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2055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基础 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

7.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

A.稳定性B.滑腻感C.还原性D.导电性

8.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原子大小不同

C.原子种类不同

D.原子数目不同

9.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具有还原性

B.石墨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

C.C60是由碳原子构成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0.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地很软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B

冬天戴眼镜进入室内,眼镜片出现水雾

眼镜温度低,分子运动减慢,水蒸气液化

C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D

刑侦人员牵着警犬寻找犯罪分子下落

分子不断运动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A.AB.BC.CD.D

11.2009年12月7日~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2012至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N2B.H2C.CO2D.O2

12.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种物质的质地都很软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四种物质都可作润滑剂D.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13.下列对图中所示各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

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一氧化碳的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B.乙实验:

向下迅速压活塞,乙醚棉球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丙实验:

手影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丁实验:

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B.活性炭吸附色素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钢铁生锈

15.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会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16.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等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黑色固体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都能使红墨水褪色

17.工业生产粗硅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2C

Si+2CO↑,该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的是(  )

A.SiO2B.CC.SiD.CO

18.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物理性质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19.下列关于金刚石的认识,错误的是()

A.质地较软B.由碳原子构成

C.可做装饰品D.一定条件下能燃烧

20.下列实验均来自初中课本,对其中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

石墨连接在电路中

A.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

B.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为白色

D.灯光亮了

2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

22.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具有可燃性B.均具有导电性

C.均由碳原子构成D.均为无色透明的固体

23.研究人员发现在镜片之间夹入石墨烯,具有“红外夜视”能力。

石墨烯可用石墨为原料来制备。

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石墨烯中碳原子之间存在间隔B.石墨烯中原子仍在不断运动

C.石墨烯与石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24.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B.吸烟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气体

D.“白色污染”是指一些白色垃圾造成的污染

25.竹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

A.黑色固体B.易溶于水C.有吸附性D.能够燃烧

26.下列碳单质的各种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做钻头B.做电极C.冶炼金属D.做冰箱除味剂

27.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由C60构成

B.C60这种物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C.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28.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装置,下列关于图示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

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③说明CO被还原后的产物是CO2;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⑤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A.①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④D.全部正确

29.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

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nm=10-9m)的空心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材料

B.纳米管具有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性质

C.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纳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30.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氧化镁B.氧气C.甲烷D.金刚石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B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示看:

该元素对应原子的质子数为6;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该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

该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故选B.

考点:

元素周期表

2.C

【分析】

A、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

B、碳纳米管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并不是不能反应;

C、原子之间都有间隔;

D、原子始终在不断运动。

【详解】

A、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例如金刚石、石墨、碳60等,选项A不正确;

B、碳纳米管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并不是不能反应,选项B不正确;

C、原子之间都有间隔,选项C正确;

D、原子始终在不断运动,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3.A

A、C60表示一个C60分子,故A正确;

B、H2CO3中C的化合价为+4价,故B不正确;

C、一氧化碳可冶炼金属,因其具有还原性,故C不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它们原子排列的方式不同,故D不正确。

故选A。

4.B

A、氮气、氩气均不活泼,可以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选项A正确;

B、有些物质不能和氧气反应,例如二氧化碳不能和氧气反应,选项B不正确;

C、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是产生酸雨的主要气体,选项C正确;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作温室的气体肥料,选项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能用作保护气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A

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

在反应物中C的化合价是0价,生成物中是+2价,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是+1,生成物中是0价,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故选A

还原剂

6.D

A.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B.决定物质性质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便于长期保存。

D.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小的物质。

选D

7.C

石墨电刷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电刷在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摩擦,利用到滑腻感,同时互相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要求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选C。

8.A

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但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A。

9.C

A、金刚石、石墨、C60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均具有还原性,不符合题意;

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不符合题意;

C、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

10.A

A、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地很软,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错误;

B、冬天戴眼镜进入室内,眼镜片出现水雾,是眼镜温度低,分子运动减慢,水蒸气液化,正确;

C、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因为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正确;

D、刑侦人员牵着警犬寻找犯罪分子下落,因为分子不断运动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正确。

11.C

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形成了温室效应,故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形成的气体.

