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8414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荀子(大略》君子对于自己的子女,喜爱他们而不表现在脸上,使唤他们而不优以辞色,用道理诱导他们而不强制压服。

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

劝之以正,弗劝以诈;

示之以俭,弗示以奢;

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贤明的人和有识之士教育子孙,总是勉励他们立志,而不是教以花言巧语;

劝导他们正直,而不是从事奸诈;

示范他们俭约,而不是示范以奢侈;

赠送他们以训诫,而不是赠送以财产。

童蒙无先入之杂,以正导之而无不顺受枣故养正当于蒙。

明(王延相《雅述(上篇》蒙:

无知。

童蒙,指儿童无知的时期。

今教童子枣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意志,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讽:

劝告。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

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不能已:

不会停止。

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

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十齐:

整治。

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傅贤者,异日多贤;

宽者,多至不肖。

清(张履祥《训子语》童稚:

年幼时期。

异日:

日后。

至乐无如读书,至安无如教子。

《史曲(愿体集》至:

最。

爱之必以其道。

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爱惜子女必须讲究方法。

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成:

成才。

要想成就功业,必须家里有好的父兄,外有严格的师友。

教子须是以身率先。

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十教导儿子必须自己带头去做。

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

清(张履祥《愿学记》人们都想教好子女,但不懂得从我做起,这真大惑不解了。

子弟教不率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为父兄师长者,但当反求诸已,未可全责子弟也。

清(张履祥《备忘一》率从:

服从。

反求诸己:

自己要反思。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韩非子(外储说》做母亲的欺骗儿子,做儿子的不相信自己的母亲,这样的家教还成什么样

子。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威严:

既有使人敬畏的气魄而又严格要求。

慈:

仁爱。

畏慎:

敬畏而谨慎。

人以孝悌忠信是教,家惟礼义廉耻是尚。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3回为人应教以孝悌忠信的道理,治家应崇尚礼义廉耻的风气。

贤母使子贤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贤良的母亲会教育孩子学好。

子孙若贤,不待多富;

若其不贤,则多以征怨。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子孙如果是有才德的,不须财富多;

如果他们没有才德,财富多了反而会招来怨恨。

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如果对子女偏颇宠爱,看来虽是优待他们,实际上是更危害他们。

无药可延卿相寿,有钱难买子孙贤。

元(〈冤家债主(梆子》延:

延长。

卿:

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朋友、夫妇也以“卿”为爱称。

贤:

德行好,也指多才。

父否母然,子无适从。

宋(宋祁《杂说》否:

不是这样。

然:

是这样。

意即在教育子女上,父母的意见不一致,那么子女就无适从,教育效果就很差。

?

慈母有败子,小不忍也。

汉(桓宽《盐铁论(周秦》仁慈的母亲出了败家子,原因是从小就不忍严加管教。

爱之太殷恩,忧之太勤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其实雠之。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宠爱得太过分,操心得太多,枣虽说是爱护它,其实是伤害它;

虽说是操心它,其实是恨它。

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没有不败。

清(吴楚材、吴调侯《&

古文观止&

注》对子女的宠爱和骄纵正是害了他们。

祸不出所憎,常出所爱。

汉(傅干《皇后箴》祸患不产生于

自己所憎恨的人,而常常产生于自己所宠爱的人。

打是疼,骂是爱。

《醒世姻缘注》指有时候的打骂,实际上是疼爱。

恨铁不成钢。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借代

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感到焦急不

满。

父刚母柔,教养道合。

清(王夫之《周易内传》父刚:

父亲刚严。

母柔:

母亲宽柔。

努笞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家中没有怒责和鞭打,那么孩子的过错就出现。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宋(王应麟《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

如果不加教导,性情就会变化。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

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

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

《苏氏家语》孔子家的儿子不挨骂,曾子家的儿子不耍脾气,这是家庭善于教育的结果。

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益,劝无功。

宋(王应麟《三字经》我教育儿子的,就靠一本经书。

勤奋才有所成就,只知游玩儿戏是没有益处的。

遗子黄金宝,如何教一经。

《神童诗》留给子孙金银财宝,不如教他们熟读经书。

善教(利导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要,人焉庚哉~

《论语(为政》看看他的动作、行为、观察他处理经手的事情,细审他的习性和存心,那么他什么都显露出来了。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讲高深的学问;

中等水平以下的人,就不能讲过于高深的学问。

说明教学要因材施教。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

鸣。

《礼记(学记》善于回答别人的问题的人,象敲钟一样:

轻轻地敲就小声响;

重重地敲就大声响。

比喻回答问题要难易适度。

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

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篇二:

《古代教育名言》

1、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王安石:

《明州慈溪县学记》,见《王文公文集》卷三十四。

意思:

天下每日都离不开政治教化,因此不可以一日没有学校

2、人言教职为闲署,不知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人才之本也。

(颜元,见《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下。

3、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

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

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胡瑗:

《松滋儒学记》,见《古今图书集成》第五十五册,第7页)意思:

使天下得到治理的在于人才,成就天下人才的在于教化,担任教化任务的在于教

师,弘扬教化的任务使百姓受到教育的是各郡邑的官吏,施行教化的基础是各地的学校.

