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语文期中成语病句专题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3017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语文期中成语病句专题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下语文期中成语病句专题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下语文期中成语病句专题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下语文期中成语病句专题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下语文期中成语病句专题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下语文期中成语病句专题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下语文期中成语病句专题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下语文期中成语病句专题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下语文期中成语病句专题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下语文期中成语病句专题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下语文期中成语病句专题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语文期中成语病句专题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下语文期中成语病句专题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语文期中成语病句专题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下语文期中成语病句专题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有无滥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修改:

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删、调、换,即增加字词、删去多余字词、调整字词顺序、更换字词。

无论用那种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

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多就少改。

三、专题练习

1、为了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淮安市积极倡导“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生活方式,①主要是解决人们膳食不平衡和运动不足,从而遏制目前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

收到“小康看健康,健康护小康”的目标。

修改一:

修改二:

2、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改正。

①今年全国将有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

②江苏省是试点省份之一,在沿江8市20所中小学试点开办京剧课。

③除此以外,江苏还将鼓励各地区把地方戏种引入教学。

④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

第句,修改意见:

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生活中,有的同学几乎把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

②在取得学业进步的同时,他们忽悠体育锻炼,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

③因为大家

也都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所以许多同学认为自己还年轻,身体不会出问题。

④这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必须予以改正。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

③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④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第句,修改意见:

5、下列语段中划线部分有五处语病,请选择其中的三处加以改正。

(3分)

几年前,①在彩电市场严重滞销的情况下,②长虹电器厂大幅度率先降价销售,虽然亏了本,但赢得了产销两旺,③经济效益一下子迅速跃居全国同行业前茅。

④通过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

⑤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亏本”策略,就能取得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

⑥反过来,死死把住“只赚不赔”的框框,不肯牺牲眼前的小利,弄不好到头来是连血本都会亏掉的。

第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近日,淮安市政府启动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项目。

①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使淮安城市品位得以提升。

②这长廊北起清江大闸口,南至淮安医堂子巷,位于其中段的是世界运河文化旅游区。

③建成后,游客可以从中领略世界运河文化的魅力无穷。

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阅读优秀的大量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情感。

B.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C.今年4月,第八届中国百色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在乐业县开展。

D.一种为家庭提供烹饪劳务的计时服务近日在海滨市格外走俏,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一条门路。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

B.当野生动物被杀殆尽,使得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就是自己。

C.语文课程对于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D.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韩国的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进入中国,吸引了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

B.《写字》教材进入海南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C.南昌十中高考替考事件曝光,教育部表示坚决打击高考替考等各类违法行为。

D.两个中学的老师也参加了这次教学基本功竞赛。

10、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段时间以来,“全国最美基层公安民警”胡敏同志的先进事迹传遍大街小巷,鄂州市掀起了一股学先进、争先进的热潮。

B.鄂州民间工艺美术馆于2015年6月6日开馆,它不仅为民间工艺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而且是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的重要阵地。

C.网络之所以让那么多的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D.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奇壮美。

1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南方一个省一年光蛇就能吃掉成百上千吨,也不怕蛇的天敌老鼠肆虐。

B、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以青年师生为主。

C、三枪集团的内衣产品,是1994年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着名品牌。

D、汉语学者难道不能做到,无论这世界多么让人沮丧,既不悲观自弃,亦不急功近利,持守自己的学术之域吗

1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率真而又自然。

B、不知是曾几何时,报纸书刊杂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慨叹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C、市委采取有力措施,纠正了群众揭发的某些单位违反财会制度的错误作法。

D、课文突出的艺术特色是细腻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展现。

八下语文期中成语专题练习

一、根据成语意思写出成语。

1、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同“无边无际、一望无际”。

()

2、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的灵感或作品。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

3、忍不住笑了出来。

4、比喻美酒。

后指极少、不多见的美酒。

5、指竞相比美。

6、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

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7、指忠于职守而献出生命。

8、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工作,害怕繁重的工作。

9、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10、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11、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12、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13、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14、向四处张望的意思,形容心神不安地到处看。

15、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没完。

16、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

指无关紧要。

17、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18、声无息,没人知道。

指没有什么名声。

19、省吃省穿。

形容节约。

20、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21、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中性词(不能用来形容人),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22、比喻虚幻的事物;

