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5436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Word格式.docx

城市与乡村在行业、职业结构,收入水平与消费模式上存在明显差别,

(4)社会阶层差异:

穷人死亡率高,富人人死亡率低(消费、医疗条件);

(5)教育水平差异:

受到较多教育的人死亡率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死亡率高;

平时的健康常识、护理知识,生病时就医的知识;

(教育高的人一般收入高);

(6)地区差异:

自然生态因素(高原、寒带、气候恶劣地区,健康差,死亡率高);

基础设施因素(交通不发达、人口稀少地区,医疗条件差,死亡率高);

社会发展水平(穷国、富国的生活水准、医疗条件差,死亡率高);

二(

生命表和出生预期寿命

1(生命表:

根据一个人口在某一个年度统计的各年龄别死亡率编制而成,并假设该年度各年龄别死亡率在前后各年度保持稳定不变,换言之,以各年龄组在某一年的死亡率来代表每一代人在各个年龄阶段的死亡率。

在社会-经济-卫生条件稳定的社会,这种假设基本上符合实际情况,但在社会-经济-收入-卫生医疗条件有明显变化的社会,这一假设可能与实际情况距离很大。

美国根据1959-1961年统计结果编制的简化(5年组)生命表

NLx=lx+1×

5+ndx×

2.55;

Tx=Tx+1+Lx;

(Shryock,SiegelandAssociates,

1976:

253)

2(生命表方法在其他人口专题研究中的使用:

死亡研究(把死亡看作是人们从“存活”人口组的退出);

婚姻研究(把结婚看作退出“单身”人口组);

迁移研究(把迁出看作退出“本地”人口组);

(结婚后仍然存在变数(离异、丧偶、再婚),迁出后仍然可能迁回。

)3(出生预期寿命:

即生命表中第一行0岁时“存留寿命”。

一个人口所统计出来的出生预期寿命可以与其他人口进行横向比较和自身历史上的出生预期寿命的水平进行纵向比较。

中国的平均预期寿命:

1957年57岁;

1965年62岁;

1980年68岁,1990年69岁。

出生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

中国1990年男性66.85岁,女性68.55岁(差1.7岁)。

三(死亡原因分析

1(死因分类:

中国卫生部门的死因统计(1987年)分为17大类(参见李若建,1992:

114;

佟新,2000:

118;

两者略有不同)。

人口社会学的5大类死因:

(1)外源传染病,

(2)老年退化性疾病,(3)妇婴疾病,(4)外因死亡:

非正常死亡,如火灾、水灾、交通事故、战争、自杀、他杀等;

(5)其他(灾害如地震导致死亡)(佟新,2000:

119)。

2(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

3(主要死因和次要死因:

4(死因结构分析:

中美两国死亡原因结构比较

(李若建,1992:

133;

佟新,2000:

122);

5(“实际死因”(actualcauseofdeath)分析:

6(婴儿死亡率分析:

(1)婴儿死亡率在不同国家差别极大,如在90年代,日本(4.3‰)是阿富汗(163‰)的38倍。

(新加坡为4.7‰,芬兰4.4‰,莫桑比克148‰,几强调第一次病例,避免重复计算;

总发病率=某期间某病所发生的各种病历总数/同期观察的平均人口数;

计算疾病的发病水平;

(1)不同年龄、性别就医率差异(一般男性逞强,不注意健康):

(2)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

平均寿命与各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

四(影响死亡的各种因素

人的死亡极限寿命:

记录中最长寿的是1986年死亡的一个日本人(121岁);

医学界、生理学家根据不同道理提出极限寿命的各种假设:

150-180岁,

(1)以人的脑重量与体重之间的关系来推算寿命:

寿命(年)=10.839×

脑重量(克)0.036×

成年体重(克)-0.225

(2)人的寿命是细胞分裂的周期(120岁);

(3)认为寿命与生长期之间是5-7倍的比例:

(如生长期为20-25岁)

寿命=(20-25)×

(5-7);

(约为100-175岁);

1(生理因素:

(1)遗传基因:

先天性遗传疾病(血友病、爱滋病、精神病等);

(2)生活方式:

饮食起居习惯、饮酒吸烟习惯、运动习惯、卫生习惯,

(3)性格特点:

性情暴躁或平和、功利心强或弱、敏感或麻木、失眠或睡眠良好、

2(自然因素:

影响人们健康水平和患病率的自然因素:

(1)自然条件中可能导致意外死亡的因素:

山区交通条件、海岛、湖泊河流;

(2)自然灾害:

地震、水灾、海啸、台风、森林火灾、等等;

3(社会-经济因素:

A.

