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交底书样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459689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利技术交底书样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利技术交底书样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利技术交底书样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利技术交底书样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利技术交底书样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专利技术交底书样板.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专利技术交底书样板.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利技术交底书样板.doc

《专利技术交底书样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利技术交底书样板.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利技术交底书样板.doc

专利技术交底书样板

(涉及产品配方、制备工艺、产品应用)

项目:

一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

一、所属技术领域(即其直接所属或应用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培养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

二、背景技术(即现有技术),包括以下内容:

简要说明与本发明的产品配方、制备工艺、产品应用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相关内容,如现有产品的现状、发展、工艺、方法步骤、工艺条件;客观地指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以及存在这些问题和缺点的原因。

幼苗培育在对植株成长过程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目前实验室所采用的培养盒是简单的塑料培养盒,对于幼苗培育的成活率不高,其不具有自动补水、控温等功能,经常需要依赖外部环境,然而幼苗过于脆弱,需要更好的环境成活率才能提高。

三、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指出本发明的产品配方、制备工艺、产品应用要解决哪些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其结构合理,易于装配,具有通风、控温、补水及补光功能,对植苗培育效果好。

四、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

详细写出要申请的产品配方;制备工艺的操作步骤,以及各个步骤的反应所需的物质、所需物质的数量,工艺条件:

如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的范围,如温度为70~100℃;产品详细应用方法和结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包括培养盒体,所述的培养盒体包括设有开口的下盒体、设有开口的上壳体、一对具有观察窗的侧面板及一对门框;所述的侧面板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扣,侧面板下端内侧设置有卡座,侧面板两侧纵向设置有导线孔;所述的下盒体与上壳体的开口端分别设置有与卡扣相互适配的卡槽;所述的一对门框是通过侧面板的边沿分别粘合在培养盒体的正反面,与两块侧面板形成封闭式的培养盒体结构;

所述的上壳体包括设置在内壁面与通风口连通的若干排风扇、电源、PM2.5检测盒、LED灯及用于安装LED灯的灯座;所述的排风扇、电源、PM2.5检测盒与LED灯均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互电连接;

所述的下盒体包括设置在内部的水循环系统以及卡接在卡座上与开口相互适配的种植箱体;所述的种植箱体包括若干种植杯、设置在种植杯侧边的连通管、设置在连通管顶部带有滴管出口的滴管头;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底部具有排水孔的水箱、与连通管相互连通的软管及用于连通水箱与软管的水泵。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的下盒体底部设置有四个滑轮。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的灯座内设置有光线传感器。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的种植箱体上部设置有种植面。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的种植杯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的侧面板与门框上均粘贴有亚克力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盒体侧面还设置有与导线孔连通的出线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壳体外壁面设置有与电源相互电连接的电源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的灯座是与上壳体开口相互配合的矩形框体结构,所述的灯座是通过螺丝固定在上壳体的开口上。

五、本发明创造的效果和优点:

结合本发明的产品配方、制备工艺、产品应用写明其与现有工艺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比如产率、质量、精度和效率的提高,能耗、原材料、工序的节省;加工、操作、控制、使用的简便,环境污染的治理或根治等。

有数据证明有优良效果的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侧面板采用卡扣式与上、下盒体连接,拆装方便,易于装配,下盒体设置有水循环系统,水份补充方便,上盒体设置的排风扇、PM2.5检测盒及LED灯用于检测内部空气状况及促进光合作用,侧面设置有观察窗,可以随时监视及观赏盒体内部情况,其通风、控温、补水及补光功能效果好,对植苗培育效果好。

六、附图及附图的简单说明:

如有工艺流程的可提供工艺流程或设备或产品等的示意图,以便能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不提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的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的种植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4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的侧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5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

1、下盒体,11、种植箱体,12、种植杯,121、连通管,122、滴管头,2、上壳体,21、排风扇,22、电源,23、PM2.5检测盒,221、电源开关,3、侧面板,31、卡扣,32、卡槽,33、导线孔、34、卡座、331、导线,4、门框,5、LED灯,51、灯座,6、水箱,61、软管,611、排水孔,62、水泵。

附图注意事项

一、申请发明专利(如有附图)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应当提交说明书附图,一式一份。

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说明书附图中应当有表示要求保护的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的附图,不得仅有表示现有技术的附图,或者不得仅有表示产品效果、性能的附图。

