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495687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电网.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电网.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电网.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电网.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网.doc

《电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网.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网.doc

典通拓展培训教案电网

电网

1、项目名称:

电网electricweb(G-G-002)。

2、项目类别:

场地科目/集体项目。

3、场地器材:

网洞记号绳

整理箱一个(存放队员的物品)

4、人数要求:

12—16人

5、活动时间:

30分钟;

6、项目目标/任务

下面我给大家描述一下周围的情况,我们是一个身经百战、无坚不摧的团队,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敌人的追击,在前方是敌人架设的一个带有两万伏高压的电网,而敌人的追兵也会在30分钟内赶到,因此,在30分钟之内,我们要由电网的一侧穿越到另一侧,30分钟后,任何人还没有过去,视作任务失败。

7、培训目标

领导力,管理者在组织中的作用

计划

决策

沟通

分工合作,团队成功

资源的合理配置

细节

8、项目规则和要点:

a、在穿越电网的时候,只允许从粗绳之间(4根腊棋绳)的某一个孔洞中通过;

b、每个孔洞只能使用一次,成功的通过要封住,如果碰触到电网,该学员退回,也要封住。

c、在穿越电网的时候,无论是穿越的人还是协助穿越的人,他们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衣服、鞋、头发等都不允许触动网绳,假如触动了网绳,那么,正在通过的人要退回来,该孔洞被封闭,不允许再使用。

d、学员不能绕过电网去对面帮忙,已经通过电网的人也不允许从其它途径再回来帮助没有通过电网的队员。

e、穿越时不允许做鱼跃、空翻等动作。

f、如果有同伴被抬起,放他时必须先放脚,再放头,他没有安全着地之前,任何人不许松手。

g、大声示警原则:

当你们在项目的进程中,如果有人和你们觉得危险的动作、或者不舒服的感觉,要立刻大声的叫出来,我会及时的来帮助你。

h、服从培训师口令原则:

在项目的进程中,如果我发现你们的一些动作、尝试比较危险的时候,我会叫你停止,在这个时候,请大家一定要绝对服从我。

9.项目控制

这张电网上共有x个洞,我留给大家的洞只比我们的人数多一个,也就是说,我们只能犯一次错误,否则就有可能完不成任务了(根据实际人数,来决定网洞数量,原则上是比人数多1-2个)。

a、当培训师发现学员有危险动作,或者自己难以把握的问题时,应果断

叫停。

b、抬女学员通过电网时,如果学员不知道如何抬,要提示他们,面向上平躺。

c、第一次触网时,根据学员的态度来决定是否封闭孔洞,如果学员非常认

真且已接近培训结束,可做一次警告。

如果学员还没有进入培训状态,带着游戏的态度,则坚决封闭孔洞。

d、如果学员的人数多于网洞,可根据学员的身材,标示出允许通过两人次的孔洞。

e、培训师的站位:

始终关注被抬起的学员并站在他/她旁边,一旦抬人的学员失手,要能够及时补位。

f、记录学员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表现,方便回顾。

回顾

1、计划

问大家这件任务简单吗?

你们总共有几个人?

又有多少洞?

你们一共有几次失误的机会?

很少!

那么在做事之前就要好好的规划!

很多事情失败的原因都是事前没有好好的规划!

甚至很多事情还没有想清楚没有弄明白就下手去做,造成很多损失!

建立标准:

问:

为什么你们总碰到电网?

我看到好几次都是因为抬的人的身材与选择的孔洞不合适,你们每一次搬人的时候是如何确定他能不能过去的?

目测不够精确!

我们队里面有男有女,每个人身材、身高、体重情况都不一样,你们有没有一套标准?

为什么之前不用工具测量呢?

没有工具?

旗杆是什么?

量一下不就知道了吗,这下标准就出来了,就不会因为尺寸不合适出问题了!

这就是计划中很重要的一点:

建立标准!

以终而始:

问:

为什么一开始你们就用掉一个大洞?

你们只给最后一个人留了一个洞,只给了他一次机会,你们想过没有万一他要是失误了怎么办?

那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而且之前你们所作的计划也全浪费了,所有付出都付之东流!

所以做计划要以终而始,你要想到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计划有了,但是关键是如何把战略落实到执行上。

资源有效配置

有句话说得好,人无完人,但是作为一个团队却可以完美无缺。

我们都是有缺陷的人,要想完成完美的事业唯有靠配合!

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网洞有大有小的,并且分布得很不均匀吗?