也可用来形容心中想到但不切合实际的幻想。

23、指浮夸空泛地大发议论。

24、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25、形容对事物和景物富有兴趣。

26、姑且用以自我娱乐宽慰。

27、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

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28、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

29、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的样子。

30、比喻远远落后。

多用于表示对人钦佩的自谦语。

31、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

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32、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33、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

 

二、成语专题练习

1.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后期杂文可谓不刊之论,这恰恰体现了他思想的炉火纯青。

B.中国女排不孚众望,又一次战胜古巴队,夺得冠军。

C.但善男信女们不远千里朝拜金顶的仍然在老河口、石花街和草店的大道上,不绝如缕。

D.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遇时,使投保者或受益人得到一笔赔偿。

2.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对随地吐痰、乱扔果皮一类小事,一直持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很不应该的。

B.实习老师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但他的人生道路却饱经沧桑。

C.有记者说,本·

拉登言辞温和,彬彬有礼,让人难以置信,这就是世界上杀人不眨眼的头号恐怖分子。

D.他从小喜欢拉二胡,直到老了仍不改其乐,一有闲暇便拉上一段。

3.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家伙明知大难当头,仍从容不迫地抹桌子,揩椅子。

B.我刚从南方回来,不想再出门,可经理非要我去北方讨债,真是差强人意。

C.今天的野狼峪,沟壑纵横,随着西部开发的启动,曾几何时就将"

天堑变通途"

D.我们还是采用偷袭的办法,打他个措手不及,硬拼损失太大了。

4.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都及时向老师请教,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才罢休。

B.离"

黑色七月"

还有一个月时间,同学们个个焚膏继晷,奋力拼搏。

C.现在,你只管搞好学习,至于美国如何解决恐怖事件的问题,匪夷所思。

D.这部影片虽没曲折的情节,但感情真挚,贴近人民生活,上演时中途退场的凤毛麟角。

5.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把小道消息传得惟妙惟肖,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B.赵薇虽初出茅庐,但天资很高,我相信她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

C.李丽一番话让王猛大动肝火,王猛目光如炬,直逼李丽。

D.徐悲鸿真可谓妙手丹青,看了他的骏马图,才真正理解了"

栩栩如生"

的含义。

6.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场战斗打得异常艰苦,经过三天三夜的顽强拼搏,我军终于旗开得胜。

B.齐白石画展一开幕,绘画爱好者趋之若鹜,争相观瞻。

C.国庆节前,机关干部倾巢出动,都参加整洁市容的活动。

D.小孩做事时应勤于表扬;

求全责备,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不利于健康成长。

7.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前他留下话:

"

考上了大学,我要第一个告诉你。

这话如雷贯耳,使我念念不忘。

B.李山说:

我的好队长,事已燃眉之急了,还不动手,更待何时呀!

C.湖地里有许多湖,大大小小,若隐若现,依次蜿蜒在山岗和树林之间。

D.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连一向不苟言笑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8.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B.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这位所谓的专家在台上强聒不舍,声音沉闷,抑扬顿挫的宣扬他的学说。

D.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难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轻损失。

9.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流连忘返,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

D.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构思新颖,匠心独运,值得一读。

10.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某些部门稍一放松,那些制假造假的地下工厂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兴旺起来.

C.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学写散文一举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真是妙手偶得啊!

D.“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

11.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爷爷半身不遂,两只手总是情不自禁地哆嗦起来,所以多年不写东西了。

B、一个人如果鄙薄自己的岗位,一味好高骛远,是难以做出成绩的。

C、真是话长纸短,一时言不尽意,多想能见面长谈啊。

D、如果学习方法运用恰当,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12.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B.腐败分子捞钱的本领特别大,但往往冠冕堂皇地喊着一定要廉政。

C.这件珍贵的微雕艺术品真可谓是巧夺天工之作。

D.王强参加了男子200米预赛,听到发令枪响,就像惊弓之鸟一样飞跑。

13.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它崇高,卓越而壮美,它煞费苦心,创造世界。

B.端正党风是关键,只要我们的党员干部为政清廉,带好了头,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C.退休后的张大爷一切事情都随心所欲了,所以火爆脾气也没有了。

D.提前一个月举行高考的方案一出台,校园内一时议论纷纷,甚嚣尘上。

14.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觉新知道他们虽说是来同他商量事情,其实他们还是固执己见,不肯听从劝告。

