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554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生可能会说出:

“到叶镇还有21千米”、“到灵山还有23千米”,也有的学生会说出:

“小汽车1小时可以行80千米”等等,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并由此引出千米。

(2)引出千米后,还要让学生说一说对千米的感受,如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3)出示运动场跑道上学生的活动情境,将1千米与学生的经验建立起联系,增强学生对1千米的感受。

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400米1圈的标准跑道,也可以结合本校操场的跑道,如200米1圈的跑道,5圈就是1千米。

2.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这部分内容,应注意下面几点:

(1)可以在操场的跑道上,或在学校的其他地方量出100米的直线距离。

测量时,应该先确定起点并选定一条直线,然后用卷尺(或其他测量工具)量出100米,在50米及终点处各设立一个明显标志。

(2)让学生先看一看50米的直线距离,再看一看100米的直线距离,然后想像一下2个100米有多远,3个100米有多远,……10个100米有多远。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走100米的活动。

要求小组长具体负责,每组要有指定的记录员。

活动内容是:

①用平时的步幅,走完100米,确定走的步数。

用平时的速度,确定走100米需要的时间。

学生可以以平时的速度走到100米处,边走边数出自己走的步数。

②提醒学生这不是比赛,如果比平时走得快(或慢),走的步幅比平时大(或小)都会影响对1千米有多远的推想。

③让学生根据走100米的感受(用的时间和对距离的直接经验)推想出1千米大约有多远。

(4)组织学生完成做一做。

到校门口,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估)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

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动,感受1千米的距离。

3.例5及“做一做”。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接触了千米,并明确了千米与米的进率,初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这里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出示例5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填写,然后让学生在组内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

(2)组织反馈,并在全班交流填写的思路,学生的思路可能有多种,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当然,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

(3)做一做中安排的内容是在数轴上填写合适的数,涉及到千米和米的换算。

1.例6(见下页图)。

(1)以故事引入,出示情境图:

“熊老弟、牛大哥等一同来到了一座小桥边……”,要求学生看着情境图,教师说: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图中描写的。

”让学生看图说故事。

(2)在学生说故事的时候,注意从“限重1吨”“1吨有多重?

”的讨论中,引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

”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4)接着建议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它们可以怎样过桥?

”可以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过,也可以一次过两个,还可以……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5)教师或师生一起将故事收尾。

(6)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共同说说生活中1吨重的物品,书中提供了几例,可以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

”也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

”还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

”……更应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

2.例7。

教学质量单位吨和千克间的换算,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3.第12页“做一做”。

是配合例6和例7的两道习题,一题是学了质量单位“吨”以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另一题是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吨与千克的换算知识。

课题:

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1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

例1的情景图、制作的量课本长、宽、厚的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

教学过程: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

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姓名

估计

测量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

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

“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

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

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

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由于课本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到“厘米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比如,“我量出的宽不到15厘米,还差两小格。

”“数学书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

”……教师用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边演示测量课本长、宽和厚的方法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并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

并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教师提出问题:

“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

”。

在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尺并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

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如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0到刻度1说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来说明……随后教师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

三、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1.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

“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

”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

教师分别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说明:

“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

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5.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

四、师生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

1厘米=10毫米;

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五、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

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习一第3题。

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

完成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1.加法(第15~21页)

1.主题图。

教学这部分内容

(1)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在上课时进行汇报交流,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2)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出示教材上的动物图片,简单说明它们属于什么动物种类。

(3)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简单说明已知种数即中国已经发现的动物种数;

中国特有种数即只在中国才有的动物种数;

濒危和受威胁种数指即将灭绝和数量正不断减少的种数。

(4)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

2.例1。

通过提出“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引出例1:

98+25,这是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题。

“做一做”安排了与例1形式相同的10道题,以竖式和横式的形式出现。

例1基本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不同的是过去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和限于100以内,所以只存在一次进位的情况。

而例1有两次进位和超过100。

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尝试进行计算,然后重点就“十位满十,怎么办?

”开展讨论。

鉴于本例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加强练习,减少错误率,同时为例2的教学做好铺垫。

除用竖式计算外,一些好的学生也可尝试用口算。

注意加强应用问题的训练,如结合练习中的内容,进行提问题的训练。

3.例2。

仍然由“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出发,提出“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

”引出例2:

376+284,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材先出现估算,以师生对话的方式提示了估算的要求和方法。

随后用竖式计算,这是本节的重点。

与例1教学相同,仍然是解决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1的问题,只是例2要先加百位上的数,再加上十位进上的1。

教材以小精灵的话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即“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学习例2,由于“学生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中已经学过估算,教学时可以先组织小组讨论“怎样进行估计”,再看教材中是怎样进行估算的,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估算的方法。

可简单归纳一下估算的方法:

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一般是把加数看作与它们比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和的范围。

教师也可以进一步说明估算的作用,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结果的时候,可以使用估算确定结果的范围;

也可以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

笔算教学仍可采用先尝试再交流讨论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做一做”安排了四道连续进位的竖式计算加法题,包括百位相加满十,要向千位进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无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的认识。

同时要注意纠正在连续进位过程中,学生容易忘记加上进位1的错误。

(第22~26页)1.例1(见下页图)。

如果学生解答有困难,可以用线段图帮助分析。

(2)估算。

教材仍以对话的形式提出了估算的问题,提示了估算的方法。

教学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回忆加法估算的方法,针对517-348,讨论分别应该把517和348看做多少来进行估算。

因为在加法例1的估算中,都是把加数看做最接近的整百数进行估算的,对348,可能有学生提出看做300,也可能会提出看做350,可以结合估算的结果进一步讨论看作哪个数估算的结果与计算结果更接近?

