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2331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冷库安全事故处置PPT资料.pptx

初期燃烧时,阴燃火焰在夹墙内隐蔽向上部或平行方向发展,外部不易发现。

火势加大后,各类电器系统、制冷剂和制冷机械在火灾的情况下会产生许多复杂的变化,常伴随泄露、爆炸等情况,而冷库内部货物货架繁多,在火情侦察时,难以尽快找到准确的着火点。

(三)烟雾大、温度高,能见度低,内攻困难。

由于出入口少,燃烧热量难以散发,库内温度急剧上升,从而导致排烟缓慢,内部温度居高不下。

火灾时进入冷库的通道口,也是高温烟雾和火焰的排出孔洞,水枪手很难接近;

多层冷库的楼梯设置在穿堂处,在形成立体燃烧后,水枪手在浓烟和火焰的情况下难以沿楼梯进攻;

冷库为了保温,出入口往往设置二道门,水枪射流不能准确打到火点。

(四)毒害气体多,有爆炸危险。

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冷库起火,空气不足,燃烧不充分,一氧化碳含量很高。

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化工发泡剂作保温层的冷库,着火后易释放出大量有刺激性毒气,造成人员中毒。

此类物质燃烧还有一个特性,燃烧产物大多为有毒的黑色烟尘颗粒,很容易漂浮附着在进攻人员的面罩上,使本已不高的能见度更加降低。

冷库内氨气管道破裂出现氨气泄漏,散发出大量氨气,除对人员有毒害外,遇明火可发生爆炸。

此外,在未排空管道时氨气和氧气形成爆炸混合气,遇作业明火也会发生爆炸。

液氨汽化时还会大量吸热,极易造成冻伤。

二、氨的基本知识,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可用作制冷剂,常温常压下呈气态,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常温下加压到1.554MPa或冷却到-33.4就可变成液态,液态氨在高压或低温状态下储存的,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

发生泄漏时,由液相变为气相,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气中,同时在气化过程中吸热,造成泄漏点周围温度较低;

在泄漏初期,由于液氨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气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飘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

氨与空气混合的容积浓度在1114%时具有可燃性,在1625%时遇明火会有爆炸危险性。

氨的火灾危险性,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表现为流泪咽痛咳嗽咯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昏迷休克等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三、处置程序和措施,

(一)接警出动接警时应问清事故发生的时间、详细地址、泄漏物的载体、是否发生燃烧爆炸、有无人员伤亡等情况。

力量调集时,在保证现场需要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少而精,及时调出救援所需的防化车、抢险救援车等特种装备,并要求公安、医疗救护等部门到现场协助救援。

(二)个人防护进入现场或警戒区内的人员必须实施一级防护:

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着全封闭式消防防化服,防止氨气侵入人体;

进入低温泄漏场所的人员要穿防寒服,要争取“快进快出”,减少滞留时间,防止发生冻伤。

(三)现场询问和侦查检测消防人员到场后,要详细询问以下问题:

有无人员被困;

泄漏的部位、泄漏形态、泄漏量大小;

有没有采取堵漏措施,有无堵漏设备,是否能够实施堵漏或倒罐措施;

若是储罐区,应弄清总体布局、泄漏罐容量、实储量、邻近罐储量、总储存量等情况。

查明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

利用仪器检测事故现场气体浓度、扩散范围;

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

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

确定进攻路线和阵地。

(四)设立警戒根据询情和侦检情况确定警戒范围,设立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出入,在处置过程中实施动态检测,根据检测情况随时调整警戒范围。

液氨泄漏的初始隔离和下风向防护参考距离:

小量泄漏:

初始隔离圆周距离(半径)30m,下向防护距离(白天)200m(晚上)200m;

大量漏:

初始隔离圆周距离半径)60m,下风向防护(白天)500m(晚上)1100m污染范围不明情况下,先按上述方法确定距,然后分段测试浓度再调整距离,(五)疏散救生遵循“先救人,后堵漏,再灭火”的战术原则,消防特勤官兵负责重危区救人;

将中毒者迅速撤离现场,转移到风或侧风方向的无污染地区,不要作激烈运动,快送医院观察治疗;

对呼吸困难的中毒人员,应立即给予吸氧送医院治疗公安部门和相关部门负责紧急散轻危和波及区的公众,专人引导疏散人员,朝上风方向或侧风方向转移,千万不要顺风跑,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在没有防毒面具的情况下,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若波及到相关工厂人员疏散时,相关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安全停车措施。

