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1907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3.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老舍,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样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短篇小说往往带有讽刺意味。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吴承恩是明代著名小说家,不是清代的。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常识的积累能力。

回答此类问题,主要看平时的积累情况。

学习中,要对重要作家作品和一些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加强记忆并做好积累,适当做一些强化练习。

4.下列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按传统说法是属狗人的本命年。

据此推算,2019年是农历丁酉年,是属兔人的本命年。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

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为阳。

《故乡》《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掌握。

“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

它主要考查:

(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

(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A项有误,2019年应该是农历己亥年,是属猪人的本命年。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与辨析能力。

解答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这类题的判断点是:

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

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

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即可。

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如《范进中举》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句中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岳阳的巴陵戏。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正误辨析。

这类题目难度较大,涉及面宽,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加强练习辨析,有错归类修改。

D项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的爱称。

D

【点评】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它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区历法、军事刑律、阴阳五行、家族礼法、音乐美术、饮食服装、车马冠盖、文化奠基、政治经济制度、明君贤相的治国方略,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等。

“卿”的意义有,1.古代高级官名:

三公九卿。

卿相。

2.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3.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4.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5.古代夫妻互称:

卿卿。

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

6.姓。

7.朋友之间亦能称“卿”。

本题的“卿”是古代君对臣或朋友的爱称。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又叫做“长短句”。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章回体讽刺小说,我们学过的《口技》节选于此。

“布”在古代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布衣”指平民百姓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因此也常用来借指平民。

《曹刿论战》中“十年春,齐师伐我”中的“十年”指的是“鲁庄公十年”,采用的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答案】B

【解析】【分析】B。

描述有误,《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章回体讽刺小说,这没错,但我们学过的《口技》却不是节选于此,《口技》选自《虞初新志》。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对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这些知识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平时可将这些知识将这些知识整理成体系。

解答时

注意回忆的准确性。

7.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

《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明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答案】D

【解析】【分析】《聊斋志异》简称《聊斋》,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蒲松龄是清代人,不是明代的。

据此,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名著知识关键在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副对联中,提到的“父子三词客”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说,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长篇小说《俊友》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

是一篇富有战斗力的驳论文,语言尖锐犀利,带有讽刺意味。

【解析】【分析】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

答题时应注意,文学常识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

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

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9.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

采用隶书字体,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笔势劲挺有力。

采用行书字体,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气息。

【解析】【分析】B.有误。

此字体为行书,朗健清逸,笔势劲挺有力,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明显不符合“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的隶书的特点。

B

【点评】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注意首先明确书法作品的字体,然后根据字体特点揣摩选项正误。

10.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戏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诗剧。

他每一天每个小时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这句话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孔乙己》选自《呐喊》,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白话小说。

《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写的一篇讽刺小说。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这句话的感叹号运用正确。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

它主要考查:

(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

B项,说法错误。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点评】做文学常识的题目,要求学生应该有丰富的知识,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相关作家作品等知识。

11.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

【揭示特征】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

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

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

请你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解读寓意】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而且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成语

主要内容

寓意

①________

宋国有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从此便放下锄头在树桩旁等待再撞死的兔子。

讽刺不努力而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收获的人。

揠苗助长

有个宋国人,希望禾苗长快点,于是就把禾苗往上拔。

后来禾苗都枯萎了。

②________

(3)

【续写寓言】续写情节。

要求:

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15字。

狐狸看见藤上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却弄不到嘴里,只好放弃,________。

【答案】

(1)讽刺;

劝诫;

智慧;

故事

(2)守株待兔;

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狐狸安慰自己说:

“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

【解析】【分析】

(1)细读材料可知,寓言的目的是讽刺和劝诫,其中体现了人类的智慧,本质是故事。

据此分析可作答。

(2)本题考查成语故事及寓意。

第一则寓言引申出来的是成语守株待兔,第二则寓言的寓意是欲速则不达。

(3)本题考查续写。

细读已给出的部分可知续写部分应为狐狸对自己吃不到葡萄的解释,所以可续写为因为葡萄是酸的,所以不吃也罢。

⑴讽刺;

故事;

⑵守株待兔;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⑶狐狸安慰自己说: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和寓意的理解。

答题时注意成语的积累和寓言寓意是关键;

⑶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12.《野有蔓草》与下列______项无关。

( 

《诗经》 

比兴 

大雅 

郑风

【解析】【分析】《国风·

郑风·

野有蔓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恋歌,写一个露珠未干的早上,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间路上不期而遇,相互倾心,欣喜之情难以抑制。

全诗二章,重复叠咏,每章六句,两句一层,分写景、写人、抒情三层,表现出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和典型感情。

作为华夏先民圣洁自由的婚恋性爱的赞歌,无论是诗意想像,还是真实写照,此诗都带有原始的纯朴性和直率性而不同于后世表现男女邂逅的诗作。

​故答案为:

【点评】大雅属诗经中的雅诗类。

是根据音乐来分类的。

是在周初社会景象比较繁荣的时期,适应统治阶级歌颂太平的需要而产生的。

只是由于他们主要是统治阶级朝会宴飨时用的,不一定配合舞容歌唱,因此内容由单纯对祖先与神的颂扬,开始对社会生活,主要是对统治阶级生活的描写。

13.下列各项,哪一项不是词牌?

