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6919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Word格式.docx

D、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所以氨可用作制冷剂,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4.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若用于配制以下溶液:

①Na2CO3②AgNO3③FeCl3④品红⑤Na2SO3配制的溶液会变质的有

A.全部B.①②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⑤

【答案】B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B.

中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99

C.在空气中加热金属锂:

4Li+O2

2Li2O

D.铝热法炼铁:

2Al+Fe2O3

2Fe+Al2O3

化学用语、化学反应方程式。

6.向某无色落液中分别进行下列操作,所得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A.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Al3+

B.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l-

C.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SO42-

D.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溶液中存在NH4+

【答案】D

【解析】A.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氢氧化镁,原溶液中可能存在镁离子,不一定含有Al3+,故A错误;

B.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不一定含有Cl-,故B错误;

C.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不一定含有SO42-,故C错误;

D.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气体为氨气,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4+,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

解离子推断题应掌握的基本原则:

①互斥性原则:

互斥性原则就是当我们利用题给实验现象判断出一定有某中离子时,应立即运用已有的知识,将不能与之共存的离子排除掉,从而判断出一定没有哪种离子.如判断Ag+是否存在,但其不可能与题干中已有的S2-、CO32-、SO32-、SO42-共存,即可排除Ag+;

②进出性原则:

进出性原则就是在进行离子检验时,往往要加入试剂,这样就会引进新的离子,那么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种离子就无法判断,与此同时还会有一些离子会随着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沉淀或气体而离开,有可能对后续的实验造成影响;

③电中性原则:

电中性原则就是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总电荷数是守恒的,即溶液呈现电中性.在判断混合体系中某些离子存在与否时,有的离子并未通过实验验证,但我们仍可运用溶液中电荷守恒理论来判断其存在.如已经判断出溶液中含有AlO2-、S2-、SO32-三种阴离子,且已排除Ag+、Ba2+、Fe3+三种阳离子,但是溶液中如果只有AlO2-、S2-、SO32-是不可能的,根据电中性原则必须有阳离子,故可判断溶液中Na+是一定存在的。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6.9g过氧化钡(B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2NA

B.标准状况下,11.2LCH3CH2OH中含有分子0.5NA

C.在0.1mol/L碳酸纳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解析】A、1molBaO2中阴阳离子总物质的量为2mol,因此16.9gBaO2中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为16.9×

2/169mol=0.2mol,故A正确;

B、标准状况下,CH3CH2OH是液体,不能直接用22.4L·

mol-1,无法计算含有分子数,故B错误;

C、没有给出碳酸钠的体积,无法计算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

D、合成氨属于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尽心到底,因此无法计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故D错误。

8.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K+、Na+、HCO3- 

、NO3-B.Na+、NH4+、NO3-、Cl-

C.K+、Na+、NO3-、Br 

-D.K+、Cu2+、Cl-、SO42-

A中HCO3-不能存在于碱性溶液中;

B中NH4+不能存在与碱性溶液中C中各离子可以共存;

D选项中Cu2+有颜色。

离子共存

9.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五种离子:

NO3-、SO42-、Fe3+、H+、X,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n(NO3-)︰n(SO42-)︰n(Fe3+)︰n(H+)︰n(X)=2︰3︰1︰3︰1,则X可能为

A.Fe2+B.Mg2+C.Cl-D.Ba2+

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O3-):

n(SO42-):

n(Fe3+):

n(H+):

n(X)=2:

3:

1:

1,由于溶液不显电性,但2×

1+3×

2>1×

3+3×

1,这说明X为阳离子。

由电荷守恒可知,X所带2个正电荷。

SO42-与Ba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能氧化亚铁离子,所以X一定为Mg2+,答案选B。

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

10.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①中试剂

①中现象

解 

 

A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B

NaSiO3溶液

产生胶体沉淀

酸性:

H2SO3>

H2SiO3

C

Ba(NO3)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SO32-与Ba2+生成白色BaSO3沉淀

D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SO2具有还原性

【解析】Cu和浓硫酸发生Cu+2H2SO4(浓)

CuSO4+SO2↑+2H2O,A、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A说法正确;