(1)收入水平:

居住条件,饮食、服装用品;

(2)教育程度(卫生和疾病知识):

卫生习惯、外伤或普通疾病的判断与简单处理;

(3)婚姻家庭:

童年时是否有父母抚养;

成年单身者、丧偶者的生活习惯与健康;

(4)行业与职业:

成年人选择的“危险职业”(警察、消防员、矿工、海员等);

(5)生活观念和心理素质:

乐观、悲观;

稳定或不稳定;

B.

(1)社会、居住社区公共设施(住房建筑、卫生设施、污染处理)的水平:

(2)社会医疗设施与条件:

;

(3)交通器材与设施:

(3)劳动保护条件:

(5)社会治安状况:

交通管制体系,犯罪预防体系;

(6)社会、单位、家庭医疗保障-保险体制:

体系规模、支付水平、可靠程度;

(6)传染病源的控制与预防:

(7)生存与工作的精神压力:

工作节奏、竞争强度、失业危险、物价压力等;

(8)社会动荡、恐怖活动、内战、战争:

导致人们被暴力所波及而死亡;

(9)政治运动:

五(

(一)死亡差异分析:

死亡研究

1(年龄格局:

分年龄组死亡率曲线,显示不同年龄的死亡概率;

变化的4个阶段:

0-10岁(由高到低迅速下降);

10-35岁(低水平,缓慢上升);

35-90岁(加速增高);

90岁以后(保持高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原因分析:

弃婴、溺婴习俗;

接生方法与条件;

2(性别格局:

(1)女性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得女性死亡率低于男性;

(2)男女死亡率年龄差。

(3)女性发病率较男子高,但死亡率比男性低:

(4)在社会急剧变化时,妇女承受能力强,死亡率变化比男性要小;

(5)婴儿死亡率中的性别差异,也许反映父母对婴儿的性别选择(歧视);

(6)男性和女性的职业差异(危险程度),使不同性别具有不同死亡率;

(7)男性和女性在整体上具有的性格差异:

3(不同受教育水平人口之间的差异:

1990年中国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这几个教育水平组之间的标准化死亡率差异:

男性:

11.8:

7.5:

5.6:

4.5:

3.4(佟新,2000:

115)。

4(社会阶层差异:

(1)美国1993年死亡率最高的11个职业:

(2)中国1990年各职业死亡率:

5(地区差异:

(1)各地区之间在地理条件与自然环境方面存在差异:

(2)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制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国家差异;

6(城乡差别:

大城市、小城市、镇、乡村居民的死亡率不同,城市化水平与死亡率为正相关。

7(族群差异:

(1)各民族居住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因各自所居住地区差异而带来的族群死亡率差异;

(2)如不同族群居住在同一个地区,各族群所具有的与宗教和传统文化相关的观念行为、民间组织、地方制度使得人们的婚姻形式、家庭规模、卫生习俗、就医态度、看待疾病和死亡的态度都可能不同,从而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各族群人口的死亡率;

(二)死亡对社会的影响:

1(死亡率与生育率;

(1)高死亡率往往导致高生育率(人们需要保证“幸存子女规模”)

(2)出生率对死亡率的影响,反映了不同的“代”(generation)所具有的生长环境对他们的健康和死亡机会的影响;

(“幸运的一代”具有较多的机会,“不幸的一代”);

2(死亡与迁移:

(1)迁移活动所增加的对于移民死亡的风险:

(2)迁移对于传染病的传播;

3(死亡研究理论:

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死亡模式:

(A)传统农业社会:

高死亡率(15-30‰左右);

高婴儿死亡率(150-200‰);

低预期寿命(20-35岁);

(B)工业社会:

低死亡率(10‰左右);

低婴儿死亡率(10-20‰);

高预期寿命(66岁);

(C)中国人口死亡模式:

解放前属于传统农业社会模式;

解放后社会医疗体制(城市公费医疗、农村合作医疗)的作用使得死亡率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条件下迅速下降。

4(中年人死亡现象:

5(现代性和“死亡风险参量”:

6(流行病转变理论:

提出5个基本命题

(1)死亡率是人口动态变化的基本因素;

(2)传染病将逐渐减少,人为疾病将成为人类主要致死原因;

其过程可分、为3阶段:

A.传染病猖獗-高(波动)死亡率,预期寿命20-40岁;

B.传染病被逐渐控制,死亡率开始降低,预期寿命30-55岁;

C.传染病进一步受到控制,人为疾病增加,死亡率降低,预期寿命70岁以上;

(3)流行病的转变对不同人群效果不同,有利于年轻人和女性;

(4)欧洲国家死亡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生活水平和营养的提高;

不发达国家死亡率降低,主要是由于医药的发展和普及;

(5)流行病转变的4种模式(李若建,1992:

156-157;

Kitagawa提出3种模型):

典型西方模式(西欧):

18世纪期间从高死亡率逐步演变为低死亡率,传染病被

人为疾病替代;

加速转变模式(日本、苏联):

因人工流产的普及使传染病加速得到控制,同时生

育率在二战前就迅速降低;

延迟转变模式(发展中国家):

二战后医疗条件的改善使传染病加速得到控制,迅

速降低死亡率,但生育率仍很高;

改变的延迟模式(韩国、新加坡):

二战后医疗条件的改善使传染病加速得到控制,

因政府号召的节制生育政策,使得60年代生育率即开始下降;

7(“安乐死”:

1937年瑞士制定法律,使“安乐死”合法化。

1996年荷兰9700人要求医生协助“安乐死”,3600人被批准。

现各国政府、社会对于“安乐死”仍有争议。

涉及到人们对生命的态度和权力。

动物一般不可能会“自杀”,自杀表现了人们对于自己生命的权力。

有些疾病的晚期非常痛苦,让病人“少受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是慈悲和人道主义的体现。

迁移

(1)

一.人口迁移的定义与分类

“迁移”一般指人口(个体或群体)在地理空间上的移动。

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地理距离,一个是停留或居住的时间长度。

此外,有的人在一定时期内连续迁移,如5年内迁移3次到4次,或者四处流浪,所以在研究迁移时,还需要注意迁移者在居住停留地的稳定程度,

1(彼得森(WilliamPetersen,1958)的“迁移”定义

彼得森提出了5种迁移分类:

(1)原始的迁移,

(2)强制的迁移(forcedmigration),(3)

被迫的迁移(impelledmigration),(4)自由的迁移,(5)大众的迁移。

考虑的主要是迁移的4种原因(环境的压力、人为的迁移政策、个人改善生活的愿望、社会的集体力量)和结果(创新与保守)。

2(廖正宏关于人口迁移的分类(1985):

(1)时间因素(迁移是永久性的、临时性的,还是流动性的,);

(2)距离因素(地理距离的远近);

(3)跨越的界限(国境、省界、县界、乡镇行政区划的边界);

(4)牵涉的单位(国家、省、地区、县、乡村)和文化集团(如伊斯兰教群体);

(5)人数(个体、家庭、群体);

(6)动机(自愿、非自愿和被强迫的;

是经济动机还是非经济动机;

或是其他因素如:

婚姻、家庭团聚、个人健康、个人发展机会等);

(7)自发程度(自发性的,还是政府组织的迁移项目)。

他提出了迁移4个主要原因:

(1)生态推力(ecologicalpush),

(2)政府政策(migrationpolicies),

(3)改善的期望(higheraspiration),(4)社会惯性(socialmomentum),

以及迁移后出现的两类结果:

(1)保守的(conservative)

(2)创新的(innovating)后果,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考虑对人口迁移进行分类。

3(李若建对于人口迁移的分类(1992)

(1)“国际迁移”:

合法移民、(保留原国籍的)侨民、偷渡难民、旅居的求学者等;

(2)“境通勤式流动(每日或每周“摆动”于两地之间的职工);

朝圣或旅游者;

他分析了影响人口迁移的4个因素:

(1)生理因素,

(2)自然因素,(3)经济因素;

(4)社会因素;

二(在我们对于迁移活动进行分类时一般考虑的因素

对人口迁移进行分类一般所采用的标准和关注的方面有14个:

1(移居时间:

永久或临时;

2(地理距离:

远或近;

3(跨越的行政管理边界:

乡、县、省、国家之间的边界;

4(人数规模:

个人、家庭、群体;

5(自发程度:

自发行为、政府组织集体移民与安置办法(如兵团);

6(牵涉的迁移者个人特性:

女性(性别)、手艺人(职业)、朝圣者(迁移目的)等;

7(牵涉的单位性质:

8(迁移者的自愿程度(强制、被迫、自愿、开拓者等);

9(迁出地与迁入地性质比较:

如城乡性质比较:

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农村;

10(迁移原因分类:

婚迁、求学、退休、找工作、家庭团聚、宗教避难、政治避难;

11(移行为的合法性:

(国际)非法移民、短期居住、永久居住、公民身份;

12(迁移潮流的方向与逆方向:

城市的繁荣期、萧条期会吸引迁入者或使他们回迁;

13(先后迁移者之间的关系:

先迁者鼓励并帮助后迁者的“链式迁移”模式);

14(迁移者在迁入地居住的稳定性:

不断的、周期性的迁移行为(迁移惯性);

三.迁移的统计指标

具体的迁移指标:

(1)迁入率(in-migrationrate)=该地区该年迁入人数/该地年平均人数×

mi=MI/P;

(2)迁出率(out-migrationrate)=该地区该年迁出人数/该地年平均人数×

me=ME/P;

(3)总迁移率(total-migrationrage):

mt=mi+me=(MI+ME)/P;

总迁移率=(该地该年迁入人数+迁出人数)/该地年平均人数×

表示参与迁移活动总人数(其中可能有重合部分,如有人一年里迁入又迁出)

(4)净迁移率(net-migrationrage):

mn=mi—me=(MI—ME)/P;

净迁移率=(该地该年迁入人数—迁出人数)/该地年平均人数×

表示在迁移活动中本地区总人数的增减。

(5)迁移比(Migrationratio):

mr=(MI—ME)/(B—D);

B:

出生人数;

D:

死亡人数。

四(中国人口迁移史

(一)(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1988)

根据文献记载进行考证,分各个历史时期,详细介绍了各个朝代中国人口的规模和地理分布情况。

影响人口迁移的几个因素:

1(经济发展:

2(战争对人口的直接(杀戮)和间接(通过对经济的破坏)的消极作用

3(原始自然资源的农业开发(岭南),

4(人口锐减后,其他民族的补充(“两湖填四川”),

5(边防移民(锡伯族2千余人,在18世纪中叶从东北迁往新疆戍边);

(二)(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1992),第47页-131页。

1(秦汉至清朝时期政府组织的人口迁移的几个主要类型:

(1)充实都城:

(2)分裂时期相互掠夺人口:

充实兵源、增加经济实力与赋税;

(3)移民实边:

:

2(1949年以后中国人口迁移的几个潮流:

(1)南下干部,

(2)安置国民党政府留下的事业人员,(3)60年代“三线”建设,(4)资源开发(劳动力迁移),(5)移民垦荒边疆,(6)大学招生与分配,(7)干部精简下放,(8)“上山下乡”运动和“五七干校”与后来的返城潮;

(9)“困难时期”自发移民;

(10)“改革开放”后的“下海”(向沿海经济特区的移民)。

国际人口迁移

1(历史(参看佟新,2000:

152,图5-3):

