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007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

《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现代作家Word下载.docx

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

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

“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

小诗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往事》、《山中杂记》、《寄小读者》、《关于女人》等。

  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

著名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和重要成员之一。

许地山的创作既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时反映社会人生问题,同时又具有某种宗教色彩的倾向。

他的作品从前期到后期有一个现实主义因素不断加强的过程。

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春桃》就是其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加强的作品。

此外,他还有短篇小说《在费总理的客厅里》、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和散文集《空山灵雨》。

  茅 

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家。

“茅盾”是发表《幻灭》时起使用的笔名。

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

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散文代表作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巴 

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现代小说大家。

小说代表作有长篇《灭亡》及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

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神。

鬼。

人》等;

散文集有《海行》、《旅途随笔》、《生之忏悔》、《点滴》、《随想录》等。

  老 

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小说代表作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包括《惶恐》、《偷生》、《饥荒》三部)、《鼓书艺人》等;

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

  柔 

石(1902~1931),原名赵平福,又名平复,少雄。

左翼文学的代表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

小说代表作有长篇《旧时代之死》,中篇《二月》,短篇《为奴隶的母亲》等。

另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等。

  萧 

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

“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独有风格的女作家。

写作特点是小说散文化。

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生死场》,短篇《小城三月》等。

  沈从文(1904~1988),原名沈岳焕。

尤其善于描写湘西边地的人情风土,被称作乡土小说别具一格的代表。

沈从文的创作取材极广,艺术手法灵活多样,但他最执著追求表现的是那种纯真的带有某种原始意味的人性美,他在山清水秀的湘西边地苦苦地构筑他的人生形态。

《边城》是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

此外,他还有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西》和《湘行散记》等。

  废 

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

田园牧歌风格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曾经因题材的“故乡性”和情调的乡土性被认为是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中的一员,30年代的创作由被归入“京派作家”。

他的小说以其特有的散文化倾向和归隐情绪而在现代小说史上呈现独特的风格。

小说代表作有长篇《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短篇《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桃园》、《菱荡》等。

  穆时英(1912~1940),笔名伐扬、匿名子等。

“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作家,有“中国新感觉派的圣手”之称。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処女的感情》等;

短篇有《南北极》、《上海的狐步舞》、《街景》等。

  施蛰存(1905~2003),“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作家。

短篇小说集代表作有《上元灯》、《将军的头》、《梅雨之夕》等。

散文集有《灯下集》、《待旦录》等。

  张天翼(1906~1985),讽刺幽默风格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其小说的特点是“含笑的泪”。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从空虚到充实》、《脊背与釢子》、《速写三篇》等;

长篇《鬼土日记》、《洋泾浜奇侠》;

中篇《清明时节》;

短篇《包氏父子》、《华威先生》等。

  沙 

汀(1904~1992),原名杨朝熙,又名杨子青。

讽刺批判风格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

以现实主义的方法深刻描绘了四川农村和城镇的黑暗生活画面,表现手法严谨、简洁、含蓄深沉,在客观冷静的描写中体现出鲜明倾向。

擅长讽刺手法,情节集中,戏剧性强,通过特定环境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描写表达出感情。

作品语言质朴、幽默、口语化,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法律外的航线》、《兽道》等;

短篇《代理县长》、《在祠堂里》、《在其香居茶馆里》;

长篇“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艾 

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

写实与抒情风格相融合的代表作家。

他的小说创作取材丰富多样,但大多取自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塑造人物形象时,善于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倾向于挖掘人物身上的积极因素。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南行记》、《荒地》等;

短篇《人生哲学的一课》、《山峡中》、《石青嫂子》等;

长篇《丰饶的原野》、《故乡》、《山野》等。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

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家。

他是“五四”以来在民族化、大众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的作家,他的小说多取材于北方的农村生活,表现新旧交替时代中农民思想意识的变化和新旧思想的斗争,在结构上吸收了传统小说、评书的特点,语言通俗生动,幽默有趣,给人以轻松之感。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二黑结婚》,中篇《李有才板话》,长篇《李家庄的变迁》等。

  孙 

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

解放区代表作家。

他的小说清新优美,以诗意表现生活见长, 

  常常以战争为背景,但并不正面写战争,常常在战争中吟咏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

小说代表作有《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

长篇《风云初记》;

作品集《白洋淀记事》等。

  丁 

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

现代著名女作家,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家。

“丁玲”是她发表小说《梦珂》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小说代表作有短篇《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水》、《田家冲》、《一颗未出膛的子弹》、《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等;

