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2797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平衡配重是否紧固,有无移动迹象;

叶片上应清洁无积尘和异物。

(2)检查外壳壳体:

1)检查外壳壳体有无整体变形和局部内凹外凸等伤痕;

2)进、排气口法兰方向与设计方向是否一致;

3)法兰接口是否平整,有无翘曲起卷缺陷;

4)刚性角钢点焊口有无脱焊现象;

5)主轴如与叶轮是一整体时,应检查叶轮轴盘螺栓是否紧固不松动;

6)壳体油漆是否完好,有无漆皮脱落和锈蚀现象。

(3)检查进风口。

进风口应检查不圆度、端面平整性。

如在壳体上,检查与叶轮的间隙尺寸应符合规定。

(4)检查变速箱及偶合器:

1)检查变速箱及偶合器外观有无碰伤裂纹、漏油,油标、油孔、油窗有无损坏;

2)用手盘车,应转动轻快,无卡涩和摩擦响声。

当发现不正常情况,或出厂时间超过一年,应拆开清洗检查;

3)对滑动轴承,油道和冷却水道应清洁畅通,轴与轴瓦接触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需要刮瓦时,应在安装时进行。

(5)检查风机底座、轴承箱底座。

检查有无外伤、裂纹,接合面是否平整光滑。

3.1基础验收及安装准备

3.1.1土建基础交付安装时,基础上应有清晰准确中心线、标高高点,各项指标应达到设计和设备安装要求。

3.1.2基础应根据中间交工验收证书和设备图纸及技术规范进行验收,其允许误差见下表:

序号

项目内容

允差

1

基础中心线与设计基准线

1mm/m

2

螺栓孔中心线

≤5mm

3

螺栓孔壁铅垂度

≤10mm

4

基础上表面标高

-10~+20mm

3.1.3在机器底座范围内,混凝土应比周围高出100mm。

3.1.4用手锤敲打混凝土表面,用以寻找并消除可能存在的内部空洞。

3.1.5凿去高于垫板标高的混凝土;

打毛所有要二次灌浆的表面,浇灌垫板的位置要凿深15~20mm。

3.1.6设备的开箱检验

3.2垫板的二次灌浆

3.2.1混凝土的组成

3.2.1.1水泥:

应用600号以上的硅酸盐水泥,重量比例25%。

(建议采用微膨胀硅酸盐水泥,其混凝土膨胀率为:

2.4/10000)。

3.2.1.2石子:

粒度为4~8mm,石子要冲洗干净,重量比例为37.5%。

3.2.1.3沙子:

粒度为0.5~3mm的河沙,无泥土,重量比例为37.5%。

3.2.2垫板的浇灌(如图所示)

3.2.2.1清理混凝土表面并用水冲洗浸湿。

3.2.2.2清洗垫板,使之外表无油污。

3.2.2.3外围模板固定在位置线上。

3.2.2.4灌入粘滞的混凝土并捣实。

3.2.2.5把垫板压入混凝土,并用水平仪校平,每块水平度为1mm/m,各组标高误差不大于3mm。

3.2.2.6用潮湿麻袋片养护三天以上。

3.2.3一般的硅酸盐混凝土,在浇注两星期后才能承受机器重量,不允许过早承重和拧紧螺栓。

3.3鼓风机就位

3.3.1鼓风机底座就位

3.3.1.1清理底座和地脚螺栓,螺纹处涂以MoS2润滑脂。

3.3.1.2按照所标定的位置线平稳、精确地放置底座,并穿入地脚螺栓。

3.3.1.3底座初步调整水平,然后拧紧地脚螺栓。

3.3.2鼓风机下壳就位

3.3.2.1拆去底座下纵向和横向导向键(注意有关调整垫不得搞混)。

3.3.2.2在起吊下机壳之前,认真校正机壳中分面的水平度(一般控制在0.1mm/m)起吊下机壳,起吊后应达到同样的水平度要求。

3.3.2.3机壳支承表面涂MoS2润滑脂。

3.3.2.4将下机壳置于底座上,并将机壳调整到四处导向键同时满足要求的位置,即导向键可以轻松推入。

(必要时可调整底座位置)

3.3.2.5测量下机壳中分面的水平度,使得四支承平面均能全面接触。

此时机壳水平度(相对)允差:

纵向为0.04mm/m;

