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5147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3.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4.6质量验收 11

5地面保温施工 14

5.1系统构造 14

5.2技术要求 14

5.3施工流程 15

5.4施工要点 16

5.5质量验收 16

6外墙外保温施工 19

6.1一般要求 19

6.2系统构造 19

6.3技术要求 20

6.4施工准备及作业条件 20

6.5施工流程 21

6.6施工要点 22

6.7质量验收 26

7屋面保温施工 31

7.1系统构造 31

7.2技术要求 31

7.3作业条件 32

7.4施工流程 32

7.5施工要点 32

7.6质量验收 33

8新风系统安装 36

8.1设备构造 36

8.2技术要求 36

8.3作业条件 36

8.4施工流程 37

8.5施工要点 37

8.6质量验收 38

9气密性措施施工 41

9.1一般要求 41

9.2技术要求 41

9.3施工要点 42

9.4质量验收 43

10工程现场检验 45

11节能工程验收 47

附录A建筑气密性检测试验方法 48

附录B主要节点做法 51

引用标准 57

60

1总则

1.0.1为规范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要求和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北京住总集团及其下属公司施工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和验收。

1.0.3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以下简称被动式建筑)

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并能满足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的建筑。

2.0.2地面保温

位于被动式建筑基础或地下室顶板等底部边界处的保温构造。

2.0.3建筑气密性

建筑物在封闭状态下阻止空气渗漏的能力。

2.0.4气密层

位于外围护结构内侧,由防水隔气材料、抹灰层、气密性部件等形成的防止空气渗漏的连续构造层。

2.0.5防水隔气材料

用于室内,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空气渗漏的材料。

2.0.6防水透汽材料

用于室外,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缝隙进行密封的防水材料。

2.0.7保温隔热垫块

用于围护结构外侧、固定出挑金属构件的、具有一定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和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如高密度模塑聚苯板、挤塑聚苯板、硬泡聚氨酯板,橡塑材料或木材。

2.0.8断热桥锚栓

通过特殊的构造设计,能有效减小或阻断锚钉热桥效应的锚栓。

3基本规定

3.0.1被动式建筑节能工程专项施工应包括:

外门窗安装、地面保温施工、外墙外保温施工、屋面保温施工、新风系统安装和气密性措施施工。

3.0.2被动式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层应连续完整。

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及采用的保温材料种类、厚度和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3.0.3被动式建筑的气密层应位于围护结构内侧,并应连续完整。

围护结构不同材料交界处、穿墙和出屋面管线、套管等空气渗漏部位应采用气密性处理措施。

3.0.4被动式建筑围护结构上的悬挑构件、穿透围护结构的管道等热桥部位应采用阻断热桥的处理措施。

3.0.5当同一栋建筑分为被动式建筑和普通节能建筑两部分时,分界处应做保温隔热和气密性处理。

3.0.6施工前应进行以下技术准备:

1施工单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外门窗安装、地面保温施工、外墙外保温施工、屋面保温施工、新风系统安装、气密性措施施工等技术内容,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施工人员应进行被动式建筑专项施工培训,了解材料和设备性能,掌握施工要领和具体施工工艺,经培训合格后方准上岗。

3施工前应与设计单位书面确认热桥位置及断热桥措施施工详图和施工工艺,室内气密层位置及处理措施施工详图和施工工艺。

应严格按照施工详图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3.0.7被动式建筑节能工程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的规定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验收,新增“气密性措施”分项工程。

4外门窗安装

4.1一般要求

4.1.1外门窗应采用整体外挂式安装,门窗框内表面与基层墙体外表面齐平,门窗位于外墙外保温层内。

外门窗与基层墙体的联结件应采用阻断热桥的处理措施。

4.1.2外门窗外表面与基层墙体的联结处应粘贴防水透汽材料,门窗内表面与基层墙体的联结处应粘贴防水隔气材料。

4.2技术要求

外门窗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满足表4.2的要求。

外门窗安装使用的螺栓应符合《紧固件机械性能》GB/T3098的相关要求。

表4.2外门窗性能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传热系数W/(m2·

K)

≤1.0

GB/T8484

气密性

不低于8级

GB/T7106

水密性

不低于6级

抗风压性

不低于9级

外窗自身太阳能得热系数SHGCW

≥0.45

JGJ/T151

外窗综合太阳能得热系数SHGC[1]

满足工程所在地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JGJ237

[1]指将外遮阳因素考虑在内的太阳能得热系数。

除设计另有要求外,该技术要求仅适用于外窗。

4.3施工准备及施工条件

4.3.1外门窗安装前结构工程应已验收合格,门窗洞口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洞口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建筑门窗洞口尺寸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mm

