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7004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升降机专项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主体结构及装修阶段施工时,垂直运输机械采用SCD200/200施工升降机配合施工,计划安装时间为结构6~7层开始。

由建筑外窗洞口或阳台进入室内,升降机安装高度约60。

基础平面尺寸约为6000×

4500mm(具体尺寸根据人货电梯基础图),在地下室顶板、上做100mm厚(最薄处)C30混凝土基础,预埋螺栓处为550mm厚,基础四周砌240厚砌体高400mm。

(地下室顶板上直接打膨胀螺栓固定。

由于升降机基础位于地下室结构顶板。

根据荷载要求对升降机及进料平台采用φ48×

3.2钢管加顶托进行加固,不考虑结构板受力。

为提高安全系数,采用φ48×

3.2钢管加固的同时在升降机基础下方四角采用4φ159钢管加固,以解决集中荷载过大的问题。

四、基础设计荷载取值

施工升降机自重:

安全系数K=2.1,SCD200/200型施工升降机安装高度按最大96m时的重量:

P1=(吊笼重+底层护栏重+导轨架总重+对重重+载重重)×

2.1。

吊笼重2×

15KN,底层护栏重14.8KN,导轨架总重=(每节重1.50KN,每节高1.508m)1.50KN×

64节=93.5KN,载重2×

20KN,对重2×

20KN。

P1=(30+14.8+93.5+40+40)×

2.1=479.43KN。

基础自重:

P2=1.2×

4.5m×

6.6m×

0.2(m)×

24(kN/m3)=171.07KN。

(其中砼重力密度,取24KN/m3)

荷载总重P=479.43+342.14=821.57KN,此值为结构加固计算值。

升降机基础范围内的均布荷载821.57KN/4.5m×

6.6m=27.66KN/m2。

五、基础施工及支撑加固

基础施工前由施工员进行现场定位,在做好下部支撑加固后在地下室顶板上对预埋螺栓孔进行定位,绑扎钢筋网(φ8@200)浇筑C30厚100mm厚(最薄处)混凝土垫层。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升降机的定位安装。

升降机基础下方加固:

地下层此跨梁板全跨双向按通常做法@500采用φ48×

3.5钢管支撑加固,水平杆双向@1200,立杆上下采用250×

250×

10的钢板垫衬(验算满足要求)。

不考虑结构板受力,采用Φ48×

3.2mm钢管加顶托进行支撑加固。

钢管截面积为489mm2,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回转半径I=15.8mm。

立杆顶部采用顶托,根据单立杆顶托的极限承载为N=25KN,每平米立杆数为27.66/25=1.11根≈2根,即纵横双向间距为@1000,为保险体现立杆间距按通常取@500,即4.5m×

6.6m范围内11根×

14根(实际支撑加固时对此跨梁板范围内全部加密)。

立杆支撑稳定性验算(立间距为500㎜,水平杆间距为1200㎜,扫地杆距地200㎜)

长细比λ=l/i=1200/15.8=75.95;

查得稳定系数θ=0.744;

N=821.57/154=5.33KN

N/θAn=5.33×

1000/(0.744×

489)=14.65N/mm2<

fc=205N/mm2

支撑稳定性满足要求。

六、安装安全要求

1、安装场地应清理干净,并用标志杆等围起来,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防止安装上方掉落物体,必要时应加安全网。

安装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2、利用吊杆进行安装时,不允许超载,吊杆最大起重量为2000N,吊杆只用来安装或拆卸升降机零部件,不得用作其它起重用途。

吊杆上有悬挂物时,不得开动吊笼。

3、升降机运行时,施工人员的头、手绝对不可露出安全栏以外。

如果有人在导轨架上或附墙架上工作时,绝对不允许开动升降机,当吊笼升起时严禁进入外笼内。

吊笼上的所有零部件,必须放置平稳,不得露出安全栏外。

4、安装作业人员应按空中作业的安全要求,包括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等,不要穿过于宽松的衣服,应穿工作服,以免被卷入运动部件中发生安全事故。

