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除工程竣工验收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7863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拆除工程竣工验收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屋拆除工程竣工验收单Word文件下载.docx

《房屋拆除工程竣工验收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拆除工程竣工验收单Word文件下载.docx(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房屋拆除工程竣工验收单Word文件下载.docx

a:

6:

{i:

0;s:

1122:

"悟空识字300字@#@云日月山水田@#@虫牛鸟鱼马鸭@#@一二三四五十@#@上下大小少中@#@人耳牙口手女@#@六七八九不个@#@红灯妈白车门@#@画听飞种打好@#@江花叶沙草木@#@头只朵棵条火@#@天空世界土地@#@你我他她它们@#@气候风雨晴雪@#@蓝黄绿色青美@#@光亮明太星阳@#@爷奶爸姐家母@#@树果瓜枝米生@#@松竹柳桃森林@#@春秋冬年岁像@#@同学老师习园@#@又和也再就才@#@河海流清池满@#@欢乐高兴歌金@#@跑跳行走立坐@#@东西南北前后@#@为什么知道会@#@来去回别从向@#@许多几千没有@#@毛角兔禾苗面@#@方圆点正台位@#@用做住变把处@#@这那边里总是@#@着了的节成在@#@进出过到开入@#@捉找放玩活动@#@说话叫声吹问@#@最很每片分告@#@孩子衣干力事@#@送还给让要得@#@眼足皮发巴心@#@新快真全对长@#@吃笑看见想奇@#@书纸笔写字数@#@夜晚乌早时间@#@朋友伴自己答@#@请原完可起带@#@觉跟步石都国@#@热爱城市乡村@#@工厂校商场医@#@作业课本题目@#@";i:

1;s:

27685:

"秋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计划教案含教学反思@#@为满足广大教师的教学要求,根据最新的2018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大纲,同步更新全册教案;@#@本册教案完全匹配2018年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充实、详简分明、重点突出、教学环节齐备、精简试用,全文WORD文档,支持修改,可以直接用A4纸打印,避免您为寻找资料而费时费力;@#@@#@由于编写整理水平有限,文中势必存在各类不足,各位朋友在下载前请慎重考虑。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目录@#@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

@#@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步发展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数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现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生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定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本册内容的课时及课时划分:

@#@@#@一、大数的认识(11课时)@#@ @#@ @#@1亿有多大?

@#@………………………………………11课时@#@二、角的度量(4课时)@#@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 @#@2.笔算乘法…………………………………7课时左右@#@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 @#@ @#@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 @#@ @#@2.笔算除法………………………………1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六、统计(3课时)@#@你寄过贺卡吗?

@#@…………………………………1课时@#@七、数学广角(4课时)@#@八、总复习(5课时)@#@附:

@#@教学进度表@#@周次@#@起讫日期@#@教学内容安排@#@课时@#@1@#@9月4日—9月8日@#@亿以内数的认识(认识、读法)@#@4@#@2@#@9月11日—9月15日@#@亿以内数的写法、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4@#@3@#@9月18日—9月22日@#@亿以上的数的认识 @#@ @#@ @#@ @#@ @#@ @#@@#@4@#@4@#@9月25日—9月29日@#@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单元检测、评析 @#@ @#@@#@4@#@5@#@10月1日—10月8日@#@6@#@10月9日—10月13日@#@角的度量 @#@ @#@ @#@@#@4@#@7@#@10月16日—10月20日@#@单元检测、评析、口算乘法 @#@@#@4@#@8@#@10月23日—10月27日@#@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 @#@ @#@ @#@@#@4@#@9@#@10月30日—11月3日@#@行程问题、变的变化规律@#@4@#@10@#@11月6日—11月10日@#@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单元检测、评析、@#@4@#@11@#@11月13日—11月17日@#@垂直与平行@#@4@#@12@#@11月20日—11月24日@#@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4@#@13@#@11月27日—12月1日@#@单元检测、评析、口算除法 @#@@#@4@#@14@#@12月4日—12月8日@#@商一位数(用整十数除、除数接近整十数)@#@4@#@15@#@12月11日—12月15日@#@除数不接近整十数、商是两位数@#@4@#@16@#@12月18日—12月22日@#@商的变化规律、@#@4@#@17@#@12月25日—12月29日@#@整理和复习、单元检测、评析 @#@ @#@ @#@ @#@ @#@@#@4@#@18@#@1月1日—1月5日@#@统计@#@4@#@19@#@1月8日—1月12日@#@单元检测、评析、数学广角 @#@ @#@@#@4@#@20@#@1月15日—1月19日@#@数学广角、总复习 @#@ @#@ @#@ @#@ @#@ @#@ @#@@#@4@#@21@#@1月22日@#@总复习与考试@#@4@#@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2.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1亿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

@#@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

@#@我们再来看看以一些用“亿”作单位的数。

@#@(课件出示:

@#@有关1亿的小资料生1:

@#@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生2:

@#@要画1亿个点,如果每秒钟画1个点,一刻不停地画,大约要画3年2个多月。

@#@@#@生3:

@#@正常人的心脏一年约跳4200万次,那么,跳1亿次要多久?

@#@@#@100000000÷@#@42000000≈2.4(年)@#@2.4年就是2年零5个月。

@#@因此,正常人的心脏跳1亿次大约要2年零5个月@#@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较大的数,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信息,就有以“万”、“亿”作单位的大数。

@#@你能想象并描述一下“1万”有多大?

@#@“1亿”有多大吗?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感受一下。

@#@@#@二、探究教案,经历过程@#@师: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方案了解1亿有多大。

@#@首先选定你们小组需要什么东西。

@#@@#@学生可能会说:

@#@@#@生1:

@#@我们组想看看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

@#@@#@生2:

@#@我们组想看看1亿个小朋友占多大地方。

@#@@#@生3:

@#@我们组想知道1亿粒米有多少。

@#@@#@生4:

@#@我们小组想知道1亿个字有多少。

@#@@#@师:

@#@难道我们想知道1亿张纸的厚度就要真的拿来1亿张纸进行测量吗?

@#@真的要找来1亿个小朋友站一站吗?

@#@真的需要这样吗?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

@#@我们可以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进行试验、测量,然后就能以此为依据进行推测,得出结果。

@#@@#@师:

@#@这个办法不错,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你们的实验测量吧,然后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小组活动情况:

@#@@#@生:

@#@我们测量出100张纸约厚1厘米,那么1亿张纸的厚度就是100000000÷@#@100=1000000(厘米)。

@#@@#@师:

@#@1亿张纸折叠起来高约10000米,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高8800多米,因此1亿张纸叠起来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生:

@#@我们实际在1平方米的地方站一站,以舒服、自然为度,发现1平方米内站4个小朋友。

@#@这样1亿个小朋友需要占100000000÷@#@4=25000000(平方米)。

@#@@#@师:

@#@1亿个小朋友要占25000000平方米,相当于站满1000多所我们这样的乡镇小学。

@#@@#@生:

@#@我们测量了1克米,数一数发现1克米约有53粒,这样1000克米就有53000粒,1亿粒米就是100000000÷@#@53000≈1887(千克)@#@师:

@#@1亿粒米大约2吨,我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1天就要节约13亿粒米,约26吨,用载重量为4吨的货车运送,要运7次!

@#@因而,我们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积少成多、利国利民。

@#@@#@师:

@#@如果以一年365天来计算,若每天读5000个字,则1年可以读完1825000个字,那么读1亿个字要100000000÷@#@1825000≈55(年)。

@#@这就是说,一个人每天看5000个字,要坚持55年才有可能读完1亿个字。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师:

@#@今天,我们通过一些活动初步感知了1亿有多大。

@#@把我们这节课知道的结果回去讲给家人听。

@#@简单地说,1亿是个很大的数字,如果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数字乘1亿,都会变成一个大数目;@#@如果用除法来算,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我国的铁路运输密度居世界第一,但人均铁路长度却是世界上最短的,还不够一根烟长。

@#@最后,我们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有关“亿”的数字。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这节课,我从广度(1亿个小朋友站多大面积)、深度(1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1亿个字有多少)、多维度(1亿粒米的装载)设计了四个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对象都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事物,但即便如此,学生们还是对1亿张纸叠起来大约有10000米高、1亿个小朋友可站25平方千米的面积、1亿粒米大约重2吨等概念难以获得实在的表象。

@#@@#@2.我课前从多种渠道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信息,以帮助学生建立生活周围的实体模型,让学生获悉:

@#@1亿张纸比珠穆朗玛峰还高,1亿个小朋友可站很大面积,1亿粒米要用多辆大车来运载,1亿个字要用毕生的时间来读。

@#@这样,就使概念由抽象到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综合训练@#@【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整理和复习,第31~32页练习五第1、2、4~8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整理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意识。

@#@@#@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进一步复习巩固大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位、万位后面的尾数以及比较大小。

@#@@#@难点:

@#@在复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用计算器计算并探索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家学会了哪些知识?

@#@谁来说一说?

@#@@#@(可以让2~3名学生汇报)@#@二、回顾整理@#@1.让学生先自主整理,然后交流汇报。

@#@@#@2.师生共同梳理。

@#@@#@

(1)复习写法。

@#@师读数,看谁写得对。

@#@@#@教师:

@#@在写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让学生说一说数的写法)@#@

(2)复习读法。

@#@@#@教师:

@#@你们在读数时又有什么好方法呢?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四位分级法”)@#@(3)复习数位顺序表。

@#@@#@教师:

@#@哪位同学来画一个数位顺序表?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评价。

@#@@#@教师:

@#@个级包括什么?

@#@万级呢?

@#@亿级呢?

