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施工监理细则word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7248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灰土施工监理细则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灰土施工监理细则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灰土施工监理细则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灰土施工监理细则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灰土施工监理细则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灰土施工监理细则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灰土施工监理细则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灰土施工监理细则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灰土施工监理细则word版Word格式.docx

《灰土施工监理细则word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土施工监理细则word版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灰土施工监理细则word版Word格式.docx

(3)重型击实仪;

(4)石灰剂量测定设备;

(5)二灰土试件制备与抗压强度测定设备;

(6)标准养护室;

(7)底基层密度检测设备。

1.1.3对路基顶面作全面检查

(1)路基外形检查

路基外形检查内容主要有路基的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

(2)路基强度检查

、碾压检查:

用12~15吨三轮压路机以低档速度(1.5~1.7km/h)沿路基表面作全面检查(碾压3~4遍),不得有松散和弹簧现象。

发现表土过干、表面松散应予以铲除,防止形成薄层,待底基层施工时以二灰土找平。

当松散层较厚时,清除后按挖补处理;

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开挖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弯沉检查:

用BZZ-100标准车以规定频率检查路基表面回弹弯沉,按测试季节算出代表弯沉值,应不大于设计算得的允许值。

(3)路基沉降检查

路基顶面检查内容、频率与标准见表1。

压实度规定值按设计文件执行。

表1路基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规定值和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压实度(%)

零填及路基上路床(cm)

0~40

95

密度法:

每2000㎡每压实层4处

路堤(cm)

上路床

下路床

40~80

上路堤

80~140

93

下路堤

>

40

90

弯沉(0.01)

不大于设计计算值

纵断高程(㎜)

+10,-15

水准仪:

每200m测4断面

中线偏位(㎜)

50

经纬仪:

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

宽度(㎜)

不大于设计值

米尺:

每200m测4处

平整度(㎜)

15

3m直尺:

每200m测4处×

3尺

横坡(%)

±

0.5

边坡

不陡于设计值

抽查每200m测4处

1.2混合料组成设计

1.2.1材料要求

(1)石灰:

要符号Ⅲ级或Ⅱ级以上石灰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石灰要分批进料,做到既不影响施工进度,又不过多存放:

应尽量缩短堆放时间,如存放时间稍长应予覆盖,并采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

(2)粉煤灰:

粉煤灰中SIO2、AL2O3和Fe2O3总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应超过20%,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2/g。

(3)土:

应采用塑性指数12~20的粘土(亚粘土),有机质含量》10%的土不得使用。

(4)水:

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有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1.2.2料组成设计

(1)取土地实际使用并具有代表性的各种材料,按不同的配合比制备至少五组混合料,控制范围:

消石灰与粉煤灰度比例宜为1:

2~1:

4,石灰粉煤灰:

土=30:

70~40:

60。

(2)用重型击实法确定各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3)在最佳含水量状态,按要求的压实度(对于稳定细粒土按重型击实标准95%)制备混合料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6天,浸水一天后取得无侧限抗压强度。

(4)二灰土试件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的代表值应大于等于0.6Mpa。

(5)试件室内试验结果抗压强度的代表值,按下式计算:

R代=R(1-ZaCu)

式中:

R代―――该组试件抗压强度的代表值,Mpa

Cu―――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a-――保证率系数,Za=1.645

R―――该组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Mpa

(6)取符合强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为二灰土地生产配合比,用重型击实法求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报总监批准后,用于工程施工。

(7)二灰土试件的标准养护条件是:

将制好的试件脱模称量后,应立即放到相对湿度95%的密封湿气箱或相对湿度95%的养护室内养生,养护温度为25℃±

2℃,养生期的最后一天(第7条),将试件浸泡在水中,水的深度应使水面子试件顶上约2.5cm。

浸水的水温应于养护温度相同。

在浸泡水前,应再次称试件的质量,在养生期间试件质量损失不中超过1g,质量损失超过此规定的试件,应该作废。

将浸水一昼夜的试件从水中取出,用软布吸去试件表面的可见自由水,并称试件的质量。

(8)对塑性指数8~12、液限小于50%,有机质含量≦10%的粉砂土,应在石灰、粉煤灰土中外加1~2%的水泥。

可选用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使二灰土混合料满足抗压强度的规定。

掺加水泥的二灰土应及时碾压,防止水泥失效。

(9)对于塑性指数大于20、自由膨胀率≧65%、有机质含量≦10%的高塑性土,根据土的塑性指数,需在工地上将土源分别掺入一定剂量(3~5%)生石灰粉拌匀,闷置7天进行改性,测定其自由膨胀率和塑性指数。

选取改性后土的自由膨胀率Fs<

40%,且塑性指数为18~20的掺灰剂量作为高塑性土改性的石灰剂量,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应选用低的石灰剂量作为改性土用石灰度掺量。

将改性后的土中生石灰加二灰土用消石灰和粉煤灰之和以不超过二灰土总质量40%为宜,且改性用生石灰加上二灰土用消石灰之和与粉煤灰质量比以小于1:

