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绞线拉索塔端穿索施工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7621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绞线拉索塔端穿索施工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钢绞线拉索塔端穿索施工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钢绞线拉索塔端穿索施工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钢绞线拉索塔端穿索施工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钢绞线拉索塔端穿索施工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钢绞线拉索塔端穿索施工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绞线拉索塔端穿索施工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钢绞线拉索塔端穿索施工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绞线拉索塔端穿索施工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绞线拉索塔端穿索施工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手持穿索器;

连接器;

循环卷扬系统添加检索,证明工法第一

托板

0前言

目前,国内大部分钢绞线斜拉索施工都是采用循环卷扬系统通过托板在PE护套管内的往复运动将钢绞线拉索从桥面一根根牵引至塔外,然后在塔外进行连接转换,塔内牵引拉索进入锚具并锚固的施工工艺。

循环卷扬系统和托板在这类工艺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由于循环卷扬系统在每次挂索时都要重新布设,工作量较大,在布设时需要专人指导,较为复杂。

而托板在PE管内运动时,由于受到PE焊接接头和钢绞线自身扭力的影响,会在PE管内翻转,造成钢绞线和循环绳打绞。

打绞问题处理较为困难,有时甚至需要将拉索下放至桥面才能解决。

打绞后,托板和循环绳会对拉索PE造成严重的损伤。

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五跨连续钢桁梁双塔斜拉桥,主桥全长1290米,拉索采用平行钢绞线拉索,索体由多股Φ15.2无粘结高强度低松驰平行镀锌钢绞线组成,最大拉索达340m,共127股,总拉索重量高达5632t。

由于拉索数量庞大,质量要求严格,如果采用循环系统挂索工艺很难满足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相关要求。

铜陵长江大桥斜拉索施工采用柳州欧维姆工程公司独创的“钢绞线拉索塔端穿索施工技术”,放弃了原有施工工艺中的循环系统和托板,创造性地采用了“自上而下”的穿索模式,有效了规避了打绞、坠索等问题,在国内钢绞线拉索施工领域属于首例。

1工艺优点

钢绞线拉索塔端穿索的原理,即:

通过钢绞线塔端穿索机将钢绞线从桥面牵引至塔顶,然后通过该穿索机将钢绞线连续下放至塔外操作平台处。

塔外工作人员将钢绞线穿入护套管后,钢绞线沿护套管内壁下滑至桥面。

此时塔外作业人员将钢绞线的连接装置拆除,转由塔内电动葫芦牵引至塔内并锚固。

桥面将钢绞线下穿至梁底并锚固后,塔端即可张拉。

塔端穿索机作为连续穿索机,钢绞线从滚筒一侧卷入,从另一侧导出,两根拉索间用钢绞线连接器进行连接。

在施工时,可以不间断的重复穿索。

由于穿索机是从上而下穿索,钢绞线在护套管内依靠自重就能下穿,不必使用托板,所以可以避免因使用托板而出现的打绞、伤索、掉索等情况的发生。

每束索穿索结束时,在最后一根钢绞线尾端连接先导索作为留绳。

下一束拉索施工前,仅需将钢绞线与先导索尾端连接,即可顺利导入穿索机进行施工,方便快捷,省略了循环卷扬系统挂索工艺里的布循环索的步骤,节约时间和劳动力。

图1钢绞线拉索塔端穿索机示意图

2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

2.1设备布置

在塔顶利用型钢布置塔顶的悬挑平台,平台悬挑2m,四周设置护栏。

将钢绞线塔端穿索机固定于悬挑平台之上,钢绞线导入端靠近塔壁。

由于导入索是从桥面一直到塔顶,长度较大,放在靠塔壁一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风而引起的大幅度摆动。

且由于拉索护套管在穿索时距离塔壁有1m~2m的间隙,所以将导出索布置在外侧也便于穿索。

图2钢绞线拉索塔端穿索机布置示意图

2.2钢绞线拉索断料添加常规下料工法

因为钢绞线整根成盘运至现场,挂索前或挂索过程中需要根据计算长度进行断料。

当桥面场地允许时,可以采取桥面提前断料的工艺。

当桥面不具备提前断料条件时,则采用边挂索边断料的工艺。

2.2.1桥面提前断料

下料长度根据上下锚点坐标进行计算,考虑工作长度。

剥除钢绞线工作长度的外PE,然后用单孔锚将钢绞线工作端固定在牵引小车上。

启动循环卷扬机,循环绳在卷扬机牵引下拖动牵引小车前行,钢绞线在牵引过程中会沿导架斜面自动下滑,靠在已下好料的钢绞线边上。

牵引小车牵引钢绞线直至达到下料长度后停止牵引,尾端用切割机断料,拆除前端牵引小车,在尾端安装另一个牵引小车,重复下料过程,完成所有钢绞线的桥面断料。

图3钢绞线拉索现场下料示意图

2.2.2边挂索边断料

铜陵桥因为边跨桥面已经成型,所以可以采用提前下料的方式。

大部分桥梁在挂索期间并不具备断料条件,因此就需要采用边挂索边断料的工艺。

桥面预先下好一根基准索,索长由计算得出,并剥除相应的钢绞线PE。

基准索穿过一根定长套管,套管长度视塔顶到桥面的垂直高度而定。

钢绞线从桥面放索盘出来后,与基准索通过连接器连接,启动塔端穿索机,基准索在套管内上行,当基准索与下一根索的连接头在塔顶定长套管穿出时,穿索机停止运行,桥面进行断料。

