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4764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下半年合肥市中医肿瘤医院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解析】血栓形成的条件包括:

①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心血管内膜的内皮细胞具有抗凝和促凝的两种特性,在生理情况下,以抗凝作用为主,从而使心血管内血液保持液体状态。

②血流状态的改变,主要指血流减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改变,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③血液凝固性增加,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

故选A。

6、男性,50岁,一天来寒战高热39.6℃,咳嗽伴有胸痛,咳痰呈砖红色胶冻状,量多。

查体轻发绀,BP80/50mmHg,左肺叩浊,呼吸音低,X片示左肺多发性蜂窝状阴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克雷伯杆菌肺炎

B、厌氧球菌肺炎

C、军团杆菌肺炎

D、葡萄球菌肺炎

【解析】典型的克雷伯杆菌肺炎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患者,起病急剧有高热、咳嗽、痰量较多和胸痛。

可有发绀、气促、心悸、畏寒、虚脱等。

痰为黏液脓性,量多,带血,灰绿色或砖红色,胶冻状,此为本病重要特征。

X线检查显示肺叶或小叶实变,有多发性蜂

7、侵犯患者隐私权的情形有()。

A、超过诊疗需要的知情范围刺探患者的隐私

B、故意泄露、公开、传播、侵扰患者的隐私

C、直接侵入患者的身体侵犯其隐私

D、未经患者同意允许实习生观摩

【答案】ABCD

【解析】侵犯隐私权在实践中主要包括:

(1)超出诊疗需要的知情范围刺探患者的隐私;

(2)故意泄露、公开、传播、侵扰患者的隐私;

(3)以非诊疗需要知悉患者的隐私;

(4)直接侵入患者的身体侵犯其隐私;

(5)未经患者同意允许实习生观摩;

(6)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等有关资料;

(8)未经患者同意拍摄临床摄影资料、手术直播

8、患儿,2岁,发热、流涕、咽痛、咳嗽3天,发现面部及前胸、后背有淡红色细小斑丘疹2天,查体:

结膜轻度充血,咽部充血,精神萎靡,面部、耳后淋巴结肿大明显,双肺呼吸音粗。

该病例最可能诊断()。

A、风疹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猩红热

D、幼儿急疹

【解析】常见错误:

①选答“麻疹”,说明对风疹和麻疹临床表现的区别不熟悉。

风疹皮疹特点为细小色淡,可在发热的第1天出现,全身症状轻微;

而麻疹为大小不等的斑丘疹,逐渐弥漫全身,多在发热的第3~4天出现,全身症状多较严重;

②选答“猩红热”,猩红热皮疹多在

9、急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最迟出现的标志物是()。

A、HBeAg

B、抗-HBs

C、HBsAg

D、抗-HBe

错选“抗-HBe”或“抗-HBe”,反映学生对乙肝抗原抗体各标志物的消长关系认识不足,或将急性乙肝与慢性乙肝混淆,在急性乙型肝炎病例,抗-HBe和抗-HBe均较抗-HBs早出现;

要点急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最迟出现的标记物是抗-HBs。

与乙肝疫苗成分一致的是:

HBsAg,HBeAg阳性是抗病毒治疗的较好指征。

10、可形成荚膜的需氧芽胞杆菌是()。

A、巨大芽胞杆菌

B、炭疽杆菌

C、多黏芽胞杆菌

D、枯草芽胞杆菌

【解析】常见错误为选蜡样芽胞杆菌,是把炭疽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混淆了。

炭疽芽胞杆菌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粗大杆菌。

其两端截平,无鞭毛。

当取自病人或病畜新鲜标本直接涂片时,常单个或呈短链;

经培养后则形成长链,呈竹节样排列。

芽胞在有氧条件下形成,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有毒菌株在人和动物体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可形成荚膜。

