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0450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下复习资料 自己整理的Word下载.docx

4、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

理论上来讲,国体决定政体。

也就是说选择什么样的政体,要看这个国家实行的国体是什么。

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和西方的资本主义的国家性质是不同的,所以应当实行不同的政体。

另一方面,国体和政体又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国体不同,采用同样的政体,仅仅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

就像咖啡可以放在玻璃杯里,也可以装在马克杯里一样。

不过味道和感觉毕竟差了很多。

(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我国和西方国家确实是不同国体的国家。

如果这个基础实质上发生了改变,那一切都不同了。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不能照搬西方政治体制,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

具体说来:

1.中西方经济基础不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中西方国家性质不同。

国体决定政体。

3.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和多党制不符合我国国情。

4.企图搞三权分立制度和多党制,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中国人民不答应的。

5、为什么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1、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克服现行体制的弊端,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向前发展;

3、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6、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的关键是什么

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

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第十章

1、什么是文化

文化核心的问题可以转换为文化定义的不同方式的问题。

有两种定义文化的方式,一种是广义的,置于社会学视野下的

第二种定义方式是指狭义的,以民族精神和气质(ethos)为核心的属于价值形态的定义。

之所以说是价值形态的,原因有三:

一是有着明显区别性的,关涉本民族传统与自尊心内容;

二是关涉本民族的心理的深层结构;

三是作为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交流体系,可以深度描写(thickdescription),并显示其独特的思维与世界观。

2、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

文化具有的认知、教化、沟通、凝聚、传承、娱乐等方面功能,决定了它在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中的重大战略意义。

新世纪世界各国都对提升文化竞争力予以高度重视。

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功能的作用贯穿于人类历史始终,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与文化功能发挥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和实践创新的纲领性诉求,先进文化建设涉及各个方面,而它直接连接着两个明确的指向:

一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二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3、文化多样性以及如何看待不同文明间的冲突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通过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表现现出来。

(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应是: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应遵循的原则是: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旗帜和主心骨。

5、为什么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6、讨论我的价值观

第十一章

1、什么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以上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和谐社会具体含义

 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这都与和谐分不开。

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2、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开辟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3、你认为应该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七)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

第十二章

1、台湾问题的实质

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内政问题,跟香港、澳门最大的区别在这里,台湾是我们自己内部人为分割出去的,而香港、澳门则是被外国侵略占领的殖民地

2、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为什么不承诺放弃武力

和平统一是既定的方针。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台湾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全中国的振兴和富强,是全体中国人的心愿。

坚持和平统一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

如果承诺了根本不使用武力,只能使和平统一成为不可能,只能导致最终用武力解决问题。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

台湾独立"

的图谋者的。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作为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坚持和平统一,但不放弃使用武力,是这一体系的重要内容。

我们从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案之日起,就一直强调:

在尽最大努力实争实现和平统一的同时,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第一,需要指出,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并无义务对任何外国或图谋分裂中国者作出承诺。

因为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第二,采用武力的方式,将是最后不得已而被迫作出的选择

第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为和平统一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保障

第四,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

图谋的。

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具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

我们一直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中国政府一直积极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

第十三章

1、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

3、独立自主也是我国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宝贵经验之一。

4、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原则的内涵

3、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此外还有能源争夺,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

各种分裂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等等不稳定因素。

4、在中非关于黄岩岛上你的观点

第十四章

1、什么是新的社会阶层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社会阶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人员: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六种社会新阶层。

2、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

我国从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不少人陆续脱离原来的工作岗位,转而从事非公有制经济,或自主创业,或进入私企、外企,或成为自由职业人员,成为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成员。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

再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大批被分流出来的职工和农民纷纷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其中一些人成为私营企业主或个体户。

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

他们为我国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

我们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没有也不会否认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

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第十五章

1、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从国内看,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坚持党的领导,是以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为保证的,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中建立起来的领导地位和威信,靠的就是我党能够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的改进领导方式,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们党现在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着重大变化,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是向前发展,我们面临的任务就越艰巨,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也越复杂,要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就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2、怎样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一,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第二,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第三,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黄岩岛问题:

一:

材料“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专属经济区的法规颁布实施后,菲律宾政府以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为理由,宣称对黄岩岛拥有海洋管辖权,后来又改为对黄岩岛拥有主权。

问题:

当时中国对其行为有什么动作?

1947年,中国将黄岩岛划在“断续国界线”内。

该线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历史性界线,但为什么还会发生上述的事情?

中国当时没有在黄岩岛上驻军吗?

当时美国有什么动作?

二.近几年来,中国对于黄岩岛出台了哪些政策?

又有什么动作?

三.目前的形势如何?

在中国主权问题上,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关于外交,我们又应如何?

面对周边国家的行为,他们的焦虑,我们应如何对待?

