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6634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18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2页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梁场工艺细则文档格式.docx

本细则未尽事宜按现行有关施工规范和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章原材料

箱梁用水泥、骨料、掺合料、外加剂、拌和及养护用水、钢筋、钢绞线、橡胶抽拔管、钢配件材料、防水材料、锚具、夹具等应进行进场全面检验或抽验。

预制梁原材料和配件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和检验频次应符合表11-2规定。

第7条 水泥

1、水泥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并应按有关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

经梁场试验室按规定取样检验,经鉴定确认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并提交检验报告单后,方可投入使用。

2、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为42.5级的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熟料中C3A含量不应大于8%;

混合材仅限于磨细矿渣粉或粉煤灰;

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

3、不同厂家、不同批号、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严禁混放、混用。

4、采用P·

O42.5水泥,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规定,详见表2-1水泥的技术要求。

表2-1水泥的技术要求

序号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报告(C0607007)

1

烧失量(%)

≤5.0

3.34

2

氧化镁(%)

2.88

3

三氧化硫(%)

≤3.5

2.93

4

细度

≤10.0

3.0

5

凝结时间

初凝

不早于45min

170min

终凝

不迟于10h

210min

6

安定性(mm)

2.0

7

强度

抗折强度(MPa)

龄期3d

≥3.5

5.3

龄期28d

≥6.5

8.3

抗压强度(MPa)

≥16.0

20.0

≥42.5

48.5

8

碱含量(%)

≤0.6

0.56

9

比表面积(m2/kg)

≤350

/

10

氧化钙含量(%)

≤1.0

0.36

11

Cl-含量(%)

≤0.06%

0.04

12

熟料C3A含量(%)

≤8.0

6.77

第8条 细骨料

1、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不得采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的骨料,并应优先采用非活性细骨料。

选用的骨料在试生产前应进行碱活性试验;

当所采用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在0.1~0.2%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应超过3.0kg/m3,且应按《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掺合料和复合外加剂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评价。

2、大部分采用河砂,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规定,详见表2-2细骨料的技术要求。

表2-2细骨料的技术要求

试验报告(C0607001)

细度模数

3.0~2.3

2.8

含泥量(%)

≤2.0

0.4

泥块含量(%)

坚固性(%)

1.0

云母含量(%)

≤0.5

0.2

轻物质含量(%)

0.3

有机物含量

不应深于标准色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0.05

≤0.02

0.001

筛分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级配区属Ⅱ 中砂

吸水率(%)

试验报告(C0606001)

碱活性(%)

≤0.1

0.08

第9条 粗骨料

1、不得采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的粗骨料,优先采用非活性粗骨料。

2、粗骨料应为坚硬耐久的碎石,压碎指标不应大于10%,母岩抗压强度与梁体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应大于2,含泥量不应大于0.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

3、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

4、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

配制强度等级C50及以上预应力混凝土时,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mm。

5、粗骨料的碱活性应首先采用岩相法检验。

若粗骨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其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6、储存碎石的场地及拌和楼顶仓,应经常检查有无离析碎石及聚积石粉成堆的现象,应定期消除,同时注意碎石5-10mm存放区和10-25mm存放区是否有混淆的现象,在上料的时候注意料仓存放的碎石粒径的区别。

7、粗骨料采用5-10mm、10-20mm碎石按3∶7比例混合而成,为5~20mm连续级配。

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规定,详见表2-3粗骨料的技术要求。

表2-3 粗骨料的技术要求

试验报告(C0607011)

颗粒级配

二级或多级级配

最大公称粒径≤25mm

5~20mm连续级配

最大粒径20mm

岩石抗压强度(MPa)

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2.0

<2.0

0.64

紧密空隙率(%)

<40

40

压碎指标(%)

≤10

8.4

≤5

针片状颗粒含量(%)

3.7

0.12

有机物含量(比色法)

试验报告(CJ0607003)

0.095

第10条 外加剂

1、外加剂应采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质量稳定产品。

外加剂须经省、部级鉴定或评审,并经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当将不同功能的多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外加剂之间以及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应有良好的适应性。

2、减水剂批量进货,必须随时附产品鉴定合格证书,并经试验室按规定项目进行取样复验,各项指标达标后,方可投入使用。

当采用固体减水剂时,存放时要置于干燥处,避免受潮后结块,造成溶解困难或变质。

3、采用混凝土高效减水剂,减水剂送样通过了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铁道建筑检验站检验,详见表2-4减水剂的技术要求。

表2-4减水剂的技术要求

试验报告(2005TJW546)

水泥净浆流动度(mm)

≥240

271

减水率(%)

≥20

27

坍落度保留值(mm)

30min

≥180

199

60min

≥150

165

常压泌水率比(%)

≤20

压力泌水率比(%)

≤90

51

含气量(%)

≥3.0

4.7

抗压强度比(%)

3d

≥130

183

7d

≥125

151

28d

≥120

135

对钢筋的锈蚀作用

无锈蚀

收缩率比

≤135

100

硫酸钠含量(%)

0.1

氯离子含量(%)

