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158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分析Word格式.docx

直接投资较间接投资风险小,对加速我国的经济建设效果也较好。

所以我国引资的主要形式是直接投资。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累计引进外资超过6000多亿美元。

自1993年起,我国一直是引进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普遍认为其可以产生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带动了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快了国内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了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优化;

弥补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缺口,加快了基础产业的建设;

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现代经营观念,提高了我国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

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促使国内的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改善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加强了我国企业及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等。

同时,引进外资也常被比作一把“双刃剑”,负面影响不可否认:

一是海外投资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追求的是全球范围内形成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生产、销售和融资网络,这有可能与我国发展经济和社会的目标发生矛盾;

二是大量引进海外直接投资有可能形成我国对海外直接投资方技术的过度依赖,削弱技术开发积极性和能力;

三是大量引进直接投资可能会引起我国增加进口设备和中间产品,从而导致国际收支的恶化;

四是国际上的间接融资存在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伊丽娜,1999)

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地区。

在整个8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投向沿海地区的占90%以上。

90年代以后,这一比重略有下降,但总的趋势没有明显改变。

截至1999年,东部地区累计使用外国直接投资占全国的87.84%,中部地区占8.94%,而西部地区仅占3.22%。

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东部地区的改革措施及优惠政策,特别是取消和放松对外资进入的管制,出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条例等,形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开放程度的二元化态势,即东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高,中西部内陆地区开放程度低。

东、西部地区开放程度的二元化,直接影响到FDI在东、西部地区投入的数量的差异。

区域经济理论认为,FDI的这种差异进而影响到东、西部地区资本形成能力、资本运营方式、资本使用效率的差异,而这正是决定改革开放20年来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区域经济呈现二元化格局的主要原因之一。

引进外资在我国东、西部的差异明显。

这种差异,不单纯是一个数量和结构的差异,其实质是体制变动效率的差异,这才是外资进入差异的本质性内容。

(李萍、李未无,20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界围绕东部地区的引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不少对沿海、沿边和沿江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理论。

90年代以后,国内学者开始对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问题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赵伟、孙玉霞,1996)我国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在产业、技术、规模等方面均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为改变此种状况,实现外资在我国三大区域之间的合理布局,引进外资的技术选择、产业选择是关键。

中西部地区在引进外资方面要有大的进展,且不可照搬东部沿海地区的做法,而要另辟蹊径,实施适合本区域实际的引资战略。

即引进资源开发性技术,鼓励外商投资于与此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引进劳动密集型技术,支持外商投资于“过渡工业”;

引导外资投向农牧企业以及具有扩散效应的中心城市等。

(伊丽娜,1999)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但由于基础设施和政策措施大大不如东部地区,无法吸收更多的外资。

因此,首先将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当部分投向中、西部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变投资硬环境。

其次给与资金上的支持,如利用国外优惠贷款、国内配套资金分配、财政贴息贷款投放等方面对中、西部地区给予特殊照顾。

第三适当扩大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范围,实施比东部地区更为宽松灵活的政策。

(苗月新,2001)引资西进必须正视西部地区的经济劣势,最大劣势应是物质方面的差距,具体表现即为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状况的落后。

其次必须重视西部地区的区位劣势。

而西部地区的核心优势在资源优势。

引资西进的具体策略:

(1)区域经济制度创新、优化制度供给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

(2)“因时制宜”。

(3)“因地制宜”——西南地区的引资策略,要以人力资源、水资源、天然气资源、农产品资源、经济基础较好等优势为依托,开辟引资的新途径;

而西北地区则应以土地资源、石油资源、煤炭资源等优势为依托,开辟引资的新渠道。

当然,首先必须根治运输能力不足的劣势。

(4)以人为本。

在以上四大基本策略指导下,引资西进的具体措施:

超常规发展措施、跨越式发展措施和渐进式发展措施。

(李萍、李未无,2002)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的现实情况,东部沿海地区应以吸引独资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合资为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中西部地区则应以引导外资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资源合作开发、特别是推进和改造国有中小型企业,建立合资和合作企业为主,以国有资产(包括集体资产)来调动更多的外国资本,从而促进西部大开发。