@#@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齐答。

@#@@#@(4)复习比较大数的大小。

@#@@#@教师:

@#@在比较大数的大小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指名回答,其余学生补充。

@#@@#@(5)复习改写和求近似数。

@#@@#@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改写的,说出改写的方法要点。

@#@@#@教师:

@#@下面各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

@#@@#@课件出示:

@#@8060705150026020@#@先让学生说,教师再归纳指导。

@#@@#@教师:

@#@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下一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舍后面的数,并加上一个“万”或“亿”字;@#@注意要用“≈”号。

@#@@#@三、实践应用@#@1.教材第31页练习五第1题。

@#@@#@

(1)课件出示练习五第1题。

@#@@#@

(2)这一题考查的是大数的认识。

@#@@#@(3)指定一排学生以接龙的形式填空,再由其余的学生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2.教材第31~32页练习五第2、5、6、7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答案,集体订正。

@#@@#@3.教材第31页练习五第4题。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用数字卡片实践练习五第4题的问题。

@#@@#@4.教材第32页练习五第8题。

@#@@#@

(1)根据题目要求先算出前三个算式的答案。

@#@@#@

(2)根据前三个算式的答案归纳出题目的规律。

@#@@#@(3)写出剩下的算式的答案。

@#@@#@四、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对本单元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大数的认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以及大数的读写法,能正确熟练地读写大数、比较大数的大小,会正确将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并能熟练地使用计算工具。

@#@@#@在复习中我根据复习课的本质,引导学生系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灵活地整理知识点,设计练习题,使学生在教师引领下积极地完成了复习内容。

@#@@#@在上课之前,我已让学生自己结合课本整理、归纳本单元的知识点,并用自己的方式写下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课堂上直接引导学生说说本单元都学了哪些内容,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然后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结构图,这样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点就一目了然了。

@#@@#@在理清数位顺序表这个知识点之后,我安排了课堂练习,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巩固,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然后对大数的读法、大数的写法、大数的比较大小、大数的改写及求近似数等,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回顾、归纳总结。

@#@当指名学生出题让大家练习时,学生的兴致很高,都愿意展示自己,课堂气氛由原来的沉闷,变得活跃起来。

@#@@#@总的来说,在复习中我能较灵活地组织教学,采用边讲边练或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尽量做到形式多样,避免枯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比如,每一个环节联系得不够紧密,感觉很不紧凑,课堂上调控能力比较差,针对学生的回答不会随机应变。

@#@语言贫乏,很少对学生说一些鼓励或表扬的话,还有这节课的板书多、乱、杂,排列很不整齐。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知道数级、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难点:

@#@掌握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1.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提问:

@#@这些数你会读吗?

@#@@#@(学生试着认一认这些数,会觉得数据较大)@#@2.教师引入:

@#@以前我们学习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要用到比万更大的数。

@#@如:

@#@30万千米,一千三百八十一万九千人等。

@#@这些数是怎样数出来的,又怎样读、怎样写呢?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

@#@@#@(板书课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二、自主探究@#@1.复习准备。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

@#@@#@2.教学例1:

@#@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出示:

@#@北京市人口:

@#@19612368人@#@教师:

@#@要认识这样大的数就要先认识计数单位。

@#@@#@教师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数:

@#@@#@

(1)在计数器上拨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拨到九万。

@#@@#@提问:

@#@再拨一万是多少?

@#@万位满十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

@#@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10个一万就是十万。

@#@@#@

(2)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数出: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教师:

@#@1亿是个很大的数,我们每秒在纸上画1个点,一刻也不停地画,要画3年2个多月;@#@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由此可见1亿是个很大的数。

@#@@#@(4)教师小结:

@#@像以前学过的一(个)、十、百、千、万一样,今天学的十万、百万、千万、亿也都是计数单位。

@#@用数字来计数时,每个计数单位都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边说边板书:

@#@@#@……@#@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提问: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5)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A.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教师边讲边在计数单位下添上“位”字。

@#@@#@B.一个数占有几个数位,我们就称它为几位数。

@#@例如:

@#@128是三位数,2004是四位数。

@#@@#@C.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在亿级。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完成数位顺序表。

@#@@#@(6)读、记数位顺序表。

@#@@#@考考你:

@#@从右起,第五位是什么数位?

@#@第九位呢?

@#@@#@(7)数的组成:

@#@在19612368中,十万位上的“6”表示6个十万,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实践应用@#@1.教材第4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分小组练习,教师巡视。

@#@@#@2.教材“练习一”第1、2题。

@#@@#@组织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主张让学生学会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难点:

@#@数位上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1.读出下面各数。

@#@@#@2308560070091567@#@2.说说你是怎样读的。

@#@(小结万以内数的读法)@#@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例2。

@#@@#@

(1)出示例2。

@#@@#@组织学生先试读例2中一个数的两种读法,想一想:

@#@哪种读法比较简便?

@#@然后小组讨论:

@#@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2)引导学生试读例2剩下的两个数。

@#@@#@(3)练一练:

@#@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教学例3,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

(1)出示例3。

@#@@#@像这样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该怎样读呢?

@#@小组中互相试读,并讨论、总结两级数的读法。

@#@@#@

(2)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5页的填空。

@#@@#@(3)说一说:

@#@读亿以内的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三、巩固新知@#@1.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2题。

@#@@#@

(1)组织学生分小组练习。

@#@@#@

(2)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存在什么问题。

@#@@#@2.如果没有数位顺序表,只出现数字你会读吗?

@#@(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3题)@#@

(1)尝试完成。

@#@@#@小组中互相试读,注意倾听同伴读的是否正确。

@#@@#@

(2)反馈交流。

@#@@#@说说你是怎么读的,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读数又对又快?

@#@(先分级画出比较容易读,或者利用数位顺序表)@#@3.正确地读出教材第2页上各省的人口数。

@#@@#@

(1)组织学生独立练习。

@#@@#@

(2)教师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你能谈谈怎么读含有两级的数吗?

@#@@#@小结:

@#@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教学反思】: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既让学生懂得了亿以内数的读法,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例4。

@#@@#@【教学目标】: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难点:

@#@掌握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1.指名说出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整理如下:

@#@@#@亿级@#@万级@#@个级@#@……@#@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30000430120040010520@#@3.写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九五十六九百零三@#@组织学生相互交流,使学生明确万以内数的写法:

@#@@#@

(1)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写。

@#@@#@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3)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二、自主探究@#@1.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写法,对于亿以内的数,我们不但要会读,而且要会写,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板书课题:

@#@亿以内数的写法)@#@2.教学例4。

@#@@#@

(1)投影出示例4。

@#@这些数你会写吗?

@#@@#@

(2)组织学生运用数位顺序表,试着写数,并在小组中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写数。

@#@主要让学生弄清:

@#@这些数有几级?

@#@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

@#@怎么写?

@#@数位上没有单位的怎么办?

@#@同时结合数位顺序表帮助写数,边讲解边演示。

@#@@#@3.师生共同小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

(1)含有两级的数怎么写?

@#@万级上的数怎样写?

@#@什么时候写0?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交流,然后共同归纳亿以内数的写法。

@#@@#@板书:

@#@A.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B.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

(2)练一练:

@#@教材第7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困难生,然后投影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订正。

@#@@#@三、实践应用@#@1.教材“练习一”第4题。

@#@@#@指名板演,余者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2.教材“练习一”第5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四、课堂小结@#@议一议:

@#@读数和写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组织学生议一议,然后汇报。

@#@使学生明确:

@#@@#@相同点:

@#@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起。

@#@@#@不同点:

@#@写数时,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而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了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发现生活中的大数,又借助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运用学生思维迁移的习惯,把知识进行了延伸,让学生理解知识间是相关联的,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第4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

@#@教材第8~10页练习一第4、6、8、10~1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亿以内数的读写。

@#@@#@【重点难点】:

@#@@#@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难点:

@#@根据不同的要求写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教师:

@#@大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要能熟练地读写出一些大数。

@#@之前的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我们这节课就来巩固一下,对亿以内数的读写进行集中的练习。

@#@@#@首先,回忆一下:

@#@怎样读写亿以内的数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回顾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然后指名说一说。

@#@@#@二、指导练习@#@1.教材第8~9页练习一第4、8题。

@#@@#@

(1)组织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一第4、8题,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

(2)汇报:

@#@从这些题目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感。

@#@@#@2.教材第10页练习一第13题。

@#@@#@

(1)课件出示练习一第13题。

@#@@#@

(2)图上的哪些说法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

@#@@#@(3)指名学";i:

2;s:

23532:

"全国各地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水与常见的溶液2@#@2011年全国各地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水与常见的溶液2@#@(北京海淀区)2.下列图示中的水,可以看作纯净物的是@#@@#@@#@@#@A.河湖水@#@B.温泉水@#@C.蒸馏水@#@D.自来水@#@(山东东营市)6.水是我们生活、生产各方面都离不开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B.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C.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北京昌平区)5.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面粉C.大米D.胡椒粉@#@(北京密云县)3.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果粒橙B.液氧C.生理盐水D.蛋花汤@#@ @#@@#@(安徽合肥市)10.T℃时,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下图中@#@的斜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C.图中m @#@点表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D.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10.D因为图像对应的都是T℃时的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的溶解度如何受温度的影响,所以A错;@#@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该比25%小,即25/125,故B错;@#@图中斜线上的点才表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所以m @#@点表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故C错。

@#@@#@(北京海淀区)8.要配制50g5%的NaCl溶液,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A.托盘天平、量筒、烧杯、试管、玻璃棒@#@B.托盘天平、量筒、烧杯、酒精灯、玻璃棒@#@C.托盘天平、量筒、烧杯、胶头滴管、漏斗@#@D.托盘天平、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安徽合肥市)6.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同@#@B.t1℃时甲、乙、丙三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温的方法@#@D.t2℃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安徽巢湖市)10.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t3℃时,将60g乙加入100g水中可得160g溶液@#@C、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D、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安徽淮北市)10.下列操作对应的图像(横坐标为加入液体的体积)正确的是@#@A.@#@B.@#@C.@#@D.@#@NaOH溶液加水稀释@#@Na2CO3溶液中不断加入CaCl2溶液@#@Na2CO3溶液不断加入稀盐酸@#@稀H2SO4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安徽芜湖市)13.(5分)请根据右图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

(1)在℃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

(2)t2℃时,100g水中溶解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若A中混有少量的B,提纯A可采用@#@的方法。

@#@@#@(3)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13.

(1)t1 

(2)25 20%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B@#@(安徽芜湖市)14.(6分)下列为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

(1)计算:

@#@碳酸钠的质量为g,水为g。

@#@@#@

(2)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碳酸钠应放在(填“左盘”或“右盘”)。

@#@@#@(3)溶解:

@#@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从下列中选用:

@#@10mL、25mL、50mL、100mL);@#@溶解碳酸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4)反思:

@#@若称取的碳酸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4.

