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课本人教版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4415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课本人教版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课本人教版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课本人教版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课本人教版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数学课本人教版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课本人教版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年级数学课本人教版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课本人教版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课本人教版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被除数÷

除数=商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

  商×

除数=被除数商×

除数+余数=被除数

  4、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9、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

8=6……,求被除数最大是,最小是。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

商×

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

8+7=55,最小应是6×

8+1=49。

  ②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

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

  38÷

4=9(条)……2(人)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9+1=10条。

  答:

一共要10条船。

  例2:

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

3=5(件)……2(米)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

能做5件成人衣服。

  第三单元统计

  1、求平均数公式:

总和÷

份数=平均数总数÷

平均数=份数平均数×

份数=总和

  2、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3、通常条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中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

  4、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表是多少个单位,是表示1、2、5、10或更多单位。

  第四单元年、月、日

  1、重要日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

3月12日植树节;

  5月1日劳动节;

6月1日儿童节;

  7月1日建党节;

8月1日建军节;

  9月10日教师节;

10月1日国庆节。

  2、一年有十二个月,1.3.5.7.8.10.12这七个月是31天,4.6.9.11这四个月是30天,

  平年2月是28天,全年有365天,52个星期余1天

  闰年2月是29天,全年有366天,52个星期余2天

  3、一年分四季,每3个月为一季;

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

  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

  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

  十、十一、十二是第四季度。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是平年,而2000年是闰年。

  5、推算星期几的方法例:

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

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

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

  6、24时表示法:

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

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比如下午3时→3+12=15时,16时:

16-12=下午4时。

  5、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比如10:

00开始营业,22:

00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

22:

00—10:

00=12(小时)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

  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

  6、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年、月、日、时、分、秒。

  7、时间单位进率: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日=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

30×

500=15000可以这样想,3×

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

500=15000

  2、笔算乘法:

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3、几个特殊数:

25×

4=100,125×

8=1000

  4、相关公式:

因数×

因数=积积÷

因数=另一个因数

  第六单元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

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

  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求长:

长=面积÷

宽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边长:

边长=面积÷

  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求长:

长=周长÷

2-宽

  5.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分米=10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米=10分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千米=1000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6.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

  2、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3、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目标:

进一步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熟练应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1.用乘法计算的两步应用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连乘应用题,它可以用两种思路来解答;

  如课本99页例题1,可以先求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行,也可以先求一个方阵有多少人,每一步都用乘法计算。

  2.用除法计算的两步应用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连除应用题,它也可以用两种思路来解答;

  如课本100页的例题2,可以先求一个大圈的人数,再求出问题所问,这种思路的每一步都用除法计算;

也可以先求一共有多少个小圈,而这一步是用乘法计算,第二步再用除法计算。

  3.另外还有乘加、乘减应用题,这类应用题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分析方法可参考数学大本34页的分析方法。

  4.解答应用题不管有几种思路,都要明白每种思路的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又要求什么,

  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明白了题意。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1、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

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

两个圆是【集合圈】

  2.体会【等量代换】数学的思想方法。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

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

如果a=b,b=c,那么a=c。

  数学复习方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

在复习时抓住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类整理、梳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

  复习的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体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合贯通。

要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三、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

  对于易混淆的概念,首先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再者是对易混概念的分析。

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另外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

  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灵活解题的能力。

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

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在复习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

要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中考数学复习策略  第一梳理策略

  总结梳理,提炼方法。

  复习的最后阶段,对于知识点的总结梳理,应重视教材,立足基础,在准确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公式、法则、定理的实质及其基本运用的基础上,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对于题型的总结梳理,应摆脱盲目的题海战术,对重点习题进行归类,找出解题规律,要关注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

如方案设计题型中有一类试题,不改变图形面积把一个图形剪拼成另一个指定图形。

总结发现,这类题有三种类型,一类是剪切线的条数不限制进行拼接;

一类是剪切线的条数有限制进行拼接;

一类是给出若干小图形拼接成固定图形。

梳理了题型就可以进一步探索解题规律。

同时也可以换角度进行思考,如一个任意的三角形可以剪拼成平行四边形或矩形,最少需几条剪切线?

联想到任意四边形可以剪拼成哪些特殊图形,任意梯形可以剪拼成哪些特殊图形等。

做题时,要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比较,发现规律,做到触类旁通。

  反思错题,提升能力。

  在备考期间,要想降低错误率,除了进行及时修正、全面扎实复习之外,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反思错题,具体做法是:

将已复习过的内容进行“会诊”,找到最薄弱部分,特别是对月考、模拟试卷出现的错误要进行认真分析,也可以将试卷进行重新剪贴、分类对比,从中发现自己复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正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例如,是计算马虎,还是法则使用不当;

是审题不仔细,还是对试题中已知条件或所求结论理解有误;

是解题思路不对,还是定理应用出错等等,消除某个薄弱环节比做一百道题更重要。

应把这些做错的习题和不懂不会的习题当成再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找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就找到了解题的最佳途径。

事实上,如果考前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及时纠正,就会越快地提高数学能力。

对其中那些反复出错的问题可以考虑再做一遍,自己平时害怕的题、容易出错的题要精做,以绝后患。

并且要静下心来,通过学习、回忆,而有所思,有所悟,便会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创新,便能悟出道理、悟出规律。

  第二答题策略

  首先,审题时注意力要集中

  思维应直接指向试题,力争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审题时,应弄清已知条件、所求结论,同时在短时间内汇集有关概念、公式、定理,用综合法、或分析法、或两头凑的方法,探索解题途径。

特别注意已知条件所设的陷阱,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是否该分类讨论,以免丢解。

  其次,在答题顺序上,应逐题进行解答

  要正确迅速地完成选择题和填空题,有效利用时间,为顺利完成中档题和压轴题奠定基础。

在逐题进行解答时,遇到一时解不出的题应先放下(别忘了做记号,以免落题),把会解的题目都做完后,再回来把留下的疑难逐一解决。

  第三,遇到平时没见过的题目,不要慌,稳定好情绪

  题目貌似异常,其实都出自原本。

要冷静回想它与平时见过的题目、书本中的知识有哪些关联。

要相信自己的功底,多方寻找思路,便能豁然得释。

切忌对着题发呆不敢下手,有时动笔做一做或者画一画,就图形进行相应地分析,也就做出来了。

尽可能解答一步是一步,不放过多得一分的机会。

  第四,解综合题时,应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否则前面错了,后面即使方法对了,也得分甚少。

  最后,注意认真检查

  如感觉某题答错了,不能盲目去改,要十分冷静地重新审题,仔细研究,确定此时思路正确,再动笔去改,因为此时易把正确的改错了,尽量减少失误。

检查在数学考试中尤为重要,它是减少失误的最有效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