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5376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离型纸的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

具有一定的透明度,挺度又好,模切性能又好。

全部依靠进口原纸,但是由于进口原纸的起定量是20吨每集装箱,而且必须提前3个月预定,订货需付全款。

国内有很多离型涂布供应商就觉得没有什么大意义。

 

3.CCK离型纸

CCK原纸是表面涂布了一层特殊的陶土后涂布离型剂,生产而得的离型纸。

因为其耐高温性能特别好,被广泛使用在碳纤维行业。

CCK原纸表面的陶土及易破坏有机硅,所以国内生产的CCK离型纸真正能够过关的还在少数。

4.其他离型纸

另外还有一些离型纸被很多行业广泛使用,也有不使用离型剂的。

比如,标签印刷厂往往会在需要有离型的地方上一层光油,也会具有一定的离型能力,当然要胶水的性能很弱。

否则,这点离型能力也是徒劳的。

另有一些使用一些特殊的胶水等配方生产的离型纸占总体市场份额很少。

目前电子行业使用的正品纸(经正规工厂生产的,有稳定质量及供应保证的离型纸)较少,主要以乱码纸(国外使用过一次,或是存在质量缺陷的离型纸)为主。

涂胶厂则基本上使用正品纸。

离型剂 

离型剂主要以有机硅离型剂为主,副以有机氟离型剂及其他一些非硅离型剂。

有机硅离型纸主要可接触的胶水为热溶胶、油性丙烯酸压敏胶(俗称:

油胶)、乳液型丙烯酸压敏胶(俗称:

水胶)。

氟素离型纸主要接触有机硅压敏胶(俗称:

硅胶)。

有机硅离型剂,可以分为溶剂型与无溶剂型两种或者按固化方式分为热固化硅油与UV固化硅油以及电子束固化硅油。

溶剂型硅油的使用率占整体离型纸市场的60%以上,但由于近期石油价格的疯涨致使溶剂成本的上升,不少企业开始转向无溶剂硅油。

溶剂型硅油的涂布成本是最低的,举例来说,油胶K-50,干胶60克,需涂布溶剂型干硅涂布量0.80克每平方米,若是使用无溶剂型干硅涂布量必须是1.30克每平方米。

不少离型涂布供应商因为设备局限以及为了降低涂布成本,纷纷往无溶剂硅油内添加溶剂以降低有机硅的含量,来降低涂布量,风险是相当大的。

而且无溶剂硅油并不适合油胶。

因为硅油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挥发出溶剂及固化,所以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热固化硅油。

当然国内也有不少业者已经使用了UV固化,主要被使用在薄膜涂布上。

因为薄膜不能耐受固化温度,一般都选用UV固化这一相对成本贵很多的固化方式,无论是设备投入上,还是加工成本上。

UV固化均是热固化的一倍至两倍。

电子束固化目前仅被生产皮革离型纸的厂家使用,据悉国内就一家外资厂有该设备。

离型纸的技术指标

离型纸的技术指标有以下几个,干硅涂布量,常温剥离力,老化剥离力以及残余粘着率。

干硅涂布量是指,离型剂涂布在材料上的量,单位是克每平方米。

一般为溶剂型硅油的涂布量从0.30~0.80克每平方米,无溶剂型硅油的涂布量从0.80~1.30克每平方米。

需要专业测试设备才能测试涂布量。

硅油涂布量直接影响到剥离性能。

较高的涂布量,能够密实地将原纸覆盖,保证硅油均匀分布。

而较低的硅油涂布量,则容易出现漏涂等现象,致使剥离不良。

有些离型涂布供应商以降低硅油涂布量,致使剥离偏重,生产出重离型纸,在使用时是具有相当风险的。

可靠的生产厂家是在不降低硅油涂布量的前提下,通过化学配方的调整实现剥离力的调整。

这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技术积累的,而非一蹴而就的。

常温剥离力,在常温下通过标准测试方法得到的剥离力数据,单位是N/25mm,可以转换成多少克。

一般0.10N/25mm,即10克以下的剥离力,俗称为轻剥离;

0.20N/25mm,即20克以下的剥离力,俗称为中剥离;

0.35~0.45N/25mm,即35~45克的剥离力,俗称为重剥离;

0.60~0.80N/25mm,即60~80克的剥离力,俗称为重重剥离;