5、操纵升降机,必须将操纵盒拿到吊笼顶部,不允许在吊笼内操作。

吊笼起动前,应先进行全面检查,消除所有不安全隐患。

安装运行时,必须按升降机额定安装载重装载,不允许超载运行。

雷雨天或风速超过13m/s的恶劣天气不能进行安装作业。

6、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安装工地应具备合适的电源,并必须配备一个专供升降机用的电源箱,每个吊笼均应由一个开关箱控制,供电熔断器的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5~2倍。

应具备合适的起重设备及安装工具。

应具备运输和堆置升降机零部件的道路及场地。

应按要求制作基础,自备好地脚螺栓,确定附墙架与建筑物连接的方案,准备好予埋件或固定件等。

根据需要,自备站台附件,如:

过桥板,安全栏杆等。

7、升降机的安装。

在安装升降之前必须熟悉“安装安全要求”。

深刻了解升降机的机械和电气性能,并对有待安装的各个零、部件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8、外笼和吊笼的安装。

将基础表面清扫干净,用起重设备吊住吊笼上的吊点将主机吊起就位,将地脚螺栓安装好,在地脚螺栓处的底盘和基础间垫入不同的调整钢板,用以调整导轨的垂直度。

用混凝土将地脚螺栓浇灌在基础上。

用水平仪或线坠测量导轨架的垂直度,保证导轨架的各个立管在两个方向上的垂直度≤1/1500。

当导轨调整到垂直时用700N·

m的力矩压紧4个地脚螺栓。

用同样的方法调整外笼门框的垂直度,使外笼门框的垂直度在两个方向≤1/1000。

压紧其余地脚螺栓,安装好吊笼顶上的护身栏杆。

用上述方法安装吊笼的另一部分。

将外笼左右两部分用螺栓连接起来,用同样的方法调整外笼门框的垂直度并压紧地脚螺栓。

松开吊笼内电动机上的制动器用起重设备吊起吊笼后标准节上准确就位,将制动器就位。

检查所有用于运输的垫木或螺栓等是否全部折除,齿轮与齿条的齿合侧缝、导轨与齿条背面的间隙滚轮与标准节立管的间隙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所有门开启应灵活。

9、电缆的安装。

现场供电箱距升降机电源箱的距离应在20米以内,以保证供电质量,满载运行中,电压波动不得大于±

5%。

将供电电缆从升降机上电源箱内的总电源开关接入现场供电箱,将电缆随线以自由状态盘入电缆笼内。

电缆随线一端从电缆笼底部引出接入电源箱。

另一端通过电缆托架引到吊笼内装入电控箱并固定。

电缆笼装在电缆托架下方,使电缆随线在其中心并可自由的曳出或盘入电缆笼内。

10、电气装置检查。

在调试前,先用起重设备安装一、二节标准节,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升降机钢结构及电器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

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动机及电器元件的对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Ω。

检查各安全开关、限位开关、极限开关均应能够起作用。

校核电动机接线,吊笼上下运行方向与操纵盒上所示的方向一致。

电器装置检查完毕后,升降机方可进入安装运行。

11、吊杆安装。

吊杆应安装在吊笼顶部吊杆安装孔内,将推力轴承装在吊杆底部,将吊杆放入安装孔内。

在吊笼内安装向心轴承,安装压垫并用螺栓固定。

12、导轨架的安装。

将标准节两端管子接头处及齿条销子处擦试干净,并加少量润滑脂。

打开一扇护身栏杆,将吊杆上的吊钩放下,并钩住标准节吊具,将标准节吊具钩住一节标准节,摇动手摇卷扬机,将标准节吊至吊笼顶部并放稳。

关上护身栏杆,起动升降机当吊笼升至接近导轨架顶时,应点动行驶,直至吊笼顶部距导轨架顶部大约为300mm左右时停止,用吊杆吊起标准节,对准下面标准节立管和齿条上的销孔放下吊钩,用螺丝固定。

