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681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化学海浮舟问题详解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

4、mRNA怎样传递遗传信息?

转录和翻译

5、试解释为何DNA复制的过程需要一段RNA作为其引物。

DNA-pol不能催化两个游离的dNTP的聚合,而引物酶具有催化两个游离NTP聚合的能力;

引物酶催化生成的作用还可尽量减少DNA复制起始处的突变。

论述

1、解释G蛋白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G蛋白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与各种下游效应分子,如离子通道、腺苷酸环化酶、PLC联系,调节各种细胞功能;

低分子量G蛋白是信号转导通路中的转导分子;

在细胞中还存在一些调节因子,专门控制小G蛋白活性

2、描述大肠杆菌如何利用乳糖作为能量来源。

当培养基中乳糖浓度升高而葡萄糖浓度降低时,乳糖作为诱导剂与阻遏蛋白结合,促使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分离;

另一方面,细胞中cAMP浓度升高,cAMP与CAP结合并使之激活,CAP与启动基因结合并促使RNA聚合酶与启动基因结合,基因转录激活。

当没有乳糖存在时,lac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

当有乳糖存在时,lac操纵子即可被诱导。

在这个操纵子体系中,真正的诱导剂并非乳糖本身,乳糖经透酶催化、转运进入细胞,再经原先存在于细胞中的少数β-半乳糖苷酶催化,转变为半乳糖,后者作为一种诱导剂分子结合阻遏蛋白,使蛋白质构象变化,导致阻遏蛋白与O序列解离、发生转录,使β-半乳糖苷酶分子增加可达1000倍。

05(期中)

1、模体:

指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可发现两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空间结构,称为模体。

2、同工酶:

在同一种族中,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但酶蛋白分子结构,理化性质甚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3、Tm:

在解链过程中,紫外吸光度的变化A260达到最大变化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定义为DNA的解链温度,或融解温度,即Tm。

Tm值与(G+C)含量、DNA分子长度和溶液离子强度成正比。

4、呼吸链线粒体中起传递氢或电子作用的酶或辅酶成为电子传递体,他们按一定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组成递氢或低电子体系,成为电子传递链。

该体系进行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与细胞摄取氧的呼吸过程相关,故又称为呼吸链。

5、HSL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是脂肪细胞内的一种甘油三酯脂肪酶催化,是脂肪动员的关键酶,其活性受多种激素的调节。

6、巴斯德效应糖的有氧氧化可以抑制糖的无氧酵解的现象。

7、核心蛋白

1、简述体内NADPH的来源及其作用来源:

磷酸戊糖途径

作用:

1、NADPH是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体。

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从乙酰CoA开始,中间涉及多步还原反应,需要NADPH供氢。

2、NADPH参与羟化反应。

3、NADPH可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

2、何谓载脂蛋白?

简述其主要作用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载脂蛋白。

主要有:

ApoA,B,C,D,E等五类。

功能:

1、结合和转运脂质,稳定脂蛋白结构;

2、调节脂蛋白代谢关键酶的活性;

3、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

4、在脂蛋白代谢上发挥重要作用。

3、为什么对高氨血症患者禁用碱性肥皂水灌汤和不宜使用碱性利尿剂?

当某种原因,例如肝功能严重损伤或尿素合成相关酶的遗传性缺陷时,都可导致尿素合成发生障碍,使血氨你的升高,称为高血氨症。

在肠道NH3比NH4+易吸收,NH3+H+→NH4+,用碱性肥皂水灌肠会加速肠道氨的吸收,而使用碱性利尿剂会阻碍肾小管细胞的泌氨作用,二者的结果均会使血氨升高。

4、什么是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其合成过程有何特点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逐步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从头合成途径。

过程:

次黄嘌呤核苷酸(IMP)→腺苷酸及鸟苷酸(GMP)→三磷酸嘌呤核苷。

特点:

嘌呤核苷酸是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的;

先合成IMP,再转变成AMP或GMP;

PRPP(磷酸核糖焦磷酸)是5-磷酸核糖的活性供体。

5、请列出β氧化中酯酰CoA脱氢氧化时电子传递链的顺序

①脱氢:

脂酰CoA在脂酰CoA脱氢酶的催化下,生成FADH2(接受H)和α,β-烯脂酰CoA。

②水化:

在水化酶的催化下,生成L-β-羟脂酰CoA。

③再脱氢:

在L-β-羟脂酰CoA脱氢酶的催化下,生成β-酮脂酰CoA和NADH+H+。

④硫解:

在硫解酶的催化下,分解生成1分子乙酰CoA和1分子减少了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6、举例说明维生素B6在代谢中的作用维生素B6包含吡哆醇、吡哆醛、吡多胺,其活化形式是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多胺,体内约80%的维生素B6以磷酸吡哆醛形式存在。

以磷酸吡哆醛为例,它是多种酶的辅酶,参与氨基酸脱氨与转氨作用、鸟氨酸循环、血红素合成和糖原分解等,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磷酸吡哆醛可终止类固醇激素的作用。

1、试述DNA二级结构的特点:

DNA的二级结构即为双螺旋结构。

1、DNA是反向平行的互补双链结构,亲水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骨架位于外侧,碱基位于内侧,两条链的碱基间以氢键结合,其中A=T,G≡C称碱基互补。

2、是右手螺旋结构,直径2nm,每周10个碱基,每个碱基旋转36°

,螺距3.4nm,碱基平面间距0.34nm。

3、双链结构稳定横向靠互补碱基间的氢键,纵向靠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维持,尤以后者重要

2、试述细胞水平代谢调节的方式和特点调节关键酶活性(酶分子结构改变或酶含量改变)是细胞水平代谢调节的基本方式。

别构调节通过别构效应改变关键酶活性,化学修饰调节通过酶促共价修饰调节酶活性。

别构调节的特点:

别构效应剂通过改变酶分子构象改变酶活性,别构调节使一种物质的代谢与相应的代谢需求和相关物质的代谢协调,代谢终产物反馈抑制反应途径中的酶,使代谢物不致生成过多。

变构调节使能量得以有效利用,不致浪费。

变构调节使不同的代谢途径相互协调。

酶促化学修饰的特点:

①受化学修饰调节的关键酶具无(或低)活性和有(或高)活性两种形式,由两种酶催化发生共价修饰,互相转变。

②酶的化学修饰是酶促反应,特异性强,有放大效应。

③磷酸化与去磷酸化是最常见的化学修饰反应,是调节酶活性经济有效的方式,作用迅速,有放大效应,。

④催化共价修饰的酶自身常受别构调节、化学修饰调节,并与激素调节偶联,形成由信号分子、信号转导分子和效应分子组成的级联反应,使细胞内酶活性调节更精细协调。

05八年(期中)

1、增色效应:

DNA变性时其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度增加的现象。

机制:

如DNA的加热变性过程中,DNA双链都解开,暴露内部的碱基,使其对260nm波长的紫外光的吸收增加,DNA的吸光度增加,并与解链温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2、血管增生

3、非编码RNA:

DNA转录产物除mRNA、rRNA和tRNA外,在真核细胞内还有snRNA、miRNA等非编码RNA。

4、胆固醇逆转运将肝外胆固醇运输至肝脏进行转化,胆固醇逆向转运的主要承担者是HDL。

在肝外组织,HDL与受体结合后,能获取细胞多余的胆固醇。

在肝脏,HDL与受体结合后,干细胞能将其中的胆固醇摄入并转化为胆汁酸排出体外。

这是集体排出多余胆固醇的唯一途径。

5、生物氧化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生物氧化,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和H2O的过程。

6、酶的变构调节体内一些代谢物可与某些酶的活性中心外的某个部位非共价可逆结合,引起酶的构象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酶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酶的别构调节。

1、米氏方程V=Vmax[S]/(Km+[S])诱导契合学说,Km:

米氏常数,代表酶和底物的亲和力(附相关)单位mmol/L

2、一个18c的脂肪酸β氧化后生成多少ATP,详细说明一分子18碳的脂肪酸彻底氧化需进行8次β氧化,生成8分子FADH2、8分子NADH及9分子乙酰CoA。

在pH7.0,0.250的标准条件下氧化磷酸化,每分子FADH2产生1.5分子ATP,每分子NADH产生2.5分子ATP;

每分子乙酰CoA经柠檬酸循环彻底氧化产生10分子ATP。

因此1分子18碳的脂肪酸彻底氧化生成(8*1.5)+(8*2.5)+(9*10)=122分子ATP.

