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3065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超声中级考试习习题笔记三Word下载.docx

冠状动脉瘘可进入心脏和大血管的任何部位,引入右心系统最为常见,约为90%。

依次为右心室(40%)、右心房(25%)、肺动脉(17%)、冠状静脉窦(7%)等。

新生儿患者,男性,超声检查诊断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下列哪项描述不符合该诊断

A心房正位B心室右袢C房室连接不一致D主动脉发自右心室E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右前方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心房正位,心室右襻,房室连接一致,大多数情况下主动脉位于肺动脉的右前方,少数位于正前方,甚至左前方;

主动脉发自右心室,肺动脉发自左心室。

右心室双出口是指两条大动脉全部或一条大动脉全部加另一条大动脉大部分起自解剖学右心室,室间隔缺损是左心室唯一出口的一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本例患者的右心室双出口符合大动脉关系正常型右心室双出口。

经典的右心室双出口的概念强调双动脉下圆锥完整,法洛四联症则主动脉下无圆锥,二尖瓣前叶与主动脉瓣有纤维连续;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则肺动脉下无圆锥,二尖瓣前叶与肺动脉瓣之间有纤维连续。

26/100患者,女,5岁,发绀就诊,超声所见如下:

肺动脉完全发自右心室,主动脉则部分发自右心室;

有较大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率约75%;

大动脉下双圆锥结构完整。

以下超声诊断最符合的是

A完全型大动脉转位B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右心室双出口D法洛氏四联症E法洛氏三联症

全站正确率为59.53%

27/100患者,女,21岁,外院诊断为室间隔缺损,来我院复查,除室间隔缺损外,二维超声表现如下:

右心室腔内可见粗大的肥厚肌束起自室间隔中部,止于流入道的右心室壁,肌束近心端心腔扩大,室壁肥厚,远心端心腔及室壁稍增宽,多普勒超声显示右心室内狭窄处呈五彩血流束,并记录到狭窄口后的高速血流。

下列诊断正确的是

A肺动脉狭窄B右心室双出口C法洛四联症D右心室双腔心合并室间隔缺损E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

全站正确率为77.11%

右心室双腔心是指右心室被异常肥大肌束分为近三尖瓣至高压腔和近肺动脉之低压腔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常伴有室间隔缺损。

其主要超声心动图表现:

①右心室腔内异常肌束,起自室间隔中部,止于流入道的右心室壁,有时可见肌束中部回声中断;

②肌束近心端心腔扩大,室壁肥厚,远心端心腔(漏斗部)及室壁正常或增宽;

如果为合并室缺,则右心室扩张,肥厚非常显著;

③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及右心室流出道长轴切面显示,肌束梗阻部位收缩期可见红色为主的五彩血流束,交通口狭窄,梗阻严重且伴有室间隔缺损者,可显示室水平收缩期右向左,以蓝色为主的五彩血流束或双向分流;

④狭窄口前可记录到低速收缩期血流频谱,狭窄口后,收缩期血流可突然加快。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或假性硬化症,多发生在青少年,一般认为是与铜代谢失常有关的隐性遗传病,肝内有大量铜的沉积,常有肝功能损害,超声图像与肝炎或坏死后性肝硬化相似,无特征性超声图像改变。

33/100患者,男性,30岁,前突发右上腹疼、发热、白细胞升高。

超声检查胆囊明显增大,内见斑点状不均匀回声漂浮,以下诊断最可能的是

A急性胆囊炎B胆囊癌C胆囊水肿D胆囊积血E慢性胆囊炎

A

全站正确率为89.84%

患者突发右上腹疼、发热、白细胞升高,首先考虑急性炎症可能;

超声检查胆囊明显增大,内见斑点状不均匀回声漂浮,诊断急性胆囊炎最为恰当。

34/100患者,男性,49岁,胆囊侧壁见大小25mm×

17mm的低回声团块凸向胆囊腔内,基底部较宽,表面不平整,彩色多普勒于其基底部探及少量条状搏动性血流频谱,胆囊浆膜层连续性欠佳。

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胆囊炎性息肉B结节型胆囊癌C胆囊腺瘤D胆囊胆固醇沉着症E胆囊腺肌增生症局限型