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韦护》。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

解放区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有通讯报告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特写集《南下记》、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

现代著名学者、作家。

文学创作的代表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短篇小说集《人。

兽》;

长篇小说《围城》。

  张爱玲(1921~1995),现代著名女作家,小说大家。

人类情感的残缺和人生的孤独苍凉是她小说创作的基调。

代表作有散文集《流言》;

短篇小说集《传奇》;

短篇小说《金锁记》、《倾城之恋》;

长篇小说《十八春》等。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从创作新诗步入文坛,但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

他的散文感情真挚,往往取材者小,所见者大,情景交融,语言华美而质朴,显示出严禁洗练、朴素清新的创作风格。

他最早创作的散文名篇有《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等,后又创作了《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背影》、《荷塘月色》等颇具影响的散文。

朱自清的散文结集主要有《踪迹》、《背景》、《你我》、《欧游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周作人(1885~1967),鲁迅的二弟。

现代散文大家。

“五四”时期,周作人一面积极倡导“为人生”的创作主张和以人道为核心的“人的文学”的理论,积极推进文学革命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大力提倡发展现代散文,1921年6月,他发表了一篇名为《美文》的短评,鼓励“治新文学的人”大胆尝试现代小品散文,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积极推进它的 

发展和繁荣。

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苦茶杂记》、《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等;

散文名篇有《故乡的野菜》、《乌蓬船》、《苍蝇》、《苦雨》、《鸟声》、《喝茶》等。

  钟敬文(1903~2002) 

  现代散文家、诗人、民俗学家、文艺评论家。

散文集有《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上散记》等;

散文名篇有《西湖的雪景》等;

另有诗集《海滨的二月》、《未来的春》等。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

中国30年代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家和诗人。

他先以“汉园三诗人”之一享誉文坛,后创作了《画梦录》、《刻意集》、《还乡杂记》、《星火集》等。

在他30年代的抒情散文中,主要书写孤独灵魂的忧郁、内心的波动和空灵的幻想,表现了一位囿于书斋、脱离现实的知识青年的忧郁、迷惘情绪和孤独、寂寞的心境。

他的散文看似扑朔迷离,实则新奇别致,常于飘忽的幽灵、朦胧的幻觉和富有色彩与乐感的语言文字中完成一种美文的建构。

  李广田(1906~1968)现代散文家、诗人。

“汉园三诗人”之一,在诗歌创作的同时也从事散文创作,他的散文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代表作有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灌木集》等。

散文名篇《山之子》等。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

现代散文家、画家、翻译家。

其作品有丰富的社会文化蕴含,尤其善以儿童的眼光来揭示成人世界的本质。

在早期散文作品中,他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对于人世间虚伪、卑俗、自私的憎恶,读儿童的真诚、纯洁、聪明的赞美,充满清幽玄妙的情趣。

后期散文透出强烈爱憎之情,有诙谐峭拨的风格。

散文代表作有《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教师日记》、《帅真集》等。

  梁遇春(1906~1932),别名驭聪,又名秋心。

现代散文家,优秀的散文文体家,郁达夫称之为“中国的爱利亚”。

代表作有散文集《春醪集》、《泪与笑》等,散文名篇《“失掉了悲哀”的悲哀》、《春潮一刻值千金》等。

  梁实秋(1902~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

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杂文集《骂人的艺术》、散文集合《雅舍小品》、《秋室杂忆》、《文学因缘》等,散文名篇《雅舍》、《汽车》。

  唐 

弢(1913~1990),原名唐端毅。

现代文学史家、杂文家。

代表作有杂文集《推背集》、《海天集》、《边鼓集》、《横眉集》、《松涛集》、《落帆集》,散文名篇《桥》等。

  林语堂(1895~1976),原名林和乐,林玉堂。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剪拂集》、《大荒集》、《自己的话》;

散文名篇《祝土匪》、《论趣》、《说文妖》等;

小说代表作有《京华烟云》、《红牡丹》、《风声鹤唳》、《朱门》等。

  瞿秋白(1899~1935),原名瞿双。

现代文化名人、作家、理论家。

20年代所作《饿乡纪程》、《赤都心史》被视为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最初萌芽之作。