(1)10.689.4

(2)左盘(3)100mL加快溶解(4)偏小@#@ @#@@#@(北京东城区)29.(6分)一定条件下,某物质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序号@#@温度/℃@#@水的质量/g@#@所加物质质量/g@#@溶液质量/g@#@①@#@20@#@10@#@2@#@12@#@②@#@20@#@15@#@2.5@#@a@#@③@#@20@#@20@#@7@#@26@#@④@#@30@#@20@#@7@#@27@#@ @#@@#@

(1)表中a=。

@#@@#@

(2)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右图中,能表示该物质溶解度的曲线是(填字母)。

@#@@#@(4)所得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填实验序号,下同);@#@@#@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5)温度不变,将①、②所得溶液混合后,向其中再加入@#@g该物质,能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 @#@@#@29.(6分)@#@

(1)17.5

(2)30g(3)A(4)③④(5)3@#@(北京丰台区)29.(6分)溶液的组成和配制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

(1)右图为氯化钠、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g。

@#@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氯化钠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9.(6分)@#@

(1)水30大于@#@(北京海淀区)2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2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加热到40℃时,乙溶液为饱和溶液@#@(北京海淀区)31.(5分)小明参观某盐场,带回来一些盐田中盐堆旁的水样进行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 @#@@#@@#@盐田盐堆旁的水样@#@

(1)小明观察到自己带回的水样有些浑浊,要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应采用的方法是。

@#@操作时应选择的仪器是玻璃棒、(填下图序号),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a.b.c.d.e.f.g.h.i.@#@

(2)小明想从操作

(1)后的澄清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操作时应选择的仪器是(填上图序号)。

@#@@#@(3)小明未作实验就判断自己带回来的水样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他的判断依据是@#@。

@#@@#@31.(共5分)@#@

(1)过滤……………………………………………………1分@#@bhi(缺一、答错不给分;@#@多答d给分)………………………………1分@#@引流……………………………………………………1分@#@

(2)acd(缺一、答错不给分)…………………………………………1分@#@(3)盐田中有NaCl固体析出……………………………………………………1分@#@ @#@@#@(北京怀柔区)@#@21.t℃时,向10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A.a-溶解度,b-溶质质量@#@B.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C.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D.a-溶解度,b-溶剂质量@#@@#@(北京平谷区)22.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在t2℃时向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g甲和w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

@#@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温度降低到t1℃时,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C.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北京石景山区)@#@25.A和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降温可以将A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当A和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温度一定是20℃@#@C.1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A、B达到饱和,溶解得更多@#@的物质是B@#@D.把100g质量分数为10%的B溶液从30℃降温到10℃,其质量分数仍为10%@#@(北京西城区)28.(6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

(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

@#@@#@

(2)4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_____乙@#@(填“>@#@”、“=”或“<@#@”)。

@#@20℃时,将5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升温至4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 @#@@#@①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__。

@#@@#@②下列操作能使E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的是_____。

@#@@#@a.加入20g甲b.加入100g水c.升温至40℃@#@d.加入150g40℃时甲的饱和溶液,再恢复至20℃@#@28.

(1)20℃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30g

(2)>@#@2︰5@#@(3)①ACBE②c@#@(北京燕山区)20.根据右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时,20gB可全部溶解于100g水中@#@B.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t℃时,A和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将t℃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广东东莞市)17.(4分)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

(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g乙,溶液达到饱和。

@#@@#@

(2)t2℃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

@#@@#@(3)t1℃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

@#@@#@(4)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

@#@@#@17.(4分)

(1)10g;@#@

(2)甲>@#@乙;@#@(3)加溶剂/升温(写出一种即可)。

@#@(4)冷却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

@#@@#@(广东罗定市)@#@12、能用如下图所示纵坐标所对应的变化情况来表示的过程是@#@A、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B、一定量锌粒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体积的变化@#@C、一定量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固体质量的变化@#@D、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中加水,溶质质量的变化@#@@#@(广东汕头市)8.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C.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D.t2℃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河北省模拟)23.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浓盐酸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验室安全之处。

@#@@#@

(1)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放置天数关系的曲线(见右图)正确的是(填写“甲”或“乙”)。

@#@@#@

(2)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把浓盐酸稀释后可用于去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3.

(1)乙

(2)浓盐酸有挥发性,溶质氯化氢逸出使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2分)(3)6HCl+Fe2O3→2FeCl3+3H2O@#@(河北承德市)7.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B.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河南平顶山)@#@13.根据右图所示的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

(1)10℃时,KNO3的溶解度约为g;@#@@#@

(2)温度升高时溶解度明显增大的是;@#@@#@(3)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NaCl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恒温蒸发水和的方法。

@#@@#@13

(1)20

(2)KNO3(3)加溶质NaCl@#@(河南驻马店)13.40℃时,取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蒸发同质量的水,将温度降到30℃,固体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仔细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 @#@@#@①三种物质溶解度关系:

@#@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②烧杯甲里是_______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_______物质的溶液,@#@③40℃时,烧杯_______里溶液中水量最少。

@#@@#@(河南息县)18.(3分)请根据右图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你从图中能得到的信息(写出一条即可)。

@#@@#@

(2)采取哪些方法可将B的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

@#@@#@(只写一种方法)@#@(3)t2℃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8.

(1)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 

(2)升高温度(或恒温蒸发溶剂、或加溶液质)(1分)(3)20%(1分)@#@(河南开封市)@#@1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

(1)4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甲、乙达到饱和,溶解的更多的物质是。

@#@@#@

(2)20℃时,在100g水中加入20g甲,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升高到40℃,若要使其达到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为g。

@#@@#@15.

(1)甲

(2)不饱和30@#@ @#@@#@(黑龙江哈尔滨)@#@11.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c物质属于易溶性物质@#@B.20℃将lOgb溶解在lOOg水中得1lOg不饱和溶液@#@C.a物质的溶解度是log@#@D.将50℃时的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初步提纯a@#@ @#@@#@(黑龙江哈尔滨)9如图是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B.当B溶液中混有少量的A时,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取B@#@C.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B@#@D.t2℃时,A、B两物质各25g可分别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 @#@@#@(黑龙江哈尔滨)@#@11.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a、b、c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B.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80g溶液@#@C.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b>@#@a=c@#@D.若a中混有少量c,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湖北武汉市)31.(4分)40℃时,取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将温度降到30℃,固体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

@#@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 @#@@#@@#@仔细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

(1)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

@#@若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

@#@。

@#@@#@

(2)烧杯甲里是物质的溶液(选填a、b、c,下同),烧杯乙里是物质的溶液。

@#@@#@(3)40℃时,烧杯_______里溶液中水的质量最少(选填甲、乙、丙)。

@#@@#@31.(每空各1分,共4分)@#@

(1)20℃<@#@t<@#@30℃

(2)bc(3)丙@#@ @#@@#@(湖北丹阳)@#@12.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将t1℃时甲、丙饱和溶液的试管(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t2℃)的烧杯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溶液质量减少@#@B.溶质的质量分数②>@#@①@#@C.t1℃时,溶解度:

@#@甲>@#@乙>@#@丙@#@D.t2℃时,甲和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湖北荆州市)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经升温不可能变成饱和溶液@#@B.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中,加足量A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C.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经降温可能变成饱和溶液@#@D.KNO3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KNO3@#@(湖北荆州市)19(4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

(1)0℃时,a、b、c之间大小的关系为:

@#@@#@;@#@@#@

(2)t1℃时,C的溶解度为mg,请在图中@#@标出m的位置;@#@@#@(3)写出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符合C@#@曲线变化趋势的两种不同状态物质的化学式:

@#@@#@;@#@@#@(4)已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若@#@将其分离,通常采用先制成高温(t高)下的@#@饱和溶液后再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则t高@#@的范围应为(选填下列序号)为宜。

@#@@#@①t1<t高<t2②t高==t2③t高>t2@#@ @#@@#@19.

(1)c>b>a(1分)@#@

(2)略(注意纵轴上的m点与Q点的连线要与横轴平行,否则不给分。

@#@)(1分)@#@(3)Ca(OH)2CO2(或其他气体物质,0.5分×@#@2==1分)@#@(4)③(1分)@#@ @#@@#@(湖南邵阳市)16.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B.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 @#@@#@(江苏无锡市)30.如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

(1)M点的含义为。

@#@@#@

(2)要想从a物质的溶液中获得较多a晶体,最好用_法。

@#@(3)在80℃时,将30ga物质投入100g水中,得到的溶液@#@(填“是”或“否”)饱和。

@#@若不饱和,可用什么方法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请说出两种的方法:

@#@①;@#@②。

@#@@#@ @#@@#@30.(5分)⑴在60℃时,a、b二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52g。

@#@@#@⑵冷却结晶(降温结晶)⑶不饱和降低温度或增加a物质或蒸发水份@#@(江西模拟)21、(5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

@#@@#@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g。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21、

(1)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2)75@#@(3)cba(4)ac@#@(山西模拟)13、如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交点n的含义为。

@#@@#@⑵比较a和b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当温度小于t2℃时,溶解度ab;@#@(填>、<或=)@#@⑶要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⑷要将a、b、c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均可采用的方法是@#@13、

(1)在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3)降低温度(4)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上海市模拟)@#@48、右图是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像回答:

@#@@#@

(1)温度为@#@℃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6);@#@@#@

(2)A、B、C三种物质中常温下可能是气体物质的是(7)@#@(3)@#@℃时,A物质50克放入50克水,所得溶液(8)(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4)A中含有少量B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得到纯净的A的实验操作是a.配制热饱和溶液,b.(10)c.过滤,d.烘干。

@#@@#@48、(6)B﹥A﹦C(7)C(8)饱和溶液@#@、(9)4/9(10)冷却结晶@#@(四川内江市)@#@14、右图表示A、B两种物质溶解度(s)随温度(r)的变化,请回答:

@#@@#@①在t1℃时,S(A)S(B);@#@在t2℃时,S(A)S(B)(以上两空均填写“>@#@”、“<@#@”或“=”)。

@#@@#@②从B的饱和溶液中提取B,应采用的方法是(填写编号)。

@#@@#@I.冷却结晶II.蒸发溶剂III.过滤@#@③t3℃时,要完全溶解40gA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g。

@#@@#@14、<@#@=II50@#@(重庆南开中学)19.(4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据图回答:

@#@@#@

(1)物质甲中的混有少量丙,可采用的方法@#@提纯甲;@#@@#@

(2)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3)30℃时,向一支盛有2g丙的烧杯内加入10mL@#@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对子烧杯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30℃时的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2g@#@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9.1%@#@(4)如图所示,导管内有一段红墨水,试管中盛有适@#@量的冷水,容器的气密性良好。

@#@现往试管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红墨水向左移动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B.氯化钠固体@#@C.浓硫酸D.硝酸铵固体@#@19.

