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4756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

《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隧道施工监测Word下载.docx

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缝观察或描述地质罗盘等

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

-

?

2

周边位移

各种类型收敛仪

每5~50米一个断面,每断面2~3对测点

mm

1~2次/天

}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3

拱顶下沉

水准测量方法,水准仪、铟钢尺

每5~50米断面

4

地表下沉

洞口段、浅埋段(h0≤2b)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3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3~7天

2、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选测项目见表二。

~

表二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项目

/

钢支撑内力及外力

支柱压力计或其他测力计

每代表地段1~2断面,每断面钢支撑内力3~7个测点,或外力1对测力计

MPa

1~2次/月

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

洞内钻孔中安设单点、多点杆式或钢丝式位移计

每代表地段1~2断面,每断面3~7个钻孔

围岩体内位移(洞外设点)

地面钻孔中安设各类位移计

!

每代表地段1~2断面,每断面3~5个钻孔

同地表下沉要求

围岩压力

各种类型岩土压力盒

每代表地段1~2断面,每断面3~7个测点

5

两层支护间压力

压力盒

6

锚杆轴力

钢筋计、锚杆测力计

每代表地段1~2断面,每断面3~7个锚杆(索),每根锚杆2~4测点

7

支护、衬砌内应力

各类混凝土内应变计及表面应力解除法

>

8

围岩弹性波测试

各种声波仪及配套探头

在有代表性地段设置

"

9

爆破震动

测振及配套传感器

临近建(构)筑物

随爆破进行

10

渗水压力、水流量

渗压计、流量计

11

@

洞口段、浅埋段(h0>2b)

(二)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1、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隧

(1)目的:

对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稳定性进行评估,初步确定围岩级别;

开挖后支护的情况评估。

(2)具体方法:

用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等仪器工具及时绘制开挖工作(掌子)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掌子)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

对已初支地段主要观察围岩、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拱架等的工作状态,隧道内的地质和支护情况描述的主要内容见表三。

(3)观察(持续)时间:

绘制开挖工作(掌子)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掌子)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应在每次开挖(爆破)后进行;

对已初支地段围岩、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拱架等的工作状态的观察宜每天进行一次。

2、隧道洞内初期支护周边收敛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

对隧道已开挖并进行初支地段进行周边收敛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以了解在隧道施工期间初支周边收敛位移及拱顶下沉情况,掌握隧道初支周边收敛位移及拱顶下沉趋势和可能对隧道施工产生的影响。

根据围岩条件沿隧道纵向每5~50米一个断面,每断面设2~3对周边收敛位移量测点及1~3个拱顶下沉量测点,断面测点布置如下图1,然后定期用精密水准仪量测观测点的相对下沉量和绝对下沉量,用隧道净空变化测定计(简称收敛计)量测测点间的位移,计算测点间的相对位移值和绝对位移值,并绘制对时间的变化曲线,即可直观得出反映出隧道的稳定情况。

周边收敛位移及拱顶下沉观测点断面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里程。

(3)量测(持续)时间:

隧道开挖施工后24小时内布置测点并读取初始值,至稳定或二衬施工完毕。

3、地表下沉量测

通过地表下沉量测,了解隧道所处位置山体移动情况,掌握隧道所处位置山体移动趋势和可能对隧道产生的影响。

在隧道进出口地段及浅埋地段沿隧道纵向每隔5~50米布置地表沉降观测断面若干个,根据地形条件每断面测点数目一般为11~15个,具体布置情况如下图2。

然后用精密水准仪量测观测点的相对下沉量和绝对下沉量,即可了解隧道地表沉降情况。

地表下沉与周边收敛位移及拱顶下沉观测点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里程。

<

(3)量测持续时间:

隧道施工开挖期间至稳定或二衬施工完成。

 

表三隧道掌子面围岩及初期支护状况记录表

工程名称

里程

埋深(m)

评定

施工情况

距洞口距离(m)

地质构造影响度

轻微

较重

严重

很严重

完整

较完整

较碎

破碎

松散

间距(m)

延伸性

较差

中等

极好

粗糙度

明显台阶状

粗糙波纹状

平整光滑

平整光滑有擦痕

张开性

(mm)

密闭

部分张开~

张开

无充填张开>

黏土充填

风化程度

未风化

微风化

弱风化

中等风化

强风化

简要说明

涌水部位

拱顶底板

左边墙右边墙

渗水量[L/(min·

10m)]