胆囊壁上实性回声,基底宽、表面不平、搏动性频谱、胆囊浆膜层连续性欠佳提示该团块可能为恶性,故符合结节型胆囊癌的超声图像特征。

而其他胆囊病变均不符合,如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常多发,以强回声多见,体积常不超过1.0cm,多有蒂;

胆囊腺瘤多不超过1.5cm,恶变时和胆囊癌不好鉴别;

胆囊炎性息肉常伴有胆囊炎、胆囊结石声像表现;

胆囊腺肌增生症局限型浆膜层的强回声带连续性完好。

全站正确率为88.95%

35/100一急性腹痛的患者,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内多发结石,胰腺弥漫性肿大,回声减弱,不均匀,胰腺周围可见弱回声带,脾静脉细窄;

肠管扩张,腹腔见大量积液,透声差。

最可能的诊断为

A慢性胰腺炎B水肿型胰腺炎C肠梗阻D急性胆囊炎E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E

急性胰腺炎最常见诱因为胆道系统疾病(如胆囊结石)和酗酒、高血脂等,它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后者由于血管被损害,可导致蜂窝织炎、毗邻组织水肿、脂肪坏死和皂化灶形成,腹腔可见大量血性渗出液。

本例患者患有胆囊结石,胰腺弥漫性增大,胰周可见弱回声带,腹腔见大量液性暗区,符合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

36/100成年男性,于急性胰腺炎恢复期做超声检查,于胰腺体尾部探及98mm×

82mm的囊性回声,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壁薄,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胰腺囊腺瘤B胰腺假性囊肿C左肾囊肿D胰腺潴留性囊肿E腹膜后淋巴瘤

全站正确率为93.00%

胰腺假性囊肿继发于胰腺炎症或外伤,位于胰尾部时常较大;

潴留性囊肿为真性囊肿,由胰液潴留形成,体积一般不大,位于实质中;

左肾囊肿和左肾在各个切面上均相连接;

囊腺瘤时,囊壁较厚,可见较厚的强回声间隔带和乳头状实性肿块;

腹膜后淋巴瘤为低回声,有继发改变时内部回声可有变化。

结合患者的病史和超声图像特征,要首先考虑胰腺假性囊肿。

37/100患者,女,20岁。

因下腹膨隆不适来门诊检查。

肛查:

子宫小,子宫前方触及囊实性肿块,约15cm×

12cm×

14cm大小。

超声检查:

包块部分实性,部分暗区,回声不均,血AFP升高。

应考虑为

A成熟型畸胎瘤B妊娠C库肯勃瘤D内胚窦瘤E无性细胞瘤

模拟试题三题卡

讨论讨论

全站正确率为54.06%

内胚窦瘤为一罕见而恶性程度高的卵巢生殖细胞瘤,因其组织结构与大鼠胎盘的内胚窦十分相似而得名。

由于此瘤来源于原始卵黄囊,又名卵黄囊瘤。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国内报道内胚窦瘤的发病率居首位,多见于儿童及年轻妇女。

肿瘤多为单侧性,偶见双侧。

肿瘤较大,圆形或卵形,切面部分囊性,组织质脆,有出血坏死区,也可见海绵样区,易破裂。

手术时一般可见血性腹水,约有半数已转移。

瘤细胞形态多样,可分泌甲胎蛋白(AFP),故血清AFP浓度明显升高。

内胚窦瘤生长迅速,易早期转移,预后差。

不懂,需要学习,在cdfi上岗证书中有提及

患者,女性,28岁,体检时发现宫内膜息肉,其描述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经阴道超声表现为子宫内膜局限性增厚隆起B息肉是非赘生性的C息肉是内膜局限性部位受激素刺激而形成D息肉内常可见极丰富、分部杂乱的血流E非弥漫性子宫内膜增生可产生子宫内膜息肉