12.D

四种物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这四种物质的结构是不相同的,是由于从图示可以看出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这四种物质中金刚石是最硬的物质,故A错误;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是不相同,故B错误;

C、这四种物质中只有石墨很软,可作润滑剂,故C错误;

D、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其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产物为CO2,故D正确。

故选D

13.A

甲实验:

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与一氧化碳不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化学实验的探究。

14.D

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吸附色素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将氮气和氧气分别蒸馏出来,只是使得氧气分离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符合题意;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5.C

【解析】试题分析:

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燃气为含碳气体,若通风不畅会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故答案选择C

一氧化碳的性质

16.C

A、金刚石是无色的,石墨是灰黑色的,无定形炭是黑色的,故A错误;

B、因为它们是不同的物质,所以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相同,故B错误;

C、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

D、只有无定形炭具有吸附性,能使红墨水褪色,而金刚石、石墨不具有吸附性,不能使红墨水褪色,故D错误.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各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7.B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做还原剂;

含氧化合物失去氧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做氧化剂.在SiO2+2CSi+2CO↑,碳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故答案选择B

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判断

18.B

A、碳原子以不同的排列方式,构成了金刚石、石墨和C60等物质.不正确.

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C、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不完全相同,例如通常情况下都是固体,但是颜色不相同.不正确.

D、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不正确.

故选B.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碳的化学性质.

碳元素有金钢石、石墨、无定形碳等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

但由于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19.A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错误;

B.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正确;

C.金刚石加工后有璀璨夺目的光泽,加工为钻石可作为装饰品,正确;

D.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可燃烧,正确。

考查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的知识。

20.C

A、该实验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操作规范的情况下,根据我们已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21%,则试验后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正确;

B、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正确;

C、已知氧化铁颜色为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与氧化铁反应后将其还原为铁单质,而铁粉颜色为黑色,错误;

D、石墨具有导电性,将石墨连接在电路中,灯光亮了,正确。

21.C

【解析】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干冰吸热升华,不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正确;

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点睛: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2.A

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的单质,都具有可燃性,故正确;

B、三种物质中只有石墨具有导电性,故错误;

C、C60是由分子构成,故错误;

D、石墨是黑色固体,故错误。

23.D

A、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都存在间隔,石墨烯中碳原子之间也存在间隔,选项A正确;

B、构成物质的粒子都在不断运动,石墨烯中原子也在不断运动,选项B正确;

C、石墨烯与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似,碳的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选项C正确;

D、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是单质,不是化合物,选项D错误。

故选D。

24.D

A、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A正确;

B、CO是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故B正确;

C、常见能形成酸性的气体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气体,故C正确;

D、白色污染是指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造成的污染,颜色不一定是白色的,故D不正确。

25.B

此题是有关碳的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关碳的性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由于竹炭是竹子经过碳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所以其颜色为黑色,主要成分是碳所以可燃烧,多孔性说明竹炭具有吸附性,由于碳不易溶于水,所以竹炭也不例外,故选B。

26.C

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A做钻头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质;

B.做电极利用了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的物理性质;

C.冶炼金属,利用了碳的还原性,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是化学性质;

D.做冰箱除味剂利用了碳的吸附性的物理性质。

27.D

A、C60的分子结构和足球相似,但是足球不是由C60构成的,错误;

B、C60这种物质由分子构成的,C60分子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错误;

C、C60这种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而不是化合物,错误;

D、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正确。

28.C

①氧化铜是黑色固体,铜是红色固体,玻璃管中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则氧化铜被还原为铜,说明CO具有还原性,此说法正确;

②实验中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此说法正确;

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CO被氧化后的产物是CO2,此说法错误;

④该实验中的尾气处理,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此说法正确;

⑤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

CuO+CO

Cu+CO2,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此说法错误。

29.A

A、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说法错误;

B、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故B说法正确;

C、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C说法正确;

D、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碳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故D说法正确。

30.D

A、氧化镁是氧化物由氧化镁分子构成,错误;

B、氧气是非金属单质,由氧气分子构成,错误;

C、甲烷是有机物,由甲烷分子构成,错误;

D、金刚石是碳的单质,由碳原子构成,正确。

物质的微观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