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079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输血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临床输血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临床输血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临床输血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临床输血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临床输血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临床输血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临床输血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输血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临床输血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输血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输血制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在院长或分管院长领导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负责对全院临床输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杜绝临床输血事故发生。

2.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按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3.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运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4.制订本院输血计划,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并认真组织实施。

5.制订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工作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6.提倡成分输血,科学合理用血,提高临床输血疗效。

7.加强职工责任心教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标准操作规程,严防责任事故发生。

8.执行用血审批制度及统计上报制度。

9.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医院输血管理工作会议,及时通报输血管理工作动态,对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方案,及时整改。

10.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医院输血管理工作总结会,对输血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为了使临床输血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1.临床输血必须在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

3.临床输血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4.血液来源必须合法,不得非法自采自用血液。

5.输血科(血库)应有专人负责血液的入库、储存、发放工作,并作好相应记录。

6.执业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提倡成分输血。

7.受血者或家属必须知情同意,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输血。

8.执业医师认真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由主治医师审核签字后,向输血科(血库)申请备血。

9.输血科(血库)应有专人负责标本收集、处理、检测及输血前检查工作。

10.输血科(血库)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包适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交叉配血工作,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11.认真做好血液收领、发放、质量检查和发放前核对工作。

12.输血前由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九不用”工作。

“七查”指:

①查血站名称及许可证号;

②献血者条形码号;

③献血者血型;

④血液品种;

⑤采血日期及效期;

⑥储存条件;

⑦输血器材质量。

“八对”指:

①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

②病案号、住院号;

③病室、床号;

④病人血型;

⑤配血结果;

⑥献血者血袋号;

⑦血液品种;

⑧血量。

“九不用”指:

①标签有破损的血液不用;

②标签字迹不清的血液不用;

③血袋有破损的血液不用;

④有明显凝块的血液不用;

⑤血液呈乳糜或暗灰色的血液不用;

⑥血浆层有大量气泡、絮状物或大颗粒的血液不用;

⑦血浆层与红细胞层分界不清或交界面有溶血的血液不用;

⑧红细胞层呈紫红色的血液不用;

⑨过期血或有疑问的血液不用。

13.输血以“先慢后快,密切观察”为原则,输注前15min,以1~3ml/min为宜,无输血不良反应后,适当加快速度,一旦有输血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查清原因后再输注。

14.做好输血过程记录,对输血不良反应及时认真处理,并记录,及时填写汇报单。

15.规范书写输血病历和“三单一书”,“四单”指:

《临床输血申请单》、《配血试验报告单》、《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输血前输血后评估单》“一书”指:

《输血治疗同意书》。

16.做好配血后标本和输血后血袋的保留工作,配血后标本2~6℃至少保留7天,输血后血袋至少保留1天。

17.输血相关资料年终移交档案室妥善保存,至少十年。

输血申请和血样采集送检制度

1.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受血者或家属告知与输血有关的风险,受血者或家属同意后,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方可申请输血。

2.输血申请。

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和《配血试验报告单》(或输血记录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不超过3天)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3.标本采集。

医务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有标签的试管,入病房当面核对(对神志不清或小孩由直系亲属证实)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等,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血液采集后立即放入有惟一标识的试管中,加盖。

4.标本交接。

血标本由专人送输血科(血库),交接时,双方逐项核对,一切无误后双方签字接收。

并在《标本接收登记本》上及时记录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申请医师、抽血者、送血者及标本送达时间等。

5.标本收到后,立即对标本进行ABO和Rh血型鉴定,ABO血型应用试管法作正反定型,并记录。

如果是急诊输血应立即配血,如果是择期手术者,将配血单与标本一起及时放入2~6℃冰箱保存,备用。

6.患者输血后需再次输血时,重新采集血标本再配血。

交叉配血制度

1.受血者配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d内采集的,无溶血、无重脂、无细菌生长。

2.送标本时,《临床输血申请单》和受血者标本二者不分离。

3.交接标本时,逐项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所记录内容与受血者标本是否一致。

4.凡输注红细胞类成分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输注血小板一般情况下同型相输(特殊情况除外),输注血浆和冷沉淀可不做交叉配血试验,但必须同型或相容。

5.配血前,按标准操作规程再次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和Rh(D)血型,ABO血型作正反定型,Rh(D)血型鉴定最好用两个厂家试剂,供血者为Rh阴性者应进一步作DU鉴定,如鉴定结果为DU,该血只能作为Rh阳性血输给患者。

如果受血者为Rh阴性可不作DU鉴定,因为受血者无论Rh阴性或DU都输Rh阴性血液。

6.配血时,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认真观察结果、先肉眼观察后,再用显微镜观察,主侧和次侧应无凝集或无溶血。

如果受血者同时输多个血,必须将每个献血者之间血液作交叉配血试验,发现不相合时,该血液不得输入受血者体内,查找原因后,作进一步处理。

7.配血时应有一人(一人值班除外)专门负责监督和复核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标本是否准确,配血结果是否可靠,《配血试验报告单》字迹是否工整,填写是否完整、准确,决不允许张冠李戴,出任何错误。