当然也有0.03~0.04N/25mm,即3~4克的剥离力,俗称为轻轻剥离;

也有1.00N/25mm,即100克以上的剥离力,俗称为超重剥离。

老化剥离力,经老化后测得的剥离力数据,一般较常温剥离力略大。

残余粘着率,是指离型纸在经过第一次剥离后,第二次剥离时的力,经计算后得到的数据,主要反映硅油固化的效果。

 UV固化硅油的残余粘着率一般为100%,热固化硅油的残余黏着率最高为90%。

少数供应商若是声称自己的离型纸残余黏着率为100%,那就可疑了。

如果发生脱硅这样的情况,这种离型纸的残余粘着率一般不会高过70%。

离型纸技术指标的测试是一件相当复杂的工程。

一般电子厂、胶带厂仅能测试后几项数据。

至于硅油涂布量,一般不会出现在离型涂布供应商的技术报告中。

离型纸的选用

因为涂布量直接影响到胶水的适用性。

水胶需要较低的硅油涂布量,而油胶以及热溶胶则需要较高的硅油涂布量。

因其渗透破坏性较大,一般都是高量涂布。

涂胶厂一般均选用高涂布量的离型纸,而复合厂一般均选用中等涂布量的离型纸,若是热复合,那也需要选择高涂布量的离型纸,保护膜(水胶)仅需要低涂布量的离型纸即可,中等涂布量的离型纸适合油胶保护膜使用,高涂布量的离型纸不适合保护膜使用。

由于气候的关系,模切厂冬季宜选用剥离力偏重的离型纸,夏季宜选用剥离力偏轻的离型纸。

有些特殊需求的胶带,在模切过程中使用的离型纸,需与离型涂布供应商接洽。

在作深度测试、对比后方可进行生产活动。

否则则会产生大量废品。

乱码纸并非不能使用,如果是要求不高的地方,仍可使用,否则国内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乱码供应商了。

测试方法

FINATTEST METHODFTM10

涂硅基材与自粘性面材复合后的质量情况:

剥离力

METHOD NUMER:

TestMethod14  DATE:

04/08/00 

REF:

 S\LAB\TESTMETHODS\TM14-FTM10 REVIOUSVERSION:

N/A

Originator–Matt Hayward CheckedbyAnnaWilliams/GMagill

原理 此方法用复合上的压敏胶面材来评估硅油类型对基材的适用性。

剥离力:

为了分离覆有压敏胶的面材与涂硅底材,在特定的条件下及一定的剥离角度与剥离速度下所需要的拉力。

健康及安全信息  此测试方法已经对以下风险进行了评估  评估要求

Yes  No

人工处理  X

化学品危害  XX 

身体危害X 

身体危害   

在样品准备阶段会用到小刀、切纸闸刀和剪刀。

在使用有一定危险性的工具时必须小心和谨慎。

在使用FINAT测试滚轮时,必须小心,避免从桌面滑落贰压伤手和脚等。

滚轮在不使用时必须平面放置,避免滚动。

在测试过程中,拉力测试仪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危险。

移动的平台和敞开的一些部件需避免手指等的接触。

同时在测试过程中不允许将身体向移动的平台方向倾斜,以免衣物等被卷入。

对于一个需要经常使用拉力机的操作员来说,掌握以下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1)从一个固定的位置启动机器时,应注意拉伸距离和避免被测样品的翘曲。

2)适时改变身体的姿势。

3)可以坐下,也可以站立着操作机器。

请执行这些由H&

S文件提供的指导,此文件可以在VUD屏幕伤的安全使用中找到。

设备 

在LRX拉力测试机上需接上计算机和Ondio软件。

在底部的夹子上需有一块平板,使测试条可以覆在平板上,以保证剥离力呈180o角。

金属压力板及附件,为试样提供70g/cm2的压力。

有热空气循环功能,并能将温度保持在70oC(±

2oC)或其他特定的温度的烘箱。

标准的Finat测试压辊。

宽25mm的标准的压敏胶带:

Tesa4154,7475,7476,4651和Takstrip等,或涂有标准压敏胶的面材。

经过评估的剥离面纸。

库存检查

标准胶带需在最后一卷开始使用前就定购下一批——每6个月检查一次。

样品准备和条件  

涂硅基材需要用标准胶带或已准备号的有胶粘剂的面材。

应是由代表性材料上取下来的测试条,至少2条。

用长度为175mm,宽度为25mm的胶带或者用相同规格的压敏胶面材沿机器方向用轻微指压贴与样品上。

用切纸刀切下样品,切口应干净、平直。

用FINAT压辊以每秒10mm的速度,来回滚压两次。

将样品迭起放置于CT间中的玻璃盘上。

在样品上再放置一块平的金属板,金属板及以上附件可均匀地提供70g/cm2的压力,对于25X175mm的待测样品来说,需保持3kg的压力。

将样品在23oC(±

2oC)的温度下放置20小时以保证离型材料和胶粘剂之间的良好接触。

每次迭放的样品最多为20片。

可以使用70oC(±

2 oC)的烘箱或其他指定的温度来进行加速老化实验。

对于剥离力相当低的样品有必要将宽度改为50mm(有可能的话)。

20小时以后,取出样品,同样需在23oC(±

2oC)和50±

5%RH的标准测试条件下放置不少与4小时。

方法

经过以上条件后,根据Lloyd LRX的测试流程将样品在拉力机上以180o的角度,300mm/min的速度进行剥离试验。

在拉力测试机上根据Lloyd测试流程测试样品和控制带的剥离力。

若LloydLRX拉力测试机不适用,也可以使用Kiel测试机。

操作方法可参考Kiel测试机的测试流程。

结果

测试结果由两条样品的平均值表示,单位为cN/25mm(即使测试宽度为50mm的样品)。

通常都是以180o的角度来进行剥离,若使用了其他的剥离方式,需记录在实验结果中。

若两个结果相差较大,需尽快重复实验。

若不可能重复,需把两个结果都记录下来-不需要取平均值。

有些胶粘剂的剥离不固定,同样需要从图表中读取最小和最大值,将波动范围记录在实验结果中。

Note:

1kgf=981cN

FINAT TESTMETHODFTM11

残余粘着率

METHOD NUMER:

TestMethod 1DATE:

07/06/00

REF:

S\LAB\TESTMETHODS\TM1-FTM11 REVIOUSVERSION:

29/6/99

Originator–MattHayward Checked byG Magill

原理此测试方法用以评估压敏胶面材对于涂硅基材的离型效果的影响。

它可以直观地之处离型基材表面的硅油固化的情况和程度。

“残余粘着强度”指压敏胶面材在指定条件下与离型地财先接触,之后将其贴在标准测试板上制成标准试片,之后在固定的剥离角度、速度下,从标准试片上将其剥离时所需要的力。

请注意在此阐述的测试方法不是严格按照Finat制定FTM11,但对于实验室操作来说却时相当适用的。

健康及安全信息 此测试方法已对以下风险进行了评估 评估要求

Yes   No 

人工处理   X

化学品危害  X X 

身体危害 X

身体危害 在样品准备阶段会用到小刀、切纸闸刀和剪刀。

在使用FINAT测试滚轮时,必须小心,避免从桌面滑落贰压伤手和脚等。

滚轮在不使用时必须平面放置,避免滚动。

同时在测试过程中不允许将身体向移动的平台方向倾斜,以免衣物等被卷入。

3)可以坐下,也可以站立着操作机器。

S文件提供的指导,此文件可以在VUD屏幕伤的安全使用中找到。

设备

在LloydLRX拉力测试机上操作时,需将测试条附在一块平板上,以保证剥离力呈180o角。

在LRX拉力测试机上需接上计算机和Ondio软件。

金属压力板及附件,试样可在上面承受70g/cm2的压力。

标准的Finat测试滚轮。

标准的压敏胶带:

Tesa 4154(25mm)宽

未经处理的聚酯薄膜Melinex‘S’36μm或Terphane?