因为断料长度已知,定长套管长度已知,所以可以在桥面准确定出下料位置,重复以上过程,实现边挂索边断料。

2.3拉索安装

由于塔端穿索机布置在塔顶,如果直接穿入钢绞线难度较大。

所以在穿索之前,预先在穿索机上布置一根先导索。

先导索采用φ12钢丝绳,一端为自由端,一端为连接端。

先导索的自由端从穿索机导入侧穿入,按顺序缠绕在穿索机绞盘上,并从导出侧穿出。

先导索的连接端则与钢绞线连接。

启动穿索机,在绞盘转动作用下,先导索牵引钢绞线从桥面升至塔顶,并沿先导索轨迹从导入侧穿入绞盘,从导出侧穿出。

关闭穿索机,拆除先导索。

与此同时,桥面完成第一根拉索与第二根拉索的连接工作。

启动穿索机,牵引钢绞线从塔端穿索机导入侧穿入,从导出侧穿出,钢绞线在自重作用下下垂至塔外作业平台处。

塔外作业人员在第一根钢绞线锚固端安装子弹头导柱作为配重。

将钢绞线锚固端穿入HDPE护套管内,钢绞线在HDPE套管内依靠自重沿管内壁下滑至桥面,直至第一根与第二根钢绞线的连接处到达塔外作业点。

由于子弹头导柱的作用,使钢绞线在下穿时不会伤到护套管内壁或已安装完成的钢绞线PE保护层。

塔顶操作人员锚固第二根钢绞线,防止下滑。

塔外作业人员锚固第一根钢绞线并拆除第一根与第二根钢绞线的连接器。

同时将塔内放出的连接器与第一根钢绞线工作端连接,塔内启动卷扬机牵引第一根钢绞线进入锚具锚固。

桥面工作人员将钢绞线锚固端与从梁底穿上来的连接器进行连接,梁下作业人员,收紧连接器,牵引钢绞线锚固端进入锚具锚固。

锚固完成后,塔内即可进行张拉作业。

重复以上步骤,钢绞线可不间断穿索,直至穿索结束。

图4塔端穿索机挂索示意图

2.4注意事项

塔端穿索机挂索时对连接头的要求较高,因为在牵引过程中,受钢绞线自身扭力的影响,钢绞线在空中会出现自转现象,有可能导致连接头连接失效,所以设计连接头时要考虑防转。

在长索安装过程中,由于HDPE套管直径小,单束索量大,且钢绞线水平角度小,所以在下穿过程中存在不顺畅的现象。

经过观察发现,单束钢绞线在安装初期可以顺畅安装,最后2~3排时,下穿难度增加,需要进行收索辅助钢绞线下穿。

索长越长,同一规格索导管内钢绞线数量越多时,最后2~3排钢绞线安装难度越大。

此时,可以在塔外管口处增加手持式穿索器,增大钢绞线的下穿力,完成挂索。

3结束语结束语过长,需要将部分内容移到施工,结束语仅作总结

铜陵长江大桥钢绞线拉索安装,部分钢绞线采用塔端穿索工艺,部分钢绞线依然采用原有的循环托板牵引工艺。

经对比发现,塔端穿索工艺在施工过程中更加便捷,施工流畅,桥面减少了循环卷扬机也显得更加整洁。

由于操作简单,所以对桥面操作人员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不会因为临时换人而出现施工不流畅的现象。

同时,钢绞线塔端穿索工艺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的规避了钢绞线打绞、坠索等情况的发生,风险更小,速度更快,尤其对护套管及钢绞线PE的保护更加有效。

总之,钢绞线拉索塔端穿索技术在钢绞线拉索施工中属于首例,在施工便捷,操作简单,保护索体,高效率低成本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孙长军.斜拉索施工及索力控制技术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10

[2]李传平,张保和,刘耀武.平行钢绞线拉索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建筑结构技术通讯.2007

[3]王金磊,罗洪成,杨世聪.钢绞线斜拉索施工工艺浅析.公路交通技术.2011.8(4)

[4]叶生.谈某斜拉桥环氧涂层钢绞线斜拉索施工工艺.山西建筑.2009.2(5)

[5]瞿晓华,黎兆亮.灌河特大桥斜拉索安装施工工艺.预应力技术.2007(4)

[6]JTJ027-1996.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试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