B、通入SO2后产生胶体沉淀,说明产生H2SiO3,即H2SO3酸性强于H2SiO3,故B说法正确;

C、SO2溶于水,溶液显酸性,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把H2SO3或SO32-氧化成SO42-,因此沉淀是BaSO4,故C说法错误;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紫色褪去,说明SO2具有还原性,故D说法正确。

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C,学生常常忽略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把SO32-或H2SO3氧化成SO42-或H2SO4,从而产生沉淀应是BaSO4。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石灰水表面漂着的“白膜”可用醋酸溶解:

CaCO3+2H+=Ca2++H2O+CO2↑

B.钠加入水中:

Na+2H2O=Na++2OH-+H2↑

C.FeS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FeS+2H+=Fe2++2H2S↑

D.0.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

H2O

【解析】A、醋酸是弱酸,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不能拆写成离子,应是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故A错误;

B、电荷不守恒,正确的是2Na+2H2O=2Na++2OH-+H2↑,故B错误;

C、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Fe2+、H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NH4+、Al3+都能与OH-发生反应,Al3+结合OH-能力强于NH4+,因此先发生Al3++3OH-=Al(OH)3↓,然后发生NH4++OH-=NH3·

H2O,最后发生Al(OH)3+OH-=AlO2-+2H2O,根据题中信息,发生的离子反应是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

H2O,故D正确。

1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②④B.③④C.①④D.①②③

①氨气被催化氧化生成NO,不能直接生成NO2,故①错误;

②Si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SiO3和水,Na2SiO3与氯化氢反应生成H2SiO3和氯化钠,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②正确;

③电解氯化镁溶液得到的是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镁,不能得到镁,故③错误;

④钠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④正确;

故选A。

考查了氨的化学性质;

硅和二氧化硅;

钠的重要化合物;

镁、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13.已知下列实验事实:

①Cr2O3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3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2溶液,②影响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③将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

下列判断不确的是

A.化合物KCrO2中Cr元素为+3价

B.实验①证明Cr2O3是两性氧化物

C.实验②证明H2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实验③证明氧化性:

Cr2O72->

I2

A、化合物KCrO2中,K为+1价,O为-2价,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倒数和为0,则Cr元素为+3价,正确;

B、由反应①可知,氧化铬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两性氧化物,正确;

C、实验②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r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则过氧化氢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2价,所以证明H2O2有氧化性,错误;

D、由③中溶液变蓝,生成碘单质可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证明氧化性:

Cr2O

>

I2,正确。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14.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Ⅰ 

 

Ⅱ 

Ⅲ 

A.实验I:

可用于吸收氨气,并能防止倒吸

B.实验Ⅱ:

静置一段时间,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C.实验III: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D.实验Ⅳ:

海水的淡化

【解析】A、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在上层。

氨气极易溶于水,直接插入到水中进行吸收,容易引起倒吸,选项A不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导致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剂减少,因而有硝酸钾晶体析出,选项B正确;

C、浓硫酸不能在量筒中稀释,选项C不正确;

D、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出口处,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B。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仪器安装和正确使用是解题的关键。

15.葡萄酒中常加入亚疏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为检测某葡萄酒样品中亚硫酸盐的含量(通常以酒样中SO2的量计),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还原性:

SO32->

I->

C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试剂A选择氯水,则试剂B可选择NaOH标准液

B.通入N2和煮沸的目的是为了将产生的气体从溶液中全部赶出

C.葡萄酒中加亚硫酸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氧化,利用了亚硫酸盐的还原性

D.若试剂A选择碱液,调节吸收后溶液为中性,则试剂B可选择I2标准液

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氯水氧化为硫酸,但是氯水也可以和氢氧化钠之间反应,所以此时不能选择NaOH标准液,A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知道:

通氮气是为了将生成的二氧化硫从溶液中全部赶出,B正确;

C、亚硫酸根离子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根,葡萄酒中加亚硫酸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葡萄酒氧化,利用了亚硫酸盐的还原性,C正确;