通过区域引资的合理分工,不仅有助于改善区域产业结构同构和刚性化的积弊,而且有利于将东、西部现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各自的竞争优势乃至经济优势,从而协调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量关于我国引资问题的区域分析表明:

引进外资差异是造成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中,从全国视角的“二元化理论”已获得公认。

但我们发现,大多数研究只局限于直接用统计数据说明现象,缺乏进一步的模型分析,然后就以此给出政策建议,即大多数为规范分析。

也有全国性研究通过简单的模型(如: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李萍,李未无,2002),分析FDI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大小,但只选用GDP作为对FDI经济影响唯一的描述指标。

我们知道,引进外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而且对各种经济因素的影响程度又是不同的。

本文尝试采用一种时序多指标的系统工程评价方法,对我国引进外资的区域差异进行初步的研究。

本文按以下结构展开分析:

一.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衡量指标,亦即引进外资经济效应的衡量指标(选取我国2001年至2003年的以下七个指标——人均GDP、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城镇人口就业率、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和净出口额,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最终选取确定三个主分量代表整个指标体系——反映收入水平的F01、反映产业水平的F02、反映就业水平的F03,并由这三个主分量确定反映各省市经济发展总水平的综合指标F00);

二.分别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模型的建立,进行外商投资的区域差异分析,分析引进外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结合回归分析,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引进外资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

四.根据上述分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相关政策与建议。

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标的确定

2.1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选取

本文为了衡量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不同领域的影响,并通过后期模型的调试,最终选取我国2001年至2003年的如下指标——人均GDP、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城镇人口就业率(1-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和净出口额共七个指标(见,附表1~3;

本文中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2.2主成分分析

2.2.1数据的标准化

如果用于分析的变量其变异程度相差非常大,则变异大的变量会严重影响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相当于其权重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先对变量进行某种标准化(本文选择最为常用的“标准正态变换”)然后才能进行主成分分析(见,附表4~6)。

2.2.2主成分分析

运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标准化后的数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表明(见,附表7~9),我国2001至2003各年的前三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较高,累计贡献率分别是94.13%,94.03%和93.67%。

通常情况下,选取主成分的个数以累计贡献率>

85%为宜,所以,这里选择前三个主成分代表整个指标体系,并由这三个主成分确定反映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各主成分的特征意义如下:

(1)反映收入水平F01的第一主分量F2001_01、F2002_01、F2003_01,主要由人均GDP(x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x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x3)三个指标决定;

(2)反映产业水平F02的第二主分量F2001_02、F2002_02、F2003_02,主要由第二产业产值(x4)、第三产业产值(x5)、净出口额(x6)决定;

(3)反映就业水平F03的第三主分量F2001_03、F2002_03、F2003_03,主要由就业率(x7)决定;

(4)反映经济发展总水平F00的综合指标F2001_00、F2002_00、F2003_00。

3.外商投资的区域差异分析

3.1相关分析

以2001-2003年全国31个省市的FDI值、人均FDI与上述指标量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人均FDI

FDI

2001

经济发展总水平(F2001-00)

0.69

0.86

收入水平(F2001-01)

0.85

0.71

产业水平(F2001-02)

-0.12

0.51

就业水平(F2001-03)

-0.21

0.08

2002

经济发展总水平(F2002-00)

0.70

0.88

收入水平(F2002-01)

0.89

产业水平(F2002-02)

-0.04

0.55

就业水平(F2002-03)

-0.22

0.07

2003

经济发展总水平(F2003-00)

0.68

0.91

收入水平(F2003-01)

0.75

产业水平(F2003-02)

-0.15

0.52

就业水平(F2003-03)

-0.23

0.01

由上表可见,人均FDI和收入水平正相关关系明显(0.85,0.89,0.91);

和经济发展总水平正相关,系数不高(0.69,0.70,0.68);

和产业水平(-0.12,-0.04,-0.15未通过假设检验)、就业水平(-0.21,-0.22,-0.23)相关关系不明显。

FDI总值和经济发展总水平正相关关系明显(0.86,0.88,0.91);

和收入水平正相关,但系数不高(0.71,0.69,0.75);