4、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丘《论语.阳货》)

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

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5、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

民,教学为先。

(《礼记.学记》)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

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学者第一要看德器,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

(张履祥:

《备忘二》,见《杨园先生全集》卷四十)

德行是衡量学者的第一要求,德行是才学的统筹,才学是德的资本.道德修养与才识度量都很好的人,他的成就必定很大.反之,即使有成就也是小成就

6、德者业之本,业者德之著。

德益进则业益修,业益修则德益盛。

二者亦交养护发,实是一种功夫。

(张履祥《备忘三》,见《杨园先生全集》卷四十一)意思:

道德是事业的根本,事业是道德的显现。

道德进步事业就会发展,事业发展了道德也会提高,二者相互滋养促进,这是一种功夫。

7、战虽有成,而勇为本焉;

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

士虽有学,

而行为本焉。

(墨翟:

《墨子.修身》)

君子率军打仗虽有阵法,但勇敢却是为根本。

办理丧葬讲求礼仪,但哀痛是根本。

士人虽有学问,但德行是根本。

8、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学者旷废隳隋,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见《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续编一。

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

虽然各种工匠有技能才艺的人,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

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落懒散,贪玩而荒费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志向未能立定罢了。

所以立志做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了;

立志做贤人,就

可成为贤人了。

志向没有立定,就好象没有舵木的船,没有衔环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逃,最后又到什幺地方为止呢?

9、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修身》)意思:

意志不坚强,智慧就不会有高境界;

说话不诚信,做事就不会有好结果。

10、智者,学之师也;

才者,学之徒也。

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

志之不立。

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徐干:

《中论.治学》)

学习以立志为主,资质是次要的。

学习,不怕资质不够好,而应忧虑的是不能立志。

学习的人有亿兆之多,而能成功的却没有几个,所以君子学习必先立定志向

11、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气轻则虚

而为盈,约而为泰,亡而为有,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张载:

《经学理窟.学大原(下)》,见《张载集》,第287页)

12、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

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逾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

学不成也。

《经学理窟.义理

(下》,见《张载集》,第273页)

假如一个人对于学习没有兴趣,那么他(她)则很难在学习上取得成功。

人要学有所成,就要有远大志向并专心致志地学习。

13、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日盛,成乎富有;

志之笃。

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

盖言学者德业之始终,一以志为大小久暂之区量。

故《大学》教人,必以知止为始,孔子之圣,唯志学之异于人也。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卷五)

14、少年立志要远大,持身要紧严。

立志不高,则溺于流俗;

持身

不严,则入于匪辟。

《初学备忘录(上)》,见《杨园先生集》卷三十六。

少年要有远大的志向,要严于律己,志向不高就会迷失在俗世,不严于律己,就会落入流言蜚语中

15、民之所好,好之;

民之所恶,恶之。

(《礼记.大学》)意思:

百姓所喜欢的就大力提倡,百姓所厌恶的就予以抵制,这才是百姓的父母官应该做的行为啊!

16、凡欲为学,当先识义利公私之辩。

今所学果为何事,人生天地

间,为人自当尽人道。

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非有为也。

(陆九渊:

《语录(下)》,见《陆九渊集》卷三十五,第470页)

17、少年之日,先要识得人之贤否,事之善恶,言之是非,则心术

自能向正,虽离父母师傅,亦可不至于邪慝矣。

谚语:

知好恶。

此其实也。

《初学备忘录(上)》,见《杨园先生全集》卷三十六。

1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丘:

《论语.公治长》)

起初我对一个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动;

现在我对一个人,听了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实际行动。

1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轲:

《孟子.告子(下)》)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

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20、善恶要知,更要断。

知一善,则断然为之。

知一恶,则断然去

之。

庶乎善日积而恶远也。

(颜元;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理欲》)意思:

对于善恶,不仅仅要能够分辨,还要有断然为之的决心。

知道这件事是善的,就要果断去做;

知道这是坏的,就坚决舍弃不做。

(这样)几乎就是善行越积越多,而而恶一天天被改掉。

2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金钱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地位低下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说的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

