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施工方案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5863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火作业施工方案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6)作业完毕,负责组织现场清理、验收,签字关闭《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

5.4动火作业人职责

(1)在作业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以确保作业期间的安全;

(2)持经审批有效的《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进行动火作业,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要求;

(3)作业前,全面了解动火区域和部位状况,熟悉作业方案、安全措施,熟悉现场处置方案,熟练使用消防器材,掌握急救方法及其他救护器具。

审批手续是否完备。

严格按照《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规定和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作业;

(4)对违反作业方案强令冒险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5)作业过程中如发现情况异常或感到不适等情况,应发出信号或及时报告,采取适当措施并迅速撤离现场。

(6)作业完毕后的现场清理。

6监护人员与职责

6.1监护人员(监护人应具备在本岗位工作三年以上工作经验或组长以上人员兼任):

6.2监护人员职责:

动火监护人职责

(1)确认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后方可允许动火;

(2)指导、监督作业人员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3)对现场施工过程施工人员不落实施工方案,对人员的违章行为,有权批评教育、制止,甚至停止作业;

(4)在动火作业发生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作业,上报上级领导并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5)动火作业后,确认无遗留火种,待现场作业负责人签字关闭《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后,方可离开现场。

7应急人员与职责:

7.1应急人员及联系方式:

7.2应急人员职责:

7.2.1熟悉和掌握作业环境以及救援程序,会使用救援器材,当接到现场负责人报警后,立即携带好相关应急救援器材赶往事故现场,展开救援行动。

8动火作业过程详细描述(安全操作规程):

8.1作业前检查

(1)作业人员条件检查

动火作业前,作业车间(办)现场负责人应对动火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检查。

动火作业人应了解作业过程面临危害,掌握危害控制措施,持有生产经营单位核发的安全培训上岗证。

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操作证》。

对患有职业禁忌症(如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精神疾病等)、饮酒、患病等不适于动火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2)设施设备安全检查

动火作业中的安全标识、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和各种设备,作业车间(部门)现场负责人应在作业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后方可投入使用。

(3)《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检查

作业前,作业车间(办)现场负责人及安全监督人员应对照《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相关内容,对现场环境、防护措施、安全设施等进行仔细检查,核实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后方可批准作业。

现场发现《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内容不全、安全措施不到位或存在着未经辨识的危害时,应立即提出并要求采取控制措施,风险未经控制前,不得作业。

8.2作业中安全管理要求

8.2.1一般现场动火

8.2.1.1作业车间(办)现场负责人组织落实动火作业安全措施,现场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动火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措施或安全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作业。

8.2.1.2动火作业人员应在动火点的上风向作业,应位于避开可燃液体、气流可能喷射和封堵物射出的方位,并采取隔离围堵等措施控制火花飞溅。

8.2.1.3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的间隔不小于5m,且乙炔气瓶严禁卧放,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半径距离不得小于10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8.2.1.4动火作业过程中,应根据安全施工方案中规定的气体检测时间和频次进行检测,填写检测记录,注明检测的时间和检测结果。

8.2.1.5动火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和安全监督人员应坚守作业现场,发现违章动火应立即制止动火作业。

8.2.1.6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有可燃物,应由作业车间(部门)负责采取防火措施。

动火点附近如有窨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距动火点15m内所有的漏斗、排水口、各类井口、地沟等应封严盖实。

确保安全。

8.2.1.7在距铁路专用线25m范围以内进行动火作业时,遇装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火车通过或停留时,应立即停止动火。

8.2.1.8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m内不得有低闪点易燃液体泄漏和排放各类可燃气体;

距动火点15m内不得有其他可燃物泄漏、暴露和排放各类可燃液体;

不得在动火点10m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8.2.1.9作业中应监控天气条件,遇有六级以上(含六级)风应停止室外一切动火作业。

8.2.1.10动火作业中断超过30min的,继续动火前,动火作业人、动火监护人应重新确认安全条件。

8.2.1.11动火作业人员、地点、监护人、动火方式等动火作业实质性内容发生变更的,应重新办理《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

8.2.1.12动火作业过程中,作业车间(办)现场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作业所在部门、应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

8.2.1.13安全环保办应随时检查动火作业现场,发现隐患立即督促整改,确保作业安全。

8.2.1.14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要良好,以保证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