2为宜。

1.3铺筑试铺段

正式开工之前,应铺筑二灰土底基层试铺段,长度不少于单幅100m。

采用路拌法作一次性摊铺碾压。

试验段的拌和、摊铺、碾压等各道工序按现行路面基层施工规范执行。

试验段要决定的主要内容如下:

(1)用于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混合料的配合比。

(2)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3)标准的施工方法。

、材料的摊铺方法和适用的机具;

、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拌和遍数;

、新老路搭接处的拌和;

、整平和整形合适当机具和工艺方法;

、压实机具的选择与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⑥、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

(4)每一作业段的合理长度。

(5)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等。

(6)质量检验内容、检验频率及检验方法。

(7)试验路面质量检验结果。

检验标准将见表2,其中试验段的检验频率应是标准中规定正式路面的2-3倍。

当使用的原材料和混合料、施工机具、施工方法及试验路面各检测项目都符合规定,经监理抽捡确认,即可按以上内容编写《试铺总结》,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核,总监代表或总监助理审查,报总监批准后即可作为申报正式开工的依据。

1.4二灰土底基层施工与质量检测

1.4.1施工程序

二灰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程序如下:

测量放样→布土→检查布土厚度及含水量→不消石灰→布粉煤灰→路拌机拌和→检查拌和深度、松铺厚度、含水量和石灰剂量→粗平→稳压→精平→碾压成型→质量检查→洒水养生。

1.4.1.1布料

(1)根据用土比例和每车土量将素土或改性土按指定位置堆放,均匀卸在路槽顶面,并用推土机和平地机粗平,用轻型压路机稳压一遍,检查布土厚度和含水量。

(2)石灰应在使用前一周充分消解,并通过10mm筛孔,用布灰机或打方格人工布灰,均匀摊平。

为确保二灰土抗压强度,布灰量应稍高于设计剂量。

(3)按粉煤灰用量比例和每车粉煤灰的数量将粉煤灰均匀卸在摊平的消石灰上用人工或机械将粉煤灰摊平。

检查粉煤灰度摊铺厚度和含水量。

(4)对于粉砂土二灰土,还应均匀不撒水泥。

1.4.1.2拌和

(1)采用路拌机反复拌和,拌和过程中应注意混合料的含水量,拌和深度必须拌至路基表面,宜侵入路基表面5~10㎜,不得出现素土夹层;

随时检查拌和的均匀性,不允许出现花白条带;

土块应打碎,最大尺寸不大于15㎜。

(2)检查松铺厚度和混合料含水量、石灰剂量,并按规定取样制备抗压试件。

根据天气情况,夏天混合料含水量应较最佳含水量高出1~2%。

也可根据试铺段确定碾压含水量。

(3)拌和好的混合料不得过夜,要当天碾压成型。

掺合水泥的二灰土更应缩短拌和时间,从加入水泥(初凝6小时)起到拌和均匀、碾压结束应在6小时内完成。

(4)底基层表面高出设计标高部分应予刮除并将刮下的二灰土扫出路外;

局部低于标高之处,不得进行薄层补贴,必须将其铲除重铺,或用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补足。

1.4.1.3碾压

用轻型压路机碾压一遍,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整型,经检查到达规定标高后再进行压实。

用12T以上压路机全宽碾压1~2遍,每次重叠1/2碾压宽度;

再强振1~2次、弱振1~2次后,用三轮压路机碾压到规定压实度。

一般需碾压6~8遍。

碾压应遵循由路边向路中、先轻后重、先下部压实、后上部压实、低速行驶碾压的原则,避免出现推移、起皮和漏压的现象。

碾压程序和碾压遍数并不是唯一点,应通过试铺确定。

1.4.1.4接缝

底基层的横向施工接缝、应采用与表面垂直的平接缝处理,确保接缝处横向和纵向平整度。

1.4.1.5养生

碾压完毕即进入养生期,应做好洒水养生、保持底基层湿润,应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生,防止二灰土表面水分蒸发而开裂。

养生期间禁止车辆通行养生期一般为14天。

养生期结束后,即可进行下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但不得开放交通,应严格控制重型施工车辆行驶。

1.4.1.6质量检测

底基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频率列于表2。

表2二灰土底基层质量检查标准

质量标准

检查规定

备注

要求值或容许误差

质量要求

频率

方法

压实度(%)

≧95

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4处/200米/层

每处每车道测1点

重型击实标准

≦12

1处/100米

每处三米直尺连续测量10尺

每尺取最大间隙

+5,-15

1断面/20米

水准仪测量

厚度(㎜)

代表值-10

均匀一致

1处/100米/车道

每处3点,路中路边,挖坑检查

极值-25

宽度㎜)

不小于设计

边缘顺直

1处/10米

用钢尺量

横坡(100%)

0.3

3断面/100米

强度

≧0.6

符合规范要求

1组/作业段

7天浸水抗压强度

石灰剂量(%)

-1.0

设计石灰剂量

1次/200米

EDTA滴定

含水量(%)

1.0

最佳含水量

随时

烘干法

外观要求

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松散和弹簧现象,无碾压轮迹。

注:

检测频率除注明者外,系指双车道单幅。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