析:

非弥漫性子宫内膜增生可产生子宫内膜息肉,为内膜局限性部位受激素刺激形成,是非赘生性的。

超声图表现,经阴道超声表现为子宫内膜局限性增厚隆起,呈中等强度回声,彩超检查常可见到血管从息肉基底部进入息肉内,血流信号不丰富。

由于滋养细胞侵蚀子宫内螺旋动脉等子宫动脉分支,子宫动脉可直接进入缺乏肌肉及弹力组织的新生血管,形成众多的低阻血流或动静脉瘘。

羊水少:

超声测值羊水最大深度小于3cm,羊水指数小于5cm。

羊水多:

超声测值羊水最大深度大于8cm,羊水指数大于20cm。

肛门闭锁的超声特征表现是胎儿下腹部见"

双叶征"

,常合并单脐动脉及羊水过多。

45/100患者,女,18岁,因月经不来潮就诊。

超声检查如图,最可能的诊断为

A畸胎瘤B先天性无子宫C子宫肌瘤D双子宫E始基子宫

全站正确率为75.56%

先天性无子宫:

盆腔内无子宫显示,双卵巢形态正常。

始基子宫:

子宫极小,无内膜回声,无法分辨子宫体或子宫颈。

盆腔内可见类似子宫回声,宫内膜显示不清,患者满18周岁月经不来潮,故考虑始基子宫。

46/100患者,男,29岁,临床诊断慢性骨髓炎,不是其超声表现的是

A早期容易探查到的征象是骨膜下脓肿形成的带状无回声区,骨膜被掀起呈拱形抬高,并有增厚改变B骨皮质回声带呈致密而不规则的强回声,表面凹凸不平C骨髓腔显示不清D有死骨形成并游离时,能呈现孤立性斑点状、带状或块状强回声E骨瘘孔处骨皮质回声中断或缺损

慢性骨髓炎超声表现:

骨皮质回声带呈致密而不规则的强回声,表面凹凸不平。

骨髓腔显示不清,有死骨形成并游离时,能呈现孤立性斑点状、带状或块状强回声,且周围有低回声包绕,骨瘘孔处骨皮质回声中断或缺损。

急性骨髓炎的早期容易探查到的征象是骨膜下脓肿形成的带状无回声区,骨膜被掀起呈拱形抬高,并有增厚改变。

笔记:

急慢性题意?

47/100患者,男,70岁,临床诊断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超声表现,以下错误的是

A血管腔完全闭塞时,可见彩色血流在阻塞处中断,阻塞近端血流减速出现逆流B完全闭塞时,闭塞段测不出频谱,闭塞近端血流速度增加,阻力增加C粥样硬化是引起颈动脉狭窄甚至闭塞的常见原因D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部及右侧无名动脉分叉处是硬化的好发部位E二维超声表现,颈动脉内膜回声增强,变厚,表面粗糙,连续性差,有中断现象

颈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脉冲多普勒超声表现:

轻度狭窄时频谱轻度增宽,峰值流速无明显变化或轻微增快。

中重度狭窄时频谱明显增宽,收缩期峰值流速加快,舒张期反向血流消失。

完全闭塞时,闭塞段测不出频谱,闭塞近端血流速度减慢,阻力增加。

经颅超声对检查颅内占位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颞叶、丘脑区、蝶鞍区易检测,其次是额叶及枕叶,第四脑室周围也是检测范畴。

顶叶检测困难,且有假阴性。

脑干及其以下部位不能检测。

颈动脉体瘤是发生于颈动脉体的肿瘤,体积较小时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外鞘内,体积较大时围绕于颈总、颈内与颈外动脉周围,为实性包块,它明显不同于其他血管性疾病表现的血管壁膨出、血管内膜分离和血管本身扭曲。

真性动脉瘤为动脉血管的瘤样扩张。

良性叶状囊性肉瘤,很少见,主要发生在黑人妇女。

超声显示为边界清楚、完整、光滑,内为点状回声或为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肿物大时可呈分叶状。