水调歌头 

满江红 

蝶恋花 

丽人行

【解析】【分析】《丽人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约作于唐天宝十二载(753年)。

此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了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

ABC项均为词牌名。

【点评】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

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词,又称长短句。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

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

1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城南旧事》的主人公英子是一个聪明、善良、敏感的小姑娘,经历了许多成长的变故后,她带着深深的痛苦和悲哀告别童年。

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薛宝钗的悉心指点,她学诗的经历告诉我们:

学习要不耻下问,敢于质疑。

《简·

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主人公简·

爱虽然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一直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

【解析】【分析】A项中作品通过主人公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的故事。

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故不正确。

B项中祥子最初是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但最后却百年城了一个自甘堕落、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的市井无赖。

C项中香菱是在向林黛玉学诗,不是薛宝钗,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

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容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就一定能够提高。

15.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

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

【解析】【分析】《艾青诗选》里面专门介绍艾青“归来”后诗风的变化,根据平时阅读和积累可知:

ABD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

【点评】本题考察艾青“归来”后诗歌的特点,只要认真阅读并积累这段文字的要点即可正确答题。

这也提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积累课本上介绍的名著知识。

16.下面是椰海职业学院写给椰海市公交集团公司的一封表扬信,请仔细阅读,按要求答题。

表扬信

椰海市公交集团公司:

①我校学生张悦,于今年2月25日乘坐贵公司13路公交车前往学校,下车前发现身上携带的2万元学费被偷。

②多亏司机孙师傅火眼金睛,在众人的帮助下将已下车的小偷抓住,追回了被偷走的2万元,替她挽回了损失。

③孙师傅这种见义勇为令我校师生十分感动。

④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敬礼

2018年3月1日

椰海职业学院

(1)这封信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2)这封信中的第________句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

(3)这封信没有交代写信的目的,请在横线上补充完整。

【答案】

(1)署名和日期交换位置。

(2)③

孙师傅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令我校师生十分感动

(3)建议贵公司对孙师傅给予表扬。

(1)不管是什么应用文,署名和日期必须放在右下角,且一定要记住:

署名在上,日期在下。

(2)修改语病。

第③句成分残缺,残缺主语,所以要在“令”之前加上“的精神”。

(3)题干要求写出写信的目的。

“表扬信”,特向被表扬者所在单位或其上级领导致信,以期使其受到表彰、奖励,使其精神发扬光大。

所以既然是“表扬信”,就应该要建议孙师傅的所在公司对孙师傅给予表扬。

同时要运用敬辞“贵”等。

(1)署名和日期交换位置。

(2)③;

孙师傅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令我校师生十分感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表扬信格式的把握能力。

一般格式为:

①标题,写成"表扬信"即可;

②称谓,一般写给被表扬人的上级领导单位;

③事迹,一般要写清楚被表扬人的姓名、单位,或标明身份;

表扬内容,要写清楚为什么表扬(原因),表扬他什么(经过),向他学习什么(表扬目的);

④落款,署名、日期,写在稿纸右下方。

17.学校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针对社区及农村老年人的“空巢”现象进行问卷调查,请你设计两个问题,分别对老年人和他的家人进行问卷调查提问。

(2)请你写出两句关于“孝顺”的名言,诗句或警句。

【答案】

(1)①(针对老人)儿女经常回来看望你吗?

你感到孤独吗?

②(针对子女)如果你们和老人是分开居住,老人突发疾病时你们是如何救治和照顾的?

(2)①百善孝为先;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子欲养而亲不待。

(1)此题考查学生问卷调查的能力。

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所涉及的问题应该围绕活动的主题,从实际出发。

此题可以从老年人和子女两个角度来设计问题,表达出对“空巢”老人孤独感的关注。

(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言警句的积累。

关于“孝顺”的句子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任选一句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1)①(针对老人)儿女经常回来看望你吗?

【点评】

(1)主题活动设计方案,明确题目要求,针对问题去提问,要结合实际并有针对性。

题干要求是:

针对社区及农村老年人的“空巢”现象进行问卷调查,注意是社区和农村两种情况,针对两种人提问:

老年人和他的家人。

(2)名言、警句、格言、俗语、歇后语的积累在于平时,积少成多,注意归类。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司汤达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

——巴金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高尔基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培根

18.对联,歇后语。

(1)读对联,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2)那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八仙过海——________。

千里送鸿毛——________。

【答案】

(1)做人应该心胸宽广,多一些包容之心,不要做可笑愚蠢之事。

(2)各显神通

礼轻情意重

(1)本小题考查学生对对联内涵的理解。

这对对联是佛教寺院上所题写,重在“容”、“笑”二字,也就是要学会包容宽容,不要做愚昧可笑的事情。

言之有理即可。

(2)本道题考查学生的歇后语积累。

结合积累作答即可。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歇后语的积累掌握情况。

19.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七年级(10)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活动一·

材料探究】

材料一:

3幅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上图中三种书法作品,用比喻的手法说出他们各自的美感,最恰当的一项是( 

A.楷书如人端正站立 

行书如人悠然行走 

草书如人随性起舞

B.楷书如人漫步行走 

行书如人端正站立 

C.楷书如人正襟危坐 

行书如人散漫随意 

草书如人漫步行走

D.楷书如人正襟危坐 

行书如人随性乱舞 

草书如人散漫随意

【活动二·

观点交流】在开展活动前,余乐同学说:

“现在都是智能时代了,我们还需要什么‘走进墨香书法’?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请阐述理由。

【答案】

(1)A

(2)不同意。

因为体味书法魅力能修身养性,提高我们个人的文化素养;

再者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有义务传承并将之发扬光大。

【解析】【分析】⑴首先了解汉字字体特点:

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行书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写起来很轻松。

然后从人的肢体动作的角度打比方的,可以是楷书如人端正站立,行书如人悠然行走,草书如人欢快舞蹈。

故选A。

⑵书法与中国的文化相表里,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外化。

在几千年的书法发展史上,修身立品、完善人格,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