干燥

<25

偶有渗水

25~125

经常渗水

干燥或湿润

原设计围岩级别

掌子面围岩级别

初支情况

初喷裂缝

有无

锚杆被拉脱

喷砼发生剪切破坏

钢拱架被压屈

底鼓现象

观测

日期

编录

4、钢支撑内力及外力量测

通过对钢支撑内力及外力量测,了解钢支撑内力状况,掌握钢支撑内力发展趋势,即了解和掌握初期支护的工况,结合初期支护的其他量测资料来分析隧道初期支护的稳定情况及发展趋势。

每代表地段1~2断面,每断面钢支撑内力3~7个测点,或外力1对测力计,具体测点布置见图3,每个断面上安装10对20个测点,每个测点各安装一个GHB型应变计。

把GHB型应变计焊接在钢支撑上,用接收仪器测得各点的应变。

此种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稳定、使用方便、并能多点量测和远距离量测,并且能长期观测。

钢支撑内力及外力量测观测点与周边收敛位移及拱顶下沉观测点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里程。

隧道开挖施工后24小时内布置测点并读取初始值,隧道施工期间至运营后2~5年。

5、围岩体内位移

通过对围岩体内位移量测,了解围岩体内位移与内力状况,掌握围岩体内位移与内力的发展趋势,即了解和掌握初期支护上的荷载状态,结合初期支护的其他量测资料来分析隧道围岩体内位移与内力和初期支护的稳定情况及发展趋势。

①洞内设点每代表地段1~2断面,每断面3~7个钻孔,钻孔中安设单点或多点位移计。

隧道开挖施工后24小时内布置测点并读取初始值,具体测点布置见图4,用接收仪器测得各点的位移值。

②洞外设点每代表地段1~2断面,每断面3~5个钻孔,内钻孔中安设位移计或倾斜计。

隧道开挖施工前或工作(掌子)面距测点>2b时内布置测点并读取初始值,具体测点布置见图5,用接收仪器测得各点的位移值。

围岩体内位移观测点与周边收敛位移及拱顶下沉观测点、地表下沉观测点、钢支撑内力及外力量测观测点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里程。

隧道施工期间至运营后2~5年。

6、层间压力量测

通过对层间压力量测,了解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及初期支护与二衬混凝土之间的压力状况,掌握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及初期支护与二衬混凝土之间的压力发展趋势,即了解和掌握初期支护上的荷载状态,结合初期支护的其他量测资料来分析隧道初期支护和二衬混凝土的稳定情况及发展趋势。

①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的层间压力

每代表地段1~2断面,每断面3~7个测点具体测点布置见图6,每个断面上安装7个测点,每个测点各安装一个GPL型应变计。

把GPL型应变计埋设在钢支撑的钢筋网上,在喷射混凝土层及二衬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用接收仪器测得各点的应变。

②初期支护与二衬混凝土之间的层间压力

每代表地段1~2断面,每断面3~7个测点具体测点布置见图7,每个断面上安装9个测点,每个测点各安装一个GPL型应变计。

把GPL型应变计埋设在初期支护的表面上,在二衬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用接收仪器测得各点的应变。

各种类型的监控量测断面布置时尽可能在同一里程。

7、锚杆轴力量测

通过对锚杆轴力量测,了解锚杆受力状况,掌握锚杆受力的荷载状态,结合初期支护的其他量测资料来分析隧道初期支护的稳定情况及发展趋势。

每代表地段1~2断面,每断面3~7个锚杆(索),每根锚杆2~4测点,每个测点安装一个钢筋计或锚杆测力计,隧道开挖施工后24小时内布置测点并读取初始值,具体测点布置见图8,用接收仪器测得各点的位移值。

各种量测观测点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里程。

8.支护、衬砌内应力

通过对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混凝土内力量测,了解初期支护及二衬混凝土内力分布状况,掌握初期支护及二衬混凝土之间的荷载状态,结合初期支护的其他量测资料来分析隧道初期支护和二衬混凝土的稳定情况及发展趋势。

①初期支护内应力每代表地段1~2断面,每断面9~12个测点,具体测点布置见图9,每个测点各安装一个GJL型应变计。

把GJL型应变计埋设在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的双层钢筋的内层筋上,在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用接收仪器测得各点的应变。

②二衬混凝土内应力每代表地段1~2断面,每断面9~12个测点,具体测点布置见图10,每个测点各安装一个GJL型应变计。

把GJL型应变计埋设在二衬混凝土的双层钢筋的内层筋上,在二衬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用接收仪器测得各点的应变。

(三)量测数据处理及分析

上述各项量测频率施工期间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的规定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内容包括必测项目(表一)和选测项目(表二)的量测频率进行,工程完工后根据前期数据变化情况,量测频率按1~3个月采集一次。

正常情况下定期提供的量测数据处理的结果和具体分析报告;

如遇特殊情况或有数据异常及时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