+为0.4mol,Cl-为0.4mol,则SO42-物质的量为()@#@A.0.1molB.0.3molC.0.5molD.0.15mol@#@5.一定量某营养液中溶质的配方分别如下:

@#@@#@ 配方一:

@#@0.3molKCl,0.2molK2SO4,0.1molZnSO4@#@ 配方二:

@#@0.1molKCl,0.3molK2SO4,0.1molZnCl2@#@ 对于两种营养液的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n(K+)相同         B.只有n(Cl-)相同@#@ C.完全相同            D.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完全不同@#@6.15.6gNa2X含Na+0.4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为,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7.将4gNaOH溶于g水中,可使溶液中H2O与N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

@#@1,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已知16克A和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摩尔C和31.67克D,则C的摩尔质量为       。

@#@@#@9.在化学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克X与Y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4.4克R,同时生成M的质量为克,Y与M的质量之比为,解答此题时使用到的化学定律是。

@#@@#@课时3.物质的聚集状态@#@[学习目标]@#@1.知道固态物质、液态物质和气态物质的一些常见特性。

@#@@#@2.了解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3.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

@#@@#@〔知识梳理〕@#@1.许许多多的分子等微观粒子聚集在一起形成宏观物质的时候,聚集状态主要有、、三种。

@#@影响物质聚集状态的外界因素有和。

@#@@#@2.对于不同状态的物质,其微观结构、微粒运动方式和物质的宏观性质是不同的,试填写下表:

@#@@#@ @#@微粒间空隙@#@微粒运动方式@#@有无固定形状@#@受压时表现@#@固体@#@ @#@ @#@ @#@ @#@液体@#@ @#@ @#@ @#@ @#@气体@#@ @#@ @#@ @#@ @#@3.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从微粒角度来看,物质的体积主要由、@#@和三者决定。

@#@@#@4.对于一定量的固体或液体而言,它们的组成微粒之间距离很,故它们的体积主要决定于;@#@而不同物质是不同的,所以1摩尔不同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各不相同。

@#@@#@对于气态物质而言,其构成微粒之间的距离比微粒本身很多,故气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而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都相同,所以,在同温同压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相同。

@#@@#@5.称为气体摩尔体积,用符号表示,常用单位为。

@#@@#@6.标准状况是指温度为压强为。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温度或压强时,气体摩尔体积会增大。

@#@@#@〔例题解析〕@#@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一个水分子,其本身都是固体。

@#@@#@B.逐渐加热升温,碳酸氢铵也可体现出三态变化@#@C.面包是固体,但在受压时体积缩小,故可以说固体易被压缩@#@D.在水蒸气、液态水和冰中,水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解析:

@#@物质的固、液、气三态是大量分子聚集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

@#@故单个分子不能说聚集状态,A错。

@#@碳酸氢铵受热时,在熔化之前就已分解,故无法体现本身的三态变化,B错。

@#@面包不是单一的固体,它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是其中的气体被压缩排出所致,而不是固体本身被压缩,C错。

@#@在水的三种状态中,其分子都在不停运动,只是运动的方式、速率不同,故D对。

@#@@#@例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为1摩尔的是()@#@A.通常状况下22.4L氯气B.18毫升水@#@C.NA个H2分子D.标准状况下22.4LH2O@#@解析:

@#@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

(1)NA个微粒为1mol,

(2)标准状况下22.4L的任何气体约为1mol,(3)1mol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数值上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A中不是标准状况,错。

@#@B中18毫升水不一定是18克水,故不一定是1mol。

@#@D中水不是气体,故不成立。

@#@只有C正确。

@#@@#@〔基础训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被冷却到00C以下时变成冰,是因为水分子从液体变成了固体@#@B.所有物质在温度变化时都能表现出三态变化@#@C.不降低温度,只增大压强,也可能使物质从气体变成液体@#@D.物体能够热胀冷缩是因为构成物体的微粒能够热胀冷缩@#@2.下列变化中,能使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距离变大的是()@#@A.升温B.降温C.加压D.减压@#@3.现有下列各项关于不同状态的物质属性的描述:

@#@①构成微粒间有较小空隙,②构成微粒可以自由移动,③没有固定形状,④不易被压缩。

@#@某物质具备下列哪种组合的属性能够判断该物质为液体()@#@A.①和④B.②和③C.①和③D.②和④@#@4.现有下列四种因素:

@#@①温度和压强②所含微粒数③微粒本身大小④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对气体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A.只②③④B.只②④C.只①③④D.①②③④全部@#@5.下列因素中,决定固体物质或液体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是()对气体物质的体积无明显影响的是()@#@A.温度和压强B.所含微粒数目C.微粒本身大小D.微粒之间的距离@#@6.下列说法中不能成立的是()@#@A.1mol某种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B.1mol某种物质的体积称为该物质的摩尔体积@#@C.固体和液体的摩尔体积各不相同@#@D.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ol@#@7.固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如,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固定熔点;@#@另一类是,如,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固定熔点。

@#@@#@8.下列物质中,常温下属于晶体的,没有固定熔点和规则几何外型的是@#@。

@#@@#@A.铝B.氯化钾C.氢氧化钠D.干冰E.塑料F.玻璃G.铁矿石H.硫酸J.石蜡。

@#@@#@9.试从微观结构上分析为什么气态物质容易被压缩,而固态和液态物质不易被压缩?

@#@@#@10.试简述1摩尔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为何各不相同?

@#@@#@在同温同压下,1摩尔不同气体的体积为何都大约相同?