睾丸鞘膜积液:

液体三面包绕于睾丸周围;

婴儿型鞘膜积液:

液体除包绕睾丸外,还包绕于精索者;

精索鞘膜积液:

仅包绕于精索者。

甲状旁腺腺瘤二维超声,在甲状腺背侧(后方)可见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三角形的等或低回声肿物,单发、均质、有较薄的包膜。

多普勒超声:

血流信号较丰富,呈点状及环绕肿物。

可导致机体钙、磷代谢障碍。

患者骨关节痛,骨质疏松,多处骨折。

睾丸肿瘤恶性居多,其中生殖细胞肿瘤占95%以上,多为精原细胞瘤。

二维超声特点是:

睾丸增大,肿瘤边界整齐,内部呈均质中等回声或稍低回声,仅少数肿瘤呈现不均质回声。

马方综合征心血管系统异常主要包括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58/100患者,男,18岁,瘦长体型,高度近视,心脏超声检查示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内径50mm,升主动脉内见一强回声光带将主动脉分为两腔,诊断为

A主动脉瓣狭窄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马方综合征D主动脉缩窄E以上都不是

全站正确率为92.65%

马方综合征心血管系统异常主要包括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59/100患者,女性,35岁,劳力性呼吸困难就诊,超声心动图检查如图,以下诊断中最准确的是

A二尖瓣钙化、二尖瓣狭窄伴重度关闭不全B主动脉瓣钙化、主动脉瓣狭窄伴重度关闭不全C二尖瓣钙化、二尖瓣狭窄D二尖瓣钙化、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E主动脉瓣钙化、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

如图所示,二尖瓣增厚、回声增强,考虑二尖瓣钙化;

二尖瓣开放间距减小,开放受限,并且二尖瓣瓣口流速增快,舒张期二尖瓣口可见红色花彩血流,符合二尖瓣狭窄;

收缩期二尖瓣口左心房侧见蓝色血流信号,范围几乎抵达心房顶部,故选择二尖瓣钙化、二尖瓣狭窄伴重度关闭不全。

下腔静脉型房间隔缺损的标准:

a.缺损靠近下腔静脉入口处;

b.下腔静脉骑跨在房间隔上;

c.卵圆孔瓣及其周边肌性组织完整。

患者,女,23岁,心脏超声检查示二尖瓣回声轻度增强,开放受限,左心室内仅见一个乳头肌,前后瓣叶的腱索均附着于此,考虑为

A吊床样二尖瓣B降落伞样二尖瓣C二尖瓣关闭不全D二尖瓣脱垂E以上都不是

降落伞样二尖瓣是先天性二尖瓣狭窄的一种,左心室内仅见一个乳头肌,前后瓣叶的腱索均附着于此。

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的超声表现:

中心纤维体消失,房间隔下段及室间隔上段回声中断,有共同房室瓣。

上腔型房间隔缺损位于上腔静脉入口的下方,无上缘,与上腔静脉连通,位置最高。

左侧三房心:

左心房内见异常隔膜回声,将左心房分为位于后上方的副房和位于前下方的真性心房。

副房接受部分或全部肺静脉血流,肺静脉增宽,真房与左心耳、二尖瓣相连通,副房一个或多个狭小的口与真性左心房交通。

经典三房心无房间隔缺损,并存房间隔缺损时,其缺损部位可以是副房和右心房之间,亦可在真房和右心房之间。

64/100患者,女,13岁,心脏超声诊断为左侧三房心,以下病理解剖及超声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左心房内见异常隔膜回声B肺静脉内径增宽C可并存房间隔缺损D副房接受部分或全部肺静脉血流E副房与左心耳、二尖瓣相连通,通过狭小的口与真性左心房交通

全站正确率为57.88%

65/100患者,男,24岁,既往诊断为右位心(右旋心),其二维超声检查主要所见是

A心房、心室位置正常,心尖朝左B心房、心室位置正常,心尖在右胸腔C心房反位,心室右袢(正常位置),心尖朝右D心房正位,心室左袢(反位),心尖朝右E心房、心室位置均为互换,心尖朝右