松开吊钩,将吊杆转回,用350N·

m的拧紧力矩紧固全部螺栓。

按上述方法将标准节依次相连直至达到所需要的高度为止。

随着导轨架的不断加高,应同时安装附墙架,并检查导轨架安装的垂直度。

(≤20M≤10mm;

≤40M≤20mm;

≤60M≤25mm;

≤80M≤30mm;

≤100M≤35mm;

≤150M≤40mm)。

本工程控制≤30mm。

13、附墙架安装。

随着导轨的升高,应按每不大于6米安装一个附墙架,建筑物上的附墙座应先安装好支架,其允许最大水平倾角为±

100以内,每个停靠站必须设过桥平台。

采用Ⅲ型附墙架,联接尺寸L=3054~3671mm,附墙架宽度B=1420mm。

当需要计算附墙架作用于建筑物上力时,P=

本工程为P=

=74.20KN。

14、对重安装。

在正常时必须安装对重,对重在吊笼和外笼安装完毕后未加高标准节前就应吊装就位。

在基础的对重位置上安装好缓冲弹簧,用起重装置将对重放入对重滑道,检查对重导向轮与滑道的间隙0.5mm确保每个轮转动灵活。

15、天轮和钢丝绳安装。

当导轨架安装到要求的高度后带对重的升降机要将天轮安装好,并用钢丝绳悬挂好对重。

将天轮、绳轮、钢丝绳及钢丝绳架吊到吊笼顶部,并备好绳卡螺栓等。

将钢丝绳架用M8×

30的螺栓固定在吊笼上,将吊笼升至距导轨架顶端500mm处,用吊杆将天轮安装到导轨架顶部,用M24螺栓固定。

安装绳轮;

将钢丝绳穿过绳轮和天轮放至地面的对重上,并用三个绳卡固定于对重上,用同样的方法将钢丝绳的另一端用三个绳卡固定在绳轮上。

16、电缆保护架的安装。

在电缆加高过程中,要同时安装电缆保护架。

从地面起每6米左右安装一个电缆保护架,用带卡子的一端固定在φ51的立管上。

调整电缆保护架以及电缆托架的位置,确保电缆在电缆保护架“U”形中心。

17、限位开关及极限开关碰铁的安装。

下限碰铁的位置,应调整在吊笼满载下行时,自动停止在碰到缓冲簧100-200mm处。

下极限碰铁应安装在吊笼在碰到缓冲弹簧之前制动。

上限位碰铁调整到使吊笼自动停止在上终端站平台位置,要确保此时吊笼与导轨架顶部的安全距离符合当地的安全规定。

上极限碰铁应安装在吊笼越过上平台150mm处。

必须保证极限开关触柄与上下极限碰铁的距离,在极限开关断开位置时,其触柄距碰铁0.5-2之内,紧固所有碰铁上的螺栓,保证碰铁不移动。

七、平台脚手架、结构加固

1、平台脚手架。

升降机平台脚手架见本方案附图,脚手架为扣件式钢管落地式双排脚手架,立杆纵距为1500、700、1500mm,立杆横距为1000、750mm,步距4.7米以下为1450mm,4.7米以上为1800mm(稳定性计算值)、1100mm,连墙杆间距为3000mm(每根连墙杆有效面积为5.5平方米),两侧面按要求设置剪刀撑、挡脚板、栏杆、密目网。

平台与结构挑板间距50mm,保证施工时由脚手架平台承受荷载,保证结构平台板的安全。

脚手架平台的搭设高度(含屋面层防护1500mm)约为96米,脚手板铺设的层数为30层(0.35KN/m2),每米立杆结构自重取0.1291KN/m,施工正常荷载取2层(6KN/m2)。

由于脚手架的立杆纵、横距、大小横杆步距、连墙杆的面积等构造要求不大于常用脚手架的设计尺寸,而高度大于常用脚手架的设计尺寸,所以仅对立杆稳定性进行验算。

验算时单根中立杆取1100×

880mm面积计算,不考虑栏杆、挡脚板、密目网等防护设施。

经验算下部66.6米采用双管立杆。

(1)稳定性验算:

+

≤f

N=1.2(NG1K+NG2K)+0.85×

1.4ΣNQK

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1K=0.1291×

102=13.168KN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0.35×

1.10×

0.88×

30=10.164KN

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ΣNQK=6×

0.88=5.81KN

N=1.2(13.168+10.164)+0.85×

1.4×

5.81=34.91KN

=Lo/i

Lo=kμh=1.155×

1.50×

1.80=3.12m

i=15.8mm

=3.12×

103/15.8=197查表得φ=0.186A=489mm2

≤ƒ

MW=0.85×

1.4MWk=

wk=0.7µ

µ

w0

式中: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1.40

µ

s——风荷载体型系数,取1.3φ(φ=0.5)=0.65

w0——基本风压,取0.35KN/m2

wk=0.7×

1.40×

0.65×

0.35=0.22KN/m2

MW=

=0.127KN·

m(MWk=0.107KN·

m)

=34.91×

103/0.186×

489+0.127×

103/5.08×

103

=383.85N/mm2>f=205N/mm2。

结论:

(采用单立杆时)立杆稳定性不符合要求。

当66.6米(21层)以下采用双管立杆时,验算66.6米时单立杆的稳定性:

(104-66.6)=4.83KN

(31-21)=3.89KN

N=1.2(4.83+3.89)+0.85×

5.81=17.38KN

=17.38×

=191.11N/mm2<f=205N/mm2。

(2)搭设高度验算:

按组合风荷载时考虑

2.1单管立杆验算

Hs=

=

=40413mm=40.41m>(104-66.6)=37.4m。

[H]=HS/1+0.001HS=38.84m。

2.2双管立杆验算

每米立杆结构自重取0.1291KN/m+0.052=0.1811KN/m。

=83240mm=83.24m>66.6m。

[H]=HS/1+0.001HS=76.84m。

3.结论:

架手架底部66.6米采用双管立杆,上部30米采用单管立杆,能满足施工安全要求。

附:

整体平台架自重为:

P=1.2(0.1291×

96×

10+3.70×

1.75×

0.35×

30)+1.4×

3.70×

6.0=297.1KN,

0.129为每根立杆的自重(KN/m);

96为平台搭设高度(m);

10为立杆数量(见平面大样);

3.70为平台长度(m);

1.75为平台宽度(m);

0.35为每层脚手板的荷载(KN/m2);

30为脚手板的层数;

6.0为两层施工的正常荷载(KN/m2)。

当66.6米以下采用双立杆时,增加25.57KN(仅立杆),即(66.6m×

10根×

3.84Kg/m×

10N/Kg)。

则P=297+26=323KN,此值为平台架结构加固计算值。

平米均布荷载为323KN/3.70m×

1.75m=49.88KN/m2。

立杆顶部采用顶托,根据单立杆顶托的极限承载为N=25KN,每平米立杆数为49.88/25=2根,即纵横双向间距为@1000,为保险体现立杆间距按通常取@500,搭设时升降机基础下及平台脚手架下统一按双向@500整体加固。

2、结构加固

由于升降机、平台脚手架基础底面为地下室结构顶板,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采用钢管支撑加固的方法,由支撑加固钢管支撑承担升降机、平台脚手架的全部荷载,通过钢管支撑将荷载传至基础梁及底板。

根据荷载计算,平台脚手架基础底面支撑加固也按升降机下间距进行加固:

立杆纵横双向间距为500㎜,水平杆间距为1200㎜,扫地杆距地200㎜。

3、安装及安全使用

升降机使用前,必须经过嘉兴市建筑业管理局产权备案,并在工程所在地主管部门办理拆装告知和使用手续。

升降机的安装必须由具有相应安装资质的安装单位进行,安装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由安全员按特种作业的要求,进行现场安全交底工作。