这些网洞其实就是象征着我们的企业里面,有着不同的部门、职位、工作。

如果我们把大的孔洞都让身材娇小的人去穿,而把小的孔洞留给身材高大的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对,必然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延长工作时间,甚至带来更多不必要的麻烦,那么如何利用网洞做一个最合理的资源配置呢?

简单地说,就是让身材娇小的人穿过较小的网洞,把大的网洞留给身材高大的人。

上肢有力气的、平衡性好的从下面过,力气大的抬人,女生被抬。

那别的人还有没有事做?

每个人都有事做,不抬人可以帮忙看看,你很有可能注意到一些细节问题,有可能你一句话就能减少一次失误!

所以每个人都有他发挥作用的地方。

这就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总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但是在项目过程中为什么总会出现人员闲置问题?

在项目的过程中,为什么很多队员没有真正的参与进来,大部分人处于一种游离状态?

专家们管这一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

打破旁观者心态:

1964年3月,在纽约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

凌晨三点的时候,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被一杀人狂杀死,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附近住户中有38户人看到或者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况和反复的呼救声,但是没有一个认出来保护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给警察打电话。

事后,美国媒体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

然而有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他们并没有认同这种说法,他们认为这些人的无动于衷还有更好地解释。

于是为了证明他们做了一项试验。

两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

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正是因为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旁观者可能更多的是在看其他旁观者的反应。

我们也可以用这个现象解释经常发生的小孩落水事件,旁观者甲看到小孩落水了,本来想下水救人,又有些犹豫,她再看其他目击者乙、丙等人的反应。

转念一想:

这么多人都看到了,总会有几位下去救人吧,自己就不用下去了吧。

犹豫之间,小孩被水淹没了,甲心里有些内疚,在一想,要责怪、要内疚、要负责任,也是我们所有旁观者分担,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现如今这种问题也同样出在我们的团队工作中,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在讨论时间,其实出主意、想问题的很少,大部分人处于一种游离状态。

在项目过程中也是一样,由于责任没有明确到个人,经常是人站在那里而起不到任何作用,是说他不愿意团队完成项目?

他故意捣乱?

我想未必。

而正是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存在这种旁观者效应,使得很多人不去自主思考解决问题,而都是被动的等待别人提出方案,因为团队里面有十几个人呢,我不去做肯定有人去做,就是由于这种心态使得很多人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不认真的游离状态。

这样长期就会失去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由于团队之间缺少沟通,出了问题不能及时纠正,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失误。

所以作为团队成员来说:

面对问题,不要总在被动的等待他人提出方案或者解决问题,要打破旁观者心态,要自主思考,用独特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主动融入团队,主动地参与解决团队问题,增强团队战斗力。

作为团对领导来说:

要充分的调动每一队员的积极性,想办法让每一位队员投入进来,充分利用团队资源,发挥群体的才智和创造力,这样才是一只高效的团队。

服从:

大家为了完成任务都脱了衣服,这点做得非常好!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很多时候为了团队目标,要牺牲我们的个人利益。

案例:

一次带一个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这个项目做得很糟糕,他们的经理很生气,问我他们公司其他部门做得怎么样,我说做得很好,经理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让我帮他们严格控制!

可是在项目中就是总触网,总出问题。

结果那天项目他们做到了晚上6点半,最后每个人都脱掉了衣服只剩内裤。

还好那时夏天。

但是这种精神非常值得学习!

还有一次做网通八局的培训,他们队长(柴欣毅)一直在对面跪在地上,让抬过来的人垫在他的后背上,这么做就是为了被抬的人下方不触网,那时正好是1月份,天气非常冷,队长两只手按在地上冻得通红。

队长这种奉献精神可以说影响了全队,大家各负其职,大冷天都脱掉了外套,每一个人都认认真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最后他们完美的完成了任务,他们队没有一个触网的!

所以,在团队工作中,我们要学会系统思考,要有大局观,必要的时候为了大局利益就要放弃自己的利益,但是如果每一位成员都只想自己,都不愿意为团队付出,那项目肯定完不成。

那么如何做好计划?