(1)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2)丙(3)AD(4)D@#@(北京昌平区)@#@(3)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

@#@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右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

@#@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将t1℃的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t2℃以上时,可能会析出晶体。

@#@@#@(3)MgCl2MgSO4(写名称给分)@#@";i:

3;s:

28991:

"全面掌握生理药理的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生理学?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

@#@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

@#@@#@二、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

(1)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并与之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主要由组织液和血浆组成。

@#@@#@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它是一种动态平衡。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稳态,而代谢活动本身又经常破坏稳态,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的过程中维持和进行的。

@#@@#@三、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

@#@各有何特点?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四、什么是反射?

@#@反射指生物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五、正、负反馈的概念.@#@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些?

@#@各有何特点?

@#@@#@细胞膜对物质转运形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人胞、出胞。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时,物质是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不耗能,属于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物质逆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耗能的转运过程。

@#@这里,电—化学梯度包括电学梯度(电位差)和化学梯度(浓度差)两层含义。

@#@@#@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归纳如下:

@#@@#@表2-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及特点@#@转运方式单纯扩散主动转运载体运输通道转运出胞入胞@#@转运物质小分子脂溶性小分子非脂溶性小分子非脂溶性小分子非脂溶性大分子团块大分子团块@#@转运特点顺浓度差顺电位差不耗能逆浓度差逆电位差利用生物泵耗能①结构特异性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顺浓度差顺电位差不耗能①化学门控通道②电压门控通道③机械门控通道顺浓度差顺电位差不耗能耗能耗能@#@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兴奋性的概念@#@1)兴奋性:

@#@活细胞或组织对外界刺激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2)可兴奋细胞:

@#@神经、肌肉、腺体三种组织接受刺激后,就能迅速表现出某种形式的反应,因此被称作可兴奋细胞或可兴奋组织。

@#@在近代生理学中,兴奋性被理解为细胞在接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就成为动作电位的同义语。

@#@只有那些在受刺激时能出现动作电位的组织,才能称为可兴奋组织;@#@兴奋性的高低指的是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

@#@@#@2、引起兴奋的条件@#@l刺激的概念:

@#@刺激是指能引起细胞、组织和生物体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l阈强度、阈刺激的概念@#@当一个刺激的其他参数不变时,能引起组织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衡量兴奋性高低,通常以阈值为指标。

@#@阈值的大小与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组织或细胞产生兴奋所需的阈值越高,其兴奋性越低;@#@反之,其兴奋性越高。

@#@@#@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高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低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阈下刺激不能引起组织细胞的兴奋,但不是对组织不产生任何影响。

@#@@#@l刺激引起组织兴奋必须达到的条件刺激除能被机体或组织细胞感受外,还必须是阈刺激。

@#@如果刺激强度小于阈强度,则这个刺激不论持续多长时间也不会引起组织兴奋;@#@如果刺激的持续时间小于时间阈值,则不论使用多么大的强度也不会引起组织兴奋。

@#@3、组织兴奋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如何?

@#@@#@l织兴奋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总结@#@表2-2组织兴奋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名称兴奋性阈值引起兴奋条件@#@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等于0低于正常高于正常低于正常——增大减小增大不可能产生兴奋阈上刺激方可小于阈刺激也可阈上刺激方可@#@l绝对不应期的存在的意义:

@#@绝对不应期的持续时间相当于前次兴奋所产生动作电位主要部分的持续时间,绝对不应期的长短决定了两次兴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

@#@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兴奋的次数,亦即它能产生动作电位的次数总不会超过绝对不应期所占时间的倒数。

@#@@#@4、试述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1)静息电位的概念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又称跨膜静息电位。

@#@@#@2)静息电位产生机制细胞膜两侧带电离子的分布和运动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基础。

@#@静息电位也不例外。

@#@@#@A.产生的条件:

@#@①细胞内的K+的浓度高于细胞外近30倍。

@#@②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其他离子通透性很小。

@#@@#@B.产生的过程:

@#@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膜内C1-因不能透过细胞膜被阻止在膜内。

@#@致使膜外正电荷增多,电位变正,膜内负电荷相对增多,电位变负,这样膜内外便形成一个电位差。

@#@当促使K+外流的浓度差和阻止K+外流的电位差这两种拮抗力量达到平衡时,使膜内外的电位差保持一个稳定状态,即静息电位。

@#@这就是说,细胞内外K+的不均匀分布和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是使细胞能保持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的基础,所以静息电位又称为K+的平衡电位。

@#@@#@4)动作电位的概念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爆发的一次膜两侧电位的快速可逆的倒转,并可以扩布的电位变化。

@#@@#@5)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组成动作电位包括上升支(去极相,膜内电位由—90mV上升到+30mV)和下降支(复极相,恢复到接近刺激前的静息电位水平)。

@#@上升支超过0mV的净变正部分,称为超射。

@#@上升支持续时间很短,约0.5ms。

@#@@#@·@#@产生的条件:

@#@

(1)细胞内外存在着Na+的浓度差,Na+在细胞外的浓度是细胞内的13倍之多。

@#@

(2)当细胞受到一定刺激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产生的过程细胞外的Na+顺浓度梯度流人细胞内→当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阈电位时→Na+通道全部开放→Na+顺浓度梯度瞬间大量内流,细胞内正电荷增加→膜内负电位从减小到消失进而出现膜内正电位→膜内正电位增大到足以对抗由浓度差所致的Na+内流→跨膜离子移动和膜两侧电位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形成锋电位的上升支,该过程主要是Na+内流形成的平衡电位,故称Na+平衡电位。

@#@在去极化的过程中,Na+通道失活而关闭,K+通道被激活而开放,Na+内流停止,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K+借助于浓度差和电位差快速外流,使膜内电位迅速下降(负值迅速上升),直至恢复到静息值,由+30mV降至—90mV,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复极相)。

@#@该过程是K+外流形成的。

@#@当膜复极化结束后,膜上的Na+—K+泵开始主动将膜内的Na+泵出膜外,同时把流失到膜外的K+泵回膜内,Na+—K+的转运是耦联进行的,以恢复兴奋前的离子分布的浓度。

@#@@#@6)动作电位的特点①“全或无”现象:

@#@该现象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动作电位幅度。

@#@细胞接受有效刺激后,一旦产生动作电位,其幅值就达最大,增大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值不再增大。

@#@二是不衰减传导。

@#@动作电位在细胞膜的某一处产生后,可沿着细胞膜进行传导,无论传导距离多远,其幅度和形状均不改变。

@#@②脉冲式传导:

@#@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因此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是具有一定的间隔,形成脉冲式。

@#@@#@三、引起兴奋的关键——阈电位@#@1、阈电位的定义@#@阈电位在外加有效刺激作用下,膜内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能引起大量Na+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这一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2、阈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关系阈电位是导致Na+通道开放的关键因素,此时Na十内流与Na十通道开放之间形成一种正反馈过程,其结果是膜内去极化迅速发展,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四.局部兴奋与动作电位的区别@#@1、局部反应及其产生机制@#@阈下刺激不引起细胞或组织产生动作电位,但它可以引起受刺激的膜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膜的去极化反应,称为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

@#@局部反应产生的原理,亦是由于Na十内流所致,只是在阈下刺激时,Na十通道开放数目少,Na十内流少,因而不能引起真正的兴奋或动作电位。

@#@@#@2、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的区别:

@#@@#@表2-3局部反应和动作电位的区别@#@局部反应动作电位@#@刺激强度阈下刺激等于、大于阈刺激@#@钠通道开放少多@#@电位变化小于阈电位等于、大于阈电位@#@不应期无有@#@总和有无@#@全或无无,电位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改变有@#@传播电紧张性扩布,衰减性,不能远传局部电流形式传导,非衰减性,可以远传@#@五.兴奋在同一细胞上如何传导@#@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点产生,它就会沿着细胞膜向周围传播,直到整个细胞膜都产生动作电位为止。

@#@动作电位在单一细胞上的传播叫做传导。

@#@动作电位的传导实质上是局部电流流动的结果。

@#@@#@在有髓纤维兴奋时,动作电位只能在朗飞氏结处产生,兴奋传导时的局部电流亦只能出现在兴奋处的朗飞氏结和未兴奋的朗飞氏结之间,于是形成了动作电位的跳跃式传导。

@#@有髓纤维跳跃式传导,加之其轴突较粗、电阻小,因此其传导速度要比无髓纤维快得多。

@#@@#@六.试述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其特点。

@#@@#@u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

@#@神经末梢兴奋接头前膜去极化前膜对Ca2+的通透性增加Ca2+顺浓度差流人膜内内流的Ca2+促使含有ACh的囊泡破裂,ACh被释放ACh在接头间隙扩散ACh与终板膜的N受体结合终板膜对Na+通透性增高,Na+内流终板电位(局部电位)终板电位总和并达到阈电位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点:

@#@

(1)单向传递;@#@

(2)突触延搁;@#@(3)易受外界因素影胸。

@#@@#@注意:

@#@终板电位是局部电位,具有局部电位的所有特征。

@#@终板电位不能引起肌肉收缔。

@#@每一次神经冲动引起的ACh释放足以使终板电位总和到阈电位水平,因此这种兴奋传递是1对1的。

@#@@#@七、肌细胞的肌肉收缩过程@#@肌细胞膜兴奋传导到终池终池Ca2+释放肌浆Ca2+浓度增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变构原肌凝蛋白变构肌球蛋白横桥头与肌动蛋白结合横桥头ATP酶激活分解ATP横桥扭动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肌小节缩短。

@#@@#@注意:

@#@Ca2+是兴奋收缩过程的偶联因子@#@ @#@ @#@@#@第三章血液@#@一、简述血液的基本功能。

@#@@#@1)运输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同时将组织细胞代谢产物、有害物质等输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2)维持内环境稳态:

@#@各种物质的运输可以使新陈代谢正常顺利进行;@#@血液本身可以缓冲某些理化因素的变化;@#@通过血液运输为机体调节系统提供必须的反馈信息。

@#@@#@3)参与体液调节:

@#@通过运输体液调节物质到达作用部位而完成。

@#@如:

@#@激素的全身性体灌调节作用。

@#@@#@4)防御保护功能:

@#@各类白细胞的作用,血浆球蛋白的作用,生理止血、凝血过程的发生,扩凝系统与纤溶系统的存在等均可以体现出血液的防御保护功能。

@#@@#@二、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如何?

