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9076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肥经济圈发展总体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三)产业承接1

(四)打造品牌1

(五)文旅融合1

三、发展目标1

(一)总体目标1

(二)目标体系1

第四章布局与产品1

一、空间布局1

(一)一核1

(二)四区1

(三)两环1

(四)一带1

二、旅游产品体系1

(一)重点观光旅游区1

(二)重点旅游度假区1

(三)重点水利旅游区1

(四)重点红色旅游区1

(五)重点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1

(六)重点夜景游览区1

(七)重点养生产品1

(八)重点休闲运动1

(九)重点合作产品1

三、重点旅游线路1

(一)区内主题线路1

(二)跨区旅游线路1

第五章发展重点1

一、合肥市1

(一)总体定位1

(二)总体布局1

(三)发展重点1

二、滁州市1

三、六安市1

四、淮南市1

五、桐城市1

第六章市场营销1

一、旅游形象表述1

二、目标市场定位1

(一)国内市场定位1

(二)入境市场定位1

三、市场营销层次1

(一)国内近程市场1

(二)国内中远程市场1

(三)海外市场营销1

四、重点客源地建设1

(一)重点客源城市1

(二)主要建设模式1

(三)旅游服务港1

(四)旅游常客计划1

第七章服务要素1

一、旅游交通与集散1

二、旅行服务1

三、旅游住宿1

四、旅游餐饮1

五、购物服务1

六、旅游娱乐1

七、旅游信息服务1

八、旅游安全保障1

九、会展旅游服务1

第八章可持续发展1

一、保护生态资源1

二、保护文化资源1

三、发展绿色旅游1

第九章发展保障1

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1

(一)成立区域协调机构1

(二)推进管理体制改革1

(三)确定区域合作机制1

(四)推行经营机制改革1

(五)设立旅游发展试验区1

二、旅游投资促进1

(一)组建战略投资平台1

(二)推进要素优化配置1

(三)扩大引导资金来源1

(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1

三、人力资源支撑1

四、规划实施1

第十章近期行动计划1

一、规划体系完善1

二、项目与投资1

三、市场营销1

四、人力资源开发1

五、管理体制创新1

第一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目的

为发挥合肥经济圈在经济、区位、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提升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建设产品完善、分工合理、要素齐全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实施与皖北、皖江、皖南等旅游区域联动,加快建设旅游强省步伐,特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合肥市、淮南市、滁州市和六安市以及安庆市的桐城市。

三、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

分为两个阶段:

近期为2011—2015年;

中远期为2016—2020年。

四、规划依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皖政〔2011〕33号)

《安徽省旅游条例》(2005年)

《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5)》

《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

《安徽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

《安徽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合肥经济圈各市旅游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相关规划

五、规划原则

(一)适应区域特征

考虑合肥经济圈承南启北的地理区位,考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合肥中心城市建设、东向发展等宏观战略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考虑休闲资源众多、文化资源多彩、集散功能较强等合肥经济圈的旅游特征,提高规划的区域适应性。

(二)坚持市场导向

考虑合肥经济圈内生市场潜力大、长三角市场空间大的特点,以旅游供需关系为导向,规划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提升和完善旅游服务体系,统筹区内旅游、国内旅游、入境旅游之间的关系,实现区内旅游、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协调发展,提高规划的市场针对性。

(三)产品和项目支撑

结合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和转型升级要求,打造符合需求动向、业态完善、要素齐全、品质优良的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产品支撑。

深入挖掘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资源,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突出特色,塑造品牌,形成项目支撑。

(四)统筹协调发展

统筹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统筹合肥经济圈区内各市,合肥经济圈与皖江、皖南、皖北,以及与长三角、武汉城市群等省外区域旅游之间的关系,实现区内一体化、区外协调化。

统筹旅游产业各要素,实现体系化建设、融合化发展。

(五)可持续发展

坚持低碳、绿色的发展理念,注重对森林、山地、湿地等生态资源和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的前提下,发展负责任的旅游业,促进合肥经济圈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章基础分析

一、旅游资源分析

(一)资源数量众多,种类较全

合肥经济圈的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种类丰富。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结合资源调查,旅游资源主类拥有率为100%,亚类拥有率为83.9%,基本类型拥有率为56.1%。