≤0.2

0.01

1.94

13

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

≥80

96

4、封端混凝土要用混凝土膨胀剂,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要求。

第11条 拌和及养护用水

1、用拌和及养护用水和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进行水泥净浆试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30min,其初凝和终凝时间尚应符合水泥国家标准的规定。

2、用拌和及养护用水配制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不得低于用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拌制的对应砂浆或混凝土抗压强度的90%。

3、当混凝土处于氯盐锈蚀环境时,拌和用水中Cl-含量应不大于200mg/L。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拌和水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350mg/L。

4、采用饮用水,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规定,详见表2-5拌和及养护用水的技术要求。

表2-5拌和及养护用水的技术要求

试验报告(W0603001)

pH值

>4.5

6.95

不溶物含量(mg/L)

<2000

可溶物含量(mg/L)

78

氯化物含量(mg/L)

<500

10.089

硫酸盐含量(mg/L)

<600

8.34

碱含量(mg/L)

<1500

10.65

凝结时间差(min)

≤30

抗压强度比(28d,%)

≥90

96.0

第12条 矿物掺合料

1、矿物掺合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书。

2、矿物掺合料采用Ⅰ级粉煤灰,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规定,详见表2-6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表2-6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试验报告(M0607001)

细度(%)

≤12

2.1

2.94

含水率(%)

需水量比(%)

≤100

90

三氧化硫含量(%)

≤3

1.27

0.52

0.012

CaO含量(%)

1.72

第13条 压浆料

1、压浆采用P·

O42.5水泥,矿物掺合料采用Ⅰ级粉煤灰。

2、压浆料进场应有生产厂家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并应按有关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

3、压浆料的检验频率为:

每批不大于100t同厂家、同品种、同型号压浆料。

任何新选厂家或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产品达6个月要进行进场全面检验。

4、采用成都天福特种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TY-A预应力孔道灌浆剂,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规定,详见表2-7灌浆剂的技术要求。

表2-7灌浆剂的技术要求

试验报告(MJ0610002)

≥35

57.5

82.0

9.8

≥7.0

11.4

泌水率(24,%)

流动度(s)

≤25

18

30min后流动度(s)

≤35

22

28d膨胀率(%)

≥0,≤0.1

第14条 非预应力钢筋

1、非预应力钢筋(带肋、光圆钢筋及盘条)性能应分别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钢筋力学性能见表2-8的要求。

表2-8钢筋的力学性能

品种

牌号

公称直径

mm

屈服点MPa

抗拉强度

MPa

伸长率%

冷弯

d-弯心直径

a-钢筋直径

外形

强度等级

不小于

不大于

光圆钢筋

Q235

8~20

235

370

25%

180°

d=a

带肋钢筋

HRB335

12~25

335

490

16%

d=3a

2、钢筋进场后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并按批进行抽样在经外观检查合格的每批钢筋中任选出取2根钢筋,在其上各取1套试样,每套试样各制2根试件,分别作拉伸(含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当试样中有1个试验项目不符合要求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项作第二次试验;

当仍有1根试件不合格时,则该批钢筋应判为不合格。

3、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试验室每批抽检一次。

4、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

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重皮、气孔、锈坑、死弯、油污、结疤和折叠;

表面的凸块和其它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测量本批钢筋的直径偏差。

5、进场后钢筋应存放在钢筋棚内,按指定位置,分类码放,并挂牌标示,以免混杂。

并采用必要的保护措施,由专人负责保管。

钢筋码放要整齐、条理,码放时不得直接放在地上,离地面高度应不少于20cm,并加以覆盖,防止钢筋锈蚀。

6、梁场采用强度等级为Ⅰ级、Ⅱ级(牌号为Q235、HRB335)钢筋,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规定。

第15条 预应力钢筋

1、预应力钢绞线性能应符合GB/T5224的要求,进场就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书,供应商应提供每批钢绞线的实际弹性模量值。

表2-9 1×

7-15.2-1860钢绞线技术指标

钢绞线结构

钢绞线公称直径mm

横截面积mm2

每米理论重量

g/m

抗拉强度MPa

弹性模量GPa

整根钢绞线的最大负荷kN

屈服负荷kN

伸长率%

1000h后松弛率%,不大于

Ⅱ级松弛

不小于

初始负荷

60%公称最大负荷

70%公称最大负荷

80%公称最大负荷

标准型

15.20

允许偏差

+0.4

-0.2

140

1101

1860

195

260

234

3.5

2.5

4.5

2、钢绞线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钢绞线的检验频率为:

每批钢绞线应由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罐号、同一规格、同牌号、同生产工艺、同交货状态的钢绞线组成,每30t为一批,不足30t也按一批计。

②钢绞线应逐盘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捻距的外观检查;

每批钢绞线任选1盘,在端部正常部位截取3根试样,进行拉力(整根钢绞线的最大负荷、屈服负荷、伸长率)试验。

当试验结果有1项不合格时,除该盘应判为不合格外,应从未试验过的钢绞线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

当仍有一项不合格时,则该批钢绞线应判为不合格。

钢绞线的松弛试验每季度检验一次。

③钢绞线钢丝表面不得有裂纹、小刺、机械伤痕和油渍,不允许有锈蚀和目视可见的麻坑;

