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4911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文字教学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练习时以身领手,达到上下相随、节节贯串。

注意手法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法。

左足向左前伸出,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轻而不浮。

右拳落于左掌心内,与震脚要协调一致,劲整、气下沉。

第三势懒扎衣

口令1(图3—23、24、25)重心右移,双手分开,左手向下划弧于左侧外,右手向上划弧至右侧。

口令2(图3—26、27)重心左移,左手由下向上,右手由上向下,双手合于胸前。

口令3(图3—28、29)身体略左转,提右脚向右侧开步,脚跟着地,两眼目视右侧。

第十一势斜行(图3—98至于100)口令、动作与第八势“斜行”相同。

第十二势搂膝(图3—107至于110)口令、动作与第九势“搂膝”相同。

第十三势上三步(图3—111至于118)口令、动作与第十势“上三步”相同。

第十四势掩手肱拳

口令1(图3—119、120)提左腿向左前方迈开一大步,脚跟着地,同时双手内旋,向上合于胸前。

口令2(图3—121、122、123)重心左移,双手向下向外分开再向上,抬与肩平。

口令3(图3—124)重心右移,同时左手略后收,右掌变拳内旋收于右肋前。

口令4(图3—125)身体迅速向左转,重心速移至左腿,同时左肘向左后用力击出,右拳内旋向右前方用力发出,面向东南。

上三步在迈第三步时,左手就开始向里与右手相合。

右拳前击与左手后击要协调一致。

发劲时要求:

“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节。

第十五势金刚捣碓

口令1(图3—126至于129)身体微向右转再微左转,同时左手由外向上向内,右拳变掌由外向下向内与左手合于胸前。

口令2(图3—130至于133)身体右转,重心右移,同时左手外旋划至左下方,右手外旋划至右上方,略高于肩。

口令3(图3—134、135、136)重心左移,同时右脚划弧向后经左脚内侧于右前方,脚尖点地,左手向上再向下划弧内收,右手由后向前与左手合于胸前(面向南)。

口令4(图3—137)左手内旋至腹前,同时右手变拳放于左掌心内。

口令5(图3—138)右脚、右拳同时提起,左掌略下沉。

口令6(图3—139)右脚落地震脚,同时右拳落于左掌心内。

与第二势金刚捣碓相同。

第十六势撇身捶

口令1(图3—140、141)身体微下蹲,同时右拳变掌,双手由下向外分。

口令2(图3—142、143)双手向上于颌前交叉,左手在前。

口令3(图3—144、145、146)身体微左转,双手左外右内旋向左侧运出,随即提右脚向右横开一大步。

口令4(图3—147、148、149)重心右移下沉,身体右转,同时左手内旋于左肩前,右手外旋于右膝前上方。

口令5(图3—150、151、152)重心左移,身体左转,同时两手随身体左转向左运出。

左手划于左膝外侧,右手划于左膝上方。

口令6(图3—153、154、155)重心右移,身体右转,同时左掌变拳外旋向下贴于左腰前,右掌变拳向右外旋运至右太阳穴上方。

(目视左下方)

在动作将要形成撇身捶时,重心仍须向右偏后移并下沉,不根过低(两腿合住劲为宜)。

形成撇身捶时,右拳、左肘尖与左足尖要成一线。

第十七势青龙出水

口令1(图3—156、157、158)重心左移,身体右转,随转体,左拳变掌外旋后内旋,向左向上向右,置于右胸前,右拳向下向里收于胸前。

口令2(图3—159、160)重心迅速移至右腿,身体微左转,左肘内旋向左侧发出,屈肘贴于左肋,右拳外旋经腹前向右侧迅速发出(左右发力要同时完成,面向南)。

此拳要求下势较低,裆口要宽而圆,并以腰脊为轴,左右旋转,缠绕屈蓄,迅速抖发。

重心来回移动,使腿步的缠丝劲表现得较为明显。

第十八势双推手

口令1(图3—161)重心右移,身体微向右转,左手经胸前向上划于右手下,右拳变掌,外旋略高于肩。

口令2(图3—162、163、164)重心微右移身体左转达180度,左脚尖外摆,双手向下向左运至左上方。

口令3(图3—165、166)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脚向右前方开步,脚跟着地。