通过这样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在练习中,教师也应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使学生逐步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

(3)笔算。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因此教材在竖式计算的处理上,给出了个位的结果,提出“接下来该怎么做?

”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即十位仍然不够减,要向百位借1。

教材要求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以体现合作学习的要求。

教学这部分内容,可采取先尝试再讨论的形式,也可以围绕教材提出的“接下来该怎么做?

”进行讨论。

要注意在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得出结论,理解“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进1”的计算法则,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做一做”安排的是一个果园果树数量的统计图,要求看图提问题并计算。

这里包含了看统计图、提数学问题和计算的综合性训练。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集中提出问题,教师用板书或多媒体将问题呈现出来,然后要求先解答用减法计算的问题,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注意纠正计算中的错误。

计算较快的学生,可以继续完成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2.例2。

例2的教学内容是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这是连续退位减法中的难点。

教材是在例1的基础上,把被减数517改为507,提出思考的问题:

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引出本例需要探究的问题“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

”教学时,教师可抓住这个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明确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

如果学生的理解仍有困难,可以借助计数器或多媒体演示作必要的讲解和归纳。

关于这一计算原理,一般只需学生理解即可。

竖式计算时仍然是应用“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的计算法则。

3.例3。

教学本例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算法,再组织汇报交流。

学生提出用竖式计算,由教师板书,学生口述解题过程,进一步巩固笔算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提出不同于教材的方法,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27~31页)1.主题图。

教学时先让学生看图1(如果有条件可用多媒体做成动态画面以展现事情的发展情节)。

说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这件事中包含了哪些数学问题?

让学生提出,并进行计算。

然后出现孩子的问题(使用多媒体可结合画面出现孩子的画外音),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解决孩子提出的这个问题?

使学生明确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引出课题。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

再组织小组讨论和汇报。

因为学生初次接触验算,可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和提示。

最后就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做一做”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

验算的结果怎么样?

3.例2。

教学减法的验算。

教材的处理与加法验算相同,先提出问题,再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学生提出了两种具体的验算方法,归纳是:

(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2)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教学这部分内容依然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

由于学生在学习加法验算时已经了解了如何进行验算,这里应当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观察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关系,提出验算的方法。

“做一做”的处理方法与例1相同。

也可以要求两道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

课题一:

加法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例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一、检查复习(全班做,请学生板演)

36 

42 

87 

+ 

72 

88 

49 

结合板演情况进行评议。

二、新课1.谈话: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

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接着框出或用颜色显示下面的部分。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提问:

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数一共有多少种?

列出算式:

376+284

2.教师: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

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教师:

让我们看看这个同学是怎样想的?

和我们的想法相同吗?

让学生看教材或在屏幕上出现教材第18页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

(估算方法可使用画外音)

归纳:

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

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3.教师:

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

学生独立计算。

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

同时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从刚才的计算中我们看到,个位上6+4=10,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7+8+1=16,写6向百位进1。

所以,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4.反馈练习。

第1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交流计算结果,教师就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三、巩固练习练习五第1、2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

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一、准备铺垫

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45+56=10156+45=101-56=101-45=

讨论:

你是怎样填的?

怎样想的?

二、新课1.教师:

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用屏幕显示教材第27页第一幅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这个买东西的过程中包含有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

(2)妈妈付了20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请同学们独立列式并计算。

出现第二幅图画,并出现画外音:

找的钱对不对呢?

谁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

教师:

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

加、减法的验算。

2.用屏幕显示例1: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135+48=183(元) 

135

418 

183

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

哪些是我们想到的?

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如果学生提出重新加一遍也应当肯定。

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

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

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3.反馈练习:

第2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交流:

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

通过验算看出你的计算结果正确吗?

三、巩固练习练习七第1题中的四道加法题。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用不同的方法验算。

U3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34~48页)1.主题图(见下页图)。

教学时,展示整个画面。

围绕“你发现了哪些图形?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与同桌或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各种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

以此导入有关四边形的教学。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菱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在教材还没有正式出现,但对于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学生不一定就一无所知,如果他们讲出这些图形的名称甚至特征,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2.四边形。

教学时,可以在观察和交流从主题图获得的信息的基础上,分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出示例1的各种图形,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各自喜欢的颜色。

反馈评价后,把图形分成两类(如下页图),让学生说一说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并要求学生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第二层次,应在例1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为便于反馈,也可以把每个图形先编上序号。

教材上展示的三种分法仅仅是可能出现的情况,究竟有几种分法没有固定的答案,教师要根据班级实际适时加以引导,这里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说出分类的理由。

第三层次,可以借助上面的第一种分法,让学生用三角板比一比它们的角,用直尺量一量它们的边,着重引导学生从观察、度量、比较中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知道:

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