3、DNA的二级结构DNA的二级结构即为双螺旋结构。

4、用实验解释鸟氨酸循环利用核素示踪方法证实尿素是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

P209

06(期中)

1、氧化磷酸化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又称偶联磷酸化,是产生ATP主要方式。

2、泛素:

泛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高度保守的蛋白质,能与待降解蛋白结合,促进蛋白的降解。

3、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及生物活性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4、增色效应DNA变性时其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度增加的现象。

5、LCAT:

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催化HDL中卵磷脂2位上脂肪酰基转移至游离胆固醇的3位上,使位于HDL表面的胆固醇酯化后向HDL内核转移,促成HDL成熟及胆固醇逆向转运。

6、糖异生由非糖物质(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7、变构调节体内一些代谢物可与某些酶的活性中心外的某个部位非共价可逆结合,引起酶的构象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酶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酶的别构调节。

1、磷酸戊糖途径的意义磷酸戊糖途径是指从G-6-P脱氢反应开始,经一系列代谢反应生成磷酸戊糖等中间代谢物,然后再重新进入糖氧化分解代谢途径的一条旁路代谢途径。

生理意义:

1、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

2、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

①NADPH是脂肪酸合成等许多反应的供氢体;

②NADPH参与体内的羟化反应;

③NADPH可维持GSH的还原性,防止过氧化物损害。

2、根据你的生化知识,简述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上升),基本代谢率和体温上升的原因机体的甲状腺激素诱导细胞膜上Na+,K+-ATP酶的生成,使ATP加速分解为ADP和Pi,ADP增多促进氧化磷酸化。

而且甲状腺激素可诱导解偶联蛋白基因表达,引起物质氧化释能和产热比率均增加,ATP合成减少,导致机体耗氧量和产热同时增加,所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基础代谢率增高。

3、维生素C的生化作用:

维生素C是多种羟化酶活性必不可少的辅因子,参与体内多种羟化反应,在多种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例如:

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参与胆固醇的转化;

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等;

维生素C的分子中有特殊的烯醇式羟化结构,很容易释放氢原子使其他物质还原,因而具有还原剂的性质,可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能使红细胞中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从而恢复运氧能力;

抗病毒作用等。

4、总结GSH的生化作用:

谷胱甘肽(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组成的三肽。

GSH的巯基具有还原性,可作为体内重要的还原剂保护体内蛋白质或酶分子中巯基免遭氧化,使蛋白质或酶处在活性状态。

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GSH可还原细胞内产生的H2O2,使其变成H2O,与此同时,GSH被氧化成氧化型谷胱甘肽,后者在谷胱甘肽还原酶催化下,再生成GSH。

此外,GSH的巯基还有嗜核特性,能与外源的嗜电子毒物如致癌剂或药物等结合,从而阻断这些化合物与DNA、RNA或蛋白质结合,以保护机体免遭毒物损害。

5、糖蛋白分子中的聚糖链的作用:

1、聚糖可稳定多肽链的结构及延长半衰期;

2、聚糖参与糖蛋白新生肽链的折叠或聚合,维持蛋白质正确的空间构象;

3、聚糖可影响糖蛋白在细胞内的靶向运输,如溶酶体酶合成后向溶酶体的靶向运输。

4、聚糖参与分子间的相互识别,受体与配体识别、结合也需聚糖的参与,细胞表面复合糖的具体还能介导细胞-细胞的结合。

6、DNA和RNA的主要不同点

DNA

RNA

分子组成

碱基:

A、G、C、T

戊糖:

脱氧核糖

A、G、C、U

核糖

分子结构

大多为双螺旋

单链局部双螺旋(茎环结构)

细胞内分布

大多分布核内

大多在胞浆

生理功能

遗传物质的载体,可编码合成RNA

遗传信息的传递,参与蛋白质合成

1、1mol丙氨酸氧化成CO2、NH3、H2O。

请写出详细的方程式和计算出产生的ATP

2、从蛋白质结构上比较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异同

3、脂肪酸β氧化和生物合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进行的部位不同。

脂肪酸β氧化在线粒体内进行,脂肪酸的合成在胞液中进行

2、主要中间代谢物不同。

脂肪酸β氧化的中间产物是乙酰CoA,脂肪酸合成的主要中间产物是丙二酸单酰CoA。

3、脂肪酰基的运载体不同。

脂肪酸β氧化的脂肪酰基运载体是CoA,脂肪酸合成的脂肪酰基运载体是丙二酸单酰CoA。

4、参与的辅酶不同。

参与脂肪酸β氧化的辅酶是FAD和NAD+,参与脂肪酸合成的辅酶是NADPH+H+.

