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1805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B.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C.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D.必须每天吃药,补充人体所需化学物质

7.下列有关元素、微粒以及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的单质

B.“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元素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

8.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属于混合物

B.一水多用,节约用水

C.在净水方法中,蒸馏净化程度最高

D.洗涤剂去油污是溶解现象

9.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胃酸过多可适量服用氢氧化钠溶液

B.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50mL的酒精与50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

D.碳酸氢铵属于氮肥

10.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硫酸溶液中,结果Y表面产生氢气,X无变化,另取X放入Z的盐溶液中,结果X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A.X>Y>ZB.Y>Z>XC.X>Z>YD.Y>X>Z

11.下列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的是(  )

A.NH4NO3固体

B.生石灰

C.浓硫酸

D.苛性钠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H2CO3

B.NaHCO3

C.P2O5

D.Ba(OH)2

13.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的是(  )

A.KCl溶液

B.稀盐酸

C.K2CO3溶液

D.NaNO3溶液

14.自从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一些医用消毒剂走进了百姓家。

“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氯酸钠(NaClO)属于氧化物

B.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C.次氯酸钠(NaClO)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

1:

1

D.次氯酸钠(NaCl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5

二、多选题

15.下列有关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五个氢原子:

H5B.三个水分子:

3H2O

C.两个钙离子:

2Ca2+D.四个铵根离子:

4NH3+

三、填空题

16.下图是一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和碘元素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填“A”、“B”或“C”),其离子符号为_____;

(2)碘元素属于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碘元素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碘和镁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碘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能发生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图中“?

”代表丙,其微观示意图为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7.能源、材料、环保、食品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请回答:

(1)为了改善环境,可在汽油中添加乙醇(C2H6O)来调整燃油结构。

乙醇是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属于_____(选填“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

(3)塑料在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便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人们把塑料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称为_____。

(4)为了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生活中把榨好的蔬菜汁放到面粉中做成营养丰富的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和_____。

四、实验题

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a、b的名称是a_____、b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_____。

(4)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

若用图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

猜想一:

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

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

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

溶液不变红色,结论:

猜想一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_____,结论:

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②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_____(填序号)

a.pH试纸b.铜c.紫色石蕊溶液d.硝酸银溶液

③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

六、推断题

20.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指向生成物。

)其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G是黄色溶液,A.C常温下是气体,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I是红褐色沉淀,H不溶于稀硝酸。

请回答下面问题:

(1)物质I的化学式是_____,物质E的化学式是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物质F属于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4)物质C呈固态时的俗名是_____,用途有_____(写一点即可);

(5)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七、计算题

21.称取NaCl和BaCl2的固体混合物32、5g,加入100g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Na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

BaCl2+Na2SO4═BaSO4↓+2NaCl)

(1)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_________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克?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镁条燃烧生成了氧化镁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冰雪融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矿石粉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C

A、物质的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B、物质的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C、物质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正确

D、物质的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故选C。

3.B

口罩能防止病毒进入鼻腔,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的过滤操作中所使用的滤纸。

故选:

B。

4.D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5.B

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

说明了分子中不断地运动,不能体现分子很小、分子可以再分、分子间是有间隙的性质。

分子具有四个特点:

①体积很小、质量很小;

②处于永恒运动之中;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6.C

A、家庭消毒时,应该按照产品使用方法,消毒液浓度适量即可;

故选项错误;

B、吸烟、喝酒会影响身体健康,不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C、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可以防止发生病毒交叉感染;

故选项正确;

D、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不需要每天吃药;

C。

7.B

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性质不同,故错误;

B、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元素,故正确;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错误;

D、碳在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发生了物理作用的摩擦让碳分散导致字迹模糊,故错误。

8.D

A、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B、生活中一水多用,以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

C、蒸馏、过滤、沉降、静置、吸附、消毒等都是净化水的方法,其中蒸馏能够得到纯净水,净化程度最高,故选项正确;

D、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洗涤剂除去油污利用了乳化功能,故说法错误。

9.A

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故正确;

C、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50mL的酒精与50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故正确;

D、含氮元素的肥料成为氮肥,碳酸氢铵属于氮肥,故正确。

故选A。

10.D

【解析】

“将X、Y分别放入稀硫酸溶液中,结果Y表面产生氢气,X无变化”说明Y排在H前面,X排在H后面;

即Y>X;

“取X放入Z的盐溶液中,结果X表面有Z析出”说明X的活动性比Z强。

所以应选择D项。

点评:

根据反应是否发生正确地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11.A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故正确;

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故错误;

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故错误;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故错误。

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

12.B

A、H2CO3是由H+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化合物,属于酸,故选项错误;