@#@@#@〔能力拓展〕@#@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同温同压下,1摩尔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各不相同@#@B.在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摩尔体积都大致相同@#@C.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D.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才约为22.4L/mol@#@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1mol单质溴的体积约为22.4L@#@B.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C.常温常压下,1mol氢气的体积为22.4L@#@D.常温常压下,1mol氧气的质量为32克@#@3.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在同温同压下具有相等的()@#@A.原子数B.体积C.质子数D.质量@#@4.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体积最大的是()@#@A.2克氢气B.20克二氧化硫C.23克钠D.160克溴@#@5.在标准状况下,将1克氦气,11克二氧化碳和4克氧气混合,所得混合气的体积约为()@#@A.28LB.11.2LC.16.8LD.14.0L@#@6.篮球队正在室温为250C的室内体育馆进行比赛。

@#@室外温度为-40C。

@#@如果将篮球放在室外运动场上,该篮球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7.森林是大自然的清洁器,一亩森林一昼夜可吸收62千克二氧化碳气体,呼出49千克氧气,即在标准状况下吸收L二氧化碳,呼出L的氧气。

@#@@#@ @#@@#@课时4 物质的聚集状态@#@[学习目标]@#@1.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2.有关阿佛加德罗定律的应用@#@[知识梳理]@#@1.试在图中箭头上标明完成有关换算所需采用的方法@#@气体分子数@#@         气体物质的量标况下气体体积@#@气体质量    @#@2.气体特性可推知: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这个规律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由此可知:

@#@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量越大,则气体的密度    ,即气体的密度与其分子";i:

6;s:

30325: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全19篇@#@反思一@#@2019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全19篇@#@《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

@#@

(1)新课标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从除法算式的观察中引入本单元的学习,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乘法算式来导入新知。

@#@

(2)“约数”一词被“因数”所取代。

@#@这样的变化原因何在?

@#@我认真研读教材,通过学习了解到以下信息:

@#@签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

@#@因此,本套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虽然学生已接触过整除与有余数的除法,但我班学生对“整除”与“除尽”的内涵与外延并不清晰。

@#@因此在教学时,补充了两道判断题请学生辨析:

@#@@#@ @#@11÷@#@2=5……1。

@#@问:

@#@11是2的倍数吗?

@#@为什么?

@#@因为5×@#@0.8=4,所以5和0.8是4的因数,4是5和0.8的倍数,对吗?

@#@为什么?

@#@@#@特别是第2小题极具价值。

@#@价值不仅体现在它帮助学生通过辨析明确了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都是指整数(一般不包括0),及时弥补了未进行整除概念教学的知识缺陷,还通过此题对“因数”与乘法算式名称中的“因数”,倍数与倍进行了对比。

@#@@#@年3月5日@#@ @#@@#@反思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反思@#@《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这一理念要求我们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

@#@我想教师的作用必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二是要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三是要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四是要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五是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

@#@@#@对照《课标》的理念,我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作了一点尝试。

@#@@#@一、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是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后学习的一个内容。

@#@如果我们对本课内容作一分析的话,会发现这两部分内容无论是在教材的呈现程序还是在思考方法上都有其相似之处。

@#@基于这一认识,在课的开始我作了如下的设计:

@#@@#@“今天我们学习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

@#@”@#@学生已经学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两部分内容有其相似之处,课始放手让学生自由猜测,学生通过对已有认知的检索,必定会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从课的实施情况来看,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如何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面不是最小公因数?

@#@这一些问题在学生的思考与思维的碰撞中得到了较好的生成。

@#@无疑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课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二、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

@#@”这一问题的包容性较大,不同的学生面对这一问题都能说出自己不同的猜测,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得到了较好的尊重,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思想。

@#@不同学生在思考这一问题时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在相互补充与想互启发中生成了本课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充分体会了合作的魅力,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课堂生活。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可敬而不可亲。

@#@数学并不可怕,它其实滋生于原有的知识,植根于生活经验之中。

@#@这样的教学无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培养不就是教育最有意义而又最根本的内容吗?

@#@@#@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通过学生的猜测,我把学生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

@#@@#@

(1) @#@ @#@ @#@ @#@什么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

(2) @#@ @#@ @#@ @#@怎样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3) @#@ @#@ @#@ @#@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而不是最小公因数?

@#@@#@(4) @#@ @#@ @#@ @#@这一部分知识到底有什么作用?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然后组织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在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中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想法。

@#@我想这大概就是《标准》中倡导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的应有之意吧。

@#@@#@年3月12日@#@ @#@@#@反思三@#@《最小公倍数》的教学反思@#@《最小公倍数》这节课,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知识的掌握也较为自然而扎实,学生的思维也在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单从纯数学的角度去让学生领会,显然是比较枯燥、乏味的。

@#@我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使这些枯燥的知识变成鲜活、灵动数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念到了学数学的快乐。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而是要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研究数学。

@#@在研究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时,设计了例举法找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猜想、分解质因数比较,一系列开放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来解决问题,自主地进行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体念到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挖掘不足有待改进@#@1、课初的情境创设虽考虑到与例题之间的联系,但过渡得不够好。

@#@@#@2、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止是一时之效,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预案的设计,课堂中顺学而导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年03月13日@#@ @#@@#@反思四@#@《找规律》的教学反思@#@作为以“找规律”为课题的数学课,要找的规律是什么?

@#@研读教材以及相应的教师用书,我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

@#@本课教学把图形沿着一个方向平移,根据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

@#@其实平移比规律更重要,只要有了平移,就有了规律。

@#@通过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探索规律的意识和水平,提高从数学角度认识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我在研读教材时发现:

@#@方框按顺序平移,体会对应关系,是更为本质的规律。

@#@怎样找规律呢?

@#@也许,我们更多地关注找怎样的规律,其实,我们更需要在“找”上做文章。

@#@找规律的教学价值与重点是在“找”的过程中。

@#@学生有哪些关于这节课的学习的经验可以支撑他们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呢?

@#@@#@研读教材,以例题中第一个问题为例,这道题陈述的内容也就是:

@#@从10个数中,每次框出相邻的两个数,有多少种不同的框法?

@#@我感觉,例1设计的问题,是用探索有多少个不同的和的问题,引入可以框住多少个相邻两个自然数,但这样的转化,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好像在这个转折点上,不少学生都绕不过弯来。

@#@于是我直接从最简单的掰手指做铺垫教学,让学生理解相邻,如何掰相邻的两个手指。

@#@然后设计悬念400个手指并排怎么办?

@#@引出课题。

@#@从这节课让我深深明白:

@#@智慧的培育,需要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其后的设计,我又想怎样过渡到像例题这样的“框数字”问题呢?

