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5231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本会计学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docx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

材料单价

  以上方法可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

公式如下:

 〔牧戏延梅峙渎?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

材料单价÷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

  例: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

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

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5.5公斤。

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

  答案:

  方法一:

  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560(公斤)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440(公斤)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00÷

(560+440)=1.2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560×

1.2=672(公斤)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440×

1.2=528(公斤)

  合计1200(公斤)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72×

4=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28×

4=2112(元)

  合计4800(元)

  方法二:

5.5=440(公斤)

  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

4)÷

(560+440)=4.8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60×

4.8=268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40×

4.8=2112(元)

 五、材料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及其帐务处理

  

(1)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2)帐务处理: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用于辅助生产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的费用(或成本)项目;

基本生产车间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

厂部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管理费用”帐户;

产品销售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销售费用”帐户。

 

实验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辅助生产的概念及类型

工业企业的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

对于不同类型的辅助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费用在归集程序和分配方法上,以及辅助生产成本计算的方法上都不尽相同,因此,区分不同类型的辅助生产车间是正确组织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前提。

辅助生产车间按其提供劳务、作业和生产产品的种类多少,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只提供一种劳务或只进行同一性质作业的辅助生产车间,如供电车间、供水车间、机修车间和运输车队等。

这类辅助生产车间称为单品种辅助生产车间。

2.生产多种产品的辅助生产车间,如机械制造厂设立的工夹模具车间,生产基本生产所需用的各种工具、刃具、模具和夹具等。

这类辅助生产车间称为多品种辅助生产车间。

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包括分配)是通过“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的。

辅助生产发生的各项费用,经过前已述及的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以及摊提费用的分配,已经全部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的借方及所属明细账的有关项目。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总分类核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

辅助生产成本

贷:

原材料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累计折旧

低值易耗品

待摊费用

预提费用

银行存款等

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因为企业进行的辅助生产是为基本生产和其他部门服务的,根据受益原则,其发生的费用应由各受益部门承担,也即应将辅助生产发生的费用向各个受益部门进行分配。

分配时有两种情况:

第一,生产多种产品的辅助生产车间,各种工具、模具等辅助生产明细账归集的费用,随着完工工具、模具的入库,其成本应转入低值易耗品等账户,在领用时,再按其用途将费用一次或分次计入企业的产品成本。

第二,只提供一种劳务或只进行同一性质作业的辅助生产车间,水、电、运输、机修等辅助生产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应按照受益的产品和部门进行分配。

具体的分配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接分配法

(1)概念:

直接分配法是将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费用总额,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或产品),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各受益产品、车间、部门。

(2)特点:

其特点是只对外(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各单位)进行分配,而不考虑相互之间提供的劳务。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辅助生产部门外部受益对象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该收益对象接受的劳务量×

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率

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2、交互分配法

(1)概念:

交互分配法是辅助生产车间先进行一次相互分配,然后再将辅助生产费用对辅助生产车间外部各受益对象进行分配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两个步骤进行:

首先对内进行交互分配,也就是在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之间,按相互提供的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的费用分配率,进行交互分配;

然后对外进行分配,也就是在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外的各受益产品、车间、部门之间,按其接受的劳务数量和对外分配率进行分配。

交互分配法的特点是:

要进行两次分配,计算两个费用分配率首先对内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再对外进行分配。

第一步:

对内交互分配

需要指出:

进行交互分配时,接受劳务将转入费用,提供劳务则转出费用。

第二步:

对外分配

1、对内交互分配: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供电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供水

2、对外分配:

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3、代数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是按照数学中解联立方程的方法,计算辅助生产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2)特点:

采用这种分配方法是计算程序是:

首先,将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设为未知数,并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劳务数量,求解联立方程,计算出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

然后,再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营业费用

4、计划成本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按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耗用的劳务数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也是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首先,根据各产品、车间、部门实际耗用的劳务数量和事先确定的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然后,计算辅助生产车间实际成本和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出去的计划成本的差异,进行调整分配。

按计划成本分配

成本差异的计算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算出后,应将差异调整分配。

调整分配在会计上有两种处理方法:

①将差异按辅助生产外部各受益对象的受益比例分配;

②将差异全部分配计入管理费用。

1.按计划成本分配分录。

——机修

基本生产成本264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16640

辅助生产——供电

2.调整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分录。

管理费用

——机修

上列分录的差异,若超支用蓝字补加,若节约用红字冲减。

通过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都已分别归集在“基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总账科目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

其中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借方的费用,已在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本月发生额中按有关的成本项目反映