22、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

《墨子.公孟》)意思:

现在的世道,一心向善的人太少了,如果不是努力的去说服别人,人们就不知道

(要向善)这个道理。

23、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

子曰: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孔丘:

《论语.述而》)

互相提问学生非常疑惑说一起进步不能放弃只是有的人为难我们前进宁可和他纠缠也不随波逐流

24、责善,朋友知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

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惑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见《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续编一)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

丘:

《论语.述而》)意思: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意思:

看见德行好或有才干的人

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自己内心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27、学须反己。

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

若能反己,

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睱责人。

《转习录》,见《王阳明全集》卷三)

28、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善言则拜。

《孟子.公孙丑》

(上)。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篇三:

《经典古文名句》

经典古文名句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国风?

淇奥》

像切,像磋,像琢,像磨。

切磋琢磨(qiēcuōzhuó

):

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

形容文采好,有修养。

《孔子》中引申意为:

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

就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

大序》

1)就是指出自已观点和方法的人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而听的人可以从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才能发挥出群众的智慧(

2)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的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小雅?

鹤鸣》

可:

能够,可以。

以:

用来。

攻:

琢磨。

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大雅?

抑》

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

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荡》

靡mǐ:

无。

初:

开始。

鲜:

少。

克:

能。

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屈原

长太息:

深长地叹息。

掩涕:

掩面流泪。

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伤人民生活命运的艰难。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屈原

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涉江》屈原

变心:

改变初衷。

愁苦:

忧愁苦恼。

终穷:

终身穷苦。

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居》

1

短:

不足。

长:

有余。

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没有一个人全是优点,也没有人全是缺点。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离骚》屈原

善:

善爱,好的行为,珍爱,言行或理想。

虽:

虽然,即使,纵然。

九:

泛指多次或多数。

未悔:

不会懊丧,不后悔。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或多死)还是不后悔。

表达作者为追求国家富强、坚持高洁品行而不怕千难万险、纵死不悔的忠贞情怀,后来人们在表达坚持理想、为实现目标而奋斗时常引用这一名句表达心志。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对楚王问》宋玉

曲:

本意是指音乐歌声,而引申出来是指思想见解中的意趣。

弥:

是极其的意思。

高,本意是指声调音响,引申的意思是指意境思想上的高远脱俗。

和:

本是指应对配合,引申意思是赞赏或者评价,指的是能够真

正理解的人。

寡:

是少有的意思。

连起来原是指声乐难度大,别人难以配合伴唱,引申后是说某个人某种思想认识非常有深度,超越了常规见识,非一般人所能理解。

曲高和寡就是知音难得的意思。

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着和唱的就越少。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自己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

谦虚而是时时改掉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

公十年》

欲:

想要。

患:

忧愁,担心。

辞:

言辞,指借口。

如果一心一意想要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罪名。

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

改,善莫大焉。

《左传》

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辅:

颊骨。

车:

齿床。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利害密切相关。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将士用武力把他从原野上捉到,而一个女人一下子(立刻)就把他从国都中免罪(放走)了。

2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

策?

赵策》

师:

借鉴。

汲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战国策?

楚策》

亡:

丢失。

牢:

牲口圈。

羊丢失以后,才修补羊圈。

比喻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善后措施,以免酿成大错。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谋攻》

意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都不会失败。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再艰难的事情,只要持续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

21、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

子》第五十八章

倚:

依靠。

伏:

隐藏。

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第七十三章

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

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比喻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才算真正聪明。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比喻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

2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

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

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26、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

尽心上》。

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

处。

3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前一“老”(动词):

尊敬。

第二个和第三个“老”(名词):

老人、长辈。

第二个“老”是自己的长辈,第三个“老”是别人家的老人。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一个“幼”(动词):

抚养。

二个和第三个“幼”(名词):

子女、小辈。

第二个“幼”是自己家的孩子,第三个“幼”是别人家的孩子

及:

推己及人。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2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公孙丑下》。

天时:

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

地利:

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

人和:

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

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心章句下》

社:

土神。

稷:

谷神。

社稷:

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社”、“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

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

3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公孙丑下》

道:

道义道德。

寡:

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人的支持和帮助;

违背道义,必定会陷入孤立。

3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告子下》

生:

使?

生存。

死:

死亡。

忧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3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滕文公下》

富贵:

指的是有钱财、有地位。

淫:

扰乱。

移:

改变。

威武:

威胁暴力。

屈:

金钱和地位不能使之扰乱心意。

贫穷卑贱不能使之改变(形容意志坚定)。

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形容不畏强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