@#@眼睛突然一亮,就再利用10个手指进行教学。

@#@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利用10个手指进行教学。

@#@利用10个手指进行教学。

@#@得出9种方法,再通过平移,给学生的示范作用。

@#@而没有教师继续框3个、4个等,接着把框更多的数字的情况交给学生探究,放手让学生去发现,给学生学习的机会。

@#@为了不让学生发现表面的数字规律,我特意打乱数字的顺序,有意让学生真正的去发现总数、要框的数、每次框的个数和共有几种方法的关系或规律。

@#@学生交流,他们的发现也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接着让学生尽情的交流,然后小结规律。

@#@@#@接下来,在10张数字卡片增加5张,每次框几张各有几组,先设计平移了几次,共有几组,弄清平移和共有几组的关系。

@#@其后总数增加都100个、400个,教学进入了高潮,在这里解决400个手指相邻的两个为一组的问题。

@#@学生以为我都会了,甚至总数增加到一万我也会,就在这时来个360度的转弯,只出现5~15个数字,学生一时愣了,我马上追问:

@#@如果我请个同学回答,他可能会在那里出问题?

@#@引出总数变了,总数并不是最后一个数。

@#@@#@其后设计了生活问题,主要在小方和小英坐在礼堂的那一题,连续设计了3个问题,其中如果14个座位围成圈形,学生自觉议论开来,教师再次利用卡片围成圈形,让学生直观思维。

@#@紧接着,“那个信息可以不要”“为什么要把13乘2?

@#@”最后的请假问题,难了!

@#@不是从1号开始请假,而是从5号开始请假,再次安排给予时间,交流、讨论。

@#@整节课没有将规律作板书,也没有规律公式化,更不强求学生一定要按算式来解答。

@#@事实上,学生在此即提出算法。

@#@有学生用“算”的方法,这是比较抽象的。

@#@如果没有形象支撑,我觉得学生难以理解,也许最后就演变为套模式解题,生在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往往总结出“算法”,这是否意味着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抽象?

@#@这是否标志着学生新的重要的进步?

@#@为什么学生对这类问题的求解会归结为某种算法的应用?

@#@学生为何会思考“算法”?

@#@是否是因为学生潜意识中存在着数学问题是需要计算作出解答的潜在观念?

@#@“算法”的抽象,应建立在形象的模型的基础之上。

@#@因而我在课堂上着重引导学生建构数据排列、再框出相关的数的解决问题的模型。

@#@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一共有多少种框法,与框内的第一个数对应。

@#@解决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对学生来说,应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齐头并进@#@年3月26日@#@ @#@@#@反思五@#@《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教学反思@#@本课内容是学生四年级学习的延续,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

@#@这课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要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充分全面的准备。

@#@作为全新的课改内容,本课教材编排与旧教材相比,改革的力度较大,体现了浓郁的课改气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润物细无声: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概念。

@#@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去铺边长分别是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哪个能正好铺满?

@#@教材以学生喜欢的操作情景入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探索中生成问题:

@#@怎样的正方形肯定能正好铺满?

@#@怎样的不行?

@#@像这样能正好铺满的正方形还能找到吗?

@#@引发学生深入探索,在充分探索观察的基础上发现:

@#@能正好铺满的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既是小长方形长的倍数,又是宽的倍数。

@#@这时引入公倍数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学生觉得很自然、亲切,觉得解决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公倍数的概念也是现实的、有意义的鲜活概念。

@#@2、多样呈精彩:

@#@在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时候,采用全开放的方式,放大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探索,以小组交流形成思维碰撞,呈现多彩的智慧。

@#@以评价促方法的对比,以评价促思维的深入,以评价促探索精神的提升,学生自然自得其乐,收获多多。

@#@3、适度显睿智。

@#@在练习部分,教材能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能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选用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是适度体现的其一。

@#@其二对求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教材抛弃了短除法的方法,而只要学生找10以内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降低了学习要求,更符合学生实际。

@#@@#@@#@年4月3日@#@ @#@@#@反思六@#@《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 @#@ @#@ @#@ @#@ @#@ @#@受2和5的倍数特征的影响,学生在概括3的倍数时,也会很自然地寻找个位上的数的特征,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3的倍数,于是产生认知冲突。

@#@再次观察,形成新的猜想,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利用这一结论,验证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情境贯穿整堂课。

@#@@#@好的课题导入能引起学生的知识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

@#@新课导入的艺术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课的一开始,引出学生很熟悉的过生日的话题,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让学生说说分蛋糕的方案,并在猜想这些方案是否可行的基础上,引出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3的倍数的特征”。

@#@让学生主动探究,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最后,提出课外延伸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3的倍数的特征,请你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再去思考一下,其他数的倍数的特征。

@#@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 @#@@#@年4月10日@#@ @#@@#@反思七@#@《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 @#@ @#@ @#@ @#@在“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感受颇深:

@#@@#@ @#@ @#@1、本节课在学生已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我围绕“2、5倍数的特征”这一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老师和一名学生惊醒比赛,准确而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2或5的倍数,其中有什么奥妙”的问题情境。

@#@从而引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创设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做他们想做的,在做的过程中观察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

@#@@#@ @#@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 @#@3、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始终感到课堂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大家庭,任何不成熟的想法在共同的交流中是可以成熟的,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行列中。

@#@@#@ @#@ @#@4、活动环节较多,一节课完成显得有些紧张,因此,有些内容还不能作深入的交流。

@#@@#@ @#@ @#@5、虽然我的这节课不失为一堂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但作为教师,总怕学生在这节课里不能很好的接受知识,所以在个别应放手的地方却还在牵着学生走。

@#@总结性的语言也显得有些罗嗦。

@#@@#@ @#@@#@年4月17日@#@ @#@@#@反思八@#@《最小公倍数》的教学反思@#@ @#@ @#@ @#@ @#@小学生在理解概念时,往往难度较大。

@#@我就出示投影片:

@#@从刚才找4的6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进行讨论: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并引导学生观察:

@#@两个数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

@#@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让学生明确:

@#@因为每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

@#@因此,两个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 @#@ @#@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时,主要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学会用一般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通过研究最小公倍数计算方法的算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 @#@引导学生利用列举法探索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 @#@ @#@及时巩固练习,有层次,有趣味。

@#@@#@ @#@ @#@学生做全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你还学到了哪些知识?