心脏位于右胸,心尖指向右侧,而各心腔间的关系未形成镜像倒转,为心脏移位并旋转所致,亦称为假性右位心。

常合并有矫正型大血管转位、肺动脉瓣狭窄和心室或心房间隔缺损。

全站正确率为49.06%

记忆学习各类异位

66/100患者,男性,36岁,呼吸困难,晕厥,胸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反而加重,超声心动图,诊断为

A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B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C扩张型心肌病D克山病E限制型心肌病

患者超声心动图可见室间隔显著增厚,而左心室后壁未见明显增厚,加之有呼吸困难、晕厥、胸痛的临床表现,考虑为肥厚型心肌病;

左心室流出道内径小于20mm,流出道流速增快,考虑肥厚型梗阻性心脏病。

扩张型心肌病二维超声表现:

①4个房室腔均明显增大,以左心室、左心房为主,侵犯右心的心肌病表现为右心扩大为主;

②室壁运动弥漫性减低,以左心室后壁明显;

③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厚度正常或略薄,室间隔增厚率降低等。

共同动脉干二维超声表现:

大动脉短轴切面显示共同动脉干瓣膜数目多为3个或4个;

右心室流出道呈盲端,未见正常的肺动脉自右心室发出;

向上调整大动脉短轴切面可显示肺动脉干发出主肺动脉,然后发出左右肺动脉,或左右肺动脉直接发自主动脉干的后侧或左右侧。

100中年男性患者,乙肝病史十余年,超声显示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右叶实质内有一大小8mm×

9mm的稍强回声结节,无晕征,无明显包膜,无对周围血管挤压等肿瘤效应,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血管瘤B肝硬化结节C肝内局限性脂肪沉积D肝腺瘤E小肝癌

患者有多年乙肝病史,肝脏呈肝硬化表现,在右肝见实性回声结节,无肿瘤效应,首先应考虑肝硬化结节。

71/100中年男性患者,乙肝病史十余年,超声显示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右叶实质内有一大小8mm×

全站正确率为63.85%

72/100患者,女性,22岁,既往发现房间隔缺损,来我院复诊,超声心动图如图所示,其房间隔缺损是哪种类型

A原发孔型B冠状窦型C上腔型D下腔型E中央型

全站正确率为62.72%

如图可见,剑突下双房切面:

房间隔缺损靠近下腔静脉,下腔静脉骑跨于房缺上,符合下腔型房间隔缺损。

ivc超声图示为下腔静脉。

某男性患者,厌油、纳差,皮肤巩膜黄染,超声检查显示肝大,形态饱满;

表面光滑,肝实质回声减低;

后方回声轻度增强;

胆囊缩小,囊腔内充满细小点状回声,脾厚43mm,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病毒性肝炎B淤血肝C酒精性肝损害D急性病毒性肝炎E肝豆状核变性

肝大,表面光滑,肝实质回声减低;

后方回声轻度增强,是肝脏急性炎症的表现,同时还会导致胆囊萎缩,胆汁黏稠,脾大,所以选项中,D最符合该疾病。

超声显示肝内圆形无回声,边缘纤细光整,后方具有显著增强效应,符合肝囊肿表现,而其内有疏稀的点状回声,考虑合并出血或感染。

胆总管扩张不一定存在梗阻,要排除代偿性因。

胆囊息肉的超声表现:

胆囊壁上稍增强回声凸起,无声影、不移动,直径一般小于10mm,囊壁可毛糙,但一般无明显增厚。

胆管为狭长管道结构,不同于胆囊的囊袋状结构,胆管内结石不能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脾切除患者,副脾可以代偿增大

82/100患者,男性,32岁,突发左腰部绞痛2小时,无发热,血常规检查正常。

尿常规:

红细胞20~30个/HP。

超声检查见左肾集合系统轻度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