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明的例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8790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发明的例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创新发明的例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创新发明的例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创新发明的例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创新发明的例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创新发明的例子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创新发明的例子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创新发明的例子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创新发明的例子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创新发明的例子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发明的例子Word下载.docx

《创新发明的例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发明的例子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新发明的例子Word下载.docx

但到了80年代出现了滞销见象。

为了改进电熨斗的生产,扩大它的销路,1984年4月的一天,29岁的被称为熨斗博士的松下公司电熨斗事业部部长岩见宪一请来数十名不同年龄的家庭主妇座谈,请她们对松下公司生产的电熨斗提,挑毛病。

座谈会开始后好长一段时间都没人发言,后来一位中年妇女突然大声说了一句:

使用熨斗时电线拉来拉去太麻烦了,要是后面不拖一根电线就好了,那样熨起来会更方便。

这话立即引起了一阵哄笑。

电熨斗嘛,就是要用电的熨斗。

没了电线,这电从哪儿来?

会上的家庭主妇们,听了都觉得好笑。

座谈会的主持人岩见宪一听了可没有笑,他的仿佛被重重地刺了一下,眼前豁然明亮,他情不自禁地将桌子一拍,大声叫了起来:

 妙!

好主意!

不要电线的电熨斗。

不久,松下公司成立了研制无线电熨斗的攻关小组。

他们很快便想到和采用了蓄电的来取消电线。

攻关小组将主妇熨烫衣服的全过程拍成了录像片,反复地仔细观察和分析她们是怎样使用电熨斗的。

结果发现,她们并非一直都是拿着电熨斗在熨衣服,而是熨几下就停一停,整理一下衣服又再熨,电熨斗会多次被竖立在一边。

据计算,熨烫一次,持续时间最长的为237秒,平均为15秒,停下来将电熨斗竖立起的时间约为8秒。

取得了这样的数据后,攻关小组改变了原来的蓄电方法。

新设计了一种蓄电槽,只要将电熨斗放在蓄电槽上,8秒可以把电充足,蓄电槽带有自动断电系统。

就这样,电熨斗的重量便大大减轻了。

不仅使用起来更方便,同时也更安全。

就这样,一种新型无线电熨斗产生了。

它成为日本当年很长一段时间的畅销产品。

创新获得成功的事例篇5: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著名家商鞅为维护秦国统治者的利益而推行的一系列变革。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

年轻的国君决心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于是下了一变法图强的求贤诏令。

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自魏国来到秦国的。

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之术 ,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社会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命他为左庶长。

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国两次公布了新法。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

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的强国,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

正是由于它的作用,秦朝的历史才变得如此辉煌。

创新获得成功的事例篇6: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

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 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

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 ,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

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 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

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创新获得成功的事例篇7:

在权威圣圈面前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

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

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同样重要。

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

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

他终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

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权威而受害,由此使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

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权威。

创新获得成功的事例篇8:

郑板桥独创一体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

他自幼,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

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

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

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华考|zk168说是在练字。

他妻子嗔怪道:

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

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

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到:

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

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篇二:

创新小发明制作方法1、自制羽毛球

准备材料:

空饮料瓶一只,泡沫套两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弹子一只。

制作过程:

1.取250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然后,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

3.将泡沫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处;

4.将另一只泡沫套裹住一粒玻璃弹子,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只乒乓球,将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边剪成须状,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饰后,一只自制羽毛球完成了。

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么样?

2、自制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

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

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3、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

用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

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

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4、自制手电筒

具体制作方法是:

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

用厚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

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

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

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

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

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

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

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制太阳灶

6、自制彩色蜡烛

材料:

彩色蜡笔、蜡

1.找一个废弃的罐装饮料桶(如1.25升的可乐瓶子),整齐地剪去盖子的部分,把蜡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热水中,并搅拌里面的蜡,使之全部熔化。

最好用开水。

不过要请父母帮忙,或在父母的监护下进行这个步骤。

3.把熔化的液体倒人一个形状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块儿巧克乃的心形框)中。

不要倒得太多哟。

至于原因嘛,往下看。

当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蜡烛芯的线。

4.原来的蜡冷却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蜡笔液倒入其中(彩色蜡笔这个时候派上用场了)。

这样把不同颜色的蜡一层层加上去,好看的蜡烛就做成了。

7、自制壁挂花篮

材料与工具:

雪碧饮料瓶两个、胶水、刻刀、剪刀。

1.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

4.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

如图3?