@#@调动学习积极性,学会归纳总结。

@#@@#@ @#@年4月24日@#@ @#@@#@反思九@#@《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1、创设情境,通过老师讲生活小故事的方式引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情景引入和猜测的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

@#@@#@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放手让学生操作、观察、比较。

@#@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分析等式含有的规律。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将例题“把分数化成指定分母作分母或指定分子作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进行整装,通过“希希想要吃到5块蛋糕,婷婷想要吃到6块蛋糕,我将龙龙的蛋糕平均分成了48块时,该怎么分才公平?

@#@”这一情境来进行教学。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反思空间@#@交流反思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

@#@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共同分享学习成果,提升活动的价值。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交流的空间。

@#@要解决一个问题,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本课中,学生运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自我反思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这些不同的方法在思维层次上在着明显的差别,但对学生本人来说,是最好的。

@#@课堂上教师的调控方法也是有效的,并没有做出“是与不是”、“对与不对”的简单、片面的评价,而是在学生激烈争论中相互评价,自我反思,孰优孰劣自然很快分晓。

@#@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乐于探索,敢于探索,在探索中实现求异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统一,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观整个教学案例,正是教师创造性地重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反思的空间,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在信息传递中交互影响,在合作活动中交互启发,有效地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人人用同样的方法,人人获得同样的结果”的弊端,体现了现代“大众数学”的教学理念,从而在不断构建知识结构的同时,使学习过程与发展过程能得到充分的协调。

@#@@#@年4月30日@#@ @#@@#@反思十@#@《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1、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为学习的主动学习创造条件。

@#@在宣布了这样的上课方式后,学生们的兴致很高,在上课之前我了解到学生已经对分数的大小比较都自主学习了,其实我也根本没有让学生预习,数学课也不需要学生预习,这都是他们为了自己的小组取得好成绩而主动预习的,他们小组聚在一起讨论、分析,当教师给他们组加“星”时,高兴劲和成功感就油然而生。

@#@这种教学行为已经是学生主动实施了,不需要老师在后面督促,它成了学生的自觉行为,所以它是有效的,这种有效性会延伸到课前,为什么呢?

@#@因为每个学生都想为自己的小组取得好成绩,所以课堂的学习已经自觉被延伸至课前、课外,课堂上的被动接受成为课外的主动预习,也为下一堂课的复习做好了充分的准,所以这种教学就是有效的。

@#@@#@ @#@2、增强合作意识,为学困生的参与和成功创造机会。

@#@上课以后我感觉到了,那些平时不敢回答问题的后进学生,在组长领导下,后进学生也举手发言了,因为哪一小组举手发言多,哪一组还能得到“星”。

@#@所以组长不知辛苦地帮忙后进生,后进生也拼命的学习,这是学生可爱之处,这样老师再也不要为学生的厌学而犯愁了。

@#@后进生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当然用这种形式上课时,只要他们敢于说出自己所理解到的,哪怕是一点点,老师也会给鼓励的,这点很重要的。

@#@在上课时,竟然有学生曹旭建告诉我:

@#@“曹老师,我从小就没回答问题,今天才知道回答问题是那样的爽。

@#@”我惊喜,这不正是我所希望的学习方式吗?

@#@合作才能成功,互助才能胜出,孩子们已经开始明白了这一点了!

@#@学生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也喜欢这样的学习内容,这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出发点,也是我新课程理念下尝试的一种有效课堂调控教学模式,效果不错。

@#@@#@年5月7日@#@ @#@@#@反思十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课)的教学反思@#@复习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的重要措施,是综合性的。

@#@教师出题学生解答,这只是单一的考察学生所学知识,不能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学生成了“维修工”,如果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就成了“工程师”,可以独立地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1、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心理需要,让学生自己整理,汇报比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知识网络的建构。

@#@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你对你们组的作品满意吗?

@#@认为它好在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

@#@”从而促使全体学生真正地、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

@#@@#@2、切实了解学生,增强应用性。

@#@@#@全面地了解学生,可帮助教师找准复习的起点,有的放矢。

@#@学生借助材料激活已有的知识积淀,并以此为复习基点展开整理,有利于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重视学习材料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取,使用权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3、充分信任学生,有效实施自我评价。

@#@@#@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是突出主体的重要内容。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交并激发学生对复习知识的兴趣和乐趣。

@#@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进一步去尝试和探索。

@#@在展示整理作品后,从中发现自身作品的优缺点,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习惯。

@#@@#@12.《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通过数学学习促使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

@#@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

@#@在教学中,我以故事导入,让学生帮八戒选西瓜。

@#@学生有了强烈的表现欲望,渴望成功。

@#@正是在这种渴望之下,他们的思维及知识储备被极大的调动起来,自主地去探索、去发现。

@#@在老师未讲解的情况下,帮助了八戒,让他们感受到“我能行”!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要帮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你能给你的比较法取个名字吗?

@#@”这样的提问,使学生们精神振奋,大大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露出的得意神情亦充分说明了成功给他带来的快乐。

@#@孩子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年5月12日@#@ @#@@#@反思十二@#@《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1.凸显计算算理。

@#@分数的运算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把统一分数单位。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以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为基础的,作为本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法则,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即为什么要先通分。

@#@在引导学生掌握算法和理解算理时,运用了“问题情景——探究方法——沟通比较——建立模型”的结构模型。

@#@即:

@#@首先是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找到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第二步通过图式的对比与沟通,明确通分的算理。

@#@第三步通过二次自主探究、一次尝试练习的体验,逐步建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模型。

@#@@#@2、关注知识发生的过程。

@#@在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知识时,强调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应用挖掘新知识,在新知中拓展思维。

@#@引导学生看四色图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时产生分数加法计算,在复习旧知中引出新知,在新知解决的过程中,加强新旧知之间的联系,逐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关注学生的基本事实,着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在新知的解决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关法计算法则的理解。

@#@以实现学习就是对话的基本理念。

@#@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 @#@@#@年5月18日@#@ @#@@#@反思十三@#@《画出美丽的图案》的教学反思@#@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画出美丽的图案”是结合圆的认识,引导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画出美丽的图案。

@#@在加深对圆的认识的同时,体会创造美的愉悦。

@#@真正让学生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 @#@@#@年5月25日@#@ @#@@#@反思十四@#@求“圆环的面积”的教学反思@#@在教学“求圆环的面积”之前,我曾经作过这样一个尝试:

@#@让学生独立计算书本P106例10(已知外圆内圆的半径,求环形的面积)。

@#@结果班上58位同学中有40多位能正确地解答,其余学生通过自";i:

7;s:

26918:

"苏科版中考物理考前指导及基础强化@#@2009年中考物理考前指导@#@@#@一、考试策略@#@1、认真审题:

@#@@#@

(1)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看两遍。

@#@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肯定了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

@#@因为同样的内容或同样的插图,并不意味着有同样的设问,问题的性质甚至可以截然不同。

@#@@#@

(2)对“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地读几遍。

@#@所谓的生题就是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擦身而过没有深入研究的题目,它可能是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与生活及生产实际中相关联的问题。

@#@遇到这种生疏的题,心理上首先不要畏难,由于生题第一次出现,它包括的内容及能力要求可能难度并不大,只要通过几遍阅读看清题意,再联系学过的知识,大部分题目是不难解决的。

@#@@#@(3)审题过程中要边阅读边分辨出已知量和待求量。

@#@已知的条件及待求的内容以题目的叙述为准。

@#@不要仅仅以某些插图为准,有时图中给出的符号不一定是已知量,另外,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作出物理草图,这样可以建立起直观的物理图景,帮助进行记忆和分析问题。

@#@@#@2、对题目的应答要准确:

@#@@#@

(1)单项选择题的应答:

@#@①直接判断法:

@#@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看准某一选项是完全肯定的,其他选项是不正确的。

@#@②排除法:

@#@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也可以肯定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

@#@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

@#@@#@

(2)填空题的应答:

@#@由于填空题不要求书写思考过程,需要有较高的判断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

@#@对概念性的问题回答要确切、简练;@#@对计算性的问题回答要准确,包括符号、单位等,对比例性的计算千万不要前后颠倒。

@#@@#@(3)作图题的应答:

@#@对定性的作图也要认真对待,不要潦草;@#@对定量性的作图一定要准确,比如力的图示法解题、透镜中焦点的确定等。

@#@@#@(4)实验题的应答:

@#@通常有四类:

@#@①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②做过的验证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③课堂上做过的演示实验或课内外的小实验④设计性实验。

@#@应答时要严格按要求作答。

@#@@#@(5)阅读探究题的应答:

@#@在探究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思维顺序,掌握在完成探究要素时所用到的一些具体的常用的方法,如归纳、推断、控制变量等方法。

@#@@#@(6)计算与应用题的应答:

@#@在解题过程中必须通过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运算才能较好地解出答案。

@#@能画图的一定要作图辅佐解题,数字与单位要统一。

@#@@#@3、对题目的书写要清晰、规范:

@#@解题要稳、准、快,要写得规范,符合解题的要求。

@#@@#@二、写出下列物理名词的概念或定义@#@1、速度: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3、密度: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4、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5、重力: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6、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做摩擦力@#@7、压力: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8、压强: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9、功率: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10、比热容:

@#@1千克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11、热值:

@#@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会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12、电压:

@#@是形成电流的原因=@#@13、电流:

@#@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14、电阻率:

@#@长1m,横截面积为1mm2的导体在20℃时电阻值。

@#@@#@15、电功率: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16、熔点:

@#@晶体熔化时一定的温度@#@17、凝固点:

@#@晶体熔液凝固时一定的温度@#@18、沸点:

@#@液体在沸腾时的温度。

@#@@#@19、蒸发: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汽化现象。

@#@@#@沸腾: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20、升华和凝华@#@21、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2、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23、响度:

@#@是指声音的大小。

@#@@#@25、音调:

@#@是指声音的高低。

@#@@#@26、音色:

@#@是指声音的品质。

@#@@#@27、频率:

@#@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8、振幅:

@#@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29、力臂:

@#@是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0、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1、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32、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33、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34、电磁感应: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的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就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三、写出下列量的物理意义@#@1、V=5m/s的意义是(物体每秒钟运动5米)@#@2、ρ水=(1×@#@103)kg/m3,它的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3、p=2×@#@103pa意义是(物体在1m2的面积上受到压力为2000N)@#@4、1J的物理意义是(物体在1N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1m)@#@5、P=2×@#@103W的意义是(物体每秒钟做功2×@#@103J)@#@6、0dB的意义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即听觉下限)@#@7、C冰=2.1×@#@103J/(kg.℃)的意义是(1kg的冰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是2.1×@#@103J)@#@四、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实验案例@#@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3)影响滑动摩擦力打小的因素;@#@(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7)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1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五、物理定律、原理等规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 @#@ @#@ @#@2、力和运动的关系3、物体浮沉条件 @#@@#@4、阿基米德原理5、二力平衡的条件 @#@ @#@6、杠杆平衡条件@#@7、光的反射定律 @#@ @#@ @#@ @#@ @#@ @#@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9、光的折射规律 @#@@#@10、凸透镜成像规律11、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2、分子动理论 @#@ @#@@#@13、串、并联电路的分配规律14、欧姆定律15、焦耳定律 @#@ @#@ @#@ @#@ @#@@#@16、安培定则 @#@ @#@ @#@ @#@ @#@ @#@17、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8、能量守恒定律@#@六、仪器仪表@#@仪器名称主要用途原理@#@1、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2、秒表计时工具 @#@3、潜望镜:

@#@平面镜能改变光路和成像@#@4、小孔成像:

@#@光的直线传播@#@5、照相机:

@#@u>@#@2f倒立、缩小、实像@#@6、幻灯机:

@#@f<@#@u<@#@2f倒立、放大、实像@#@7、放大镜:

@#@u<@#@f正立、放大、虚像@#@8、天平、杆秤、案秤测量质量杠杆平衡条件@#@9、量筒量杯用于测量液体或间接测量固体体积@#@10、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11、重垂线水平器检验墙壁是否竖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12、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液体的热胀冷缩@#@13、压强计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14、气压计测量气体压强(一般用来测量大气压)@#@**15、抽气机、空气压缩机:

@#@利用气压与体积的关系@#@16、轮船:

@#@采用“空心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17、高度计:

@#@飞机、登山运动员测高度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18、塑料吸盘挂衣钩、抽水机:

@#@利用大气压@#@19、潜水艇:

@#@改变自身重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20、气球和飞艇:

@#@利用空气浮力升空的@#@21、密度计直接测量液体密度漂浮时浮力=重力@#@22、热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内能做功@#@23、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24、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25、变阻器、电阻箱改变电压电流,保护电路改变电阻线连入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26、电热器(电炉、电烙铁等)利用电来加热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27、电能表测量电功(即电路消耗的电能)@#@28、测电笔判断火线与零线 @#@29、小磁针检验磁场存在的仪器@#@30、电磁继电器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的通断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31、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磁感应现象@#@32、直流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现象@#@33、空气开关:

@#@电流的磁效应@#@34、指南针: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的北级在够地理的南极附近@#@35、高压锅:

@#@快速蒸煮食物增大锅内气压,提高水的沸点@#@36、太阳能热水器:

@#@黑色物体吸热本领大,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37、冰箱制冷:

@#@氟利昂或替代品(环戊烷)在冷冻室汽化吸热,经过压缩机压缩并在外面的冷凝器液化放热。

@#@@#@38、气垫船:

@#@运用了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减小摩擦阻力。

@#@@#@39、红外探测器和红外照相机:

@#@红外线的热效应@#@40、验钞机: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七、初中物理重要规律或定律@#@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光在均匀的介质中沿直播。

@#@@#@2、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1)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光的折射规律:

@#@@#@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a.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c.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当入射光线与界面垂直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反射角=入射角=0@#@

(2)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a.同上;@#@b.同上;@#@c.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同上。

@#@@#@(3)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

(1)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异侧照相机@#@

(2)u=2f倒立、等大、实像v=2f异侧@#@(3)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异侧幻灯机、投影仪@#@(4)u<@#@f正立、放大、虚像v>@#@u同侧放大镜@#@6、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7、二力平衡的条件:

@#@等大;@#@反向;@#@同物;@#@共线。

@#@@#@8、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

(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4)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5)不同的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

@#@@#@9、连通器原理:

@#@在连通器中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总保持相平。

@#@@#@*9、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10、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气体温度越高,压强越大;@#@气体温度越低,压强越小。

@#@@#@11、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流体中,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

@#@@#@12、物体的浮沉的条件:

@#@@#@F浮>@#@G上浮漂浮ρ液>@#@ρ物@#@F浮=G悬浮ρ液=ρ物@#@F浮<@#@G下沉ρ液<@#@ρ物@#@13、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14、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15、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6、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18、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17、欧姆定律:

@#@Ⅰ=U/R@#@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8、焦耳定律:

@#@Q=Ⅰ2Rt@#@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19、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20、分子动理论: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八、常用计算公式@#@速度:

@#@v=s/ts=vtt=s/v@#@密度:

@#@ρ=m/Vm=ρVV=m/ρ@#@重力:

@#@G=mg@#@压强:

@#@p=F/SF=pSS=F/pp=ρgh@#@计算浮力的公式:

@#@F浮=G排=ρ液gV排@#@F浮=F下-F上@#@F浮=G-G’@#@F浮=G物(悬浮或漂浮)@#@功:

@#@W=Fs=Pt@#@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Gh/Fs=G/nF(竖直克服重力做功)@#@η=W有用/W总=f/nF(水平克服摩擦做功)@#@功率:

@#@P=W/t=Fv@#@热量:

@#@Q=cm△t@#@燃料燃烧放热:

@#@Q=mq@#@电流:

@#@I=Q/tI=U/R@#@电压:

@#@U=W/Q=IR@#@电阻:

@#@R=U/I@#@电功:

@#@W=UIt=Pt(一切电路)@#@W=Ⅰ2Rt=U2/Rt(纯电阻电路)@#@电功率:

@#@P=UⅠ=W/t(一切电路)@#@P=U2/R=Ⅰ2R(纯电阻电路)@#@电热:

@#@Q=Ⅰ2Rt(一切电路)@#@Q=W=UIt=U2/Rt(纯电阻电路)@#@串联电路的特点:

@#@一等二加四正比@#@Ⅰ=Ⅰ1=Ⅰ2@#@U=U1+U2@#@R=R1+R2@#@U1/U2=R1/R2(分压原理)@#@W1/W2=P1/P2=Q1/Q2=R1/R2(正比)@#@并联电路的特点:

@#@一等二加四反比@#@Ⅰ=Ⅰ1+Ⅰ2@#@U=U1=U2@#@1/R=1/R1+1/R2@#@Ⅰ1/Ⅰ2=R2/R1(分流原理)@#@W1/W2=P1/P2=Q1/Q2=R2/R1(反比)@#@九、重要的物理常数@#@1、关于速度:

@#@@#@

(1)声速:

@#@340m/s(15℃空气中)@#@

(2)光在真空中(空气中)速度:

@#@@#@C=3×@#@108m/s=3×@#@105km/s@#@(3)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约4km/h)@#@(4)自行车正常速度约为4m/s(约15-20km/h)@#@(5)百米跑(冠军):

@#@10m/s@#@(6)蜗牛:

@#@1.5mm/s@#@(7)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

@#@约100km/h@#@2、关于中学生或成年人体上的常数:

@#@@#@

(1)身高:

@#@1.7m@#@

(2)质量:

@#@约50Kg-70kg@#@(3)体温:

@#@约37℃@#@(4)密度:

@#@约1g/cm3@#@(5)头发直径:

@#@约70μm@#@头发能承受的拉力:

@#@约1.5N@#@(6)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约1.5×@#@104Pa@#@(7)人长时间骑自行车的功率:

@#@约70W@#@(8)中学生爬楼的功率:

@#@约几百瓦@#@3、关于水的常数:

@#@@#@

(1)水的密度:

@#@1×@#@103kg/m3@#@

(2)水的比热:

@#@4.2×@#@103J/(kg.℃)@#@(3)冰的熔点:

@#@0℃@#@(4)水的沸点:

@#@100℃(标准大气压下)@#@4、关于电压:

@#@@#@

(1)一节干电池电压:

@#@1.5V@#@

(2)一节蓄电池电压:

@#@2V@#@(3)照明电压:

@#@220V@#@(4)动力电路电压:

@#@380V@#@(5)安全电压:

@#@不高于36V@#@5、关于家用电器的功率:

@#@@#@

(1)电视机:

@#@40—100W@#@

(2)普通白炽灯:

@#@15W-100W日光灯:

@#@3-40W@#@(3)家用冰箱:

@#@140-300W@#@(4)洗衣机:

@#@200W左右@#@(5)电饭锅、微波炉、空调、热水器、电水壶等属于大功率用电器:

@#@1000瓦→2000瓦左右@#@6、关于声音:

@#@@#@

(1)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2)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3)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4)人耳听觉范围:

@#@20HZ—20000HZ@#@7、关于物理课本:

@#@@#@

(1)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

@#@约200g@#@

(2)一本物理课本的长:

@#@约26cm@#@(3)一本物理课本的宽:

@#@约18.3cm@#@(4)一本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

@#@约42Pa@#@(5)将一本物理课本从地上拾到课桌上的功率:

@#@约几瓦(5W左右)@#@8、其它:

@#@@#@

(1)1m/s=3.6km/h@#@

(2)1kW/h=3.6×@#@106J@#@(3)1dm3的纯水的质量约为1kg@#@(4)教室里空气质量约为几百千克;@#@@#@(5)一只鸡蛋重约为0.5N(质量50g)@#@(6)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压强约0.5Pa;@#@@#@(7)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8)1标准大气压=1.01×@#@105Pa=760mmHg=10.34水柱@#@(9)分子的直径(或距离):

@#@约为10-10m@#@(10)一张纸的厚度:

@#@约70μm@#@(11)地球的半径:

@#@6400Km珠峰的高度:

@#@8848m@#@(12)体温计的范围:

@#@35-42℃分度值:

@#@0.1℃@#@(13)密度的关系:

@#@ρ汞>@#@ρ铅>@#@ρ铜>@#@ρ铁>@#@ρ铝(金属)@#@ρ水银>@#@ρ海水>@#@ρ水>@#@ρ酒精=ρ煤油(液体)@#@(14)g=9.8N/kg(它的意义是:

@#@质量1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9.8N)@#@(15)交流电:

@#@周期:

@#@0.02s;@#@频率:

@#@50HZ;@#@@#@电流方向1s改变100次@#@(16)汽油机的效率:

@#@20%--30%;@#@@#@柴油机的效率:

@#@30%--45%@#@十、物理学中的常量:

@#@@#@1、热:

@#@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 @#@ @#@ @#@ @#@ @#@体温计的量程:

@#@35℃~42℃ @#@ @#@分度值为0.1℃@#@ @#@ @#@ @#@ @#@ @#@ @#@水的比热:

@#@C水=4.2×@#@103J/(kg.℃)(最大)@#@2、速度:

@#@1m/s=3.6km/h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

@#@@#@时间差0.1s以上、声源与障碍物距离17m以上@#@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

@#@υ=340m/s @#@ @#@ @#@@#@ @#@ @#@ @#@ @#@ @#@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3×@#@108m/s=3×@#@105km/s@#@ @#@ @#@ @#@ @#@ @#@ @#@ @#@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υ=3×@#@108m/s@#@3、密度:

@#@ρ水=ρ人=103kg/m3 @#@ @#@ @#@ @#@ @#@单位换算1g/cm3=103kg/m3@#@ @#@ @#@1g/cm3=103kg/m3 @#@ @#@ @#@ @#@ @#@ @#@1L=1dm3 @#@ @#@ @#@ @#@ @#@ @#@1mL=1cm31m3=103dm3=106cm3@#@ @#@ @#@g=9.8N/kg水银的密度13.6×@#@103kg/m3@#@4、压强:

@#@单位换算1Pa=1N/㎡@#@一个标准大气压:

@#@p0=1.01×@#@105Pa=760㎜Hg=76cm汞柱≈10m水柱@#@5、电学:

@#@ @#@ @#@ @#@ @#@ @#@@#@ @#@ @#@动力电路的电压:

@#@380V @#@ @#@1度=1Kw.h=3.6×@#@106J@#@ @#@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50Hz(1s内50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100次)@#@十一、物理学史@#@1、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恒速前进:

@#@意大利伽利略@#@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

@#@法国笛卡尔@#@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英国牛顿@#@2、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德国奥托·@#@格里克@#@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

@#@意大利托里拆利@#@3、首先通过实验得到电流跟电压、电阻定量关系(即欧姆定律)@#@通过实验最先精确确定电流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

@#@@#@4、发现电流的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的(首先发现电和磁有联系)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电和磁的联系)1831年英国法拉第@#@5、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杠杆平衡条件(又叫杠杆原理):

@#@希腊阿基米德@#@6、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关系的法则(即安培定则):

@#@法国安培@#@7、电子的发现:

@#@英国汤姆生8、白炽灯泡的发明:

@#@美国爱迪生@#@9、小孔成像:

@#@最早记载于《墨经》10、光的色散:

@#@牛顿@#@11、氩气的发现:

@#@1894年英国瑞利(与化学家拉姆塞合作)@#@12、超导现象(零电阻效应)的发现:

@#@1911年荷兰昂尼斯@#@13、早期电话的发明:

@#@贝尔@#@14、电报机的发明:

@#@莫尔斯@#@15、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麦克斯韦@#@16、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十二、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1、区别“物理量”和“单位”:

@#@如“压强”属物理量,“帕斯卡、牛顿/米2”属单位;@#@“电功”属物理量,“焦耳、伏.安.秒”属单位。

@#@@#@2、区别“像”和“影”:

@#@平面镜成像、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倒影、影子、电影。

@#@@#@3、区别“保险丝”与“电阻丝”材料特点:

@#@电阻率大、熔点低(高)。

@#@@#@4、区别“静摩擦”与“滑动摩擦”:

@#@前者有相对运动趋势,后者有相对运动。

@#@@#@5、区别:

@#@“热”的含义:

@#@摩擦生热(内能)、吸放热(热量)、水很热(温度)。

@#@@#@6、题设中“变化”的物理量:

@#@如吸放热计算注意“升高”与“升高到”、“降低”与“降低到”的区别;@#@“加3V电压”与“增加3V电压”不同;@#@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