8.2.2高处动火作业

8.2.2.1高处动火作业应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许可管理制度》,佩戴好阻燃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8.2.2.2高处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并采取措施,在下方铺垫阻燃毯、封堵孔洞等防止火花溅落措施,动火监护人应随时关注火花可能溅落的部位。

8.2.2.3遇有五级以上(含五级)风不应进行室外高处动火作业。

8.2.3进入受限空间动火作业

8.2.3.1进入受限空间的动火作业,应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受限空间内部物料清理干净。

动火还应采取蒸汽吹扫(或蒸煮)、氮气置换或用水冲洗等措施,并打开上、中、下部人孔,形成空气对流或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换气。

8.2.3.2受限空间的气体检测应包括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氧气浓度等,其可燃介质(包括爆炸性粉尘)含量符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安全管理制度》要求。

8.2.4动土作业中动火作业

8.2.4.1动土作业中的动火作业还应执行《动土作业安全许可标准》,采取安全措施,确保动火作业人员的安全和逃生。

8.2.4.2在埋地管线操作坑内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应系阻燃或不燃材料的安全绳。

8.2.5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8.2.5.1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为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标准要求。

严禁在生产不稳定以及设备、管道腐蚀等情况下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

严禁在输送含有毒气物质管道等可能存在中毒危险环境下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

8.2.5.2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中,由管道内泄漏出的可燃气体遇明火后形成的火焰,如无特殊危险,不宜将其扑灭。

8.2.5.3严禁负压动火。

8.3作业后安全管理要求

8.3.1动火作业完工后,清除残火,10分钟后,作业车间(部)现场负责人、监护人确认现场无遗留火种(包括暗火),组织将作业现场清扫干净,作业用的工具、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清理运走。

8.3.2涉及临时用电的动火作业,应由电气专业人员拆除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

8.3.3动火作业完工后,现场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对现场进行验收,确认安全后,签字关闭《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作业人员撤离现场。

8.3.4动火作业完工后,作业车间(部门)现场负责人对作业过程进行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加以改进。

将总结评估及改进意见会同《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存档于作业所在单位安全环保

9作业需要物资

9.1使用工具:

9.2个体防护用品:

9.3应急物品:

10作业过程风险分析

根据实际作业现场可能发生的风险从火灾、爆炸、触电、坠落、中毒、灼烫、窒息、淹埋等方面进行分析。

11安全保障措施、应急措施、及措施责任人

11.1气体检测:

11.2电气线路、设备检查:

11.3易燃物清理:

11.4设备排空、置换、吹扫:

11.5相关许可证开具:

11.6使用工具状态检查:

11.7其他:

12许可证审批:

许可证、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人按流程进行审批,确认。

13安全技术交底:

对作业中存在的风险、现场环境结构、相关介质和作业安全要求,以及作业中可能遇到意外时的处理和救护方法,现场负责人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做好相应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效果验证等)。

14施工(作业)过程安全检查

14.1部门/车间安全员负责随时对作业现场中的安全标识、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和各种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并做好相关记录;

14.2作业现场负责人随时进行检查。

14.3接受公司考核人员随时进行现场安全检查;

14.3电气工作人员随时对电气线路、设备检查,确保电焊机电源线绝缘完好,无破损漏电现象.

15应急措施

作业过程中发现动火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有缺陷和隐患时,应及时解决;

危及人身安全时,停止作业,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16附件

16.1施工(作业)过程安全检查记录(包括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检测记录),

16.2相关附图

作业环境示意图、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图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作业项目

交底时间

交底地点

交底人

交底内容

1.作业时间

2.作业地点

3.作业过程描述

4.相关人员分工

5.作业风险分析

6.安全措施及落实责任人

7.个体防护用品佩戴

8.应急措施及应急物资配备

9.其他需要交底内容:

9.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劳动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穿好工作服和工作鞋。

9.2用电必须由专职电工接线,严禁私拉乱接和非专业电工操作。

9.3严格执行危险作业票审批制度。

9.4严格按照吊装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9.5作业现场安全防护措施,消防措施未落实,禁止动火。

9.6监护人,要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

9.7动火作业结束后,操作人员必须对作业周围现场进行确认,整理整顿现场,切断设备电源,在确认无任何火源的情况下,方可离开现场。

交底效果验证

接受交底人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