(六)处置泄漏

(1)禁绝火源。

视情况切断警戒区内所有电源,熄灭明火,停止高热设备工作。

(2)稀释降毒。

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或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

要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3)驱散气体。

组织一定数量的喷雾水枪向地面和空中喷雾,转移氨气的飘流方向和飘散高度,使用移动排烟机送风配合施救行动;

室内要加强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驱散、稀释飘浮的气云;

驱散稀释不得使用直流水枪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

如果有蒸气管线条件的,可接出蒸气管道施放蒸气来稀释泄漏的气体。

(4)关阀断源。

生产装置发生氨泄漏,应由事故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熟悉情况的人员负责关闭输送物料的管道阀门,切断事故源,消防人员负责出开花或喷雾水枪掩护并协助操作。

(6)器具堵漏管道壁发生泄漏,且泄漏点在阀门以前或阀门损坏,不能关阀止漏时可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袋等器具实施封堵。

微孔跑冒滴漏可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入孔内的方法堵漏;

罐壁撕裂发生泄漏,可用充气袋、充气垫等专用器具从外部包裹堵漏;

带压管道泄漏,可用捆绑式充气堵漏带或使用金属外壳内衬橡胶垫等专用器具实施内外堵漏;

阀门法兰盘或法兰垫片损坏而发生泄漏,可用不同型号的法兰夹具,并注射密封胶的方法进行封堵,也可直接使用专门的阀门堵漏工具(组)实施堵漏。

(七)洗消器材洗消。

凡是进入染毒区内的车辆、器材都必须进行洗消。

人员洗消。

在危险区与安全区交界处设立洗消站,凡是进入危险区内的人员都要进行洗消。

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然后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至少15min的彻底冲洗。

若冷库同时出现火灾应该注意问题,

(1)冷却保护、外部堵截。

加强对着火建筑钢结构承重构件的冷却保护,是有效遏制建筑火灾坍塌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须进行全面冷却。

(2)凿洞破拆,侧翼进攻。

(3)水枪掩护,交替强攻。

组织两个梯队,穿上隔热服和佩戴空气呼吸器,统一战斗行动,第一组持水枪冲进库内,第二组相隔一段距离,用开花射流组成水幕喷向前方人员,进入掩护;

内攻数分钟后,两组人员对调位置,交替强攻。

(4)对于冷库保温层起火,可揭开若干插板或上部开洞喷灌水流,同时在火源部位下方砸墙开洞,向外清除保温材料。

四、注意事项,

(一)选择战斗位置指挥部位置和灭火救援车辆的停放,应与氨泄漏区域保持适当距离,并应选择上风方向适当位置设置和停靠,消防车的头应背向泄漏源,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可以安全迅速地撤离;

要尽可能使用上风方向水源,如因现场条件所限而必须使用下风向的消防水源时,则应对驾驶员和供水员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要在扩散区上风、侧上风方向选择进攻路线,并设立水枪阵地和现场指挥位置,处置泄漏过程中,水枪手应选用喷雾或开花水流稀释。

(二)禁止一切火源警戒区域内禁止一切火源,进入警戒区内的所有人员不得穿化纤类服装、带铁钉的鞋子,不准携带铁质工具进入扩散区。

同时,必须关闭传呼机、手机、普通电台等移动通信设备,并切断警戒区内的一切电源。

(三)设置安全监护员要设立安全监护员,对抢险救援现场各个方位实施全程监护,警惕和随时动察在处置过程中的危险动态,及时发现危险信号。

抢险作业人员要提高警惕性、增强敏感性,一切处置行动要自始至终严防引发燃烧爆炸、中毒、冻伤或其他伤害,当遇有紧急情况危及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应果断下令撤退。

(四)技术人员解难氨的生产、储存装置有的温度低,有的压力高,操作复杂,危险性大,因此,倒罐要由熟悉设备、熟悉工艺、操作经验丰富的单位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公安消防部队救援人员应在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配合下行动,切莫急功近利、盲目操作。

氨虽然是一种有毒可燃气体,发生泄漏后会四处扩散、污染环境,会造成人员中毒或引起燃烧爆炸事故,但泄漏后只要处置措施正确,方法得当,事故是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