@#@@#@7、电路“识别”:

@#@对“电表”进行“处理”;@#@注意“短路”现象的确认。

@#@@#@8、注意可能存在的“空实”问题;@#@重视物体“浮沉”的判断。

@#@@#@9、压力、压强问题解题的一般思路:

@#@固体:

@#@先找压力F,再用p=F/S求压强;@#@液体:

@#@先用p=ρgh求压强,再用F=pS求压力。

@#@(特殊情况用特殊思路帮助分析)@#@10、液面升降问题:

@#@定性题如冰块熔化、抛物于水;@#@定量题(△h的确定)如柱形容器中水量一定:

@#@△h=V排/S容或△h=△V排/S容;@#@柱形容器中柱形物体位置不动加水(或放水):

@#@△h=△V排/S物或△h=V加水/(S容-S物)等。

@#@@#@11、基本电路故障分析:

@#@用电器开路、短路;@#@“两表一器”的接法等。

@#@@#@12、电表、电灯、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等的安全问题。

@#@@#@13、电磁继电器的“两部分”电路(彼此绝缘):

@#@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14、机械类问题:

@#@杠杆平衡的判定;@#@“最省力”问题;@#@“变形”杠杆;@#@力“变大变小”与“省力费力”问题;@#@不同形式的动滑轮;@#@用“功的原理”或“机械效率”解题看题设是否考虑机械重力、机械摩擦与绳重等。

@#@@#@15、可能存在的“两解”问题;@#@注意数据的处理:

@#@“进一法”与“去尾法”等。

@#@@#@16、区别: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平衡力”与“非平衡力”;@#@“高压输电”与“高压触电”;@#@“磁场”与“磁感应线”;@#@“发电机”与“电动机”原理与能量转化;@#@“电流的磁效应”与“电磁感应”;@#@影响“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因素与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R一定,P实/P额=(U实/U额)2。

@#@等。

@#@@#@十三、生活中的物理:

@#@@#@一)关于白炽灯@#@1、构造:

@#@@#@

(1)为什么用钨做灯丝?

@#@因为钨的电阻率大、熔点高。

@#@@#@

(2)灯丝为什么做成螺旋状?

@#@为了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灯丝温度。

@#@@#@(3)外形为什么要做成梨形的?

@#@当灯泡做成梨形后,高温下的金属钨升华产生的钨蒸气随气流上升,遇到颈部温度较低的玻璃时,钨蒸气凝华而沉积下来,灯泡的下部就不易因变黑而影响照明了。

@#@@#@(4)为什么灯泡内要抽成真空或充入惰性气体?

@#@为了防止灯丝氧化,阻碍钨的升华;@#@提高灯丝的使用寿命。

@#@@#@(5)为什么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的灯泡灯丝粗细不同?

@#@@#@因为相同长度的灯丝,越粗电阻越小,反之越大,根据P=U2/R可判断,灯丝越粗的灯泡,其额定功率越大,灯丝越细的灯泡,其额定功率越小。

@#@@#@2、原理:

@#@@#@

(1)白炽灯根据什么原理工作的?

@#@根据电流的热效应。

@#@@#@

(2)白炽灯的亮度有什么决定?

@#@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越亮,反之越暗。

@#@@#@(3)白炽灯发光时的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3、使用:

@#@@#@

(1)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为什么会发黑?

@#@构成灯丝的金属钨先升华后凝华附着在灯泡的内壁上。

@#@@#@(2";i:

8;s:

2743:

"深圳市矩形科技有限公司,1,路灯监控系统,路灯监控系统功能概述路灯监控系统结构图路灯监控系统控制功能系统配置,深圳市矩形科技有限公司,2,路灯监控系统功能概述,监控系统能显示其监控范围内的全部被监控对象(如路灯,景观灯等)的工作状态、巡测数据(如电压、电流等)、运行状态等。

@#@控制中心还可以实时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

@#@目前是开灯状态还是关灯状态,控制箱门是打开还是关闭,当前的电流、电压等,自动实现路灯的断路、开路控制,从而达到对每条回路路灯的遥观、遥测、遥控.,深圳市矩形科技有限公司,3,路灯监控系统结构图1,中控室PC,ADSL,Internet,移动无线网络,TCP/IP,GPRS模块,V80,路灯,移动无线网络,GPRS模块,V80,路灯,移动无线网络,GPRS模块,V80,路灯,移动无线网络,GPRS模块,V80,路灯,深圳市矩形科技有限公司,4,路灯监控系统结构图2,光控检测(可选),空开检测,接触器检测,温度检测(变压器),电压检测(通过电量表),电流检测(通过电量表),接触控制,指示灯,V80,深圳市矩形科技有限公司,5,路灯监控系统控制功能,监控系统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景观灯和路灯控制要求,把全市景观灯(装饰灯)和路灯设计成不同的若干功能组,分别采用时控方案、光控方案或时控和光控相结合的控制方案,自动遥控开/光景观灯、全夜灯、半夜灯。

@#@系统操作人员可设置修改各个控制终端、修改开关灯期间日出日落时间、修改夜景装饰灯的开关灯时间等。

@#@,深圳市矩形科技有限公司,6,路灯监控系统控制功能,实现对所有分控点的自动(或遥控)群开,群关,每组分控点的自动(或遥控)群开、群关,以及单个分控点的自动(或遥控)开关灯。

@#@,深圳市矩形科技有限公司,7,路灯监控系统控制功能,系统能按设定的时间周期自动进行定时巡测,实时监视各监控终端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并接收故障告警信息。

@#@,深圳市矩形科技有限公司,8,路灯监控系统控制功能,报警内容包括:

@#@空开跳闸、线路偷盗、接触器失控、控制柜/箱变非正常开门、超高温等。

@#@,深圳市矩形科技有限公司,9,系统配置,一、硬件部分二、软件部分,深圳市矩形科技有限公司,10,系统配置,硬件部分(标准)1、PC电脑2、音响3、ADSLMODEM4、控制柜5、V80控制器6、GPRS模块7、电量表8、电流互感器9、变压器10、空开、接触器、传感器11、GPRS流量包月数据卡软件部分专用监控控制软件(可向厂家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