和产业水平的相关性为正,但系数偏低(0.51,0.55,0.52);

和就业水平相关性为正,但相关关系极不明显(0.08,0.07,0.01)。

由以上结果看来,FDI对我国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产业水平和就业水平的积极作用很不明显。

具体分析如下:

根据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H.chenery)和斯特劳特(A.strout)在其合写的《外援与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的著名的“两缺口模式”。

该理论认为,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社会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是两个主要的制约因素。

发展中国家不是面临着与投资机会相匹配的国内短缺问题,就是面临着进口资本产品和中间产品所必需的外汇短缺问题,而每一个缺口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积极利用外资,则可以对两个缺口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一笔外资以机器设备的直接投资形式进入发展中国家,它一方面代表进口,而这宗进口却无需以出口抵付;

另一方面它又代表新的投资需求,而这项投资却无需过内储蓄提供。

这笔外资能同时缓解外汇和储蓄不足的“瓶颈”问题,发挥弥补缺口、调剂失衡的作用。

有效的引进外资敬爱国内得到双重经济效果:

一方面,它提高了投资率,引进了发展中国家自己无法生产的资本品,增强了一国的商品生产和出口能力,扩大了出口创汇,增加了国民收入。

另一方面,它又提高了国内储蓄水平,改善了国内筹资状况,增强了资本形成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缺口的失衡状况将逐渐消除,国民经济进入到良性循环的轨道。

FDI对我国产业水平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可能正是反映了我国在引进外资中存在的结构问题——单纯追求引进外资“量”的增长,而忽略“质”的提高。

我国多引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并且都是加工程度比较浅,技术水平较低的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只是处于较低地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以致我国大规模引进外资而形成的制造业总体呈现如下特征:

产业层次低,缺乏核心技术,附加值低,高产出而低效益9。

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在这种引资现状下,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总体水平的提高自然无从谈起!

同时,在上述模型结果中所反映出来的FDI对我国就业水平的提高作用很不明显,可能是因为:

外企的竞争力一般优先国内企业,大批外企进入国门后带来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导致很多国内企业亏损乃至破产,在短期内导致大量职工下岗。

而这种“挤出效应”所造成的失业,属于暂时性的结构性失业,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内产业水平的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以及再就业政策的有效实施,应该会逐步得到改善。

从长远来看,外企进入带来的有效竞争,对我国的就业问题将会是利大于弊!

3.2回归分析

3.2.1回归模型的建立

观察人均FDI对收入水平、FDI总值对经济发展总水平的散点图,发现二者都有非常明显的区域差异——在图中,分为了两个区域,东部沿海省市在右上方,中西部省市则位于左下方(见,附图1~6)。

采用spss11.0提供的聚类分析工具,分别对各年的数据以F01~F03、FDI值和人均FDI值为分类变量进行聚类分析(见,附图7~15),也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综合各聚类结果,同时考虑到西藏自治区一直没有统计外商投资的数额,将其考虑进回归模型会影响最终模型的稳定性,故将西藏自治区排出模型,然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划分为两个大区——

I区包括:

辽宁、天津、北京、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9省市;

II区包括:

其他省市自治区(除西藏)。

为了考察I区和II区回归模型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考虑到I区包含的样本量不足(仅为9),故采用含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1I区

设虚拟变量D=

0II区

虚拟变量的引入方式有加法、乘法和混合三种,通过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模型的显著性和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最终确定如下的结果——

*******************************************************************

2001年(样本量n=30)

F00=-84.89+132.54*D-1.04D*FDI+1.30*FDI

t-6.495.11-2.673.37

R2=0.87

2=0.86S.E.=38.77F=58.23

对于I区:

F00=47.65+0.26*FDI

对于II区:

F00=-84.89+1.30*FDI

F01=-1.11+1.88*D+0.18*FDI(人均)

t-5.823.383.50

R2=0.81

2=0.79S.E.=0.86F=56.25

F01=0.77+0.18*FDI(人均)

F01=-1.11+0.18*FDI(人均)

2002年(样本量n=30)

