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7260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三字经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

第4课时

玉不琢-——— 

习礼仪

第5课时 

香九龄——宜先知

6

第6课时 

守孝悌——夫妇顺

7

第7课时 

曰水火——不容紊

8

第8课时 

稻梁黍——七情具

9

第9课时

匏土革--人之伦

10

第10课时

父子恩——臣则忠

11

第11课时

凡训蒙—-记善言

12

第12课时

孟子者—--当讲求

13

第13课时

有连山—--书之奥

14

第14课时

曰国风——别善恶

15

第15课时

三传者—-记其事

16

第16课时

五子者——知始终

第一课

教学内容: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课时:

1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这几句三字经.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其中的深刻意义。

教学方法:

三个版块:

(一)故事激趣

(二)诵读感悟

(三)拓展升华。

教学准备: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

德育渗透:

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长大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板书设计:

主备板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

(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2、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贵以专。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几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几句三字经的含义。

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教之道,贵以专.〖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5、让学生自己边学边讲。

6、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1)你认为那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

为什么?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7、请学生思考问题:

年岁大的人还要不要学习新知识?

(说明我们不能到长大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

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长大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三、扩展活动:

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1、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贵以专。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几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课时:

三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难点:

体会原文的含义

教学方法:

故事激趣、诵读感悟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

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成才。

板书设计: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4.过渡:

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要求:

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

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吗?

(听《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

(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

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

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

(4)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

三、拓展升华

1、在生活中,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

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

说说理由。

(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

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师小结: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1)、一起读原文:

子不学,断机杼。

教五子,名俱扬。

(2)、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3)、自由读,要求:

(4)、同桌互读。

小组比赛读.

(5)、开火车读。

(6)、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第三课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课时1课时

1。

讲解三字经中“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内容,理解含义。

2.朗读并背诵三字经前三课所学句子.

正确、流利地朗读,熟读成诵。

朗读与讨论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

德育渗透: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教学过程

一、回顾并背诵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

曹操、孟子等~)

2、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二、新授:

1、自读“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师讲解.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

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

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

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先介绍岳飞(简介略)

2)讲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请老师教育孩子的问题.

3)讨论:

小孩不肯好好学,固然是不应该的,但作为家长和老师是否也应该找一下教育的方法或方式存在问题?

[交流看法.]师小结:

孩童是有聪慧,拙笨之分,勤奋,懒惰之别。

“人之初,性本善。

"

么。

但不同的学习环境就会使其产生好坏的差别。

不同类型的孩子应有不同的施教办法.

2、熟读背诵“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3、朗读复习并背诵三字经前三课所学句子。

(1)、自读“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2)、讨论:

[交流看法.]

(3)、熟读背诵“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

4、朗读复习并背诵三字经前三课所学句子。

第四课

教学内容: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1。

讲解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内容,理解含义.

2。

朗读并背诵三字经前面课所学句子。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感受其中的深刻意义.

师讲解为主,组织学生朗读感悟。

只有通过不断地经验积累和学习,才能让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板书设计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一、复习背前几节课所学内容。

1、指名背,齐背等形式检查所学过的内容。

1、自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师讲解.

1)理解字、词意思。

琢:

雕琢。

器:

有用的材料。

义:

道义,伦理。

少:

年少。

亲:

亲近、尊敬。

师:

老师,师长。

礼:

礼貌。

2)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3)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2、师小结:

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本课的学习就是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不断地经验积累和学习,才能让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3、熟读背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1)、自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2)、理解字、词意思。

(3)、熟读背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4、朗读复习并背诵三字经前四课所学句子.

第五课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三维教学目标:

1、诵读《三字经》原文“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一段,达到熟读成诵。

2、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教育。

故事讲解,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收集历史故事《孔融让梨》《黄香温席》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一个叫黄香,一个叫孔融.(播放多媒体课件:

《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2、你喜欢黄香和孔融吗?

就连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称赞他们那。

二、配乐诵读、品读解意

1、师配乐范读、领读(出示《三字经》原文: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各种形式朗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

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3、背诵比赛。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情感.

1、你觉得黄香是个怎样的孩子?

孔融又是个怎样的孩子?

2、你还知道那些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人?

3、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做的?

学习了今天的《三字经》内容,你有什么打算?

(1)、配乐诵读、品读解意。

(2)、各种形式朗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

(3)、自读“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4、背诵比赛。

5、谈谈自己在学习了今天的《三字经》内容后有什么打算?

6、朗读复习并背诵三字经前四课所学句子。

7、熟读背诵“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第六课

教学内容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讲解三字经中“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内容,理解含义.

2.朗读并背诵所学句子,加深理解。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感受其中的深刻意义.

故事讲解,朗读感悟。

懂得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要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板书设计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一、复习背前几节课所学内容.

1、自读“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师讲解。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译文】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

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2、回顾黄香和孔融的故事,道出“孝悌"

的原因.

【讨论】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我们如何去感恩?

[首孝悌,次见闻。

3、孝悌了,就可以做善事了吗?

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讲解后两句【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联想:

学无止境——(教育的发展)-—科技兴国

请同学们为了理想好好学习各科文化知识。

4、.总结,朗读今日所学。

5、朗读今日所学:

“首孝弟,次见闻。

6、理解感悟。

1、自读“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百而千,千而万.”

2、回顾黄香和孔融的故事

3、【讨论】我们如何去感恩?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熟练诵读所学句子,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要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

难点:

如何用易于理解的方式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传达给学生

故事讲解,朗读感悟。

我国古代“四象二十八星宿”的知识;

和星宿有关的诗文。

懂得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齐背形式检查所学过的内容。

二、新授:

1、自读“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2、要求学生读2遍:

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读;

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

师讲解句子,阐释含义。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译文】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

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译文】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相互之间遵守道义,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讨论】人真的能有天地那么大吗?

师小结:

雨果有句诗:

世界上最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人的心灵可以比天地更广阔,人的志向也可以比天地更远大,那么【提问】你的远大志向是什么呢?

总结:

“天人合一”另一重含义是告诉我们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努力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在自己的内心建设一个和天地一样广阔丰富的世界

三光者日月星:

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

【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

(光有什么作用?

)人会“发光”吗?

【这两句讲的是自然界的情况.具体到人类社会,有没有可以用"

三"

打头来讲非常重要的内容呢?

有.】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什么叫"

纲”?

”纲”实际上最早的意思是渔网上面那根最粗的绳子。

打鱼的网撒下去,有一根最粗的绳子,下面串着一根根网眼线。

拎着这根绳子一撒,网就撒出去了,一收就能把网给收回来了.这个是"

纲"

三纲"

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三、朗读背诵,加深体会。

1、自读“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2、大家一起诵读.

3、【讨论】我们如何去感恩?

【讨论】人真的能有天地那么大吗?

4、朗读今日所学: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5、理解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