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0901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

1.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本工程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生产期,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环节为矿体表土剥离、矿石开采等。

生产期扰动地表、损坏或占压土地、植被的面积为6.76hm2;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461.62,新增水土流失量328.54t。

1.6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及主要工程量

本方案将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为4个防治分区,具体措施如下:

(1)采石区:

需修建2条临时截水沟,每条截水沟长350m,挖方350m3,植草面积2.50hm2,植树3000株;

(2)厂区:

需植树1500株,以乔木为主,植草面积1.0hm2;

(3)排土场区:

建挡渣墙1座,长120m,挡渣墙工程量为552m3,土方量132m3,浆砌石420m3。

在渣场上游及两侧修建截水沟,其上游截水沟长80m,两侧截水沟各长120m,截水沟横断面底宽度0.5m,沟槽深0.5m,边坡1:

1。

经计算,总挖方160m3。

需植树1050株,其中刺槐525株,紫穗槐525株;

植草面积0.03hm2;

(4)场区道路区:

场区道路长100m,需在场区道路两侧设置永久排水沟,排水沟为2条,长度均为120m,需开挖土方120m3。

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12.07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8.43万元,植物措施投资1.64万元,施工临时工程投资0.37万元,独立费用1.27万元,预备费0.35万元。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通过各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危害将显著减轻,项目区生态环境会得到一定改善。

水土保持工程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

2.1方案编制的目的、意义与依据

2.1.1方案编制的目的、意义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有关规定,本着“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编制了该项目水保方案。

其目的就是明确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义务和范围,提出防治技术措施和具体要求,避免或减少水土流失和危害的发生,落实法律法规的规定,使法定义务落到实处,使因工程建设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保护水土资源,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也为下阶段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1.2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年第120号令);

⑤《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3年8月16日);

(2)部门规章

①《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1995年第5号令,2005年7月8日水利部第24号令修订);

②《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2002年第16号令);

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2002年第12号令)。

(3)规范性文件

①《开发建设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1994〕513号);

②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

③《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水利部水建管〔2003〕79号);

④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⑤《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保监[2005]22号;

⑥《河南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河南省财政厅、物价局、水利厅豫财预外字〔2000〕33号);

⑦《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1999年7月1日)。

(4)技术规范与标准

①《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

②《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③《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

④《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

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

⑦《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3]67号);

(5)技术资料

①《安阳市祥源投资有限公司安阳县许家沟乡大豹子沟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2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所处水土流失防治区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执行二级标准。

2.3指导思想与编制原则

2.3.1指导思想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1999)和《河南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通告图集》,项目区属河南省人民政府划分的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因此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有关规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按建设生产类项目二级标准执行。

(1)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保护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2)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服务项目建设为宗旨;

为工程建设、生产运营、当地经济持续发展条件,使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得到及时和有效控制,把项目建设成绿色、生态防护型工程。

(3)贯彻“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治理项目区原有和新增水土流失,改善周边农业生产条件相结合。

2.3.2编制原则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对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采取全面防治措施,防止弃土、排土流失发生。

(2)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使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在设计、施工和实施进度安排上与主体工程协调统一,做到水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3)坚持生态优先、先挡后弃、安全经济原则,从实际出发,作好土石方调配与综合平衡工作。

(4)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布置防治措施。

针对项目建设及其附属工程损坏原地貌、占压植被等情况,合理布设植物防护措施和拦蓄排导工程,形成相互配套、层层控制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突出水土保持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的防护功能。

(5)科学分区,突出重点。

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为防治目标,以生态绿化为重点,合理布局和安排防治措施,点线面综合安排,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科学配置。

控制新增水土流失的发生,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搞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为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6)统筹安排,与主体相协调。

水土保持方案作为主体工程设计的组成部分,其措施配置必须与主体设计中的已有水土保持措施相适应、相衔接、相配套,补充完善主体工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并对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设计进行合理性评价,从水保专业角度提出改进建议或补充设计。

2.4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

2.4.1设计深度

目前该项目已经生产运行,因此,本方案编制深度为初步设计阶段。

2.4.2设计水平年

设计水平年指主体工程完工后,水土保持措施按方案设计全面实施完毕并发挥效益的时间。

故本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11年。

3项目概况

3.1项目简况

3.1.1基本情况

安阳县许家沟卫祥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位于安阳县许家沟乡北庄村北1km处,隶属安阳县许家沟乡所管辖。

该项目是一个以开采石料为主的个体企业,矿区面积0.0447km2,规划开采规模8万吨/年,预计服务年限8.5年。

3.1.2项目组成及布置

本项目包括采石区、加工区、排土场区、场区道路四部分组成。

采石区占地面积2.98hm2;

加工区占地面积1.51hm2,工业设施位于矿区东南侧,主要有:

供电、供水和供风设施、维修间、材料仓库、爆破器材库等,生活设施主要为办公室、值班室等;

排土场占地面积0.15hm2,位于矿区东南侧的沟谷;