B、NaH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C、P2O5是由磷、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Ba(OH)2是由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13.C

A、氯化钾溶液与被鉴别的三种物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无现象,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错误;

B、稀盐酸与稀硫酸不反应,无现象;

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钾和水,无现象;

稀盐酸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无现象,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错误;

C、碳酸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

碳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不反应,无现象;

碳酸钾溶液与氯化钙溶液产生碳酸钙沉淀,溶液变浑浊,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正确;

D、硝酸钠溶液与被鉴别的三种溶液都不反应,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错误。

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使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三种物质,则需要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

14.D

A、次氯酸是由钠、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错误;

B、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0,则x=+1价,选项说法错误;

C、次氯酸钠中钠、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

35.5:

16,选项说法错误;

D、次氯酸钠(NaClO)的相对分子质量=23+35.5+16=74.5,选项说法正确。

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

15.BC

【分析】

原子、分子和离子,作为微观粒子,讲种类,讲个数,化学式前面数字表示微粒个数。

A、五个氢原子:

5H,原子讲种类,讲个数,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选项A错误;

B、三个水分子:

3H2O,分子讲种类,讲个数,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选项B正确;

C、两个钙离子:

2Ca2+,离子讲种类,讲个数,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选项C正确;

D、四个铵根离子:

4NH4+,离子讲种类,讲个数,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但铵根离子中含有四个氢原子,选项D错误。

故选BC。

16.CAl3+微量得到MgI2

(1)在C中质子数=13>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Al3+;

(2)碘是人体中必须的微量元素;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显-1价,镁元素显+2价,所以碘化镁的化学式为MgI2;

(3)①由微观示意图可知:

图中“?

”代表丙,其微观示意图为

②由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了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可再生

金属材料白色污染糖类维生素

(1)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像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所以属于可再生能源;

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3)人们把塑料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称为白色污染;

(4)为了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生活中把榨好的蔬菜汁放到面粉中做成营养丰富的蔬菜馒头,面粉富含糖类、蔬菜富含维生素,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和维生素。

18.长颈漏斗集气瓶B

防止水倒吸造成试管炸裂

向下

(1)据图可知仪器a是长颈漏斗,b是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属于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故选择发生装置B;

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完毕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否则水倒流入试管将试管炸裂;

(4)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

若用图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补画完如下所示:

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9.

可能是CaCl2和HCl不正确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ac腐蚀铁质下水管(或污染水源)石灰石(或CaCO3)

(1)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

[猜想]反应可能是恰好反应,只有氯化钙、也可能是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另一种物质有剩余,若氢氧化钙过量,则含有氢氧化钙和氯化钙;

若盐酸过量,则含有盐酸和氯化钙;

[进行实验]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红色,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不呈碱性,所以猜想一不正确;

根据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即含有盐酸和氯化钙,其中的氯化钙溶液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为碳酸钙在盐酸存在的情况下不能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故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再和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

[反思与拓展]②因为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显酸性,故用pH试纸测定pH应该小于7,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但不能和排在氢后面的铜反应,虽然能够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沉淀,但由于其中的氯化钙也能够和硝酸银产生相同的现象,不能选择;

③废液呈酸性,会腐蚀铁质下水管(或污染水源);

除去溶液中的盐酸可用适量的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20.Fe(OH)3H2SO4

复分解反应碱干冰灭火(或作气体肥料或化工产品的原料等合理答案)

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故B是氧化铁,G是黄色溶液,故G是可溶性铁盐,A、C常温下是气体,A、B高温会生成C、D,故A是一氧化碳,所以C是二氧化碳,D是铁,氧化铁和E会生成G,所以E是酸,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H不溶于稀硝酸,所以H是氯化银或硫酸钡,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所以含有的相同的元素是氧元素,则H是硫酸钡,I是红褐色沉淀,故I是氢氧化铁,E是硫酸,G是硫酸铁,硫酸铁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铁,F是氢氧化钡,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由分析可知

(1)I是Fe(OH)3,E是H2SO4;

(2)反应②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F是氢氧化钡,属于碱类物质;

(4)C是二氧化碳,其固体俗称干冰,可用于灭火、人工降雨等;

(5)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

(1)23.3;

(2)142;

(3)9.3%

(1)从图中可明显看出生成23.3g沉淀后质量不再增加,故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为23.3g;

故答案为23.3

设BaCl2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的质量为z

x=20.8g

y=11.7g

z=14.2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为:

14.2g÷

10%=142g,故答案为142

(3)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

11.7g+(32.5g﹣20.8g)=23.4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NaCl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9.3%

答: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NaCl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