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

5.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

6.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

8、自制蟑螂捕捉盒

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为捕捉面。

取一张塑料膜,剪成与盒底相同大小,涂上粘合剂铺在盒底上。

蟑螂能否被捉,关键在于粘合剂。

粘合剂有两个作用:

一是将蟑螂引入盒内,二是将其粘牢在捕捉面上。

引诱剂的调制:

将40%的肉粉、50%的面粉、10%的豆饼混合,总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

粘合剂是20克与10克菜油混合,加热至胶状后,把引诱剂与粘合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成了粘合剂。

把调好的上述糊状物均匀地涂在已衬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画好的虚线向内折,最后把舌片b插在凹口a内。

由于与菜油混合物的不干性,可使诱饵的粘性长达一个星期。

将捕捉盒置于蟑螂出没的地方,因为盒内较暗,兼有蟑螂喜欢的诱饵,所以蟑螂会爬进盒内争食诱饵,被粘其上。

粘满后,既可将纸盒压扁弃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调换涂有诱饵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

若将捕捉盒的尺寸扩大,并将粘合剂的成分稍作调整,加厚涂层便能制成纸制捕鼠器。

【篇三: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11个欢迎光临,这里是语录频道!

位置:

>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11个发帖时间:

2015-04-3009:

44 ,云无恙|10条回复,186301次阅读本文目录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

五易画风的白石老人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

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

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

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

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

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

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

牛顿晚年趋于保守沙发2015-04-3009:

46|作者:

经典1牛顿晚年趋于保守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

牛顿的一生有许多伟大的发现:

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光学环、光微粒说、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的柏拉图学说的范围而不能自拔。

他花了十年的时间来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

由此看来,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就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希望本文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11个能解决您的问题。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爱因斯坦在权威圣圈面前板凳2015-04-3009:

48 |作者:

经典2在权威圣圈面前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

“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

”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

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权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

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权威。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

普列斯特列——氧的发现#3楼2015-04-3009:

49|作者:

经典3氧的发现

物体为什么会燃烧?

18世纪时的权威理论的回答是“烧素说”,认为能燃烧的物体内含有一种名叫“烧素”的特殊物质。

1774年,英国有位叫普列斯特列的科学家,他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发现从中分解出的纯粹气体可以促使物体燃烧。

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普列斯特列习惯地从“燃素说”的常识出发,就将它命名名“失燃素的空气”。

同年10年,普列斯特列带着他的实验到法国游历,受到化学家拉瓦锡的接待。

当拉瓦锡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实验后,他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种新的气体,并第一个命名为氧,再通过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烧的氧化理论。

为此,我们除了对拉瓦锡敢于从“常识”头上迈过一步的勇敢精神表示钦佩外,对普列斯特列被“常识”像梦魔一样拉着,不能不为之叹惜。

开普勒揭开天体的层层面纱#4楼2015-04-3009:

51|作者:

经典4揭开天体的层层面纱

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5楼2015-04-3009:

53|作者:

经典5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们只好上山用斧头砍木,当时还没有锯子,效率非常低.一次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

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了鲁班很大启发.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杆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鲁班想到了铁片,便请铁匠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而鲁班却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正确的想法,很注意对生活当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观察、思考和钻研,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甚至获得某些创造性发明.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锯发明以后,鲁班又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古书对此有很多记载.

商鞅变法#6楼2015-04-30 09:

54| 作者:

经典6创新推动历史前步(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为维护秦国统治者的利益而推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

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之术”,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社会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命他为左庶长。

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国两次公布了新法。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

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

郑板桥独创一体#7楼2015-04-3009:

56|作者:

经典7创新即是表现个性(郑板桥独创一体)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

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

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

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

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华考|zk168说是在练字。

“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

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

”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到:

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

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爱迪生发明电灯#8楼2015-04-3009:

58| 作者:

经典8爱迪生(1847~1931)edison,thomaalva

1877年,发明了留声机,这使他名扬四海。

1878年,开始白炽灯的研究,在十几个月中经过多次失败后,于1879年10月21日成功地点亮了白炽炭丝灯,稳定地点亮了两整天。

1882年,在纽约珍珠街创办世界第二座公用火电厂,建立起纽约市区电灯照明系统,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雏形。

电照明的实现,不仅大大改善了人们生产劳动的条件,也预示着日常生活电气化时代即将到来。

1883年,爱迪生在试验真空灯泡时,意外地发现冷、热电极间有电流通过。

这种现象后来称为爱迪生效应,成为电子管和电子工业的基础。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9楼2015-04-3009:

59|作者:

经典9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

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

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

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詹天佑修铁路#10楼2015-04-3010:

01 |作者:

经典10詹天佑,字眷诚,江西婺源人。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

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

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

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

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

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北美西欧科学 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

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

“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

”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6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

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

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

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

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

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舰“扬武”号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陆续进入闽江,蠢蠢欲动。

可是主管福建水师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却不闻不问,甚至下令:

“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

”这时,詹天佑便私下对“扬武”号管带(舰长)张成说:

“法国兵船来了很多,居心叵测。

虽然我们接到命令,不准先行开炮,但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

”由于詹天佑的告诫,“扬武”号十分警惕,作好了战斗准备。

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武”号左来右往;

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

对这场海战,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在报道中也不得不惊异地赞叹:

“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

‘扬武’号兵舰上的五个学生,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勇敢。

他临大敌而毫无惧色,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能镇定如常,鼓足勇气,在水中救起多人……”

从战后到1888年,詹天佑儿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刚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验。

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

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

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

后来请日本工程师衽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

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是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