横向为0.06mm/m。

3.3.2.6用3m平尺及塞尺检测中分面的挠度,如果挠度大于0.1mm,允许将机壳中部稍稍顶起消除挠度。

直至中分面螺栓最终正式拧紧。

3.4鼓风机的组装

下机壳各支撑处的垫片按出厂时的数量和部位放置,不允许混淆。

3.4.1隔板、密封的安装

3.4.1.1使用吊装工具组装下半隔板。

3.4.1.2下隔板放入机壳后,在垂直方向应有0.05~0.15mm的热胀间隙。

3.4.1.3隔板与转子应同心。

3.4.1.4密封安装时要注意密封牙直面迎向高压侧。

3.4.2轴承的检测

3.4.2.1在下机壳内放入支承、推力轴承及油封。

3.4.2.2检查支承瓦背与轴承箱孔的接触面积。

轴瓦在水平方向上应稍有紧力、垂直方向与压盖间有0.02~0.05mm的过盈。

3.4.2.3在支承及推力轴瓦合金表面薄薄的涂抹一层红丹粉,放入转子并扣合轴承压盖及箱盖。

盘动转子1~2圈,检查转子与支承、推力轴承的接触。

(检查推力轴承与转子推力面的接触时,轴向应施加一定的推力)。

3.4.2.4检查推力轴承接触面的同时,转子轴向打表,检测推力轴承的轴向总间隙;

支承轴承的侧间隙用塞尺测量,垂直顶间隙的测量采用压铅丝或提轴法。

提轴时,取走挡油环,紧固轴承体上半。

安装两个磁力表架分别位于紧靠轴承位置的轴颈和轴承顶部调整块上。

借助转子起轴托架提起转子,直到轴承从轴承座上刚刚提起一点为止。

在提轴过程中百分表量值的变化便是轴承的顶间隙值,一般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

3.4.3转子打表及定位

3.4.3.1转子径向位置指转子与轴承箱孔应同心,同轴度为0.06mm。

3.4.3.2转子轴向位置取决于叶轮外圆轴盘内侧面与隔板扩压器对应的侧面是否对齐,一般应对齐,以使气流通畅减小涡流损失。

下轴承体内滴入洁净透平油,水平吊入转子并使转子主推力面与推力轴承贴合,然后测量转子叶轮外圆盘内侧面与隔板扩压器对应的侧面是否对齐。

若一个或几个叶轮没有同时对齐,一般应使高压端优先对齐,同时应考虑拉别令密封片在密封槽内的轴向位置。

3.4.4密封间隙的检测

密封间隙应测量垂直和水平方向共四个部位。

水平方向用塞尺检查,垂直方向用压铅丝的方法来测量。

铅丝直径应比公称间隙大0.5mm,对于密封间隙可使用直径为φ0.5mm的铅丝。

3.4.5鼓风机的正式安装

找正及各间隙均合格后,可以进行鼓风机的正式安装。

3.4.5.1彻底清理轴承箱及其供油孔的脏杂物并确认没有堵塞现象。

3.4.5.2用面沾净机壳内腔,通过定子吊装工具组装。

3.4.5.3放入轴承,在下轴承体内滴入干净润滑油并放入转子,为防止意外,临时安装好上轴承体及轴承箱盖。

3.4.5.4用导杆定位,扣合上机壳并将螺栓把紧,用塞尺检测中分面间隙。

3.4.5.5扣合机壳,盘动转子应无碰擦现象。

3.4.5.6按说明书示意图,测量转子在轴承箱内的径向位置并做好记录。

3.4.5.7机组最终找正结束后,应拧紧机壳两端的导向立键上螺栓,并保证侧面总间隙小于0.05mm。

3.5机组找正

3.5.1注意事项

3.5.1.1在鼓风机正式扣合前,可首先对机组进行粗、精找正,扣合后再次复核。

也可先组装后找正,但正式组装时必须确保机体内干净无脏杂物。

3.5.1.2精找正时,必须将定子上半部及轴承箱盖安装好,然后再进行找正,以消除鼓风机因自重而产生的挠度影响。

3.5.1.3找正时,若两个半联轴器间距离较大,可以使用找正架进行,对于刚性联轴器,可以装上中间轴用塞尺和打表法结合进行。

3.5.1.4转子的转动须借助铜棒:

将铜棒穿在联轴器安装盘的螺栓孔内,再用一杠杆转动转子,注意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转轴表面划伤。

3.5.1.5用找正架时,由于找正架较长,应将找正表架分别联接于两半联轴器上,分别进行找正,以消除找正架挠度的误差,或通过计算消除挠度误差。

3.5.1.6为了避免两半联轴器本身的误差而影响找正精度,在精确找正时,两转轴应同步转动。

3.5.2测量计算

3.5.2.1转动测量:

从变速器高速轴看作为左右的依据。

1)原位测量:

(单位为0.01mm)

2)每转动90°

测得一次共四次

3.5.2.2找正计算

1)鼓风机相对于变速器轴的垂直径向误差Y垂

Y垂=

说明:

Y垂值为正,即偏下;

Y垂值为负,即偏上。

2)鼓风机相对于变速器轴的水平间隙径向误差Y水

Y水=

Y水值为正,即偏左;

Y水值为负,即偏右。

3)两个半联轴器(或安装盘)垂直方向开口度(端面误差)为P垂

P垂=

P垂值正,即为下开口;

P垂值负,即为上开口。

4)两个半联轴器(或安装盘)水平方向开口度(单面误差)为P水

P水=

P水值正,即为右开口;

P水值负,即为左开口。

3.5.2.3找正允差

一般规定径向找正公差为0.02~0.05mm,本机组可以取0.03mm。

端面找正公差为0~0.01mm。

3.5.3找正举例(以鼓风机按变速器找正为例)

3.5.3.1计算垂直方向移动量

垂直方向开口度P垂(下开口为+)的修正

如同时调整内、外侧轴承,则支承1的垂直下移量H1与支承2的垂直下移量H2分别为

H1=

H2=

按以上数据调整,将使联轴节径向测量数据与调整前相比基本不变。

在实际找正的计算中应尽可能地一并考虑开口值、偏移量与预留偏移量对找正调整量的影响。

3.5.3.2计算水平方向移动量

水平方向移动量的计算与垂直方向移动量计算方法相同。

3.6联轴器的联接

3.6.1联轴器检测的注意事项:

3.6.1.1确认联轴器间距在图纸要求范围内。

3.6.1.2半联轴器与中间段联接时,相应标记要对齐,螺栓的紧固力矩应符合图纸要求。

3.6.1.3安装后,一定要拆下膜片联轴器中间套上用于运输的工装螺栓及间距套。

3.6.1.4联轴器联接前应复查机组的找正曲线,如不符合要求应重新进行调整。

3.6.2联轴器与两侧转子正式联接时的注意事项:

3.6.2.1每组螺栓应对称均匀地拧紧或拆卸。

3.6.2.2螺栓的拧紧程度:

用力矩扳手拧紧螺栓,拧紧力矩要符合联轴器图纸要求。

3.6.2.3联轴器连接螺栓的每一组出厂前已经过称重,不能互相混淆。

3.7鼓风机座的二次灌浆

3.7.1在机组精确找正合格后,可以进行底座的进次浇灌。

在二次浇灌之前,应将斜垫铁和平垫铁点焊固定好。

3.7.2地脚螺栓孔内应填满沙子,孔口即螺栓顶部应用泡沫塑料围堵或用石板填料包封。

3.7.3灌浆外缘用模板固定。

3.7.4仔细清除油脂和其他杂物。

3.7.5预先将基础浸湿24小时。

3.7.6用细混凝土浇灌并填满填实。

3.7.7用湿麻袋覆盖,养护三天以上。

3.8鼓风机各间隙值的最后检测

在鼓风机安装固定之前,对径向间隙及轴向间隙进行一次最终精确检测,并做好记录。

这些数据对机组安全运行和以后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3.9进、排气管道支座的安装固定

以鼓风机进、出口法兰中心,用铅垂或拉钢丝法确定支座的位置和标高,并对支座的垫板进行混凝土浇灌,也可在管道试装时确定支座的位置。

3.10进、排气管道的安装连接

3.10.1进气管道的安装连接

3.10.2排气管道的安装连接

3.10.3放空管道的安装

3.10.4油管路的安装连接

1)油管路在现场安装时,对于碳钢管一般应进行酸洗,有特殊要求的应进行水压试验;

各阀门应清理干净,并作检查;

对于冷却器到达现场后,应首先检查其水室侧是否有存水,若有水应排放干净。

2)管路须有一定的坡度(推荐坡度为3%),避免气塞,注意焊接质量。

3)安装后应分段进行冲洗。

3.10.5附属设备的安装

3.11安装电动机

初步定位找正,用百分表和中心卡测量调整联轴器的同心度。

不同轴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径向位移应小于等于0.025mm;

倾斜应小于等于0.2/1000。

滚动轴承装配的风机,两轴承架上轴承孔的不同轴度,待风机转子调好后,以转动灵活为准。

3.12高位油箱安装

1)安装前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或根据油箱容积大小,选取合适的角钢做油箱支架并固定好。