矿场区道路位于厂区南侧,长1950m,宽7.5m,最大坡度8%,占地1.46hm2。

供电由铺岭变电站10kv高压线路提供,经矿区变压器降至380/220v,通过配电装置向各用电设备供电。

矿山的用电设备主要有空压机和潜孔钻,安装1台100KVA变压器,布置在采场东侧安全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带,缚设供电线路,为采场设备供电。

维修间、仓库布置于矿区东侧安全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带。

生活设施由矿山根据需要自行布置。

3.2工程占地

根据工程资料和现场勘查,该项目占地面积6.1hm2。

项目占地类型主要为林地。

4项目区概况

4.1自然环境概况

(1)地形地貌

本项目区内地势北高南低,为低山地带。

北部最高海拔297.9m,南部最低海拔259m,相对高差38.9m。

(2)地质

本区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准地台山西台隆的太行山拱断束南段,即太行山东麓低山与丘陵接壤地带,地势西高东低。

区域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二迭系、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

局部有石炭系出露。

以北北东向断裂构造为主,次为北西向断裂。

区域内有岩体分布,岩性主要为闪长岩。

(3)气象水文

据安阳气象站气象资料统计:

年平均降雨701毫米,最大887毫米(1976),最小339.7毫米(1980),雨季主要集中在6-8月份,年平均蒸发量1948毫米,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

(4)土壤植被

该区土壤大致分为潮土、褐土、风沙土、棕壤土四个类型,除风砂土外,其它三种土壤均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植被分区属华北落叶阔叶林区,该区自然植被稀少,林草覆盖率较低。

当地主要乔木树种有:

泡桐、刺槐、榆、国槐、椿等;

灌木有荆条、酸枣、紫穗槐等。

经济树种有:

苹果、柿子、枣、核桃、山楂、桃、梨等十余种。

农作物以粮食为主,经济作物次之。

一年内夏秋二作,复种指数在150~170%之间。

4.2社会经济概况

项目区位于安阳县许家沟乡,全乡总面积60平方公里,包括20个行政村,共有人口36000人(2007年统计),其中:

农业人口33264,非农业人口2736人。

总耕地面积32万亩。

农作物以小麦、棉花、玉米为主,并种有豆类、薯类,粮食总产量6973t,棉花29t,企业总产值31493万元,其中村办工业总产值20325万元。

4.3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现状

(1)水土流失特点

a)自然因素

工程项目区受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的影响,首先降雨在季节上分配极不均匀,植被未能及时得到很好的恢复生长,降低了其截流雨量及根系固持土体的能力。

且降雨又以暴雨形势降下,打散了表土的土壤结构,使土壤随径流结伴而下,造成水土流失,其次地形坡度较大,一遇暴雨,集汇流时间极短,植被又差,荒山荒坡面积大,覆盖率大多低于50%。

坡耕地更差,起不到涵养水土作用。

b)人为因素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由于人为不合理生产劳动广种薄收,破坏土壤的地表结构;

再者个体、集体建厂、烧窑、开办矿山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水保意识淡薄,致使林草植被及水保工程遭人为破坏,占压耕地,乱开乱倾废渣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严重新的水土流失;

另外,过度放牧,放火烧荒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另一原因。

根据河南省各流域土壤侵蚀模数表,通过类比及现场查勘,确定项目区水土流失程度为轻度侵蚀,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750t/km2.a。

(2)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及经验

近年来,在县乡政府及当地水利部门指导下,加强了水保工作,积极组织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配置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农业措施,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有效地控制了人为新的水土流失的发生。

修建淤地坝、谷坊等水保工程。

水窑、旱井、鱼鳞坑等微积水工程;

营造水保生态林、防风固沙林、经济林;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垒砌石岸;

完善了排水系统,修建水平沟、水口、跌水等排水设施。

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建立了水土保持防护体系。

与此同时又不断加强预防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水土流失监测网络,以预防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发生。

(3)项目建设区与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关系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1999年7月1日),该项目处于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为200t/km2·

a。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该项目远离村庄和主要交通干道,矿区及附近无地表水体,厂址选择合理。

主体工程设计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采方式,开采后最终台阶坡面角为45°

-60°

,最终边坡角为53.68°

,边坡稳定,防止发生滑坡、崩塌。

项目设置了排土场,堆置开采中产生的废石。

这些措施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本项目主体工程设计水保措施不够完善,不能形成有效防治体系,可操作性不强。

为此,方案将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增加措施,并对已有措施作具体设计。

新增加措施包括:

(1)采石区设永久截水沟,采石过程中剥离的表土临时堆放,采石完毕迹地覆土终期绿化;

(2)厂区空闲地带绿化。

(3)排土场区上游及两侧设截水沟,下游建挡渣墙;

排土场坡面撒草籽、平台覆土植树进行终期治理;

(4)场区道路设排水沟。

经本方案设计,能有效预防水土流失,满足水保要求。

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

6.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规定,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通过现场勘测调查,将安阳县大豹子沟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总面积为6.31hm2。

