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55647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眩晕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眩晕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眩晕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眩晕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眩晕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眩晕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眩晕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眩晕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

《眩晕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眩晕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眩晕护理常规Word格式.docx

4、饮食:

给予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以减轻体重。

鼓励患者多食水果、蔬菜、控制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少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对服用排钾利尿剂者应注意补充含钾高的食物,如磨菇、香蕉、橘子等。

(二)病情观察与护理:

对血压持续增高的患者,每日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掌握血压变化规律。

如血压波动过大,要警惕脑出血的发生。

如在血压急剧增高的同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应考虑高血压脑病的发生。

如出现端坐呼吸、喘憋、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

出现上述症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紧急救治。

(三)急救与护理

1、高血压危象:

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寒冷等诱因作用下,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突然急剧升高,收缩压可达260mmHg,舒张压可达120mmHg以上,影响重要器官血液供应而出现危急症状。

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出汗、视力模糊等征象。

(1)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卧位,给予吸氧。

(2)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

(3)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心率、呼吸、血压及尿量的变化,及时调整降压药物,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4)进行心电、血压监测,在静脉滴注降压药物时前30min内,每5min监测血压1次,使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硝普钠是治疗高血压危象时的首选药物,由于其降压迅速,使用时应选用泵输注,以便随时调整剂量,控制血压。

同时注意硝普钠应现用现配,避光使用,防止见光变质。

2、高血压脑病:

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是指血压突然或短期内明显升高,由于过高的血压干扰了脑血管的自身调节机制,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造成脑水肿。

出现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征象,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烦躁、意识模糊、精神错乱、局灶性或全身抽搐,甚至昏迷。

(1)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注意控制输液速度。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脉搏、心率、呼吸、血压、瞳孔、神志、尿量变化情况,在用药时特别注意观察血压变化,血压不宜降得过快、过低,l~2h测量一次,以掌握血压波动情况。

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对神志不清或烦躁不安、抽搐的患者应加床档,防止发生坠床。

除去义齿,于上下齿之间置牙垫,以防咬伤舌头,保持呼吸道通畅。

(3)迅速降低血压:

应在1~2h将平均动脉压降低25%左右,可选用硝普钠静脉泵入,开始速度易慢,视血压和病情可逐渐加量。

(4)控制抽搐:

抽搐者可用安定10-20mg静脉推注,必要时30min后再注射1次,或苯巴比妥钠0.1~0.2g肌内注射,直至抽搐停止。

(5)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高血压脑病时应治疗颅内压增高所致的脑水肿,及时给予降颅内压药物。

如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每隔4~6h重复1次。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眩晕

1.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如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等应立即平卧。

防止跌倒,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

环境宜清静,避免声光刺激。

2.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3.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

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者,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二)头痛

1.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3.头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必要时有人扶持。

4.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

5.目赤心烦、头痛者,可用菊花泡水代茶饮。

(三)心悸气短

1.观察心悸发作是否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变化有关。

2.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色、汗出等变化。

3.心悸发作有恐惧感者,应有专人陪伴,并给予心理安慰。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神类药物。

(四)呕吐痰涎

1.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饮食。

2.出现恶心呕吐者及时清理呕吐物,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以防止发生窒息,可按揉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以降血压止吐。

3.呕吐甚者,中药宜少量多次频服,并可在服药前口含鲜生姜片,或服少量姜汁。

4.呕吐停止后协助患者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5.饮食宜细软温热素食,如生姜枇杷叶粥或生姜陈皮饮,忌食生冷、肥甘、甜腻生痰之品。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病室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光线不宜过强。

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2.眩晕轻者可适当休息,不宜过度疲劳。

眩晕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减少头部晃动,切勿摇动床架,症状缓解后方可下床活动,动作宜缓慢,防止跌倒。

3、注意规律生活,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对于睡眠差者,可在睡前饮热牛奶200ml,或用温水泡脚,或听舒缓的音乐协助入睡。