30年代编有《鲁迅杂感选集》并作重要序言。

散文名篇有《暴风雨之前》、《一种云》等。

  夏 

衍(1900~1996),原名沈乃熙,又名沈端先。

现代文化活动家、剧作家。

1936年所作《包身工》与宋之地的同年发表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被视作中国现代报告文学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

戏剧代表作有《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心防》、《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等。

  胡 

适(1891~1962),现代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拉开文学革命的序幕。

1920年3月,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另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公开发表的话剧剧本《终身大事》。

  郭沫若(1892~1978),现代新诗的开拓者、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代表诗集有《女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新诗集)、《星空》、《前茅》、《瓶》、《恢复》等;

诗歌名篇《凤凰涅盘》、《晨安》、《天狗》、《地球,我的母亲》等。

历史剧代表作有《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聂嫈》)、《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等。

小说代表作有《我的童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和《漂流三部曲》(包括《歧路》、《炼狱》、《十字架》)等。

  闻一多(1889~1946),新月社代表诗人,“新诗格律化”的倡导者。

作为新月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提出了诗歌的“三美”主张(“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代表诗集有《红烛》、《死水》;

诗歌名篇《死水》、《发现》等。

  殷 

夫(1909~1931),又名白莽,原名徐白。

“红色鼓动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

代表作诗集有《孩儿塔》等;

诗歌名篇有《血字》、《我们》、《别了,哥哥》等。

  冯 

至(1905~1993),沉钟社代表诗人,曾被鲁迅称作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代表诗作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它》、《十四行集》,诗歌名篇《我是一条小河》、《蛇》、《北游》等;

散文集《山水》和小说《伍子胥》。

  徐志摩(1896~1931),新月派代表诗人。

代表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

诗歌名篇《沙扬娜拉》、《再别康桥》、《海韵》等;

另有散文集《落叶》、《轮盘》、《巴黎的鳞爪》、《自剖》等。

  李金发(1900~1976),中国现代文学史象征派诗人的代表。

早年留学法国,受“五四”文学革命的影响,于1920年在法国开始创作白话诗。

20年代中期以后,接连出版了《微雨》(1925年)、《为幸福而歌》(1926年)、《食客与凶年》(1927年)三本新诗集。

李金发在国外创作的这些诗歌,明显吸收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营养。

他留法期间,正值法国诗坛象征主义盛行,波特莱尔的《恶之花》以及马拉美、魏伦尔等法国象征派诗人极其诗作,对李金发诗歌创作的思想情调和艺术技巧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以法国象征派诗歌以梦幻来取代显示和以颓废为美丽的“世纪末”思想,更引起了李金发的强烈共鸣,这一点深深地反映在他整个诗歌创作中。

  戴望舒(1905~1950),30年代中国“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

代表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

诗歌名篇有《雨巷》(因此享有“雨巷诗人”的美誉)、《断指》、《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田 

间(1916~1985),原名童天鉴。

街头诗的发起人,被闻一多称作为“时代的鼓手”。

代表诗集有《中国牧歌》、《中国农村的故事》、《给战斗者》、《她也要杀人》等;

诗歌名篇有政治抒情长诗《给战斗者》以及街头诗《毛泽崬同志》、《义勇军》、《呵,游击司令》、《给饲养员》、《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等。

  臧克家(1905~2004),享有“农民诗人”、“泥土诗人”的称号。

代表诗集有《烙印》、《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等,诗歌名篇有《老马》、《有的人》等。

  卞之琳(1910~2000),“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

代表诗集有《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等;

诗歌名篇有《断章》、《淘气》、《圆宝盒》、《距离的组织》、《尺八》等。

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

堪称“中国诗坛的泰斗”。

代表诗集有《大堰河》、《旷野》、《北方》、《向太阳》、《他死在第二次》、《火把》、《黎明的通知》、《献给乡村的诗》等;

诗歌名篇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手推车》、《我爱这片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

  绿 

原(1922~ 

),原名刘仁甫,笔名刘半九。

“七月”派代表诗人之一。

代表诗集有《童话》、《集合》(抒情短情诗集)、《又是一个起点》(长篇政治抒情诗集)等;

诗歌名篇有《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诗与真》、《诗人》、《你是谁?