其中,部分资源体量大,如大别山、巢湖、八公山、温泉带等,并融入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有利于开发形成大型综合性旅游区。

(二)休闲度假和红色资源突出

合肥经济圈的休闲度假资源比较富集,如山地、温泉、湖泊等,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的数量在全省占有较大份额,可供体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城市发展基础较好,综合交通条件便利,休闲度假发展潜力巨大。

以大别山为代表的红色资源在全省和全国都具有代表性,可以开发形成红色与绿色相结合的旅游产品。

(三)资源的空间聚集组合度好

合肥经济圈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形成了四个具有特色的资源集聚单元:

“千湖生态+醉翁琅琊+明文化”的皖东单元;

“大别山地+五大水库+红色经典”的大别山单元;

“巢湖+温泉+历史文化”的巢湖单元;

“八公山+淮河+楚文化”的淮河单元。

这些聚集单元均是文化、生态、城乡相结合,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

(四)生态环境总体良好

合肥经济圈的生态环境总体良好。

大别山是华北、华中、华东三大植物区系交汇点,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96.5%,是中国七大基因库之一,发展生态旅游优势突出。

滁州聚集众多的淡水湖泊。

大琅琊山和八公山也是生态资源富集地。

但局部仍存在污染,尤其是巢湖污染问题突出,制约了旅游业发展。

二、旅游市场分析

根据近年来的旅游市场统计分析,从旅游方式上看,国内游客到合肥经济圈以观光休闲、商务会议、探亲访友为主,多以个人或亲友组织进行旅游活动。

其中,合肥市的商务会议旅游份额较大。

从旅游时间上看,过夜游占据很大比例,但平均停留时间较短。

合肥市的一日游比例在“十二五”期间连续增长。

从消费水平上看,合肥经济圈的游客人均花费水平已经高于全省。

从客源市场结构上看,呈现内敛型格局。

客源地主要集中在区内市县和长江沿岸城市。

从经济圈内部来看,各市之间有较大差异。

合肥市的旅游各项指标均处前列,而其他各市尚有较大差距。

三、产业发展评价

总体看来,合肥经济圈的旅游发展水平,高于皖北,但低于皖南和皖江城市带,尤其是入境旅游指标与皖南尚有较大差距。

经过多年发展,合肥经济圈的旅游业已经具有一定基础,具备了快速发展和追赶跨越的条件。

(一)发展迅速,一体化程度不高

近年来合肥经济圈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一体化程度较低。

大别山是跨区域的大型资源,要求区域协同、整体开发,但在市场营销、线路组织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合力。

巢湖的综合区位决定了其在合肥经济圈旅游格局中处于关键地位,但巢湖旅游尚未有实质性突破,影响了旅游产品的东西衔接。

合肥经济圈在与周边区域的旅游合作机制尚未形成,与南京、武汉等地的旅游互动还有待深化。

(二)产品多元,但部分产品同质化

合肥经济圈形成了生态观光、城市休闲、红色旅游、会议旅游等多元化产品,但由于资源存在相似性,各地在旅游产品开发、新建项目类型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同质化。

区内温泉项目较多,但缺乏各自的体验主题。

山地旅游的差异性也不明显。

合肥经济圈尚缺乏震撼性的旅游品牌,市场影响力不高,对长距离市场的吸引力较小。

(三)要素齐全,发展短板有待改善

合肥经济圈的旅游产业要素基本齐全,但发展水平相对不高,特别是局部地区如大别山地区的旅游交通不畅。

在要素体系中,存在一定短板,缺少有影响力的文化演艺、旅游购物和旅游度假区,城市的旅游功能尚不突出,制约了合肥经济圈旅游整体效益的提升。

(四)大交通好,旅游集散功能强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4E级枢纽干线机场,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高飞行区等级的机场之一。

以合肥为中心,将形成“一横一纵三连接”的高速公路和高铁网络。

机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组成了立体化的旅游交通体系,为旅游产品组织和市场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政府重视,体制机制有待创新

合肥经济圈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旅游业,制定了相关的扶持政策。

但区内大型旅游集团、大型旅游合作组织较少;

部分旅游景区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运营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还不能适应区域旅游一体化、跨区域旅游整合的要求,需要进行创新和突破。