实验三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制造费用的概念

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二、内容

1、制造费用大部分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比如机物料消耗,辅助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车间房屋及建筑物的折旧费、修理费、保险费、租赁费。

车间生产用的照明费、取暖费、劳动保护费,以及季节性停工和生产用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等。

制造费用中还有一部分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直接生产费用,但管理上不要求或者核算上不便于单独核算,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比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保险费,生产工具摊销,设计制图费和试验检验费等。

2、制造费用还包括车间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这些费用的性质本属于管理费用,但由于它们是生产车间的管理费用,与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很难严格划分,为简化核算工作,也将它们作为制造费用核算。

比如,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车间管理用房屋和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保险费、车间管理用具摊销,车间管理用的照明费、水费、取暖费、差旅费、办公费、电话费等。

如果企业的组织机构分为车间、分厂和总厂等若干层次,企业的分厂与企业的生产车间相似,也是企业的生产单位,因而其发生的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也作为制造费用核算。

3、制造费用的内容比较复杂,为了减少费用项目,简化制造费用的核算工作,通常将上述费用相同性质的费用合并设立相应的费用项目。

比如将生产工具和管理用具的摊销合并设立“低值易耗品摊销”项目,将辅助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合并设立“工资及福利费”项目,将车间用于生产的房屋租赁费与用于车间管理的房屋租赁费合并设立“租赁费”项目等等。

一般,制造费用的项目包括:

机物消耗、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保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取暖费、劳动保护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差旅费、办公费和在产品盘亏、毁损和报废,以及季节性及修理期间停工损失等。

制造费用项目,可以根据工业企业自己的生产特点和管理上的要求进行调整,既可以合并或进一步细分,也可以另行设立制造费用项目。

但是,制造费用项目一经确定,不应任意变更。

三、归集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

该科目应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立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分别反映各车间、部门各项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便于进行成本管理。

制造费用明细账见课本59页表6-2。

制造费用的归集,是在制造费用发生时,根据有关的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各种费用分配表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并按费用的项目,分别记入“工资”、“折旧费”、“修理费”等项目中,通过登记,把所发生的费用都归集起来,从“制造费用”的对应科目来看,应贷记“原材料”、“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累计折旧”、“预提费用”、“银行存款”等科目。

月末,“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为本月归集的制造费用数额,应按一定的方法将其分配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

四、制造费用分配的核算

在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部门中,发生的制造费用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

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部门中,发生的制造费用则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生产成本中。

分配制造费用,需要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常用的标准有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和年度计划分配率等。

由此产生了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宜任意变更。

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这种方法简称生产工时比例法,是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的比例分配费用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这种方法简称生产工资比例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是:

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乙产品

制造费用

3、机器工时比例法

这是按照各种产品生产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耗用的机器工时×

制造费用分配率

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这是按照年度开始前确定的全年度适用的计划分配率分配费用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不管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是多少,每月各种产品中的制造费用都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

如果年度内发现全年的制造费用实际数和产品的实际产量与计划分配率计算的分配数之间发生差额时,一般就在年末调整计入12月份的产品成本中,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如果实际发生额大于计划分配额,用蓝字补加,否则用红字冲减。

在分配中如果发现年内分配的计划数与实际数差额较大时,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以便达到分配额相对准确。

计算公式如下:

通过上述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除了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的企业以外,“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和所属明细账都应没有月末余额。

经过基本生产制造费用分配以后,在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企业中,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都已归集在“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的借方,并已在所属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本月发生额中按照成本项目分别反映。

即在不单独核算上述两种损失的企业中,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横向的分配和归集阶段告以结束。

实验四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及废品损失的涵义

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复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

包括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和入库后发现(由于生产加工过程造成)的废品。

废品按其修复的技术可能性和修复费用的经济合理性,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两种。

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入库后发现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净损失。

(二)废品损失核算的凭证和账户

为了便于分清责任,实行有效的控制,组织废品核算应遵循一定的凭证手续。

这些凭证主要包括废品通知单、废品交库单、返修用料领料单等。

同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及时发现废品,避免更大损失的发生,企业各生产部门均应配备专职的质量检验员。

在产品质量检验中,一旦发现废品,不论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发现,还是在半成品、产成品入库后发现,产品质量检验人员都应填制“废品通知单”。

“废品通知单”通常一式三联:

一联由生产单位存查,一联交质量检验部门、一联交财会部门核算废品损失。

对于送交仓库的不可修复废品,应另填“废品交库单”。

单上应注明废品的残料价值,作为残料入库的依据。

对于可修复废品,在返修中所领用的各种材料及所耗的工时,应另填“领料单”、“工作通知单”等。

单上注明“返修废品用”,作为核算修复费用的依据。

“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反映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已耗成本。