口令4(图3—167、168、169)重心右移,双手继续经左向上运出,收于左肩前上方。

口令5(图3—170)身体右转,左脚收于右脚旁,脚尖点地,双手向右前方推出(面向东)。

左掌经胸前引右掌,身体略右转,是欲左先右的过程。

一引即可左转身。

即将形成定势时,要松髋、松肩、沉肘,使气贯指尖。

第十九势肘底看拳

口令1(图3—171、172)身体微右转再左转,左手向下划于左髋旁,右掌外旋向上划于右前方,高于肩。

口令2(图3—173)身体继续左转,左掌外旋再内旋划弧向上抬起,高于头,右掌向下划弧至右髋下。

口令3(图3—174、175)身体右转下沉,左手向前屈肘下沉于左胸前,右掌变拳向里经腹前向上与左肘相合,拳心向里(面向东)

在身体由左转变为右转的同时,两手由逆缠变顺缠,由分变合。

练习时要注意,腰要塌,气沉丹田,不仅左肘尖与右拳相合,周身上下都要相合。

第二十势倒卷肱

口令1(图3—176、177)左手外旋向左前方划出,右拳变掌由后向上划出,与肩同高。

口令2(图3—178、179)提左脚向左后方撤一大步,脚尖着地,右手收于右耳旁。

口令3(图3—180、181)重心左移,同时左手向下,后划于左髋外,右手向右前方推出,与肩同高。

口令4(图3—182、183)左手由后向上收于左肩上,掌心朝左前方,右手内旋微内收。

口令5(图3—184、185)提右脚向右后方退一大步,脚尖着地,左手收于耳旁。

口令6(图3—186、187)重心右移,同时右手向下后划于右髋外,左手向左前方推出,与肩同高。

口令7(图3—188、189)左手内旋微内收,右手由后向上收于右肩上。

以下三步同前两步动作口令。

(图3—190至205)

退步时,腿先收后伸,双掌一合一开(收足时双掌合劲,后退时双掌形成开劲),要求上下肢体协调配合,腰劲下沉,虚实分明,圆转自如;

每当向后撤步时,重心要移向前腿,转体时,将中心移于后腿,双掌由逆缠变为顺缠。

第二十一势白鹤亮翅

口令1(图3—206)重心右移,身体微右转,同时左手由下向上与右手合于右上方。

口令2(图3—207、208、209)重心左移,双手向下运至腹前。

口令3(图3—210、211)提右脚向右后开步,同时双手内旋合于左前方。

口令4(图3—212、213、214)重心右移,身体右转,左脚收于在脚旁,脚尖点地,左手向下划至左髋前,右手划弧经右胸到头右侧,略高于头。

与第七势“白鹤亮翅”相同。

第二十二势斜行(图3—215至224)口令、动作与第八势“斜行”相同。

第二十三势闪通背

口令1(图3—225、226)身体微左转,同时左勾手变掌内旋,右手向左与左手合于左胸前。

口令2(图3—227、228)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脚收于右脚旁,脚尖点地,身体右转下蹲,同时左手外旋,再内旋向右下方划弧于右膝内侧,右手经胸前向右上划弧至右上方。

