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钢炼铁厂某高炉停炉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8463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邢钢炼铁厂某高炉停炉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邢钢炼铁厂某高炉停炉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邢钢炼铁厂某高炉停炉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邢钢炼铁厂某高炉停炉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邢钢炼铁厂某高炉停炉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邢钢炼铁厂某高炉停炉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邢钢炼铁厂某高炉停炉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邢钢炼铁厂某高炉停炉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邢钢炼铁厂某高炉停炉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邢钢炼铁厂某高炉停炉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邢钢炼铁厂某高炉停炉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邢钢炼铁厂某高炉停炉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邢钢炼铁厂某高炉停炉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邢钢炼铁厂某高炉停炉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提前1天停配块矿、碎铁等杂料,并采用适当发展边缘的料制。

3、提前8小时改全焦冶炼(矿批、料制视具体情况确定);

提高炉温到0.6〜0.9%(退负荷约10%,物理热1460E以上;

降低碱度,理论碱度在1.05-1.10之间;

4、提前8小时腾空仓,只留1个球仓、4个机烧仓、2个焦炭仓、1个焦丁仓,仓号由5#高炉提前1天报值班厂长和上料车间,各仓保持低料位(0.2分仓),以供上料为原则,焦丁仓上15吨盖面焦丁。

上料车间负责处理干净仓壁粘结物。

5、预休风前的降料线,随上料随降料线,预休风前料线降到5.0米左右,炉顶

温度控制在300C—450C,视顶温情况可适当向料车中打水控制顶温,焦炭打水以不见游离水为准,具体等停炉小组通知打水。

顶温高时可适当减风。

6结合料仓剩余量情况,在预休风前2小时加2吨莹石,预休风前再加2吨莹石,随后放入10吨盖面焦丁,随后停止上料,进行预休风(程序同短期休风)。

四、预休风前各项准备工作

1、物资准备:

(负责人:

邢志勇)

1)炉前:

大钻头(©

70mm8个,氧气管200根,有水炮泥一簸箕。

2)冷却:

4根高压胶管(总长约60米),4个1.2吋球阀,4个水量流量计,

1.2吋钢管约120米。

3)制作插入炉喉的雾化喷水管4根(要求见附件1)。

4)制作放残铁沟槽1个(要求见附件2)。

5)准备一根风管(与风镐共用)、一根焦炉煤气管、2根氧气管,用硬连接,阀门安装到放残铁处方便开关使用。

另外准备200米铝丝或铝条、两根电焊线拉到放残铁处。

2、提前2天铺设炉顶打水管道。

水源使用炉前高压水,上炉顶采用钢管连接,其它部位用高压胶管连接,控制阀门及流量表安装到值班室门口西侧容易操作处。

杜同庆)

3、提前2天清理放残铁处环境,搭设放残铁平台,增加临时照明灯8个。

要求如下:

1)残铁处的炉基表面要保持干净,附近有水管裸露处要用铁板保护,放残铁沟、铁道周围不能有积水,同时准备部分河沙铺好,防止烧机车架子(需外工配合)。

于兵、杜同庆)

2)搭设放残铁平台要防滑,确保残铁沟两侧均能进行烧残铁口操作,两侧预留好通畅的逃生通道。

于兵、侯更朝)

3)提前1天准备部分遮挡机车架子铁板备到放残铁处。

马路峰)

4)8个临时照明灯按照高炉要求安装,确保放残铁及逃生通道照明良好。

4、提前1天在炉皮画出漏煤气的地方,在需要焊补的地方做好标记。

(负责人:

杜同庆)

5、停炉后把炉台区域所有标志牌、备品、备件等收回入库。

孟祥礼)6提前1天往槽下准备一根打水管,以备往料车打水控制顶温使用。

7、提前1天由东方所、辅助车间对5#高炉铁口辐射区域的炉前除尘器、水冲渣

等设备、线缆进行封闭、遮挡,防止大喷铁口烧坏设备。

东方所负责

人、马路峰)