支架高应保证油箱中心标高为11.5m。

油箱与支架、支架与地面应固定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

支架制作安装应做到焊缝平整,外形美观。

支架与油箱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mm。

2)油箱安装前应做试漏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

箱内不得有锈蚀、铁屑等杂物。

油箱应加盖,防止灰尘等污物进入。

3)油箱液位观察孔窗安装。

安装前应检查连接液位观察孔窗的接管、法兰的垂直度和相对位置,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玻璃管两端必须平整,并垂直于管中心,不得有裂纹和齿形。

安装时,玻璃管内壁要擦干净。

在拧紧玻璃管两端压紧材料的压盖时,用力应均匀,缓慢,不宜过猛。

玻璃管还必须加保护管,旋塞和玻璃管接头处不得漏油。

4)油箱就位可利用钢屋架做吊点,采用1个2吨6m链条葫芦人工方法完成。

可在油箱上焊接吊耳作为吊点。

3.13油站的安装

油站共3台,布置在鼓风机室内0.15m平面上,单台重2.39t,可采用在地面铺滑轨,用8t汽车起重机将设备吊起至滑轨上,用人工方法移动设备就位(也可采用链条葫芦拉设备就位)。

1)设备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复核,画出安装基准线,标明标高线。

清除基础表面上及预留洞内的杂物,垫铁放置处应整理平整,确保垫铁与设备及基础的接触面积达70%以上。

2)油站的找平、找正。

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0/1000。

四、保证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4.1施工前,要组织参与施工的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设备的技术资料、供货商提供的有关数据及技术规范要求,让每一个参与施工人员明确了解设备的结构及施工要求。

4.2开工前,施工技术人员要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对关键部位的技术数据以书面形式提出要求。

4.3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重大问题研究后上报给有关单位及时处理。

4.4现场设专职质量检查员,对施工质量全权监督。

4.5所有使用的计量器具检定合格并在检定周期内使用。

4.6听从供货商派来专家的指导,尊重专家的决定。

4.7鼓风机吊装就位时,外壳和转子、叶轮不能受力,防止产生变形,需要捆在转轴上时,应垫柔性塑料隔离;

重心不稳的悬臂支承风机,未固定前应加临时支撑,防止倾翻。

五、保证安全的技术组织措施

5.1开工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5.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穿戴好劳保用品,高空作业佩戴好安全带。

5.3倒运大型部件,要合理搁置,采取稳固措施,运输速度要平缓,道路畅通。

5.4起重用的机具、索具要认真检查,吊点应合理,保证安全可靠,确保设备的安全。

5.5现场设专职安全员,对安全全权监督,发现有安全隐患有权下整改令。

六、保证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6.1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科学组织施工。

6.2施工人员不得随便进入生产区域,不得乱动与生产有关的设备、按扭等生产设施,如有需要应通过一定的审批手续,由生产人员进行操作。

6.3保持施工现场整洁,设备、材料、工机具堆放有序,排列整齐,每天对施工现场打扫一次,废弃物不得乱丢。

七、主要施工机具计划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汽车吊

25t

手拉葫芦

5t

3t

手动双梁起重机

16t

车间配置检修用

5

千斤顶

10t

6

经纬仪

7

水平仪

8

框式水平仪

200×

2000.02

9

水平尺

2m0.02

10

百分表

0.01

11

塞尺

0.02

12

游标卡尺

5000.02

13

外径千分尺

14

内径千分尺

15

特种扳手

16

交流电焊机

BX3-500

八、主要施工材料计划

名称

规格

备注

钢丝绳

m

500

钢丝

0.5

kg

枕木

150×

250×

2500

100

滚杠

110×

30

清洗油

Kg

300

黄油

钙钠基

白布

604密封胶

破布

50

研磨膏

400

红丹粉

白铅油

生胶带

青壳纸

铜滤网

100目

金刚砂

1000

17

高压橡胶石棉板

-1~3

18

铜皮

0.025~0.05

19

二硫化钼锂基脂

九、劳动力需用计划

工种

人数

技术员

钳工

起重工

电焊工

气焊工

电工

管道工

普工

合计

20

十、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见下页表。

离心鼓风机安装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施工内容

天数

时间(天)

1~3

4~6

7~9

10~12

13~15

16~18

19~21

22~24

25~27

28~30

31~33

34~36

37~39

40~42

43~45

施工准备及基础验收

垫板的二次灌浆

鼓风机就位

鼓风机的组装

机组的找正、找平

联轴器的联接调整

鼓风机座的二次灌浆

进、排气管道安装

电动机安装调整

高位油箱安装

油站的安装

检查验收

具体施工时间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安排而定,及时调整。

安装台数为3台,总工期为45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