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的诊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0985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脊髓炎的诊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急性脊髓炎的诊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急性脊髓炎的诊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急性脊髓炎的诊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急性脊髓炎的诊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急性脊髓炎的诊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急性脊髓炎的诊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急性脊髓炎的诊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急性脊髓炎的诊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急性脊髓炎的诊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急性脊髓炎的诊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急性脊髓炎的诊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性脊髓炎的诊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急性脊髓炎的诊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脊髓炎的诊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急性脊髓炎的诊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助咳技术

是清洁气道、促进胸廓运动的有效方法。

助咳的常用手法是:

将手掌放在患者剑突下并用一个向、向上的动作,在患者主动咳嗽的时候,对患者腹部加压,协助病人排出痰液。

5.胸廓运动

通过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帮助胸廓进行运动,有呼吸功能的锻炼,间接增压的通气、助咳,关节技术的运用都可以改善胸部的运动幅度。

6.保持正确姿势

有助于呼吸,利于胸廓运动和增加肺活量。

7.膈肌起搏治疗

对于膈肌麻痹的患者,可在皮下埋置电极以刺激膈神经,使膈肌恢复收缩功能,达到改善通气的目的。

8.积极控制肺部感染

对出现肺不、肺炎的患者,要及时使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素。

(六)依赖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

1.病人的选择

高位颈髓损伤(C1-C3)伴膈肌麻痹的病人需立即进行复和终身的通气支持,下列情况也需考虑使用机械通气:

(1)颈髓下段受损水肿加重而引起呼吸情况恶化者;

(2)有单侧膈肌麻痹当需要呼吸加快而可能导致膈肌极度疲劳者;

(3)老年四肢瘫患者且伴有呼吸系统病史如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2.呼吸机类型的选择

最常用的呼吸机分为压力控制型和容量控制型。

压力控制型呼吸机是设定一定的压力,让病人进行通气。

而容量是设定每次通气的容量来达到病人通气的目的。

脊髓损伤的病人常常使用容量控制型。

3.人工气道的选择

人工气道可以有三种选择:

经鼻、口和气管切开。

口、鼻气管插管用于紧急处理或短期插管,一般在1周运用。

当病人需要持久的机械通气时需行气管切开。

4.早期处理

(1)需要建立一个基本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

因为病人做了气管切开,无法进行气管交流。

(2)体位引流,跟前面相似。

(3)抗菌素以预防或控制患者肺部感染。

(4)随时注意观察和调节呼吸机的有关参数。

(5)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如人工气道堵塞、脱落而致窒息;

通气不足所致的呼吸性酸中毒或其他的呼吸性中毒等等。

5.呼吸机的撤离过程

约有十分之一患者需终身使用呼吸机,90%的患者随着呼吸肌力量逐渐增强,当肺活量达到800ml,气道无炎性分泌物,没有水电解质失衡或其它未得到控制的肺部或科并发症时可以开始撤离呼吸机。

撤机过程中最常用的两种通气支持方式是: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

撤离呼吸机的过程应稳妥进行

二、压疮

压疮是脊髓损伤的主要并发症,具有易发性、难治性等特点。

压疮是患者长期住院治疗的原因,7~8%的脊髓损伤患者死于合并感染。

据统计,约60%的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约40%不完全颈髓损伤患者发生压疮,其中约一半为多发性压疮。

压疮常发生部位:

骶部、股骨大粗隆、髂嵴、足跟。

(一)原因

局部压迫及持续压迫时间过长是导致压疮发生的两个主要原因。

1.在因素

(1)体形:

过瘦、过胖都易发生;

(2)贫血:

血色素低于100g/L时,压疮容易发生,发生了以后也不容易愈合;

(3)行动能力:

行动能力是防止持续压迫的条件;

(4)营养状态:

营养不良造成皮肤对压力损伤的耐力下降,低蛋白血症与压疮明显相关;

(5)神经系统功能:

神经性血管运动功能失调容易发生压疮;

(6)感染:

增加代率和氧耗,进一步减少皮肤对缺氧的耐受力,感染造成营养失调,局部感染也可直接造成组织损伤。

2.外在因素

由皮肤卫生条件、按摩、翻身以及床垫及坐垫的不良使用。

(二)分型

1.溃疡型

压疮首先累及皮肤表层,逐步向深层发展,最后形成溃疡。

溃疡型压疮多见。

2.滑囊炎型

主要发生在坐骨结节滑囊部位。

早期为局部充血肿胀,表现为滑囊炎。

皮肤表面早期没有明显溃破,到晚期才皮肤溃破,形成窦道。

(三)分级

Ⅰ度:

压疮局限于表皮及真皮层。

Ⅱ度:

压疮深达皮下脂肪层。

Ⅲ度:

压疮深达肌层。

Ⅳ度:

压疮累及或通过窦道达到骨或关节。

滑囊及皮肤红肿充血,可抽出黄色或血色炎性滑液,但皮肤无明显溃破。

局部皮肤坏死溃破,外口小,腔太,渗出感染重。

皮肤溃破外口增大,深层组织坏死,累及骨组织及附近深部组织,形成窦道。

(四)并发症

有感染、骨髓炎及关节炎、皮肤恶性变。

早期治疗压疮是防止以上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五)预防

1.定时翻身,更换体位,解除压迫是压疮预防的主要方法。

正确翻身的方法:

第一,一般早期翻身应每2小时一次,轮椅对坐位病人应每半小时双手支撑抬臀部。

第二,翻身防止皮肤与床面摩擦,翻身后体位合适,枕垫位置适当。

第三,翻身同时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第四,翻身时应有表格记录。

(六)治疗

首先是要解除对压疮区域的压迫。

其次是要全面处理可能的压疮诱发因素。

同时要积极控制,治疗病人的原发疾病,开展适度的康复功能训练。

1.保守疗法

Ⅰ度、Ⅱ度压疮原则上应采用保守疗法,局部处理的原则是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解除局部压迫促进组织愈合。

具体采取增加翻身次数,换药,清创和抗感染等措施。

(1)换药:

一般要少用抗菌素软膏和其它外用药,重要的是清沽伤口。

换药的次数因患者分泌物的多少而定。

(2)清创:

如果压疮创面如有坏死组织,易发生感染且阻碍愈合过程。

一般可用剪除的方法或化学腐蚀或纤维酶溶解的方法。

(3)抗感染:

约70%的压疮合并感染,细菌种类多。

控制感染的主要方法是:

加强局部换药,伤口引流要好;

根据全身症状可考虑应用敏感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Ⅲ度、Ⅳ度压疮可先行保守治疗,对经长期保守治疗不愈,创面肉芽老化创缘疤痕组织形成,合并有骨髓炎或关节感染,深部窦道形成者,在经过适当时间保守治疗清洁伤口准备后,应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原则是:

在改善全身状况及清洁局部创面的基础上,彻底切除全部压疮,利用血运良好的皮瓣或肌皮辨覆盖创面。

三、痉挛

痉挛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肌肉力异常增高的症候群,是一种由牵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性牵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功能障碍。

脊髓休克期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脊髓休克期后颈、胸髓损伤常表现为痉挛性瘫,腰骶髓损伤时表现为弛缓性瘫。

(一)病理生理

痉挛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对患者的影响包括:

1.增加运动的阻力,使随意运动难以完成;

2.由于阻力增加,运动迟缓,难以控制,难以完成精巧的动作;

3.由于反应迟钝,动作协调困难,容易摔倒;

4.强直痉挛,不便护理,容易发生压疮等并发症;

5.影响步态和日常生活活动。

(二)发生机制

痉挛是对肢体被动屈伸的一种抵抗,是由于肌肉的牵反射引起的。

目前认为,肌痉挛主要源于反射过程中中枢抑制作用的减弱,同时也存在中枢兴奋作用的增强。

(三)造成痉挛加重的因素

1.关节挛缩;

2.压疮等皮肤病灶;

3.泌尿系并发症;

4.痔疮等肛门疾患;

5.骨折、脱位、异位骨化等骨骼外伤或疾病;

6.外界气温剧烈变化;

7.精神过度紧;

8.膀胱、直肠充盈;

9.紧而挤的衣服和鞋。

(四)痉挛程度的评估

改良Ashworth分级法是临床上评定痉挛的主要方法。

0级:

肌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围均无阻力;

1级:

肌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到终末端时有轻微的阻力;

1+级:

肌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时在前1/2ROM中有轻微的“卡住”感觉,后1/2ROM中有轻微的阻力;

2级:

肌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ROM均有阻力,但仍可以活动;

3级:

肌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

4级:

肌力高度增加,患侧肢体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

(五)诊断

痉挛性瘫痪的体征:

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或阵挛、被动伸屈四肢时出现折刀现象、刺激皮肤可诱发肌群屈曲反射、肌肉萎缩少见。

1.治疗目的

缓解肌痉挛,提高或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治疗方法

(1)去除促使痉挛恶化的因素。

在治疗痉挛之前,尽量解除增加痉挛的各种诱因,如:

尿路感染、发热、结石、褥疮、骨折、嵌甲、疼痛、便秘和加重肌痉挛的药物等。

解除诱因后,痉挛往往会明显减轻。

(2)姿势和体位:

采用适当的体位,避免肌紧发生。

如:

仰卧位时,尽量使髋、膝关节保持接近伸展的状态,膝关节下方置一枕头以避免过伸位。

早期采取床上或轮椅上适当体位,是控制痉挛的重要措施。

脊髓损伤患者利用斜板床站立,也可减轻下肢肌痉挛。

(3)物理治疗,主要是关节活动围训练和站立训练。

①关节活动围训练:

这是处理痉挛最基本的方法。

每日最少应进行2次,每次20min左右。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关节活动围训练,都可防止发生关节挛缩及活动受限。

活动过程应轻柔、缓慢、稳定,并达关节全围。

②站立训练:

站立可对髋关节屈肌、膝关节屈肌及踝关节跖屈肌产生良好的静态牵,可使早期的挛缩逆转并降低牵反射的兴奋性,从而缓解肌痉挛。

站立训练每日最少进行2次,每次30~45min。

③水疗法:

水疗法是SCI患者最有价值的物理治疗方法之一,包括全身电动浴缸、Hubbard槽浴、步行浴、水中运动训练、水中步行训练等。

室温保持在25度,水温宜在30℃左右。

④冷疗法:

冷疗可以降低肌梭的敏感性,从而缓解肌肉痉挛。

根据治疗的部位不同,可以选择应用冷水、冰袋等方法。

⑤热疗:

热疗法通过各种传导热、红外线及超短波,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减缓了γ纤维神经传导速度,从而降低肌梭的兴奋性,可短时间地缓解肌肉的痉挛和疼痛。

⑥功能性电刺激(FES):

对屈肌痉挛者电刺激其伸肌群,有利于痉挛肌放松。

常用的FES有治疗性电刺激、脊髓电刺激、低周波、间动电及各种低频脉冲电流。

⑦直肠电刺激(RPES):

RPES适用于服用抗痉挛药物无效或不能长期坚持服药的患者。

⑧痉挛肌及其对抗肌的交替电刺激疗法:

是将波宽和频率相同,但出现的时间有先、后的两组方波,分别刺激痉挛肌及其拮抗肌,使两者交替收缩,利用交互抑制和高尔基腱器兴奋引起的抑制,以对抗痉挛。

⑨肌电生物反馈:

利用松弛性肌电生物反馈可减少静止时肌痉挛及其相关反应,也可抑制被动牵伸时痉挛肌的不自主活动,可以有助于放松痉挛肌。

利用肌电生物反馈再训练痉挛肌的拮抗肌,也能起到交替抑制的作用。

(4)运动治疗:

包括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按摩等手法治疗。

(5)矫形器的应用:

可利用上肢或下肢矫形器矫正痉挛。

(6)药物治疗:

临床上可用于抗痉挛的药物很多,可分为如下几类:

①神经递质抑制剂,如巴氯芬。

②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安定。

③影响离子流的药物,如丹曲林钠、大仑丁等。

④作用于单胺的药物,如替扎尼定、可乐定等。

⑤其他,如妙纳等。

临床上常用的有骨骼肌松弛药妙纳及神经递质抑制剂巴氯芬。

目前有效的药物是巴氯芬。

是γ-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是突触前抑制的神经递质GABA的β型受体的激动剂。

替扎尼定是中枢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乙哌立松:

一种中枢性骨骼肌松驰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能控制痉挛。

安定作用于脊髓脑干控制痉挛。

硝苯呋海因原理是梭外肌肌肉细胞膜抑制作用。

这些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并用使用。

(7)蛛网膜下腔注药法:

因为巴氯芬很难通过血脑屏障,口服的剂量大。

鞘注射可以将巴氯芬直接注入到脑脊液中,药物用量大幅下降,药效提高。

(8)神经溶解技术采用石炭酸或酒精注射,以溶解破坏神经轴索,降低或阻止神经冲动传递,从而减轻肌痉挛。

主要应用于胫神经封闭;