60.0136μm 

样品准备和条件 应是由代表性材料上取下来的测试条,至少2条。

用长度为175mm的Tesa 4154胶带沿机器方向用轻微指压贴与样品上。

切下样品,切口应干净、平直。

用FINAT压辊以每秒10mm的速度,来回滚压两次。

将样品迭起放置于CT间中的玻璃盘上。

在样品上再放置一块平的金属板并保持上面还有3kg的压力。

2oC)的温度下放置20小时以保证离型材料和胶粘剂之间的良好接触。

每次迭放的样品最多为20片。

20小时以后,取出样品,同样需在23oC(±

2oC)和50±

5%RH的标准测试条件下放置不少与4小时。

在以上条件下放置后,从测试条上取下4145胶带并在一端的角上折起一小块以做标识,再将4145胶带用轻微指压贴于聚酯薄膜上。

当心在粘贴是尽量不要由气泡。

用FINAT压辊以大约10mm的速度,来回滚压两次。

之后需放置30分钟再进行测试。

同时,从相同的4145胶带上取样3条并直接贴于聚酯薄膜上作为控制带。

方法 经过以上条件后,在拉力测试机上根据Lloyd测试流程测试样品和控制带的剥离力。

若Lloyd LRX拉力测试机不适用,也可以使用Kiel测试机。

操作方法可参考Kiel测试机的测试流程。

结果残余粘着率强度通常由百分比表示,是将测试样品的剥离力比上控制带的剥离力,再取平均值。

若两个比值不相近,可能的话,需要尽快安排重复实验。

若无法重新实验,需将两个比值同时记录在报告中。

残余粘着率%=测试胶带的剥离力/控制带的剥离力X100

若测试结果超过100%,简单的将结果记录为≥100%。

覆盖性较差的涂硅和一些渗透性的基材也会对数值有一定的影响,那样的话,结果之间的比较应该限制在相同的基材之间。

离型纸产品的简单测试方法

快速测试涂布在纸张或薄膜上的有机硅的固化情况

METHOD NUMER:

TestMethod7   DATE:

04/08/00

REF:

S\LAB\TESTMETH\CURD.doc REVIOUSVERSION:

29/06/99

Originator –HDavies Checked byG Tulley/GMagill

原理当有机硅涂布在纸张或薄膜基材上并成膜后,用测试方法来评估其固化情况和防粘应用情况。

有机硅的固化程度对于防粘效果是一项重要的因素,固化不完全的有机硅涂布会产生以下问题:

转移到胶粘剂中,降低粘性

转移到印刷表面,降低印刷性能

在涂布或复合面纸老化后,防粘性能不稳定

和某些胶粘剂发生反应

在食品的防粘应用中表现很差的性能。

对于刚完成的有机硅涂布的纸样,有一些快速的测试方法来评估其固化情况,并能立即得到测试结果。

硅转移测试可以很快给出定量的评估,胶带的接触过有机硅涂层之后可在表面涂抹墨水,并通过墨水变成网状的时间来判定硅转移的程度。

另外更多的定量测试通常在给出结果之前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分析。

(如:

SA%,有机硅转移量等在其他测试方法中有描述。

健康及安全信息此测试方法已经对以下风险进行了评估  评估要求

Yes No

人工处理 X 

化学品危害-参考后附的COSHH评估表 X X

身体危害X

身体危害在样品准备阶段会用到小刀、切纸闸刀和剪刀。

在使用FINAT测试滚轮时,必须小心,避免从桌面滑落贰压伤手和脚等。

对于一个需要经常使用拉力机的操作员来说,掌握以下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1)从一个固定的位置启动机器时,应注意拉伸距离和避免被测样品的翘曲。

3)可以坐下,也可以站立着操作机器。

S文件提供的指导,此文件可以在VUD屏幕伤的安全使用中找到。

当接触到皮肤、眼睛和不甚吞服时的急救措施  用水冲洗直至无化学药品残留在皮肤上。

用流动的税至少冲洗10分钟,并立即就医。

用水彻底的清洗嘴-吞服大量的水来冲淡胃中的化学药品。

立即就医并高知摄取的数量和浓度。

设备

评估固化后的配方涂布

测试用胶带Sellotape-级别1109 

强光源

表面张力胃30~32mNm-1的达因墨水加上涂抹用的刷子或钢笔。

表尊FINAT滚轮。

设备检查Sellotape-每6个月检查一次 

达因墨水-根据要求更换新溶液但每6个月至少更换一次

方法  从完成有机硅涂布且固化的纸张或薄膜上取样。

根据要求准备涂布配方(参照个别数据表)。

对于单独成分的固化评估如下:

高聚物,使用标准的保留下来的同批交联剂和催化剂。

交联剂,使用标准的保留下来的同批高聚物和催化剂。

催化剂,使用标准的保留下来的同批高聚物和交联剂。

剥离力调节剂,使用标准的保留下来的同批高聚物,交联剂和催化剂。

在实验室用准备好的浴槽来涂布一张标准的纸张(参照个别规格),可以使用网辊、刮刀或其他适当的涂布设备,固化方法可采用热固化或UV固化。

涂布的样品一旦固化后,以下的试验可以马上进行,在做配方比较时,延迟的时间尽可能的标准。

固化情况

简单的手指印记和摩擦测试

手指用中等的力在涂硅面上摩擦一次,再来评估摩擦后留下的印记。

A=无消光 

A=非常轻微的消光(很难发现)