B.已举办了28届的全国围棋团体赛将从1999年开始彻底改头换面,成为类似足球甲A联赛那样的主客场比赛。

C.新产品的试验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做好增压准备,功败垂成在此一举了。

D.听了他讲的边远山区失学儿童的情况,我感同身受,也要动员周围的人做好捐助工作。

病句答案:

1、修改一:

在“运动不足”后加“问题”;

把“收到”改为“达到”或“实现”。

2、①将开办改成开设②在“有利于”后加“培养”或“增强”等,也可去掉“的意识”

3、②将“忽悠”改为“忽视”③将“因为”“所以”改为“虽然”“但是”

4、②将“提升自我“与“增长知识”位置对调④删去“和生活”

5、第①处“在彩电严重滞销的情况下”

第②处“长虹电器厂率先大幅度降价销售”或“长虹电器厂大幅度降价销售”

第③处“迅速”和“一下子”任意去掉一个

第④处“通过”或“使”去掉

第⑤处“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亏本’策略,就能取得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的效果﹙成效﹚”或“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亏本’策略,就能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

6、修改①:

这个项目的实施,使淮安城市品位得以提升。

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淮安城市品位得以提升。

修改③:

长廊建成后,游客可以从中领略世界运河文化的无穷魅力。

(应该为“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A是否做出突出的业绩B“当”或“使得”去掉一个C继承和发扬调换位置)

(吸引改为“引起”B句末加“的能力”D“两个中学的老师”歧义)

(“原因”与“是因为”重复)

11、D(A老鼠不是蛇的天敌,不合常理。

B句式杂糅,去掉“大都”。

C“产品”是“品牌”主宾搭配不当,而且,“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主语不明确。

12、A(B“书刊杂志”重复。

C“错误做法”的定语有歧义。

D句式杂糅,改为“……是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让其在激的……”。

成语答案:

1、选A,不刊之论:

不能修改,不可磨灭的着作。

B不孚众望:

不为众人所信服。

应改为"

不负众望"

C不绝如缕:

形容形势危急,虽没断绝,但也只象丝线那样连着。

络绎不绝"

D不期而遇:

没有约定而意外相会。

突然降临"

2、选C,A不以为然:

不认为正确。

应改“满不在乎"

B饱经沧桑: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应改为"

坎坷不平"

D不改其乐:

处在困苦的状况仍然很快乐。

3、选D,A从容不迫:

是褒义,应改为"

假装镇定"

B差强人意:

还能振奋人的意志,勉强使人满意。

勉为其难"

C曾几何时:

指过去的一段时间。

不久的将来"

4、选B,A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彻底明白"

C匪夷所思:

指言行超出常理。

D风毛麟角:

比喻稀少而珍贵难得的人才、时机、事物。

多用于褒义。

寥寥无几"

5、选D,A惟妙惟肖:

描写或模仿得逼真、传神。

神乎其神"

B明日黄花:

比喻已过时的,失去新闻价值的人或事。

C目光如炬:

眼睛象火一样明亮,形容见识远大。

6、选D,A旗开得胜:

军旗一挥,将掩杀过去,便赢得胜利。

亦比喻事情才开始做,就获得成功。

与"

异常艰苦、三天三夜"

矛盾。

B趋之若鹜:

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多用于贬义。

C倾巢出动:

比喻全部出动。

多用于贬义。

7、选C,A如雷贯耳:

比喻人的名声极大,久已仰慕。

B燃眉之急:

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

形容极其紧迫。

迫在眉睫"

D忍俊不禁:

忍俊,含笑。

用以指忍不住发笑。

笑"

重复。

8、选C,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

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

与“声音沉闷”不符。

9、选A,可改为喜形于色:

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十分高兴。

10、选A.袖手旁观: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11、B.雨后春笋:

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12、C.妙手偶得:

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11、选D事倍功半:

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

应该为“事半功倍”。

12、选D惊弓之鸟:

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13、选A,B上行下效:

用以指上面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

C随心所欲:

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多用于贬义。

D甚嚣尘上:

现多用来形容反动言论的嚣张。

14、选A,B改头换面:

改变形式而不换内容。

C功败垂成:

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

指已败了。

D感同身受:

替别人谢恩时的用语。

意为象自己受了恩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