@#@@#@组成:

@#@包括晶体溶质颗粒(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形成的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溶质颗粒(血浆蛋白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

@#@血浆晶体渗透压能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膜的完整;@#@血浆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分布、维持血容量。

@#@@#@三、血液凝固的概念@#@概念:

@#@血液自血管流出后,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过程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过程,该过程有12个凝血因子参与,大致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如下图所示:

@#@@#@因子X的激活(Xa)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

@#@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

@#@@#@

(1)内源性激活途径是由血浆中的因子Ⅻ的激活开始的。

@#@因子Ⅻ与血管内膜下的胶原纤维接触激活成Ⅻa。

@#@此后,Ⅻa相继激活因子Ⅺ和Ⅸ,Ⅸa与因子Ⅷ、血小板因子3和Ca2+组成复合物,该复合物即可激活因子X。

@#@@#@

(2)外源性激活途径始动因子为组织因子Ⅲ。

@#@指损伤的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Ⅲ参与激活因子Ⅹ生成Ⅹa的凝血途径。

@#@该途径生化反应步骤简单,故所需时间短于内源性凝血。

@#@@#@因子X的激活与凝血酶原的激活都是在血小板因子3提供的磷脂表面进行的,因此称为磷脂表面阶段。

@#@在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中,Ca2+都是不可缺少的。

@#@@#@四.血浆中的抗凝物质及其作用机理@#@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凝血酶失活。

@#@肝素能加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及加速凝血酶失活,还能使血管内皮释放凝血抑制物和纤溶酶原激活物。

@#@近年来发现血浆中蛋白质C可灭活因子V和Ⅷ、限制因子Xa与血小板结合和加强纤维蛋白溶解。

@#@五.纤维蛋白溶解@#@在小血管中一旦形成血凝块,纤维蛋白可逐渐溶解(简称纤溶)、液化;@#@在血管外形成的血凝块,也会逐渐液化。

@#@参与纤溶的因子包括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纤溶酶抑制物。

@#@纤溶过程分两个阶段,即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降解。

@#@@#@六、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鉴定ABO血型有何临床意义?

@#@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

(1)ABO血型系统分型的原则ABO血型系统有两种凝集原(抗原),即A凝集原和B凝集原,均存在于不同人的红细胞膜的表面。

@#@根据红细胞膜上含有凝集原的种类及有无,将人类的血型分为四型:

@#@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含有B凝集原的为B型,含有A和B两种凝集原的为AB型,不含A凝集原也不含B凝集原的为O型。

@#@人的血浆中天然存在两种相应的凝集素(抗体),即抗A凝集素与抗B凝集素。

@#@相对应的凝集原与凝集素相遇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因此它们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的红细胞和血浆中。

@#@@#@凝集原与凝集素分布情况如下表:

@#@@#@血型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血浆中的凝集素@#@AA抗B@#@BB抗A@#@ABA和B无@#@O无抗A和抗B@#@

(2)鉴定ABO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与输血原则对应的凝集原与凝集素(如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B凝集原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反应,最终红细胞溶血,这是一种会危及生命的输血反应,应当避免。

@#@因此,临床上采用同型输血是首选的输血原则,因为同型血液不存在对应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相遇的机会。

@#@若在无法得到同型血液的特殊情况下,不同血型的互相输血,则要遵守一个原则:

@#@供血者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清凝集,而且输血量要少,速度要慢。

@#@根据这一原则,O型血红细胞只能少量的输给其他ABO血型者。

@#@@#@第四章血液循环@#@一、心脏的泵血功能@#@1.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2.心动周期与心率的关系@#@心动周期时间的长短与心率有关,心率增快时,心动周期将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心肌工作的时间相对延长,所以心率过快将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二、一个心动周期中,各时期压力、容积、瓣膜启闭、血流方向变化情况如何?

@#@@#@以左心室为例,现将心动周期中瓣膜开关、心室压力、心室容积、血流方向等四项变化简扼归纳下表@#@心动周期心室内压力房室瓣半月瓣血流方向心室容积@#@心房收缩期↑房>@#@室<@#@动开关房→室增大@#@等容收缩相↑↑房<@#@室<@#@动关关----@#@快速射血相↑↑房<@#@室>@#@动关开室→动缩小@#@减慢射血相↓房<@#@室<@#@动关开室→动缩小@#@等容舒张相↓↓房<@#@室<@#@动关关----@#@快速充盈相↓↓房>@#@室<@#@动开关--增大@#@减慢充盈相↓房>@#@室<@#@动开关房→室增大@#@注:

@#@房:

@#@代表左心房;@#@室:

@#@代表右心室;@#@动:

@#@代表主动脉@#@三、简述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1.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一侧心室一次收缩所射出的血液量为搏出量;@#@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为心输出量。

@#@@#@2.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的百分比。

@#@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

@#@射血分数与心肌的收缩能力有关,心肌收缩力越强,则每搏输出量越多,在心室内留下的血量将越少,射血分数也越大。

@#@3、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每分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年龄在10岁左右,静息心指数最大,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

@#@@#@4.心脏做功量@#@心脏收缩将血液射人动脉时,是通过心脏做功释放的能量转化为血流的动能和压强能,以驱动血液循环流动。

@#@其中压强能的大部分用于维持血压,搏出血液的压强能一般用平均动脉压表示。

@#@@#@四、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全过程分为五个时期:

@#@@#@

(一)0期(去极化期)在兴奋激发下,当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去极化到达阈电位-70mV时,膜的钠通道开放,Na+快速大量流人细胞内流,使膜内电位迅速上升到+30mV,由去极化到反极化。

@#@膜内电位从0mV到+30mV,谓之超射。

@#@@#@

(二)1期(快速复极化初期)于快钠通道很快失活,Na+内流停止,同时钾离子通道激活,立即出现K+外流的快速短暂复极化过程。

@#@膜电位迅速下降到0mV左右,历时约10ms。

@#@@#@(三)2期(平台期或缓慢复极化期)复极化电位达0mV左右之后,复极化过程变慢。

@#@主要是Ca2+缓慢持久的内流抵消了K+外流使膜电位保持在0mV左右,形成一个平坡,故称平台期。

@#@@#@(四)3期(快速复极化末期)平台期末钙通道失活,而K+继续外流,使膜内电位继续下降以后,膜对K+通透性增高,使复极化过程越来越快,直至膜电位迅速下降到—90rnV,复极化完成。

@#@@#@(五)4期(静息期)3期之后膜电位已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但离子分布状态尚未恢复,此期通过膜上离子泵的转运把内流的Na+和Ca2+泵到膜外,把外流的K+泵回膜内,使离子浓度恢复到兴奋前的静息状态。

@#@@#@五、试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输出量为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心脏通过搏出量和心率两方面来调节泵血功能。

@#@@#@

(一)搏出量的调节@#@

(1)异长调节:

@#@是指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变化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的改变。

@#@在心室前负荷以及初长度达到最适水平之前,随着前负荷及其决定心肌细胞肌小节的初长度的增加,使粗细肌丝的有效重叠程度增加,因而激活时可形成的横桥联结数目相应增加,肌小节的收缩强度增加,使整个心室收缩强度增加,搏出量和搏功增加。

@#@@#@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代表心室肌的前负荷。

@#@在心室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凡是影响心室充盈量的因素,都能通过异长调节使搏出量改变。

@#@心室充盈量是静脉回心血量和心室射血后乘余血量的总和。

@#@静脉回心血量与心室舒张充盈持续时间和静脉血回流速度有关。

@#@心率增快时,心室舒张充盈期缩短,充盈不完全,搏出量减少;@#@静脉血回流速度愈快,心室充盈量愈大,搏出量增加。

@#@@#@异长调节的主要作用是对搏出量作精细的调节。

@#@当体位改变或动脉压突然增高,以及当左右心室搏出量不平衡等情况下所出现的充盈量的微小变化,可通过此机制来改变搏出量,使之与充盈量达到平衡。

@#@@#@

(2)等长调节:

@#@通过心肌收缩能力(即心肌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改变其力学活动的一种内在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心肌收缩的强度和速度,使心脏搏出量和搏功发生相应改变的调节,称为等长调节。

@#@它与心肌初长度无关。

@#@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兴奋—收缩耦联的各个环节都能影响收缩能力,其中横桥联结数(活化横桥数)和肌凝蛋白的ATP酶活性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

@#@凡能增加兴奋后胞浆Ca2+浓度和/或肌钙蛋白对Ca2+亲和力的因素,均可增加横桥联结数,使收缩能力增强。

@#@@#@(3)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动脉血压是心室肌的后负荷,在心率、心肌初长度和收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如动脉血压增高,则等容收缩相延长而射血相缩短,同时,心室肌缩短的程度和速度均减少,从而造成心室内余血量增加,通过异长调节,使搏出量恢复正常。

@#@随着搏出量的恢复,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加强心肌收缩能力,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也恢复到原有水平。

@#@

(二)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心率在每分钟40~180次范围内,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

@#@心率超过每分钟180次时,心室充盈时间明显缩短,充盈量减少,搏出量显著减少,心输出量亦开始下降;@#@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心舒期过长,心室充盈量早已达到上限,再延长心舒时间也不能增加充盈量和搏出量,所以,心输出量也减少。

@#@@#@(三)心脏泵功能的储备:

@#@泵功能储备(心力储备)是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心脏的储备能力取决于心率和搏出量可能发生的最大、最适宜的变化程度。

@#@搏出量储备包括收缩期储备和舒张期储备,前者大于后者。

@#@交感神经兴奋时主要动用心率储备和收缩期储备;@#@体育锻炼则可增加心力储备。

@#@@#@六、心脏为什么能自动节律性收缩?