4.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压,如实做好记录,以供临床治疗参考。

指导患者戒烟限酒。

(二)饮食指导

1.指导患者正确选择清淡、高维生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少吃或不吃含饱和脂肪的动物脂肪,多食含维生素的食物,多摄入富含钾、钙的食物,食盐量控制在3~5g/d,严重高血压病患者食盐控制在1~2g/d。

饮食要定量、均衡、不暴饮暴食;

同时适当减轻体重,有利于降压。

2.肾气亏虚证:

饮食宜富营养,如甲鱼,淡菜,银耳等,忌食煎炸炙烤及辛辣烟酒。

日常可以黑芝麻、核桃肉捣烂加适当蜂蜜调服。

3.痰瘀互结证:

少食肥甘厚腻、生冷荤腥。

素体肥胖者适当控制饮食,高血压患者饮食不宜过饱,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时禁食,呕吐停止后可给予半流饮食。

可配合食疗,如荷叶粥等。

4.肝火亢盛证:

饮食以清淡为主,宜食山楂、淡菜、紫菜、芹菜等,禁食辛辣、油腻及过咸之品。

5.阴虚阳亢证:

饮食宜清淡和富于营养、低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芹菜、萝卜、海带、雪梨等,忌食辛辣烟酒、动物内脏等。

可配合菊花泡水代茶饮。

(三)情志调理

1.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进行有效针对指导。

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及治疗成功经验,增强患者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2.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讲明情绪激动对疾病的不良影响,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控制,培养广泛的爱好和兴趣。

3.眩晕较重,心烦焦虑者,减少探视人群,给患者提供安静的休养空间,鼓励患者听舒缓音乐,分散心烦焦虑感。

指导家属为患者创造良好生活氛围,避免引起患者情绪紧张、激动等不良刺激。

4、运动指导:

高血压患者的休息与运动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适当调节。

病情好转可以适宜进行体能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体操等有氧运动。

嘱患者运动前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掌握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

5.血压监测指导:

建议患者自购血压计,随时监测血压。

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监测血压,做好记录,复诊时为医生加减药物剂量提供参考。

6.用药指导:

由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终身的服药治疗,而这种治疗需要患者和家属配合,所以向其讲解服用药物的种类、用药方法、药物不良反应、服用药物的最佳时间,以便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生,以便调整药物及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服药剂量应遵医嘱,不可随意增减或擅自停药。

颈椎病护理常规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

一、、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颈肩疼痛

1.疼痛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与体位的关系,做好疼痛评分。

2.慎起居、避风寒,防风寒阻络致经脉不通,引发疼痛。

3.配合医师行颈椎牵引,及时评估牵引效果及颈肩部疼痛情况。

4.遵医嘱正确应用镇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二)眩晕

1.评估眩晕的性质、发作或持续时间,及与体位改变的关系。

2.避免诱发眩晕加重的姿势或体位。

3.做好防护,外出有人陪同,动作应缓慢,避免快速转头、低头,防跌倒。

4.指导患者正确佩戴颈托。

(三)肢体麻木

1.评估肢体麻木范围、性质、程度及与体位的关系。

2.指导患者主动活动麻木肢体,可用指尖叩击、拍打按摩麻木部位,减轻或缓解症状。

3.注意肢体保暖。

4.遵医嘱给予理疗等治疗,避免烫伤或意外损伤。

(四)颈肩及上肢活动受限

1.评估活动受限的范围和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2.患者生活用品放置应便于取用。

3.指导协助患者正确的体位移动,按摩活动受限肢体,提高患者舒适度。

4.指导并协助四肢关节功能锻炼,防肌肉萎缩。

5.遵医嘱进行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艾灸等治疗,注意防烫伤。

(五)不寐

1.枕头高度适宜,避免颈部悬空。

2.保持病房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3.睡前服热牛奶、温水泡脚,按摩双侧太阳穴,印堂穴,听舒缓轻音乐,不宜饮浓茶或咖啡。

4.遵医嘱应用镇静安神药物,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二、功能锻炼

(1)拔项法:

吸气时头顶向上伸展,下颌微收,双肩下沉,使颈部后方肌肉紧张用力,坚持3秒钟,然后呼气放松。

(2)项臂争力:

两手交叉,屈肘上举,用手掌抱颈项部,用力向前,同时头颈尽量用力向后伸,使两力相对抗,随着一呼一吸有节秦地进行锻炼。

(3)仰首观天:

双手叉腰,先低头看地,闭口使下颌尽量紧贴前胸,停留片刻,然后头颈仰起,两眼看天,仍停留片刻,反复进行。

(4)回头望月:

头部转向一侧,头顶偏向另外一侧,双眼极力向后上方观望,如回头望月状,坚持片刻,进行对侧锻炼。

(5)保健“米字操”:

身体直立,双手自然下垂,挺胸、抬头,目视前方,颈部向左侧屈,吸气,复原时呼气,再向右侧屈。

颈前屈,下颌贴胸。

颈后伸到最大限度。

头向左斜上方摆动至最大限度,再向右斜上方摆动至最大限度,配合呼吸。

向左斜下方摆头至最大范围,再向右斜下方摆动至最大范围。

整个过程就像头部在写出一个“米”字的感觉。

三、、健康指导

(一)体位指导

1.急性期卧床制动,头部前屈,枕头后部垫高,避免患侧卧位,保持上肢上举或抱头等体位,必要时在肩背部垫软垫,进行治疗或移动体位时动作要轻柔。

2.缓解期可适当下床活动,避免快速转头、摇头等动作;

卧位时保持头部中立位,枕头水平。

3.康复期可下床进行肩部、上肢活动,在不加重症状的情况下逐渐增大活动范围。

(二)生活起居

1.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伏案工作时,每隔1~2小时,活动颈部,如仰头或将头枕靠在椅背上或转动头部。

2.座椅高度要适中,以端坐时双脚刚能触及地面为宜。

3.避免长时间半躺在床头,曲颈斜枕看电视、看书。

4.睡眠时应保持头颈部在一条直线上,避免扭曲,枕头长要超过肩,不宜过高,为握拳高度(平卧后),枕头的颈部稍高于头部,可以起到良好放松作用。

避免颈部悬空。

5.注意颈部保暖,防风寒湿邪侵袭。

6.及时防治如咽炎、扁桃体炎、淋巴腺炎等咽喉部疾病。

7.乘车、体育锻炼时做好自我保护,避免头颈部受伤。

开车、乘车注意系好安全带或扶好扶手,防止急刹车颈部受伤等,避免头部猛烈扭转。

(三)饮食指导

1.风寒痹阻:

宜进祛风散寒温性食物,如大豆、羊肉、狗肉、胡椒、花椒等。

食疗方:

鳝鱼汤、当归红枣煲羊肉等。

忌食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冷饮,多温热茶饮。

2.血瘀气滞:

宜进食行气活血,化瘀解毒的食品,如山楂、白萝卜、木耳等。

醋泡花生等。

避免煎炸、肥腻、厚味。

3.痰湿阻络:

宜进健脾除湿之品,如山药、薏苡仁、赤小豆等。

冬瓜排骨汤等。

忌食辛辣、燥热、肥腻等生痰助湿之品。

4.肝肾不足:

①肝肾阴虚者宜进食滋阴填精、滋养肝肾之品:

如枸杞子等。

药膳方:

虫草全鸭汤,忌辛辣香燥之品。

②肝肾阳虚者宜进食温壮肾阳,补精髓之品:

黑豆、核桃、杏仁、腰果等。

干姜煲羊肉。

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物。

5.气血亏虚:

宜进食益气养阴的食品,如莲子、红枣、桂圆等。

桂圆莲子汤,大枣圆肉煲鸡汤等。

(四)情志护理

1.向患者介绍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社会状况,及时消除不良情绪。

2.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给患者必要的生活协助,鼓励家属参与。

4.有情绪障碍者,必要时请心理咨询医师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