洞口宽度、高度尺寸

±

10

洞口对角线尺寸

≤10

洞口的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洞口的平面位置、标高尺寸

4.3.2防水透汽材料和防水隔气材料宜在0℃以上施工。

4.4施工流程

外门窗应按图4.4-1所示的流程施工,括号内为选择性工序。

外窗安装示意图见图4.4-2。

图4.4-1外门窗施工工艺流程

图4.4-2外窗安装示意图

4.5施工要点

4.5.1实测门窗洞口的偏差值,确定门窗安装的平面位置及高度,将门窗安装中心线和高度控制线测设在洞口上。

4.5.2洞口边缘与外门窗框边缘之间的距离偏差应不大于10mm。

对超差洞口进行处理。

4.5.3外门窗框粘贴防水隔气材料应按以下操作工艺进行:

1当防水隔气材料为“一”字形时(见附录B图B.0.1),应在外窗安装前将防水隔气材料粘贴于外门窗框侧边一周。

粘贴前应清洁粘贴表面并确定粘贴位置。

粘贴表面应无灰尘、油污,并保持干燥。

粘贴位置应靠近室内部分,粘贴宽度应不小于30mm,并预留部分防水隔气材料与门窗洞口侧墙体粘贴,且宽度应不小于60mm。

窗框四角处防水隔气材料应搭接,搭接长度应不小于20mm。

2粘贴时应从防水隔气材料起始端边撕去保护膜边按压防水隔气材料。

保护膜的一次性撕开的长度不宜超过50mm。

3每粘完一侧的防水隔气材料,用工具自防水隔气材料起始端压至末端,所用工具不得有尖角,防止破坏防水隔气材料。

防水隔气材料与外门窗框的粘贴应平整密实、宽度均匀、不留孔隙。

4.5.4外门窗安装、调整和固定应按以下操作工艺进行:

1确定联结件的安装位置,将联结件固定在门窗框侧面,并可微调位置。

联结件位置及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

位于角部的联结件与角部的距离应不大于150mm,相邻联结件的距离应不大于500mm,且每侧的联结件应不少于2个。

固定联结件时不得破坏预粘的防水隔气材料。

2在窗洞口底部相应的位置安装外门窗的临时支撑件。

将外门窗紧贴墙体放于临时支撑件上,调整外门窗垂直和水平度。

3将外门窗侧面的联结件固定于基层墙体上,联结件与基层墙体之间设置保温隔热垫块,保温隔热垫块的厚度应不小于5mm。

联结件在基层墙体内应固定牢固,联结件的固定点应位于实体墙上,距离洞口侧边边缘应不小于40mm,固定用螺栓在基层墙体内的有效固定深度应不小于50mm。

4将联结件与门窗框固定牢固。

4.5.5粘贴防水透汽材料应按以下操作工艺进行:

1外门窗与基层墙体之间的缝隙应用防水透汽材料密封,防水透汽材料应完全覆盖外门窗联结件。

粘贴前应将粘贴位置清洁干净并保持干燥。

2防水透汽材料应先粘贴于外门窗框侧边,再粘贴于基层墙体,防水透汽材料与外门窗框及基层墙体的粘贴应平整密实、宽度均匀、断开位置应搭接。

4.5.6当设计有窗台板时,将窗台板固定于窗框底部或窗框外侧。

4.5.7洞口内粘贴防水隔气材料应按以下操作工艺进行:

1粘贴前应清洁洞口表面,去除灰尘、油污,保持干燥、平整、洁净。

2当设计要求防水隔气材料为“一”字形时(见附录B图B.0.1),将预粘在外窗框侧面的防水隔气材料粘贴于门窗洞口内。

防水隔气材料与门窗洞口的粘接宽度应不小于60mm。

3当设计要求防水隔气材料为“L”形时(见附录B图B.0.2),应将防水隔气材料粘贴于外门窗框后,再与门窗洞口粘贴。

防水隔气材料与窗框的粘结宽度应不小于15mm,与窗洞口的粘结宽度应不小于60mm。

窗框四角处的防水隔气材料应搭接,搭接长度应不小于20mm。

4每粘完一侧的防水隔气材料,应用工具自防水隔气材料起始端压至末端,所用工具不得有尖角,防止破坏防水隔气材料。

4.5.8外门窗安装工程验收合格后,外门窗的室内和室外侧均应进行成品保护,防止后续施工破坏型材、玻璃和密封措施。

4.5.9当设计有外遮阳时,应在外窗安装已完成、外保温尚未施工时确定外遮阳的固定位置,并安装联结件。

外遮阳应与主体建筑结构可靠连接,联结件与基层墙体之间应设置保温隔热垫块。

活动外遮阳安装示意图见附录B图B.0.3。

4.6质量验收

I一般规定

4.6.1工程施工时,应对下列部位或内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1外门窗与墙体的联结件;