第三章战略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一)突破三个障碍,实现三大跨越

重点突破行政区划、思想观念和区内交通这三个障碍,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现资源的产品化,树立大旅游理念,加快产业融合,建立无障碍的、自由行的旅游交通体系,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

在一体化目标的指引下,实现从各自发展到集聚化发展,从集聚化发展到区域协作发展,从区域协作到一体化和网络化发展的跨越。

(二)发挥两大优势,做好三个转变

发挥合肥经济圈的独特区位和复合型资源这两大优势,突出大山(大别山)、大湖(巢湖)、大城(合肥)、大河(长江、淮河)与历史文化交融的资源特色,实现从单个景区向综合性大旅游区转变,从门票经济向综合旅游经济转变,从自然文化观光向休闲度假体验转变,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在全省、全国旅游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三)立足两个抓手,打造四大基地

重点做好资源整合、空间整合这“两个抓手”,通过旅游要素品牌提升、城市旅游功能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提升,实现片带结合、城乡统筹、产业升级,在合肥经济圈构建文化体验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养生度假基地、商务会议基地等基地,打造复合型的旅游目的地。

二、发展战略

(一)一体化联动

一是实现多个层次旅游一体化发展,包括:

合肥经济圈内部一体化、滁州与南京一体化、大别山区域一体化。

合肥经济圈旅游资源共享现象比较明显,如大别山、岱山湖、八公山等,更需要实施一体化联动。

二是与长三角地区、武汉城市群、昌九城市群等实施市场和产品联动。

其中,重点是长三角地区。

三是实施与皖北、皖南、皖江城市带三个板块的联动。

合肥经济圈具有承南启北的特殊区位,对于全省旅游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二)核心带动

合肥经济圈的区位条件和资源分布特征,决定了需要形成多个角度的核心依托。

未来应依靠五个核心来带动区域旅游发展,即:

长三角和武汉城市群两大核心市场带动,合肥市和南京市两大核心城市带动,大别山、巢湖、大琅琊山等核心资源带动,复合型旅游线路带动,大型旅游项目带动。

简单说,壮大一座城(合肥)、做活两座山(大别山、琅琊山)、激活两片水(巢湖和温泉)、打好五色牌(绿蓝红古特)、对接两市场(长三角和武汉城市群)。

(三)产业承接

合肥经济圈包含了部分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范围,应承接长三角旅游产业的资本溢出、市场溢出、消费溢出和品牌溢出,按照“衔接产业链、形成产业面、构筑产业群”的原则,借助长三角的资源和资本壮大自身,在全省旅游格局中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

(四)打造品牌

以城市和旅游区为重点,以标准化为手段,塑造合肥经济圈的旅游品牌。

在旅游区方面,贯彻实施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区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形成以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为支撑的旅游区体系。

贯彻实施休闲城市、中央休闲区、休闲农庄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形成城乡休闲旅游的品牌体系。

(五)文旅融合

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商务文化等是合肥经济圈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资源,发挥特色文化与生态、城市相融合的优势,以主题文化城市、复合型旅游区、主题型服务要素为重点,有效利用各类文化遗产,提高旅游业的文化软实力,使体验文化、消费文化成为合肥经济圈旅游的重要内容。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山、湖、城、泉、文等资源为依托,以都市休闲、商务会展、红色旅游、山地旅游和温泉养生为主打产品,实现旅游产业的聚集化、一体化发展,成为华东、华中旅游协作的枢纽区,安徽旅游南北联动的中心区,全省旅游集散中心,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二)目标体系

1、经济目标

2015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1.2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180亿元,其中海外游客1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5亿美元。

2020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370亿元,其中海外游客3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2亿美元。

2、社会、文化和生态目标

通过旅游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各种文化共生融合,提高合肥经济圈文化软实力。

通过发展旅游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提高绿色GDP水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阶段性目标

2015年,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到4个以上,4A级旅游景区达到50个以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达到2个以上,省级旅游度假区达到4个以上,合肥市与淮南市、桐城市实现旅游同城化,滁州市与南京市实现旅游同城化。

2020年,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到8个以上,4A级旅游景区达到70个以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达到5个以上,省级旅游度假区达到8个以上,合肥经济圈实现旅游一体化,大别山区域实现旅游一体化。