11、霍乱在我国的流行特点为()。

A、外来性传染病

B、多于冬春季发病

C、城市多见于农村

D、男多于女

选答“地方性流行”,印度的恒河三角洲和印尼的苏拉威西岛为地方性疫源地。

应复习霍乱的流行特征。

要点我国的霍乱流行属外来性传染病。

12、中动脉的内膜可分为哪几层()。

A、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

B、内皮、基膜、内皮下层

C、内皮、基膜、内弹性膜

D、内皮、内皮下层

【解析】除毛细血管外,其余所有血管的管壁均可从内向外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

内膜由内皮和内皮下层组成。

中动脉的内皮下层深面还有一层内弹性膜。

13、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不包括()。

A、情绪低落

B、兴趣缺乏

C、乐趣丧失

D、自罪自责

【解析】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心境或情绪低落,情趣缺乏以及乐趣丧失三主征。

这是抑郁的关键症状,诊断抑郁状态时至少应包括此三种症状中的一个。

自罪自责是抑郁症的心理症状,但不是核心症状。

故选D。

14、试验结果使对苯二胺显色的是()。

A、硝酸盐还原

B、吲哚试验

C、0/F试验

D、氧化酶试验

【解析】氧化酶试验时,氧化酶首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然后氧化型细胞色素C再使对苯二胺氧化,产生颜色反应。

15、20岁农民,因高烧伴呕吐2天于8月入院。

查:

神清,面潮红,结膜充血,胸前有散在性出血点,颈软,周围血WBC11.0×

109/L,N0.75,有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发病前2周曾到某地参加水利建设。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

B、肾综合征出血热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伤寒

【解析】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三大主症,典型病例表现为五期经过,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16、下列哪项不是肉芽组织的组成成分?

()

A、成纤维细胞

B、毛细血管

C、单核细胞

D、平滑肌细胞

【解析】肉芽组织中可有各类炎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只是一般量较少。

肉芽组织无平滑肌细胞,其中的肌成纤维细胞有平滑肌的收缩功能,但实质是成纤维细胞。

17、休克肺早期最常出现的酸碱失衡是()。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解析】休克时,有氧氧化减弱、无氧酵解增强、乳酸生成显著增多,这些都是引起酸中毒的主要原因。

由于乳酸根属阴离子隙(AG)的一部分,故休克时常出现AG升高性代谢性酸中毒。

休克肺时,最初由于间质水肿,肺毛细血管J感受器受刺激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发生呼吸性碱中毒。

18、糖尿病病人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从肾脏生理的角度看,引起患者多尿的原因是()。

A、肾小管液中的溶质浓度增高

B、肾小管液的渗透压降低

C、肾糖阈降低

D、葡萄糖转运体的数量减少。

【解析】肾小管中溶质浓度是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时小管内糖浓度增高,妨碍水分重吸收,形成多尿,这称为渗透性利尿。

19、心肌梗死病灶由纤维组织替代属于()。

A、包裹

B、分离排出

C、钙化

D、机化

【解析】坏死组织、血栓、脓液或异物等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的过程称为机化。

最终形成瘢痕组织。

20、促胃液素的生理作用有()。

A、刺激胃黏膜细胞增生

B、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

C、抑制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D、刺激胰液、胆汁和肠液分泌

【答案】ABD

【解析】促胃液素的主要作用有:

(1)刺激胃黏膜细胞增殖;

(2)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和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3)刺激胃窦与肠运动,有利于胃排空;

(4)刺激胰液、胆汁和肠液分泌;

(5)抑制幽门与回盲括约肌收缩。

故选ABD。

21、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A、呼吸频率增加,每分钟大于28次

B、氧合指数(PaO2/FiO2)<

200mmHg

C、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降低

D、血气分析显示为低氧伴轻度二氧化碳潴留

【解析】氧合指数(PaO2/FiO2)降低是ARDS诊断的必要条件。

正常值为400~500mmHg,急性肺损伤<

300mmHg,ARDS时<

200mmHg。

22、()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膀胱镜检查时应特别注意。

A、膀胱体

B、尿道口

C、输尿管口

D、膀胱三角

【解析】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此区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粘膜下层组织。

无论膀胱处于空虚或充盈时,粘膜都保持平滑状态。

此区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23、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最主要的措施是()。