推荐给大家一些科学计划方式:

六西格马

PDCA(结合电网实际问题谈)

PDCA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学专家戴明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戴明环。

P(plan)计划确定目标,方针,活动计划

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总结事情的结果,找出问题

A(action)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的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pdca要周而复始的进行。

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其他问题尚未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问题,要放在下一个循环解决。

特点:

1、大环带小环:

如果把整个企业看作一个大的pdca循环,那么每个部门,小组还有各自的小的pdca循环,大环带小环,一级带一级,有机的构成一个运转的体系。

2、阶梯式上升:

pdca不是在同一水平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提高一点。

到了下一个循环,又有了新的目标和内容,更上一层楼。

3、科学的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

4+4原则

所以pdca循环是带动我们团队不断上升的一种工作程序,希望大家今后能够很好的利用。

目标+资源+计划+决策+分工+执行+检查+调整

4、细节决定成败

问:

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当我们在进行人员的输送的时候,不论你前期做了多少准备工作,用多少人来抬我们的队员,只要他的身体(包括衣服、鞋、头发)触碰到了电网,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全部返回原地,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细节的重要性!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纵观国内外的的强势企业,很多都是在细节的比拼上下过很大功夫的。

企业靠战略就能挣大钱的想法是极其幼稚的,正是不注意细节的大企业病拖垮了许多大企业,诸如浪费巨大而熟视无睹,人浮于事相互推诿,对市场信息不敏感,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障碍,员工创新动力不足等,这每一个细节上的问题的忽视最终导致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大家都知道肯德鸡、麦当劳、沃尔玛这些企业,他们成功的秘密就在于注重细节,从细节中取胜。

麦当劳也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快餐店之一。

1955年诞生的麦当劳连锁快餐机构,建立了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商业模式之一,至今已发展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拥有30000家分店的跨国公司。

相信我们当中有人很喜欢去麦当劳用餐,或是去那里休息,看书。

为什么呢?

实际上有很多人去那里消费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食物,我们在那里会感觉很舒服,因为我们体验的是它的一种文化、一种服务,麦当劳的服务在业界是数一数二的,服务小姐每天都能充满激情、面带微笑的对待每一位顾客,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有一个小秘密。

其实在每一个麦当劳的收款机的背后都刻着一行小字,上面写着:

请保持微笑。

这行字在后面,只有服务员可以看到。

每当他们看到这行小字,不论他当时有什么样的不良情绪,都能马上调整自己,以微笑面对顾客。

很难想象,这样一行小字竟然能起到如此神奇的效果。

这就是注重细节的妙处。

北京的麦当劳有一项特殊的服务,在北京的每家麦当劳餐厅内都代售公交月票。

北京有600多万人使用月票乘公交车,而发售月票的网点只有88处,乘客深感不便。

于是他们便“拾遗补缺”干起了“代售月票”的营生,为广大乘客创造便利条件。

此举一推出就吸引了大批食客络绎而来。

麦当劳就是注重细节,时时刻刻为我们大家创造方便,这也就是它的成功之道!

还有沃尔玛请几家软件公司用三年时间花了天文数字给他量身定做了一套全球数据中心,它全球数千家企业任何一件产品,小到一个苹果都有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体系,这苹果哪天摘得,多长时间运输,多长时间加工,什么时候送到的都一目了然。

忽视细节的代价(百分之一的失误会造成百分之百的损失)

蝴蝶与龙卷风

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

很有可能,因为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产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产生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天气系统的极大变化。

这就是非常有名的蝴蝶效应。

这是由一位外国的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提出来的,他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天气预报”的试验时,发觉只要输入的资料存在微小的差异,计算的结果就会出现极大分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正是形容这种情况。

蝴蝶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有首民谣说得很好: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的一个钉子是否丢失,本是一种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是一个帝国的存与亡。

这就使蝴蝶效应在军事和政治领域的应用。

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呢?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应次在任何事情上都应该做到防微杜渐。

白蚁的危害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

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

老农心想:

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

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

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

那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

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

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

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终于冲决长堤,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

  这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语的来历。

美国“哥伦比亚”号

2003年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80秒后发生爆炸,飞机上的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全世界一片震惊。

美国宇航局负责航天飞机计划的官员罗恩·迪特莫尔被迫辞职。

此前,他在美国宇航局工作了26年,并已担任4年的航天飞机计划主管。

事后的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这一灾难的凶手竟是一块脱落的泡沫。

“哥伦比亚”号表面覆盖着2万余块隔热瓦,能抵御3000摄氏度的高温,以免航天飞机返回大气层时外壳被高温所融化。

1月16日“哥伦比亚”号升空80秒后,一块从燃料箱上脱落的碎片击中了飞机左翼前部的隔热系统。

宇航局的高速照相机记录了这一过程。

应该说,航天飞机的整体性能等很多技术标准都是一流的,但就因为一小块脱落的泡沫就毁灭了价值连城的航天飞机,还有无法用价值衡量的七条宝贵的生命。

在这里,一个小小的细节上的错误,使这一结果别说是得零分,甚至得了负分也不过分。

细节的重要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这种重要性,更多地体现在执行的过程中。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

我们的古人就提倡"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

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急于求成,要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相信我们能够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9

典通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