口令3(图3—229、230、231)身体左转,同时左手外旋经胸前向上至肩平后继续向后下方划弧至体后。

右手内旋向左下方于左膝内侧。

口令4(图3—232、233)提左脚向左前方上一大步,脚跟着地,身体微右转,同时右手收于胸前。

口令5(图3—234)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右掌向左前方穿出,指尖朝前。

口令6(图3—235、236)重心右移,身体右转,同时左手由后向前划出至左腿外侧。

右手向上外旋划出,与头同高。

口令7(图3—237、238、239)重心移至左腿,随即提右腿转体180度,同时左手向上划弧于胸前,右手由外向下再抬起,与左手合于胸前(面向西)。

身体左右旋转,动作要快,注意扭腰、松髋,稳定重心,要特别注意重心的转换与腰脊的配合,以身领手,周身相随。

第二十四势掩手肱拳

口令1(图3—240、241)震右脚,提左脚向左前方开一大步,脚跟着地。

口令2(图3—242、243)重心移至左腿,双手从上往下向外划出,至身体两侧(面向西)。

口令3(图3—244、245)重心右移,身体右转,同时左手内旋收于左胸前,右手变掌内旋收于右肋前,拳心向上。

口令4(图3—246)重心移至左腿,身体速向左转,同时右拳外旋向前方发出,左肘向后发力收于左肋。

与第十四势“掩手肱拳”相同。

第二十五势六封四闭

口令1(图3—247)身体微左转,左掌内旋向前划弧至胸前,右拳变掌外旋与左手合于胸前。

口令2(图3—248、249)重心右移,左脚尖翘起,同时两手经胸前运至右侧方,略低于肩。

口令3(图3—250、251)重心左移,提右脚随转体向右前方上步,脚跟着地,左手外旋右手内旋,同时向左划于身体两侧,掌略高于肩。

口令4(图3—252、253)双手继续向左运至身体左侧。

口令5(图3—254、255)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脚收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双手经左肩向右斜下推出(面向南)。

与第四势“六封四闭”相同。

第二十六势单鞭(图3—256至上262)口令、动作与第五势“单鞭”相同。

第二十七势运手

口令1(图3—263)重心右移,同时左手向右上方划出与头同高,右手内旋与左手相合。

口令2(图3—264)重心微向左移,同时双手向左运至胸前。

口令3(图3—265)重心右移,双手向右运出,左手与头同高,右手略低于肩。

口令4(图3—266)重心左移,双手向左上方运出。

口令5(图3—267、268)重心移向右腿,左脚收于右脚旁,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向右运出。

口令6(图3—269)提左脚向左横开一大步,双手继续向右划弧。

口令7(图3—270、271、272)重心左移,提右脚并步,左手外旋置于前方,右手内旋右腹前。

以下三步同前。

(图3—273至上293)

要以腰为轴,以身领手,上下相随,形成合劲,同时注意屈膝松髋,保持圆裆。

第二十八势高探马

口令1(图3—294、295)重心左移,左手由下经胸前向左划出,与肩同高。

口令2(图3—296、297)提右脚向右前方上步,脚跟着地,双手向下内旋划弧合于胸前。

口令3(图3—298、299、300)重心右移,身体先左再右转,左手外旋,拉开至左上方略高于肩,右手外旋向下置于右髋外侧。

口令4(图3—301)重心左移,左手微内旋,右手经外向上划弧与肩平。

口令5(图3—302、303、304)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足收于右足旁,脚尖点地,左手内旋收于腹前(掌心向上),右手向上,由后向前,右肘于左掌上。

口令6(图3—305)左手向下收于腹前,右手向右侧推出,掌心向下(面向北)。

在右掌转臂屈肘附于右颌下时,以腰脊旋转,并于左掌配合,先卷后放,注意塌腰松髋。

形成卷劲时左足要里扣,要与腰髋协调配合,做到圆满顺随。

第二十九势右擦脚

口令1(图3—306)身体微向右转,左手向右上方划出与右手相合。

口令2(图3—307、308)身体微左转,双手向下运至左腹前。

口令3(图3—309、310、311)左脚提起,经前向右跨与右脚成交叉步,外侧着地;

左手由上向右下划弧与右手交叉于胸前(擦、蹬左脚时,双手交叉左手在外,擦、蹬右脚时,双手交叉,右手在外)。

口令4(图3—312)身体下蹲,双手向上经胸前抬至头顶上。

口令5(图3—313、314)重心移至左腿,身体上起,同时右脚向右侧上踢,双手从上向两侧打下,右掌击打右脚面,随即右脚下落。

第三十势左擦脚

口令1(图3—315)身体右转90度,右脚跟着地,脚尖外摆,双手内旋交叉于胸前。

口令2(图3—316)身体继续右转折90度下蹲,双手经胸前向上抬起于头顶上。

口令3(图3—317、318)重心移至右腿,身体上起,同时左脚向左侧上踢,双手从上向两侧打下,左掌击打左脚下面,随即左脚下落(面向南)。

左右插足,以肢发劲为主,双掌逆缠上掤时注意:

以塌腰为主,双掌上掤为辅。

做到有上有下,双掌下击,足往上踢时,以身领手,由内而发。

第三十一势左蹬一跟

口令1(图3—319、320、321)右脚内扣,身体左转180度,同时,左脚落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双手由两侧下落合于腹前。

口令2(图3—322、323、324)提左脚向左侧快速蹬出,同时双手用力向两侧推出。

左脚随即放松下落,双手内旋微收(面向北)。

当双掌相合时,肘窝要有双开之意,两膝微合,髋要松开,提足掤臂则为蓄。

气沉丹田,须周身相合,支撑腿控制重心,足指抓地,足心要空。

第三十二势上三步(图3—325至此331)口令、动作与第十势“上三步”相同(面向西)