5、脂肪酸β氧化不需要HCO3--,而脂肪酸的合成需要HCO3—

6、ADP/ATP比值不同。

脂肪酸β氧化在ADP/ATP比值增高时发生,而脂肪酸合成在ADP/ATP比值降低时进行。

7、柠檬酸发挥的作用不同。

柠檬酸对脂肪酸β氧化没有激活作用,但能激活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8、酯酰CoA的作用不同。

酯酰辅酶A对脂肪酸β氧化没有抑制作用,但能抑制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9、所处膳食状况不同。

脂肪酸β氧化通常是在禁食或饥饿时进行,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通常是在高糖膳食状况下进行。

4、列举哪些酶是肝有肌没有的?

并写出与之对应的物质代谢在肝和肌的过程,及生物意义

06护理(期中)

1、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将底物分子中的高能键转变为ATP分子中的末端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2、巴斯德效应糖的有氧氧化可以抑制糖的无氧酵解的现象。

3、脂肪动员:

指储存在脂肪细胞内的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逐步水解,释放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供其他组织细胞氧化利用的过程。

4、P/O比值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mol氧原子序哦消耗的磷酸的mol数,及生成ATP的mol数,比值越高效率越高.

5、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

体内的一碳单位有:

甲基(-CH3)、甲烯基(-CH2-)、甲炔基(=CH-)、甲酰基(-CHO)和亚氨甲基(-CH=NH)。

1、糖无氧氧化之所以能继续进行的原因是什么糖酵解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时,H由NAD+接受生成NADH+H+。

NADH+H+的去向:

1、缺氧时这对H用以还原丙酮酸为乳酸,NADH→NAD+,使糖酵解得以不断进行。

2、氧供充分时,NADH+H+的氢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O2,生成H2O,同时释出大量能量。

2、试从来源和功能两方面比较NADH与NADPH的异同

NADH

NADPH

来源

体内大多由糖、脂等代谢氧化脱氢生成

葡萄糖的磷酸戊糖途径氧化脱氢生成

功能

大多在线粒体中经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生成ATP

1、还原性的生物合成,如胆固醇等的合成

2、用于微粒体羟化化合物的生成

3、核苷酸还原转变成脱氧核苷酸

4、维持GSH(谷胱甘肽)于还原状态

5、甲状腺激素合成时也消耗

3、至少举三例肝脏特有的代谢途径并简要说明之

4、解释下列循环并分别简述它们的生理意义: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肌肉中的氨基酸经转氨基作用将氨基转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后者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肝脏再脱氨基,生成的丙酮酸经糖异生转变为葡萄糖后再经血液运至肌肉重新分解产生丙酮酸,这一循环过程就称为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肌肉中氨以无毒的丙氨酸形式运到肝,肝又为肌肉提供生成丙氨酸的葡萄糖。

乳酸循环:

肌肉收缩(尤其式氧供应不足时)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

肌肉内糖异生活性低,所以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入血,再入肝,在肝脏内异生为葡萄糖。

葡萄糖释入血后又被肌肉摄取,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此循环称为乳酸循环。

意义①乳酸的再利用,避免了乳酸的损失;

②防止乳酸的堆积引起酸中毒。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乙酰CoA在线粒体内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胞液,胞液中ATP柠檬酸裂解酶使柠檬酸裂解释放乙酰CoA和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再在苹果酸脱氢酶作用下还原为苹果酸转运回线粒体内。

苹果酸也可在苹果酸酶作用下分解为丙酮酸再转运回线粒体,最终均形成线粒体内的草酰乙酸再参与转运乙酰CoA。

通过此循环将线粒体内的乙酰CoA转运至胞液中参与FA合成等代谢过程。

1、试述饥饿者和严重糖尿病病人为何易发生酸中毒?

长期饥饿或糖代谢发生障碍时,使脂肪动员加强,大量产生酮体,可导致酸中毒。

2、为什么减肥的人也要限制糖类的摄入量?