A、使用脱水药减轻脑水肿

B、纠正电解质紊乱

C、以上都不是

D、改善通气

【解析】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

(1)积极防治引起的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发病。

(2)改善肺泡通气,排出过多的CO2。

(3)一般不给碱性药物。

24、患者,男,52岁,1周来无诱因出现终末血尿4次,伴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

胸片示陈旧肺结核,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

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肾炎

B、膀胱癌

C、肾结核

D、膀胱结核

【解析】膀胱结核表现为终末血尿,肾结核为全程血尿。

25、光镜组织切片和电镜组织切片()。

A、均为固定组织

B、均为化学染料染色

C、均为超薄切片

D、均可制冷冻切片

【解析】光镜组织切片为5~7微米,化学染料染色,一般不用冷冻切片,组织需固定,染色后可拍摄彩色照片,电镜组织切片达纳米级别,电子染色,有的需要冷冻切片,组织需固定,染色后一般拍摄为黑白照片。

26、含有两个氨基的氨基酸是()。

A、Lys

B、Trp

C、Val

D、Glu

【解析】含有两个氨基的氨基酸有赖氨酸(Lys)、天冬酰胺(Asn)和谷氨酰胺(Gln)和精氨酸(Arg)。

按照官能团取大不取小的原则,也可认为含有两个氨基的氨基酸只有赖氨酸一种(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含一个氨基和一个酰胺基,精氨酸含一个氨基和一个胍基)。

Trp(色氨酸)、Val(缬氨酸)、Glu(谷氨酸)、Leu(亮氨酸)均只含有一个氨基。

27、下列哪些是第二级预防措施()。

A、定期健康检查

B、早发现

C、早诊断

D、早治疗

【解析】第二级预防措施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对比记忆: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主要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子采取的措施。

第三级预防指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故选ABCD。

28、被伤寒杆菌感染后是否发病,与哪种致病因素关系最大()。

A、侵袭力

B、变异性

C、数量

D、活力

①选答“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伤寒杆菌的Vi抗原有抑制吞噬作用的能力而促进病原体的扩散,但伤寒杆菌至少需10万个菌体才能导致疾病发生,应复习伤寒杆菌的致病因素;

②选答“毒力”由素和其他毒力因子所组成,具有Vi抗原的伤寒杆菌菌株毒力较大,代表在同样的感染量下,发病率较高,但伤寒杆菌引起感染必须有一定数量。

要点感染伤寒杆菌后是否发病,与感染的细菌量、菌株的

29、丘脑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维持觉醒

B、引起牵涉痛

C、协调肌紧张

D、引起特定感觉

【解析】丘脑特异投射系统投向大脑皮层特定区域,投射纤维主要终止于皮层的第四层,形成丝球结构,与该层内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引起特定感觉。

30、体内运转一炭单位的载体是()。

A、叶酸

B、生物素

C、维生素B12

D、四氢叶酸

【解析】一炭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包括甲基、甲烯基、甲酰基及亚氨甲基等,一碳单位不能游离存在,常与四氢叶酸结合而转运和参与代谢。

3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也可称为()。

A、原发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低渗性脱水

【解析】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也可成为低渗性脱水。

因为在这种脱水中水、钠都有丢失,因此细胞外液减少,血容量减少,血清钠浓度降低,且失钠大于失水。

32、对于结核性胸膜炎,下列哪项正确()。

A、是人体处于高过敏状态时发生的渗出性病变

B、肺内无结核病灶

C、胸膜活检无干酪灶

D、不能加用糖皮质激素

【解析】结核性胸膜炎属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是人体处于高过敏状态下发生的渗出性病变。

结核性胸膜炎在青年人多见。

肺内的结核病灶在临床有时不易发现,胸膜活检半数可发现干酪病变。

在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以加快渗液吸收,减少胸膜粘连。

33、可引起周围神经炎的药物是()。

A、异烟肼

B、利福平

C、吡嗪酰胺

D、卡那霉素

【解析】异烟肼可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炎)、肝脏毒性、皮疹发热胃肠道等其他不良反应。