@#@@#@心脏能自动地进行有节律的舒缩活动主要取决于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即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

@#@@#@心肌自律细胞能不依赖于神经控制,自动地按一定顺序发生兴奋。

@#@这是由于心肌组织中含有自律细胞,它们能在动作电位的4期自动去极化产生兴奋,即具有自律性,其中以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所以它是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它产生的兴奋主要通过特殊传导系统传到心房和心室,使心房和心室发生兴奋和收缩。

@#@在兴奋由心房传向心室的过程中,由于房室交界的传导速度很慢,形成了约0.1秒的房室延搁,从而使心房兴奋收缩超前于心室,这样就保证了心房和心室交替收缩和舒张。

@#@心肌细胞在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将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其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心肌只有在舒张早期以后,才有可能接受另一刺激产生兴奋和收缩,这样使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始终保持着收缩与舒张的交替进行。

@#@@#@七、影响动脉血压的的因素。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有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壁的弹性和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之间的关系等五个方面:

@#@@#@

(1)每搏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

@#@搏出量增多时,收缠压增高,脉压差增大。

@#@@#@

(2)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随着心率增快,舒张压升高比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差减小。

@#@@#@(3)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是影响舒张压的最重要因素。

@#@外周阻力增加时,舒张压增大,脉压差减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小脉压差。

@#@@#@(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影响平均充盈压。

@#@降低大于收缩压的降低,故脉压增大。

@#@@#@八、组织液是如何生成的?

@#@@#@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生成的。

@#@液体通过毛细血管壁移动的方向取决于毛细血管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四个因素。

@#@其中,滤过的力量:

@#@毛细血管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重吸收力量: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则@#@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有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淋巴回流和毛细血管壁通透性等。

@#@@#@九、试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对血管的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对α受体的作用强于β受体,对全身多数血管有明显的收缩反应,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出现动脉血压的显著升高。

@#@因而临床上常把去甲肾上腺素作为升压药;@#@肾上腺素可与α和β受体结合,但其与α受体结合能力较弱,与β受体亲和力较强。

@#@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表现为血管收缩,与β受体结合,则表现为血管扩张,其效应如何取决于这两类受体分布情况,即那一种受体占优势。

@#@@#@2、对心脏的作用:

@#@二者均可作用于β受体,产生正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效应,但后者作用更强。

@#@所以,肾上腺素常作为强心药应用于临床。

@#@@#@十、试述降压反射对血压的调节机制。

@#@@#@降压反射是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受到牵张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和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的反射。

@#@@#@其反射弧组成如下:

@#@@#@

(一)感受器:

@#@位于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分叉处的颈动脉窦以及主动脉弓处。

@#@在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血压增高的刺激而兴奋。

@#@@#@

(二)传人神经:

@#@窦神经加入舌咽神经上行到延髓,主动脉神经加入迷走神经进入延髓。

@#@家兔的主动脉神经自成一束(又称减压";i:

4;s:

28077:

"屋面工程工艺总结@#@施工单位:

@#@x编号:

@#@x@#@工程名称@#@x工程@#@日期@#@2017年7月2日@#@交底内容@#@屋面工程@#@编制依据@#@/@#@交底内容:

@#@@#@二、屋面做法(参05J909屋15及具体房屋结构图)@#@1、40厚C20细石混凝土整体保护层,内配φ6钢筋,双向中距150,钢筋网片绑扎;@#@@#@2、10厚水泥砂浆隔离层。

@#@@#@3、3+3厚双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4、20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

@#@@#@5、250厚泡沫玻璃保温层。

@#@@#@6、最薄处30厚1:

@#@8水泥膨胀珍珠岩2.5%找坡层@#@(原设计最薄处30厚LC轻集料混凝土2.5%找坡层)@#@7、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三、工艺流程@#@透气孔→水泥珍珠岩找坡层→泡沫玻璃保温层→水泥砂浆找平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层→水泥砂浆隔离层→细石混凝土整体保护层@#@四、施工工艺@#@

(一)屋面排气孔@#@一、施工准备:

@#@@#@1、材料及机具准备:

@#@@#@1.1PVC塑料管及弯头,一般直径宜为50mm,弯头为180°@#@。

@#@@#@1.2铁抹子,钢卷尺,墨斗,线等。

@#@@#@2作业条件@#@2.1保温层、找平层已经施工完成。

@#@@#@2.2排汽通道位置已经确定并已放出位置线,明确排汽孔个数和位置。

@#@@#@二、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

@#@@#@弹线→标出排汽管道、排汽孔位置→安装排汽管道→排汽孔处理@#@2、弹线:

@#@⑴根据屋面的尺寸,确定排汽管道位置,排汽管道间距一般为6m×@#@6m。

@#@排汽管道在找坡层铺设且尽量设在屋脊处。

@#@⑵屋面面积每36㎡宜设置一个排汽孔,最大间距不宜超过6m。

@#@排汽孔宜设在屋面高点处。

@#@@#@3、安装排汽管道:

@#@⑴排汽管道宜选用直径50mm的PVC塑料管,表面间距100mm*40mm孔洞。

@#@纵横交错铺设,间距不大于6m,按事先放好的位置线铺设并预留排气孔位置。

@#@⑵排汽孔做成一头90度(埋入找坡层)一头180度(露在外面一侧)。

@#@⑶在浇筑屋面女儿墙时,按应有排汽孔的位置预留60*80线槽,将两侧带弯头的排汽管埋入墙内,外部做抹灰封堵处理。

@#@下部90度弯头与排汽管道相连接,其管子高度应不小于建筑完成面+300mm,满足卷材泛水高度要求。

@#@@#@三、质量标准:

@#@@#@1、排汽管道必须纵横贯通,且与排汽孔相连接。

@#@上表面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应不大于5mm。

@#@@#@2、排汽孔纵横应在一条直线上,拉线检查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0mm。

@#@@#@排汽孔出防水层高度不应小于300mm,最大偏差不应超过20mm。

@#@弯头不应漏设。

@#@@#@四、质量控制关键点@#@排汽管下部的孔洞应与排汽管道连通,保证潮汽顺利排出。

@#@@#@五、成品防护:

@#@@#@1、防水层施工时注意喷灯的使用,不能烤坏排汽孔,造成堵塞或排汽不畅。

@#@@#@2、排汽孔施工完成后,要对下道工序操作人员进行交底,施工时注意防止碰、磕排汽管,弯头应粘结牢固,防止脱落。

@#@@#@

(二)找坡层@#@1、原屋面设计LC5.0轻集料混凝土现采用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现浇铺设;@#@ @#@@#@2、保温层配比为:

@#@水泥:

@#@膨胀珍珠岩=1:

@#@8(体积比),在找坡最薄处为30mm;@#@ @#@@#@3、水泥: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4、膨胀珍珠岩:

@#@颗粒粒度0.1~3mm;@#@@#@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

@#@ @#@@#@1、作业条件:

@#@屋面基层应进行找平处理完毕。

@#@@#@出屋面的通气管、管道、预埋件等应提前安装完毕。

@#@@#@2、施工工艺:

@#@基层处理→保温砂浆搅拌→铺设、压紧→刮平→找平。

@#@ @#@@#@3、施工技术:

@#@ @#@@#@⑴、基层处理:

@#@在抹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之前,应事先检查基层,基层过于凹凸的部位,高出的部分须剔平,低处用水泥砂浆分层填实,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等应事先清除干净。

@#@ @#@@#@⑵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搅拌:

@#@@#@机械搅拌:

@#@ @#@@#@a、搅拌之前先将所需水量倒入搅拌机内,启动搅拌机1~2分钟后加入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粉料。

@#@ @#@@#@b、搅拌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

@#@ @#@@#@c、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的加水量以拌和好的料浆稠度为7.5cm左右,密度控制在950~1050g/L。

@#@ @#@@#@d、搅拌好的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要及时装车运至施工现场,超过使用时间的砂浆严禁加水后在用。

@#@ @#@@#@人工搅拌:

@#@ @#@@#@人工搅拌时必须搅拌均匀,并严格控制加水量,不能使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过稀,同时要求在铁板或灰槽中搅拌,严禁在铺设面或室内地面搅拌。

@#@ @#@@#@质量要求:

@#@ @#@@#@1、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与基层及各层砂浆之间应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起泡、裂缝、漏压等缺陷。

@#@ @#@@#@2、接茬处平整,表面光滑整洁。

@#@@#@(三)保温层@#@屋面保温采用泡沫玻璃保温层@#@作业条件@#@1、屋面基层应进行找平处理完毕,其坡度、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达到《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标准,经由监理单位检查验收通过。

@#@@#@2、出屋面的通气管、管道、预埋件等应提前安装完毕。

@#@@#@3、雨天、雪天、5级风以上的天气不得进行保温层施工。

@#@@#@施工工艺@#@1、基层屋面的处理:

@#@@#@1)、基层必须清理干净,基层表面不得有:

@#@浮尘、污垢、脱模剂、风化物、涂料、蜡、防水剂、潮气、霜、泥土等污染物,或其它妨碍粘结的材料,并剔除屋面凸出物,使之清洁平整。

@#@@#@2)、清除基层屋面中松动或风化的部分,用砂浆填充后找平。

@#@@#@3)、基层的坡度、分隔缝等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沥青的熬制@#@先将10#沥青碎块放入沥青锅内逐渐均匀加热,加热过程中随时搅拌,熔化后用漏勺及时捞清杂物,熬至脱水无泡沫时进行测温,建筑石油沥青熬制温度应不高于240度,使用温度不低于190度。

@#@@#@3、泡沫玻璃保温板粘贴@#@1)、保温板粘贴前应先根据施工图在处理过的基层墙体表面弹线。

@#@@#@2)、泡沫玻璃保温板粘贴应采用满粘法。

@#@@#@3)、将泡沫玻璃保温板底面在熬制好的沥青中侵蘸后,直接粘贴到屋面基层上。

@#@@#@4、泡沫玻璃保温板粘贴要求@#@1)、铺砌时应从一个方向向另一方向进行铺贴,在女儿墙、檐沟及屋面凸出的刚性构件部位,泡沫玻璃保温板粘贴时应预留出1-2cm伸缩缝,以便于保温材料热涨冷缩的需要。

@#@@#@2)、保温板应错缝排列,错缝长度为1/2标准板长,并不小于100mm。

@#@最小非标准保温板尺寸不应小于150mm,且不应设置在边缘处。

@#@分层铺设的板块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板间缝隙应采用密封胶嵌填密实。

@#@@#@3)、非标准块泡沫玻璃保温板可用手提切割机或钢锯进行切割加工。

@#@@#@4)、粘结剂应分别涂抹于保温板背面、侧面和屋面基层。

@#@粘贴的泡沫玻璃保温板应贴严、粘牢。

@#@泡沫玻璃保温板的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6、泡沫玻璃保温板粘贴时应及时用靠尺压平,保证保温板屋面的坡度。