D、若试剂A选择碱液,可以和二氧化硫之间反应得到亚硫酸盐或是亚硫酸氢盐,该盐可以被碘单质氧化为硫酸盐,试剂B可选择I2标准液,D正确,答案选A。

考查元素以及化合物的性质

16.将38.4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 

2mo/L 

NaOH 

溶液完全吸收,发生的反应为:

2NO2+2NaOH=NaNO2+NaNO3+H2O;

NO+NO2+2NaOH=2NaNO2+H2O。

则生成的盐溶液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

A.0.2molB.0.4molC.0.6molD.0.8mol

【解析】根据信息,氮的氧化物共有0.8mol,根据氮的氧化物和NaOH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产物不是NaNO3就是NaNO3和NaNO2的混合物,n(Na+)=n(N)=1mol,因此推出n(NO、NO2)=0.6mol,n(N2O4)=0.2mol,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38.4×

2/64=n(NO)×

3+n(NO2)×

1+n(N2O4)×

1,解得n(NO)=0.1mol,n(NO2)=0.5mol,N2O4相当于2NO2,因此氮的混合物可以看作是NO2和NO的混合物,因此n(NO)=0.1mol,n(NO2)=(0.5+0.4)mol=0.9mol,氮的氧化物全部被吸收,NO+NO2+2NaOH=2NaNO2+H2O,此时消耗的NO2物质的量等于NO物质的量为0.1mol,则有0.8molNO2参与2NO2+2NaOH=NaNO2+NaNO3+H2O,因此生成NaNO3物质的量为0.8/2mol=0.4mol,故B正确。

17.500多年前,一艘载着天然苏打晶体的商船在航行中搁浅,船员们便在附近的沙滩上用几块苏打晶体支锅煮饭。

之后他们惊奇地发现,锅下苏打在沙粒接触处出现了许多晶莹发亮的珠子。

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一下,这种珠子可能是_____________

A.水晶颗粒B.无水碳酸钠C.玻璃珠D.晶体硅

(2)实验室可在坩埚中模拟制备此物质,下列坩埚中可选用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普通坩埚B.石英坩埚C.刚玉坩埚D.铁坩埚

(3)制备此物质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任写一个)。

(4)氢氟酸常用作此物质的蚀刻剂,原因为:

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C

(2).D(3).SiO2+Na2CO3

Na2SiO3+CO2↑或SiO2+CaCO3

CaSiO3+CO2↑(4).SiO2+4HF=SiF4↑+2H2O

【解析】本题考查SiO2的性质,

(1)苏打是Na2CO3,沙子的成分是SiO2,在高温下发生SiO2+Na2CO3

Na2SiO3+CO2↑,这是制造玻璃发生的反应,因此得到珠子是玻璃珠,故C正确;

(2)普通坩埚、石英坩埚成分是二氧化硅,都能与Na2CO3发生反应,因此不能使用;

刚玉的成分是Al2O3,也能与Na2CO3发生反应,因此不能使用刚玉坩埚,铁坩埚不与碳酸钠发生反应,可以使用铁坩埚,故D正确;

(3)制备玻璃使用原料是石灰石、纯碱、石英,发生的反应是iO2+Na2CO3

Na2SiO3+CO2↑、SiO2+CaCO3

CaSiO3+CO2↑;

(4)氢氟酸能腐蚀玻璃,发生的反应是SiO2+4HF=SiF4↑+2H2O。

18.硫酰氯(SO2Cl2)常作氯化剂或氯磺化剂,用于制作药品、染料、表面活性剂等。

其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其它性质

SO2Cl2

-54.1

69.1

①易水解,产生大量白雾

②易分解:

SO2Cl2 

SO2↑+Cl2↑

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室合成硫酰氯要先制取干燥氯气。

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所用仪器如下图:

(1)圆底烧瓶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

e接  ,  接  ,  接  ,  接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催化合成硫酰氯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夹持仪器已省略):

(3)仪器B冷却水的进口为________(填“a””或“b”),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

(4)装置D除干燥气体外,另一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若缺少D,则硫酰氯会水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建议将收集器A放在冰水中冷却,你认为该同学的建议是否合理,为什么?