6.1.1项目建设区

根据项目工程的具体特点,项目建设区可划分采石区、加工区、排土场区和场区道路,总面积6.1hm2,其中采石区2.98hm2、加工区1.51hm2、排土场区0.15hm2、场区道路1.46hm2。

6.1.2直接影响区

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项目建设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区域。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及类比工程的调查分析,本项目建设对周边产生一定影响,面积0.21hm2。

6.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6.2.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原则

(1)按地形地貌划分水土流失防治一级分区;

(2)按施工区划分水土流失防治二级分区;

(3)根据水土流失程度,确定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6.2.2防治分区

根据方案编制总则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该工程属于低山区。

根据上述分区原则将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如下分区:

一级分区为低山区,二级分区为采石区、加工区、排土场区、场区道路防治区。

重点防治区为采石区和排土场区。

7生产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预测

7.1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7.1.1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而人为因素是主要因素,项目在采石过程中改变了建设区域的地形地貌,破坏了水土资源和植被,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见表7-1。

表7-1本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表

工程部位

易产生水土流失环节

影响水土流失因素

采石区

①剥离表土 

扰动地表、损坏植被、土方松散

②矿石开采

改变地形地貌

加工区

场地平整

改变地形地貌、损坏植被、扰动地表

排土场区

废石堆放

损坏和占压植被、形成高陡边坡

场区道路

①清基

损坏植被

②路基开挖

土料开挖运输、碾压

7.1.2水土流失特点

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形式主要为溅蚀、面蚀、沟蚀。

项目区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集中。

由于矿石开采,毁坏地表植被,改变原地形地貌,使原土壤抗冲性、抗蚀性迅速降低,因此造成加速侵蚀,进一步加剧了项目区水土流失。

同时,大量地面裸露后,势必大大增加水土流失的潜在危险性。

排土场形成高陡边坡,受降雨等天气影响,在产生水力侵蚀的情况下,可能产生滑坡、坍塌等重力侵蚀的发生。

场区道路施工,扰动地表植被,致使土壤抗冲性、抗蚀性迅速降低,若不注意防护,在降雨等外营力作用下,可能发生严重水土流失。

上述工程如果在开采过程中,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会使这些区域产生大量新增水土流失,将给周边环境带来一定危害。

所以,科学地预测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影响,尽可能减少对原地貌的破坏、合理布设防治措施、有效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有助于主体工程将来的安全运营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7.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与范围

7.2.1预测时段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要求,本项目为生产类项目,结合本项目特点,预测时段主要为基本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

基本建设期包括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

由于本项目已建成投产,故本方案对基本建设期不做预测。

生产运行期:

采石区和排土场在服务年限内一直使用,生产运行期为5年。

具体划分见表7-2。

表7-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表

序号

预测分区

预测时段(a)

施工期

自然恢复期

生产运行期

合计

1

5

2

3

7.2.2预测范围

结合本项目工程各部位的施工及水土流失特点,预测范围分为:

采石区、加工区、排土场区、场区道路四个区域。

7.3水土流失预测内容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要求,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包括:

①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

②弃土、弃石、排土量;

③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

④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⑤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7.4水土流失预测方法

(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方法

根据主体工程开发利用发案征占地资料、施工道路布设等相关资料,利用设计图纸,结合实地分区抽样调查,计算确定扰动原地貌的面积、占压土地情况、损坏林草植被面积及程度、土地利用现状和各种设施的背景值,最后进行统计计算与综合分析。

(2)弃土、弃石、弃渣量预测方法

以主体工程的土石方平衡为基础,经实地勘察,从而达到了解其开挖量、回填量、生产运行期的弃渣量,并推算出各时段、各区的弃土、弃石、弃渣量。

(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预测方法

根据《河南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规定,通过对主体可研中的工程占地面积、类型、性质及占地内已有的水土保持设施情况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预测本项目建设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

(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

本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采用类比法。

选择与本项目(区)地形、地貌、气象、土壤、植被等条件及工程性质相似的建设项目,通过类比分析,确定本项目建设的土壤侵蚀模数,分别对不同部位或区域、不同时段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

(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方法

结合对本项目工程建设、运行及水土流失特点的分析,预测在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情况下,因项目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可能对项目区生态环境、河道行洪、地表水质以及工程自身安全等方面造成的危害或不利影响。

7.5预测结果

7.5.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

工程对原地貌土地、植被的扰动和损坏主要是工程占压、开挖和回填引起的。

根据对主体工程现场勘查,工程建设扰动地表、损坏或占压土地、植被的面积为6.1hm2。

表7-3扰动地表、损坏或占压土地、植被面积表 

行政区

工程项目

占地性质

占地类型及数量(hm2)

梯田

林草地

小计

安阳县

永久

2.98

1.51

0.15

1.46

合计

6.1

7.5.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

本项目位于安阳县许家沟乡,处于低山区,属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告的重点监督区,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