第三十三势击地捶

口令1(图3—332)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向左腿。

双手内旋握拳。

口令2(图3—333、334、335)身体左转,右脚尖内扣,同时左拳由下向上外旋于身体左上方,略高于头,右拳由后经肩上向下栽拳,用力下击(面向西)。

侧身顺膀,虽身体前俯,但尾闾正中,松腰、落髋、气沉丹田,步法要稳固。

第三十四势踢二起

口令1(图3—336、337)重心右移,同时左拳向下外旋于左膝旁,右臂屈肘向上外旋提于胸前。

口令2(图3—338、341)重心移至左腿,身体右转180度,右脚收于左脚一侧,脚尖点地,同时左拳经身后划弧向前于左肩前上方,右拳下落至身体右侧。

口令3(图3—342、343)身体微右转,右拳变掌经身后侧向上于右肩上,左拳外旋变掌微下落于左肩前。

口令4(图3—344至347)右脚踏实,左腿向上抬起随即下落。

在未落地之前,右脚迅速蹬地,伸平脚面用力上踢,同时右掌用力向前与右脚面相击,左掌由前向后划弧至左侧,右脚下落至左脚内侧(面向东)。

此势腰部先横转,继而上下折叠,左右上下换劲,练习时要注意腰腿转换,协调一致。

第三十五势护心拳

口令1(图3—348、349、350)重心移向右腿,提左脚向左开步,身体先左转再右转;

左掌经胸前向右侧划弧,右掌外旋与左手合于右胸前。

口令2(图3—351、352、353)重心移向左腿,身体先右转再左转,右脚收回半步,脚尖点地,同时双手经胸前向左划,左掌略高于肩,右手于右胸前。

口令3(图3—354、355、356)提右脚向右前方开出,脚跟着地,身体微左转,双手向左运出至左上方。

口令4(图3—357、358)重心移至右腿,左手微内旋向上,右手经胸前向下划弧于右膝前。

口令5(图3—359、360)身体先右后左转,略下沉,同时左手变掌向下内旋至胸前,拳心向里,右手变掌向上抬起,屈肘与左拳相合于胸前(面向东北)。

在右拳上举、左拳外旋向下沉时,要以重心向右移为主,双拳的动作为辅。

双拳一上一下,自然形成护胸的动作。

重心移于右足时,双拳同时向里合。

练习时要求裆口略低,两腿虚实变换要分清,尾闾中下正。

第三十六势旋风脚

口令1(图3—361至364)身体右转,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脚收于左足旁,足尖点地,同时双拳变掌微向右划弧经腹前至胸前。

口令2(图3—365、366、367)身体左转再右转,右脚向前半步,足跟着地,脚尖外摆,双手左上右下内旋于胸前交叉。

口令3(图3—368至371)重心移至右腿,左腿由左向右上做扇形里合,同时双手向两侧分开,左掌于左脚内侧迎击,身体向右旋转180度,左脚顺势下落于右脚旁,脚尖点地,双手内旋合于腹前。

右足外摆时,身体要保持中正,将左髋松下,双手莫失掤劲,给旋转身体提供条件。

此势在身体左右旋转中完成,要快、要整。

第三十七势右蹬一跟

口令1(图3—372、373、374)提左脚向左横开步,双手经胸前向两侧分开。

口令2(图3—375、376、377)重心移至左腿,右腿上抬,同时双手下落向内交叉于胸前。

口令3(图3—378、379)右脚向右侧蹬出,双手用力向两侧推出,然后两臂随右腿顺势下落,至身体两侧(面向北)。

与第三十一势“左蹬一跟”相同。

第三十八势掩手肱拳

口令1(图3—380、381、382)身体右转90度,两掌变拳,右拳从下经胸前向上略高于肩,左拳于左髋旁,双拳左上右下同时发力。

(图3—383至389)口令、动作与第十四势“掩手肱拳”相同。

第三十九势小擒打 

 

口令1(图3—390、391)重心右移,身体右转,左手向左下方伸出,右拳变掌向右斜上方运出,与头同高。

口令2(图3—392、393、394)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腿向右前方上步,同时左手上抬收回,右手向下再向上与左手交叉于胸前,左手在右小臂中部。