8.凡遇下列情况必须按有关规定作不规则抗体检查:

(1)交叉配血不合时;

(2)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

9.严格临床输血核对制度,输血前病人至少作两次血型鉴定,且前后相符。

交叉配血过程必须做3次核对,即配血前、配血中、配血后核对。

10.严格血样保留制度,标本及配血管保存至少7d,特殊病例分离血球、血清冰箱保存。

领血、发血管理制度

1.从血站领取血液时,派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持取血证领取。

2.从输血科(血库)领取血液,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持取血单领取。

3.输血科(血库)有专人负责发血或谁配血谁发血,禁止非专业人员发血。

4.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血型,献血者条形码号、血型、血量、品种、配血结果、有效期、失效期及血液的外观质量等,准确无误后,双方签字发血。

5.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一律不得发血: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液中有明显血凝块;

(3)血袋有破损、漏血;

(4)血浆呈乳糜状(暗灰色)或红色(溶血);

(5)血浆中有大量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有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色;

(8)过期或其它需要查证的情况。

6.配血结果未出来前或配血结果有疑问时严禁发血。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于2~6℃冰箱保存至少7d。

7.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输血科(血库),医护人员取血时,一次只能领取一位受血者的血液,决不允许一人同时领取几位受血者的血液。

8.输血后的血袋应交回输血科2~6℃保存至少1d。

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制度

1.输血科(血库)在发血时,同时发出《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2.临床科室用血后,根据《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内容逐项填写。

每天上午9:

00以前由输血科(血库)派专人到各用血科室收取,保证24h内返回输血科(血库),返回率要求达到100%。

3.输血科(血库)及时将输血不良反应统计上报给医务处,并同时反馈给血站,让血站及时了解血液在临床的使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血液质量隐患。

4.输血过程中,受血者如果发生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查找原因,并立即通知输血科(血库)。

5.输血科(血库)接到通知后作如下处理:

(1)立即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血型、交叉配血试验记录是否出错;

(2)立即鉴定受血者与供血者保留血样的ABO、Rh血型,与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结果比较是否一致;

(3)重新作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验证配血结果是否准确;

(4)抽取受血者抗凝血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有无凝集现象,判断有无急性溶血反应发生;

(5)有条件的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排除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6)用无菌瓶抽取受血者抗凝血2份,1份作细菌培养;

1份先轻离心分离血浆,然后,再取血浆重离心,取血浆离心后的沉渣涂片,革兰氏染色查细菌,排除急性细菌污染反应;

(7)有条件的可作白细胞抗体试验或过敏原试验,判断是否是过敏反应或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引起。

6.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应祥细记录,并随病历长期保存。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为切实落实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版)》第19条“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

”和第28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信息客观真实、完整、可追溯。

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

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等随病历保存。

”之规定,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指输血指输注各种血液成分。

包括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等。

 

一、临床用血前评估:

1、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

2、拟实行输血治疗的病例应明确在病历中记载输血适应症,适应症的评估应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为基础,

二、用血后效果评价:

主要是指在输血后,医师要给予输血治疗后疗效评价,看患者输血后较输血前有无疗效或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应严格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进行。

三、科室质量小组评价内容:

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

 

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写《输血治疗同意书》;

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

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

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

四、医务科和输血科每个季度抽查部分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月医疗质量通报的一部份内容。

并针对医务人员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对出现较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输血技术规范的

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

输血前评估

病历摘要:

输血前相关检查:

WBCx109/L,RBCx1012/L,PLTx109/L,

HGBg/L,HCT%,APTTsec。

输血史:

□有/□无输血前九项筛查□有□无

准备手术:

□是/□否输血知情同意书签字:

□是/□否

血型:

□A□B□O□ABRH(D):

□+□-

用血审批:

□是/□否

备血量:

红细胞U,血浆ml,血小板治疗量(人份),其他

医师签字:

20年月日

输血效果评价

实际用血量:

红细胞U,血浆ml,血小板治疗量(人份),其他

输血后相关检查:

WBCx109/L,RBCx1012/L,PLTx109/L,

HGBg/L,HCT%,APTTsec。

输血反应:

□有/□无输血效果:

□满意/□欠佳

医师签字20年月日

 临床用血评价表

     质量控制小组填写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科  别

床 号

住院号

临床诊断

经治医师

用血日期

输血成分及数量

申请单填写是否规范

是( )否()

申请是否分级审核

是()否()

同意书是否已签署

是( )否( )

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

有( )无()

输血前传染病检查

有()无( )

输血添加药物

有( )无( )

输血指征:

实验室检测结果:

Hb:

   HCT:

  PLT:

 PT:

   Fib:

 APTT:

其他输血指征:

输血疗效评价:

有( )无() 不完整()

输血治疗效果:

输血不良反应:

有( )  无(  )类型:

 处理:

有( ) 无()回报:

有()无()

评价:

合理( )不合理( )其他:

备 注:

        

检查日期:

检查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