_______

【答案】

(1).MnO2+4H++2Cl-

Mn2++Cl2↑+H2O

(2).e接d,c接a,b接i,h接g(3).a(4).催化剂(5).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流速度(或比例)(6).SO2Cl2+2H2O===H2SO4+2HCl(7).合理,防止硫酰氯分解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1)此装置制备氯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nO2+4H++2Cl-

Mn2++Cl2↑+H2O;

(2)制备干燥的氯气,烧瓶中制备的氯气含有HCl和水蒸气,一般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因此e接d,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因此c接a,然后进行收集,因此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b接i,氯气是有毒气体,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因此h接g;

(3)冷凝管冷却水的通入一般是从下向上通入,即从a口通入冷却水,本实验的目的是催化合成硫酰氯,因此活性炭的目的作催化剂;

(4)因为硫酰氯易水解,因此装置D作用是干燥气体,同时为了原料充分利用,需要控制气流速度或比例,即装置D的另一个作用是观察气泡控制气流的速率或比例;

根据信息,硫酰氯水解产生大量白雾,此白雾是HCl,反应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

(5)根据信息,硫酰氯易分解,因此收集A应放在冷水中冷却,目的是防止硫酰氯分解。

实验设计一般步骤是制气装置→除杂装置→收集或反应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然后根据题目中信息,注意细小环节,如硫酰氯易水解,要防止水蒸气的进入,不仅要防止氯气和二氧化硫中水蒸气的进入,而且还要外界空气的进入,即装置C不仅是除去过量的氯气和二氧化硫,还防止了外界空气进入装置A。

19.氯酸镁[M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实验室制备少量Mg(ClO3)2·

6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

①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

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

②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调pH时,加入MgO的原因___________。

(2)加入BaCl2的目的是除去SO42-,如何检验SO42-已沉淀完全?

____________。

(3)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进一步制取Mg(ClO3)2·

6H2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蒸发浓缩、①______;

②_____;

③过滤、洗涤。

(4)产品中Mg(ClO3)2·

6H2O含量的测定:

步骤1:

准确称量4.00g产品配成100mL溶液。

步骤2:

取1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稀硫酸和30.00mL1.000mol·

L-1的FeSO4溶液,微热。

步骤3:

冷却至室温,用0.100mol·

L-1 

K2Cr2O7 

溶液滴定至终点,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步骤4:

将步骤2、3重复两次,平均消耗K2Cr2O7 

溶液30.00mL。

①滴定时应用_____________(“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品中Mg(ClO3)2·

6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答案】

(1).能与H+反应增大pH,不引入新的杂质

(2).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若无白色沉淀,则SO42-沉淀完全(3).复分解反应(4).趁热过滤(5).冷却结晶(6).酸式(7).C1O3-+6Fe2++6H+=6Fe3++C1-+3H2O(8).74.75%

【解析】考查化学工艺流程,

(1)根据流程,加入高锰酸钾的目的是把Fe2+氧化成Fe3+,加入BaCl2的目的是除去SO42-,加入MgO的目的是除去Fe3+,原理是加入MgO与H+反应,增大pH,使Fe3+以氢氧化铁形式沉淀出来,同时不引入新的杂质;

(2)检验SO42-已完全除去的检验:

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若无白色沉淀,则SO42-沉淀完全;

(3)根据实验目的,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Mg(ClO3)2;

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因此采取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4)①酸式滴定管盛放酸性溶液和具有强氧化性的溶液,碱式滴定管只能盛放碱性溶液,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因此用酸式滴定管进行滴定;

ClO3-具有强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30被还原成Cl-,Fe2+氧化成Fe3+,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ClO3-+6Fe2++6H+=6Fe3++Cl-+3H2O;

②发生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此时消耗的Fe2+是与ClO3-反应剩下的Fe2+,剩下的Fe2+的物质的量为30×

10-3×

0.1×

6mol=1.8×

10-2mol,与ClO3-反应的Fe2+物质的量为(30.00×

1.000-1.8×

10-2)mol=1.2×

10-2mol,因此消耗ClO3-物质的量为2×

10-3mol,即Mg(ClO3)2·

6H2O物质的量为1×

10-2mol,即Mg(ClO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