第四章布局与产品

一、空间布局

根据旅游资源分布、综合交通网络、城乡布局等形成的空间结构,将合肥经济圈的旅游空间布局确定为“一核四区两环一带”。

(一)一核

将合肥市作为核心,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为契机,以商务会展、科教人文、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为品牌,以休闲城市和商务旅游城市为方向,以国际机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外向大通道,立足大合肥旅游同城化,建设联动东西、辐射南北、立足中部、面向全国的现代化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和旅游集散中心。

(二)四区

1、多彩大别山旅游区

为六安市的大别山区域。

以绿色旅游、红色旅游、古色旅游和休闲度假为发展重点,构建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

与河南、湖北省的大别山区域深度合作,共建大别山旅游品牌。

●以天堂寨旅游区、白马尖旅游区等为重点,构建一批以5A级旅游景区为龙头的精品景区。

●以兰溪旅游度假区、万佛湖旅游度假区、佛子岭旅游度假区等为重点,构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

●以金寨县和霍山县等为重点,构建旅游经济强县。

●以天堂寨镇、梅山镇、万佛湖镇、佛子岭镇等为重点,构建一批旅游名镇。

●以金领欢乐世界文化科技产业园、红街、梅山和独山为重点,构建一批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

●以红色文化和古寨文化为素材,打造旅游文化演艺精品。

●以六安瓜片、迎驾贡酒等为重点素材,打造一批旅游商品研发产销基地。

2、巢湖休闲度假旅游区

为合肥市的巢湖及环巢湖区域(巢湖市、庐江县、肥西县、肥东县等)、安庆的桐城市。

以历史文化体验、休闲运动和温泉养生为发展重点,构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基地和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

●以巢湖风景区、三河古镇、孔城老街等为重点,构建一批以5A级旅游景区为龙头的精品景区。

●以环巢湖旅游度假区、半汤温泉度假区、汤池温泉度假区、岱山湖旅游度假区、紫蓬山旅游度假区、仙龙湖旅游度假区等为重点,构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

●以肥西县、肥东县、庐江县等为重点,构建旅游经济强县。

●以三河镇、中庙街道、黄麓镇、烔炀镇、银屏镇、槐林镇、嬉子湖镇、孔城镇等为重点,构建一批旅游名镇。

●以中庙—烔炀旅游新城、肥西淮军圩堡、桐城文化博物园、孔城老街等为重点,构建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

●以包公文化、三国文化、淮军文化、桐城派文化、黄梅戏等为素材,打造一批旅游文化演艺精品。

●以巢湖“三珍”、三河羽毛扇、吴山贡鹅、肥西老母鸡等为素材,打造一批旅游商品研发产销基地。

3、琅琊山—大明文化旅游区

为滁州市。

以历史文化体验和山水休闲度假为发展重点,加强与宁镇扬城市群的旅游一体化,构建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

●以琅琊山风景区、凤阳明中都及明皇陵旅游区、小岗村旅游区等为重点,构建一批以5A级旅游景区为龙头的精品景区。

●以大琅琊山旅游区、白鹭岛生态度假区、女山湖旅游度假区、跃龙湖旅游度假区、全椒儒林—神山旅游区、凤阳山生态度假区等为重点,构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

●以凤阳县、来安县、全椒县等为重点,构建旅游经济强县。

●以襄河镇、乌衣镇、女山湖镇、小岗村等为重点,构建一批旅游名镇。

●以大明文化、花鼓艺术、琅琊山诗词、全椒儒林等为重点,构建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

●以琅琊山诗词文化、凤阳花鼓、明文化等为素材,打造旅游文化演艺精品。

●以凤阳花鼓、凤画、水晶制品和滁州贡菊等为素材,打造旅游商品研发产销基地。

4、八公山—淮河风情旅游区

为淮南市、合肥市的长丰县、六安市的霍邱县和寿县。

以历史文化体验和山水休闲度假为发展重点,建设区域型旅游目的地,是合肥经济圈与皖北旅游联动的重要区域。

●以八公山、大通矿山公园、寿县古城、临淮岗水利枢纽、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等为重点,建设以5A级旅游景区为龙头的精品景区。

●以上窑—高塘湖休闲度假区、焦岗湖旅游度假区、城西湖—城东湖旅游度假区等为重点,构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