首先,菲律宾声称对黄岩岛拥有主权有三条理由:

第一,“黄岩岛被菲律宾实际控制”。

美军曾控制该岛,但这并未改变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的事实,因此,菲律宾从美军手中“继承主权”的说法在国际法上站不住脚。

第二,“黄岩岛在菲方专属经济区内(这就是你所说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菲律宾号称该理由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但早在国际上出现“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这个概念之前,黄岩岛就已经归属中国了。

第三,“黄岩岛离菲律宾最近”。

菲律宾以地图显示,黄岩岛离菲吕宋岛最近,只有约120海里,但是国际法从来没有规定距离远近可以作为主权依据,菲方真牛,这个都敢拿出来做证据....另外,中国当时似乎并没有在上面驻军,黄岩岛很小啊,就几块石头,中国要在上面驻军,除非建一个海上平台,这样消耗很大,不然是不可能的,而美国,只表明给菲律宾捐助几万美元,那些钱才够买f161.5架,或是导弹巡洋舰1架,再或是m16几万只,美国表明的,只有这些。

第二,你说的对黄岩岛出台了什么政策,很抱歉,我不知道,但是中国一直都以和平外交解决此事,中国并没有什么大动作,只是派海监,渔政去监督一下,中国要看的,应该是菲方的反应了,在菲方没有做出军事攻击前,中国我想都会保持外交解决的态度。

第三,恭喜了,现在的局势看来,比起以前,降低了不少,菲方似乎不希望美国来干扰他们,而且民众的反应巨大,导致贸易,政治等方面出现了混乱(注意,是菲方民众),我看,菲方政府快要撑不住了,应该有些打退堂鼓的心理。

在中国主权上,毫无疑问,如果他国侵犯我国主权,我国必将反击,但是对待这些问题,也不能鲁莽,中国不像美国那么激进,中国人也不能如此着急,这些事最好交给政府处理,我们同时也应该控制自己心理,如果民众也跟着起哄,往往事情会被闹的更大,甚至会导致战争,人民的力量总是最大的嘛.....关于外交,我不用多说了,就是和平解决,中国绝对不会无缘无故打别人,除非别人先动手。

最后,周边的国家焦虑,的确是,什么朝鲜,印度,都对中国虎视眈眈的...他们怕中国过于强大,垄断亚洲经济之类的担忧,就像美国一样,但是我们也不必担心,中国在科技发展,军事必然也会发展,如果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薄弱,那么这个国家必定衰落,就像明清的中国,那是中国经济老大啊,结果被外国打得那么惨.....我们的做法,就是保持健康心理,保持团结,我们不是军人,不是总统,不能管这些国家大事,不过我们可以弱化它,就是这样,剩下的都交给政府办吧。

目前中菲两国在岛上都没有永久设施或主权标志。

中国主权标志于1997年被菲军破坏。

截止到2008年,黄岩岛地区还是被菲律宾海军实际控制。

旅游潜水(1998)和业余无线电探险(1994,1995,1997和2007)也是允许的,但会受到菲律宾海军的监视。

近来,菲律宾在中国固有领土黄岩岛海域采取了一系列不负责任的行动。

这不仅扰乱了黄岩岛海域的和平安宁,同时对中国周边外交构成挑战。

  睦邻、安邻、富邻是中国周边外交主题词。

这既不是冠冕堂皇的表述,也不是什么权宜之计。

营造和睦安宁的周边环境、与周边国家一道把握共同发展机遇,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长期以来执着追寻的目标。

不为严峻挑战所动,不为复杂局面所惑,需要非同寻常的定力。

应该说,“中国定力”赢得了大多数周边国家的理解和尊重,极大拓展了合作空间,收获了丰硕合作果实。

“中国定力”也为人们把握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提供了有力的现实支撑。

  黄岩岛海域风波再次凸显了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中的复杂因素。

个别国家出于不健康的心理,人为制造同中国的争端,甚至尝试着借助外部力量用既成事实侵蚀中国核心利益。

这实在是过于天真,是对中国周边外交的误读。

  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黄岩岛领土主权拥有充分法理依据。

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含糊。

强大的国力不是中国的错误,更不是中国外交的软肋。

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它是否弱小,不管它做出怎样可怜兮兮的姿态,只要是无理取闹,注定要受到强有力的回击。

在这件事情上,根本不存在大国欺负小国的问题。

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永远不会束缚住中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手脚。

  中国外交的责任感体现在面对复杂事态的克制与通过双边协商处理的主张和努力中,体现在对同周边国家友好关系大局的坚定维护中。

  没有什么风浪能动摇“中国定力”。

黄岩岛事件走向分析

一、黄岩岛的地理位置

黄岩岛不是一个点,而是一片方圆十来公里的区域。

其中大部分为礁,只有百十来块在涨潮时也能露出水面的岛石,少数几块大个儿的十来平方米,小者如同倒扣的脸盆,涨潮时,才2平方米。

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对于开发南海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黄岩岛的战略位置同样对菲律宾至关重要,它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仅300多公里,曾是驻菲美海军武器试验场。

如果说西沙扼守南中国海的西门、监控越南的话,那么黄岩岛就扼守南中国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