@#@凝结过程中不得敲击扰动。

@#@@#@7、泡沫玻璃保温板粘结层厚度宜为2~3mm左右。

@#@@#@8、泡沫玻璃保温板铺贴2小时后,对坡度不符合要求的可用专用搓板打磨找平。

@#@@#@(四)找平层@#@泡沫玻璃保温层上部采用20mm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

@#@@#@1、洒水湿润:

@#@抹找平层水泥砂浆前,应适当洒水湿润基层表面,主要是利于保温层层与找平层的结合,但不可洒水过量,以免影响找平层表面的干燥,防水层施工后窝住水气,使防水层产生空鼓。

@#@所以洒水达到基层和找平层能牢固结合为度。

@#@@#@2、贴灰饼、冲筋:

@#@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玻,一般按l~2m贴灰饼,铺抹找平砂浆时,先按流水方向以间距l~2m冲筋,并设置找平层分格缝,宽度一般为20mm,并且将缝与保温层连通,分格缝最大间距为6m。

@#@@#@3、铺装水泥砂浆:

@#@按分格块装灰、铺平,用刮扛靠冲筋条刮平,找坡后用木抹子槎平,铁抹子压光。

@#@待浮水沉失后,人踏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为度(初凝),再用铁抹子压第二遍即可交活(二次收面)。

@#@找平层水泥砂浆一般配合比为1∶3,拌合稠度控制在7cm。

@#@@#@4、养护:

@#@找平层抹平、压实以后24h可浇水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d,经干燥后铺设防水层。

@#@@#@5、验收标准@#@屋面找平层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 @#@(mm)@#@检查方法@#@1@#@表面平整@#@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6、注意事项:

@#@@#@6.1抹好的找平层上,推小车运输时,应先铺脚手板车道,以防止破坏找平层表面。

@#@@#@6.2找平层施工完毕,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不得上人踩踏。

@#@@#@6.3雨水口、内排雨口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临时措施封口,防止杂物进入塔塞。

@#@@#@6.4找平层起砂:

@#@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后养护不好,使找平层早期脱水;@#@砂浆拌合加水过多,影响成品强度;@#@抹压时机不对,过晚破坏了水泥硬化;@#@过早踩踏破坏了表面养生硬度。

@#@施工中注意配合比,控制加水量,掌握抹压时间,成品不能过早上人。

@#@@#@6.5找平层空鼓、开裂:

@#@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前未用水湿润好,造成空鼓;@#@应重视基层清理,认真施工结合层工序,注意压实。

@#@由于砂子过细、水泥砂浆级配不好、找平层厚薄不均、养护不够,均可造成找平层开裂;@#@注意使用符合要求的砂料,保温层平整度应严格控制,保证找平层的厚度基本一致,加强成品养护,防止表面开裂。

@#@@#@6.6倒泛水:

@#@保温层施工时须保证找坡泛水,抹找平层前应检查保温层坡度泛水是否符合要求,铺抹找平层应掌握坡向及厚度。

@#@@#@(五)防水层@#@水泥砂浆找平层充分干燥后,上铺3+3厚双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铺贴卷材附加层→铺贴第一道卷材→热熔封边→铺贴第二道卷材→热熔封边→蓄水试验@#@1施工准备@#@施工的环境要求: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般采用热熔法铺贴卷材,宜在+50℃~+350℃温度下施工。

@#@雨、雪、霜、雾,或大气湿度过大,以及大风天气均不宜露天作业,否则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1)防水层所用的材料应有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并经指定的质量检测部门认证,确保其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进场材料应按规定抽样复验,提出试验报告,严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产品。

@#@@#@2)准备好运输防水材料、铺贴卷材、清扫基层等施工操作中各种必需的工具、用具、机械以及安全设施、灭火器材。

@#@@#@3)检查基层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当出现局部凹凸不平、起砂起皮、裂缝以及预埋件不稳等缺陷时,可设法修补。

@#@所有阴阳角处应做成半径为50mm的圆弧形。

@#@@#@4)检查基层含水率是否满足铺贴卷材的要求:

@#@将1m2卷材在太阳下铺放于基层上,3~4h后,掀起卷材检查无水印,即可进行防水卷材的施工。

@#@@#@2卷材的粘贴方法@#@卷材与基层的粘结方法可分为满粘法、条粘法、点粘法和空铺法等形式。

@#@通常都采用满粘法。

@#@本工程屋面面积巨大,热胀冷缩作用对大面积的防水卷材有较大的影响。

@#@又考虑到联合工房为恒温厂房,卷材的热胀冷缩主要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所以本工程中,下层卷材与基层的粘贴满粘法,而上下两层卷材之间的粘贴则采用空铺法,使双层卷材间有一定的活动度,有效地防止外界温度变化使卷材由于热胀冷缩效应而撕裂。

@#@@#@3卷材施工工艺流程@#@基层表面清理、修补→喷涂基层处理剂→节点附加增强处理→定位、弹线、试铺→铺贴卷材→收头处理、节点密封→清理、检查、修整。

@#@铺贴方向平行于屋脊方向,铺贴卷材采用搭接法,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其搭接缝应注意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平行于屋脊的搭缝顺流水方向搭接。

@#@卷材的搭接长度:

@#@长边不应小于100mm,短边不应小于150mm。

@#@@#@4热熔法施工操作@#@4.1满粘法@#@

(1)起始端卷材的铺贴:

@#@卷材的配置—应将卷材顺长方向进行配置,使卷材长向与流水方向垂直,卷材搭接要顺流水坡方向,不应成逆向。

@#@先铺设高跨屋面,后铺下层的屋面,先铺设排水比较集中的部位(如排水、檐口、天沟等处)按标高由低向高的顺序铺设。

@#@将卷材置于起始位置,对好长、短方向搭接缝,滚展卷材1000mm左右,掀开已展开的部分,开启喷枪点火,喷枪头与卷材保持50~100mm距离,与基层呈30°@#@~45°@#@角,将火焰对准卷材与基层交接处,同时加热卷材底面热熔胶面和基层,至热熔胶层出现黑色光泽、发亮至稍有微泡出现,慢慢放下卷材平铺基层,然后进行排汽辊压使卷材与基层粘结牢固。

@#@当铺贴至剩下300mm左右长度时,将其翻放在隔热板上,用火焰加热余下起始端基层后,再加热卷材起始端余下部分,然后将其粘贴于基层。

@#@@#@卷材的搭接宽度为长边不小于100mm,短边不小于150mm,搭接缝的边缘以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为宜,然后用喷灯均匀热熔卷材搭接缝用小抹子把边抹好。

@#@@#@

(2)滚铺:

@#@卷材起始端铺贴完成后即可进行大面积滚铺。

@#@持枪人位于卷材滚铺的前方,按上述方法同时加热卷材和基层,推滚卷材人蹲在已铺好的卷材起始端上面,等卷材充分加热后缓缓推压卷材,并随时注意卷材的平整顺直和搭接缝宽度。

@#@其后紧跟一人用辊子从中间向两边抹压卷材,赶出气泡,并用刮刀将溢出的热熔胶刮压接缝边。

@#@另一人用辊子压实卷材,使之与基层粘贴密实。

@#@@#@4.2搭接缝施工@#@热熔卷材表面一般有一层防粘隔离纸,因此在热熔粘结接缝之前,应先将下层卷材表面的隔离纸烧掉,以利搭接牢固严密。

@#@操作时,由持枪人手持烫板(隔火板)柄,将烫板沿搭接粉线后退,喷枪火焰随烫板移动,喷枪应离开卷材50~100mm,贴靠烫板。

@#@移动速度要控制合适,以刚好熔去隔离纸为宜。

@#@烫板和喷枪要密切配合,以免烧损卷材。

@#@排汽和辊压方法与前述相同。

@#@当整个防水层熔贴完毕后,搭接缝必须用沥青胶结材料仔细封严。

@#@@#@5卷材铺设操作要点@#@5.1搭接缝必须耐久、可靠,在合理使用年限内不得脱开,这是卷材防水的要害所在;@#@@#@5.2搭接缝粘结后,需经检查合格后再行密封。

@#@@#@5.3施工铺贴时松紧适度,改性沥青卷材由于温感性强,必须拉紧铺贴@#@5.4应适当掌握加热器的火焰温度不得过火或欠火,火焰与卷材面的距离烘烤时间,烘烤面均匀程度,并避免烧穿或焦化卷材。

@#@@#@5.5卷材搭接缝口粘合挤压的力度掌握应以热熔胶挤出为准。

@#@@#@5.6施工现场必须有防火设施@#@6、屋面特殊部位防水层施工@#@贴卷材的顺序:

@#@防水层施工时,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屋面排水比较集中部位(如屋面与水落口连接处,檐口、天沟、檐沟、屋面转角处、板端缝等)的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

@#@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口方向,减少搭接。

@#@ @#@@#@6.1变形缝@#@屋面变形缝处附加墙与屋面交接处的泛水部位,应作好附加增强层;@#@接缝两侧的卷材防水层铺贴至缝边;@#@然后在缝中填嵌直径略大于缝宽的衬垫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棒、聚苯乙烯泡沫板等。

@#@为了使其不掉落,在附加墙完成前,缝口用可伸缩卷材或金属板覆盖。

@#@附加墙施工后,将衬垫材料填入缝内。

@#@嵌填完衬垫材料后,再在变形缝上铺贴盖缝卷材,并延伸至附加墙立面。

@#@卷材在立面上应采用满粘法,为提高卷材适应变形的能力,卷材与附加墙顶面上宜粘结。

@#@@#@(图一:

@#@变形缝防水层做法)@#@6.2檐口@#@将卷材铺贴到檐口端头挑出墙外700处的砼侧面并往下铺贴100mm。

@#@@#@6.3泛水与卷材收头@#@泛水是指屋面的转角与立墙部位。

@#@这些部位结构变形大,容易受太阳曝晒,因此为了增强接头部位防水层的耐久性,一般要在这些部位加铺一层卷材或涂刷涂料作为附加增强层。

@#@@#@泛水部位卷材铺贴前,应先进行试铺,将立面卷材长度留足,先铺贴平面卷材至转角处,然后从下向上铺贴立面卷材。

@#@如先铺立面卷材,由于卷材自重作用,立面卷材张拉过紧,使用过程易产生翘边、空鼓、脱落等现象。

@#@@#@(图二:

@#@泛水做法)@#@卷材铺贴完成后,将端头裁齐。

@#@用金属压条将卷材端头固定在墙面上,用密封材料封严。

@#@@#@本工程女儿墙及雨蓬防水做法详见下图@#@6.4阴阳角@#@阴阳角处的基层涂胶后要用密封材料涂封,宽度为距转角每边100mm,再铺一层卷材附加层,附加层卷材剪成下图所示形状。