●以寿县为重点,构建旅游经济强县。

●以八公山镇、上窑镇、毛集镇、刘集镇、临淮岗镇等为重点,构建一批旅游名镇。

●以寿县古城、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焦岗湖海顿水韵影视基地、大通矿山公园等为重点,构建一批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

●以淮南子文化、豆腐文化、楚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素材,打造旅游文化演艺精品。

●以豆腐制品、紫金石艺术品、景瓷旅游纪念品、临淮岗柳编、寿县香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主要素材,打造旅游商品研发产销基地。

(三)两环

充分发挥合肥市作为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和旅游集散地的作用,以合肥市为枢纽,高速公路网为主线,构建东、西两个旅游环线。

1、皖中“两山一湖”旅游环

为合肥市—六安市—安庆市—合肥市,以高速公路为轴,串联大别山、天柱山、巢湖等重点旅游区,可称为皖中“两山一湖”金三角。

该旅游环是皖西旅游线路组合的主体,可形成生态观光、文化体验、都市休闲和温泉养生的复合型产品。

主要亮点为:

合肥都市休闲、巢湖温泉、三国文化、大别山生态、红色文化、天柱山生态、黄梅戏文化等。

2、巢湖—皖江—琅琊山旅游环

为合肥市—滁州市—南京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合肥市,以高速公路为轴,串联巢湖、大琅琊山、采石矶、芜湖主题公园等重点旅游区,构建跨区域的旅游环线。

该环线是皖东旅游线路组合的主体,可充分发挥合肥市、南京市两个省会城市的旅游集散功能,将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和宁镇扬城市群三个区域有机整合,构建区域旅游协作产品。

都市休闲、巢湖温泉、诗词文化、明文化、主题公园等。

(四)一带

为宁—合—武高铁旅游带,包括滁州市、合肥市和六安市,是南京—武汉高铁旅游带的重要组成,是合肥经济圈在华东、华中旅游合作中发挥独特作用的重要支撑。

本旅游带除了滁州、合肥、六安三个城市外,还串联起大琅琊山、巢湖、大别山旅游区,并形成诗词文化、三国文化和红色旅游的文化组合,可称之为皖中“两山一湖”旅游带。

二、旅游产品体系

(一)重点观光旅游区

●合肥庐阳古城旅游区

●合肥三河古镇旅游区

●巢湖风景区

●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滁州大琅琊山旅游区

●凤阳明中都及明皇陵旅游区

●凤阳小岗村旅游区

●六安天堂寨生态旅游区

●六安白马尖大别山主峰旅游区

●六安临淮岗水利枢纽景区

●寿县古城旅游区

●孔城老街旅游区

●八公山旅游区

●淮南大通矿山公园旅游区

(二)重点旅游度假区

●环巢湖旅游度假区

●巢湖半汤温泉度假区

●庐江汤池温泉度假区

●明光女山湖—跃龙湖旅游度假区

●来安白鹭岛生态度假区

●凤阳山生态度假区

●全椒儒林—神山旅游区

●六安兰溪旅游度假区

●六安万佛山湖旅游度假区

●六安佛子岭旅游度假区

●淮南上窑—高塘湖休闲度假区

●淮南焦岗湖旅游度假区

●桐城仙龙湖旅游度假区

(三)重点水利旅游区

●淠史杭水利工程旅游区

●佛子岭水库旅游区

●梅山水库旅游区

●响洪甸水库旅游区

●横排头旅游区

●安丰塘旅游区

●水门塘旅游区

●临淮岗水利枢纽旅游区

(四)重点红色旅游区

●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

●皖西烈士陵园

●独山革命旧址群

●金寨县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

●金寨县红二十八军部及重建旧址

●滁州藕塘烈士纪念馆

●合肥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

●肥西小井庄纪念馆

●肥东青龙场东进抗日纪念馆

●滁州半塔保卫战旧址

●凤阳小岗村

(五)重点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

●合肥滨湖新区

●合肥动漫主题公园

●合肥三国遗址公园

●肥西淮军圩堡

●中庙—烔炀旅游新城

●六安金领欢乐世界文化科技产业园

●六安红街

●六安金寨红色文化产业区

●寿县古城

●桐城文化博物园

●孔城老街

●滁州老城

●滁州琅琊山

●全椒儒林文化园

●凤阳明中都遗址公园

●淮南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

●淮南焦岗湖海顿水韵影视基地

●淮南大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