不应有折断、横断和相互交叉的钢丝。

钢绞线应存放在干燥处,避免潮湿锈蚀。

场棚存放高出地面200mm并及时盖好。

3、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强度级别为1860MPa、公称直径为15.2mm、结构形式为标准型1×

7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钢铰线送样通过了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铁道建筑检验站检验,详见表2-10钢铰线的技术要求。

表2-10钢铰线的技术要求

试验报告(2006QJW064)(试件编号1)

破断负荷kN

≥260

275

≥234

250

195±

196

极限伸长率(%)

5.9

松弛率(%)

≯2.5

2.03

第16条 其他

1、钢配件用的普通碳素钢,应符合GB700的规定。

2、梁体所有的预埋件外露部分进行多元真空复合渗锌+达可乐技术+封闭层处理。

3、锚具、夹片

(1)锚具、夹具应符合GB/T14370的要求,锚垫板上应能安装密封盖帽。

锚具产品应通过省、部级鉴定。

(2)锚具、夹片的检验频率为:

每批不大于1000套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的锚具或夹片。

任何新选厂家要进行进场全面检验。

(3)锚具、夹具进场时,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

(4)外观检查:

应从每批中抽取10%的锚具且不少于10套,检查其外观和尺寸。

如有一套表面有裂纹或超过产品标准及设计图纸规定尺寸的允许偏差,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查。

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应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5)硬度检验:

应从每批中抽取5%的锚具且不少于5套,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试验,对多孔夹片式锚具的夹片,每套至少抽取5片。

每个零件测试3点,其硬度应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如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试验。

如仍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应逐个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

(6)梁场采用QVM15-7D/8D/9D/12D锚具、夹片,锚具、夹片送样通过了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铁道建筑检验站检验。

4、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和聚氨脂防水涂料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和聚氨脂防水涂料性能应满足《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要求,应采用黑色外的其它颜色。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表面均为布纹状,低温弯折性温度指标-30℃。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的检验频率为:

每批不大于8000m2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的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聚氨脂防水涂料的检验频率为:

每批以甲组分不大于15t(乙组分以按产品重量配比相应的重量)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的聚氨脂防水涂料。

梁场采用高强聚氨脂防水涂料,经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规定。

5、泄水管

泄水管采用PVC管材,其性能应符合《埋地排污、废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10002.3-1996的要求。

泄水管盖板应采用不低于HT150的铸铁件。

泄水管、管盖的检验频率为:

每批不大于1000个的泄水管或管盖。

铁路桥梁PVC排水管,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规定。

6、混凝土垫块

(1)垫块材料要求

梁体保护层垫块材料不影响混凝土梁体的强度及耐久性,且能保证保护层厚度。

垫块材料应与梁体混凝土材料相同,保证具有相同的膨胀系数,以确保温度变化时垫块混凝土与梁体混凝土之间的仍具有紧密的粘结强度而不“脱骨”。

混凝土垫块,其抗腐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4。

(2)质量检验与控制

①抗压强度:

混凝土垫块应高于构件梁体混凝土强度。

②混凝土耐久性:

应不低于梁体混凝土耐久性能6项指标。

垫块应与梁体同等寿命,其抗腐能力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且保证梁体的耐久性。

③外形外观:

尺寸偏差有效厚度允许误差0~+3mm;

④保护层厚度检验项次:

梁跨中、梁两端的顶板顶底面、底板顶底面、两腹板内外侧面、梁两端面、挡碴墙侧面和顶面(架完梁挡碴墙现浇后再抽样检测),各20点。

抽样总数不小于600点,并按不同部位分别统计。

(3)梁场采用的混凝土垫块,垫块送样必须通过了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铁道建筑检验站检验。

7、抽拔橡胶管

箱梁纵向预应力管道采用外径Φ80和Φ90、内径Φ20的纯橡胶管成孔。

胶管应无表面裂口、无表面热胶粒、无胶层海绵。

胶层气泡、表面杂质痕迹度不应大于3mm、深度不应大于1.5mm,且每米不多于一处;

外径偏差±

4mm;

不圆率应小于20%;

硬度(邵氏A型)为65±

5;

拉伸强度不小于12MPa,扯断伸长率不小于350%,300%定伸强度不小于6MPa。

橡胶管的工作抗拉力不小于5KN,极限抗拉力不小于7.5KN。

梁场采用橡胶抽拔棒,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规定。

第三章 钢配件加工和安装

第17条 对于梁体所有的预埋件位置应准确,外露部分进行多元真空复合渗锌+达可乐技术+封闭层处理。

第18条 钢配件包括:

梁底支座板、防落梁支架预埋板和预埋螺杆、伸缩缝预埋件、一般接触网支柱预埋板、下锚支柱预埋板、下锚拉线预埋板等安装时严格按施工图纸施工,确保其位置准确无误。

第19条 梁底支座板、防落梁支架预埋板加工时先将螺纹钢筋与预埋钢板焊接,钢筋位置可根据实际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