》、《复仇的哲学》、《颤抖的钢铁》等。

  牛 

汉(1923~ 

),本名史成汉,又名牛汀。

代表诗集有《彩色的生活》、《温泉》、《蚯蚓和羽毛》、《沉默的悬崖》等;

诗歌名篇有《种子有翅膀》、《鄂尔多斯草原》、《地下的声音》、《驼队的摇篮》、《夜的憧憬》、《悼念一棵枫树》、《根》等。

  穆 

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

“九叶”诗派最重要的代表诗人。

代表诗集有《探险队》、《旗》、《蛇的诱惑》等;

诗歌名篇有《野兽》、《蛇的诱惑》、《赞美》、《诗八首》、《自然底梦》、《森林之梦》、《隐现》等。

  郑 

敏(1920~ 

),“九叶”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代表性诗篇有《诗集1942-1947》、《寻觅集》、《心象》、《早晨,我在雨里采花》等;

诗歌名篇有《树》、《金黄的稻束》、《生的美:

痛苦、斗争,忍受》、《人力车夫》、《马》、《时代与死》、《清道夫》等。

  袁可嘉(1921~ 

代表性诗篇有《沉钟》、《岁暮》、《空》、《南京》、《上海》、《进城》、《难民》等;

诗论集有《新诗现代化》、《新诗戏剧化》、《对于诗的迷信》等。

  李 

季(1922~1980),解放区代表诗人,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等。

  袁水拍(1916~1983),现代诗人、翻译家。

代表作有政治讽刺诗《马凡陀的山歌》、《马凡陀的山歌续集》等。

  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巽甫。

独幕戏剧创作的代表作家,被称为中国“独幕剧的圣手”。

代表剧作有《一只马蜂》、《亲爱的丈夫》、《酒后》、《压迫》、《瞎了一只眼》、《北京的空气》、《三块钱国币》、《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等。

  欧阳予倩(1889~1962),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

代表剧作有《泼妇》、《回家以后》、《屏风后》、《忠王李秀成》、《桃花扇》等。

  曹 

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

现代话剧住主要的代表作家之一,曹禺及其代表作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四大名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另有剧作《蜕变》等,并将巴金小说《家》改编为话剧。

汉(1889~1968),原名田寿昌。

现代著名剧作家和诗人。

代表剧作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南归》、《梅雨》、《回春之曲》、《丽人行》。

  陈白尘(1908~1994),原陈增鸿、陈征鸿。

讽刺喜剧和历史剧创作的代表作家。

代表剧作有《征婚》、《恭喜发财》、《魔窟》、《乱世男女》、《禁止小便》、《结婚进行曲》、《升官图》、《岁寒图》等讽刺喜剧;

《虞姬》、《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等历史剧。

梁启超(1873--1929):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 

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光绪举人。

曾从康有为学,等与康有为一起主张变法维新,人称“康梁”。

1896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试,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1895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

次年主讲长沙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

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

1898年入京,以六品衔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

戊戌变法失败,逃亡日本。

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

其所介绍的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

辛亥革命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拥护袁世凯,出任司法总长。

1916年发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

后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

五四时期,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为孔孟之道是社会主义“最精要的论据”。

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

著作弘富,后人编为《饮冰室合集》。

黄节(1873--1935) 

近代诗人。

字晦闻,广东顺德人。

早年与章炳麟等在上海 

创立国学保存会,并参加南社,以诗文鼓吹革命。

辛亥革命后为北京大学教授,政治态度趋于保守。

所著有《兼葭楼诗》、《汉魏乐府风笺》、《曹子建诗注》、《谢康乐诗注》等。

陈去病(1874--1933):

字佩忍,号巢南,原名庆林,江苏吴江人。

早年要求变法维新,后参加同盟会。

为南社创始人之一。

其诗颇多悲愤国事之作。

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后任东南大学教授等职,政治思想日趋消极。

所著有《浩歌堂诗钞》。

又曾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提倡戏剧改革。

陈天华(1875--1905):

近代民主革命家。

字星台,号思黄。

湖南新化人。

1903 

年留学日本,与邹容等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并与黄兴等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次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准备在长沙起义。

起义未成,流亡日本。

1905年参加发起同盟会,任《民报》编辑。

12月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的斗争,愤而投海自杀,所留绝命书,鼓励同志誓死救国。

所作《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宣传革命思想,在当时影响甚大。

另撰有小说《狮子吼》。

遗著编为《陈天华集》。

秋瑾(1879--1907):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

山 

阴(今浙江绍兴)人。

1904年赴日本留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次年以光复会员加入同盟会。

1906年为反对日本取缔留学生而归国,在上海发刊《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

1907年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联络金华、兰溪等地会党,组织光复军,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