F00=-86.30+114.48*D-0.63D*FDI+0.91*FDI

t-5.683.56-1.822.67

R2=0.84

2=0.83S.E.=47.43F=48.86

F00=28.18+0.28*FDI

F00=-86.30+0.91*FDI

F01=-1.17+1.39*D+0.21*FDI(人均)

t-6.232.293.95

R2=0.82

2=0.80S.E.=0.83F=60.44

F01=0.22+0.21*FDI(人均)

F01=-1.17+0.21*FDI(人均)

2003年(样本量n=30)

F00=-69.23+62.71*D+0.37*FDI

t-6.762.105.75

R2=0.85

2=0.84S.E.=45.78F=76.65

F00=6.52+0.37*FDI

F00=-69.23+0.37*FDI

F01=-1.16+1.25*D+0.21*FDI(人均)

t-7.252.655.71

R2=0.86

2=0.85S.E.=0.72F=86.38

F01=0.09+0.21*FDI(人均)

F01=-1.16+0.21*FDI(人均)

******************************************************************

3.2.2简要模型分析

(1)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发展总水平的综合指标F00的回归模型

连续三年的结果显示,I区常数项的估计系数始终远大于II区(47.65﹥-84.89;

28.18﹥-86.30;

6.52﹥-69.23),而常数项是体制、技术、管理、经济结构、人力资本等诸要素的综合,因此,可以认为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拥有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技术、管理、生产要素配比、经济结构、人力资本等。

2001至2003年,I区FDI每增加一单位,其经济发展总水平(F00)分别提高0.26、0.28和0.37个单位,即FDI对东部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呈递增趋势;

而II区FDI每增加一单位,其经济发展总水平(F00)分别提高1.30、0.91和0.37个单位,即FDI对中西部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呈递减趋势。

于是,虽然在2001和2002年II区FDI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数值上远大于I区FDI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1.30﹥0.26,0.91﹥0.28),但差距呈缩小趋势;

到2003年,I区和II区FDI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的数值差距不再存在——FDI每增加一个单位,地区经济发展总水平(F00)都提高0.37个单位。

可见,在西部大开发伊始,FDI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程度比东部强。

这可能是因为在当时国家政策导向的强有力作用下,西部各地区以各项优惠政策短期内吸引外资大量进入,极大地弥补了这些地区的资金缺口,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根据微观经济学生产理论中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要素投入的初期,如果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则随着资本投入的增加,由于劳动与资本的比例较高,这时会产生分工优势,还会使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边际产量是递增的。

而当资本投入到一定数量以后,在企业不断延续的生产过程中,如果其他投入量保持不变,而资本投入量仍不断增加,资本产量则呈递减趋势。

这说明西部地区在单纯吸引外资数量的同时,其他生产协作要素不能达到很好的配套供给,例如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配套、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尚不完善等,使资本的边际收益很快进入递减的阶段;

加之,西部引资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一直过分强调以资源条件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形成了以资源开发和加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产业链条短,产业附加值低,竞争力弱9,以至于以这种结构利用的外资,对区域经济发展总水平的贡献率日趋低下!

而东部地区在多年引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方面环境也相对成熟得多,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在不断的调整中趋于合理,所以在上述模型结果中,东部地区FDI对其经济发展总水平的贡献率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

(2)人均FDI对收入水平F01的回归模型

同样,在连续三年的结果中,I区常数项的估计系数始终远大于II区(0.77﹥-1.11;

0.22﹥-1.17;

0.09﹥-1.16),而常数项可以理解为既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

同时,模型结果显示,人均FDI在I区和II区与F01的斜率值是一致的(2001年同为0.18,2002年同为0.21,2003年同为0.21),即人均FDI在I区和II区对收入水平的贡献率差异不显著。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收入水平本身具有明显的差距,而在各自的基础上,各地收入水平将与人均FDI同比例增长!

4.外商投资区域差异的制约因素分析

4.1自然地理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是指投资者所面临的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自然资源等非人为因素。

这些因素是区位条件的最基本要素,是形成一个地区经济特点的基本原因,与投资者进行区位选择时首要考虑的成本—利润关系直接相关。

与我国东部沿海等开放较早城市相比,制约中西部吸收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