34、位于颅中窝的是()。

A、筛孔

B、视神经管

C、颈静脉孔

D、舌下神经管

【解析】颅中窝中央部是蝶骨体,体上面中央的凹陷为垂体窝。

窝前方两侧有视神经管,管的外侧有眶上裂,蝶骨体的两侧从前向后外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

35、含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的肠管为()。

A、盲肠

B、阑尾

C、乙状结肠

D、横结肠

【答案】ACD

【解析】大肠是消化管的下端,全长1.5m,全程围绕于空、回肠的周围,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

除直肠、肛管、阑尾外,结肠和盲肠具有三种特征性结构,即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

结肠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分。

故选ACD。

36、低血糖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是()。

A、磺脲类药物

B、格列酮类药物

C、糖苷酶抑制剂

D、短效胰岛素

【解析】磺酰脲类药物属于胰岛素促分泌剂,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若药物使用过量,可造成高胰岛素血症,产生严重的低血糖血症。

37、诊断慢性呼吸衰竭最重要的依据是()。

A、意识障碍伴球结膜水肿

B、PaO2<

60mmHg,或伴PaCO2>

50mmHg

C、PaO2<

80mmHg,PaCO2>

D、PaO2<

90%

【解析】慢性呼衰的诊断,除根据原发疾病症状、体征以及缺O2及CO2潴留的表现外,动脉血气分析是确诊呼吸衰竭的重要依据。

慢性呼衰典型的动脉血气改变是PaO2<

60mmHg,伴或不伴PaCO2>

50mmHg,临床上以伴有PaCO2>

50mmHg(Ⅱ型呼衰)常见。

38、各种感光色素本质上的区别在于()。

A、生色基团的成分

B、视黄醛的结构

C、视黄醛与视蛋白的结合方式

D、视蛋白的结构

【解析】感光色素的本质视网膜上存在三种视维细胞分别对红、绿、蓝光最敏感,三种视维细胞分别含有特异的感光色素,由视蛋白和视黄醛组成。

三类视椎色素中的视黄醛的相同,不同点在于各含有特异的视蛋白。

39、哪一类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可导致脑内出血?

A、等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低钠血症

【解析】高渗性脱水时,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细胞脱水,脑容积因脱水而显著缩小时,颅骨与脑皮质之间的血管张力增大,因而可导致静脉破裂而出现局部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故选B。

40、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最早出现的变化是()。

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B、心电图示顺钟向转位

C、叩诊心浊音界缩小

D、最大通气量降低

【解析】支气管阻塞是形成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大通气量反映气道阻塞程度,所以为其最早出现的变化。

进一步发展为肺容积增大、心界缩小,当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时,早期可有右下肺动脉干增宽,此后可出现心电图顺钟向转位等。

当发生呼吸衰竭时可出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

41、磺胺类药物能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是因为其结构相识于()。

A、对氨基苯甲酸

B、二氢喋呤

C、苯丙氨酸

D、谷氨酸

【解析】磺胺类药物抑菌机制属于对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细菌利用对氨基苯甲酸、谷氨酸和二氢喋呤为底物,在菌体内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二氢叶酸,进一步在FH2还原酶的催化下合成四氢叶酸。

磺胺类药物与氨基苯甲酸的化学结构相似,竞争性结合FH2合成酶的活性中心,抑制FH2以至于FH4合成,干扰一炭单位代谢,进而干扰核酸合成,使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

42、关于结核性腹膜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A、腹水伴肠粘连时可无移动性浊音

B、腹壁柔韧感是特异性体征

C、可长期低热或中度发热

D、肿块易于推动,境界较清

【解析】结核性腹膜炎腹部肿块多由增厚的网膜、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粘连成团的肠曲或腹内局限性积液、干酪样脓肿而形成,肿块多位于脐周,大小不一、边缘不整、表面不平、不易推动。

其余均是结核性腹膜炎临床特点。

43、下述哪项不符合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血气检查结果()。

A、BE负值减小

B、AB=SB≤正常值

C、HCO3-少

D、PaCO2升高

【解析】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机制为:

由于肺部疾病所致的肺泡通气不足,CO2排出减少;