对于不可修复废品的已耗成本应根据废品成本计算单登记。

该账户贷方反映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回收的残值和应向责任人索赔的数额,废品净损失应从贷方转至“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

“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无余额。

“废品损失”账户应当分车间按产品的品种设置明细账,组织废品损失的明细核算。

“废品损失”明细账应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以反映废品损失的构成。

(三)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在修复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修复费用(一般包括修复期间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应分摊的制造费用),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净损失。

1、发生修复费用,编制会计分录:

废品损失

原材料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制造费用

2、结转残料残值及责任人赔偿,编制会计分录:

其他应收款

3、计算并分配废品净损失:

废品净损失=修复费用―残料残值―责任人赔偿

编制分配废品净损失会计分录:

贷:

(四)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净损失。

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与同种合格产品成本是同时发生的,并已归集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账中。

为了归集和分配不可修复废品损失,必须首先计算废品的成本将其从该种产品总成本中分离出来。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1.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按所耗实际费用计算废品成本,就是在废品报废时根据废品与合格品发生的实际费用,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合格品与废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废品的实际成本,从“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废品损失”账户的借方。

(1)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2)结转残料残值,编制会计分录:

(3)分配废品净损失,编制会计分录: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实际费用计算和分配废品损失,符合实际。

但核算的工作量较大,且须等“基本生产成本”实际生产费用汇总以后才能计算、结转废品实际成本。

2.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废品成本,就是按不可修复废品的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废品的定额成本,再将废品的定额成本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计算出废品损失,而不考虑废品实际发生的费用。

根据上列资料,计算并编制废品损失计算表,见课本67页表7-2

(1)根据废品损失计算表,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费用计算,因费用定额已事先确定,所以计算工作比较简便、及时,有利于考核和分析废品损失和产品成本。

但必须具备比较准确的定额成本资料,否则会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需要指出:

通过上述介绍,废品损失已归集至“基本生产成本”及其明细账中的“废品损失”成本项目。

这些废品损失通常只计入本月完工产品成本,而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一般不负担。

这样可集中将本月的废品损失反映于本月完工产品,引起管理者重视。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

停工损失,是指企业生产单位(分厂、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内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内发生的燃料及动力费、损失的材料费用、应支付的生产工人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和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等。

应由过失人、过失单位或保险公司负担的赔款,要从停工损失中扣除。

为了简化核算,生产单位不满一个工作日的停工,可以不计算停工损失。

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在停工期内发生的费用,应采用待摊、预提的方法由开工期内的生产成本负担,不作为停工损失。

企业发生停工的时间有长有短,停工的原因多种多样。

因此,对发生的停工损失,应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的分配处理。

①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停工损失,转作营业外支出。

②如原材料供应不足、机器设备发生故障,以及计划减产等原因发生的停工损失,在规定的期限内(全厂连续停产十天以内、生产车间连续停产一个月以内)计入产品成本;

超过上述期限的转作营业外支出。

停工时车间应填列停工报告单见表3-25,,经有关部门审核后的停工报告单,作为停工损失核算的依据。

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应增设“停工损失”账户和“停工损失”成本项目。

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停工损失”账户进行的,该账户应按车间进行明细核算。

根据停工报告单和相应费用分配表等有关凭证,将停工期内发生的、应列入停工损失的费用记入“停工损失”账户的借方归集,借记“停工损失”账户,贷记“原材料”、“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和“制造费用”等账户。

该账户登记应由过失人、过失单位或保险公司负担的赔款,借记“其他应收款”账户,贷记“停工损失”账户;

月末,将发生的停工费用扣除各种赔款后的停工净损失,按停工的原因分配计入营业外支出或产品成本,借记“营业外支出”、“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贷记“停工损失”账户。

“停工损失”账户月末无余额。

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不设“停工损失”账户和“停工损失”成本项目。

停工期内发生的属于停工损失的各项费用,分别记入“制造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等账户。

本章小节:

至此,在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企业,也已将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全部归集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并在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等成本项目分别反映。

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横向的分配和归集,即前述的第四个费用界限的划分已经完毕。

实验五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归集

一、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关系

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四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在公式前两项已知的情况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通常有两类:

一类是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另一类是将月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月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之间按着一定的分配比例进行分配,同时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二、在产品的数量核算

在产品数量的核算,其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要做好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日常核算工作;

另一方面要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