明确分工及责任,统一思想,统一指挥,确保安装中的安全。

升降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各个部件的性能及操作技术,当风速超过20M/S时,以及恶劣气候下,不得开动升降机。

当导轨架及电缆上结冰时,不得开动升降机。

经常的观察吊笼运行通道有无障碍物。

升降机的基础不允许有积水。

保持吊笼内的整洁,确保吊笼装载未超过其核定载重量,升降机在下班后应停靠在地面站台,将极限开关锁住并切断电源。

升降机必须保持始终所有的零部件齐全、完整,按要求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及做坠落试验。

升降机吊笼门应有电气或机械式连锁装置,只有当吊笼门完全关闭后,吊笼才能启动。

各楼层卸料平台设置防护门,防护门定型化、工具化,操作方便并有防止外开的措施。

非工作状态时,应关闭防护门。

卸料平台两侧1.2米高用脚片全封闭,平台用4公分木板铺设。

地面进料口设有自落式防护门,上方采用脚手片搭设防护棚,防护棚沿架体三面设置,宽度5米,上下间距1米,上下层垂直铺设。

升降机每层设有上下联络的通讯装置,升降机在启动或制动前必须鸣笛示意。

升降机设有避雷装置,避雷针高度2米,引下线单独设置与电气相连,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4、升降机的拆除

在拆除之前必须对升降机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其中电磁制动器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主传动机构的运行是否正常,两项检查尤为重要。

在检查调整之后,吊笼可升至导轨架顶端,再上升500mm左右停止,吊笼应不发生下滑现象方可进行拆卸,其步骤按安装的顺序倒行即可。

5、验收

施工升降机的安装及拆卸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安全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操作运行中必须做好相关的记录,项目部应定期进行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生产的安全。

6、附图

(1)升降机平面示意图

 

(2)升降机基础示意图

(3)升降机平台示意图

八、安全生产措施

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目标为实现“四无”(无死亡、无重伤、无火灾、无倒塌),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区市有关安全生产检查评定标准监督检查。

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质量安全部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部门,设置专职安全员,各作业区及各班组设兼职安全员,从事安全监督与信息反馈工作,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

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

质量安全部

项目副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木工组

钢筋工组

砼工组

抹灰工组

电焊工组

水电工组

机操、机修工组

材料供应组

仓库保管

安装项目组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

王新华

成员:

李夏斌

(2)完善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从项目经理部到操作层人员人人有安全生产责任,明确职责,层层分解安全管理目标,与各作业班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形成上管成片,下管成网,安全生产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组织落实、措施落实、费用落实的管理网络。

(3)项目经理、安全管理干部、特种作业人员均需定期培训、持证上岗。

3、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项目经理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完善从质量安全部到各作业区、作业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考核检查。

(2)建立安全教育制度,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安全三级教育,签订安全自身防护条约。

编制职工安全教育手册,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3)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各作业班组每对安全生产进行自查,质量安全部每天进行监督检查。

施工技术部每周开展一次安全检查,每月中旬项目经理部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编制安全生产简报,通报安全生产状况。

(4)建立班前活动制度,各作业班组在每天上工前由班组在每天上工前由班组长针对不同工作环境作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做到我在岗位不违章,在我身边无事故。

(5)每次施工技术交底时,必须同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职工变换工种,应进行新工种安全技术教育,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验合格后持证上岗;

操作证必须按期资审,不得超期使用,名册齐全。

(6)按规定向市安全监督站报送《项目安全受监登记表》,向业主、监理报送有关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自觉接受管理与监督。

4、安全技术措施

(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档案,按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安全教育资料、培训记录、安全检查、考核记录、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机械设备运转台帐等安全生产资料。

(2)编制安全设施投入计划,落实安全投入专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根据工程需要及时添置安全设施,确保安全设施的齐全完好。

(3)强化施工现场平面管理,严格按施工方案要求堆放材料,材料堆放整齐平稳,保持道路畅通。

(4)强化安全措施和安全方案的编制制度,各施工方案的编制必须有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参加,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中必须有安全生产措施、方案或安全生产交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