8、预休风之前,在氧气点阀箱、压缩空气包、焦炉煤气包处悬挂“气源没有切

断,管道不许切割“标示牌。

孟祥礼)

五、预休风工作内容

1、预休风时间约4-6小时。

2、炉顶安装4个雾化喷水管(机修配合),水量要单独控制,安装前再次确认雾

状效果,安装时要确保喷水孔正对正上方,管子要正对炉子中心,安装好后立即适量通水防止烧坏。

同时再次确认值班室门口西侧处的各控制阀门工作正常,并

向车间汇报。

侯更朝、杜同庆)

3、拆下炉顶东、西大放散阀盖及配重,卸下溜槽,下密封死,关闭油路。

(负责人:

侯更朝、白新潮)

4、焊补提前标出的炉皮漏煤气处。

侯更朝)

5、焊接安装残铁沟,要确保残铁沟安装牢固,与炉皮之间不能有缝隙。

侯更朝)

&

拆下炉内摄像镜头,验证确保炉顶温度电偶、顶压显示准确、方位准确,雷

达探尺工作正常。

刘辰荣)

7、维修车间对放残铁沟下方电缆、电缆桥架进行防烧损包裹和保护措施,准备

5瓶灭火器。

8、加长机械探尺到17米。

9、富氧管道与冷风管道要有效切断,摘下快切阀,高炉端加盲板。

侯更朝)

9、排查冷却设备是否漏水,风口套损坏立即更换;

冷却壁怀疑漏水,可以关小进水以不断水为准,炉皮加外喷水冷却。

10、处理进风件跑风,准备风口平台应急高压打水管4根。

11、提高开口机角度到最大,制作铁口泥套,核实泥炮角度。

于兵)

12、高炉煤气管道与煤气管网之间加盲板,确保有效切断。

六、停炉降料面操作方案(技术科、5#高炉车间负责)

1、停炉各项要求:

1)为确保气密箱温度〉70°

C,要确保气密箱冷却水、氮气使用量。

白新潮)

2)重力除尘器放灰禁止放空,送风前通入氮气,防止煤气形成负压。

3)送风后,高炉单独配机车组织铁罐,防止放残铁时间长造成墩罐。

值班厂长)

4)停炉期间尽量不休风,高炉南侧不得打水,避免影响放残铁,确实需要休风时,先停炉顶打水。

5)停炉期间每半小时记录一次料线、顶温、风压、风量。

当班正工长)

6)停炉期间减少进风件检查频次,需要检查时需征得停炉小组同意且要两人同行严密监视。

发现进风件发红、烧穿等立即采取打水措施,并通知停炉小组;

发现风口损坏要及时控水,防止往炉内大量漏水;

损坏严重时要果断关闭进水,

同时加高压外冷水控制,直到休风为止。

2、停炉期间炉况维护:

首先保证炉况顺行,出现憋风、顶压波动、管道行程等

崩、悬料征兆时,应及时降低风温或减少风量。

当班正工长)

3、停炉期间顶温控制:

350C〜450C为宜,主要通过调整炉顶打水量和风量控制。

4、炉顶打水的关键是力求稳定,不能时打时停,防止出现蒸汽爆炸导致残余炉

衬倒塌,尤其杜绝顶温小于100C。

初期可以少量打水,逐步增加,同时要根据各点顶温升降趋势,提前缓慢调整对应各点打水量。

比如该点顶温由350C逐步

降低趋势,则提前减少各点打水量,反之亦然。

随料线不断降低,风量会自动增

加,此时单凭打水不能控制顶温时,必须配合减少风量控制,一般减风量以风压降低10〜20kPa/次为宜。

5、停炉风量使用原则:

为缩短空料线停炉时间,在炉况顺行、顶温可控、炉顶放散能力允许范围内,尽量使用较大的风量。

预休风后送风,如果料线(料线对应高炉部位见:

附件4)在炉身上部时,

可以先控制风量在全风量的80〜90流右(1300X90%^1170mVh)。

7、料线降到炉身中、下部时,风量控制在全风量的60%〜70%为宜(1300X60%

33

=780m/h,1300X70%=910m/h)。

8、料线降到炉腰部位时,风量在50%为宜(1300X50%=650mVh);

避免因风量过大导致管道行程。

9、料线降到风口区的标志:

风口不见焦炭,风口暗红或挂渣。

为保证安全,风压不得低于20kPa,中途不得停止打水。

10、停炉期间出铁要求:

1)降料面期间,炉前执行正常出铁时间,适当喷吹铁口,上炮用无水炮泥,特殊情况执行停炉小组指挥组织出铁。

2)料线降到风口中心线以上约1.0m〜1.5m时,出最后一炉铁,铁口直径要加大(可以烧开),并适当空喷,确保出净渣铁。

11、出完最后一炉铁后,进行停炉休风(同短期休风程序)。

12、休风完毕后,立即停止炉顶打水,并关闭所有冷却设备进水阀门。

13、关水完毕后,立即组织炉前放残铁。

七、放残铁操作

1、放残铁要求

1)提前1天确定残铁口位置和残铁量。

(见附件3)

2)高炉停炉休风后准备3个残铁罐到放残铁位置,最好两台机车配合,放满一罐铁后立即拉走,防止放残铁时间长造成铁水凝固墩罐。

3)铁罐与铁罐之间的连接部位遮挡铁板,防止拉罐时烧损罐架、罐钩等。

4)放残铁操作在高炉休风、停止炉顶打水、关闭所有冷却进水阀门后进行。

2、放残铁人员准备:

炉前作业长、四班炉前班长、部分炉前工。

操作人员确保劳保穿戴齐全,带好面罩,带绝缘手套,焊管上要套胶管,穿绝缘鞋,以确保安全。

3、烧氧时氧气管外缠电焊线,内穿铝丝,便于加快烧残铁口进度。

4、首先以确定的残铁口位置为中心,使用氧气管烧开炉皮约0.5X0.5米的方眼,然后试探性烧坏冷却壁,检查有水要立即用风管吹干净,再向炉底炭砖烧(最好碳砖缝)。

5、往里烧出一定空间后,做残铁口泥套,从残铁沟槽处往里适当捣打主沟料,防止残铁流出烧坏冷却壁往下流,泥套做好后烤干。

6泥套烤干后,以一定的斜度向上烧氧气,直到铁水流出。

7、如果烧到一定的深度不见残铁,要适当上移残铁口标高,重新烧氧气直到铁水流出。

(每次上移咼亮度200mi)

8、争取按计划放净残铁,减轻后续扒炉时的工作量和缩短扒炉时间。

八、放残铁后工作

1、放完残铁后,迅速卸下直管,用炮泥将风口堵严,然后才准许向炉内打水彻

底凉炉。

2、检修期间需要使用炉前介质,对介质管道阀门处标志牌每班检查,注意保护。

当班工长)

九、附件:

附件1:

炉顶雾化喷水管制作说明

附件2:

残铁沟槽制作说明

附件3:

残铁口位置及残铁量确定

附件4:

料线对应高炉部位

1、制作炉顶雾化喷水管4根,提前1天完成。

2、雾化喷水管规格:

1.2吋厚壁钢管,管长3.3米/根。

3、开孔说明

1)插入高炉内长度为2.8米;

开孔段长为1.95米,伸入炉内为端头,端头封口;

另一端接进水且引到值班室门口控制。

2)前端1.95米开孔段,从高炉中心往外按0.65米/段,共分3段;

第一段开一排孔、开孔在正上方;

第二段开两排孔、开孔向上夹角为45°

;

第三段开三排孔,一排正上,两侧的两排与之夹角30°

每孔间隔30mm孔径3mm

4、喷水管制作完成后先在炉外试验,观察雾化状态与水压、流量关系,专

人做好记录,不符合要求重新制作。

1、制作残铁沟槽1个,提前1天完成。

2、残铁沟槽要求

材质:

10mn厚钢板;

长度:

经实测长度应为6米(从残铁口位置开始测量,残铁沟流嘴要伸到铁罐沿内约0.3米,并保持一定的倾斜度;

宽度:

沟槽内径宽度为0.8米;

高度:

沟槽内表面底部到沟槽上方垂直距离为0.6米;

前端头:

沟槽前端头要保持一定的弧度,确保与炉皮紧密接触,便于焊接。

3、残铁沟槽打料,提前1天完成。

砌砖:

沟槽内壁先满铺砌筑一层耐火砖;

捣打料:

耐火砖上捣打料,打料后保持沟槽宽度为0.4米;

烘烤:

打料完成后进行彻底烘烤,并保持干燥,使用前不得沾水附件3:

残铁口位置确定及残铁量计算

、炉底电偶、耐材基本情况见表

热电偶位置

标咼mm

插入深度mm

历史最高温度C

最高温度时间

炉底三层电偶

:

5358

550

506

炉底一层电偶

3952

3850

182

说明:

此点热电偶的位置在炉底第四层碳砖与陶瓷杯之间。

各部位标高mm

陶瓷杯、碳砖厚度

炉喉钢砖上表面

26880

陶瓷杯层数

2

风口中心线

9400

陶瓷杯厚度mm

345

铁口中心线

7000

陶瓷杯砖缝mm

1.5

陶瓷杯上表面

P6053

陶瓷杯砖缝层数

693

陶瓷杯下表面

碳砖层数

4

炉底二层电偶

4665

碳砖厚度mm

3958

碳砖砖缝mm

水冷管中心线

3905

碳砖砖缝层数

3

炉底封板

3787

1384.5

炉底碳砖陶瓷杯总厚度mm

2077.5

1、莫依森科公式(适用于无风冷的黏土砖炉底)

h=(d/K)*(1/卩)*log(T/t)

h—炉底中心剩余厚度,m

d—炉缸直径,m

1/卩一常数,1/卩=2.3026;

T—炉内铁口中心线铁水温度(一般取1400C);

t—炉底中心温度,C;

K—系数,参见莫式曲线;

t>

0.5*T以后为渐开线,其极限值为2.36。

2、开勒公式

h=1.2*d*log((T-t0)/(t-t。

))

T—炉内铁口中心线铁水温度(1400C);

t--炉底中心温度;

t0---大气温度(10月份取20C)

测算炉底无侵蚀

3、鞍钢经验公式:

h=(1/N)*(1350-t)

N--温度系数,N=24-27「C/dm),炉役中期炉底温度稳定时,N取上限,炉役末期炉底温度较高时,N取下限;

5#高炉处于炉役初期且炉底温度不高,取24

4、以一维传热为基础计算(适用于碳砖综合风冷炉底)

当炉底侵蚀达到稳定状态时,从炉缸向炉底的传热可以认为是一维传热。

h=(入*(T-t))/q式1

入一碳砖导热系数;

q—炉底垂直方向热流;

如果炉底设有上(t1)、下(t2)两层热电偶,其间距为h1,则炉底垂直方向

热流为q=(入*(t1-t2))/h1式2

式2代入式1即得出

h=(入*(T-t))/q=((T-t1)*h1)/(t1-t2)

5、原冶金部公式:

(适用于无风冷的黏土砖炉底)

h=K*d*logT/t

K--系数,t>

1000C时K=0.0022t+0.2;

t在1000〜1100C时,K=2.5〜4;

T—炉底侵蚀面上的铁水温度(1400C)

t--炉底中心温度,c;

按照5#高炉炉底热电偶的温度测算,炉底基本没有侵蚀。

三、残铁口位置确定

从炉底热电偶温度显示情况测算,炉底侵蚀不多,主要是炉缸侧壁温度偏高,放残铁的位置设置在炉底下层陶瓷杯杯垫位置,标高约545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