闭孔神经封闭;

坐骨神经或其分支封闭。

(9)化学去神经技术主要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神经肌肉松弛的注射,缓解痉挛。

(10)手术治疗:

当肌痉挛不能用药物或其他方法很好地缓解时,可考虑用手术缓解。

手术可以破坏神经传导通路,从而达到缓解痉挛的目的。

主要包括:

①神经根切断术;

②脊髓后根进入部破坏术;

③Bischof的脊髓切断术;

④前根及后根切断术主要破坏神经反射弧;

⑤发生肌腱挛缩者,可行肌腱切断或延长术。

四、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一)血栓形成因素

包括三大因素:

静脉血流瘀滞、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

1.静脉血流瘀滞:

脊髓损伤后周围静脉扩,静脉流速减慢;

下肢肌肉麻痹,肌泵作用丧失。

2.静脉壁的损伤包括化学性损伤、机械性损伤和感染性损伤。

3.血液高凝状态:

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

脊髓损伤可引起高凝状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

(二)病理生理

静脉血栓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红血栓或凝固血栓,组成比较均匀,血小板和白细胞散在分布在红细胞和纤维素的胶状块。

②白血栓,包括纤维素、成层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只有极少的红细胞。

③混合血栓最常见。

(三)病理分类

根据栓塞血管部位划分。

下肢DVT有3种类型,即周围型、中心型和混合型。

1.周围型

也称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症状较轻。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小腿疼痛和轻度肿胀,活动受限。

2.中央型

也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左侧多见,表现为臀部以下肿胀,下肢、腹股沟及患侧腹壁浅静脉怒,皮肤温度升高,深静脉走向压痛。

3.混合型

即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均有血栓形成。

可以由周围型扩展而来,也可以由中央型向下扩展所致。

(四)临床表现

在临床上,只有10%~17%的DVT患者有明显的症状。

包括下肢肿胀,局部深处触痛和足背屈性疼痛。

1.患肢肿胀

是最常见的症状,皮色泛红,皮温高。

严重时可出现水疱。

根据部位不同,肿胀部位也有差异。

肿胀大多在起病后第2、3天最重,之后逐渐消退。

2.疼痛和压痛

不全脊髓损伤患者可表现为疼痛和压痛。

3.浅静脉曲

属于代偿性反应。

1.病史

当病人一侧下肢突然肿胀时,应考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详细地询问病史。

2.栓塞平面的评估

根据肢体肿胀的平面体征估计静脉血栓的上界。

小腿中部以下水肿为腘静脉;

膝以下水肿,为股浅静脉;

大腿中部以下水肿为股总静脉;

臀部以下水肿为髂总静脉;

双侧下肢水肿为下腔静脉。

3.辅助检查

主要是D-二聚体浓度测定,血常规、血液生化、血液黏稠度测定;

彩超检查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有相当高的检出率;

下肢静脉造影:

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一直作为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黄金标准,但是它有一定的风险;

磁共振静脉显像;

125Ⅰ纤维蛋白原摄入检查。

(六)预防方法

1.机械预防方法

充气长统靴或电刺激使静脉血流加速,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病率。

2.药物预防法

主要是对抗血液高凝状态。

目前应用的方法有两种:

①右旋糖酐;

②抗血小板粘聚药物,如生丁、肠溶阿司匹林等。

(七)治疗

少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能导致致命性的肺栓塞,因此治疗应包括下肢静脉血栓本身以及如何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急性期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

慢性期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压迫治疗。

1.急性治疗

(1)一般处理:

下肢深静脉一旦血栓形成,病人应卧床休息,防止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禁止按摩挤压患肢;

患肢抬高利于血液回流。

卧床时间一般在2周左右,2周后,穿阶梯压差性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可加快组织消肿,减轻症状。

(2)抗凝治疗:

能抑制血栓的蔓延,主要是应用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

抗凝的同时,出血的危险性大大降低,较肝素安全。

华法林是门诊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

但华法林在体起效慢,一般在服药2~3天后开始起效,因此临床上常同时将它与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一起使用,待华法林达到治疗作用时,停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

(3)溶栓治疗主要有两种,即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

全身治疗是将溶栓药物注入静脉后随血液流遍全身,溶解血栓。

而局部治疗是通过插管将溶栓药物注入栓塞区域进行治疗。

溶栓治疗主要针对新鲜血栓,发病后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对于病程3天以上的病人,溶栓效果将有所降低。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