2门窗框与墙体接缝处在室外粘贴的防水透汽材料;

3门窗框与墙体接缝处在室内粘贴的防水隔气材料;

4外遮阳设施联结件。

4.6.2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同一厂家的同一品种、类型、规格的门窗每200樘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200樘也为一个检验批。

2同一厂家的同一品种、类型和规格的特种门每50樘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樘也为一个检验批。

3同一厂家的同一品种、类型、规格的外遮阳设施200副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200副也为一个检验批。

II主控项目

4.6.3外门窗应整窗进场。

外门窗、外遮阳设施进场时,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其品种、规格、性能、尺寸及尺寸偏差应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检查;

核查质量证明文件。

检查数量:

每个检验批随机抽取3个试样进行检查;

质量证明文件应按其出厂检验批进行核查。

4.6.4外门窗、外遮阳设施进场时,应对表4.6.4所列项目进行施工现场见证取样复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表4.6.4现场见证取样复验项目

序号

材料名称

复验项目

1

外门窗

气密性、传热系数、中空玻璃的密封性能

外遮阳设施

遮阳系数、抗风荷载

现场随机见证取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

外门窗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类型的产品各抽查不少于3樘(件)。

外遮阳设施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类型的产品抽查不少于一副。

4.6.5外门窗所用防水透汽材料、防水隔气材料进场时,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其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质量证明文件应按其厂家和品种进行核查。

4.6.6外门窗安装的位置或尺寸偏差应符合设计和本规程的要求。

观察检查。

全数检查。

4.6.7外门窗安装联结件的位置、阻断热桥措施、气密性措施应符合设计和本规程的要求。

4.6.8外门窗框与洞口之间,室外侧的防水透汽材料和室内侧的防水隔气材料应封闭严密,粘贴密实。

4.6.9防水隔气材料、防水透汽材料与墙体和窗框的粘结宽度应符合本规程要求,防水隔气材料、防水透汽材料在窗框四角处的搭接宽度应符合本规程要求。

4.6.10外遮阳设施的安装应牢固、位置正确,联结件与基层墙体间的断热桥措施应符合设计和本规程的要求。

观察、尺量、手扳检查;

III一般项目

4.6.11门窗安装完成后,应检查门窗扇密封条的镶嵌是否牢固,不得有脱槽现象。

关闭门窗时密封条应接触严密。

4.6.12门窗镀(贴)膜玻璃的安装方向应正确。

4.6.13外窗、外遮阳设施调节应灵活、调节到位。

现场调节试验检查。

5地面保温施工

5.1系统构造

5.1.1当保温层位于非采暖地下室顶板上表面时,保温做法见图5.1.1。

图5.1.1保温层位于非采暖地下室顶板上表面时做法示意图

5.1.2当保温层位于非采暖地下室顶板底面时,保温做法见图5.1.2。

采暖层

不采暖层(地下)

保温层

钢筋混凝土楼板

地下室外墙

图5.1.2保温层位于非采暖地下室顶板下表面时做法示意图

5.2技术要求

地面保温用保温材料的性能应符合表5.2的要求。

当保温层位于地下室顶板底面时,保温材料应满足防火相关要求。

表5.2地面用保温材料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1]

挤塑聚苯板

模塑聚苯板

硬泡聚氨酯板

泡沫玻璃

岩棉板[2]

玻璃棉板[2]

导热系数,W/(m·

≤0.030

≤0.033

≤0.039

≤0.024

≤0.058

≤0.040

≤0.035

GB/T10294或GB/T10295

表观密度,kg/m3

22~35

18~22

≥32

≤160

≥100

≥40

GB/T6343

压缩强度,kPa

≥150

≥120

-

抗压强度,MPa

≥0.4

尺寸稳定性,

%(70℃,2d)

≤0.3

GB/T8811

体积吸水率,

%

≤1.5

≤3

GB/T8810

短期吸水量,kg/m2

≤0.30

≤0.50

≤0.5

GB/T25975

燃烧性能

不低于B1

A

GB8624

[1]当保温层位于地下室顶板上表面和基础底面时,压缩强度或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仅可用于非采暖地下室顶板底面。