三、附图首页用此页,续页可使用同样大小和质量相当的白纸。

纸张只限使用正面,四周应当留有页边距:

左侧和顶部各25毫米,右侧和底部各15毫米。

四、图的布局

1.附图应当尽量竖向绘制在图纸上,彼此明显分开。

当零件横向尺寸明显大于竖向尺寸必须水平布置时,应当将附图的顶部置于图纸的左边,一页图纸上有两幅以上的附图,且有一幅已经水平布置时,该页上其他附图也应当水平布置。

2.一幅图无法绘在一张纸上时,可以绘在几张图纸上,但应当另外绘制一幅缩小比例的整图,并在此整图上标明各分图的位置。

五、图的编号

附图总数在两幅以上的,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此编号与图的编页无关),并在编号前冠以“图”字,例如图1,图2。

该编号应当标注在相应附图的正下方。

只有一幅图时不必编号。

六、图的绘制

1.应当使用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制图工具和黑色墨水绘制,线条应当均匀清晰、足够深,不得着色和涂改,不得使用工程蓝图。

2.剖视图应当标明剖视的方向和被剖视的图的布置。

3.剖面线间的距离应当与剖视图的尺寸相适应,不得影响图面整洁(包括附图标记和标记引出线)。

4.图中各部分应当按比例绘制。

5.附图的大小及清晰度,应当保证在该图缩小到三分之二时仍能清晰地分辨出图中各个细节,以能够满足复印、扫描的要求为准。

七、图中文字

除一些必不可少的词语外,例如:

“水”“蒸气”“开”“关”“A-A剖面”,图中不得有其他的注释。

八、附图标记

附图标记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申请文件中表示同一组成部分的附图标记应当一致,但并不要求每一幅图中的附图标记连续,说明书文字部分中未提及的附图标记不得在附图中出现。

九、说明书附图应当在每页下框线居中位置顺序编写页码。

七、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产品配方、制备工艺、产品应用的具体实施例,列举2~4个,实施例中将参数、步骤具体化,并附上相关的试验和检测结果(如果有),具体化程度应达到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所描述的内容能够重现本发明即可。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5所示的一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包括培养盒体,所述的培养盒体包括设有开口的下盒体1、设有开口的上壳体2、一对具有观察窗的侧面板3及一对门框4;所述的侧面板3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扣31,侧面板3下端内侧设置有卡座34,侧面板3两侧纵向设置有导线孔33;所述的下盒体1与上壳体2的开口端分别设置有与卡扣31相互适配的卡槽32;所述的一对门框4是通过侧面板3的边沿分别粘合在培养盒体的正反面,与两块侧面板3形成封闭式的培养盒体结构;所述的下盒体1底部设置有四个滑轮。

所述的侧面板3与门框4上均粘贴有亚克力面板。

所述的下盒体1侧面还设置有与导线孔33连通的出线口。

如图3所示的一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所述的上壳体2包括设置在内壁面与通风口连通的若干排风扇21、电源22、PM2.5检测盒23、LED灯5及用于安装LED灯5的灯座51;所述的排风扇21、电源22、PM2.5检测盒23与LED灯5均是通过导线331与外部电源相互电连接;所述的灯座51内设置有光线传感器。

所述的上壳体2外壁面设置有与电源22相互电连接的电源开关221。

所述的灯座51是与上壳体2开口相互配合的矩形框体结构,所述的灯座51是通过螺丝固定在上壳体2的开口上。

如图4所示的一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所述的下盒体1包括设置在内部的水循环系统以及卡接在卡座34上与开口相互适配的种植箱体11;所述的种植箱体11包括若干种植杯12、设置在种植杯12侧边的连通管121、设置在连通管121顶部带有滴管出口的滴管头122;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底部具有排水孔611的水箱6、与连通管121相互连通的软管61及用于连通水箱6与软管61的水泵62。

所述的种植箱体11上部设置有种植面7。

所述的种植杯12上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侧面板3采用卡扣式与上、下盒体连接,拆装方便,易于装配,下盒体1设置有水循环系统,水份补充方便,上盒体设置的排风扇21、PM2.5检测盒23及LED灯5用于检测内部空气状况及促进光合作用,侧面设置有观察窗,可以随时监视及观赏盒体内部情况,其通风、控温、补水及补光功能效果好,对植苗培育效果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

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