链激酶;

尿激酶;

阿替普酶。

(4)手术治疗:

适应证:

发病时间不超过5天,最好控制在72h;

下肢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5)腔介入法下腔静脉滤网置放术:

目的是防止肺栓塞。

2.慢性下肢静脉阻塞的治疗

(1)机械物理治疗,是利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

急性期时应禁用,以防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

(2)药物治疗:

抗凝治疗能有效地预防血栓再次形成。

一般选用口服抗凝治疗,如华法林。

(3)腔介入治疗。

(4)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再建静脉旁路。

五、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为膀胱神经失控后功能障碍的膀胱。

膀胱和尿道括约肌协同产生两个完全相反的功能:

尿贮存和排泄。

但脊髓损伤后,尿贮存和排泄受到影响,包括尿失禁和尿潴留,并可引起泌尿系感染、肾功能不全和其它全身并发症。

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及骨盆底部肌肉协同松弛产生排尿。

需要依靠完整的骶髓圆锥部以及传入和传出神经,而控制和协调排尿则需要完整的高级中枢及脊髓的神经传导通路。

1.骶髓以上损伤

(1)脊髓休克是躯体神经活动和自主性神经活动丧失,膀胱逼尿肌无收缩力而导致尿潴留。

(2)反射活动的恢复:

损伤是伤平面以下未受损伤的脊髓逐渐恢复功能,从最远的躯体反射开始。

逼尿肌也出现反射活动并逐渐增强,产生较高的逼尿肌压,并使膀胱颈开放;

产生不自主性排尿。

2.圆锥部或骶神经根损伤

逼尿肌无收缩力,膀胱排空只能通过增加腹压或用导尿管来排空尿液。

(二)分类

1.Nesbit分类法

①反射性膀胱;

②自律性膀胱;

③无抑制性膀胱;

④感觉神经麻痹性膀胱;

⑤运动神经麻痹性膀胱。

2.基于运动神经损伤水平分类

分为上运动神经元膀胱和下运动神经元膀胱。

3.根据尿动力学检查分类

(1)逼尿肌反射亢进:

又分为三个亚型:

括约肌协调正常、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括约肌协同失调。

(2)逼尿肌无反射:

有4个亚型:

括约肌协调正常、外括约肌痉挛或失弛缓、括约肌痉挛或失弛缓、外括约肌去神经。

(三)尿动力学研究

根据膀胱充盈感记录、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测定、尿道压力测定、骶部反射潜伏期测定、尿道压力测量,了解神经元性膀胱的状态。

(四)膀胱处理方法

1.保留导尿

急性期脊髓损伤患者通常采取保留导尿以便记录出入量

2.膀胱训练

SCI患者神经性膀胱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尽早地建立自主性排尿节律,不施行或少施行导尿,免除随身携带尿袋,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膀胱训练容包括:

出入量记录、定时排尿、排尿意识训练、腹压训练和体位训练、手法治疗训练。

3.盆底肌肉训练

4.间歇性导尿

使患者相对处于不带导管状态,以便膀胱周期性扩与排空而得到维持近似的正常生理状态,刺激膀胱功能恢复。

间歇性导尿一般每4-6h一次,可用于防止感染、膀胱压过高和尿失禁。

施行间歇性导尿的患者,每日液体摄入量控制在2000毫升以,并要求均匀摄入,每小时125毫升左右,避免短时间大量饮水,以防止膀胱过度充盈。

当残余尿量少于100毫升或为膀胱容量20%-30%以下时,可停止导尿。

5.药物治疗

(1)抑制膀胱收缩药物:

第一类抗胆碱类;

第二类平滑肌松弛剂;

第三类钙拮抗药。

(2)促进膀胱排尿药物:

第一类拟副交感神经药物;

第二类α肾上腺素能拮抗剂。

(3)增加膀胱出口阻力药物:

第一类α肾上腺素能药物;

第二类α肾上腺素能拮抗剂;

第三类对绝经后妇女,雌激素的运用。

(4)降低膀胱出口阻力药物。

(五)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一般在非手术疗法无效并在神经病变稳定后进行。

包括降低膀胱出口阻力手术、增加膀胱出口阻力手术、尿道外括约肌切开术、尿流改道术、增加膀胱顺应性及营养的手术方法,一般应用于膀胱扩大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