口令3(图3—395、396、397)重心移至右腿,身体右转90度;

提左脚横开一大步,脚跟着地,双手同时向两侧分开,左手于左膝上方,右手与头同高。

口令4(图3—398、399)重心移至左腿,左手向左侧划出,与肩同高,右手向下、向左划弧至腹前。

口令5(图3—400、401)重心右移,双手由左向右运出,略高于肩。

口令6(图3—402、403、404)身体微向右转再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同时,左手横臂,右手立掌,向左前方推出(面向东)。

向前上步时,档要开,虚实分明,屈膝松髋,重心下沉为主,身法调整合适,开步自然轻灵。

两腿虚实变化必须以身领手,上下相随。

第四十势抱头推山 

口令1(图3—405)双手相合微收交叉胸前。

口令2(图3—406)重心右移,身体微右转。

口令3(图3—407、408)重心移至左腿,身体右转,提右脚收于左脚旁,脚尖点地,随后双手经胸前分于身体两侧,略低于肩。

口令4(图3—409、410、411)身体左转,提右脚向右前方开一大步,同时双手经两侧置于两耳旁。

口令5(图3—412)重心移至右腿,身体右转90度,双手向前推出(面向西南)。

此势大开大合,要注意上下配合,在双掌平分时两膝相合,双掌经两耳旁,同时上一大步推出,劲足而长,势如推山。

第四十一势六封四闭 

口令1(图3—413、414)重心左移,身体左移,同时双手向下,划弧于腹前。

口令2(图3—415、416)重心移至右腿,双手经左向上运至左肩上。

口令3(图3—417)提左脚至右脚内侧,与肩同宽,双手向右侧方推出。

第四十二势单鞭 

(图3—418至422)口令、动作与第五势“单鞭”相同。

第四十三势前招 

口令1(图3—423)重心右移,左手向右方划出与头同高,与右勾手相合。

口令2(图3—424、425)重心左移,同时双手向左运至体前。

口令3(图3—426、427、428)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脚收于右脚内侧,脚下尖点地,同时左手由左上方经体前划至腹前,右手划弧于右侧前,略高于肩。

口令4(图3—429)提左脚向左前方开步,脚跟着地。

口令5(图3—430、431、432)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脚向前上步,脚尖点地;

同时双手由右向左前运出,左手至左肩前,右手至右腹前。

第四十四势后招 

口令1(图3—433、434、435)身体右转,左手由左上向下划弧至腹前,右手由下经左向右前方划至右肩前。

练习时要以旋腰转脊为主,身体向左转(前招),向右转(后招),裆要开,两膝需合。

在前招变后招时,用劲方向改变,双掌是顺缠变逆缠,逆缠变顺缠,而两足不动,此时下肢的顺逆变化较明显。

第四十五势野马分鬃 

口令1(图3—436、437、438)提右脚向右开一大步,脚跟着地,两手向右运出,左手运至头部左上方,右手运至右膝上方。

口令2(图3—439、440、441)重心右移,左手由上向下划弧运至左膝上,右手由下向上经腹前划弧运至头部右上方。

口令3(图3—442、443、444)重心移至左腿,身体右转180度,提左脚上一大步,脚跟着地,同时双手由左经上运至左侧方。

口令4(图3—445)重心移至左腿,双手向左侧方运至身体左侧。

左右手轮流向左右两侧自上而下屈肘旋臂外拨,顶劲领住,裆劲要虚、圆。

两足随两手交错向前上步,要注意上下相随和身手的配合。

第四十六势六封四闭 

口令1(图3—446、447)重心右移,双手经体前向右运至右腹前。

口令2(图3—448、449)身体向右转再左转,同时双手由下向上运至面部前方。

口令3(图3—450、451)重心左移,身体左转180度,同时提右脚横开一大步。

口令4(图3—452、453)重心移至右腿,双手向右侧方运出。

口令5(图3—454)重心移至左腿,双手向下运至腹前。

口令6(图3—455、456)双手向左上方划弧,略高于肩。

口令7(图3—457)重心右移,双手收于左耳旁。

口令8(图3—458)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回,脚尖点地,两脚与肩同宽,同时双手向右前方推出与肩同宽。

第四十七势单鞭 

(图3—459至463)口令、动作与第五势“单鞭”相同。

第四十八势玉女穿梭 

口令1(图3—464)重心微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