@#@铺贴后剪缝处用密封材料封固。

@#@@#@(图三a阳角做法;@#@b阴角做法)@#@6.5高低跨屋面@#@高跨屋面向低跨屋面自由排水的低跨屋面,在受雨水冲刷的部位应采用满粘法铺贴,并加铺一层整幅的卷材,再浇抹宽300~500mm、厚30mm的水泥砂浆或铺相同尺寸的块材加强保护。

@#@@#@6.6雨水口@#@雨水口是屋面雨水汇集并排至水管道的关键部位,要求排水通畅,防止渗漏和堵塞。

@#@本标段雨水口的材料为PVC塑料,雨水斗的位置应注意其标高,保证为排水最低点,雨水口周围直径500㎜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

@#@@#@6.7出屋面管件根部(包括透气管)防水做法@#@管道根部四周应增加附加层,宽度和高度均不应小于300mm。

@#@@#@6.8屋面设备墩防水做法@#@6.9、排气孔或采光井防水收头做法@#@6.10上人屋面出入口@#@上人屋面出入口防水附加层的做法、防水层收头等同屋面女儿墙,铺贴高度砼女儿墙,铺至出入口顶。

@#@所有防水卷材收头处均用带垫片的水泥钉固定,最大钉距小于900mm,所有防水卷材收头处均用密封材料填嵌封严。

@#@@#@7、质量验收@#@卷材防水层的质量主要是施工质量和耐用年限内不得渗漏。

@#@所以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后不渗漏、不积水,极易产生渗漏的节点防水设防应严密,所以将它们列为主控项目。

@#@当然,搭接、密封、基层粘结、铺设方向、搭接宽度、保护层、排汽屋面的排气通道等项目亦应列为检验项目。

@#@@#@7.1主控项目:

@#@@#@7.1.1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其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7.1.1.2卷材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7.1.1.3卷材防水层在天沟、檐沟、泛水、变形缝和水落口等处细部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7.2一般项目:

@#@@#@7.2.1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并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7.2.2防水层的收头应与基层粘结并固定牢固、缝口封严,不得翘边;@#@@#@7.2.3卷材防水层撒布材料和浅色涂料保护层应铺撒或涂刷均匀,粘结牢固;@#@@#@7.2.4卷材防水层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卷材防水层间应设置隔离层;@#@@#@7.2.5保护层的分格缝留置应符合设计要求;@#@@#@7.2.6铺设方向应正确;@#@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7.2.7排汽屋面的排气道、排气孔应纵横贯通,不得堵塞;@#@排汽管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封闭严密@#@8、蓄水试验@#@SBS防水卷材屋面施工完毕后应做蓄水试验。

@#@@#@8.1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经监理方验收合格即可做屋面蓄水试验。

@#@ @#@@#@8.2本工程计划采用全屋面人工蓄水法,水源为地下水,在地下水汇入地面蓄水池后由现场已有的水泵加压送至屋面。

@#@屋面蓄水高度不小于100mm。

@#@蓄水时间不小于24小时。

@#@ @#@@#@8.3蓄水前将对所有有碍试验的屋面洞口经行密实封堵。

@#@由专业人员对相关设备、进出水管道进行全面检查。

@#@@#@8.4试验过程中须有监理进行旁站。

@#@ @#@@#@8.5试验结束后,屋面所蓄之水将通过已安装好的雨水管有组织的排到地面排水沟。

@#@@#@8.6试验合格后做好相关记录。

@#@@#@(六)水泥砂浆隔离层@#@10mm厚水泥砂浆隔离层@#@1、隔离层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混凝土保护层热胀冷缩的时候拉裂或长期疲劳破坏防水层。

@#@因为不同材料热胀冷缩变形伸缩性不同,如果防水层与混凝土保护层粘结很好,混凝土保护层变形时会牵动防水层一起变形。

@#@隔离层设置在防水层与上面的混凝土保护层之间,本工程采用M5低标号水泥砂浆。

@#@@#@2、贴灰饼、冲筋:

@#@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玻,一般按l~2m贴点标高(贴灰饼),铺抹找平砂浆时,先按流水方向以间距l~2m冲筋,并设置隔离层分格缝,宽度一般为20mm,并且将缝与保温层连通,分格缝最大间距为6m。

@#@@#@3、铺装水泥砂浆:

@#@按分格块装灰、铺平,用刮扛靠冲筋条刮平,找坡后用木抹子槎平,铁抹子压光。

@#@待浮水沉失后,人踏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为度,再用铁抹子压第二遍即可交活。

@#@隔离层水泥砂浆M5。

@#@@#@4、养护:

@#@隔离层抹平、压实以后24h可浇水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d,经干燥后铺设上层。

@#@@#@5、保证项目:

@#@@#@5.1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5.2屋面隔离层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平屋面坡度不小于3%;@#@@#@5.3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资料。

@#@@#@5.4基本项目:

@#@@#@5.4.1水泥砂浆找平层无脱皮、起砂等缺陷。

@#@@#@5.4.2隔离层与突出屋面构造交接处和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且要求整齐平顺。

@#@@#@5.4.3隔离层分格缝留设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5.4.4验收标准@#@屋面隔离层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 @#@(mm)@#@检查方法@#@1@#@表面平整@#@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6、注意事项:

@#@@#@6.1抹好的隔离层上,推小车运输时,应先铺脚手板车道,以防止破坏找平层表面。

@#@@#@6.2隔离层施工完毕,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不得上人踩踏。

@#@@#@6.3雨水口、内排雨口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临时措施封口,防止杂物进入塔塞。

@#@@#@6.4隔离层起砂:

@#@水泥砂浆隔离层施工后养护不好,使隔离层早期脱水;@#@砂浆拌合加水过多,影响成品强度;@#@抹压时机不对,过晚破坏了水泥硬化;@#@过早踩踏破坏了表面养生硬度。

@#@施工中注意配合比,控制加水量,掌握抹压时间,成品不能过早上人。

@#@@#@6.5隔离层空鼓、开裂:

@#@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水泥砂浆隔离层施工前未用水湿润好,造成空鼓;@#@应重视基层清理,认真施工结合层工序,注意压实。

@#@由于砂子过细、水泥砂浆级配不好、隔离层厚薄不均、养护不够,均可造成找平层开裂;@#@注意使用符合要求的砂料,防水层平整度应严格控制,保证隔离层的厚度基本一致,加强成品养护,防止表面开裂。

@#@@#@6.6倒泛水:

@#@保温层施工时须保证找坡泛水,抹隔离层前应检查防水层坡度泛水是否符合要求,铺抹隔离层应掌握坡向及厚度。

@#@@#@(七)细石钢筋混凝土保护层@#@1屋面标准@#@1.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1.3《平屋面建筑构造》12J201@#@2质量要求@#@2.1屋面上部结构为40厚c20细石钢筋混凝土保护层,配双向钢筋网片绑扎。

@#@@#@2.2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2.3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在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和伸出层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4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应留置分格缝,一般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保护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其纵横间距不宜小于6m,每个分格板块以20-36㎡为宜,分割缝内应嵌密封材料,缝内嵌聚氯乙烯胶泥或建筑防水沥青油膏等密封材料。

@#@@#@2.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立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等交接处,均应做柔性密封处理。

@#@@#@2.6密封防水部位的基层应牢固,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起皮和起砂现象,嵌填密封材料的基层应干净、干燥。

@#@@#@2.7混凝土面层在施工间歇后继续浇筑前,应按规定对已凝结的混凝土垂直边缘进行处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应捣实压平。

@#@@#@3、工艺流程@#@防水卷材翻边压条挂网抹面→处理清理基层→设置分格缝条→绑扎钢筋→设置灰饼→浇筑细石混凝土→二次压光→覆盖养护→取出分格缝条→清缝→嵌缝→铺贴板缝保护层→清扫→检查和修补→验收。

@#@@#@4、施工工艺@#@4.1处理、清理基层@#@基层上的混凝土或砂等浮渣杂物应清理干净。

@#@@#@4.2留置分格缝@#@4.2.1分格缝在隔离层干燥后、浇铺保护层前嵌好,其位置一般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其纵横向间距不宜大于6m。

@#@@#@4.2.2分格缝条作成缝宽20mm,高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分隔条埋入部分应涂刷隔离剂。

@#@@#@4.2.3密封防水处理连接部位的基层,应涂刷与密封材料相配套的基层处理剂。

@#@基层处理剂应配比准确,搅拌均匀。

@#@@#@4.2.4密封材料嵌填完成后不得碰损及污染,固化前不得踩踏。

@#@@#@4.3绑扎钢筋网@#@4.3.1钢丝网在平面上按常规方法铺设。

@#@在立墙转角处亦宜设置钢丝网。

@#@钢丝网片在分格缝处应断开,网片应垫砂浆或塑料块,上部保护层厚度应为10-15mm。

@#@@#@4.3.2放置、绑扎钢筋网时,不得损坏保护层,并不得使钢被污染。

@#@@#@4.4浇筑细石混凝土@#@4.4.1屋面防水用细石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应大于0.55,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最小用量不应大于330kg;@#@含砂率宜为35%-40%。

@#@@#@4.4.2混凝土应分板块浇筑,浇筑前先刷素水泥浆一遍,再将混凝土倒在板面上铺平,使其厚度一致,用振动器振实后,用电动磨光机反复滚压5-6遍至密实,表面泛浆,用木抹抹平压实。

@#@待混凝土初凝前再进行二遍压浆抹光,最后一遍待水泥收干时进行。

@#@@#@4.4.3每个分格板块的混凝土必须一次浇筑完成,不得留施工缝。

@#@@#@4.";i:

5;s:

489:

"房屋拆除工程竣工验收单@#@工程名称@#@工程地址@#@拆除单位@#@南昌市*拆迁有限公司@#@开、竣工日期@#@工程主要概况@#@以上符合使用要求及施工规范。

@#@@#@验收意见@#@拆除单位@#@经办人:

@#@@#@日期:

@#@@#@**村@#@负责人:

@#@@#@日期:

@#@@#@集征办:

@#@@#@负责人:

@#@@#@日期:

@#@@#@区旧改指挥部综合协调组:

@#@@#@区旧改指挥部房屋征收组:

@#@@#@区旧改指挥部资金保障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