B=轻微消光

B=中度消光 

C=严重消光/薄膜潮湿 

再次用手指在涂硅面上摩擦,在同一地方反复摩擦直至样品表面有小球状的硅脱落。

记录产生小球时的摩擦次数,一次摩擦=1。

若经过10次摩擦后仍无硅脱落,则记录NP。

将消光和硅脱落测试结果记录在一起,如ANP(无消光,无脱落)。

用SELLOTAPE弯成环状测试硅转移

测试只能使用品牌为’sellotape’的胶带。

取一卷保存在真空状态下的胶带,从头上取下的第一段需丢弃。

再取一段用轻微指压平整的粘贴再涂硅表面。

揭开胶带,将胶带弯成环状,粘胶面相对接触,注意粘胶面只是接触而不应有外力相助。

从胶带的两端用力拉开。

与没有粘贴过涂硅表面的胶带粘胶面相对接触再拉开所需的力比较。

若硅油已经转移到粘胶面,那粘胶面相对接触后拉开的力变小。

根据结果,记录下无硅转移,轻微硅转移,严重硅转移等。

备注

在实验室中通过热固化来达到无消光无脱落无硅转移所需的固化时间接近2秒,或5秒到10秒,或高于15秒。

但若无法在1分钟内固化时,需对配方进行检查和探讨。

对于UV固化所需的UV灯数量需做记录。

若未发现消光现象,仍然需要继续检查直至无硅转移现象。

(但对于锡做催化剂的体系就很难评估,因为存在后固化现象。

在有些薄膜上即使完全固化仍会有轻微消光现象。

有些基材上无硅脱落现象,但也有些基材有硅脱落现象却没有硅转移,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与基材表面。

记录下首次无硅转移时的时间,来衡量固化情况。

对于食品包装用纸,只需检测硅转移来评估固化情况。

记录结果需显示出何时发现了不同的测试结果,如B,A-A,硅转移-无硅转移。

固化的硅转移测试 

方法n

取一段长度小于20cm的胶带贴在涂硅面上,注意避免手指过多的接触胶带的粘胶面。

使用滚轮平滑地在胶带上来回滚压5次。

(若只能手工压胶带,尽量确保对每一件样品使用相同大小的力)

揭开胶带,粘胶面朝上平放在光滑的平面上。

用刷子将染料平滑地涂抹在粘胶面上,最好涂抹的带宽控制在3-5m’m。

监控染料从一条湿线变为水珠所需的时间。

通常和直线从卷轴上取下的胶带来比较,直接取下的胶带涂抹上染料后应该显示出一条完整的湿线。

   通常情况下直接从卷轴上取下的胶带不会有染料从湿线变为水珠的现象。

当邮寄硅发转移到粘胶面上会降低粘胶面的表面能,从而造成染料的形状变化。

当固化很完全时,粘胶表面将不会有什么改变。

我们一般认为经过10秒时间线状染料未变成水珠为固化完全。

1.墨水在没有发生网状变化时的形状。

2.墨水开始有线状向水珠状变化。

3.连续的线状已断开,墨水已收缩成水珠状。

记录下线状断开所需的时间,已此时间长短来表示固化程度的好坏。

备注   

此测试方法运用广泛,对于固化程度可以给出一个定量。

但是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很多,例如:

转移物质来自基材本身。

不管实际的固化程度,有机硅涂布时的杂质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

达因墨水的老化和质量(溶液因容易被有机硅污染,需定期更换-通常直接从卷轴上取下一段胶带进行测试。

) 

墨水的浓度,胶带对表面的一致性和后续的揭开。

健康和安全信息

标准操作程序评估(需遵守COSHH规则)

程序使用达因墨水或钢笔来测试硅转移,从而判定固化程度。

描述 在胶带的粘胶面上涂抹达因墨水,通过潮湿墨水的形状变化来测试硅转移。

物质 通过有机化学反应物的混合,主要时甲酰胺和2-乙氧基乙醇。

配比为44达因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