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暑安全教育培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7660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中暑安全教育培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防中暑安全教育培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防中暑安全教育培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防中暑安全教育培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防中暑安全教育培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防中暑安全教育培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防中暑安全教育培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中暑安全教育培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防中暑安全教育培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中暑安全教育培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中暑安全教育培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暑是急性疾病,其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有以下四种类型:

2.1、热射病:

本病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其病情危急,死亡率高。

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机体产热与获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而体温不断增设所致。

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为高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并伴有皮肤干热发红,多数病例骤起昏迷。

2.2、日射病:

是由于太阳辐射或强烈的热射线直接作用于无防护的头部, 

致使颅内受热而温度升高,脑膜和脑组织充血所引起。

其症状为头晕、剧烈头痛、眼花、恶心、呕吐、兴奋不安或意识丧失,亦可体温升高。

2.3、热痉挛:

它是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所致。

由于高温作业时,大量出汗引起缺水、缺盐而发生肌痉挛。

痉挛以四肢、咀嚼肌及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为多见,轻者不影响工作,重者剧痛难忍,体温多正常,患者神志清醒。

2.4、热衰竭:

亦称为热晕厥或虚脱。

发病机理还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引起颅内供血不足所致,一般起病迅速,先有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便泌、大汗、皮肤湿冷、体温不高、脉搏细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继以晕厥。

二、预防中暑的措施

1、妥善安排高温期间施工生产,合理的调整作业时间。

要密切关注有关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

C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

)原则上,日最高气温达到40°

C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

日最高气温达到35°

C以上,40°

C以下时,在11:

00至16:

00不得进行室外露天和高处作业。

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防止工人疲倦乏力、劳累过度导致伤亡事故发生。

2、严格落实工人防暑降温物品和药品,物资设置纯净水,保证不间断供应开水和熬制绿豆汤,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盐水,其含盐浓度一般为0.1‰~0.3‰,防止工人脱水、中暑;

项目部应配备人丹、十滴水等防暑必要的药品,配备医疗箱。

定时足量发放给各班组及一线工人防暑药物,这些药物有:

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3、在夏季应根据施工的工艺过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的方法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

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应积极排查落实,凡患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人员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4、加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开展防暑降温措施教育,对高温作业施工人员加强防暑和中署急救的宣传教育。

5、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避免因食物变质引发中毒事件。

同时,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确保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时,能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三、应急处置

1、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者应急处置措施 

1.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1.2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的头部、大腿根部等处。

若病人能饮水时,可给病人饮水中加入少量食盐。

1.3服用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丸或涂擦清凉油 

1.4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暂时停止现场作业,找出中暑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2、重度中暑者处置措施 

2.1将中暑人员立即抬离工作现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2.2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做简单的降温处理,并立即送至就近医院,或直接拔打120急救。

2.3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暂时停止现场作业,找出中暑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3、注意事项 

3.1中暑后不要大量饮水,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

3.2不要给中暑者食用生冷瓜果和油腻食物,以免引发其它病症。

3.3发生中暑时,应尽快将中暑病人送医院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肾脏衰竭等并发症。

3.4中暑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抢救是否及时,如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先兆中暑,完全可以防止中暑的发生及发展。

3.5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中暑药品。

2017-5-19

安全教育签到表

单位:

时间:

序号

姓名

1

19

37

2

20

38

3

21

39

4

22

40

5

23

41

6

24

42

7

25

43

8

26

44

9

27

45

10

28

46

11

29

47

12

30

48

13

31

49

14

32

50

15

33

51

16

34

52

17

35

53

18

36

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