近500年世界人口迁移方向;

2(现状:

(1)战争导致的跨国移民:

(2)一些国家因缺乏劳动力而引进的“外籍劳工”:

(3)发展中国家向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留学-就业”的“智力输出”,

(4)跨国公司招聘的外国雇员:

合同制就业;

(5)以旅游、贸易为名进入其他国家并“暂时性停留”:

六.迁移者选择性与迁移原因分析

PaulShaw(1971年)著作中的论述

1(关于“迁移者选择性”

关于分析“迁移者选择性”时通常考虑的因素:

(1)年龄:

(2)性别;

(3)教育水平:

(4)职业;

(5)有些地区在历史上形成了某种职业的培训地。

(6)婚姻状况:

(7)家庭角色:

(8)住房:

个人是否拥有住房(购买或自建。

(9)种族或民族成分:

(10)生命周期的阶段(Stagesinlifecycle)。

2(关于“迁移原因”的论述

(1)“抱负型”(Aspiring):

(2)“错位型”(Dislocated):

(3)“后果型”(resultant):

(4)“偶发型”(Epiphenomenal):

3(关于“迁移决定”做出过程的分析

(1)对于目前居住地不满,从而开始对目前居住地的好坏做出评估;

(2)潜在迁移者对于目前居住地和其他若干潜在的迁往地之间在各方面系统和仔细地

进行比较。

从而决定是否迁移和选定迁往地;

(3)在迁往地基本选定之后,需要进行这次迁移的“可行性”研究,

(4)实施迁移行为:

4(迁移的费用的分析:

(1)原居住地财产处置过程中的损失:

(2)迁移过程中的费用:

车船票、行李托运费、途中食宿费用,等等;

(3)在新居住地安家立业所需的费用:

人口社会学第七讲:

迁移

(2)

一(PaulShaw(1971:

41-52)的迁移研究.

Shaw主要分析的是“空间-地理因素”(Spatialaspect),他主要谈到了4个方面:

1(距离:

地理距离通常被视为阻碍迁移的因素。

2(方向和分阶段迁移:

3(“引力”概念(thegravityconcept):

计算公式:

M=fn(1/Dn),

4(所争取的机会与竞争中的移民:

二(Todaro(1976:

21-46)的迁移研究

(一)农村—城市的人口迁移

来自农村的移民给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基础设施方面:

道路、住房、公共交通、电力供应、供水等等,

(2)公共服务设施:

学校、医院、图书馆、食品供应、娱乐场所等等;

(3)社会秩序及其管理:

犯罪现象、警察、监狱、交通管理等等;

(4)新社区的形成及其管理:

新移民区、贫民窟、区域间的文化差异与冲突、种族与文化的亚群体等等。

(二)国家城-乡联系

三.JohnGoodman(1981:

130-148)的迁移研究

Goodman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信息这一因素作用的分析,来讨论在迁移决定过程中信息和信

息的不确定性。

1(关于“信息”,

2(微观层次研究迁移的经济模型,

3(经济学上常用概念“成本分析”,

四(GordonF.DeJongandJamesI.Fawcett(1981:

13-58)的迁移研究

下面我们从11个方面来分析人们如何做出迁移的决定并实施迁移行为。

1(移民的差异性和“迁移的选择性”(移民群体与留居者群体的比较);

2(移民规模、方向和距离模型(数量、方向、距离);

3(“生态理论”:

一个地区的人口和劳动力规模资源分配和工作机会

(人口与生态/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

4(Lee的迁移模型:

+拉力—推力O无影响因素

5(流动性转变:

人口、劳动力的地理流动性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而提高(经济规模

增大——各地区经济结构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劳动力流动);

6(经济最大化理论:

7(居民的决策模式:

8(异地社会流动:

9(对居住地的满意程度:

多种因素的综合性考虑,

10.关于“迁移原因”的分析:

11.期望价值模型:

MI=ΣViEi

7个因素:

健康、地位、舒适、刺激(娱乐、创造)、自主、联系、伦理。

五(SarahHarbison(1981:

225-251)的迁移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