5.3施工流程

地面保温应按图5.3所示的流程施工。

图5.3地面保温施工工艺流程

5.4施工要点

5.4.1地面保温施工应在主体结构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

基层地面应平整坚实。

弹出标高线。

5.4.2穿地面管道的断热桥措施和气密性措施应按以下操作工艺进行:

1穿越地面、与被动式建筑边界外的建筑材料或空气直接接触的管道用发泡聚氨酯固定,发泡聚氨酯应填充密实,发泡聚氨酯的厚度沿管道直径方向单侧应不小于50mm。

见附录B图B.0.4。

2发泡聚氨酯干燥后,粘贴防水隔气材料进行气密性密封处理。

粘贴工艺见本规程9.3.3。

5.4.3铺贴或固定保温板应按以下操作工艺进行:

1保温板应错缝铺设。

分层铺设时,上下接缝应相互错开。

保温板应拼严,缝宽超过2mm时应用相应厚度的保温板片或发泡聚氨酯填塞。

2当保温层位于非采暖地下室顶板下表面时,宜采用粘锚结合的固定方式,锚栓数量每平米应不少于4个,且每块保温板上应不少于1个。

5.4.4地面保温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的施工。

5.5质量验收

5.5.1地面保温工程施工中应对下列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1基层及其表面处理;

2保温材料种类和厚度;

3保温材料粘结或铺设;

4地面热桥部位处理。

5.5.2采用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做法的地面,每1000m2面积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m2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5.5.3工程所用材料进场时,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其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3个试样进行检查;

质量证明文件应按照其出厂检验批进行核查。

5.5.4地面保温工程所用保温材料进场时,应对其导热系数、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岩棉、玻璃棉除外)、吸水率、燃烧性能(不燃材料除外)进行施工现场见证取样复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随机见证取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

同厂家、同品种产品,地面面积在1000m2以内时应复验1次;

当面积每增加1000m2应增加1次;

增加的面积不足规定数量时也应增加1次。

同工程项目、同施工单位且同时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群体建筑),可合并计算地面抽检面积。

5.5.5当地下室顶板下表面需进行保温处理时,其保温材料应固定牢靠,当采用粘结方式固定时,拉伸粘结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采用机械锚固固定时,抗拉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前进行样板件现场拉伸粘结强度检验或锚栓抗拉承载力检验,施工过程中检查保温材料粘结面积率或连接情况。

每个检验批应抽查3处。

5.5.6地面保温工程所用保温材料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用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

5.5.7穿越地面与被动式建筑边界外建筑材料或空气直接接触的管道应封闭严密。

5.5.8铺贴或固定保温板时,应进行错缝处理,保温板拼缝处应用保温材料进行填充。

每个检验批抽查3处,每处不得少于10m2。

5.5.9施工前,基层处理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

对照设计和施工方案观察检查。

5.5.10保温层的表面防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外墙外保温施工

6.1一般要求

6.1.1外墙外保温施工应在外门窗安装完成、基层墙体上的预埋件安装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

6.1.2采用岩棉条薄抹灰外保温系统时,岩棉条的宽度宜不小于200mm。

6.1.3外墙外保温系统应采用断热桥锚栓。

当基层墙体为钢筋混凝土时,锚栓的锚固深度应不小于50mm。

当基层墙体为加气混凝土块等砌体结构时,锚栓的锚固深度应不小于65mm。

6.1.4围护结构上悬挑构件的预埋件与基层墙体之间的保温隔热垫块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50mm。

穿透围护结构的管道的预留洞口或套管直径应满足设计要求,且至少大于管道直径100mm。

6.2系统构造

6.2.1设置防火隔离带的有机保温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见表6.2.1。

表6.2.1有机保温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

基本构造

构造示意图

抹面层

保温板

防火隔离带

混凝

土墙

各种

砌块

模塑板、硬泡聚氨酯板、防火隔离带

6.2.2岩棉条薄抹灰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见表6.2.2。

表6.2.2岩棉条薄抹灰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

辅助

联结

件④

增强

材料

砌体

涂料

饰面

砂浆

6.3技术要求

6.3.1当保温材料为模塑聚苯板、挤塑聚苯板、硬泡聚氨酯板时,系统、保温材料及配套材料的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T29906或北京市地方标准《保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DB11/T584的规定。

6.3.2当保温材料为岩棉条时,系统、保温材料及配套材料的性能应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