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统计年鉴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9664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统计年鉴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青海省统计年鉴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青海省统计年鉴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青海省统计年鉴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青海省统计年鉴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青海省统计年鉴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青海省统计年鉴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青海省统计年鉴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青海省统计年鉴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青海省统计年鉴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青海省统计年鉴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海省统计年鉴Word格式.docx

《青海省统计年鉴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统计年鉴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海省统计年鉴Word格式.docx

9139

77174

57422

19752

92943

2006

2099

129850

121204

8646

72154

52398

19756

89052

2007

2492

133923

125259

8664

74479

49561

24918

76272

2008

3237

134807

126081

8726

76643

54311

22332

76473

2009

3308

135698

127275

8423

76236

54410

21826

68757

2010

3952

143431

133149

10282

76529

51896

24633

97520

与上年比较(%)

+19.47

+5.7

+4.62

+22.07

+0.38

+4.62

+12.87

+41.83

废气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2011-10-28

2010年,全省煤炭消费量1357万吨,比上年增长20.94%。

其中工业煤炭消费量1234万吨,比上年增长21.10%;

生活煤炭消费量123万吨,比上年增长18.27%。

全省工业废气排放量3952亿标立米,比上年增长19.47%。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43431吨,比上年增长5.7%,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33149吨,比上年增长4.62%,占排放总量的92.83%;

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10282吨,比上年增长22.07%,占排放总量的7.17%。

废气中烟尘排放总量76529吨,比上年增长0.38%,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51896吨,比上年增长4.62%,占排放总量的67.81%;

生活烟尘排放量24633吨,比上年增长12.87%,占排放总量的32.19%。

工业粉尘排放量97520吨,比上年增长41.83%;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110108吨,比上年增长20.55%。

2010年全省9家火力发电企业共有机组28台,总装机容量为191.55万千瓦,其中燃煤机组装机容量为153.85万千瓦,脱硫机组装机容量为122.5万千瓦,占燃煤机组装机容量的79.6%。

火电企业共消耗651万吨煤炭,比上年增长10.9%,占全省重点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的52.75%,共排放二氧化硫51671吨,比上年降低1.67%,完成了国家下达我省火电企业“十一五”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6.2万吨的目标任务。

火电企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93%,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

表三 

废气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项目

年度

2000

607

32017

20177

11840

81605

63810

17795

41658

2001

846

35113

23686

11427

59647

42081

17566

46068

2002

937

32179

22115

10064

60659

38679

21980

41041

2003

1002

60280

50522

9758

59736

38697

21039

58506

1238

73661

64359

9302

76080

56000

20080

83094

2005

1370

123667

9139

77174

57422

19752

92943

2099

129850

121204

8646

72154

52398

19756

89052

2007

2492

133923

125259

8664

74479

49561

24918

76272

2008

3237

134807

8726

76643

54311

22332

76473

2009

3308

135698

8423

76236

54410

21826

68757

2010

3952

143431

10282

76529

51896

24633

97520

+22.07

+0.38

+4.62

+12.87

+41.83

行业分布:

(1)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主要来自电力、有色金属冶炼、化工、非金属矿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石化工业,占全省重点调查单位总量的93.48%。

(2)工业烟尘排放量主要来自非金属矿制品业、化工、电力、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和非金属矿采选业,占全省重点调查单位总量的93.08%。

(3)工业粉尘排放量主要来自非金属矿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和非金属矿采选业,占全省重点调查单位总量的96.50%。

(4)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主要来自电力、非金属矿制品业、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和黑色金属冶炼,其排放量占全省重点调查单位总量的94.81%。

表四 

各地区废气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项目

全省总计

76516

51883

97493

西宁市

2478

75510

72874

2636

30634

21034

9600

45658

海东地区

404

15969

15038

931

19934

17671

2263

28109

海北州

71

11951

9922

2029

4062

2350

1712

2147

黄南州

41

610

273

337

3244

958

2286

763

海南州

35

1822

954

868

3983

3006

977

3325

果洛州

2.5

351

31

320

994

13

981

27

玉树州

-

62

425

海西州

921

26255

23146

3099

13252

6863

6389

17492

废水

2010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22609万吨,比上年增长1.97%。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903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5%,占全省废水排放总量的39.94%;

生活污水排放量13578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4%,占全省废水排放总量的60.06%。

2010年,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83100吨,比上年增长9.2%,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4714吨,比上年增长13.91%,占排放总量的53.81%;

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38386吨,比上年增长4.1%,占排放总量的46.19%。

废水中氨氮排放总量8257吨,比上年增长16.2%。

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271吨,比上年增长33.2%,占排放总量的27.5%;

生活污水氨氮排放量5986吨,比上年增长10.81%,占排放总量的72.5%。

表一 

废水排放情况年际变化表

年 

废水排放量(万吨)

化学需氧量(吨)

氨氮(吨)

11997

4661

7336

33218

3872

29346

11831

4385

7446

33056

3272

29784

3487.2

12.17

3475

11131

3583

7548

33068

3683

29385

3410.1

25.10

3385

11310

3453

7857

31887

2927

28960

3608.9

37.89

3571

14287

3544

10743

39348

3277

36071

5331

28.94

5302

19360

7619

11741

71580

33863

37717

6855

1407

5448

19407

7168

12239

74801

35319

39482

6944

1425

5519

19948

7318

12630

75796

38159

37637

7029

1480

5549

19997

7098

12899

74567

37305

37262

6941

1625

5316

22171

8404

13767

76133

39253

36880

7107

1705

5402

22609

9031

13578

83100

44714

38386

8257

2271

5986

+1.97

+7.50

-1.4

+9.2

+13.91

+4.1

+16.2

+33.2

+10.81

地区分布:

2010年全省废水主要来自西宁、海西和海东地区,其排放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0.86%、28.44%和12.03%,累计排放量占全省总量的91.13%。

八个州(地、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占全省排放总量比例依次为西宁市41.42%、海东地区27.20%、海西州13.37%、海南州4.57%、海北州1.80%、黄南州1.55%、玉树州1.27%、果洛州1.01%。

表二 

2010年各地区废水排放情况表

地区

废水排放(万吨)

11499

4052

7447

34420

15934

18486

4483

1108

3375

2720

707

2013

22600

13838

8762

1261

215

1046

381

17

364

1494

59

1435

175

1

174

326

26

300

1285

85

1200

148

8

140

776

81

695

3799

1188

2611

408

83

325

211

839

98

264

1056

123

6431

4147

2284

11107

7109

3998

1561

855

706

行业分布:

工业废水主要来自化工、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采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食品加工、电力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其排放量分别占重点调查单位工业废水总量的22.60%、18.58%、17.35%、10.28%、8.30%、7.52%和4.68%,累计排放量占重点调查单位工业废水总量的89.3%。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位于前五位的行业依次为农副食品加工、化工、电力、食品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其排放量分别占重点调查单位的36.59%、24.97%、9.32%、8.78%、7.03%和4.11%,累计排放量占到全省重点调查单位的90.8%。

流域分布:

我省境内主要分布有长江上游区、黄河上游区、青海湖内流区和柴达木内流区四个流域。

黄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是纳污的主要水体。

2010年,排入黄河流域的废水量为15779万吨,占全省总量的69.8%,废水中COD排放量为63844吨,比上年增长3.7%,实现了“十一五”我省黄河流域COD排放总量控制在6.6万吨的目标。

湟水河是黄河一级支流,也是我省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2010年有334家工业企业和流域城镇人口产生的13986万吨污水排入该流域,占全省总量的61.86%,其中工业废水量4755万吨,比上年降低10.64%,生活污水排放量9231万吨,比上年下降3.04%;

COD排放总量55708吨,占全省总量的67.04%,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工业COD排放量29426吨,比上年下降0.83%,生活COD排放量26282吨,比上年增长3.84%;

氨氮排放量5626吨,占全省总量的68.14%,比上年增长12.63%,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1311吨,比上年增长17.79%,生活氨氮排放量4315吨,比上年增长11.15%。

排入该流域的重点企业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7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工业固体废物

2010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783.32万吨,比上年增长32.27%。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为0.07%,贮存率为58.06%,固体废物排放量为2.17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759万吨,综合利用率为42.21%,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

产生工业固体废物主要行业为化工、有色金属采选、黑色金属冶炼、电力、煤炭开采和非金属矿采选业,其产生量占全省重点调查单位总量的89.10%。

主要种类为尾矿820.29万吨、冶炼废渣209.6万吨、粉煤灰123万吨、炉渣96.19万吨、煤矸石116.99万吨,分别占总量的46%、11.75%、6.9%、5.39%和6.56%。

表五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综合利用情况表

固体废物

名称

产生量(万吨)

综合利用量(万吨)

综合利用率(%)

2009年

2010年

总计

1347.62

1783.32

508.21

758.62

37.33

42.21

危险废物

83.31

86.45

11.22

10.88

13.47

12.59

冶炼废渣

140.41

209.6

130.9

205.46

93.23

98.02

粉煤灰

101.33

87.03

109.18

85.89

88.76

炉渣

116.21

96.19

90.62

93.51

77.98

97.21

煤矸石

70.7

116.99

20.51

28.48

29.01

24.34

尾矿

720.28

820.29

140.75

195.85

19.54

23.88

其他废物

106.97

326.26

19.11

110.98

16.57

34.02

综述

2010年,全省环保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污染减排为切入点,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突出重点,强化管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三大措施,主要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三废”综合治理水平逐年提高。

2010年统计结果表明,在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5.3%、工业增加值增长19.3%的形势下,全省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8.31万吨,比上年增长9.2%;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4.34万吨,比上年增长5.7%;

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提高4.1个百分点;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5.5个百分点。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情况

2010年,全省共完成工业污染治理项目12项,完成治理投资额9747.2万元。

全年新增废水处理能力3824吨/日,新增废气处理能力101万标立米/时。

全省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75.7%,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

烟尘排放达标率38.9%,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58.1%,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

全省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59.93%,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

2010年,全省共处理城镇生活污水5580万吨,比上年提高2.07%,去除COD量14191吨,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1.0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统计企业基本情况

2010年,全省共统计重点工业企业570家,火力发电企业9家(其中6家为自备电厂)。

全省共有103套废水治理设施,去除COD等污染物6871吨,投入设施运行费用7806万元,比上年增长28.8%。

有废气治理设施974(台)套,投入设施运行费5.5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4%。

这些治理设施共去除二氧化硫2.8万吨、烟尘118万吨、粉尘82万吨,为保护环境发挥了应有作用。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