试从营养物质代谢的角度加以解释当摄入的葡萄糖超过体内需要时,除合成少量糖原储存在肝及肌外,葡萄糖氧化分解过程中生成的柠檬酸及最终产生的ATP增大,可别构激活乙酰辅酶A羧化酶,使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乙酰辅酶A羧化成丙二酸单酰辅酶A,进而合成脂肪酸及脂肪,这样,可把葡萄糖转变成脂肪储存于脂肪组织。

所以,摄入不含脂肪的高糖膳食过多,也能使人血浆甘油三酯升高,并导致肥胖。

3、试叙述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为什么此酶先天缺陷有时会导致三羧酸循环障碍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是由丙酮酸脱氢酶(E1),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E2)和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

三羧酸循环的最重要的原料是乙酰CoA,而乙酰CoA的主要来源是糖的有氧氧化第二阶段中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催化该反应的酶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如果此酶先天缺陷,会导致体内乙酰CoA生成量不足,而影响三羧酸循环的进行。

07(期中)

1、肽单元:

参与肽键的6个原子C1、C、O、N、H、C2位于同一平面,以肽键为中心,C1和C2在平面上所处的位置为反式(trans)构型,此同一平面上的6个原子构成了所谓的肽单元。

2、乳酸循环肌肉收缩(尤其式氧供应不足时)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

3、载脂蛋白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载脂蛋白。

4、呼吸链线粒体中起传递氢或电子作用的酶或辅酶成为电子传递体,他们按一定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组成递氢或低电子体系,成为电子传递链。

5、蛋白质腐败作用肠道细菌对未被消化和吸收的蛋白质及其消化产物所起的作用。

腐败作用的产物大多有害,如胺、氨、苯酚、吲哚等;

也可产生少量的脂肪酸及维生素等可被机体利用的物质。

6、PRPP:

PRPP是磷酸核糖焦磷酸,它是核糖的活化形式,主要参与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

7、抗干眼病维生素:

维生素素A缺乏可引起严重的上皮角化,眼结膜粘液分泌细胞的丢失与角化以及糖蛋白分泌的减少均可引起角膜干燥,出现干眼病。

因此,维生素A又被称为抗干眼病维生素。

1、简述无氧状态下糖酵解途径产物的命运糖酵解的产物是丙酮酸,缺氧情况下,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作用下被还原成乳酸。

2、什么是酮体?

简述酮体代谢的功能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分解所生成的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中间代谢产物,统称为酮体。

酮体生成及利用的生理意义:

酮体是脂酸在肝内正常的中间代谢产物,是肝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

酮体溶于水,分子小,能通过血脑屏障及肌的毛细血管壁,是肌,尤其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

脑组织不能氧化脂酸,但能利用酮体。

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酮体可以代替葡萄糖成为脑组织及肌的主要能源。

3、简述mRNA的结构和功能mRNA是单链核酸,其在真核生物中的初级产物称为hnRNA。

大多数真核成熟的mRNA分子具有典型的5’-端的7-甲基鸟苷三磷酸帽子结构3’-端的多聚腺苷酸尾巴结构。

不含内含子。

个别核苷酸有甲基化修饰。

5’-端的帽子结构与蛋白质合成正确起始有关。

促进核蛋白体与mRNA的结合,加速翻译起始速度,增强mRNA的稳定性。

3’-端的多聚腺苷酸尾巴结构与mRNA从核内向胞质的转移及mRNA的稳定性有关。

mRNA的功能为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转录核内DNA遗传信息的碱基序列并携带至胞质指导蛋白质合成中氨基酸的排序。

4、巨幼红细胞贫血为什么要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当维生素B12缺乏时,核酸合成障碍阻止细胞分裂而产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即恶性贫血。

当缺乏叶酸时,DNA合成受到抑制,骨髓幼红细胞DNA合成减少,细胞分裂速度降低,细胞体积变大,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所以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应该及时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5、什么是“三鹿奶粉事件”?

其手法之一是在用水稀释的奶源中加入三聚氰胺,分析加入该化合物的原因和后果三鹿奶粉事件是中国的一起食品安全事件。

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其分子中含有大量氮元素,用普通的全氮测定法测饲料和食品中的蛋白质数值时,根本不会区分这种伪蛋白氮。

添加在食品中,可以提高检测时食品中蛋白质检测数值。

后果:

从蛋白质或酶的变构调节,叙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体内一些代谢物可与某些酶的活性中心外的某个部位非共价可逆结合,引起酶的构象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酶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