此外,也可能存在周围循环衰竭、长期缺氧引起乳酸增多等体内酸性物质产生增加,固定酸排出障碍。

临床上血气检查结果为:

pH值明显降低,PaCO2明显升高,HCO3-减少、正常或轻度升高,AB=SB并小于正常值,BE负值加大。

其他四项均可在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

44、能够释放再聚集Ca2+的是()。

A、终末池

B、肌动蛋白

C、横小管

D、肌钙蛋白

【解析】位于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扩大成环行扁囊称终末池。

45、白细胞沿浓度梯度向化学刺激物作定向运动的现象称为()。

A、炎性渗出

B、趋化作用

C、炎性漏出

D、阿米巴运动

【解析】渗出是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

炎症时,血流变得缓慢甚至停滞,白细胞得以进入边流,黏附于内皮细胞,以阿米巴样方式穿过内皮细胞间隙和基底膜到达血管外,中性粒细胞游出最快,淋巴细胞最慢。

游出血管的白细胞,受趋化因子(能使白细胞定向游走的化学物质)的吸引,沿组织间隙向着炎症灶定向游走,此为趋化作用。

故选

46、不出现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

A、半胱氨酸

B、胱氨酸

C、瓜氨酸

D、精氨酸

【解析】人体内所有蛋白质都是以20中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多聚体,因此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只是不同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男的含量与排列顺序不同而已。

蛋白质受酸、减或蛋白质作用而水解产生游离氨基酸。

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300余中,但被生物体直接用于合成蛋白质的仅有20中,且均属L-α-氨基酸。

体内也存在若干不参与蛋白质合成但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L-α-氨基酸,如参与合成尿素的鸟氨酸、瓜氨酸和精氨酸代琥珀酸。

47、大量出汗时尿量减少,主要是由于()。

A、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

B、血容量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减少

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导致肾小球滤过减少

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

【解析】大量出汗等情况可引起机体失水多于溶质丧失,使体液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刺激血管升压素的分泌,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尿液浓缩。

48、关于疟疾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婴幼儿疟疾易发展为凶险型,胃肠症状多

B、输血性疟疾潜伏期短,易复发

C、恶性疟原虫可阻塞肠道微血管,出现腹痛

D、孕妇疟疾可引起子痫、流产、早产

①进答“婴幼儿疟疾易发展为凶险型,胃肠症状多”、“孕妇疟疾可引起子痫、流产、早产”,说明对婴幼儿与孕妇疟疾临床特点不熟悉,前者易发展为凶险型,胃肠症状多,后者可引起子痫、流产、早产;

②选答“恶性疟原虫可阻塞肠道微血管,出现腹痛”,恶性疟疾在微循环内形成微血管血栓,引起脏器阻塞。

要点

49、骨按形态可分为哪几类?

A、长骨

B、短骨

C、扁骨

D、不规则骨

【解析】骨按照形态可分为:

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颅骨属于扁骨。

50、喉室位于()。

A、声门下腔

B、前庭裂

C、喉前庭

D、喉中间腔

【解析】喉腔被前庭襞和声襞分隔成上、中、下三部,即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

喉中间腔位于二裂之间,它向两侧突出的隐窝,称为喉室。

51、分泌雄激素的细胞是()。

A、睾丸间质细胞

B、精子细胞

C、睾丸支持细胞

D、精原细胞

【解析】雄激素由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

52、关于慢性肺心病的病因的描述哪项正确()。

A、可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

B、最少见的是重症肺结核

C、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多见

D、80%~90%由支气管哮喘引起

【解析】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包括:

支气管肺部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等,肺气肿、COPD为最常见病因。

53、潮式呼吸可见于()。

A、尿毒症

B、以上均可

C、颅内压增高

D、呼吸中枢受损

【解析】潮式呼吸特点是呼吸逐步减弱以至停止和呼吸逐渐增强两者交替出现。

多见于中枢神经疾病、脑循环障碍(如脑溢血、颅内压增高)和中毒等患者。

54、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白蛋白

B、球蛋白

C、Cl

D、血红蛋白

【解析】渗透压主要是胶体和晶体渗透压组成,其中晶体渗透压占中渗透压的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